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什么意思

问答 0 22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什么意思,第1张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什么意思
导读:《论语·宪问》里有一条孔子语录:“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       结合当时背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这里的“夷”是指当

《论语·宪问》里有一条孔子语录:“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       

结合当时背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这里的“夷”是指当时某些北方民族,被发左衽是他们的习俗。由于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功抵御了当时某些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周王室与诸侯国,所以孔子说这句话表扬他。

从这话也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视服饰习俗,汉服是右衽,北方少数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汉族很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习俗不同,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孔子不说别的,只说发式与衣冠,可见衣冠在孔子心目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篇共计44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作为齐国的丞相,帮助齐国一路变得强大,被齐王尊重,被百姓拥戴。

01管仲一生,看遍了人世繁华与萧瑟

管仲青年时代很贫穷,为了谋求生路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却没有成功,他在人生落魄的时候走过了很多地方,他行过万里路,也读过万卷书,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咸尝了个遍,所以见识过世间百态的管仲,满肚子都是才华和社会经验。在齐国换了新的接班人后,管仲好友鲍叔牙推荐管仲做新相国,他也没有辜负,倾尽全力的帮助齐桓公一步一个脚印变成春秋时期一大强国。

02春秋第一相

管仲与鲍叔牙当年分别辅佐两位王位继承人,但最后是鲍叔牙辅佐的公子成为了齐王,虽然鲍叔牙和管仲发生过很多摩擦,但鲍叔牙依旧举荐了管仲为相,据说齐桓公与管仲畅谈了三天三夜一拍即合,齐桓公十分敬重管仲遂尊称他为“仲父”。管仲有大才德,他大兴改革,将齐国之前的不良之风全部改掉,选贤举能注重农业,管仲制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让齐国迅速发展,一举成为强国。

03管仲过人的谋略

管仲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把自己的计谋全都授予齐桓公,一方面灭小国立威望,一方面援助友国树形象,与对峙多年的楚国结盟,还有著名的“葵丘之盟”彰显大国礼仪风范。管仲在外交政策上主张“尊王攘夷”,在用人上只看才能与个人功绩,甚至还颁布了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山泽各致其时”。

管仲的才能被当时的众人所认可,就连管仲死后子孙也得到了管仲的庇佑,管仲是名副其实的“春秋第一相”。

一、管仲的背景

管仲,字季历,是春秋末期齐国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他生于公元前721年,早年曾为卿士,后来担任了齐国国相。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华,崇尚“以民为本”,提出了许多富国强兵的重要思想。

二、管仲提出的富国强兵思想

管仲认为,强大和富裕的国家是必须相辅相成的。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期繁荣稳定,需要实施富国强兵政策,以增强国家的实力和对外战争的能力。

三、建设富裕的国家

为了建设一个富裕的国家,管仲主张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他认为,只有不断提高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加人民的收入和国家的财富。为此,他提倡削减贵族特权、加强税收管理、保护商业等措施,以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繁荣的国家。

四、加强国防建设

在国防方面,管仲主张加强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提出了“甲兵之术”,即让士兵装备的武器、盔甲更加完善,以提高其作战能力。同时,他还主张建立防御体系,把兵力部署得更加科学合理,防止外敌入侵和国家滋生内乱。

五、重视教育发展

管仲认为,一个富裕和强大的国家必须依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他主张以儒学为根基,重视军队和官员的教育培训,同时也注重普及教育,加强人民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

六、完善政治制度

管仲认为,一个稳定的国家必须建立合理的政治制度。他主张大力整顿官僚制度,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同时,他也反对暴力手段和非法收取税款等行为,强调政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七、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

管仲的富国强兵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大思想创新。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对今天的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对于当代中国,管仲的富国强兵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八、结论

管仲提出的富国强兵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和国家利益的统一性。他的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认识的。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富裕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和文明的文化为基础,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