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导读: 是无量寿福!!! 无量寿福,道教用语,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 同佛教的“阿弥陀佛”并非一意;但道教的“无量寿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为避免曲解人们将佛教密宗的“无量寿佛”与“无量寿福”混淆,故后来全
是无量寿福!!!
无量寿福,道教用语,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
同佛教的“阿弥陀佛”并非一意;但道教的“无量寿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为避免曲解人们将佛教密宗的“无量寿佛”与“无量寿福”混淆,故后来全国道教统一以“福生无量天尊”作为常尊圣号。
关于“福生无量天尊”,道教正一派有“三无量”一词,也可容为“三无量天尊”;“天尊”在此道号中并不代表任何神,只是将“无量”一词升格至最高。
综述,“福生无量天尊”是最高尊敬用语。
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
而无量寿佛是佛教用语,后来随着佛教东进,影响了道教。使得道教宣号为“无量天尊”。
“无量寿福”有三个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祝福和问侯。
我们感谢一个人,同情一个人,对什么事情感到惋惜都要说“无量寿福”。以前有一个北京广告公司的女孩子,在山上辟谷了15天之后下山去,她给她的朋友发短信“无量寿福”,她的朋友一看,“无量寿福”是什么意思,怎么回这个短信呢,后来想到了回“无量寿福”最好的方法还是“无量寿福”。道祖给我们讲每称念一声“无量寿福”,我们就得一声福报。见到一个人说“无量寿福”是把道的善和德带给他,它的大意是祝福的意思。
市里边一个领导来这里,说“无量寿福”这词很好,就像阿弥陀佛、万寿无疆一样是一个很好的祝福词。道祖在他的经书里面讲,称念一句“无量寿福”就有一个福报。把这个祝福词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像弘了道一样,给了他们一个福报。说“无量寿福”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好几个动作,有左手抱住右手,就是一个圆里面包含了两初始的因素——阴和阳。我们在给别人做这个手势的时候,它表示说一切的发生就要开始,一切的缘起就要开始,我们要真诚的给人讲“无量寿福”。
第二,“无量寿福”是一种加持力
道祖许了一个愿,我们在危机的时候称念“无量寿福”,会有很大的力量在解脱自己,有的人是在生命最危机的时候称念“无量寿幅”。我们都知道---比如做飞机或轮船有时候很紧张,突然出现危机的时候,有的人会幸免躲过灾害,为什么会躲过灾害呢?有人说我有一种信仰。实际上在生命最危机的时候,我们大声地颂“无量寿福”,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躲过灾害。但并不是说,如果我们平时不虔诚,到危难关头的时候说“无量寿福”,道祖就会保佑我们。念“无量寿福”可以口念也可以心念,它们都有很大的解脱能力。
第三,“无量寿福”是一种修炼方法
要修炼“无量寿福”,在每晚子时之后,用丹田接印的方法,点一柱香,连续二十一天、三十天、四十九天都可以,心里面默念无量寿福,大脑里面观享太上老君的相。你可以在心里默念“无量寿福”去帮助某一个人,那这个人在出现危机的时候,就会加大力量免去他的灾害。每天坚持一柱香,这种修炼方式能给我们很大的力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给我们以解脱。
道教的问候语为“无量光”、“无量福”、“无量寿”。无量光用于平辈之间问候语,代表着光明吉祥的涵义。无量福用于对于晚辈的祝福,祈求天尊赐福给予晚辈的涵义。无量寿对于长辈的问候和请安,祈求延寿星君给予长辈赐福延寿。(亦可统称“三无量”)
教内全真派道侣相逢,则多是一面行礼(拱手或作揖),一面亲切地道声:“您老慈悲”。有事求问,也必先道一声“您老慈悲”。“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礼貌语。是因为道教弟子崇尚道祖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并将其落实到平日言行中。
为避免曲解人们将佛教密宗的“无量寿佛”与“无量寿福”混淆,故后来全国道教统一以“福生无量天尊”的后四字“无量天尊”作为常尊圣号。
关于“无量天尊”,道教正一派有“三无量”一词,三无量即无量观(年轻人或者人多的时候用)无量寿(对长辈用)无量福(对妇女儿童用)
。“天尊”在此道号中并不代表任何神,只是将“无量”一词升格至最高。
综述,“无量天尊”是最高尊敬用语。
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
而无量寿佛是佛教用语,后来随着佛教东进,影响了道教。使得道教宣号为“无量天尊”。
《佛学大词典》:无量寿佛(~867210) 俗名周宝,法名全真,号宗慧,生于郴州程水(今属湖南资兴市)。对于寿佛的生年、岁数,文献中有多种说法:《湘山志》卷一载,全真生于武周长安四年(704);《广西通志》载,寿佛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湘山志》说寿佛“法腊百有六十六岁”,《广西通志》、《大清一统志》说140岁,《湖南通志》记133岁,《惠州府志》记年132岁。生年记载虽不一致,但唐咸通八年(867)二月十日圆寂于广西全州湘山净土院,却都相当肯定。因其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长寿者,因此人们尊称“寿佛”。又因无量寿佛是梵文Amitayus(阿弥多庚斯)的意译,即阿弥陀佛,所以人们也习惯地称其为“无量寿佛”。据传寿佛母亲熊净照怀孕时,梦见一个金色神人,手执金光闪闪的摩尼宝珠从天而降,进入她的房间来投怀。寿佛年幼时,硕面大耳,骨瘦如柴,身材与行走姿势与凡人都不一样。16岁在郴州城西北开元寺落发受戒,生前四方云游传道。唐天宝十四年(756)起驻锡衡阳雁峰寺,遗留一顶袈裟,寺僧供奉为“镇寺之宝”,留下一首偈诗:“云游僧者悟真空,千佛袈裟万代宗。山寺众僧留不住,五百年后归雁峰。”信众称此为“活佛道场”。圆寂后常显灵于湘南,明代中期出现在衡州一带,清之际又转世为高僧,居雁峰寺传经布道。因此,有寿佛“生在郴州,死在全州,成佛在衡州”、“刮风在郴州,天阴在全州,下雨在衡州”、“五百年转灵回雁峰”之传说。历代封为“慈祐寂照妙应禅师”,又号“湘山祖师”、“万相主人”。有诗云:“欲往南岳拜圣帝,且来雁峰谒寿佛。”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寿佛生辰,也是南岳的“朝寿佛日”,衡岳百姓在雁峰寺寿佛殿前举行朝拜寿佛的盛会,各地善男信女齐聚于此,形成了“二月初八朝寿佛”的民俗。
福生无量天尊在道教中地位崇高,被尊为财神之一,掌管财富与吉祥。信徒们常向他祈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幸福。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福生无量天尊的祝福是否等同于真正的幸福。
首先,财富与幸福并非必然联系。财富能为人们提供物质上的舒适和安全感,但它并不能直接确保心灵的满足与平静。有时,对财富的过度追求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生命的更深层次意义。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福生无量天尊的存在性。尽管道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信仰体系,但关于神明存在的证据却是模糊的。一些人认为,对福生无量天尊的信仰可能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内心的安慰和希望。
因此,在对待福生无量天尊的祝福时,我们应当持审慎态度。财富和吉祥固然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和安心,但它们并非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追求真正的幸福和生活的意义,而不是仅仅追逐短暂的物质享受。
真正的道教口头禅是“福生无量天尊”。这一称呼是道教弟子施礼时的标准用语,通常在特定礼仪场合才会念诵,而非日常频繁使用。它是一个天尊的完整称号,类似于佛教中的“阿弥陀佛(无量佛)”,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将“福生无量天尊”简化为“无量天尊”就如同将“阿弥陀佛”简化为“陀佛”,这样的简化会失去原意,并且在文献中找不到相应的记载,有识之士可能会因此嘲笑这种不恰当的做法。
在道教中,“福生无量天尊”的含义是指福报源自无数的天尊。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天尊”是对地位极高的神明的尊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极档核陆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道法会元》中记载:“适伸启白福神,一切神祇,和送瘟司、退散病源……志心称念: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这表明,众神消除瘟疫、驱散疾病,斩除妖魔,维护人间的安宁,使得家庭吉祥如意,平安幸福。那些受到神明恩赐的人们,在这样的时刻会跪地磕头,感谢并称颂“福生无量天尊”所赐予的不可思议的功德。
1 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是道教三清之一,被尊为道教的始祖。
2 在道教信仰中,太上老君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保佑被认为可以赐予人们平安、健康和幸福。
3 “福生无量天尊”是对太上老君的尊称,也是道教徒常用的祝福语,意指祈求太上老君的保佑,使自己和他人获得无量的福报和天尊的庇护。
4 道教信仰中,人们相信通过虔诚的祈求和修行,可以得到神明的保佑和庇护,从而获得平安、吉祥和顺遂。
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常常会祈求太上老君的保佑,例如考试前希望取得好成绩,生病时希望早日康复。
6 这些祈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明的敬畏之情。
7 “太上老君保佑”是一种对神明的敬畏和祈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道教信仰中人与神之间的紧密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