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问题一:学生会四大宗旨 公平公正,严谨,好学,文明,积极向上本学年我们将继续发扬学生会的优良传统, 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 以“传统中出特色, 务实里求创新”为口号,坚持“团结 笃实 高效 创新”的院训,服务于全学院广大同学,
问题一:学生会四大宗旨 公平公正,严谨,好学,文明,积极向上本学年我们将继续发扬学生会的优良传统, 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 以“传统中出特色, 务实里求创新”为口号,坚持“团结 笃实 高效 创新”的院训,服务于全学院广大同学,并努力为我院热衷社会活动的同学提供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良好环境。
院团委学生会来自同学,走进同学,更服务于同学。负责按团委学生会章程开展各项活动。我们秉着为同学健康成长服务、把学生会真正办成同学自己的组织”的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党中央教育方针,充分发挥了学校和广大同学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工作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不断探索学生会工作规律,开拓学生会工作新领域。多年来,学生会还培养锻炼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一展才华,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相信,我院学生会在的指导和帮助下,必将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再创佳绩。
在新世纪的开始之际我们院学生会也有了新气象、新发展。同时还诞生了新一届的学生会,组成了一个更团结、有力、严谨、负责、求实的领导集体和学生会组织,经过进一步的建设,我院学生会现设九个部:学习部、生活部、宣传部、文艺部、体育部、贰技部、勤工部、女工部、外联部。各部团结协助,密切配合,成功举办了多项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问题二:学生会宗旨是 ① 学生会性质 : 我院学生会是在校学联和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自我服务、自我
教育
、自我管理的群众性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多项活动。
② 学生会宗旨 :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代表和维护学生会会员的总体利益;
尽可能帮助中国留学生以及家属适应和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在学校国际留学生组织的领导下协助和促成各项国际学生的联谊活动;
以西开普大学为平台,在国际留学生之间推介彼此国家的教育、风俗文化、语言教育,使国际留学生
能增进理解,相互包容,共同进步;
在友好的氛围下开展国际间文化交流合作项目;
让这个组织不仅让我们有机会提前为祖国效力,更要让它成为中国留学生开拓创新的舞台
发扬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在学生第一线上。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组织结构
部门
职能
主席团
制定学生会总体工作计划,领导院学生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决定学院学生会的其它重大问题,行使学代会赋予的其它职权。
秘书处
协调各职能部,处理学生会日常事务并起草文件、通知
外联部
加强对外联系,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各项活动拉赞助经费。
学习部
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各种学习的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等。
宣传部
负责学院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
自律部
负责我院学生升旗、考勤 s 和晨跑监督及我院学生晚检工作,协助校学生会维持校园秩序的安定。
生劳部
关心学生生活,参与学生食堂监督检查、学生宿舍的检查评比,负责学生会后勤工作。
体育部
开展各种班际体育活动,组织各班同学参与校、际体育竞赛。
女生部
根据女生特点,开展各种活动,维护女生正当权益。
记者站
宣传我院活动动态,积极投稿,定期出版“绿野新潮”。
问题三:学生会宗旨是什么啊? 为同学服务!!
问题四:请问什么是学生会,成立学生会的目的是什么,要领是什么 你这个太猛了。学生会就是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选拔来挑取一些优秀的同学来为大多数同学恭务,从而获得一些锻炼自己的机会。为学生和老师分担一些工作的地方。要领(费力不讨好)
问题五:大学学生会宣传部宗旨是什么? 为学生会宣传,使学生了解学生会职能利用宣传活动,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增添大学生活色彩。更鸡色彩斑斓的宣传向学生展示自我风彩。
问题六:加入学生会纪检部的目的是什么?爱好是什么?学生会的宗旨是什么?急 为大家服务 ,管理学生 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服务大家
问题七:大学学生会指责和宗旨是什么 大学学生会指责和宗旨是在校党委思想指导下组成的学生自管组织。它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遵循学校校规校纪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以全面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
问题八:系学生会的宗旨是什么? 永远别让人忘记你
问题九:学生会以什么为目标什么为原则什么工作理念和什么宗旨 1目标:锻炼自己,提升各方面能力
2原则:公平、公正、合理、高效
3理念: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4宗旨:学生的基本利益
(1985 ——2005)
1985年
△1985年7月17日 原浙江工学院党委决定成立职业技术师范系筹备小组。小组成员有任贤朋、韩生健、黄海凤,由任贤朋同志负责。
△1985年10月21日 浙江工学院党委、院行政决定,成立浙江工学院技术师范系。任贤朋同志任副系主任,韩生健同志任系党总支副书记,黄海凤同志任系办公室主任。
△1985年9月16日—18日 首届技术师范系本科生入学报到,共90名。专业有:化学工程师资、机械工程师资、电气工程师资。
△1985年9月23日 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职教司司长孟广平等3人来校视察技术师范系,接见了系首届学生代表,参观了校园和部分实验室,对创建技术师范系作了充分肯定。9月24日在浙江电视台新闻节目里播放了视察时的实况。
△1985年11月15日 技术师范系首届团代会、学代会召开。国家教委职教司、省教委、团省委学工部、校党委宣传部发来了贺电、贺信。
1986年
△1986年5月2日 学院下发了浙工院(86)52号文件,内容是“关于加速技术师范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六条具体措施,包括将基础部工程制图教研室、无机化学教研室、电子系的电工教研室、化工系的机械基础教研室、社科部的中文教研组,成建制划归师范系,作为该系建系基础。并决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项浙学同志负责此项工作。
△1986年5月23日 经学校书记、院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浙江工学院贷款办公室,任贤朋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黄世钧同志任主任)。
△1986年10月18日 院党委批准成立技术师范系党总支,由韩生健、黄海凤、金鹏超三人组成。
△1986年10月29日 经院党委批准,郑耀华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副主任。
△1986年10月4日 技术师范系召开了职业教育调查报告会,介绍本系师生对我省职业教育进行社会调查的情况。应邀出席报告会的有浙大、杭大、农大、杭州商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宁波农技师专等六所高校的代表,副省长、教委主任李德葆同志充分肯定这次调研活动。省教委副主任杨丽英、职教处长王绍法、高教处长徐胤飞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 1986年11月,化师85班柴红同学作为我校3个代表之一出席了浙江省第八次团代会。
1987年
△1987年3月20日 以罗伯特·麦古先生为组长的世界银行职业技术教育考察组一行二人,由国家教委刘贵云(外资贷款办)、黄海春(计划司)、省职教处长钱根珊以及李明德、余水根(翻译)等同志陪同来校参观、考察技术师范教育情况。
△1987年4月6日 洪起超副院长主持研究技术师范系向省教委的汇报提纲,系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1987年4月16日 国家教委职教处孙尔仁同志来学院了解技术师范教育情况,以及高级技工培训中心筹备及世界银行贷款等情况。
△1987年12月2日 技术师范系下发了浙工师[1987]4号和浙工师1987]5号文件,决定或重新明确了李志成等18位教师的职务,使系属的13个专业教研室或实验室都有了负责人。
1988年
△1988年5月19日 技术师范系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有新华社记者、中央广播电视台、光明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等单位的记者。
△1988年,经院党委批准,林镜川、李啸林两位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副主任。
△1988年12月21日 世界银行国内专家评估团来校对职业教育情况进行评估。
1989年
△1989年3月9日 学校以浙工院函[89]5号文件,向浙江省教委报送了“关于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应承诺的函”。函中再次明确加强技术师范系建设的具体项目。
△1989年4月22日 技术师范系以浙工师[89]02号文件印发公布了“技术师范系首届毕业生综合评分条例”。
△1989年5月6日 技术师范系以浙工师[89]03号文件公布了“技术师范系首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若干原则”。
△1989年5月 系务会议讨论制订了“技术师范系主任1989—1992年任期目标”。
1990年
△1990年3月27日 学校人事处发文陈新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同年9月19日经系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陈新同志任系主任助理。
△1990年10月22日 院党委批复技术师范系党总支选举结果,韩生健同志任总支书记,黄海凤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史旦旦、任贤朋、金鹏超、黄海凤、韩生健为委员。
△1990年11月20日 院组织部发文张佩芳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免去陈新同志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1990年10月 经多次论证、申报,国家教委核准,本院获得世界银行贷款100万美元,改善了技术师范系的办学条件,固定资产达90万元。
1991年
△1991年1月7日 举行与黄岩市长期合作协议签定仪式。双方在生产、科研、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田志芳副院长、黄岩市副市长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1991年9月26日 经系务会议决定,成立职业技术研究室(筹),梁宏业同志任主任。成立电工工艺实习车间筹备组,吴健元同志任组长。
1992年
△1992年6月15日 院党委发文夏振鲁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党总支书记。
△1992年12月23日 院组织部发文黄朝阳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
△1992年12月26日 经省教委批准,成立浙江工学院“神钟科技实业公司”。任贤朋同志为法人代表,地址为浙江工学院东配楼,总注册资金6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0万元,其他为固定资产。
1993年
△1993年7月1日 经学校批准,技术师范系改名为技术师范学院。
△1993年7月 技术师范学院成立,经学校批准,学院拥有5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即:机械、土木、化工、工自、食品;2个非师范类专科专业,即:计算机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学院下设5个专业教研室,4个专业实验室,1个轻工研究室,1个电子电工实习车间,1个计算机房。有教职工60余人。
△1993年10月30日 学校召开技术师范学院成立大会(还有成教学院同时成立)。省高校工委副书记吴金水、省计经委副主任金德水、国家教委师范司处长乔玉全等同志出席会议。省委办公厅、劳动厅、省教委等部门负责人也到会祝贺。学校党委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两院的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了大会。
△1993年 建立全省“维修电工”考工培训中心,第一期接纳学员50人。并与诸暨机械成套工程公司、杭州无线电七厂,建立了教学、生产、科研联合体。还与黄岩市华日集团公司、黄岩城关镇科委及城关一中建立了联合办学点。
1994年
△1994年2月28日 技术师范学院下发浙工大技师院(1994)1号文件,任命或确认孙建辉、范谦等16位同志分别为教研室或实验室的负责人,进一步完善了学院的组织领导机构。
△1994年10月10日—21日 根据国家教委的安排,由技术师范学院承办的世界银行贷款职教项目“关于在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开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及哥伦布市等两位专家来校讲课。
△1994年暑假开始,经省教委批准由学校组织考试,招收职业高中为起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生。
1995年
△1995年1月2日 经学校研究决定,技术师范学院改名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下设三个系,即:技术师范系、教育技术系、应用技术系。学院设有6个本科教育类专业,一个文秘专科专业,2个高职专科专业,8个学科方向。
△1995年1月10日 职教学院设立培训部,机构、人员全部由院内工作人员兼职。主任:夏振鲁(兼)副主任:黄朝阳(兼)、祝飞鹏(兼)。
△1995年4月18日 职教学院制订公布“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995年4月18号—5月9日 职教学院召开第一次教代会。 议题讨论通过1)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作管理条例 2)教辅人员、管理干部考核办法 3)院奖酬金分配办法 4)1995—2000年学院发展规划。
△1995年4月20日 职教学院制订、公布“两公开、一监督”的规定。
△1995年 职教学院设立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为沈中伟。学科方向是高等技术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1996年
△1996年1月23日学校党委研究决定钱俊青同志任职教学院副院长。
△1996年6月15日 全国数控培训网络杭州分中心挂牌。该中心是浙江省唯一经机电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数控培训机构,挂靠在职教学院,具有数控机床操作工的技能鉴定资格。
△1996年12月20日 职教学院被评为“校园文明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受到学校的表彰。
△1996年 职教学院设立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和实验室。同时还设立了文秘教研室,与中文教研室两块牌子,一个班子。
1997年
△1997年6月24日 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沈中伟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史旦旦同志任副院长。
△1997年6月26日 学校党委研究决定,陈小鸿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总支委员、书记。
△1997年10月14日 浙江省电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成立,挂靠职教学院。校党委书记王国榜同志、省劳动厅、省教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授牌仪式并讲话。该所具有全省范围内电工、维修电工初、中、高等级鉴定资格。
△1997年10月27日 全院教职工开展了以“学十五大精神,明职教形势,促教学改革,树教师形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讨论。
△1997年 “工程智能决策研究室”由建工学院划入职教学院。研究室主任俞文泰,学科方向为工程建设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1997年5月 经学校党委核审批准,职教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1996年度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
△1998年1月 职教学院成立轻化工研究室,计伟荣博士任研究室主任。学科方向为:超临界萃取流体介质研究及应用。
△1998年2月 职教学院所属的化工教研室及实验室成建制划归生环学院。
△1998年5月1日 职教学院制定“职教学院创收(培训)工作实施与管理办法”。
△1998年6月20日 校党委批复学院党总支选举结果,党总支由沈中伟、张一青、陈小鸿、姚莫诩、黄朝阳等五位同志组成。陈小鸿同志任总支书记,张一青同志任副书记。
△1998年6月 职教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9月15日 学院决定建立“职业教育综合教研室”。
△1998年9月 职教学院所属电工教研室、电子实习车间及实验设备仪器成建制划归信息学院。
△1998年 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其办公室与职教学院合署办公。
△1998年 学院决定改变实验室隶属教研室的体制,将专业实验室合并,成立职教学院实验与技能训练中心。
△ 1998年9月16日 职教学院成立“林礼根振兴职业教育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林礼根,主任:沈中伟。林礼根先生捐资10万元作为奖学金基金。
△ 1998年12月 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二届三次常委会在我校召开。
1999年
△1999年3月17日 职教学院副院长史旦旦同志兼任浙江工业大学高等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该院院长为顾申良同志)。
△1999年5月4日 学校工会在全校青年教师中评选出十位青年教师标兵,我院杜时贵、袁巨龙两位教师榜上有名。
△1999年6月30日 职教学院成立教育技术教研室,应文良同志任教研室主任。
△1999年7月,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常雪梅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1999年9月 职教学院中文教研室划归本校人文学院。
△1999年 职教学院加强学科建设,组建职业教育与工程技术复合学科,还组建了教育技术学科。原有的其他教研室均调整为学科方向。
△1999年11月15日教育部职成教司刘占山副司长在省教育厅黄新茂副厅长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
△1999年12月30日 职教学院与天水街道举行“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和“天水街道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2000年
△2000年4月17日以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为组长、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组光、中国科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建教授、教育部职成司师资处副处长刘杰等四人组成的教育部专家组在校党委书记王国榜、副校长张立彬的陪同下对我校申报的“国家重点建设全国50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了考察、评估。
△2000年5月24日 职教学院制订、公布了“职教学院构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 (试行)”。
△2000年6月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本校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其办公室与职教学院合署办公。
△2000年6月 学院学科构架基本形成。复合学科包括:机械工程技术教育方向、电气工程技术教育方向、土木工程技术教育方向、计算机工程技术教育方向。
△2000年9月27日 浙江工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正式挂牌。校党委书记王国榜、校长吴添祖为基地揭牌。
2001年
△2001年4月 职教学院高职学生党支部被评为“浙江工业大学1999/200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9月该党支部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
△2001年6月 陈小鸿同志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系统1998/2000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1年6月25日 浙工大决定撤销浙工大建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浙工大职业技术学院,与浙工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增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方向、环境工程技术方向。9月份学院的实训中心由学校本部全部迁入假山路职业技术学院内。
△2001年9月14日 浙工大党委决定,杜时贵同志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史旦旦同志任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顾申良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石建敏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同时决定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史旦旦、陈小鸿、陈金媛、常雪梅、曹李民、黄朝阳等6同志为党总支委员,陈小鸿同志任书记,常雪梅同志任副书记。
△2001年10月24日 浙江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被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指定为全国第三批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2001年12月,教师邱飞岳“基于Intranet的房地产集成化信息系统”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
△2002年1月28日 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副司长、师资处郭春鸣副处长在省教育厅职成处叶向群处长的陪同下视察我校。
△2002年4月1日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委员会成立,杜时贵任主任,史旦旦任副主任。
△2002年5月9日 浙工大举行聘任仪式,聘任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黄新茂同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5月28日 成立职教、职技学院实验室项目建设小组。组长为石建敏同志,副组长为汪小洪同志。
△2002年12月2日 职教、职技学院三届三次教工代表大会开幕。
△2002年12月2日 校党委对院党总支选举结果批复,由史旦旦、陈小鸿、陈金媛、常雪梅、曹李民等5人组成党总支委员会,陈小鸿同志任书记,常雪梅同志为副书记。
△2002年 职教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获得学校“党支部创新二等奖”。
△2002年 学院举办首届“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周”活动,邀请省教育厅副厅长黄新茂、华东师大教授钱景舫、上海职教所所长马树超来院讲座。聘请钱景舫为学院专职教授,实质性启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工作,组织申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
2003年
△2003年4月2日 职教、职技学院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杜时贵,委员共17名,秘书:汪华斌、汤斌华。
△2003年4月28日 校党委下发浙工大[2003]18号文,史旦旦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2003年6月24日 学院印发:《职教、职技学院师德规范》和《职教、职技学院教师公约》。
△2003年11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申报成功。
2004年
△2004年1月,学校发文聘任邱飞岳同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2004年2月12日 学院制订、公布“职教职技学院岗位聘任实施细则”。
△2004年5月 学院举办“教育-技术-职业”科研学术周活动。
△2004年6月18日 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杨金土教授来校考察,为职教学院学生作了题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学术报告。
△2004年 顾容、赵立影指导的我院学生二项多媒体作品获“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一等奖。由傅志明、沈中伟、陈小鸿、张常洁、徐佳参加的“不同体制、不同模式的高职办学比较研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12月8日 学校召开会议,欢送应征入伍的学生。职教学院郑彬、胡立东、刘金俊三同学应征入伍,参加了学校的欢送会。
2005年
△ 2005年1月6日 我校6名教师获省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我院青年教师徐佳名列榜首。
△ 2005年1月19日 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叶向群的陪同下来校考察。校党委书记汪晓村、常务副校长张立彬向鲍学军介绍了学校的有关情况。
△ 2005年4月15日 全省职教师资培训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鲍学军副厅长到会讲话。
△ 2005年7月11日—11月22日 职教学院党委开展了保持***员先进性教育。
△ 2005年11月,申报成功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 2005年12月9日,学校发文将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 2005年12月28日,学院举行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校党委书记汪晓村,校党委副书记沈传缘、韩翼祥,副校长肖瑞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职成处、师范处领导,学院老领导和校友代表,兄弟学院与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学院师生代表等近70人参加了庆祝会。
1995年 ◆杭州育人专修学校成立。
1997年 ◆学校投资15万元,改建了西溪河下路44号后勤基地。
1998年 ◆《光明日报》对中专外贸英语班引进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表彰性报导。
1999年 ◆首届团代会、学代会召开。
2000年 ◆中共杭州育人专修学校党支部成立,“育人”校刊创刊。
2002年 ◆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局授予“治安安全单位”。
2003年 ◆浙江省自考委授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示范性助学单位”。
◆杭州市财政局授予“自考先进办学单位”。
2004年 ◆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示范助学组织”。
◆浙江省慈善总会、浙江经济报社授予“浙江省慈善爱心单位”。
2005年 ◆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党工委授予“杭州市先进党组织”。
◆文三路颐高创业大厦2100平方米的教学基地和学生就业实训基地正式启用。
◆十周年校庆活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参加了庆典活动并题词。
2006年 ◆杭州市教育局授予“杭州市专修学院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007年 ◆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授予“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杭州市价格认证中心授予“承诺价格守信单位”。
◆学院兴建可容纳2000余人的文一西路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08年 ◆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人事局、杭州市总工会联合授于“杭州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杭州市教育局授予胡明为“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杭州市教育局批准我院装潢设计专业为“杭州市专修学院市级特色专业”。
◆学院工会成立,同时成立了第一届工会经费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
◆学院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学院工会和全院师生员工为四川地震灾区群众献爱心。
◆由我院向淳安县威坪镇人民政府捐资15万元建设的威坪镇叶家“育人”幼儿园正式开工兴建,杭州市教育局毛汉钰副局长、成教处吴作为处长和我院胡明董事长及淳安县教育局领导和威坪镇领导等出席了开工仪式。
2009年 ◆中共浙江育人专修学院党总支委员会成立。
◆顺利通过杭州市教育局的评估。
◆我院装潢设计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杭州市专修学院市级特色专业。
◆我院出资,与上海天显视觉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杭州天显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2010年 ◆“浙江育人专修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和“浙江育人专修学院理工学院”合并为“浙江育人专修学院文理学院”。原人文艺术学院、理工学院院长程冬梅出任文理学院院长。
◆我院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胡明院长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个人”。
2011年 ◆在建党90周年华诞前夕,学院党总支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CAEP就业能力证书培训被杭州市教育局评为“市级优秀培训项目”。
2012年 ◆我院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优质特色院校”。
◆学院党总支再度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2014年 ◆我院被杭州市民政局评为“4A级社会组织”。
① 学生会性质 : 我院学生会是在校学联和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自我服务、自我
教育
、自我管理的群众性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多项活动。
② 学生会宗旨 :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代表和维护学生会会员的总体利益;
尽可能帮助中国留学生以及家属适应和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在学校国际留学生组织的领导下协助和促成各项国际学生的联谊活动;
以西开普大学为平台,在国际留学生之间推介彼此国家的教育、风俗文化、语言教育,使国际留学生
能增进理解,相互包容,共同进步;
在友好的氛围下开展国际间文化交流合作项目;
让这个组织不仅让我们有机会提前为祖国效力,更要让它成为中国留学生开拓创新的舞台
发扬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在学生第一线上。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组织结构
部门
职能
主席团
制定学生会总体工作计划,领导院学生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决定学院学生会的其它重大问题,行使学代会赋予的其它职权。
秘书处
协调各职能部,处理学生会日常事务并起草文件、通知
外联部
加强对外联系,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各项活动拉赞助经费。
学习部
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各种学习的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等。
宣传部
负责学院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
自律部
负责我院学生升旗、考勤 s 和晨跑监督及我院学生晚检工作,协助校学生会维持校园秩序的安定。
生劳部
关心学生生活,参与学生食堂监督检查、学生宿舍的检查评比,负责学生会后勤工作。
体育部
开展各种班际体育活动,组织各班同学参与校、际体育竞赛。
女生部
根据女生特点,开展各种活动,维护女生正当权益。
记者站
宣传我院活动动态,积极投稿,定期出版“绿野新潮”。
第一条 武汉大学学生会是在中国***领导下的武汉大学全体大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本会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湖北省学生联合会。
第二条 本会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并欢迎来自其他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和动员全校同学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才为中心,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广大同学的素质拓展服务,促进广大同学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第四条 本会的基本任务:
(一)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疏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正常民主渠道,倾听和反映学生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参与涉及学生的学校事务的民主管理,维护同学的正当利益。
(二) 倡导和组织同学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组织有益于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学习、科研、文体、公益等活动,努力为全校同学服务。
(三) 加强与校内各有关单位的联系,争取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的关系,增进友谊,交流经验,加强合作。密切与各兄弟院校学生会 。
(四) 积极负责地完成上级组织布置的工作任务。 第五条 凡具有武汉大学学籍的在校本、专科学生,均为本会会员。
第六条 会员的基本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权推荐候选人担负本会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有权监督和批评本会的工作,有权对本会工作提出质询、意见和建议。有权要求罢免本会中不称职的工作人员。
(三)有权参加本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并通过符合本会章程的民主程序,讨论和决定本会的重大事务。
(四)有权要求本会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有权享受本会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
第七条 会员的基本义务:
(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 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的各项决定,服从本会各级组织的领导和安排,积极完成本会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学习任务,积极参娱活动,争做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第八条 本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在校党委的领导及校团委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活动。
(一) 学生会主席团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二) 学生会的各级组织都要执行学生会决议,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从上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三) 学生会的下级组织应如实向上级组织反映情况,及时请示和汇报工作。
第九条 武汉大学学生代表大会(简称学代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学生代表由基层民主选举产生。
(一) 学生代表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在特殊情况下,由学生会主席团提议并得到常任代表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可以提前或者推迟举行。学生代表大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参加才能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召开须经学校党委批准。
(二) 在召开学生代表大会之前,应成立学生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上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及各学院学生会主席组成,负责筹备学生代表大会的各项工作。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由学代会筹委会决定
(三) 学生代表大会的职权:
(1) 听取并审议上届学生会的工作报告。
(2) 讨论和决定学生会今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3) 制定和修改学生会章程,并监督其实施。
(4) 选举产生新的学生会主席团。
(5) 讨论、决定有关学生会工作的重大事项。
第十条 校学生会主席团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学生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对外代表武汉大学学生会。学生会主席团有以下职权:
(一) 解释学生会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
(二) 制定并实施学生会工作计划;制定和修改学生会工作职责、学生干部的考核、例会、值班制度及其他制度,并监督实行。
(三) 在学代会闭会期间,负责实施大会决议,行使大会赋予的职权以及大会授予的其他权力。
(四) 定期向常任代表委员会通报工作,并接受其监督。
(五) 筹备下次学代会。
第十一条 武汉大学学生会设主席一人,秘书长一人,常务副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组成主席团。主席团下设秘书处、权益部、体育部、文艺部、女生部、实践部、学习部、新闻宣传部、外联部、人力资源部、国际交流与礼仪部等部门,各学院学生会为校学生会的下级组织,班委为校学生会的基层组织。
第十二条 学生会主席团聘请校团委专职干部担任秘书长,秘书长负责指导和监督学生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学生代表大会常任代表委员会(简称常代会)是学生会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学生会的日常工作和组织运行情况。常代会设主任一名,各学院现任学生会主席为常代会委员,常任代表任期与学生会任期相同。
第十四条 学代会选举产生的主席团须经校党委批准。其成员分工经民主协商确定。学生会主席外出时,由常务副主席代理主席;若主席、副主席同时外出时,则召开常任代表会议,推选代主席,代主席暂时行使主席的一切权力。 第十五条 学院学生会
(一) 学院学生会为校学生会的下级组织,任期一年,组织机构由各学院自行设置。各学院学生会主席在任职期间为当然的校学生会常任代表委员会委员,退职后也相应退出武汉大学学生会常任代表委员会。
(二) 学院学生会应自觉接受各学院党委(党总支)的领导和各学院团委的指导。
(三) 学院学生会应执行校学生会的决议,认真完成校学生会布置的任务,根据本会宗旨积极主动开展本学院的活动。
(四) 学院学生会应定期向校学生会汇报工作,并及时对校学生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六条 年级学生会
(一) 学院学生会根据自身情况可设立年级学生会,其组织机构由学院自行设置。
(二) 年级学生会接受学院学生会的领导,根据本会宗旨积极主动的开展本年级的活动。
第十七条 班委会为本会的基层组织,由本班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应团结全班同学,保证本会的宗旨和任务的贯彻落实,并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第十八条 学生会干部是学生的公仆,学生会应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学生干部须接受监督、考查和考核。
第十九条 学生会干部必须模范地履行本章程第七条所规定的会员的各项义务,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政治上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
(二) 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三) 工作认真负责,勤奋踏实,能按时按质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四) 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学,能及时全面地反映同学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自觉接受同学的监督,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 学习刻苦,成绩优良,能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六) 认真遵守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十条 学生会干部在必要情况下可以按一定程序进行变动或予以免职。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归武汉大学学生会。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开始执行。
武汉大学学生会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