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来源:钱江晚报
10月29日,钱江晚报报道了杭州富阳中医骨伤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陈锦鸿医生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当天,新朗昌兰家乡的数百名村民自发前来为他送行最后一程。加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朋友、同事和病人,大约300到400人的送葬队伍绵延超过1公里。
而更多的患者在这之后才知道,给他们发信息的陈医生告诉他们“我最近有点事要出去。如果你想见我,可以根据条件让我下面的学弟学妹帮你接待我:……”这次变成了永远的“出去”。
10月29日下午3点43分,陈锦鸿博士的朋友圈突然又更新了。他的家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用这种方式把这个悲伤的消息告诉还没来得及托付的病人和还没来得及告别的亲友。
陈锦鸿医生的微信里有4000多个好友,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他的病人。事实上,很多人在他去世前就已经收到了其他医生的消息,现在得知真相更加难过。在这条朋友圈的后面,悼念的消息瞬间涌入,几乎每分钟更新一次。陈医生的家人、朋友和亲戚一个接一个地阅读了成千上万封发自内心的悲伤邮件,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流泪。
周女士是成千上万留言者中的一员。她认识陈锦鸿博士已经30年了,他们相处得像亲戚一样。今年,周女士和她的儿子都受了一些伤,所以经常去陈锦鸿治疗和开处方。她伤心地回忆说,这一年,她只是看着他消瘦,脸色苍白,没有血色。10月10号见到他的时候,我也劝他注意休息,不要太累。而他笑着说,只是胃口不好,每顿饭都是硬生生咽下去的。10月12日,周女士特意烧了一碗桂圆蛋和一碗饺子送到医院。“因为不知道他喜欢甜的还是咸的,我就烧了3个甜鸡蛋,6个饺子。”不幸的是,前一天,陈锦鸿医生去了医院。他们再也没见过它。
29日下午,当周女士在朋友圈看到去世的消息时,心里像针扎一样痛。这几天,她经常想:大家都劝他早点注意身体,好好休息,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这两天,陈锦鸿博士的很多同事还是忍不住翻看这条朋友圈,忍不住哭了。
“直到去世,他把所有的心血都献给了医生和病人。无论是作为医生还是作为丈夫,他都相当不错。”陈锦鸿的妻子是这么说的。经历了锥心之痛的她很憔悴,但也是最懂老公的人。
父亲的突然去世迫使他22岁的儿子陈定皋迅速成长。受父亲影响,陈定皋目前的专业也是医学方向——这是父子的共识。“他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路。我希望成为一名像我父亲一样受人尊敬的医生。”
陈锦鸿喜欢篆刻。2021年初,钱报记者采访他时,仔细了解到记者是个牛人。事后,他特意发来一组牛年篆刻,以表达对记者的祝福。
今年是医院创始人张绍福先生诞辰100周年。九月,陈锦鸿刻了八枚印章,作为礼物送给了医院。
如今,见物思人,这些篆刻成了他留给世人的珍贵思想。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子恺通讯员江生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