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我儿子6岁生日时,我送了他一个拖把”
01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徐扬生教授说:“我招博士生,必考他会不会做家务,因为做家务最能培养一个孩子的动手能力。”
前段时间去拜访一个朋友,那天正好是朋友的儿子小星6岁生日。我开玩笑地问,我儿子过生日,你送了什么礼物?
朋友得意地说:“这是特别的生日礼物,一个拖把。呵呵”。
在我的记忆中,暂时还没见过这么“特别”的礼物。我很好奇小星会不会喜欢这样的礼物。
朋友说小星经常吃完零食水果就在家里乱丢,多次不听话。为了让儿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我特意选了一份不一样的礼物,让他试着清理自己的垃圾。
一开始小星不喜欢这样的礼物,但是每次小星乱丢垃圾,朋友们总是让他清理,连个瓜子壳都没有。
我儿子别无选择,只能服从。
朋友说,儿子再也不乱扔垃圾了,甚至有一次爷爷奶奶过来坐,小星还故意把垃圾桶挪到爷爷奶奶身边,真的让他很惊讶。
在很多普通家庭里,6岁的儿子似乎是所有家庭的最爱,甚至12岁的男孩都不会自己洗澡。
想到这里,不禁佩服朋友的接地气的教育理念。
02
前段时间,一男子因使用假驾照被罚款5000元,拘留15天,但其父母不满地质问交警:你太过分了。他只是个孩子,只有31岁。为什么处罚这么重?
在他们眼里,31岁还是个孩子,甚至再大也是个孩子,所以孩子应该少承担甚至不承担责任,孩子什么都不用,父母什么都管。
巨婴家庭有多可悲?
看似快乐,实则孤独。
以后他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时候,面对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诸多困难,往往会手足无措,措手不及!
有远见的父母,虽然爱得很深,但都知道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在小事和重复的事情上纠正自己的行为。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成年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的就业率是15:1,犯罪率是1:1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2万个小学生家庭的调查也显示,做家务的孩子比例比不做家务的孩子高27倍。
这个惊人的结论让很多家长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要知道,一个孩子的运动技能、思维发展、责任感的形成,都是从小潜移默化的,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爱丽丝·吉诺特(Alice Guinot)曾出版过一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揭示了有机会自己做决定的孩子长大后会在精神上自立,可以像成年人一样选择自己的伴侣和工作。
而尝试接触家务,可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从头到尾做好小事。从小就能做决定的孩子长大后会更有主见,因此也更独立。
《奇葩说》的辩手陈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其实并不反对从小做家务,但不只是女孩学,男孩女孩都得学。这是保持我未来人生的独立和自由,而不是让我取悦别人的工具,没有谁该给你做这件事情。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做家务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为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独立。
03
“如果父母爱他们的孩子,他们会为他们制定一个深刻的计划”[S2/]。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你应该从长远考虑。
在日常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比如为什么衣服洗完要晾干,蔬菜为什么要洗,盐为什么要放,拖把拖地的时候为什么要湿,不湿会怎么样等等。
如美国著名育儿专家苏珊.施蒂费尔在其著作《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有句话:我们不是在养育孩子,而是在养育成年人。
让孩子参与家务,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是在一起的,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完成每一件事。这会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更有参与感和自豪感。
沙拉写的《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有段话让人记忆深刻: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所以,学会让孩子参与生活,真正体会参与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给孩子足够的爱,但不是溺爱。
撒娇不是爱,是伤害。
04
在《少年说》的第一期节目中,一个男孩在台上指责他的母亲强迫他做家务,导致他又忙又累。而这位母亲并不焦虑,冷静理智地回应着儿子的话。
“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你长大了,你要承担,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家务的能力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培养你的感恩之心,让你变得有耐心,有爱心”。
我妈的回复振聋发聩,深得民心。
班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若希望你的孩子总是脚踏实地,就要让他们负些责任。
我觉得,也许孩子不一定知道什么是负责任,但是让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一件事从头到尾应该怎么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让孩子参与学习做家务,让孩子明白父母知道原来的食物不会自己做,衣服不会自己洗,地板不会自己擦,床不会自己洗,是多么的不容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
所以,学会适当地做家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让孩子知道打扫房子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在这个小家庭里,他们会逐渐明白自己的角色,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其实很多孩子小时候总喜欢模仿大人。做家务甚至是他们找乐子的方式之一。为什么不呢?
05 作家李月亮说:“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培养出会与世界相处的孩子。”
孩子的独立感和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小受到父母影响和引导的孩子,长大后对自己的人生和方向有更多的看法和想法。
微博里有个“80后美国妈妈”,展示了一个“孩子家务年龄表”,可以说适用于大部分家庭。家长不妨试试:
1岁以前的孩子:自己学着拿勺子吃饭,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自己收拾玩具等;2-3岁:擦桌子、扫地、擦地板、洗不会打碎的盘子、杯子、叠衣服、自己穿衣穿鞋;4-5岁:喂宠物、帮妈妈铺床、帮家长拿筷子、摆盘子(不易碎的);5-6岁:自己准备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子,收拾自己的房间。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几点:
1尽可能远离加热瓶刀等危险物品。孩子刚学会做家务,安全是最重要的。
2从孩子感兴趣的小事入手。从自己喜欢的东西入手,孩子不容易拒绝,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3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起主导作用,孩子要起配合作用,家长要在旁边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意识和兴趣是关键。
4适当表扬孩子。一般孩子喜欢听父母的肯定和表扬,更愿意继续做下去,甚至做得更好。
培养孩子学会做家务的能力,就是培养一个会慢慢学会与世界对话,与世界相处的孩子。
有远见的父母都知道,要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