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运势 0 115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1张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新华社广州7月28日电题: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新华社记者陈凯星、叶谦、孙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广东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广东“以更大的魄力、更高的起点推进改革开放”,“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再创辉煌”。广东在实现新使命新任务中,砥砺奋进,有新作为,有新作为。


改革不会停止,开放也不会停止


莲花山草木茂盛,深圳湾海风习习。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发出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动员令。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考察广东时强调,“以顽强拼搏的态度和风雨无阻的精神,改革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香港创业青年交流创业项目(2022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深圳,一座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创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十年来,深圳以“开局就是决战,开局就是冲刺”的精神,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强区放权”、工商登记、科技管理体制、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等重大改革正式落地。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深圳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


优化营商环境,先行示范。从2013年推行“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改革,到2015年推广“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再到2019年打响企业登记“秒批”发令枪——原本需要一天的登记程序大幅压缩至几十秒。拿到第一张“第二批”营业执照后,深圳韩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欣喜不已。


截至目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已全面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重要国家战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珠澳大桥上的海上日出(2019年8月7日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在辽阔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犹如一条长龙卧在浪花上,三地飞翔。随着广深港高铁、李安堂/香园围口岸以及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通,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硬通”不断提速。如今,覆盖11个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越来越密集。


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方位合作...大湾区正朝着世界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不断前进。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这是在第130届广交会上拍摄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21年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广东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广东不断优化结构,不断创新。2013年以来,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从1.11万亿元增长到2.04万亿元,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正在打造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广东新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8个,总数达到21个,实现了全省覆盖。


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出台,到数字贸易工程的实施,广东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湛江巴斯夫、惠州埃克森美孚等数百亿美元外资项目的建设,表明全球贸易商和投资者继续看好广东,五年来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800亿元。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推进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41项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成为全省改革创新的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十年来,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新空空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不到6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超过12万亿元。


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实力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工程师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华为实验室测试5G基站设备(2020年7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十年前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如今正成为“创新高地”。许多科技企业已经爬上了全球产业链,华为、腾讯、DJI、格力等。在全球科技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时强调,要有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的志气和骨气,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格力持续投入“全球第一”的技术研发,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位居行业前列。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1878亿元,同比增长11.69%。


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64万辆,同比增长314.9%,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得益于在电池、电控等关键领域的不断创新,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不断进步。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不断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走进佛山陶瓷企业蒙娜丽莎的智能制造数字中心,你可以在电子显示屏上实时了解多个生产基地的产量、能耗、物流等变化。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自动化生产设备覆盖率达到80%以上,数字化平台打通上下游服务链条,数万名货车司机入驻平台,实现精准物流。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这是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拍摄的中国散裂中子源(2019年7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制造业数字化离不开基础R&D支撑。中国散裂中子源鹏程实验室、深圳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广州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科学仪器,越来越密集的广东,为基础研究储存能量。


获批建设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广东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这是2021年深圳全球投资推介会现场(2021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统计显示,广东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236.1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800多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17%提高到3.14%;高新技术企业从6000多家增加到6万多家。


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为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广东强化工业反哺农业,构建了“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贾牌村,村民葛春亮等人合伙创办了百园经济合作社。“原来一斤花生只卖3块钱。该村帮助寻找技术和设备。现在榨油,一斤花生能赚10块钱左右。”葛春亮说。


排村党支部书记葛业贤说,以前村子穷,垃圾被风吹,污水暴晒,大部分人外出打工。村里一个产品带动产业发展,村里环境更好了,很多出去的人又回来了。


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万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5%以上,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中心医院和县级医院升级任务基本完成,高血压、糖尿病等52种常见慢性病纳入门诊药品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不断提高...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首台国产深海漂浮风电设备“福耀”号从广东省茂名市广港码头拖至罗斗沙海域进行示范应用(2022年5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广东协同发展新动能正在生成。


汕尾,位于粤东,是革命老区。过去它的发展相对落后,一度被视为“经济萧条”。近年来,当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集聚,融入湾区发展。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经济增速居广东省各市之首。


在政府推动下,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运作的产业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的有序梯度转移正在加速。短板逐渐成为“潜力板”,长板也获得了更多的产业发展空实现合作共赢。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广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第2张

广州珠江新城夜景(2020年10月2日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在珠三角核心区,推进深中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珠江东西两岸要素和资源流通;在沿海经济带,汕尾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加快建设,当地正在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北部生态发展区,韶关正着力发展精致农业...


十年不平凡,未来可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东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书写了更加辉煌的答卷。


海报设计:尹哲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