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七律长征意思

问答 0 19

诗词七律长征意思,第1张

诗词七律长征意思
导读: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译文: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七律·长征

对新兵的祝福语

1、落叶知秋到,从军要早行。爱国为人民,保家也光荣。参军做个兵,神武写英雄。男儿应如此,快快把军投。兄弟,爱我中华,请参军当兵。

2、轻轻的,我挥一挥手,告别参军的你;轻轻的,你踏上行程,奔上参军的路;深深的,我祝福你,永远都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祝你参军快乐,为祖国增光添彩。

3、征兵季节到,“沙场秋点兵”,将军吹响集结号:新兵、老兵、步兵、炮兵、伞兵、文艺兵、自愿兵、边防兵、水兵、民兵、人民子弟兵,统统来报到。祝福所有兵哥哥,军旅生活当好兵,一生都是“排头兵”!

4、以保卫国家为荣,以损害国家为耻。以守护人民为荣,以伤害人民为耻。以报名参军为荣,以流氓地痞为耻……报名参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大家快快行动起来!

5、我们要在那静静地守望,守望世界的和平,守望人类的幸福,看的阴影远离地球,全世界的人们象一家人一样,这就是我们参军的意义,保卫国家,保卫和平,参军光荣!

6、目光坚定,那是精神;风雨无阻,那是坚韧;保家卫国,那是使命,保护人民,那是责任;汗水流不完,那是为了咱国人;流血不流泪,这就是咱军人。参军光荣一生,难忘一世,祝你参军快乐!

7、愿每一扇窗口都有温馨的梦境,愿每一盏烛光都有浪漫的身影,愿每一个节日都有欢乐在奏鸣,愿每一个季节都有幸福在穿行。一年三百六十五个祝愿,那是军人放飞的和平与安宁。

8、生命中有太多遗憾,加入了军人绝不会再有遗憾;生命中有太多悲伤,加入了军人将不再悲伤;生命中有太多无奈,加入了军人将会消灭无奈!从军吧,不仅是一分光荣的获得,更是对生命的一种负责!

9、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走路一阵风,子弹打不着;站立一棵松,严寒酷暑不动摇;坐下犹如钟,八面威风人敬佩;卧着是张弓,端枪匍匐也能向前冲。报名参军去当兵,给你一个和常人不一样的人生。

10、卫国戌边战疆场,生龙活虎练沙场,战友情谊同手足,高尚青春献祖国。参军光荣记心上,正义和平我担当。

11、你们醒来,天空变得很蓝,阳光,鲜花,鸽子,在你们头上盘旋,你们排成密集的列队,等待特殊的使命,等待着大风暴的来临。

1描写铁骨柔情军人的诗句有哪些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译文: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

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2、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译文: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译文: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

气魄。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译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译文: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8、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译文: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

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译文: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

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2体现军人军魂的诗句

体现军人军魂的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现代:毛泽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出自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4、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风·无衣》先秦:佚名

译文: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译文: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3关于军人英姿飒爽的训练场景的诗词

毛泽东的

1、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岗山》)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沁园春•雪》)

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9、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柳亚子先生》)

1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14、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其二》)

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1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17、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登庐山》)

18、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题庐山仙人洞照》)

19、金猴奋起千斤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

20、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冬天》)

21、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4求几句关于歌颂军人气质的诗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尤震,匣中金刀血未干。

5关于军人英姿飒爽的训练场景的诗词

毛泽东的 1、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岗山》)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长征》)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沁园春•雪》) 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9、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和柳亚子先生》) 1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送瘟神》) 14、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其二》) 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到韶山》) 1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17、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登庐山》) 18、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题庐山仙人洞照》) 19、金猴奋起千斤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 20、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冬天》) 21、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6体现军人军魂的诗句

体现军人军魂的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现代:毛泽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出自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4、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风·无衣》先秦:佚名

译文: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译文: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7描写士兵的诗词有哪些

《从军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七律长征》、《己亥岁》、《春望》、《雁门太守行》、《渔家傲》等

1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2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4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5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7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8当兵青春无悔的好句子

1、你有着伟岸的身躯,你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你有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永远的祝福你们!有了你们的不怕牺牲和无私奉献才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2、新兵们,你们就要离开亲人,离开朋友,离开家了;多少不舍,多少留念,多少思虑;可是谁又能离开祖国,离开人民;祝你勇敢坚强,为国争光!

3、有一种精神叫精忠报国,有种付出叫保家为国,有一种美叫最可爱的人。参军光荣万岁,请做好为国效忠的准备,请接受众人的祝福,朋友,一路保重。

4、用一生的坚守去换取一群人的幸福,用一直不变的守护换取一群人的快乐。朋友,你是否也愿意做一个如此伟大的英雄?参军吧,你将会是无比光荣的!

5、军人苦,军人累,军人的脊梁也是背;军人美,军人威,军人的臂膀撑起了家国的雄伟;军人,向你致敬!当兵,无尚光荣!

6、身穿绿色军服装,熔炉百炼终成钢,扛枪卫国保家乡,不畏艰苦和险阻。祝愿壮士参军报效祖国,屡立战功。

7、告别儿女情,男儿入军营,告别亲和友,男儿部队走。军人可敬,参军光荣,作为有志的好男儿,你还等什么?

8、荣誉,鲜花和掌声,亿万人的祝福和爱慕都属于你,只要你加入了军人的队伍!参军光荣,为了荣誉和赞美参军吧!

9、又是一年征兵时,年年征兵年年需,军队强大祖国盛,愿你把炽热的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不然白浪费你的魁梧身材了!

10、好男儿去当兵,青春最美、好男儿去参军,青春无悔。祝福新新兵哥哥,在绿色军营练好本领,保家卫国英姿飒爽展雄风!

9关于军人的句子

1:最多的信任,送给最诚信的人;最多的寄托,送给最可靠的人;最多的真诚,送给最实在的人;最多的鲜花,送给最可爱的人--军人。

建军节祝你快乐。 2:没有你们的洒热汗抛热血,不畏生死,保卫祖国,就没有我们幸福祥和的生活,每一个铮铮铁骨的身上背负着多沉重的责任与无上的光荣,参军是骄傲的,入伍是自豪的,军人是所有人拥戴的,大家积极响应吧! 3:建军节又来临,短信祝福送给您,一颗赤胆忠心铸就军人魂,保家卫国碧血丹心;意志坚定动天地铸就军人心,无暇自身一小家,无私奉献赤子之心。

祝开心无忧怨,幸福常欢颜。 4: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军魂,环境在变,不变的是军心,社会在变,不变的是军营,事物在变,不变的是军人,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对参军者的祝福:愿在军营中大展鸿图,创造新天地。

5:你们是钢铁的城墙,你们是和平的保障,你们是可敬的儿郎,你们是祖国的脊梁。八一建军节,让我们向军人兄弟道声:节日吉祥! 6:军人是一朵花,朴素而庄严,军人是一首歌,嘹亮且豪迈,军人是一篇诗,奔放而热情,军人有一种情,誓死卫祖国,八一建军节,向广大军人致敬,愿你们节日快乐! 7:当橄榄绿渲染了你人生的色彩,当军号声吹响了你心中的赞歌,当嘹亮的口号震撼着你沉睡的心灵,当铮铮誓言注定你前行的方向,朋友,你就拥有了一个让人敬佩的名字,军人。

参军光荣。 8:踏步,走!踏出万里河山的军人气概。

正步,走!走出军人体内无限的凛然正气。立正,稍息!立出军人顶天立地的形象!愿你能吃苦耐劳,发扬军人精神,祝你身体健康,参军快乐! 9:听说你要参军了,我特来给你补充军备:冲锋枪,让你在艰辛的军旅生活中,扫除一切的障碍。

手榴弹,把你训练所带来的疼痛,难受通通炸飞。祝你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真男儿军人! 10:“八·一”建军节到了,虽然你我都不是军人,咱也得享受节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愿你有着军人般伟岸的身躯、坚强的体格、豁达的胸怀、高尚的情操! 11:你的气魄,遏制了美帝国的嚣张;你的雄魂,击溃了越南佬的自大;你的丰功,见证了中国军人的伟大。

中国军人,世界无双。八一快乐! 12:流血流汗不流泪,勇往直前不后退,不为功明与利禄,只为祖国和人民,选择奋战第一线,视死如归一生赞!建军节,祝愿全中国的军人节日快乐! 13:军公章的荣誉是永恒的,钢铁般的意志是璀璨的,绿色长城的称。

来源:非常历史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流传甚广。毛泽东史诗般地再现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然而,关于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至今仍众说不一,或者鲜为人知。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考证,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首诗的来龙去脉。

究竟创作于何时?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七律·长征》时,并未注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诗词》37首,其中包括《七律·长征》。“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是毛泽东生前出版的最为权威的一个版本。毛泽东注明《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多数毛泽东诗词版本都采用这一说法,但是人们的的观点并不一致,至今存在诸多分歧。

第一种观点

认为,《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

《党史博采》(纪实)2013年第8期刊载的《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一文在“《七律·长征》背后的故事”一节的开头写道:“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在吴起镇待了三天,即前往瓦窑堡。在瓦窑堡的新窑洞里,他诗兴大发,把一张(条)木凳拉到松木桌旁,从锡制文具盒里取出砚台,研好墨,用驼毫小楷笔蘸了一下墨汁,在一张宣纸上一气呵成,写就了《七律·长征》诗。”

萧永义在《毛泽东诗词史话》中认为:1935年9月27日,毛泽东率陕甘支队到达通渭县榜罗镇。在这里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把党中央和陕甘支队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定。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大体作于这一时期。郭思敏在《毛泽东诗词辨析》中说: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甘肃通渭,在全军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讲了长征的意义并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七律·长征》这首诗。

丁正梁在《挑战者之歌》一文中说:1935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来到甘肃通渭。在城东的一所小学校里召开全军副排长以上的会议,毛泽东向全体干部讲了长征的意义并朗诵了这首诗。沙先贵在《毛泽东诗词文化解读》中说:1935年10月2日,部队到达甘肃通渭。在200多人参加的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他的新作《七律·长征》。

这种说法似乎也与毛泽东的传略相吻合。根据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1935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举行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批准了榜罗镇会议关于落脚陕甘的战略决策,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接着该书提到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根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35年10月,过了岷山,长征则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心情豁然开朗,作《七律·长征》诗。

第二种观点

是认为,《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份。

季世昌在《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中描述道:1935年9月,红军到达甘肃通渭。这天下午,召开了有两百多人参加的副排长以上干部会。在聂荣臻政委的陪同下,毛泽东来到会场,并发表讲话。他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和红军的胜利。毛泽东看大家热情很高,说道:“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在大家的欢呼声中,他高亢有力地朗诵起他的长征诗。毛泽东在副排长以上干部会上朗诵诗这一情景,很多书籍、文章上都有记载。季世昌没有明确说明是哪一天,但至少他认为《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份这次干部会当天甚至是会议之前。

研究者对这次会议具体时间的认定不尽相同,有细微差别。蒋建农、郑光瑾在《长征途中的毛泽东》中写道:9月29日,红军到达通渭,进行两三天休整和动员,毛泽东在干部会上讲话中即兴朗诵。龚国基在《诗家毛泽东》中写道:1935年9月29日下午,在一个小学里召开了副排长以上的干部会。毛泽东在这次干部会上发表讲话。接着,毛泽东便用清脆的湖南乡音,铿锵有力地朗诵他的新作《七律·长征》。胡为雄著《毛泽东诗赋人生》也是这种说法:29日下午,红一方面军在一个小学校里召开副排长以上的干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讲话。接着,他用雄浑的湖南乡音,一字一顿地吟诵起他的新作《七律·长征》。张友平、张静思所提出的时间则稍微有些不同:1935年9月28日,毛泽东在甘肃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召开的全军排以上干部会议上朗诵了此诗。这首诗作者定稿于1935年10月。

成仿吾在《长征回忆录》中提到长征诗,当时红军刚过完雪山不久,时间还不到十月。胡安吉在《毛主席给我们朗诵诗》一文中回忆说:那是1935年9月,中央红军越过雪山草地,来到通渭,休整一天。这天下午,支队召开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会场设在城东的一个小学校里。聂荣臻政委陪着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微笑着,向大家摆了摆手,然后用他那宏亮的声音从容地开始讲话。他讲了很多,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讲到我们的胜利。最后,毛主席说:“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接着,毛主席便雄壮地朗诵了《七律·长征》诗。按照胡安吉的描述,《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份。胡安吉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曾亲耳聆听毛泽东朗诵《七律·长征》诗,他的回忆应该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很多毛泽东诗词研究者关于《七律·长征》问世时间的说法,基本都源于胡安吉的回忆文章,只是因为引用时一转再转,才发生了一些变异。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9月29日,为了纪念毛泽东《七律·长征》发表六十五周年,由甘肃省通渭县人民政府和上海电视台共建的主体造型为“V”形的《七律·长征》诗碑(右边刻着长征诗文本,左边刻着长征路线图,中间托起一颗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五角星),就在毛泽东当年首次公开吟诵“长征”诗的所在地——文庙街小学正式落成。笔者查询甘肃省通渭县人民政府网站,在“通渭简介”栏目中写道: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通渭时,在榜罗镇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榜罗会议”,毛泽东同志在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陕甘支队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时首次朗诵了《七律·长征》。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依据,如果进行更多的文献回顾,可能还能梳理出更多的材料。上述材料中,有几处都提到了中央红军到达甘肃通渭,提到了文庙街小学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朗诵诗词这一细节。中央红军到达甘肃通渭的具体时间。红军到达甘肃通渭以及召开排以上干部会的时间,有的说是在9月份,有的说是10月份。那么究竟是什么时间呢?

最具权威性的《中国***历史》确定:“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逄先知主编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李新等人主编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也认定中央红军到达甘肃通渭的时间为1935年9月27日。这也就是说,第一种观点中认为中央红军是“1935年10月到达甘肃通渭”的说法和历史史实不符。这样看来,可以认为:1935年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然后,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途经通渭重镇榜罗后到达通渭县城;9月29日,在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召开了副排级以上的干部会议,而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朗诵了他的《七律·长征》。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几个判断:一、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创作于中央红军长征接近胜利之时。二、1935年9月29日,在甘肃省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召开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朗诵诗作,说明《七律·长征》这首诗已经基本成稿。三、《七律·长征》这首诗初稿的形成时间可以推断为1935年9月29日当天甚至更早。四、毛泽东对长征感受颇深,感慨良多,所以他曾经写下好几首关于长征题材的诗词。《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特别喜欢的一首诗,成稿之后,毛泽东多次示人,文庙街小学会议上朗诵,在瓦窑堡的窑洞里抄写,都可以作为例证。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到10月份基本成熟定型。五、写诗填词毕竟是艺术思维的创作活动,一般不会留下确切的历史记载,作者自己也未必能准确记住创作时间。中央红军的长征结束于1935年10月,长征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七律·长征》是带有“总纲”性的一首诗。因此,到1963年毛泽东给自己的诗作标注写作时间时,很自然地把将其确定为1935年10月,这种理解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究竟如何流传?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的第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见之于出版物的作品,也是首次被翻译成外文流传到国外的诗作。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了4个月的采访。毛泽东与他多次长谈,长征诗就是毛泽东在一次长谈中抄录给他的,并经英语翻译吴亮平帮助他译成英文。斯诺在1958年出版的《复始之旅》一书中讲,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他为我亲笔抄下了他作的关于红军长征的一首诗。在他的译员的帮助下,我当场用英文意译了出来”。

1936年10月底,斯诺带着十几本日记和笔记、三十个胶卷回到北平。在其夫人海伦·斯诺的协助下,斯诺把采访手记迅速整理成文,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大美晚报》《密勒氏评论报》《每日先驱报》《太阳报》等一些报刊上。1937年初,他把这些发表了的英文打字稿提供给了燕京大学的进步学生王福时。王福时和时任斯诺秘书的郭达、燕京大学学生李放等一起,利用与《东方快报》社的关系,迅速把这些文稿译成中文,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汇编成《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于1937年4月在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出版。此书除了从《亚细亚》杂志上翻译过来的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有关川陕苏区的三篇见闻外,其余的内容都是斯诺的文章和访谈。斯诺还为这本书提供了三十二幅照片、十首红军歌曲和毛泽东“长征”一诗的手迹。“长征”一诗以《毛泽东所作红军长征诗一首》为标题,单独刊登在《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的封三上。在该书《毛泽东——苏维埃的台柱》部分,斯诺写道:“他更提到红军如何举行了向西北的长征。关于这次长征,他写了一首古典的诗。”这是有关毛泽东诗词作品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时隔40多年以后,王福时在20世纪80年代初撰写了题为《抗日战争前夕斯诺帮助出版的一本书》的文章,回忆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编译出版的过程,并且特别提到“这本书还第一次发表毛主席著名的长征诗”。

1937年10月,斯诺的英文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戈兰茨出版公司出版。1938年2月,获得斯诺授权的上海抗日救亡人士胡愈之等人以“复社”名义集体翻译、出版《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更名《西行漫记》。在《西行漫记》中《长征》一章,斯诺写道:“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一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西行漫记》在几个月内便轰动国内、香港及海外华人。毛泽东的“长征”诗也随之更为世人所知。《七律·长征》由此成为第一首在国外发表的毛泽东诗作。

1957年《诗刊》杂志创刊之前,国内的一些报刊、书籍也曾刊登过这首“长征”诗。如四川著名爱国诗人梅英主编、1938年3月出版的抗战杂志《血光》;苏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8月1日出版的《淮海报》副刊《文艺习作》;冀南书店1947年10月出版的《二万五千里》一书;1948年7月1日中共东北局宣传部主持出版的《知识》杂志第七卷第六期(总第42期)“纪念党的生日特刊”刊登了锡金(即蒋锡金)文章《毛主席诗词四首臆释》;1949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群众图书公司发行的《红军长征随军见闻录》等。1949年8月2日上海出版的《解放日报》刊载《毛主席诗词三首》,其中有《七律·长征》,题作《长征诗》,并注明转载自东北《哈尔滨日报》。1954年2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室编辑出版的《党史资料》(属党内文件)第1期也刊登了这首诗,标题为《毛泽东同志长征诗》。1955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一书(系内部发行),在前面第一篇文章前也刊登了这首诗。上述这些出版物登载的“长征”诗,和原稿相比大同小异,但有的在传抄、排版过程中多有误字、错字现象,这就使得这首“长征”诗在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1957年1月,经作者修改审定,《诗刊》创刊号发表了毛泽东包括《长征》诗在内的18首诗词,《长征》诗至此完全定型。

随着《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特别是《西行漫记》的广泛传播,加上解放区一些刊物的登载,毛泽东的长征诗也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众多的人群中流传开来。

在延安,1939年5月,鲁迅艺术学院举行成立周年纪念时,举办了一个一年来的文艺创作与活动展览会,其中展出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手书稿。这是毛泽东首次以书法形式公开展示自己的诗词作品。

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曾经唱和毛泽东的长征诗。袁国平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战斗中牺牲,说明袁国平的和诗肯定早于1941年1月。袁国平的和诗写道:

和毛主席长征诗

万里长征有何难中原百战也等闲。

驰骋潇湘翻浊浪,纵横云贵等弹丸。

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

最喜腊子口外月,夜驰茫荒笑开颜。

长征诗曾经被谱成歌曲,在敌后根据地广为传唱。陈志昂在1996年第4期《音乐研究》的《论毛泽东诗词歌曲》的文章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流传的,似乎只有七律《长征》,可能这也是最早被谱成歌曲的毛泽东诗词。大约从1940年起,这首由王承骏(久鸣)谱曲的《长征》,在敌后根据地开始传唱。”

就连国统区的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也知道长征诗。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民主人士柳亚子曾请求毛泽东“写长征诗见惠”。

究竟如何修改?

从1937年王福时汇编出版《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第一次面世开始,《七律·长征》多次发表,毛泽东一生中也多次手书此诗。不同刊物的诸多版本和毛泽东手迹的具体文字,与1957年1月《诗刊》正式发表的《七律·长征》的定稿相比,有多处不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似)等闲。

五岭逶迤(苍茫)腾细浪,

乌蒙磅礴(滂薄)走泥丸。

金沙水(浪)拍云崖(悬岩)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最)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一过)尽开颜。

“好诗不厌百回改”,毛泽东对长征诗的文字反复推敲,也为我们留下了动人的诗坛佳话。这么多处的改动,因何修改,人们不得而知。但是毛泽东本人对其中的一处修改进行了说明。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上批注说:“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毛泽东所说的这位“不相识的朋友”,是指山西大学历史系的罗元贞教授。

罗元贞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日本史。他也是嗜好中国诗词成癖的学者,对此有颇深的造诣。解放初期,罗元贞反复吟诵《七律·长征》时,发现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中已经有一个“浪”字了,而第五句“金沙浪拍悬崖暖”中又出现了一个“浪”字,显得重复,且与律诗规则相违,不如把后一个“浪”字改为“水”字更好些。于是,1952年元旦,他提笔呈书毛泽东,祝贺新年并谈到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与修改建议。毛泽东读到来信后,觉得这个意见提得很好,并于1952年1月9日给罗元贞亲笔回信:

元贞先生:

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您的好意。此复。

顺颂

教祺!

毛泽东

一月九日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1957年在《诗刊》发表时,已采纳了罗元贞的意见,将“浪拍”改为“水拍”。

1958年12月,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排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说:“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1963年1月,毛泽东还应英译本《毛主席诗词》译者的请求,就自己诗词中的一些词句,作了口头解释。他对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解释是:“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当年,《解放军文艺》杂志发表了一篇学习《七律·长征》的文章,认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体现了运动战思想。毛泽东得知后一笑,说:“我看不出有运动战思想。”

1、 力量,是你的化身;坚强,是你的臂膀;嘹亮,是军歌回荡。愿即将参军的你拥有超人的力量,炼就坚实的臂膀,把胜利的凯歌高唱!

2、 参军光荣,保家大哥支持你,卫国弟弟赞同你,和平爸爸力顶你,和谐妈妈佩服你,连我这个联合国亲戚都高看你,并祝福你:一切歪语邪言都是纸老虎,一切恶霸势力都是气泡泡,正义钢枪一出,荣誉自然来。

3、 你具有钢铁般的肉体,你是祖国的守护神,你牺牲个人幸福保护人民,你就是最可爱的人:军人。祝军中生活快乐!

4、 绿军装、英姿爽、扛着枪、卫祖国、保家乡、守疆土、美名扬、军功章、送爹娘。又是一年征兵时,积极参军好时光。

5、 绿色的军装代表人民的期望,高亢的号声代表祖国的富强,军中的男儿保卫祖国,扛起了枪,离开了家园,英勇的上了战场,为了祖国,为了家园,伟大而又可爱。

6、 憧憬未来,恰值意气风发,迈进军营显豪气,青春不悔,人生亮丽,飒爽英姿五尺枪,戍边关强身体,保家卫国显神武;回眸人生,畅谈军旅生涯,把抢练武铸阳刚,战友不忘,军旅豪情,威武雄壮酬国志。真英雄,军营迈!

7、 要想吃肉,就要像狼一样的凶狠;要想吃屎,就要像狗一样的德性;要想受宠,就要像宠物一样的乖巧;要想风光,就要像车模一样的暴露;要想光荣,就要像参军一样的英武。祝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8、 1参军可以锻炼、磨练自己。2、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军人是神圣的职业,受人尊重。3、参军可以为人民服务,忠党爱民,保家卫国。 希望大家踊跃参军。

9、 一段当兵的经历,就像品尝黑巧克力的滋味。入口时是淡淡的苦,回味时是甘醇的甜。去参军吧,让生命的味道更加悠远绵长。

10、 爷爷辈,上过战场,搞过枪,杀过鬼子,受过伤;爸爸辈,开过坦克,跳过飞机,打过枪;儿子们的我们,拿起保家卫国的雄心,提臀收腹,把兵当,上,上,上。

11、 身首绿军装,紧握手中枪,站在祖国的大小边疆上,伴着的是一份孤独,守着的是一份信念,祖国有了你们的一份付出,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愿你们钢铁的身躯永不倒。

12、 因为有你们在,我们安居乐业,因为有你们在,祖国经济发展,因为有你们在,社会稳定有序,因为有你们——炎黄的子孙,我们,真的,放心!

13、 常言道男儿志在四方,今天你扛起铁杆钢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献声去保家卫国站岗,虽然朋友都不在身旁,也没有心疼你的爹娘,但愿你照顾好自己,平安顺利健健康康,永远那么英姿飒爽!

14、 军人是一种职业,忠于党和人民是军人的事业,爱国是军人的专业,为民是军人的行业,每天的训练是军人的作业,你即将参军,我送你的只有祝福:愿你在军营能够建功立业。

15、 中华好男儿,英勇赴边疆;一身绿军装,英姿洒战场;挥泪斩私情,只为保家乡。舍小我保大我,现代英雄当如此,让我们一起去参军吧!

16、 把万丈豪情投入绿营里是你们的信奉;将一腔热血洒向军旅中是你们的信仰。用满腹志气保家卫国则是你们永远的信念——这群最可爱的军人啊!

17、 穿上那身戎装,紧握手中钢枪。没有你们这些儿郎,哪来国家安宁富强。从今离开家乡,筑成钢铁城墙。

18、 朴实的绿色军装,自信的笑容,那便是你们未来的生活,为了保卫我们神圣的国土,你们成为了钢铁长城的一员。你们应该为之自豪,努力成为共和国的铜墙铁壁

19、 现在有人在招聘,包吃包住,待遇也高,还受人尊敬。你想要一份这样的工作吗?如果想,那就快快行动,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拿起枪杆,保卫祖国吧!

20、 又是一年征兵时,参军祝福少不了,简短语句我先到,恭祝参军当兵好。愿你一路顺风、一马当先、一路先行、一直向前。

21、 铁血的青年,壮志的男儿,正气和胆识铸就巍巍长城,庇护祖国母亲以安宁。这就是我们新一代的军人,年轻,热血,参军光荣,保卫祖国,愿祖国母亲繁荣昌盛!

22、 参军是件光荣事,一身绿军装,一只长步枪,一顶红星帽,一张笑脸庞。你献身军营,你保卫边疆。你引领了前进的方向,你是我们的学习的榜样。祝福所有即将入伍的新兵凯旋而归,为祖国增光。

23、 将那象征着胜利的红花,带在那铮铮铁骨的战士身上,用最诚挚的心,表达对你们的敬仰。还年轻的面庞,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参军光荣,祝福战士们!

24、 你是一个兵,来自狗堆里,从小到大就扛枪,当上了孩子王;你是一个兵,选兵很挑剔,层层筛选看中了你,首长也中意,嘿嘿前程放光明!手高眼不低,敌人胆敢侵犯,消灭他们一个营!

25、 我们无论风雨霜雪屹立边疆,我们默默驻守祖国边防,我们每逢佳节独在一方。我们不是无情,我们最重感情!我们的军营就是我们的家,这个家很温暖,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元素,如果你也有军人的梦想,就快快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26、 谁不喜想和父母朝夕相伴,谁不想和妻儿共享欢乐,谁不想和朋友聚聚玩玩?可是,他们是军人,他们没有没办法。他们选择了勇敢,选择了默默付出,让我们也去参军,为祖国国防贡献一点力量!

27、 军人,奉献是你的品格,你把青春无悔地交给了橄榄绿。军人,坚定是你的信念,你把生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今天,让我们为每一个军人,每一个钢铁战士送上真挚的祝福,大声喊出:参军光荣!

28、 不同的人生就会有不同的意义,总会有那么一种情节渗入到我们的骨子里,从此你的人生与这一抹绿色结缘,保卫祖国,参军光荣!

29、 十月云高天晴朗,征兵号角已吹响,华夏儿女都向往,绿色军营练兵场。踊跃报名莫落后,应征入伍多光荣。在此祝愿子弟兵,精神饱满身体好,壮志满怀保家乡。

30、 送你一杯美酒,军旅生涯乐悠悠;送你一首欢歌,参军天天乐呵呵;送你一束鲜花,军营生活笑哈哈;送你一条短信,入伍时时笑盈盈。祝:入伍快乐!

31、 军人,有海一样的博大,有山一样的伟岸,有铁一样的团结。我送出祝福,赞扬你从军当兵的决心,鼓励你热爱国家,敬仰你保家卫国。请骄傲的昂起头,雄赳赳的去参军!

32、 最最可爱的人是你---军人,我们向你致敬:因为,最艰苦的地方有你的身影---军人,最偏远的地方有你的身影---军人,最危险的地方有你的身影---军人,参军光荣,当兵光荣,军人无上光荣。

33、 军人是一把钢枪,把愤怒的子弹射向敌人的胸膛。军人是一块砖,一块瓦,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军人是一块盾牌,是幸福的保护神,保卫着和平阻挡着邪恶。 战士们来到祖国人民需要的地方,参军光荣!

34、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一年一度的参军仪式即将开始,参军是一件光荣的事,保卫祖国是军人的职责,你们是家人的骄傲,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报效祖国!

35、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争年代,你们是英雄;和平年代,你们是雄鹰。祝福新兵,最可爱的人,练好本领,(wwwsiandiancom 闪点情话网)为国家争光!

36、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三两只白鸽,衔来和平的橄榄枝,生活在和谐的年代,享受爱与幸福,要记得感恩,感恩我们可亲可敬的军人,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感谢他们对我们所有人爱的守护。

37、 人生不过一百年,理应轰轰烈烈的生活。不做遗臭万年的人,做个众人夸赞的可爱人。朋友,带着父母朋友的祝福,快点去参军吧,今生注定无悔。

38、 放飞心情、放飞梦想、放飞歌声,放飞思念,让慷慨激昂的军旅旋律奏起,谱写新的军旅乐章,参军光荣,成为祖国最忠诚的战士,拥有无尚的荣光,参军光荣!

39、 军旗招展军号响,绿色军营战士情,你去当兵很辛苦,莫忘朋友的叮嘱:军旅生活莫忧愁,兄弟与你共解愁;建功立业莫等闲,朋友为你做支援

40、 我祝你按部就(班),好事连(连),步步为(营),(团)结一心,屡屡(旅)得胜,良(师)益友,完美(军)人,要是不小心当了司令,记得回个短信告诉我!

41、 力,力拔山兮气盖世;勇,勇贯三军无人敌;智,智谋取敌无痕迹。这就是我们部队战士所向无敌的三大法宝,新兵蛋子门进了军营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哦,手握法宝,保家卫国,祝你们早日成为国家栋梁,士兵中的元帅。

42、 你们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告别亲人和朋友,踏上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的道路,这一路上有无数的艰难险阻,还有枯燥和寂寞。但我相信,有你们钢铁般的意志,一定会载誉而归!祝你们平安!

43、 清风是我的祝福,阳光是我的关心,细雨是我的期待。朋友参军光荣,请接受这光荣的使命,踏上漫漫长途,保卫国家,做一个骄傲的兵。

44、 一个词语:精忠报国,成为了时代的号召,一个色彩:橄榄绿,成为了最美的情结,一个心愿,祝你平安,成为了最朴实的语言,参军光荣,祝所有参军的战士平安快乐!

45、 军人在那一声吼,大地都要抖三抖。军人在那一跺脚,天庭都得闹一闹。军人在那一拍手,西风都改东风走!祝你参军快乐,为祖国争光添彩!

46、 又是一年参军时,军歌迎来新战士;军姿飒爽万人羡,七尺男儿保家邦;军营生活不容易,父母牵挂人民系;但愿祖国多兴旺,官兵战士笑开颜!

47、 有人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生。言外之意,当兵最美,青春无悔,军营锻炼,生铁成钢!祝福新兵,荣耀入伍。练好本领,保家卫国!

48、 我的朋友,你即将投身军营,用你们的满腔热血去报效祖国。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记住:你们是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你们是祖国的脊梁,人民的骄傲!

49、 希望你站在祖国南海,见证浪花滔天;希望你守卫在祖国边疆,见证日出日落;希望你守候在都市,保一方平安。朋友,参军光荣,愿你为保家为国努力,让生命绽放光彩。

50、 好男儿就要去当兵,祝参军入伍的朋友,个个拥有义胆忠诚的豪气、舍我其谁的霸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无所畏惧的勇气!祝福你们!

导读: 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仿佛在回响,那历史的一刻永远的记在了我们的心中,英姿飒爽的中国军人,用他们奋勇拼搏的精神捍卫祖国的安宁,保卫我们中国这一片神圣的热土,在八一建军节来临时,让我们用最美丽的诗词赞美他们,歌颂他们,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八一建军节诗词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八一建军节诗词大全(精选版)

(一)《七律·八一警敌》

军旗猎猎国威扬,利剑寒光射四方。

愚丑闻风应胆裂,霸魔临阵当心慌。

韬光养晦非羸弱,亮剑扬眉真勇强。

美帝日韩休耀武,中华一怒可翻洋。

(二)刘梅二叟奉和一首

八一庆祝把军扬,武力雄强保我方;

狐假虎威嚣性展,仗势凌人谁会慌

崇尚和平识美犯,讲求人道理坚强;

今朝华夏非昔日,有能制止外来洋。

(三)《忆江南·庆八一》(二首)

(一)

八一到,祝贺好长城。

维护家园添喜色,扫清顽犯保安宁。

殊绩众夸称。

(二)

军民愿,鱼水一家人。

赤胆忠心常练武,任凭艰苦和劳辛。

华夏永长春。

(四)《忆江南庆八一》

八一庆,国盛看军威。

一派英豪扬正气,三军锋锐耀金辉。

有啥不能摧

中华梦,和顺促腾飞。

小丑生非休过分,军魂激怒铁拳挥,

自卫乃军规。

(五)《七律·庆祝八一建军节》

南昌起义举刀枪,威武之师意气扬。

万里长征播火种,八年抗战斩豺狼。

并肩共创千秋业,携手同修万里墙。

抢险救灾书美誉,和谐社会写华章。

(六)《七律·迎八一》

八一军旗天上飘,神兵豪气震云霄。

当年利剑斩妖孽,今日雄风傲世骄。

东海日倭休捣乱,南疆菲越莫喧嚣。

威师一怒狂澜起,席卷千钧似涌潮。

(七)《七律·心系军旅情 》

心系军中勇士情, 至今仍恋老兵营。

耳边长响熄灯号, 脑际萦回晚点名。

首长威严风貌酷, 新兵矫健现精英。

泪盈湿枕思军旅, 最爱旌旗血染红。

(八)《七律·赞当代军人》

当代军人华夏骄,威扬士气展英豪。

高山哨所凌云傲,南海边陲怒火烧。

抢险救灾腾奋越,演习训练舞狂飙。

保卫主权大无畏,钢铁长城永固牢。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一、原文

《七律·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全文充满了成千上万的困难和障碍,充满了中国***的热情。它是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革命史还是诗歌史,都是一个里程碑。

毛主席的其他长征题材作品还有:《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都是以此来表达心情,着重在于侧写。

诗人在最后发出自肺腑的赢得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二万五千里转战的目的地已经到达,三军大会师近在眼前,全军上下都在喜笑颜开。

按毛主席1958年12月21日的批注:“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晋国所说的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更喜”有婉转回肠之意,喜上加喜之概;“三军”,这个词语本来就是自然带有古汉语之美,加上按前面毛主席自己的说法是指当时的红一、二、四方面军,这古意盎然的“三军”又凭添了当代汉语之美,岂不是难能可贵,羚羊挂角获了一个双美!

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为儿子当兵入伍祝贺词可以这样说:

1、男儿去当兵,越活越年轻,男儿进军营,卫国保安宁,男儿去参军,一颗赤子心,意气风发到军营,报效祖国建功名,神州行,我看行!

2、军人是铁块,军营是熔炉,军纪是铁锤,军令是旗帜,年轻人,去吧,投入你的热血和青春,报名参军,在这里铸就出一个闪光的军魂,照耀你一生一世。

3、听说你要参军了,送你几句部队口令,向右看齐,看清自己军人的使命,向左看齐,看清自己军人的军魂,向前看,看清我的短信祝福,愿:参军快乐,为国争光。

4、你即将成为我喜爱的兵哥哥,没什么可送你的,就送你一装甲车的祝福,祝你平安;一战车的厚礼,愿快乐把你陪伴,一战斗机的真情,愿幸福把你围绕,参军光荣,为你骄傲。

5、清风是我的祝福,阳光是我的关心,细雨是我的期待。朋友参军光荣,请接受这光荣的使命,踏上漫漫长途,保卫国家,做一个骄傲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