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祖先牌位怎么写

问答 0 16

过年祖先牌位怎么写,第1张

过年祖先牌位怎么写
导读:某氏堂中历代宗亲昭穆考妣之神位,姓什么就把“某”换成姓。比如:赵氏堂中历代宗亲昭穆考妣之神位。家族的牌位就是将一张火纸叠成类似于船帆的式样,对照族谱按辈份用毛笔一个个写上祖先的名字,如太祖讳XXX、高祖讳XXX等。左侧少下一点则是先祖妻室的

某氏堂中历代宗亲昭穆考妣之神位,姓什么就把“某”换成姓

比如:赵氏堂中历代宗亲昭穆考妣之神位。家族的牌位就是将一张火纸叠成类似于船帆的式样,对照族谱按辈份用毛笔一个个写上祖先的名字,如太祖讳XXX、高祖讳XXX等。

左侧少下一点则是先祖妻室的名讳。旧时农村很多女人没有名字,就以XX氏注明,但是必须男方之姓在前,女方之姓在后,如男方姓刘女方姓张,即写“刘张氏”,最下端正中间写“之灵位”。每个牌位都是竖写。

“请家堂”的习俗

家族的牌位写好后把纸牌插放在一个特制的底座上,牌位就做好了,然后按尊卑顺序摆到八仙桌上,便开始“请家堂”。家人拿着打好的火纸、香和鞭炮,出家门到一个路口,先点燃三支香,双手握于胸前,遥对祖坟,拜几拜,口中念念有词。

告诉先祖,后辈子孙接回家过年了。然后点燃火纸,燃放鞭炮,手握点燃的香往回走,遇到路口或拐角处,就在某个标志物上插支香作“路标”,引导先祖们行走。

 祭祖是我国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的。家庭祭祖邀请函怎么写的呢,我们来看看。

家庭祭祖邀请函怎么写篇一:

尊敬的傅氏宗亲:

 XX傅氏家族定于20XX年4月2日上午(星期x),在XX区傅家大院举行清明祭祖大会,凡我XX傅氏族人及女儿、女婿、外甥、傅家亲戚、祖籍XX的傅氏均可参加,同时邀请XX周边区县及在重庆主城工作和居住的傅氏宗亲光临,需参加的宗亲请提前报名,以便安排接待和伙食。

 请大家相互转告。

 联系人:

 时间:20XX年4月2日上午(星期x)

 地址:重庆XX区新盛镇德胜村六社傅家大院

 乘车路线:

 1、XX开发区四季花城乘105路公交车到拉拉桥站下车,有接待。

 2、XX512高速路桥下,早上八点,乘坐XX-南龙中巴,在楼坊路口下车。

 自驾车路线:

 1、XX开发区-德胜村委-金泰驾校-楼坊路口-傅家大院,全程15分钟。

 2、XX普惠-观音-XX生活垃圾场-楼坊路口-傅家大院,全程15分钟。

 3、重庆主城-XX开发区,全程38分钟。

 特此通知

 XX傅氏宗亲联谊会

 20XX年3月15日

家庭祭祖邀请函怎么写篇二:

亲爱的陈氏族人:

 你们好!全家安好!

 故乡XX的山好、水好、人更好;山水有情,人更有情,陈氏列祖列宗创下的基业永固,人丁兴旺;先人艰苦创业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忠孝传家,读书济世是我们治家育人的瑰宝典范。陈氏后裔繁荣昌盛,事业有成,知恩图报,不忘祖宗,现特发邀请函汇聚XX,举办清明祭祖盛会和族人团聚盛宴,现将有关事例通知如下:

 1、时间:20XX年4月4 日(清明节)

 2、地点:烟竹乡红星队(仓房头)(小溪口河对面)

 3、餐宴自费,每人30元,实行提前购买餐卷,请族人务必于20XX年3月10日前反馈是否参加信息,便于准备餐宴。

 4、祭祖盛会,照相摄像同步进行,需要光碟者,自费登记只收成本。

 5、欢迎族人写纪念文集,挽联、对联,题字、题词等,请提前送达。《陈氏族谱》将在清明后半年内发行,需要者自费登记只收成本。

 6、族人将为编写族谱作贡献,因撰写族谱,收集资料、出版发行,工作量大,需要一定资金,诚邀陈氏族人,鼎力捐资相助,多少不限,我们将当红榜公布,并载入族谱。(捐资联系电话:)

 陈氏族人们:请你们互相转告,带着你们对家乡的思念;带着你们对列祖列宗和亲人的怀恋;带着你们的家人;带着你们的梦想,来吧!XX是优美的故乡,陈氏是个优秀的家族,故乡亲人盼着团聚相识,怀旧叙情,共谋发展,我们的盛事社会增光添彩。

 另:族人信息采集我们各支系都设有采集人,请与他们联系

 联系人:

 XX陈氏清明祭祖宴会组委会

 20XX年XX月10日

家庭祭祖邀请函怎么写篇三:

村头村潘氏宗亲台鉴:

 美丽的XX山下,南粤的后花园边,有我们的养育之地---百西村头村。自我先祖立户开村,七百多年以来创下了千秋基业,多少辈辛勤奋斗,使我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盛世祭祖,百业可兴。今岁清明,适逢我村头村潘氏大宗祠后楼重建,更增添了节日喜庆。喜事相逢,仪式更隆。

 追思先人,不忘列祖艰苦创业之精神,弘扬先祖忠孝传家、读书济世、心系故土、感恩图报、振我家乡、兴我潘氏之光荣传统。喜看今日,百舸争流,百鸟飞腾。相聚在大祠堂内,互道手足之情;围坐饭桌旁,共诉创业之感想、分别之离情;漫步儿时村路,感叹游子两鬓渐花;喝口家乡井水,笑看叔伯儿孙满屋。寄希望众亲指良策于富裕,献宏图于振兴,展望未来,故乡之前途更加光明。

 祭祖寻根,根深叶茂,溯本求源,源远流长。凡我潘氏之宗亲,为了子孙后代的昌盛,为了养育之地的繁荣,无论在天涯,抑或海角,无论是位高,还是澹泊,纵然千里迢迢,也诚邀飞度关山,回乡欢聚,共祭我列祖,荣我族亲,耀我潘氏,励我后昆。

 村头村潘氏宗亲们,生育之大恩期盼陵前一叩,养成之大德还待堂上一酹。祖泽之流长因你归来而不息,家声之丕振缘你驾临而愈宏。

 现定于20XX年4月4日清明节上午10时30分,在村头村潘氏大宗祠内聚餐;中午12时,在村头村的上岗太公山举行祭始祖仪式,敬请各地悦榕太公的裔孙和潘氏宗亲,以及各界热情的`兄弟朋友光临指导!

 专此恭迎。

 联系人:

 XX百西村头村悦榕公后裔

 二〇XX年三月二十三日

家庭祭祖邀请函怎么写篇四:

尊敬的各地杨氏宗亲:

 清明祭祖是缅怀先人、敬仰先祖、加强宗族联谊的重要活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按照传统贯例,每年的清明节前10天,是广东XX梅花大坪杨氏开基祖德华公清明祭祀日,外迁各地的德华公后裔自发返回(无需另行通知)广东XX梅花大坪祖居地,开展清明扫墓。

 3月26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初七)为20XX年祭祀德华公始祖时间,现诚邀各地德华公裔孙返回祖居地参加祭祖活动。相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祭祖时间:3月26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初七);

 二、主要内容:宗祠祭祀,祖坟扫墓;

 三、前往线路:

 1、火车到京广线坪石站下车,坪石公交到梅花镇墟(5元),梅花乘小面的(5元)或摩托(8元左右)到大坪村;

 2、自驾车:①京港澳高速梅花出口后,沿坪乳线南行约500米左转直达大坪;②广乐高速梅花北出口,到双桥路口左行,沿坪乳线南行约5公里过梅花圩后左转直达大坪。

 四、香烛供品:

 1、可自购香烛、供品、鞭炮等;

 2、也可交点钱给筹备组统一安排购置;

 3、另还可量力适当捐点香油善款。

 五、食宿车费:祖居筹备提供简便早、午餐;住宿安排在梅花镇墟各旅馆,往返车费及住宿自理。

 六、参加形式:

 1、可与各自村中叔侄联系,以村里代表名义一同参加祭祖活动;

 2、也可以XX杨氏群德华公裔孙名义报名参加,主要考虑到有些村中不一定能够安排年轻后裔参加;

 3、建议:XX杨氏群内德华公后裔宗亲有意参加者,以XX杨氏群德华公裔孙名义参加,每人出资100元(含香、烛、纸、鞭炮、早、中餐等),届时统一将名单及款项报大坪祖居筹备组并张榜公布。有计划参加者,请于3月23日前直接与杨金含本人联系。

 诚挚欢迎有尊宗敬祖、热爱家族之心,能够抽出一定时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各地德华公裔孙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同时也欢迎各地寻根问祖之杨氏族人前往寻访!

 联系人:

 广东XX德华后裔杨氏宗亲联谊会

 20XX年3月14日

1清明节快到了,求有关祭祖的诗句和思念己故亲人的诗句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是一首悼亡词,所悼念的是追随苏轼二十三年的爱妾朝云。

————————————————————

半死桐·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悼亡贺铸的亡妻

————————————————————

悼亡诗三首(之一)——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返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隟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

纳兰性德是古代词史上写悼亡词最多的词人,共有20多首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毁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字早醒侬自梦,更更。泣不尽风檐夜雨铃。

——《南乡子》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唯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潮。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西风打画桥。

——《于中好》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沁园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青衫湿》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2关于清明的古诗(祭奠类的)

1、《清明》——黄庭坚(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释义:

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绝做官而被大火烧死。他们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至今又有谁知道呢?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2、《清明日对酒》——高翥(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释义:

南山北山上有很多墓地,清明到了人们纷纷去扫祭,纸灰到处飞扬就像白色的蝴蝶,痛哭而流出的血泪染红了满山的杜鹃。

太阳落山一切归于静寂,独有狐狸在坟冢里的窝中休息,晚上回家孩子们在灯前嬉戏,唉!人生本来如此,今朝有酒就应今朝醉,百年之后就连一滴也带不到地底。

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高启(明)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释义: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3有关清明扫墓的诗词

有关清明扫墓的诗词:

1、《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北宋·晏几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6、《清明》北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7、《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宋·赵令畤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4清明节祭奠亲人的诗句有那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杨万里《寒食上冢》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 王安石《壬辰寒食》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孟云卿《寒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 韩偓《夜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