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要不要给长辈红包?有人称红包只是形式,包600块图吉利,有人称关系到父母脸面,不能比别人少)

老人 0 73

(过年要不要给长辈红包?有人称红包只是形式,包600块图吉利,有人称关系到父母脸面,不能比别人少),第1张



给红包是春节的传统之一。过去,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现在,孩子长大了,经济独立了,也想报答父母。


春节要不要给父母发红包,发多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23岁的韩寒刚刚工作半年,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她觉得给钱不好意思。她正在努力适应从“父母给我钱”到“我给父母钱”的转变。


去年,26岁的小何没有挣到钱。最困难的时候,他拿着三位数的工资,吃不上饭。但是过年给父母的红包从来不缺席。出去四年,他讲“报喜不报忧”,看着存款不增反减。他压着嗓子说:“我们农村给的钱不多。今年给它六百吧,吉利。”


小何知道,父母不在乎红包里有多少钱。他们只是想找个机会坐下来,问问小何今年的工作是否顺利,明年的规划是否清晰。但小何不想说,压力和孝心都包含在红包里。


除夕夜,九拍新闻采访了很多离家打拼的年轻人,有成功的创业者,有失意的职场人士,也有刚刚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毕业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父母发“红包”,表达自己独特的亲情。



(过年要不要给长辈红包?有人称红包只是形式,包600块图吉利,有人称关系到父母脸面,不能比别人少),第2张

途远网络


[1]阿姨生病的时候我给了她1000块钱,她没花完就死了


旁白:韩寒,23岁。


这几天一直在想,过年该不该给爸妈发红包。原来经济独立后也会有这么尴尬的一段时间。


12月,我爸生日,我在微信上给他转了666块钱,发完之后就后悔了。他以前给我生活费。第一次给他钱真的很尴尬。大概一个小时后,我爸收下了,给老人发了“玫瑰”“拳头”的表情,什么也没说。第二天,我们播放一段视频,他说:“可以,我们可以把钱拿回来。”


过年不想给钱,还是买个礼物吧,不过我最不会挑礼物了。我妈就是这么挑剔,护肤品,化妆品,很多我能想到的东西。我真的不知道该给我父亲买什么。他似乎什么都不缺。最后给我爸买了一套睡衣。我不知道他的尺码,但是睡衣要求不高。


我想给奶奶和外婆一个1000元的红包。我知道他们不会花的。这笔钱还是会花在我们身上,但是必须给。因为去年国庆,阿姨生病住院,我刚工作两个多月。我和姑姑奶奶很亲,就拿出第一桶金,给了她1000块钱。但是没多久她就走了,钱也没过去,让我很难受。


腊月二十六回家。我辞职了,但是没有告诉父母这件事。农历七月初七我就要走了,等我找到工作再告诉他们。


平时性格开朗,是朋友中的一个欢乐,但是工作后特别自闭,不愿意和人交流。前段时间天天在做心理测试,和心理医生聊天,发现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晚上回到家,总是无缘无故的哭。12月底,我辞职了。


辞职后看了很多书。一天晚上,我在看“脱口秀练习册”。大致内容是关于我把爱好变成工作后会发生什么。真的戳到我了。半夜给李生日的微博发私信说“你好,醒了”。就这样,慢慢调整心情,我才敢回家。


爸爸什么都没问我,只问我存了多少钱。我们平时交流很多。我们在北京的时候,一周要放两三次视频。他们都知道我的生活,但我对我的辞职保密。饭桌上,提到最多的就是考研。我有自己的选择。不考研的理由说了又说,没用。他们提我就听。


春节过后,我又要开始找工作了。目前最重要的是,我需要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2]一个家庭群里开玩笑发的2000多元的红包,被我妈用同样的方式退回来了


讲述者:小李,24岁


过年准备给我爸家(湖北话,爷爷奶奶)一千块钱。


一开始没打算装这么多。过年回家之前,我和我妈商量了一下,要给爸爸多少钱一个包。她说套餐两个人1000,我没意见。我从小就和我爸,我家,我爸妈住在一起。过年期间一直收到四个人的红包。他们俩每年都给我1000块钱。


今年是我第一次给家人发红包。我以为是交换红包封面,没想到剧本改了。回家前我爸在家里微信群里问我要新年红包,我立马给他发了个888的红包。


我妈看到这个,也在群里找我要红包。为了表示家庭地位的不同,我给我妈发了1314的红包。我很清楚,这个红包里的钱,爸爸拿不到,妈妈也不会找我要。果然,第二天,我妈私下戳我,把两个红包的钱都还给我了,还叫我下次别理我爸(笑)。


但是我爸妈看到我给他们的金额,觉得再给他们500元红包不好,就临时改成一人1000元,希望能让两位老人开心,知道我心里重视他们。钱多钱少我都不在乎,也不心疼。


根据以往的经验,当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在乎家人的时候,其实他们永远会更在乎你。红包只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意。


[3]红包关系到父母在亲戚面前的面子。他们必须被给予,而且不能少于其他人


旁白:潘潇,25岁


我只打算给父母和爷爷奶奶发红包。父母888,爷爷奶奶1000或者600。因为这个月的工资超出了我年前的预期,我应该多付出。


今年是我第一次给父母发红包。去年,我把它们送给了我的祖父母。但那时候我刚换了工作,还没找到下一份,就交了500块钱,我妈给我交了1500块,可以算作我和我爸妈一起给爷爷奶奶的红包,只要是有意义的。


我家的红包是认真“卷进来”的。比我早工作的表姐给了我爷爷奶奶1000元,她父母又给了她1000元。然后我妈跟我说我们得玩得开心,我妈出1500,我出500。


我爷爷奶奶是会关心这个的人。虽然我在外地,他们几乎不会主动关心我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如果同龄人给他们红包,而我不给或者少给,他们就会记着,然后在家庭聚餐的时候偷偷的蹭,评头论足。大概,表哥是个好孩子。过年的时候她错过了两个老人,给了我们一千块钱,然后很随意的提到了我,说小潘刚工作了,没钱,但是她也给了红包。


2021年,我换了工作,来到广东。离家比较远,但是工资是以前的两倍左右,手暂时舒服一点。今年不能回去和父母一起过年了,但还是会发红包。其实我真的只想给父母红包。但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孝顺是挂在我头上的,也和我父母在亲戚面前的面子有关。我得给爷爷奶奶,不能比别人的钱少。


[4]我今年没挣到钱,只能给爸妈600块钱当压岁钱


旁白:小何,26岁。


2018年,大学毕业,在一家手机店做销售员。有了一点积蓄后,我和朋友去了安徽。几个人成立了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没想到公司刚做完就遇到了疫情,损失了十几万。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到现在还没还清。


2021年3月,我来武汉找工作。我家是黄冈的,父母希望我离家近一点。我重操旧业,成了一名房地产经纪人。然而,去年市场并不好。我工资最低的时候也就几百块钱。


刚毕业那年是我赚的最多的一年。人生第一桶金,一定要给父母红包。我给了父母800元。很幸运,还特意买了红包,看起来很有仪式感。今年,我还没决定给多少钱。也许我会给它600块钱运气。


离家出走的人总是报喜不报忧。我父母不知道我的现状。


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之前其实只来过武汉两次,对这个城市很陌生。但是这个行业我也没办法,所以我得非常了解武汉。比如人家结婚买房,你得知道哪个小区离双方单位近,哪个小区生活保障好,哪个物业公司靠谱等等,不然人家不会信任你。


平时很少主动联系父母。有时候我下班晚,他们睡觉早,补不上时间。大部分都是打电话给我,只是问身体。


今年放假早,1月20号回家。公司在年会上发了一些东西,我拿回家给父母买了一些水果。我父母很开心,但我其实有点压力。在农村,有人会觉得你在武汉打工,卖房子,一定很赚钱。其实只是表面风光。


[5]红包是一种形式。我买实用的电器和家具送给父母


讲述者:萧红,27岁


基本上我不给家里人发红包。我总觉得家里人给钱很奇怪。


通常,当我回家过春节时,我总是给家人带礼物。我看家里缺什么,就给他们带点什么。我陆续给他们买了很多电器和家具,都是很实用的东西。


关于红包,我老家有个说法,这种钱叫“送钱”,意思是准备送人。我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都是家人,不要这样。


至于探亲,结婚前,我不该一个人出面给红包。在爷爷奶奶这边,我会给红包,和父母一起展示。其实大人之间,过年过节有婚丧嫁娶,给多少,给谁。这些都在账上,下次都还对方。不多也不少,不光是钱还有心,你得来来去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在我眼里,我的钱就是父母的钱。我们是一家人,没必要来回给钱交换什么。


[6]父母不在身边,我就用试穿视频给他们选衣服


讲述者:刘星,27岁


其实很惭愧的说,我27岁了,每年过年还是会收到长辈的红包。因为我可能还没有成家,所以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眼里我还是个孩子。


从上班攒钱开始,逢年过节也会给家里的长辈和孩子准备红包。今年除了准备现金红包,还准备了一些新年礼物。


回家前,我在商场给爸爸看了一件羽绒服,是提前快递到我家的。看着视频里爸爸穿上新衣服,表情开心又克制,我忍不住笑了。衣服很合身,希望他在即将到来的冬天穿新衣时更暖和。


同样,我也给妈妈准备了一件呢子大衣,是紫色的毛领大衣。就像我小时候,我妈总带我逛街买过年新衣服。我把它们一个一个穿上给我妈妈看。现在,我妈也和我一起一个个选。


在相处模式中,我们总是无话不谈。有时候,工作忙到连饭都吃不下。我妈总是提前预料到,催我别忘了吃饭,不管多忙。我已经渐渐养成了吃饭时给妈妈拍照的习惯,看看我今天吃了什么。


我很喜欢孩子。虽然我还没有成家,但是过年的时候我家孩子的红包一个不落。对于孩子来说,几百块钱的现金还不如带他们去买零食开心。


我预计除夕前一天晚上回家。一方面,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在一起,好好休息,但另一方面,我肯定要面对相亲。但是回家才是最重要的。


[7]我投资了一百万买了一个酒厂,我妈却舍不得换全自动洗衣机


旁白:铲叔,29岁


我很早就赚钱了。我19岁开始在外面做生意。我在大学开了一个工作室,给别人做广告。当我赚到第一笔钱时,我给我爸买了一部手机。是老年手机,才几百块。不贵。每隔几个月,我就给我妈再买一个。我记得我爸抱怨了很久,说“旧手机还没坏,就买个新的吧。”事实上,他的旧手机已经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我爸是那种嘴上说“不”但很老实的人。我妈挺开心的。


我老家是贵州的,父母都是工人,所以我过得很节俭。你能相信吗?我爸还留着我高中的校服。很久没人穿了。他不愿意扔掉它。前几天给弟弟做伴郎,伴郎的衣服质量很差。一件一百八十块的西装,穿了一次就扔了,我爸非要拿回来,说可能是抹布什么的。


大二大三的时候,我赚了很多钱,一个月8000。有一次,我妈去走亲戚,在路上准备买东西的时候把钱弄丢了。她给我打电话,我给她转了1000块钱。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钱。从那以后,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她一些。我工作以后,少的一个月给一两千,多的四五千。


给父母转账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收。他们总是说一切都很好,不用担心。这时候我会象征性的说,如果水果上市了,你可以买点,或者老家有婚丧嫁娶,我多转点钱。


2016年毕业,去了北京。2017年春节,刚开公司,真的没钱。回家没给爸妈钱。临走的时候,我妈给了我1000块钱。我当时很感动,也觉得很遗憾。我感到内疚,好像年龄越大越了解父母。


后来我去了上海,生意越做越大。就算公司赔钱,我也不会少给父母钱,因为那点钱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今年,我没有刻意给父母发红包。回来后因为行程有变去车站退高铁票,给了我700块现金,我顺手给了我妈。然后我给我妈转了一两千块钱,让她给孩子。


回到家,特别想给妈妈换一台全自动洗衣机。我们的洗衣机是一个滚筒。每次洗衣服的时候,我妈都会拿一个大盆来调衣服。冬天水很冷。我带她去过几次商场,她总说这个洗衣机刚买几年,舍不得换。我很少给我爸爸钱,因为他的东西都是我妈妈买的。


我创业十年了。我没有买房买车,甚至没有给父母换房子。今年我爸要我买房,给自己留条退路。但是我去年年底刚买了一个酒厂,大概花了几百万,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他觉得不可思议。“在老家不种那么多地,怎么去外面买地?”我现在拥有的很多东西都是他想象不到的。


我和父母关系很好,尤其是我爸。初中的时候,我比较叛逆,不敢和我爸面对面说话。我说话的时候会发出声音,然后父子俩会写信。当他写完的时候,他把它放在我的枕头下。我走的时候,在我爸枕头下留了一个。刚离家四五年,都是这样。


现在每天晚上走之前,我一定在家,泡一壶茶,和我爸聊到很晚。我告诉他我最近过得怎么样,以及我未来的计划。不管他能不能理解,至少我会把这些分享给他。他有时会给我一些指示,有些看起来很傻,但至少是他认为中肯的建议。


记者马洁莹,九校实习记者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