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礼仪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问答 0 16

有关于礼仪的四字词语有哪些?,第1张

有关于礼仪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导读:1       却之不恭2       币重言甘3       亲疏贵贱4       三顾茅庐5       随乡入俗6       礼尚往来7       虚位以待8       截发留宾9       卑辞厚礼10     礼义廉耻1

1       却之不恭

2       币重言甘

3       亲疏贵贱

4       三顾茅庐

5       随乡入俗

6       礼尚往来

7       虚位以待

8       截发留宾

9       卑辞厚礼

10     礼义廉耻

11     打恭作揖

12     先来后到

13     千里鹅毛

14     卑辞重币

1        却之不恭: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2        币重言甘: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3        亲疏贵贱: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4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              意,一再邀请。

5        随乡入俗:见“随乡入乡”。

6        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7        虚位以待:留着位置等待。

8       截发留宾: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               款客,并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发留                   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9        卑辞厚礼:卑:谦抑。指言辞谦逊,礼物丰厚

10     礼义廉耻: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               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11     打恭作揖: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12     先来后到:按照来到的先后确定次序。

13     千里鹅毛: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14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参考资料

成语大全频道:http://wwwxingrongncom/chengyudaquan/changyong/396html

却之不恭,币重言甘,亲疏贵贱,三顾茅庐,随乡入俗,礼尚往来,虚位以待,卑辞厚礼,礼义廉耻,打恭作揖

1却之不恭

解释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2币重言甘

解释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3亲疏贵贱

解释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4三顾茅庐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5随乡入俗

解释见“随乡入乡”。

6礼尚往来

解释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7虚位以待

解释留着位置等待。

8卑辞厚礼

解释卑:谦抑。指言辞谦逊,礼物丰厚。

9礼义廉耻

解释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10打恭作揖

解释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11先来后到

解释按照来到的先后确定次序。

12千里鹅毛

解释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13来者不拒

解释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14入乡随俗

解释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15繁文缛节

解释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16投木报琼

解释《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17下逐客令

解释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18不卑不亢

解释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9知书达礼

解释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20彬彬有礼

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参考资料

形容词大全网:http://wwwxingrongncom/

形容恭喜的词语有祝贺、道贺、 庆贺、 祝愿、 庆祝、 道喜、贺喜、喜鼎、致贺等。

一、祝贺

[ zhù hè ]

庆贺:表哥考上大学的消息很快传扬开去,人们争相前来祝贺。

二、道贺

[ dào hè ]

道喜:他考上了第一志愿,亲戚朋友的道贺纷至沓来,十分热闹。

三、致贺

[ zhì hè ]

道贺;致意庆贺:我以非常喜乐的心情向你们致贺,因为您们在准备第廿一届世界青年日。我重新回想和经历,去年八月在德国的经验。

四、贺喜

[ hè xǐ ]

向有喜事的人表示祝贺:婚礼上的宾友都兴高采烈,且笑逐颜开地向主人家贺喜。

五、庆贺

[ qìng hè ]

为共同的喜事表示庆祝或向有喜事的人道喜:农民们扭起大秧歌,庆贺农业大丰收。

礼仪四字成语有哪些

礼仪四字成语有哪些,礼仪是我们给人的第一眼视觉感受,直接影响着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合体的礼仪会让你显得更有魅力,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礼仪四字成语有哪些呢?

礼仪四字成语有哪些1

表示文明礼仪的成语有:

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礼仪之邦

[lǐ yí zhī bāng]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1佛教徒的最高敬礼。合掌举过头,然后跪下用头来叩人的脚。

诗礼人家

[shī lǐ rén jiā]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

《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卑礼厚币

[bēi lǐ hòu bì]

谦恭的礼节,丰厚的币帛。表示聘请人的郑重殷切。《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礼义廉耻

[lǐ yì lián chǐ]

指崇礼、行义、廉洁、知耻,是古代推行的道德准则。

礼仪四字成语有哪些2

关于文明礼仪的成语,和文明礼仪有关的四字词语成语

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贤下士、知书达理、相敬如宾

一、文质彬彬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战国 孔子《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文化融会贯通,然后人才会文雅与有礼。

二、彬彬有礼 [ bīn bīn yǒu lǐ ]

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译文:叔孙通制定礼仪,就文雅有礼貌的走向前。

三、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自:元末 脱脱、阿鲁图等《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

译文: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是圣人留下的名言。

四、知书达理 [ zhī shū dá lǐ ]

解释: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书识礼。

出自: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译文:只是我这读书通晓礼应当谨慎,怎肯穿出去不露出丑遭谈

五、相敬如宾 [ xiāng jìng rú bīn ]

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译文:臼季出使路过冀,看到冀缺除草,他的妻子陪在一边,恭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形容仪容仪表的成语有衣冠楚楚、仪表堂堂、披头散发、松形鹤骨、吊儿郎当、宋才潘面、不脩边幅、退食从容、直言正色、整衣敛容、其貌不扬、容光焕发、钗横鬓乱、蓬头垢面、蓬首垢面等。

成语解析:

一、衣冠楚楚

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出自:周朝佚名《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白话文:“蜉蝣的羽毛,像你衣服真漂亮。”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二、仪表堂堂

解释: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出自: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三、披头散发

解释: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白话文:“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堂上披头散发来报告道:‘宋江实际上是宋清隐藏在家,不让他们出官。你为什么不跟我做主去拿宋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狼狈

四、松形鹤骨

解释:形容仪容清癯、轩昂。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白话文:“玄德看他的人,仪容清癯,气度不凡。”

五、吊儿郎当

解释: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出自:王朔《浮出海面》:“正说着,石岜吊儿郎当走进后台。”

-衣冠楚楚

-仪表堂堂

-披头散发

-松形鹤骨

-吊儿郎当

100个有关礼仪的词语

100个有关礼仪的词语,礼仪是日常行为规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就包含很多有关礼仪的词语。以下的文章详细讲述100个有关礼仪的词语,希望对想要了解该知识的人有帮助。

100个有关礼仪的词语1

礼贤下士 礼尚往来 三纲五常 程门立雪 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 三顾茅庐 礼崩乐坏 礼不亲授 礼不嫌菲

礼度委蛇 礼烦则乱 礼废乐崩 礼坏乐崩 礼坏乐缺

礼禁未然礼乐崩坏 礼乐刑政 礼门义路 礼轻义重

礼让为国 礼尚往来 礼奢宁俭 礼奢宁简 礼胜则离

礼失则昏 礼士亲贤 礼顺人情 礼为情貌 礼无不答

礼先壹饭 礼贤接士 礼贤下士 礼贤远佞 礼仪之邦

礼义廉耻 爱礼存羊 卑礼厚币 等礼相亢 顶礼膜拜

恩礼有加 繁礼多仪 复礼克己 厚礼卑辞 季礼挂剑

暮礼晨参 情礼兼到 让礼一寸 得礼一尺 缛礼烦仪

诗礼传家 诗礼发冢 诗礼人家 诗礼簪缨 诗礼之家

诗礼之训 识礼知书 殊礼异务 先礼后兵 以礼相待

长斋礼佛 鹅存礼废 焚香礼拜 家长礼短 敬贤礼士

磕头礼拜 夔龙礼乐 仁义礼智 烧香礼拜 诗书礼乐

衣冠礼乐 折节礼士傲慢无礼 卑辞厚礼 彬彬有礼

博文约礼 朝参暮礼 晨参暮礼 导德齐礼 敦诗说礼

额手加礼 烦文缛礼 繁文缛礼 分庭伉礼 分庭抗礼

焚香顶礼 富而好礼 甘言厚礼 各不为礼 恭而有礼

家无常礼 俭不中礼 践律蹈礼 倨傲无礼 克己复礼

慢腾斯礼 慢条丝礼 慢条斯礼 慢条厮礼 明媒正礼

牵经引礼 轻薄无礼 请客送礼 庆吊之礼 知文达礼

三茶六礼 通书达礼 通文达礼 同牢之礼 小节苛礼

虚文浮礼 虚文缛礼 言之有礼 知书识礼 知书通礼

知书知礼 知文达礼 父慈子孝 谦和好礼 推心置腹

与人为善 虚席以待 彬彬有礼 平易近人 程门立雪

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 尊老爱幼 举案齐眉

100个有关礼仪的词语2

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牵经引礼

[qiān jīng yǐn lǐ]

指援引经典。

相敬如宾

[xiāng jìng rú bīn]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人名)使,过冀,见冀缺(人名)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爱礼存羊

[ài lǐ cún yáng]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先礼后兵

[xiān lǐ hòu bīng]

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傲慢无礼

[ào màn wú lǐ]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言之有礼

[yán zhī yǒu lǐ]

说的话有道理。

礼尚往来

[lǐ shàng wǎng lái]

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现在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用相同的方式回报你。

打躬作揖、鞠躬,默哀

1 学者行礼时,人不过以为迂。彼以为迂,在我乃是径捷,此则从吾所好。

2 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

3 婚礼上,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跪拜行礼。

4 老虎蹲下来不是为了行礼。

5 一个人若走起路来不疾不徐,行礼进退又自然合度,那就犹如清风徐来,举手投足间,自见清凉意态。好一个玉树临风轻扬,多麽儒雅!

6 无根道人和黑龙使、黄龙使三人行礼退出。

7 艾德娜:现在的演员们开枪杀人而不是脱帽行礼

8 过年了,过年了,马上要过年了。坐上火车,拿上行礼,欢欢喜喜回家过个团圆年。祝福祈愿,愿旅途顺利,邂逅个林妹妹,解除单身生活,让幸福绵绵!

9 文明言行礼仪邦,孔孟思想千古长;团结互助来相帮,共建家园爱久长;精忠报国敢担当,和谐春风浴小康;诚信为本天地宽,修身律己国富强!

10 不过,庙见是对宗庙的先人灵位行礼,而拜堂则主要是对现世的长辈行礼叩拜。

11 血奴将右手放在左心房位置,腰弯成九十度行礼,然后带着几个奴人开车离去。

12 选手和裁判小组正式互相行礼后,主审向后退一步,两旁副审与监察向内转,互相行礼。

13 “那么,你是我的姑夫啦!”她叫着,走上前向他行礼。

14 创绿环保,创美家园;创倡低碳,创节能源;创行礼仪,创建文明;创先争优,创出成绩;创正新风,创造和谐;创扬国学,创新博学;创富生活,创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