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就问你是愿意收到“你的名字+新年快乐”,还是一条原创的所谓“套路”(仅讨论有成本的群发,然而很多时候你并分辨不清)?时间成本上前者远小于后者,给你发个新年快乐很容易很简单好么,那些说宁愿给发一句新年快乐的人,我只好说你们毫无创意,心灵贫瘠
我就问你是愿意收到“你的名字+新年快乐”,还是一条原创的所谓“套路”(仅讨论有成本的群发,然而很多时候你并分辨不清)?
时间成本上前者远小于后者,给你发个新年快乐很容易很简单好么,那些说宁愿给发一句新年快乐的人,我只好说你们毫无创意,心灵贫瘠,说了等于没说,新年快乐四个字他妈哪里看得出诚意,哦,你们觉得人家煞有介事得点开你们的对话框,然后望着桌上的年夜饭咽下口水,满怀虔诚与祈愿给你码出“新年快乐”,哇还有你的名字,感动得不行是么?相比之下,要编辑一条可以群发的拜年短信,你得想清楚怎么发才能又喜庆又得体,怎么把自己的祝福传递给别人,措辞押韵,可能这些只是为了平时关系一般的普通朋友们,但很大程度每人平分下来的心思也很可观,不过是把所有细枝末节的人际关系给宏观化了,并不代表没有花心思或是敷衍。脑力成本不用我说孰优孰劣可见一斑,我想很多群发拜年的人如果知道你用有没有自己名字相似的评判标准来看有没有诚意,人家会嗤之以鼻地做到,然后达到你感动的标准,因为毫无成本嘛。
有些人愿意以此为契机传递博爱的祝福,你欣赏不来就算了,心态上就不要以世故得不行的判断标准去居高临下了。你以为选择群发的人全是那种你八大姑七小姨家的可能会出现不改名字bug的祝财源滚滚的那种?幼稚,还自以为看的很透彻,对人际关系管理得当,张弛有度,其实你已经换上了自以为清高的世俗嘴脸,你以为这是成熟,以为这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简而言之,我回复的标准从来不是看“像不像群发”,而是我会全心全意接受每一个字,字里行间能不能让我感受到祝福的年味,更好的还可以有审美享受,有创意的喜悦,这才是打开文字祝福的正确方式。而不是盲目抵制群发,因为在这人心的大熔炉里交汇时,我们实在没办法揣摩清楚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倾向和行为,何况拜年本就是图个吉利的事,熟悉不熟悉的聊上几句都挺好。单单从群发与否的角度考量和揣测,你不知会糟蹋多少真心。
1、我发的每个祝福语都是针对不同的朋友,用不同的话,都是用心总结的,这个没法群发。我给你发的只是我对你的祝福!对别人又是不同的话。
2、即使是群发,那么漂浪的你也是排第一。
3、短信算然是群发,但是心意是唯一。
4、是不是群发我知道,我的心意你知道。
5、太多心意不知道怎么表达,想想还是发条最普通的吧。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尽量打电话送祝福。电话送祝福显得更真诚,更尊重对方,与对方的关系更密切。
2、发祝福短信或微信时,不要转发他人发给你的祝福微信、短信,显得不真诚。尽量自己写。一般先感谢领导的栽培和关心,再表示祝福。
3、搞笑类型的祝福语只适合发给关系比较铁的朋友。
诸如“10分的想念9别的你,8张照片7张是你,6只小狗5只像你,4根骨头3根归你,2脚着地1定是你,好想天天领着你,预祝新年快乐,一路旺到底。”之类的略带搞笑的祝福语如果发给关系一般的朋友,可能会产生情浅言深之嫌。
讲真,我曾经也是个特别反感收到群发信息的人,甚至还在朋友圈发说说强调,“请不要再群发信息给我了!”
可事后,我发现,我太偏激了,原来我对群发信息一直抱有偏见,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讨厌群发信息,觉得是在敷衍,一点心意都没有,不够重视彼此的感情。
可是细心的人会发现,那些经常群发信息的人,大多的混得还不错,比较吃得开,相反那些不怎么爱群发信息的人,恰恰是在生活、工作当中不那么受欢迎的人,也不是那么活跃的人,比较没人缘的人,在人群中很孤单的存在。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具有共性,反正据我观察,可以代表一部分人。
群发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一种社交关系的维持,节日祝福的同时也在提醒对方,我有在乎我们之间关系,至少你在我群发对象的名单里。
发过微信群发的人都知道,其实群发信息,不是简单的一键群发,它需要筛选,毕竟每一次群发最多只能200人,这挑选的过程,无形中就是衡量彼此的关系,在给彼此的情谊等级排名。
收到群发信息的人,要庆幸自己被选中,尽管收到的内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也不要烦躁,或者冷漠地不予回应。
简单的回“同乐,谢谢”这四个字,就高尚很多,让人觉得很温暖,起码送出去的祝福没有石沉大海,有回馈给对方,这就足以让你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02
有人会说,试图通过群发信息来提升彼此的感情,简直是痴人说梦,不切实际。
其实,关键还得看发信息的人有无心,我们之所以群发,还不是一对一编辑祝福信息太耗时,很多人对选择那些平日关系相对不那么重要,又想要维持关系的对象进行群发,这也算是有心的表现了。
相反我们对家人好朋友之间,可以说节日祝福都可以省掉,因为我们不需要这种形式化的东西,我们愿意对方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其有帮助的人身上,或许是对方的老板,又或者是优秀的同行人,相对没有那么熟络和亲密,但对日后的发展可能会有帮助的人。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不是太势利了吗?
要我去奉承和巴结别人,我做不到,太拉不下脸面了,那感觉也让人很不舒服,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与其仰视对方,跟对方套近乎,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很多人跨不出那一步,我也跨不出,既然跨不出,那就让那些跨得出人去做吧。
我希望不久将来,你可以成为那个不用犹豫要不要发群发信息的人,而是接受群发信息的人。
因为这说明你在某段关系中,已经变举足轻重了,是个重要的角色,有它特有的地位了,到了受人敬仰的位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03
对于群发信息,你可以讨厌,但不要不群发。
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有关系需要去维持和经营,我提倡不但要群发,而且还要用心去发,发出新意来,才不枉费这节日气氛,才会达到维持关系的目的。
有些关系,是需要你用心去经营的,它不像家人朋友,这种亲密关系,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你今生都不能撇开或抛弃的。
都说出门在外靠朋友,多个朋友好办事,当你想要麻烦别人帮忙的时候,你又有什么理由让别人帮你,你真的有在把对方当朋友吗,你连群发信息都不给我发,还要我帮你的忙,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关系不要等到要用的时候,才来后悔平日没有好好维持,总觉得用不上,不用求人。
可是人生在世,总有些坎迈不过,需要有人拉你一把,这就需要你平日的表现,不要吝啬你的时间,一条群发信息都不发,渐渐地你失去的不单是普通朋友,而是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不要心高气傲,不可一世,你往日付出的关爱,会在未来某天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回到你身边,给你温暖和感动,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轮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04
相较于节日群发祝福信息,日常中的点滴关爱,更能触动和激励人心。
或许你可以,在看朋友圈的时候,给对方一个赞,或者看到对方发布了不好的说说状态时,小窗私信对方,问候一声,关心一下,这些不经意的举动,比群发信息来得更加让人感动。
生活其实是个能量场,你的朋友越多,你的能量也会越多。
你在朋友失意的时候,给予了援手,输送了温暖的能量,而你那个接受能量的朋友,在他满血恢复后,也会对身边的朋友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这样你的朋友,到你朋友的朋友,这能量的累计会越来越大,未来某天,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或许说得有些抽象难以理解,其实就是传递正能量的过程,要在平日里,对身边有需求的朋友给予帮助和关怀,不必要在节日里,这样扎堆送祝福的时间里,去体现关怀。
不要为了群发而群发,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很宝贵,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我不反感群发信息拜年,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感的拜年方式:
第一,每每过节看到手机信息都一样的祝福,说实话感觉不是很舒服,不过有时候也感到可以理解,就像看到别人做的产品比较好,就拿来比着做一样的事,有时觉得那些复制粘贴的祝福,语言组织的就是好,表达的就是有意义,所以我认为既然在大家都阖家欢乐的日子里能想到你,又给你发了那么多的祝福的话,你就不要挑剔了,毕竟还有人想到你,开心就好。说不定你也没有主动给别人说一句节日快乐的话!
第二,祝福短信群发或许是减轻了短信编辑的时间,但是,我觉得它好像让祝福这件事情有点商业化了,都是冰冷的华丽的文字,千篇一律,其实过节的祝福是良朋好友,长辈的一个交流,一份心意,没有必要把他看成是一种负担,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了一种任务,现在动辄手机上有几千个人的手机号码,熟悉的不熟悉的,一到过节的时候商家的祝福,群发的祝福,多到令人奔溃,甚至群发短信多到根本不知道谁发的,所以我觉得根本没必要群发祝福现在群发祝福,多到你发了接收者都不知道有些谁发的,所以我认为过节的时候和知己、长辈打个电话祝福一下挺好,没必要做那么多的“任务”。
感谢问答!
第一,这些人心态比较阳光,希望他们的好心情可以感染任何人,希望所有人都与他们一样,可以时刻拥有春天。
第二,可能会有特殊的用意,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是胆子小,不敢去大胆表达爱意,或者是心爱的人离开他,有些舍不得,只想用这种方式默默祝福。
第三,闲来无事,找自己的存在感,心情虽然也想表达但是又怕别人吐槽,只能用这种方式刷自己的存在。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