
导读: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 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祉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首先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也就是书信的内容,正文部分通常先写问候的话,问候是一种礼节。最后是结尾要写上表示祝愿、尊敬或勉励的话,也叫致敬语。
书信祝福语的格式
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表示对收信人的亲热和尊敬。
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是写信的目的之所在,写信人要说的话,要办的事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内容在问候语下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要顶格写起。
最后是结尾,正文写完后,要写上表示祝愿、尊敬或勉励的话。致敬语要根据对象不同而不同。如果写给长辈,可以写“敬祝健康”等。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3)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扩展资料:
书信要用黑毛笔、或蓝色水笔、圆珠笔、钢笔写。不能用铅笔,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能用红笔写,这会让对方以为是绝交信。信纸要用专门信纸或稿纸。
(1)称呼、问候用语及信中语气、措词要符合写信人的身份。
(2)要考虑收信人的文化水平及经历,使收信人看得懂信。
(3)要抓住重点,力求写得充实、圆满、简短。
参考资料:
1 表示心生敬意的四字成语
表示心生敬意的四字成语有: 拜手稽首bài shǒu jī shǒu 释义: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顿首再拜dùn shǒu zài bài 释义: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额手加礼é shǒu jiā lǐ 释义:表示敬意。拱手让人gǒng shǒu ràng rén 释义: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
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拱手听命gǒng shǒu tīng mìng 释义: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令人起敬lìng rén qǐ jìng 释义:使人产生敬意。萧曹避席xiāo cáo bì xí 释义: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
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拥彗清道yōng huì qīng dào 释义:拥:抱持;彗:扫帚。手拿扫帚,清扫道路。
表示对来访者的敬意。至敬无文zhì jìng wú wén 释义:敬:崇敬;文:修饰。
真正的敬意无需用客套的形式来表现。
2 表示心生敬意的四字成语肃然起敬sù rán qǐ jìng
[释义]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语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箴规》:“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起敬。”
[正音] 然;不能读作“yán”。
[辨形] 敬;不能写作“静”。
[近义] 奉若神明
[反义] 漠然置之
[用法] 用作褒义。用来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人的动人事迹后;表现出的恭敬、钦佩的神态和心情。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一种~的心情迫使我从车窗往下看;只见这长长的一段高山沼泽地带的公路;全是用大石垒成的。
[英译] arouse admiration
3 表示心生敬意的四字成语有哪些表示心生敬意的四字成语有:
1 拜手稽首bài shǒu jī shǒu
释义: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2 顿首再拜dùn shǒu zài bài
3 释义: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4 额手加礼é shǒu jiā lǐ
释义:表示敬意。
5 拱手让人gǒng shǒu ràng rén
释义: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6 拱手听命gǒng shǒu tīng mìng
释义: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7 令人起敬lìng rén qǐ jìng
释义:使人产生敬意。
8 萧曹避席xiāo cáo bì xí
释义: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9 拥彗清道yōng huì qīng dào
释义:拥:抱持;彗:扫帚。手拿扫帚,清扫道路。表示对来访者的敬意。
10 至敬无文zhì jìng wú wén
释义:敬:崇敬;文:修饰。真正的敬意无需用客套的形式来表现。
4 表示敬意的成语表示敬意的成语:1、孝悌忠信 [ xiào tì zhōng xìn ] 释义: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例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2、敬老尊贤 [ jìng lǎo zūn xián ]释义: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出处:西汉·刘向《说苑·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例句:敬老尊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焚香礼拜 [ fén xiāng lǐ bài ]释义:焚香:点燃香火。
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例句:还有画下图像的,立起牌位的,焚香礼拜。
4、尊师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释义: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例句:我们应继续发扬~的传统。
5、举案齐眉 [ jǔ àn qí méi ]释义: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
案:有脚的托盘。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例句:这一对伉俪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相敬如宾。
5 对事物有敬意的四字成语负弩前驱:弩:弓箭。
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e69da5e6ba907a6431333361326362 敬恭桑梓: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
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焚香礼拜: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
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负驽前驱 :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
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恭敬桑梓 :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
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
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磕头礼拜: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
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敬老慈幼 : 敬:尊敬;慈:怜爱。
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敬老尊贤 :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生荣死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提名道姓: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悬榻留宾: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
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敬老怜贫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
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贫 :老:年老的人。
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上爱下: 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
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敬贤下士: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
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怜贫敬老:老:年老的人;怜:怜恤。
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生荣死衰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题名道姓: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相待如宾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尊师重道: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敬上接下 :〖解释〗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同“敬上爱下”。 孝悌力田:〖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如果~。
6 表示心情的四字成语描写人害怕的心情 心惊胆战 毛骨悚然 战战兢兢
描写人喜悦的心情 兴高采烈 手舞足蹈 心花怒放
描写人难过的心情 痛不欲生 潸然泪下 撕心裂肺
志得意满
心如止水
热血沸腾
意气风发
怡然自得
平心静气
踌躇满志
心烦意乱
心安理得
心不在焉
心驰神往
心甘情愿
心灰意冷
心慌意乱
心旷神怡
心急如焚
心乱如麻
心血来潮
心有余悸
心猿意马
7 关于敬意和怀念的四字词语北风之恋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春露秋霜 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莼羹鲈脍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莼鲈之思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感今怀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故宫禾黍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怀土之情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家弦户诵 家家都不断歌诵。形容有功德的人,人人怀念。也形容诗文流传很广。
蒹葭之思 蒹葭:初生的芦苇。思:思念,怀念。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落月屋梁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人亡物在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殊深轸念 非常悲痛地怀念。
霜露之感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无可奈何花落去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物是人非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物在人亡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睹物伤情 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感今思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惟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行思坐筹 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同“行思坐想”。
行思坐想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行思坐忆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人琴俱逝 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人琴两亡 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霜露之思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爱贤念旧 念:思念。爱慕贤者,怀念故旧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