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古文写信格式和用词 古文书信书写格式:提称语、启辞、正文、结语、祝辞、署名、附候语及补述语一、提称语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1 古文写信格式和用词
古文书信书写格式:提称语、启辞、正文、结语、祝辞、署名、附候语及补述语一、提称语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二、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三、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四、结语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等等。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
五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之类。 其中,“即颂”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
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六署名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七、附候语及补述语 附候语是附带问候的辞令。附后语通常有两种情况:1、写信人附带问候受信人身边的亲友例如:①令尊前乞代请安(附带问候受信人的父母)②令兄处乞代候(附带问候受信人的兄长)2、写信人代自己身边亲友问候受信人例如:①广平及海婴随叩(附带代妻儿行礼问候)②家父嘱笔问候(附带代父亲问候)附候语的写作应特别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称谓的恰当,二是另行写起,三是力求简练。
补述语,即信写毕之后又要补充说明的话语。补述语一般用“又及:”、“又启:”加以提示。
补述语不宜过长。用词: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蒙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自述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祝贺语:欣闻。
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
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诸不具陈。
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2 古人写信怎样开头开头写开头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
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扩展资料:
现代书信格式:
①开头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
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
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
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用白话文写信的多了,那你们试过用文言文给好朋友写信吗?用古文写信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要怎么写呢下面我整理了用古文写信给朋友的 范文 ,供您参考!
用古文写信给朋友范文一
谨启:
与诸兄共事月旬,受教颇多,接人待物,处事品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此拜谢。弟性愚钝,又兼狂大,遇事泛论频繁,而潜心处置嫌少。扪心自问,自公司建立以来,初因诸事不谙,无处着力,贡献稀少。后因琐事繁多,无全心全意投身于此,惭愧甚矣!观众同志,皆热心积极,努力于一,其用心,用力,用财,用智,众目睽睽,可昭可彰,反躬自省,惭愧甚矣!
近日以来,弟彻夜辗转,昼昏思忖:
一、观弟之品行与诸兄相去甚远,恐辱没诸兄期望,携来不良之风,而致使公司有损;
二、弟一介文人,一无所长,迂腐寒酸,不堪大用,思想保守,固执不前,这于一初创之公司是大有疲损的;三、弟性格孤异,有强势的思想,影响欲强烈,易义气用事,恐于公司和谐稳定不利,或持偏狭怪论,或守旧不前;
四、弟常为思想者而非行动家,这于我们一家以业绩较短长,以踏实为根基的企业是极其不利的,易生慵懒堕落之风气;
五、弟常为侠者,素喜济人,而有不顾公司之大利之过,此兄等不可鉴也;
六、弟志踌躇,思想涣散,朝三暮四,志意不一,无家起步企业是迟早之祸害,或有不良风气,恐影响深远。
七、弟人脉平平,背景贫乏,于公司无后劲之推力。
综上总总,弟诚愧与诸兄,诸兄有大志,不忍以一己之私利,一家之缺陷,损公司之长久,碍公司之进步。
于此,弟决定退股,诚愿诸兄,事业有成,前途宽广。
用古文写信给朋友范文二XXX**芳鉴:
见信大安。
冒昧书此,万祈见谅。外子鲁钝,得蒙**垂青,幸何如之。然卿或有不知,余与外子相知已数载,且有秦晋之约。只因近日外子杂事冗然,加之余亦囿于俗务而未能顾其周全,方始祸及**,深感抱歉。此一憾事,多为余之过也。**大义,还望谅宥。
余较卿痴长数年,聊有数言,敬祈垂听。**尚幼,日后必有适人之时。试想若**为人妻母,焉愿见另一女子称尊夫相公耶圣人有言曰:己所不欲者,勿施于人也。余亦曾多见为夫而弃妻者也,其妻之贤,多为余之所不及。且今日之日,世易时移,夫妻之能白头者又亦不多矣。然余囿于旧习,仍有此愿;而纵使不为己身所谋,亦须顾及双方高堂。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计远,而彼者皆已在不惑耳顺之年,此事若宣,必是轩然大波,余等未曾报得春晖之恩之万一,又焉能因一己之私而触父母之痛耶
此情之下,余等三者之伤,盖不可免矣,只盼余可补报**情殇之痛。然余亦曾为情所苦,深知个中苦乐,皆须亲品亲尝也。
外子本应与**亲谈,然盖因愧赧于卿,故而使余出面,将余等之下怀详陈于此,敬祈**宽宥。**芳华,日后必有美好姻缘。
即颂冬安
XXX拜启
用古文写信给朋友的技巧书到用时方恨少,国学还是很精粹的,需要好好来学。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 问候语 :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 短语 。多用“此致、即颂、顺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
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
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最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文中绝对不可以出现你我他的字样。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署名——
对长辈:叩禀 敬叩 拜上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
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
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
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
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
,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
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
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
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
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 文化 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
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
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
。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
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
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
,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
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
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
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 元旦 )春禧( 春节 )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
,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
。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
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
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
、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
“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
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
1 如何用文言文表达“新婚祝福语”
1、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嘲里人新婚》
年代:宋作者:范成大
意思:两个互相喜欢的人经历过了互相的了copy解之后决定了今后在一起生活,
2、彩軿牛女欢云汉,华百屋神仙艳洞天。——《看新婚》
年代:唐作者:郑世翼
意思: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变心,花烛洞房亲结吻,春宵一刻胜
3、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疑逐朝云去,翻随暮雨来。——《新婚》
年代:宋作者度:梅尧臣
意思: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标梅。疑逐朝云去,翻随暮雨来。杂知佩含风响,丛花隔扇开。姮娥对此夕,何用久裴回
4、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道宜之。——《鸳鸯》
先秦《诗经》
意思:鸳鸯双双轻飞翔,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一同来安享。
5、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新婚致语》
年代:宋代诗人作者:姚勉
译文:珠帘和帘幕散发着一片祥和,祝福新郎新娘共同相伴百年。
2 表达“朋友结婚送祝福”的文言文祝福语有哪些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麟之趾,振振公子。吁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吁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吁嗟麟兮。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东方之月兮。
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还有其他小短句押韵的新婚祝词: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4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5箫声沸,仙子下秦接。鹳鹊昔曾邀明月,雎鸠今始咏风讴,孔乐订相攸。
6莲花灿,红烛正高烧。花月团圆除宝扇,香去袅娜曳轻绡,识面倍含娇。
7无端绪,欲语又鬓低。檀口徽含闻蕙麝,樱唇浅抹露瓠犀,心事托鸾栖。
8声声听,银漏隔花移。授婢好教安凤枕,背郎悄自抹胭脂,羞煞剔灯时。
9更深后,面面掩窗纱。如意并栽连理树,同心竟吐合欢花,胜境武陵赊。
3 文言文格式的结婚祝福有哪些
龙凤于飞 ,悠然琴瑟相鸣唱。 花开并蒂喜欣合, 福禄具欢畅 。吉日良辰共赏满轮天, 星河荡漾。汉阳金凤 。意气殊灵, 清馨明盎 ;瑗玉真龙 ,浑然风韵犹英朗。 珠联璧会铸良缘 ,长乐安言怅, 白首耳无相忘 。玉无瑕, 仙葩苑阆 ;燕双飞过 ,玉露金樽 ,陈醅佳酿。
一、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
二、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三、才高鹦鹉赋,春暖凤凰楼。
四、比飞却似关睢鸟,并蒂常开边理枝。
五、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凤凰。
六、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七、琴韵谱成同梦语,灯花笑对含羞人。
八、林苑一隅秀牡丹,国色无言暗香传,民兄愉悦喜意涟。张灯结彩闹新婚,齐聚亲朋笑开颜,景色炫美更空前。
九、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声。紫箫吹月翔丹凤,翠袖临风舞彩鸾。
十、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
结婚祝福语是指在结婚时对结婚人祝福的话语,具体是指对结婚双方的祝福和祈愿(如: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等)。结婚祝福语的方式包括口语祝福、托物言志、网络祝福等。
方式
口语祝福
在结婚时的婚礼、酒席等庆祝结婚的场合,参与者对结婚主角直接的祝福。这类祝福呈现直白、简短、精炼的特征。
网络祝福
网络祝福符合现时代特点,具有时尚感。网络在普适人群、传播领域、即时速度等方面都有书信、电话不可比拟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是朋友、亲戚、同学、兄弟等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亲临结婚现场对新人的祝福语言的传递。将对结婚主角的祝福通过互联网铭记、传播在网络世界,将祝福永恒记录,代表和体现了祝福的美好性、浪漫性、永恒性、时尚性和环保性。
托物言志
通过赠送贺卡、蛋糕、杯子、陶偶公仔、拼图、相册等礼物上面刻上或者印上对结婚主角的祝福语言。 祝福你们喜结良缘,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祝福对象
同学结婚祝福语 、同事结婚祝福语 、亲戚结婚祝福语 、邻居结婚祝福语 、上级结婚祝福语。
4 求文言文格式的结婚祝福
盖天下之盛事,莫如婚嫁之喜。
君不闻圣子颜回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亦不改其乐,三月而不违仁乎?(新郎名字)如斯是。
呵!美哉!(新娘名字)也。女娲之初,炼万石于补天,修灼灼于其表,化蓁蓁于其里,真乃窈窕之淑女也。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新郎名字)者,(新郎籍贯地名)人氏,尝以孝悌为先,助人为乐,学识为重,从业为荣。其仪表也堂堂,举止有若雁塔,虽涉芸芸之众而不改其真。(新娘名字)者,(新娘籍贯地名)人氏,尝以怀古柔情,温婉贤淑,绝殊离俗,妖冶娴都。其貌神端庄,举止矜持有度,纵使西子之容犹未能及也。
1 考上大学用古文说的祝福语
考上大学祝福语1、自强不息怀壮志,厚德载物携梦行。
园内桃李年年秀;校中红花朵朵香。2、自古风流归志士;从来事业属良贤。
青春有志须勤奋;学业启门报苦辛。3、装一袋阳光两把海风,自制了几斤祝福,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法国买了两瓶浪漫,从心灵的深处切下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平安快乐4、祝贺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那段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日子可以暂画一个句号了,这段日子,让自己干自愿事,吃顺口饭,听轻松话,睡安心觉吧!5、祝大家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一家和和睦睦;天天喜气洋洋、月月身体健康、年年财源广进、代代喜事相传!某某同学升学宴会正式开始请大家共同举杯把我们美好的祝福都浓缩在这美酒中,共同品尝这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某某同学成功的喜悦!6、真的好为你高兴!考上了那么棒的大学,你不光是咱们班的骄傲,还是你家人的骄傲,我认为这更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情!再一次祝贺你!7、在我印象中,你一直都很珍惜时间、勤奋好学,我想上帝是公平的,是你在学习中奋斗不息的精神,让你在学业上有如此的成功。
祝贺你,朋友!8、愿前程似锦,我们会一路陪着你。
2 考上大学祝贺词怎么写考上大学的祝贺词可以写 祝你鹏程万里,好好学习,争当国家栋梁。
与考上大学相关的祝贺词还有
1清风荷塘点点香,捷报盛开快乐扬。全家满面皆春风,十年辛苦梦想成。亲友相闻皆来贺,同窗恩师共欢乐。今朝题名上金榜,明朝征途更辉煌。
2辛勤耕作十二载,知识田里成果现。考场之上奋笔书,难易题目都做完。开开心心出考场,笑容满面捷报传。亲朋好友都开颜,祝贺声声赞誉传。祝你高考旗开得胜!
3六月鲜花吐香蕊,捷报翩翩紧相随。合家设宴谢师恩,筵间举杯笑纷纷。梦想今朝放光芒,不忘十年勤奋扬。继续迈步求知路,增长才干好前途。愿你前程似锦。
4满池荷花送清香,喜讯传来心荡漾。忧愁烦恼一扫光,笑容满面歌声扬。金榜题名愿得偿,再入学府知识长。祝你学成归来成栋梁,为国贡献做榜样!
1 形容得一女儿的文言文
祝贺你啊!报喜帖可以这样写:
比如:
一、内子今日分娩,母女平安,阖家欣悦,真可谓“庭前兰吐芳春玉,掌上珠生子夜光”。特驰电报喜。届满月良辰,当邀领导、同仁相聚一庆,并藉以答谢诸位平日关照也。
二、适才爱人分身,诞一虎女,真可谓“雄声震屋,佳气充闾”,令人喜不自胜也。特驰电报喜。届满月良辰,当邀领导、同仁相聚一庆,并藉此聊谢诸君平日关照。
还有现代的:
中国再添一金!爱妻于今日x时x点产爱女,重 克,母女平安。父亲xx与您分享中。
2 女儿用文言文给父母写一封信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2敬请福安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3谨祝康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4谨祝荣寿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5恭请示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6顺扣崇祺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7虔请崇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8敬请钧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9恭请福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10恭请褆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11恭请颐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12肃叩堂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3 有没有写给孩子的诗词或是文章(古文)的可最先从骆宾王的《咏鹅》开始。
鹅鹅鹅
曲项朝天歌 (也有用“曲颈向天歌”,“曲项向天歌”之例)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据说是骆宾王七岁所作,是好诗,更是好儿歌,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千百年来,不仅在我国脍炙人口,在一些国家也很流传。
此外,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白的《望望庐山瀑布》,“朝辞白帝彩云间”等句;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等句,白居易的词《忆江南》等。
总之,唐诗宋词中适合于孩子的大有“文”在,大人下点功夫浏览一下,一定能找出足够多,同时对自己也是提高。
4 恭喜喜得千金文言文贺词明珠入手,女界增辉,贺:喜得千金,祝愿全家平安、如意、健康、快乐!
贺女:正切驰思,忽传雀报。得悉君家有掌珠之喜,敬贺敬贺。盖桂子将荣,海棠必为之先发。矧他日乘龙获选,射雀征祥。既有冰清,自来玉润,更为可贺。附陈(礼物名称),不足为礼,聊以伴函。顺颂潭祉。
恭喜喜得千金,恭祝弄瓦之喜,明珠入拿,增辉彩悦,衷心祝愿贵千金建健康康,快快乐乐,聪明灵秀,幸福无边,美丽无比!
正切驰思,忽传雀报。得悉君家有掌珠之喜,敬贺敬贺。盖桂子将荣,海棠必为之先发。矧他日乘龙获选,射雀征祥。既有冰清,自来玉润,更为可贺。附陈(礼物名称),不足为礼,聊以伴函。顺颂潭祉。
1 写几句问候的文言文
敬扣金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
敬请福安。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
谨祝康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谨祝荣寿。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恭请示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
顺扣崇祺。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
虔请崇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敬请钧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恭请福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
恭请|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恭请颐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
肃叩堂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2 古人问候文言文加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 文言文中你好或问候怎么表达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 2敬请福安。
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 3谨祝康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4谨祝荣寿。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5恭请示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
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 6顺扣崇祺。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
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 7虔请崇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
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8敬请钧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9恭请福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 10恭请褆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11恭请颐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 12肃叩堂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
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
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4 写给父母亲的文言文问候书信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2敬请福安。
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3谨祝康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4谨祝荣寿。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5恭请示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
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6顺扣崇祺。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
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7虔请崇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
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8敬请钧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9恭请福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10恭请褆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11恭请颐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12肃叩堂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
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
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5 请问:晚上好我国古代没有问候时加上时间的习惯,“早上好,晚上好”的说法,是西方人的习惯,因此并无文言文的说法。
我国古人打招呼是行礼,一般不说什么话。
例如秦朝时期两人初见,晚辈要向长辈行大礼,大礼指的是叩拜之礼,再次见面者行小礼,即紧走两步,拱手,作揖,头要下底,腰要下弯,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大多以足下,或者是夫子,不才为主。
明朝时期的礼仪有回归到了之前,文人同辈之间见面,拱手,作揖,为了保证尊重,双手从额头开始下移至胸口,45度弯腰行礼,明朝的礼仪可谓是针对各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礼仪。至于文人之间的称谓,小可,贤弟,贤兄,或者是敝人为主。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又再一次的把封建制度推向了顶峰,平时的朝拜要跪,见到上级要跪,见到主家也要跪,清朝文人之间大多以先生为称谓,礼仪一般也都是拱手为主。清朝的礼仪复杂是体现在官场,君臣之间。文人之间清朝时期的称谓和礼仪已经很简化了。
扩展资料: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