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国内外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国内外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2012年,学会及各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着力提高学术活动
国内外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
国内外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
2012年,学会及各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着力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围绕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地学问题、急需解决的生产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注重为国土资源管理和地质工作服务,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注重为地质学科发展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全年共举办学术会议、论坛、研讨班62个,国际学术会议4个,提交论文或摘要2817篇,参加人数9000余人,有力推动了地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组织参加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
8月6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会展中心,来自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地质科学家齐聚一堂,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来自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学科研教育机构,涉及冶金、煤炭、有色等行业领域的近700名中国地质学家从盛夏的北半球来到初春的南半球,参加四年一届的“地学奥林匹克”盛会。中国地质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徐绍史作了题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国地质学家的使命和责任”的主旨发言。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代表团的积极参与,成为本次大会引人瞩目的亮点。大会收到中国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摘要800余篇,300多人做了口头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代表团在大会地质展厅设展,展览的主题是:经济腾飞中的中国地质科学。内容包括7个方面:一是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关系及勘查发现,二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工程与地质科学,三是中国基础地质科学的重大进展,四是新一代地质技术与地质产品,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七是深部探测工程专题展览。90平方米的展位全面反映了自上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以来中国地质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各国参会代表、华人地质学家、在外留学生纷纷驻足中国展台,对中国地质界在推动地学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全面拓展地质工作领域等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地质学报》(英文版)出版的中国地质代表团论文集,以及各类地质图件、地层年代表受到欢迎。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矿业合作备忘录
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地质代表团团长、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徐绍史,在悉尼会见了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部长马丁·弗格森,双方就进一步加强矿业合作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关于可持续矿业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常设秘书处迁址北京
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和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负责人签署协议,明确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常设秘书处将迁址北京。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徐绍史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共同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处揭牌。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产生新一届执委
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质大会理事会上,经过竞选,新一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产生。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董树文研究员当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司库。
中国地质学会首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青年论坛暨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为实现找矿突破作贡献
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国地质学会首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青年论坛暨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出席大会并做重要讲话。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李金发主持。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出席大会的有关领导有: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原理事长张宏仁,中国地质学会原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助理王炯辉等。李廷栋院士、肖序常院士、刘嘉麒院士、裴荣富院士、郑绵平院士、杨文采院士、马永生院士和来自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有关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及局属单位负责人,中国地质学会部分常务理事、理事、副秘书长,地勘行业有关单位领导,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有关负责人,各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全国地勘行业的专家学者、代表和第四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约300人出席了大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向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发出——积极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倡议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朱立新研究员在会上宣读了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的贺信;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丰成友介绍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复建和本次大会的筹备工作,并代表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向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发出了积极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倡仪;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任主任委员侯增谦研究员回顾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历史与成就;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王瑞江研究员发言,对于承办青年工作委员会表示欢迎和支持;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先生代表地勘行业的代表发言,对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恢复成立表示热烈欢迎;李廷栋院士作为院士代表发言,并对青年地质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提出殷切期望;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张洪涛教授做大会发言;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于海峰副司长做了题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工作部署”的大会发言。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论坛设立了“紧缺矿产和整装勘查区找矿突破”、“找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中国能源资源的未来”三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勘行业各部门的科研与生产一线的科学家、青年地质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我国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年代表发言
媒体报道
主办找矿突破高峰论坛 暨首届中国·内蒙古矿业国际博览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8月17日,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找矿突破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内蒙古矿业国际博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陈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白宝玉在论坛暨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主持论坛暨博览会开幕式。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五位院士、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叶天竺研究员,王安建研究员,杨帅师分别做了《国内外油气资源现状与展望》、《青藏高原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勘查区矿产预测方法研究》、《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矿产资源需求分析》与《用好地勘基金,努力实现找矿突破》的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李雨时,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巡视员陈天保,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赵保胜等地勘行业有关部门领导,部分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全国地勘行业及内蒙古自治区地勘行业的专家学者、代表,以及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近300人出席了论坛暨博览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业博览会
博览会现场的每一家矿业单位都用不同形式的设计展示了所属的矿种,吸引了本行业人员及近千市民的关注。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接受采访
媒体报道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朱立新秘书长率团赴意大利出席首届“中意地球科学论坛”
9月16—23日,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为首的18名中方代表参加了在意大利科森察省卡拉布里亚大学召开的首届“中意地球科学论坛”。该论坛由青年工作委员会和意大利地质学会青年分会联合举办,以“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矿床对比及地质演化”为主题,来自中国、意大利两国的近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会议期间,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分别与意大利地质学会主席CarloDoglioni、意大利国家地质学家委员会主席GianvitoGraziano举行了正式会谈。朱立新详细介绍了中国地质学会的基本情况、中国地质研究工作的现状,双方就两国未来可能合作的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后,中国代表团参观了卡拉布里亚大学自然科学学院化学实验室及古生物博物馆,考察了西西里岛活火山。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方代表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丰成友,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志明,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桂芳副教授、汪洋副教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孙桂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地质师刘传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郭清海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琦副教授分别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通过本次论坛,中意两国地质学家建立了联系,增进了相互了解,建立了友谊,为两国地质学会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听取了意方有关地中海地区矿床及地质演化的诸多报告。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联合主办2012年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18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做主题报告
“2012年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于6月16—1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研讨会作为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及台湾中央大学、台湾大学共同主办,福建省地质学会、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承办,共有来自海峡两岸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勘单位的120余名代表参会,18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做了主题报告。
会议开幕式由朱立新秘书长主持。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在开幕式上致辞。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柯少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何南飞及台湾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所长李锡堤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共同表达了对海峡两岸地质学家就地质灾害防治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让海峡两岸地质学家共聚一堂,展示科技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探讨科学原理,共同破解地质灾害难题、推动防治地质灾害科技进步,必将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让地质工作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人民生活谋福祉,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主办深部钻探及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安徽省地质学会、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协办的深部钻探及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于12月14—17日在合肥举行。培训班受到全国各地勘单位的关注和响应,来自全国地矿、冶金、有色、煤田、武警等系统的60多家单位15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甘行平主持。朱立新秘书长致开幕词。徐小磊副局长代表安徽地勘局对培训班顺利举办表示祝贺。
朱立新秘书长致开幕词
甘行平主持开幕式
深部钻探及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会场
培训班旨在全面推动深部地质找矿和钻探工作的开展,提高钻探效率和水平,推广深部钻探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培训和交流深部地球探测技术发展、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成果、深部钻探设备选择及应用、深部科学钻探施工方案等内容,并结合考察深部地球探测计划项目3000米的施工现场,使大家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深部钻探技术方法。
参观庐枞3000米科学深部钻探施工现场
庐枞3000米科学深部钻探项目负责人与学员交流
向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1 关于科学家的诗句
关于科学家的诗句 1 形容科学家的诗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 形容科学家的诗句
学者当务实。
宋代理学家 杨时
善学者其如海乎。 学者名言
清·袁枚《随园诗话》。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就像吸纳百川的大海样啊!这是袁枚的经验之谈。他说:做学问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自高自大和见识浅薄。他打比喻说:“自高者如峭璧,时雨过之,须臾溜散(指雨水从峭壁表面流散),不能分润(不能浸透滋润到内里):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像大腹小口的陶器盛水一样),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旱九年而不枯(遭受多年干旱也不枯竭),受八洲而不满(吸纳整个大地的流水也不满足)。无他,善为之而已矣(没有其他奥秘,只因为他们善于广泛深入地学习罢了)”。~比喻贴切,说理透辟,容易被人接受。
清代诗人 袁枚 《随园诗话》
学者当自树其帜。
见清·郑板桥《与江宾谷江禹九书》。本句大意是:学者应当建树自己的旗帜。郑板桥是一位有气节的封建士大夫,思想较为开放,敢于面对封建礼教而标新立异,不媚流俗。~正是他这种品质的表现。此口号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十分难能可贵。中国的学者,历来囿于四书五经的樊篱,思不出经,非礼勿言,往往足少小而学一艺,皓首方穷一经,并且是亦步亦趋,以注解前贤之说为荣。郑板桥号召学者自树其帜,颇有点离经叛道的意味。然而正是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道出了为学应该创新的基本精神。
清代画家、书法家 郑板桥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3 形容科学家的诗句
学者当务实。
宋代理学家 杨时善学者其如海乎。 学者名言清·袁枚《随园诗话》。
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就像吸纳百川的大海样啊!这是袁枚的经验之谈。他说:做学问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自高自大和见识浅薄。
他打比喻说:“自高者如峭璧,时雨过之,须臾溜散(指雨水从峭壁表面流散),不能分润(不能浸透滋润到内里):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像大腹小口的陶器盛水一样),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旱九年而不枯(遭受多年干旱也不枯竭),受八洲而不满(吸纳整个大地的流水也不满足)。
无他,善为之而已矣(没有其他奥秘,只因为他们善于广泛深入地学习罢了)”。~比喻贴切,说理透辟,容易被人接受。
清代诗人 袁枚 《随园诗话》学者当自树其帜。见清·郑板桥《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本句大意是:学者应当建树自己的旗帜。郑板桥是一位有气节的封建士大夫,思想较为开放,敢于面对封建礼教而标新立异,不媚流俗。
~正是他这种品质的表现。此口号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十分难能可贵。
中国的学者,历来囿于四书五经的樊篱,思不出经,非礼勿言,往往足少小而学一艺,皓首方穷一经,并且是亦步亦趋,以注解前贤之说为荣。郑板桥号召学者自树其帜,颇有点离经叛道的意味。
然而正是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道出了为学应该创新的基本精神。清代画家、书法家 郑板桥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4 歌颂科学家的诗歌名言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p1]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炽热的岩浆,冲出地层——献给李四光院士 一生,都在与大地谈心——献给竺可桢院士 在你的目光里,每一片土地都该耸立起金色的粮仓——献给金善宝院士 丰碑,矗立在滔滔江河之中——献给茅以升院士 只有你,才有这个特权——献给吴有训院士 让科学之树,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献给严济慈院士 在科学与民主决策的前沿阵地,他是一位英雄——献给梁思成院士 你把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妇女儿童——献给林巧稚院士 你的一生,都在探索生命的奥秘——献给童第周院士 他的重要发现,给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理论支撑——献给赵忠尧院士 大爱,使你有了山的巍峨,海的狂澜——献给周培源院士 在科学攻关的征途,你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献给吴学周院士 他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为我们人生的道路导航——献给苏步青院士 你对生命与真善美的真谛,明察如镜——献给贝时璋院士 他用生命的灯盏,点燃了柴达木盐湖的春天——献给柳大纲院士 微笑,在浪花中绽放——献给汪德昭院士 你用催化科学的音符,奏响气壮山河的生命礼赞——献给张大煜院士 为了构筑鸟的天堂,他奔波了整整一生—一献给郑作新院士 你写成了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献给魏寿昆院士 人的大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献给张香桐院士。
5 关于科学家的名言警句或古诗句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
---诺贝尔(瑞典) 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5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英国) 6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7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爱因斯坦(美国) 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
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牛顿(英国) 1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中国)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 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
---富兰克林(美国) 13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14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
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15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 (美国) 1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意大利) 17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巴甫洛夫 (俄国) 18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 (英国) 19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 (英国) 20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
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21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中国) 22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意大利) 23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居里夫人(法国) 24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爱因斯坦(美国) 25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居里夫人(法国) 26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法国) 27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
---巴甫洛夫(前苏联) 28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英国) 29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
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英国) 30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培根(英国) 31目前的时代,真理是那样晦暗不明,谎言又是那样根深蒂固,以致除非我们热爱真理,我们便不会认识真理。---帕斯卡(法国) 32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
---帕斯卡(法国) 33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34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爱因斯坦(美国) 35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美国) 36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爱因斯坦(美国) 37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爱因斯坦(美国) 38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希腊)。
6 关于科学家的名言
爱因斯坦的名言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 爱因斯坦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爱因斯坦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爱因斯坦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钱学森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钱学森
While theres life,there is hope( “活着就有希望。” )
史蒂芬霍金----名言
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史蒂芬霍金
关于时空物理的问题争议,我不敢和我的同事们打赌,因为我怕他们是通过虫洞跑来的未来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标准答案。
------霍金
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迪生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九的汗水
一个人可以失败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
我想揭示大自然的秘密,用来造福人类。我认为,在我们的短暂一生中,最好的贡献莫过于此了。
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居里夫人波
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
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 门捷列夫 -- 名言名句: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
7 描写“科学家”的句子有哪些
1 、科学家在山脚下意外地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足迹。
2 、科学家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3、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4 、我们造出“两弹一星”,老一代科学家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5 、科学家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水稻新品种。
6、在科学研究上,中外科学家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7 、科学家们做实验,常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8、同学们听航空科学家作报告,都听得入神了。
9、我国科学家赴南极考察取得了丰硕成果。
10、科学家根据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规律,可以准确地推算出日食和月食的时间。
11、科学家培育出许多农作物的优良品种,来提高产量。
12、科学家现在认为,狗比猫聪明。
13、美科学家欲往人脑植入芯片, 可扩充1000倍脑容量, 再也不怕背书!
14、中国科学家们成功研制吨位级货运无人机。
15、中国科学家率先发现暗物质踪迹!
2002年8月,首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21世纪科技与中国现代化
2003年9月,第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2004年9月,第三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5年8月,第四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产业与区域发展自主创新论坛
2006年9月,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2007年7月,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创新中国—官、产、学、研和合发展
2008年6月,第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为企业插上科技与资本翅膀
2011年9月,第八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长安大饭店
主题:十二五“科技创新与助推企业发展
2012年11月,第九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助推经济转型与科技成果转化
2013年11月,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题:共谋创新驱动 助力转型发展
9月20日,由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办,中食安泓(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健康管理2030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胜利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副部长张凤楼、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孙树侠、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张大超、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营养研究所所长刘天鹏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空军级专家毛高平主任医师、中食安泓(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祥泓、郭致诚,2008年和2012年两届奥运冠军陈一冰,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郭长江,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委王玉教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毕超然等领导与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同时本次会议还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消费者报和中国食品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全程参与和鼎力支持。
会议在众人充满期待的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在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副部长张凤楼、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孙树侠、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玉、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张大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毛高平主任医师分别发表了对减肥与健康领域的主题演讲,阐述及分析大健康领域的现状及趋势并对社会日益严峻的肥胖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看法和专业性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副部长张凤楼先生发表了主题为《迈向健康中国2030》的演讲,健康是民生大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和促进需要更多人共同参与。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孙树侠女士发表了主题为《以健康为事业是大德》的演讲,孙树侠女士更是提出了“关心自己的健康是美德、关爱他人的健康是功德、把健康当事业是大德”的健康使命。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张大超先生发表了主题为《大健康产业趋势分析》的演讲,目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与时机,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全力推进。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玉先生发表了主题为《肥胖相关研究进展》的演讲,阐述了健康科学减脂的方法,分享健康有效的脂20科学减脂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毛高平先生发表了主题为《肠道微生态与肥胖》的演讲,以专业性的角度讲述了肠道系统与肥胖的相关关系。
健康之路,任重道远,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中食安泓(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以“提升人类生命质量、成就你我事业梦想”做为企业使命,公司及脂20品牌创始人黄祥泓、郭致诚先生时刻忧心着社会日益严峻的肥胖和健康问题,并希望能以更大力度的推广脂20科学减脂技术,让更多人远离肥胖的困扰,回报社会。对此,中食安泓(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本次论坛上做出了三大战略举措。
一、成立中食安泓专家顾问委员会
“唯有专业、方能长远”。健康领域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中食安泓专家顾问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团结国内外一流健康与医疗专家和人才,建设大健康产业战略发展、理念探讨、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参谋咨询作用,为中食安泓大健康产业布局建设和健康管理领域产品技术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联合国绿色工业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健康大讲堂讲师团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指导首席专家、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教授接受中食安泓创始人黄祥泓和郭致诚的邀请,成为中食安泓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未来将带领中食安泓顶尖专家组共同为中国的营养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二、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食安泓慈善基金,捐赠云南曲靖中食安泓希望小学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除了通过使用脂20科学减脂技术来帮助需要减脂的肥胖人群外,中食安泓脂20在创立之初,确定了诚信、进取、共赢、关爱、感恩、快乐的核心价值观,回报社会不仅限于对健康事业的坚持和传承。本次与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的中食安泓基金,和云南曲靖中食安泓希望小学的捐赠是中食安泓在慈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未来公司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尽企业最大努力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签约奥运冠军陈一冰为中食安泓首席健康官
对健康事业的坚持、关注社会、人类健康发展的企业是有梦想的企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更是能面对竞争与压力,承担社会重任。
正是因为这份对梦想的追求与坚持,中国国家男子体操队前队长、奥运冠军陈一冰先生与中食安泓携手合作,成为中食安泓旗下脂20和瘦吧减脂技术的首席健康官,希望能在中国大健康领域的发展上共同前行。
陈一冰表示,脂20减脂技术作为一项优秀的减脂监测、减脂教育和干预技术,其安全和有效是毋需质疑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脂20减脂技术,陈一冰表示将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更多的人通过脂20减脂技术,建立科学的减脂理念,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让健康常伴。作为脂20首席健康官,陈一冰先生呼吁大家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提前预防,做到关爱自己,才能关爱他人,福报社会。
本次会议已经结束,但也留给了我们大健康领域的从业者、专家、领导和企业一个很大的课题。健康事业、民族重心,教育为本、意识为上,未来的健康领域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只要紧跟党和国家的号召,心怀梦想与希望,一定能创造出健康事业的美好明天及未来。
致欢迎/开幕/闭幕词deliver /make a welcome /opening /closing speech/address/lecture
开/闭揭幕式opening /closing/unveiling ceremony
举行烈士纪念碑的揭幕典礼unveil a monument to the martyrs
为展览会揭幕inaugurate an exhibition
奠基典礼foundation laying ceremony
开学典礼school’s opening ceremony
毕业典礼graduation ceremony
开国大典founding ceremony of a state
婚礼wedding ceremony
庆典celebration
答谢宴会return banquet
晚宴evening reception
接待会reception
冷餐招待会buffet reception
/新年/篝火晚会/spring festival /campfire party
酒会cocktail party
宣布…开幕declare…Open
宣布…闭幕declare the closing
陛下your Majesty
殿下Your highness
阁下Your Excellency
贵宾门Distinguished guests
尊敬的主席先生respectable Mr President
至此…之际On the occasion of
代表我愿借机会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高层***senior leader
设宴招待To host a banquet for
代表On behalf of
承蒙…的盛情邀请At the gracious invitation of
作为贵国人民的友好使者As an envoy of friendship of your people
提议祝酒To propose a toast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It is such a deligh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orm afar
海内寸知己 天涯若比邻Long distance separates no bosom friends
友好访问 goodwill visit
远道而来/来自大洋彼岸的朋友 friends coming from a distant land/the other side of the Pacific
东道国 host country
本着……精神 in the spirit of
由衷的谢意 heartfelt thanks
友好款待 gracious hospitality
正式邀请 officioa invitation
回顾过去 look back on
展望未来 look ahead/look into the future
最后 in closing
圆满成功 a complete success
古话 an old saying
周年庆典 an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欢迎会 a welcoming party
欢送会 a send-off party
热情好客 gracious hospitality
盛情邀请 gracious invitation
大会 conference
研讨会 seminar
座谈会,论坛 forum
峰会 summit
招待会 reception
礼堂 auditorium
能够我深感荣幸 I'm honored and privileged to
向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to extend my warm welcome and heartfelt thanks to sb
向表示祝贺 to congratulate sb on sth
向表示感谢 to appreciate sb for doing sth
向大会就问题进行讲话 to address the meeting/conference on the topic of
我期待着 I'm looking forward to sth/ doing sth
我提议为干杯 I'd like to propose a toast to sth
Annual 年度的
recognize and honor 表扬并嘉奖
staffs and faculty members 教职员工
excel 超出,突出
scale new heights 再攀新高
serve heart and soul 全心全意的服务
take delight and pride in 为 感到高兴和骄傲
to observe 庆祝
take some time out of one's tight schedule 百忙中抽空
a new millennium 新千年
countdown 倒计时
在这月光明媚的夜晚On this beautiful moon-lit evening
欢聚一堂 to havewith us
乒乓外交the Pingpong Diplomacy
时多时少,起伏 ups and downs
非常牢固的互利关系solid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到期expiring
为干杯propose a toast to
记者会 press conference
庆祝:to celebrate/observe; in celebration of; in commemoration of
表示/表达欢迎/感谢/祝贺/问候/邀请:to express/extendwelcome/thanks/congratulations/greetings/invitation
硕果累累: rewarding/fruitful/yield highreturns/
显著增长: has increased by leaps and bounds/ have a remarkable growth /increase dramatically
翻两番: quadruple; be/become four times as as it was/used to be
充分发挥: make the best use of / give full play to/ take the advantage of
A major consideration: 重要考虑因素
充满现代活力full of dynamism of the modern era
喜庆的时刻 a festive moment
欢乐的时刻 a joyous occasion
应的邀请 at the invitation of sb
在的陪同下 in the company of
代表团的各位成员 members of the delegation
与会者 participants
召开记者招待会 to call a press conference
交流的平台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日新月异 to change with every passing day
重申我方观点 to reiterate our opinion/ standing
有建设性 constructive
接风洗尘 to give/ host a dinner for the arrival of sb
向转达来自的祝贺 to bring to A the congratulations from B
以结束我的讲话 I'd like to end my speech with
致以衷心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 to express one's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and best wishes
祝圆满成功! Wish a complete succ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