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4月7日中午12时30分,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25岁阳光帅气的准爸爸许慎(化名)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采集了225ml造血干细胞悬液,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3033例、河北分库第59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颗“爱的种子”将帮助一个9岁的女孩重燃生命之火。
在父亲的指导下,3年前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5岁的许慎来自邢台沙河市,是一名现役军人。
自2019年以来,许慎已经献血4次。“每年,我都献血。趁着年轻健康,我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许慎说,起初他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无所知。2019年6月,献血刚两个月,他就通过当医生的父亲得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事情。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毫不犹豫地抽取血样,光荣地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员。
从那天起,许慎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他能成功地匹配病人并拯救他人的生命。许慎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和责任,是患者生活的希望。”
配型成功,即将分娩的妻子坚定支持他捐献骨髓
2021年11月,正在部队训练的许慎接到了河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在电话里,我说我和一个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问我是否同意继续捐献。”许慎对当时的情景记忆深刻。“没想到两年后配型成功了。我既惊讶又兴奋。”许慎说,他知道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率很低,也知道这对血液病患者延长生命的意义,所以果断同意继续捐献。
“我必须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做出如此勇敢决定的支持和理解。”许慎说,是家人的支持坚定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心。后来,他顺利通过了高分辨率的配血和体检,开始期待捐献日的早日到来。
2022年3月,河北省红十字会再次联系许慎,将捐赠时间定在4月7日。接到通知后,许慎反而惊慌失措。“因为爱人快生了,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说这件事。”再三犹豫之后,许慎如实告诉了妻子。没想到,妻子反而安慰他说:“没事的。去吧。我父母在家,你不用担心我。现在最需要你的是病人。”
捐献骨髓作为给宝宝的特别礼物
马上就要“升级”当爸爸了,4月20日是宝宝的预产期。许慎也把这次捐赠视为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宝宝出生后,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他,‘爸爸很勇敢,为白血病患儿捐献骨髓是爸爸给我的特别礼物。’"
4月2日,许慎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并从次日起连续4天注射动员剂。打针的第二天下午,许慎感到了难以忍受的背痛。他很难在床上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但想到自己可以继续9岁孩子的生活,许慎暗暗鼓励自己:“加油!”
[/s2/]希望更多的人捐赠“生命的种子”[S2/]
4月7日8点25分,许慎躺在病房里,实现了他的诺言。到12点30分,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许慎成功捐献了22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很高兴能顺利完成捐赠。”许慎说,这四个小时是他一生中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时刻,因为它将拯救一名患有血液病的9岁患者。“从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开始,我就一直在等这一天。”
许慎说,接受捐赠的是一名9岁的女孩。4月7日,他收到了小女孩父母的感谢信。读着这封感谢信,许慎心里百感交集。他说:“小姑娘不容易。她之前已经接受了20多次化疗。希望她能早日康复,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挽救了一个生命和一个家庭。我很开心,觉得很有意义。”谈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许慎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给病人延长生命的机会。他很荣幸。
“可能很多人还停留在‘钻骨抽髓’的误区。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就像献血一样。我也把自己对捐献过程的感受告诉了身边的战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挽救更多的生命。”许慎说。
(燕媒体记者)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