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问答 0 26

祝福文言文是什么意思,第1张

祝福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导读:1 古文中的祝是什么意思 一、古文中的祝,有多个意思,包括:1、表示良好的愿望。 2、削;断绝。3、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 4、嘱咐;请求。5、编织。 6、祭神的祝祷词。7、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 8、通“柷”。乐器名。

1 古文中的祝是什么意思

一、古文中的祝,有多个意思,包括:1、表示良好的愿望。

2、削;断绝。3、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

4、嘱咐;请求。5、编织。

6、祭神的祝祷词。7、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

8、通“柷”。乐器名。

即柷敔。9、姓。

10、通“咒” ,诅咒。11、发誓。

12、古国名。二、祝,是多音字,包括:zhù、zhòu、chù。

祝最早见于甲骨文,像一个人跪着祈祷的样子,本义是祝愿祷告。祭祀时主持祭礼之人亦可称为“祝”。

甲骨文“祝”字由“示”“卩”“口”三部分组成。左边的两横一竖(示)代表祭台或神主,右边像人跪在地上对着祭台或神灵祷告,“卩”是跪着的人形,上面的“口”强调人用嘴与神灵沟通;或省去祭台,直接表示人跪在地上祷告。

一说右部是“兑”的省略,“兑”代表巫、口舌。西周早期金文承袭甲骨文,但在晚期,像人跪坐之形变为站立之形,在写法上与“兄”字相同。

春秋以后各代文字沿袭西周晚期文字,除书体上的变化外,字形本身变化不大。三、详细解释(一)zhù1、动词(1)表示良好的愿望。

《庄子·天地》:请祝圣人,使圣人寿。(2)削;断绝。

张协《杂诗》之五:行行入幽荒,瓯骆从祝发。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3)嘱咐;请求。

华岳《田家》诗:拂晓呼儿去采樵,祝妻早办午炊烧。(4)编织。

《诗经·鄘风·干旄》:良马六之,素丝祝之。2、名词(1)祭神的祝祷词。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高宗除丧,余以礼部郎入读祝。(2)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

《诗经·小雅·楚茨》:工祝致告。(3)通“柷”。

乐器名。即柷敔。

荀悦《汉纪·武帝纪五》:木曰祝敔。(4)姓氏。

(二)zhòu动词(1)通“咒” ,诅咒。《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2)发誓。 《东观汉记·司马均传》:辄言敢祝少宾乎,心不直者终不敢祝也。

(三)chù古国名。《竹书纪年》卷上:(周平王)三年,齐人灭祝。

2 写几句问候的文言文

敬扣金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

敬请福安。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

谨祝康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谨祝荣寿。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恭请示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

顺扣崇祺。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

虔请崇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敬请钧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恭请福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

恭请|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恭请颐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

肃叩堂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3 怎样用文言文表达祝福别人身体健康

1、如吾友身体康泰则吾心甚慰之。祝愿冉冉响起欢声笑, 冉冉站起体健康,身心心系长辈心, 体会人间甥舅情。

译文:如果我的朋友身体安康,那么我就会感到欣慰了。祝愿身边满是欢声笑语,身体健康,身心都挂念着长辈,体会人间亲情温暖情谊。

2、新年伊始,然不能与汝共度佳节,心甚憾矣!虽如此,犹欲借此佳际诉吾之愿于兄,惟愿兄值此新年之际于公于私皆能更上一层楼,高堂康健,手足和睦,娇妻爱子皆能如意,兄亦能心想事成,方显吾对兄之殷切祝福也,恭祈学德日新兼愿体侯益健。尚惟!

译文:新年开始,不能与你共度佳节,心里感到很遗憾!即使如此,也在他乡祝愿你身体健康,工作更上一层楼,祝愿您父母健康,朋友家人和睦,妻子孩子吉祥如意,望你心想事成,希望你能收到我的祝愿,互相缅怀。

扩展资料

写文言文技巧

1、表达简洁明了

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其实目的都是:把事情说/写清楚,而不是堆砌很多美丽的辞藻。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就不要用两句话。能够使用一个字说清楚的,就不要使用两个字。

2、掌握基本词汇

写作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特别是一些虚词。文言文虚词,很多在文中没有确实意义,但是可以结合实词合成句子,或者加强语气等。这些虚词有:之、乎、者、也、以、而、其、于、乃、夫、且、然、盖、则、焉等等。

1 写几句问候的文言文

敬扣金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

敬请福安。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

谨祝康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谨祝荣寿。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恭请示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

顺扣崇祺。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

虔请崇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敬请钧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恭请福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

恭请|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恭请颐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

肃叩堂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2 古人问候文言文加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 文言文中你好或问候怎么表达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 2敬请福安。

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 3谨祝康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4谨祝荣寿。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5恭请示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

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 6顺扣崇祺。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

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 7虔请崇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

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8敬请钧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9恭请福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 10恭请褆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11恭请颐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 12肃叩堂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

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

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4 写给父母亲的文言文问候书信

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2敬请福安。

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3谨祝康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4谨祝荣寿。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5恭请示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

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6顺扣崇祺。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

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7虔请崇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

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8敬请钧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9恭请福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10恭请褆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11恭请颐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12肃叩堂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

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

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5 请问:晚上好

我国古代没有问候时加上时间的习惯,“早上好,晚上好”的说法,是西方人的习惯,因此并无文言文的说法。

我国古人打招呼是行礼,一般不说什么话。

例如秦朝时期两人初见,晚辈要向长辈行大礼,大礼指的是叩拜之礼,再次见面者行小礼,即紧走两步,拱手,作揖,头要下底,腰要下弯,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大多以足下,或者是夫子,不才为主。

明朝时期的礼仪有回归到了之前,文人同辈之间见面,拱手,作揖,为了保证尊重,双手从额头开始下移至胸口,45度弯腰行礼,明朝的礼仪可谓是针对各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礼仪。至于文人之间的称谓,小可,贤弟,贤兄,或者是敝人为主。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又再一次的把封建制度推向了顶峰,平时的朝拜要跪,见到上级要跪,见到主家也要跪,清朝文人之间大多以先生为称谓,礼仪一般也都是拱手为主。清朝的礼仪复杂是体现在官场,君臣之间。文人之间清朝时期的称谓和礼仪已经很简化了。

扩展资料: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祝寿是一种活动,一般指晚辈对长辈或亲友之间的敬重之举,在古代指在老人过生日时为他祝贺,现代已发展成庆祝生日的代名词。或设寿庆宴席、或敬献书画艺术品等等,祝愿人长寿。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祝寿 别称 :祝寿礼 发音 :zhu shou 释义 :晚辈对长辈或亲友之间的敬重之举 词语介绍,基本解释,祝寿准备,祝寿对联,祝寿仪式,文学描写, 词语介绍 也称: 祝寿礼 祝贺贺寿做寿 来源: 于古代,盛于唐代以后。《诗经●豳风●七月》:“跻(ji一声)彼公堂,称彼兕(si四声)觥,万寿无疆。“《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奉旨酒为寿。“等均有记载 简称: 祝寿礼十万倍为庆祝长辈生日而举行的礼仪,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等逢十之年举行。少数地方在逢九之年也行祝寿礼,有的逢一之年举行,各有不同,其中七十七岁为 喜寿,八十八为米寿,是比较隆重的两次 寿礼。行祝寿礼要有”寿筵“,要吃寿面,俗称”长寿面“;亲朋好友通常会送寿桃、寿联;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礼。 说明: 一般寿筵活动由子孙发起,寿礼活动根据家庭情况及社会地位而定,一般会邀请亲朋好友来贺道。 基本解释 祝寿 祝寿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动作行为,一般是晚辈对长辈的敬重之举,在古代指在老人过生日时为他祝贺,现代已发展成庆祝生日的代名词。 浅浮雕《祝寿》 据考古发现,早在夏代之前人们就开始对长者或尊敬的人有了敬寿风俗,到了周朝见有生日敬献礼品记载,唐代以后人们在祝寿时也常奉献含长寿之意的书画、雕刻品等。 祝寿用的常用词句 例如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日庆古稀,他年再双庆;年年都有今日,岁岁都有今朝,长寿百岁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松龄长岁月,鹤语寄春秋,蟠桃捧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先开北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莲 钓渭丝纶日月长, 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文明享大年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燕桂谢兰年经半甲 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范斯陈, 瑶池春不老 设悦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 寿域日开祥 称觞有菜子九畴福寿已双全, 王树盈阶秀玉树阶前荣衣兢舞金萱映日荣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陈九五福 晚年自有祥光照,鹤舞夕阳分外红。 朱宣咸中国画《祝寿图—人长寿》 代表寿的图案:桃子,松树,鹿,鹤,寿星公,柏树,山,夕阳,面条等。 美术作品有:朱宣咸表现祝寿的中国画《人长寿》之寿桃系列作品。 至今,这种活动仍为流行,也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孝心。 右上图为雕刻品《祝寿》(来源:初山创作室-初山微画雕图录) 祝 祝的基本意思是表示对人或对事美好的愿望;也在古代指男巫,或者指在庙里管香火的人。常用词语有祝福、祝贺、祝愿、祝酒等。祝姓历史名人有西汉齐王刘襄的郎中令祝午、清代诗人祝嘉、唐代大臣祝钦明、宋代名士祝可久、明代学者祝世禄、清代御史祝德麟、书法大家祝枝山等 寿指什么 寿:年龄久长之称。古时候,人有上中下寿之分,120岁称上寿,100岁称中寿,80岁称下寿。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做生日”,不能称“做寿”。只有年达50或60以上者庆祝生辰,才可称为“庆寿”,但为寿翁寿婆者,总会自谦称:“小生日,何必太隆重。”所以“寿”与“生日”,又被当作“尊敬语”与“自谦语”套用。 祝寿准备 寿庆柬帖庆祝生日所套用的柬帖。寿庆柬帖与其他喜庆柬帖不同,通常都是由子孙或亲友具名的,不能自己具名。具体说明如下: 寿堂布置 (一)子孙具名例一:为子孙具名的寿庆请帖。父寿用“家严”或“家父”字样,母寿用“家慈”或“家母”字样,双寿则用“家严”和“家慈”字样并列。兄弟众多的,可由长子或推兄弟中对外最有声誉的代表具名,数代同堂者也可用“率子孙鞠躬”字样,不必全体连署。 (二)亲友具名例二:为亲友具名的寿庆请帖,多半适用于在政治上或社会上较有声望的人士,下面应列出亲友代表的姓名。 (三)祝寿请帖 (四)双寿请帖 寿堂的布置 古时候布置寿堂,一般正厅墙壁中间,男寿悬挂南极仙翁,女寿悬挂瑶池王母;或悬挂八仙庆寿图、三星图等象征高寿之画轴;或以金纸剪贴大“寿”字挂于礼堂正中,正中设礼桌,礼桌上陈设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地上置红色拜垫,以备后辈行礼。 总而言之,祝寿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代表了每一个人的祝福之心,和过寿人对祝寿之人的感激之情。 祝寿对联 2012年祝寿对联(女寿联) 菊水不皆寿—— 桃源境是仙

鹤算千年寿—— 松龄万古春

寿考征宏福—— 和平享大年

露滋三秀草—— 云护九如松

南山欣作颂—— 北海喜开樽

上苑梅花早—— 仙阶柏叶荣

筹添沧海日—— 嵩祝老人星

筵前倾菊酿—— 堂上祝椿龄

椿树千寻碧—— 蟠桃几度红

岁寒松晚翠—— 春暖蕙先芳

慈竹荫东阁—— 灵萱茂北堂

瑶池春不老—— 寿域日一祥

萱草凌霜翠—— 灵芝浥露香 天朗气清延晷景—— 辰良日吉祝慈龄 蔷薇香送清和月—— 芍药祥天吉庆花 梅子绽时酣夏雨—— 萱花称满霭慈云 丹桂飘香开月阙—— 金萱称庆咏霓裳 宝婺辉联南极晓—— 斑衣彩舞北堂春 春风绛帐谈家国—— 绕膝扶床戏子孙 黄花拟节凌秋晚—— 谏果回甘索味长 2012年祝寿对联(男寿联) 南山欣作颂—— 北海喜开樽

上苑梅花早—— 仙阶柏叶荣

筹添沧海日—— 嵩祝老人星

筵前倾菊酿—— 堂上祝椿龄

椿树千寻碧—— 蟠桃几度红

菊水不皆寿—— 桃源境是仙

鹤算千年寿—— 松龄万古春

寿考征宏福—— 和平享大年

露滋三秀草—— 云护九如松

岭上梅花报春早—— 庭前椿树护芳龄

红梅绿竹称佳友—— 翠柏苍松耐岁寒

德如膏雨都润泽—— 寿比松柏是长春

寿考维祺征大德—— 文明有道享高年

琥珀盏斟千岁酒—— 琉璃瓶插四时花 天上星辰应作伴—— 人间松柏不知年 坐看溪云忘岁月—— 笑扶鸠杖话桑麻 人如天上珠星聚—— 春到筵前柏酒香 杏花雨润韶华丽—— 椿树云深淑景长 室有芝兰春自韵—— 人如松柏岁常新 海屋仙筹添鹤算—— 华堂春酒宴蟠桃 祝寿仪式 祝寿无一定的仪式,古时通常晚辈宾客,仅向寿堂行三鞠躬礼,寿星可定时出堂受贺;其余时间则由子侄辈在礼堂答礼。新式寿诞,常在宴会之前,由寿星分切蛋糕饷客。寿庆的招待:庆祝寿诞,一般都是经济较富余者方能进行,所以在招待上比较讲究。 古时在寿诞前夕,就开始宴请至亲好友,称为“暖寿”;中午为面席,取其“长寿”口彩;晚间为大宴。次日,尚有宴席,以谢执事。 寿庆宴席,有两项内容似乎是必不可免的:一是要由寿翁(寿婆)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然后分吃蛋糕;二是要吃面条,以讨长寿的口彩。 现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伦文化的浓重,人们过生日不象过去那样,小孩过生日吃几块蛋糕,老人过生日打几壶酒,弄点好吃的就算过生日了。而今形式多样,文明崇尚,亲情浓重,生日人开心。特别是古稀、八十、九十和百岁老人过生日,更是讲究了。祝寿的风俗更浓了。 祝寿场景 文学描写 祝愿人长寿;祝贺生辰。 《诗经·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鞞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无计披清裁,唯持祝寿觞。” 宋米芾《浪淘沙·祝寿庆生申》:“祝寿庆生申。德日维新。期颐眉寿寿长春。五福三灵禄永永,长寿仙人。” 宋范仲淹《窦谏议录》:“父子图禹钧像,日夕供养,晨兴祝寿。”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每夫生日,必先畜女童晓音律者,盛饰珠翠绮绣,因捧觞祝寿。”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诸位祝寿,三公子断不敢当,又谢了诸位。” 老舍《骆驼祥子》十四:“大家给他祝寿,他大模大样的承受。” 祝寿可以体现孝心,及对老人的尊重。

  祝福

  祝福

  zhùfú (1) (2) 本谓祈神赐福,现泛指祝人顺遂幸福 祝福康复 (3) 旧俗。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1 blessings

  2 wish well

  其它相关解释:

  <blessing> <benediction> <beatitude> <benison> <well-wishing> <bless> <ananda> <benedicite> <for luck>

  例句与用法:

  1 当我离开的时候,她向我祝福。

  She conferred her benediction to me when I left

  2 我祝福父亲的生日。

  I say the benediction to my father's birthday

  3 牧师在船离港之前为其祝福。

  The priest blessed the ship before it left port

  4 教皇向人群祝福

  The Pope blessed the crowd

  5 假如施予比接受更受到祝福的话,我们大多数都情愿让其他的人得到更大的祝福。

  If 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then most of us are content to let the other fellow have the greater blessing

  祝福

  故事片。北京**制片厂1956年摄制。

  浙东山区一穷乡僻壤,年轻寡妇祥林嫂获悉婆母与远亲卫老二欲将自己卖 到山里的消息,连夜出逃,后在鲁镇 地主鲁四老爷家为佣。祥林嫂勤快利 索,令东家满意。翌年清明时分,祥 林嫂突被婆母和卫老二遣人抢回,卖 与贺老六强行成婚。祥林嫂不从,撞 桌角自尽,被贺老六救下。她念贺老 六善良忠厚,遂成夫妻。逾年生一子 ,取名阿毛。贺老六为还婚债,积劳 成疾,终于病逝。不久,爱子阿毛被 狼衔去。大伯收回房子,将祥林嫂逐 出贺家。为觅生路,她只得再回鲁四 老爷家帮佣。祥林嫂逢人诉说儿子遭 狼衔走一事,人们始而同情,久之讨 嫌,常加以奚落。祥林嫂经历诸种劫 难,神态木讷憔悴,令东家生厌,将 她视为不吉祥之人,每凡祭祖供神, 均令其远避。后经鲁家女佣柳嫂劝告 ,祥林嫂去土地庙捐一门槛,供人践 踏,以赎前愆。岂料除夕行祝福礼时 ,祥林嫂为端一祭祖供品,竟遭鲁家 夫妇苛责,并加驱逐。祥林嫂万念俱 灰,擎菜刀狂砍所捐门槛,自此流浪 行乞。最终,在一个祝福的年夜,倒 毙于风雪之中。本片于1957年获第十 届卡罗维发利国际**节评委会特别 奖,1958年获墨西哥国际**周银帽 奖。 编剧: 夏衍(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 改编) 导演:桑弧 摄影: 钱江 美术: 池宁 作曲: 刘如曾 扮演者 剧中人 扮演者 剧中人 白 杨 祥林嫂 魏鹤龄 贺老六 李景波 鲁四老爷 管宗祥 卫老二 邸 力 柳 嫂

  相关链接

  吉祥文化

  http://wwwcngcomcn/allarticle/contents/currently/200715162334html

  吉祥物品

  http://wwwjxwcncom/

  祝福短信

  http://wwwlittlesaycom

  祝福语

  http://wwwhao123com/2005/2006newyearhtm

  少女的祈祷

  http://cncvideoblogolbcom/NUpLoad/2006/12/23/200612232053077065600mp3

  ---------------------------------------------------------------------------------

  中文名称: 祝福

  外文名称: The New-Year Sacrifice

  类别: 传统舞剧

  剧情介绍

  序幕荒野陵园新寡的祥林嫂听到婆婆要将她出卖再嫁的消息,在夜色中逃至陵园。适逢鲁四老爷迎请祖宗回府,见祥林嫂手脚麻利,将她收为女佣。

  第一幕鲁镇河畔获得劳动生计的祥林嫂,与鲁镇妇女们一起下河洗衣、浣纱,欢快地劳动。但祥林嫂的婆婆和媒人卫老二窥测已久,伺机将祥林嫂野蛮地掠走。

  第二幕贺老六家祥林嫂被卖进深山与贺老六成亲。祥林嫂出于寡妇不能再嫁和对自身命运被人宰割的反抗,撞案寻死,使婚礼失色。洞房之夜,贺老六面对伤势严重而又挣扎欲逃的祥林嫂,百般劝阻,细心照料。他那憨厚质朴的性格,获得祥林嫂的感激与信赖,两颗苦难的心终于结合在一起。

  第三幕贺老六家婚后,祥林嫂生子阿毛。和睦、温暖的家庭给祥林嫂以新的希望和满足。但不久,冷酷的社会又使其失子、丧夫,祥林嫂重陷入悲惨和苦痛中。

  第四幕观音庙堂家破人亡的祥林嫂重回鲁府,由于两次丧夫,受人嘲弄和奚落,为了解脱精神的重负,她倾其所有,求神赎罪。

  祥林嫂自认为得到宽恕,高兴地加入鲁府过年祝福的行列。但鲁四老爷及其家人仍怒斥她为不祥之物,将她推出门外。

  正当鲁府举行一年一度的祝福仪式、祈求祖宗赐福时,孤苦无靠的祥林嫂却带着空虚与绝望,无声无息地走向人生的尽头……

  祝福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

  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

  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

  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

  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

  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

  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

  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

  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

  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

  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

  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

  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

  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

  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

  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

  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

  《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

  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

  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

  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

  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

  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

  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

  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

  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

  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

  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虹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

  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

  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

  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勿勿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

  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

  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

  事,则我的答活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

  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

  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

  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

  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

  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

  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请墩

  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

  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

  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

  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

  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

  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

  “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

  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

  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

  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

  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

  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

  佯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

  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

  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

  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

  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

  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

  渐的舒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