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第一中学的阳逻校区

问答 0 30

新洲区第一中学的阳逻校区,第1张

新洲区第一中学的阳逻校区
导读:2007年,新洲一中阳逻校区竣工。该校区位于阳逻新城的中心万山脚下,依山傍水,如诗如画,是求学进修、砥砺品性的理想圣地。占地25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按照国家一类办学标准配备教学装备。学校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人。依

2007年,新洲一中阳逻校区竣工。该校区位于阳逻新城的中心万山脚下,依山傍水,如诗如画,是求学进修、砥砺品性的理想圣地。占地25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按照国家一类办学标准配备教学装备。学校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人。依据发展规划,阳逻将发展成为6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新洲一中阳逻校区的建成,弥补了该地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不足,也为阳逻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邾城校区和阳逻校区同属公办学校,两者为“一校两区,一体两翼”;两校教育资源共享:财力上统一调配,师资上统一分配,教学上统一指挥。

新洲一中2014年高考过600分196人,居武汉市前三强,过重点线人数首破810大关,位居武汉市第一。

两校区总面积450亩,教学班过百个,在校学生7000多人,是武汉及湖北高中教育的航母。

阳逻校区校貌

经开一中好。

1、诞生于共和国成立时礼炮声中的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现在大别山麓长江北岸举水河畔。1994年,投资2000万元学校实现整体搬迁。新学校占地面积200亩,以其宽阔的地理优势,精当的规划设计,恢宏的建筑群体,活泼美丽的风采,令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和省内外数万光观者赞不绝口。新洲一中属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是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

2、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简称经开一中),是一所隶属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府公办学校,前身为昆明船舶中学,成立于1970年,在42年的办学过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军工企业艰苦奋斗精神,严谨治学,发扬国家级开发区开拓创新精神,勤奋求实,为高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学子,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新洲区实验中学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武汉市新洲区张店中学

江夏大道区第一初级中学  新洲区辛冲二中   新洲区辛冲二中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简称新洲一中,诞生于共和国成立的的礼炮声中的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属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是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990年以来,由于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学校获得“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校园管理优良学校”、 “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学校” 武汉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学校党委多次被评为“武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逻校区好。新洲一中阳逻校区地处阳逻边郊,方便封闭式管理,管理严格。新洲一中已形成“一校两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1994年迁建邾城校区;2006年创办阳逻校区,两校区总面积430亩,教学班近百个,在校学生约5400人,是武汉及湖北高中教育的航母。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188号。

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新州一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188号。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简称新洲一中,诞生于共和国成立的的礼炮声中的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属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是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

1994年,学校整体搬迁。新学校占地面积200亩、投资助2000万元,1993年6月奠基,历时13个月,实现了举校搬迁。她以其宽阔的地理优势,精当的规划设计,恢宏的建筑群体,活泼美丽的风采,令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和省内外数万光观者赞不绝口。

新校园的美,注入了决策者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美学思考与美学要求,体现了设计者的美学素质和建设者的美学智慧,她融校园、花园、乐园于一体,集美观气派于一园。

新校园首先给人地理环境优越和规模宏大的美感,她矗立于一片北高南低的向阳缓坡,三面环绕碧绿田野,东面临近邾城公园;既避开了喧器闹市,又偎依着新洲城关;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校园中最雄伟的主建筑--科技楼在校园主轴中段,与黄金分割的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区间,从韵律和气质上相互延伸,相互衬托,形成气势磅礴的整体动态,给人以拓展视野、升华境界、开阔胸怀的艺术感觉。

迁建后的一中教育技术装备优良,生活设施设备完善。学校52个高中教学班,2名特级教师,86名高级教师。学校形成了集优美的园林特色、良好的校风校纪、和谐的人际关系、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一体的隐性课程体系。 新一中继承和发扬过去光辉传统,同时积极开拓创新,在科教兴国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牢固树立“举‘三个面向’之旗,走科研兴教之路,务素质教育之实,育自主创新之人”的办学思想,努力探索和实践“自主--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创设开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策略,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校已形成“五为主”的科研特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行,以应用研究为主;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同步,以微观研究为主;全面研究与重点突破结合,以重点突破为生;骨干先行与全员参与结合,以全员参与为主;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行动研究为主。

“九五”“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多项课题研究任务,推出一大批课题成果和论文论著。群众性科研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教师队伍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世纪之交,新洲一中由市级示范性学校一跃而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坚持“三个面向”之旗,走科研兴教之路,务素质教育之实,育和谐发展之人,积极构建和实验“自主---创新”教育模式,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新洲一中始终以“三个面向”、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以培养学生求真、向善、尚美、创新的人格为根;以学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培育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为魂;以开发学生潜能、开启学生自主心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学校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基础深厚、知青意行合一的能适应未来、挑战未来、创造未来的精英。

学校以办学的高水平、高品位、高质量和雄厚的综合实力享誉江城,蜚声荆楚。学校以突出的办学实绩,赢得了湖北省文明单位、省市示范性高中、湖北省教科研50强、武汉市对开放学校等17项省级和15项市级殊荣。

邾城校区校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