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送给爸爸(我的父亲__送给父亲的中秋礼物)

爸爸 0 61

中秋节送给爸爸(我的父亲__送给父亲的中秋礼物),第1张

经常听爷爷奶奶说我爸爸小时候是个傻孩子。后来我渐渐知道,他们所谓的“愚蠢”是指数物理化学等科学的结果,而我父亲是一塌糊涂。经常听妈妈抱怨爸爸笨,家里的东西坏了,几乎修不好。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理科不及格的父亲,一生痴迷于文学。笨爸爸思维活跃,知识丰富,性格幽默,生活态度乐观。




我父亲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爱好,并且一生都在追求。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他都做出了追随自己内心的无悔选择。他是一个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而人生还有什么能比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最终接纳自己更幸福呢?




一个




求学路坎坷,坚持终身学习。




我父亲出生于1958年。据说那年风调雨顺,全国粮食大丰收。全国人民喊着鸡血一样的口号,炼钢铁,号称十年赶上英美。当然,这些刚出生的爸爸们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是接下来三年的自然灾害却在四五岁的爸爸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不仅是伴随着饿死的故事长大的,父亲也承认,如今听到饭勺刮米缸底的声音,还是会有不舒服的生理反应。因为小时候,听到这个声音,就意味着家里没饭吃了。掰着手指头算算,但还没到发粮票的时候。一家人,还得靠面条稀饭和捡白菜过活。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挨饿。该上学了,赶上文革。父辈真的不容易。在应该被教导尊敬老师的年纪,却被鼓励每天批评自己的老师,这对心智还处于形成阶段的孩子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和考验。对于我父亲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我爷爷是他学校的书记,我奶奶是老师,都在被批评。




那时,我父亲有一个绰号叫“臭老九的儿子”。任何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同学,都可以随便打他骂他,但是他一句话都不敢说。因为如果他发出声音,撒手不管,他的父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受到更严厉的批评。父亲不想再给疲惫不堪的父母添麻烦,但又实在憋屈,于是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休学。反正弟弟妹妹还小,他可以帮忙照顾。




在家休学3年再回到校园已经是五年级了。这也是父亲数学成绩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上帝关上一扇门,他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爸爸,不懂数学,文学素养极好。他从小爱读书,尤其是文史,一生痴迷诗歌。这个专业为父亲的人生带来了几次机遇,奠定了他人生的基调,成为他人生的底色。




第一,父亲高中毕业后因为语文成绩优异被留校任教。几年后,因为没有毕业证,职称评不上,他决定继续深造。当时正好赶上物资局的一个干部培训班招生。100多人报考,只招了12个人。科目是语文、数学、历史和政治。父亲弃考数学,凭借那三科的优异成绩,碾压了90%的考生,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入学考试可以任意,因为只看总分,毕业考试没有这个空。所有科目都要及格,包括高等数学。愚蠢的人最擅长做出愚蠢的努力。我父亲花了一年时间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所以小学数学不懂就啃起了高等数学。经过两次考试,一次72分,一次69分,父亲为自己的电大生涯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妈经常给我讲这段往事,那时候我刚出生,还没生过孩子。先是父亲在医院病房,陪床看书。他回到家,每次我妈半夜喂奶,都能看到小屋的台灯还亮着,因为我爸还在做题。成绩那天,父亲欢呼雀跃,开心得像个孩子。我妈抱着我,和他在一起很开心。父亲把我举到一半空在我的小脸上亲了一下。




有人说:幸福也是分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的满足,是及时享乐带来的短暂快乐;第二个层次是精神上的满足,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后发自内心的愉悦。这种快乐更持久,享受这种快乐的人更精神。




父亲无疑是享受这种高层次幸福的人。他一次次的努力,命运一次次的回报。在这种不断的努力中,他完成了学业——我父亲的上一个学位是中文专业的本科。那一年,我刚刚初中毕业,收获了成长,充实了心灵。




父亲终身学习的习惯也深深影响了我。小时候跟着他背唐诗,看他挑灯夜战看书,记性不好,就把知识点装进口袋里的卡片里,一有机会就拿出来看眼睛。这些平常的事,现在想想,都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




受父亲影响,我也对文学和写作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父亲变得越来越健谈。有一天,父亲突然跟别人说,女儿越来越像自己了。我窃笑,心里对他说,我也这么想。




和孩子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你有什么感受,爸爸?反正我的感觉是:这是我最大的幸运。




2




面对选择,他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路遥曾经说过: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重要的几步只有几步。我印象深刻。




90年代初,市场经济改革如火如荼。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物资局,处境每况愈下。厂家一元钱能买到的东西,不仅价格涨了一倍、两倍,还需要物资局批准。在这种情况下,体制内很多人选择下海经商。




我父亲当时更像一个文艺青年,对金钱的气味并不敏感。说他有多长远的战略眼光,眼看物资局就要成为过去了,有点夸张。他决定离开,其实只是和当时的领导意见不合。




之前很看重父亲的总经理退休了,新的是原副总经理。他们在业务上已经有分歧。没想到这个人很小家子气。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吵过架的人降级。我父亲也在其中,从科长到副科长,工作处处受限。




你离开后会去哪里?父亲什么都想了,和爷爷商量了几次,决定重操旧业,回学校教书。在爷爷的帮助下,父亲又一次发挥了自己执着的笨功夫,成功打动了当时的教育局长,拿到了调令。父亲会得到他想要的。




不过当时是暑假,学校9月份就来通知和汇报了。两个月的real 空期,让父亲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原单位知道他要走了,所以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现在暂时去不了。总经理命令我爸去当门卫,中午在食堂帮忙包包子。




喜欢读历史的人,是不会被这种发泄羞辱所打击的。乐观的父亲不仅欣然接受,还用自己幽默的性格给食堂的姐姐们带来阵阵笑声。到了8月底,父亲即将离开的时候,意外收获了一份失望和友情。




有时候我问父亲,你没想过下海经商吗?你离开物资局真的只是因为总经理吗?父亲的回答很实在:我不是做生意的料。我离开物资局只是因为我觉得我更喜欢教书。




如今,父亲物资局的很多老同事都向他感叹,这次调动真的很明智。现在教师待遇越来越高,看似退而求其次,现在看来却像是预言。表面上父亲是同意的,但其实我知道他真正的想法:没有预言,只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




前几年我买房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心情。那时候房价低,但是成交量不高,因为大部分人都在观望,看能不能低一点。当时我急需买房。看到心仪的房子后,果断拿下了。




就在我办完手续一个月后,房价突然涨了。我的一个朋友,本来可以买2层的房子,最后同样的价格只买了5层。所有人都惊叹于我对低点的把握能力,但我真诚地告诉他们:我只是当时急需一套房子。




当年离开体制下海做生意的人,现在都有上亿的老板和企业家。我相信父亲从来没有羡慕过,也没有叹息过。因为人贵在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选择了旅行,就要承受疲劳;选择了稳定,就得忍受贫穷。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选择。




没有人的人生没有遗憾,内心的安慰比世俗的成功更重要。







“持久”的婚姻,他选择了坚持。




我对父母婚姻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年轻的时候,我是我妈的追随者。那时候他们经常吵架,吵得凶的时候还会互相打架。然后我妈把我带回了外婆家。第二天,父亲来道歉,把我们俩接回家。小我不能理解这些,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总是吵架,以为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和他们一样。我坚信父亲总是欺负母亲,父亲不是好人。




上了中学后,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女孩子更多考虑的是感情。我开始觉得我妈妈有问题。她总是讽刺父亲,说他个子矮,站起来还没有三块豆腐高;他说他挣得少,一个月挣不了半个葫芦醋。这些话,我妈常说,如果是平时,我爸会笑而不语,如果是吵架,我爸会暴跳如雷,然后又是一个血腥的日子。




那时候我已经知道,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我被琼瑶的剧严重洗脑,觉得妈妈太温柔,爸爸有点胆小。当他们吵架的时候,我会站在一边大喊:请离婚吧,你们两个之间没有爱情。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婚姻,有了自己的感情经历,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父母吵了一辈子,却一直不分开。婚姻这个东西,沉默比声音更可怕。父母虽然吵了一辈子,但吵架不也是一种沟通吗?至少可以让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至少可以感受到你对对方的关心。而伴侣之间,如果连一句话都不想跟对方说,那就真的结束了。




我父母的婚姻,就像一座活火山,时不时喷发。虽然会造成伤害,但释放后会恢复平静。无言的婚姻,就像休眠的火山,一旦爆发就会毁灭。




我记得有一次,我父亲从某本书上看到一个理论。婚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有意型、过得去型、可忍型、不可忍型。我问我爸,你觉得你和我妈的婚姻是什么水平?父亲笑着说,我觉得还过得去。我们父女相视一笑。




父亲虽然读了很多诗和书,明白了很多道理,但他毕竟还是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他的思想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记得有个名人说过:中国人对追求婚姻形式的完整性近乎偏执。但作为他的女儿,除了思想保守,我看到父亲在潜意识层面权衡利弊。




我妈有优点,她勤劳,勤奋,努力,内心强大。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这个小家庭的生活越来越好。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的住房面积越来越大,我们两个每天都被她打理得干净整洁。生在农村,她妈妈努力的理由很简单,不能和别人比。相比之下,我和父亲两个城里人就悠闲多了,活得像两条“咸鱼”。




关于那次聊天,还有后续。我问我爸:如果我妈天天出去跳舞吃喝玩乐,你还觉得可以忍受吗?父亲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是忍无可忍。




生活越丰富,对伴侣的要求就越高。他们不仅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并肩作战,还渴望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思想。但有多少人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当没有100分的人出现时,父亲选择了满足现实需求,就像他自己总结的那句话:你妈是活的人。




我觉得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婚姻观。







这是我的父亲。一个普通但绝不平庸的人。年轻的时候,我付出过巨大的努力,受过挫折,受过煎熬,受过委屈,对人生很迷茫,但我从未停止思考和成长。最后,他与自己、家人和世界达成和解。




现在,父亲买了一辆老年代步车,负责每天接送我儿子,他的孙子上下学。父亲教我孙子背古诗,讲历史,就像当年他骑自行车背我一样。只是我父亲现在脸上多了些平和和善良。




我衷心感谢父亲,您用乐观的性格影响了我,用丰富的知识滋养了我,教会了我做人,陪伴了我成长。和你一样,我会努力做一个好妈妈,让我们家的传统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