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作者:德雷西亚
幼儿园老师发布的视频截图
9月5日中午12点52分,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这所幼儿园的孩子们刚刚开始午睡。
那是星期一,我已经厌倦了周末的游戏。很多孩子12点半上床,很快就睡着了。
突然,发生了强烈的地震。
当时幼儿园的执行主任约翰碰巧在教学楼的楼梯上。她包里的手机发出了预警声。她反应过来:地震了!
约翰旁边的两位老师放下随身物品,冲进睡觉的房间,叫醒孩子们,迅速疏散到楼下。有的孩子困了,老师干脆把他们抱起来。还有一个老师一手拿着一个,快速下楼。有人牵着一只手,把孩子领到操场的空空地。
在这个三层的幼儿园里,1分40秒内成功转移了14名老师和165名小朋友,没有人受伤。只有一个老师因为跑得太快滑倒了,但身体没事。
幼儿园里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了这些画面。后来,约翰让一名老师将视频发布在学校的新媒体平台上,目的是记录下来。老师疏忽了,发到他个人账户了。“没想到一下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在视频下评论,“我看到眼里有泪”。
幼儿园的绿色操场上,有的孩子还在揉眼睛不醒,有的只穿了内裤,有的头上枕着枕头——那是老师在日常的灾难逃生演练中教给他们的。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幼儿园会不定期进行演练,不仅有地震演练,还有消防逃生演练。
去年的一次地震逃生演练,在幼儿园厨房工作的阿姨不同意,认为这是“装”。演习结束后,当会议恢复时,约翰试图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在短短的几秒钟和几分钟内,我们也许能给许多鲜活的生命一个回到父母身边的机会。”
2021年3月29日,安特幼儿园进行地震应急演练。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根据监控视频显示,地震发生时,花园里有一个厨房阿姨还穿着围裙。她来来回回,跑了很多次,带着孩子抱着,直到所有的孩子都安全了。
那一天,从地震发生到家长接走园内最后一个孩子的全过程,不到40分钟。
47岁的约翰从事学前教育近30年,看到这一幕仍然会感到“震惊”。无论是作为幼师还是作为母亲。
而08年的地震是她永远的痛。
“妈妈,你怎么还没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约翰正在幼儿园小朋友床前备课。那时候的床还是上下铺的铁床。大孩子睡在上面,小孩子睡在下面。
突然,约翰觉得世界在摇晃,地面起伏很大,整个建筑就像一个“变形的盒子”。
当时,她没有收到地震警报,约翰也没有多少经验。她反应了几秒钟,然后迅速叫醒熟睡的孩子,让上铺跳下床,跟着下铺跑了。她记得一个还没睡醒的小伙伴。门卫大叔去抱他的时候,他紧紧抓住铁栅栏,抱着枕头,不肯起来,说:“我还没放学呢。”
在约翰将孩子们疏散到空开阔地带后,他担心里面有孩子,所以他又跑回了大楼。当时幼儿园是两层小楼,老式建筑。震惊之下,就在她面前,屋顶破了一个大洞,瓦片掉了下来。
来不及害怕,为了防止受惊的孩子们四处乱跑,约翰和所有的老师、邻居张开双臂形成一个大圆圈,把所有的孩子围在中间。许多孩子光着脚,穿着背心和内衣。
幸运的是,190多名儿童被疏散。没有人员伤亡,“连一块皮都没蹭掉”。
约翰记得,没过多久,许多满身灰尘的父母从外面跑进来寻找他们自己的孩子。经询问,她得知幼儿园附近一所学校的土院墙已经坍塌。“我听完就蹲下了,感觉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她5岁的女儿在那里上幼儿园。
约翰的妈妈带着她的孙女回家了。孩子的眼神,约翰至今还记得,“好像有一种不认识我的感觉,很失落”。她叫女儿“宝贝”,女儿抬头问她:“妈妈,你怎么还没来?我是最后一个跑出去了。我想你会接我的。”
“那是一种本能,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本能。”约翰说。“我不是没想起女儿,只是没时间想。”
在那次灾难中,约翰女儿学校的两名儿童严重受伤。
约翰后来认为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她的女儿身上,她“非常害怕”。
“你能快一秒吗?”
在2008年5月12日之前,约翰从来没有想到地震会发生在他生活的地方,所以他“不够冷静”来处理它。后来她意识到,“这样不行”。
她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的人。当地教育部门开始“抓紧”学校的地震演练。幼儿园每学期都会有“开学第一课”给孩子们讲授基本的安全知识,之后加强应对灾害的演练。平均一个月要锻炼一到两次。
每次演练结束后,幼儿园的所有教师和工作人员都会开会总结问题,讨论对策。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后第二天,约翰所在的幼儿园又做了一次“趁热打铁”的演练,梳理疏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寻求更快更有序的应对。
“你能快一秒吗?”约翰在与同事的交流中更加真诚。“关键时刻,这一秒钟是救命的。”
约翰认为,如果没有之前无数次的演练、重新审视和优化,就不会有9·5地震发生时幼儿园的“教科书式疏散”:监控视频中,所有物体都在晃动,而老师正在引导孩子们有秩序地跑向空开阔地带。
四名教职员工中,有两名孕妇。后来,在观看监控录像时,约翰仍然感到“非常紧张”。某老师陈工作5年,去年结婚,怀孕3个月。通常,约翰会不时提醒她“要特别小心”。但那天,陈老师抱着一个孩子,“嗖”的一下就下来了。后来,陈小姐告诉,当时她忘了自己怀孕了。
另一位老师,怀孕5个多月,感觉到地震后迅速叫醒孩子,护送他们撤离,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学楼的。
现在想来,约翰还是很担心。她提到:“在做日常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孩子的生命,还要保护老师的生命。”
有些新老师还是“00后”,刚参加工作不久。通常情况下,“70后”的约翰还是觉得和他们有“代沟”,但“真有事”的时候,他们保护孩子,跑得快,能抓几个就抓几个。
约翰觉得有些网友的评论很贴切:“通常情况下,连瓶盖都拧不开。当时它就变成了‘超人’,一个几十斤重的孩子把它抱起就走了。”
在群里,有老师说,回想起来,脚都在抖。但是地震来了,大家好像都忘记了害怕。
约翰18岁从中专毕业,已经和儿童打交道30多年了。她喜欢和孩子们玩,和他们交朋友,把心思花在他们身上。
女儿上高三的时候,约翰忙着幼儿园的事情,每天给她一点钱在学校吃饭。有一天,约翰碰巧看到一个高三学生的父母拿着一个午餐盒为他们的孩子“改善食物”。一瞬间,她觉得“很难受”,没有照顾好女儿。
令她高兴的是,她的女儿非常自立和自信。她大学成绩优异,专业是教育学。
再过几年,约翰将退休。她挑选幼师时,首先看重人品,其次才是态度和能力。经历了生死关头,她觉得“这样的人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靠得住”。
地震后,幼儿园工作小组的年轻老师们互相鼓励,约翰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有一种“接班人”的感觉。
约翰(右二)在“家长沙龙”中。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天灾面前,没有如果。
约翰记得她的一个孩子在2008年地震中受伤。
在她的印象中,那是一个非常聪明,语言丰富的女孩。灾难发生后不久,约翰去看望她,并买了一个大娃娃作为礼物。当时,小女孩并没有意识到身体创伤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约翰感到抱歉。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能做什么?有时约翰感到无能为力,但更多时候,她选择行动。
去年9月6日,约翰和幼儿园工作人员一起回顾了前一天的疏散。虽然被网友贴上了“教科书”的标签,但她还是在撤离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大班的孩子跑得更快,因为他们年龄大。两名老师将这些孩子疏散到安全的地方,他们可以回到年龄较小的孩子的班级继续协助疏散。约翰打算在接下来的演习中尝试让老师们组成“人链”护送孩子们,计算好距离,给每个人安排一个固定的位置,节省时间,提高整体疏散效率。
例如,约翰将为每个老师配备一个哨子。通常,在室外操场集合时,老师会用口哨指挥孩子们排队。“比喊还好用。”在地震紧急情况下,“老师一吹口哨,就是指令信息。孩子反应快,场面不会乱”。
此外,约翰计划购买一些小型扬声器和扩音器,以确保每个孩子在紧急情况下都能听到老师的呼叫。
地震发生时,四川有很多幼儿园老师,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自己的生命。峨眉山有个幼儿园老师,刚要吃午饭。她放下饭碗,抱起熟睡的孩子,跑到屋外。只用了1分40秒,就把整个幼儿园的400多名小朋友带到了安全区域。
雅安市某幼儿园23名老师全部叫醒午睡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跑向空,喊着“快点,别穿了”。如果不醒,直接拿走被子。在1分57秒内,127名儿童全部安全撤离。
定县一所幼儿园位于震中,一些老师抱着孩子出来时,手脚不停地颤抖。有老师摔倒了,马上爬起来参与疏散。在短短2分钟内,780多名儿童被疏散到安全地带。
地震后的第二天,约翰组织老师对那些心情不好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孩子们照常午睡,仿佛他们的梦从未被自然灾害打扰过。截至9月7日7时,四川泸定已记录到3.0级以上余震13次。因为有余震的危险,幼儿园在今天下午两点半疏散了孩子们。
9月7日下午,师生从安特幼儿园撤离。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久前,约翰想起了他看过的记录地震的电影。
“当时我会流泪,但我只能说我感动。再次经历地震后,回想起来有一种震撼和心跳加速的感觉。”她说,“只有当我看到地震中的孩子们时,我才意识到再次成为一名教师的使命。”
资料来源:共青团中央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