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

孩子 0 100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1张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

颜新生2022年10月29日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作者简介


梅志新,女,笔名梅魏紫,1964年生于河北涿鹿,1996年考入河北省宣化师范学校。曾先后在涿鹿县实验小学、鲍尔乡中学、宝带乡中学、涿鹿镇小学担任小学高级教师,从教30余年。曾任父亲所在县实验小学校长,母亲所在县优秀教师,司法局干部,当地著名律师。


多年来,我一直热爱文学,怀揣创作梦想,爱用散文的形式记录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人生的酸甜苦辣,试图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表达一个普通女教师在半个多世纪里经历的一些平凡而独特的故事。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梅志新的书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第一次送礼物


一个


在我的一生中,我第一次认真地给别人送了一份礼物,那是给我的小学老师张晓风的。


七十年代中期,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大概十一二岁。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妇女。在我眼里,张小姐很漂亮。无论她的外貌还是她的举止,都恰到好处。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双黑色的小圆眼睛。


我非常喜欢听张老师的讲座。张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极具磁性的女中音能把每个孩子的目光都吸引到黑板上。数学课上,她用低沉的声音,缓慢的语速,具体的例子,清晰明了的告诉我们做题的方法和原因。每当张老师做完例题,学生们就开始做练习。完了就去讲台上请张老师评判。


做题的时候心里是高兴的,总想快点做完,去找张老师评判。


我做完后,手里拿着练习本跑到讲台上,依偎在张老师身边,心里甜甜的,但同时又觉得有点拘束和紧张。顺便说一句,我很高兴张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复选标记。不对。张老师给我画了个十字,我也没觉得多难过。我下去纠正了一下,满心欢喜的跑上了讲台。


每次写完作业,我总想在张老师身边多待几秒钟,偷偷看看她的眉毛或者头发——她的眉毛弯弯如月牙,齐肩短发向内卷。张老师的粉笔字写得非常漂亮。语文课上,她把生词、词或古诗用工整飘逸的字体抄在黑板上,认真书写,从中能感受到老师的灵动之心和对学生的爱。张老师经常用教鞭指着那些字,教我们每个字怎么写,带领我们朗读课文或古诗。


张老师不仅教的很认真,而且很注意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例如,张老师讲课时,她要求我们都坐直,把全班的目光吸引到黑板上,然后她才开始讲课。再比如,她告诉我们,计算一定要仔细正确,不允许抄袭答案;写的时候要规范。不要用尺子写,不要多写或少写,不要写错别字或其他字。还是那句话,不要把书和作业本的边角卷起来,不要在上面乱涂乱画...


张老师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太多的点点滴滴。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2


张老师已经教我们两年了。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听同学们在课间窃窃私语:“进入六年级,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班主任。张老师不会教我们。”


我没有参与同学的讨论,只是站在一旁默念“这是真的吗?”


我不希望同学说的是真的。但这是真的——几天后,张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下学期,你升6年级,你有新老师,我上新的课。”


听到张老师的这番话,我小小的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失落,仿佛有一种被妈妈抛弃的感觉。望着讲台上张老师那张熟悉而慈祥的脸,我的眼睛是温暖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喜欢张老师,舍不得离开她。我不想让她教别的班,也不想接受一个新班主任。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来说,这种复杂的心情是从未有过的。


冷静下来后,脑海里涌起了送张老师一份礼物的念头。


这个想法让我失落的心情得到了一些平衡。甚至,我觉得我有点想出这个主意。


可是,我该送什么给我敬爱的张老师呢?


这是我第一份庄严的礼物,送给一位让我热爱、尊敬又有点害怕的老师。在这之前,我也给我最好的朋友送过红绳和蜡笔,我也用我的零花钱给我亲爱的奶奶买过手帕和发带,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随便发的。


给张老师送礼物就不一样了。我不想告诉任何人,包括我的父母和我最好的朋友。我觉得告诉他们会破坏这件事在我心目中的严肃性。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张晓风,女,40年代生于河北涿鹿,涿鹿实验小学班主任,河北省优秀园林奖。丈夫鲍念凤,历任沙城中学、涿鹿师范、涿鹿中学优秀教师,涿鹿中学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我女儿以前是涿鹿图书馆的业务总监。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几天来,我一直在静静地思考,我应该送张老师什么礼物。


我看了看家里柜子上的几个小摆设:闹钟,茶叶盒,塑料花...当然,这些都不适合张先生。


我又打开一个盒子翻了起来,想找一个适合张老师的礼物。


突然,我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本崭新的塑料皮日记本。哇,这么漂亮的日记。我妈什么时候拿回家藏起来的?我把它拿在手里,看了看正反面,用手掌摩擦了一下塑料皮套,看起来很光滑,实际上摸起来很粗糙。


打开日记本的塑料封面。扉页上手书“作为对优秀教师的纪念”。右下方是一个盖着红色印章的鲜红色“奖”字。我明白了,这是我妈被评为先进教师时得的奖。再次打开日记本,白纸上是一连串浅灰色的单线格子。


拿着日记本,我想:“把这本日记本送给我敬爱的张老师,真是太合适了!”首先,《赠给优秀教师留念》这一行,写的是我对张老师的思念;第二,张老师漂亮的书法也值得写在这本漂亮的日记里。我坚信,如果我把这本日记送给张老师,她一定会喜欢的!


可是我仔细翻看日记,才发现后面两页有我妈用油笔写的字,内容大概是家里购物的清单。


唉,美中不足的是!我小心翼翼地撕掉写着字的两页纸,直到上面的小纸片被完全撕掉。撕完之后,我怕两页纸的缝隙里残留一些撕坏的小纸毛,就用嘴吹了吹。



记得小学五年级放暑假前两三天的一个下午,我把日记发给了张老师。放学后,我提着装在塑料袋里的日记本去找张老师,心情又高兴,又兴奋,又紧张。


张老师的位置在办公室里靠近窗户的地方。当我走进办公室时,我看见张老师正在伏案工作。我的心跳加快了一点,我想:“老师,不要抬头!”永远不要见我。老师,如果你抬头和你的目光相遇,我不知道怎么走过去。"


我走到张老师身边,喊了一声“老师”。张老师停下手中的工作,抬头摘下老花镜...


“老师...这是给你的日记……”我有些不好意思,紧张地小声说。


张老师拿着日记本笑了,特别好看,好像比以前更美更甜了。


张老师看着日记,顿了顿,说:“谢谢你!你妈让你送的吗?”我妈妈也是小学老师。虽然她和张老师不在同一所学校工作,但他们彼此都认识。


“没有啊”我不好意思的摇摇头,我想跟张老师解释:我妈从来没有给我买过,我妈也没有让我送过,我只能自己送。


但我又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也不好意思再待在张老师身边。我说了声“再见老师”,然后转身跑出了办公室。


当我从办公室出来时,我感到如释重负,兴高采烈,就好像我成功地完成了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我陶醉于“送人玫瑰,手握余香”的幸福。不,那种幸福远远超过“送人玫瑰,手握余香”…



过了两三天,我妈问我有没有看到盒子里的日记。我如实告诉我妈,我已经给张老师了。我想我妈不会怪我,说不定还会夸我做得好呢!


没想到,我妈突然有点紧张,轻轻叹了口气,责怪我:“哎呀!你,孩子,不要告诉你妈妈。如果你想给你的老师寄日记,你可以买一本新的。你怎么能寄给你的老师……”


“妈妈,怎么了?我看那本日记很好,又大又厚……”


“你没看到里面有两三页是妈妈写的。你怎么能把它们送人呢?”


“没事,我把写了字的那两页纸撕了。我把它们撕得干干净净,根本看不见……”


“中间还有一页!”有些妈妈无奈地说。


“哦!”


我没敢问我妈中间那页写了什么。


瞬间,因为发日记而在脑海中荡漾的喜悦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失去人的尴尬。


我暗暗想:“张老师平时对我们那么细心,那么严格,我们的每一个错别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瞒不过她的眼睛。张小姐看到日记里妈妈写的那一页会怎么想?她会嘲笑我把我写的日记给了她。我怎么会这么粗心呢?哦,真可惜!”



长大了,想起小时候,经常会想起张老师,同时也会想起给张老师寄日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日渐成熟,看事情和认识问题也越来越全面客观。虽然我在这件事上有点出丑,但是我相信善良聪明的张老师会理解我的,不会嘲笑我,不会责怪我。


可是现在,给人送礼物的时候,我总是对要送的东西再三确认,总怕出问题。不知道这是不是第一份礼物的后遗症。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第一次在期刊上发表文章。


一个


2003年,我在《绿野》发表了一篇教育散文《我的孩子,我将是你心中的一缕阳光》。


这是我第一次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在此之前,我从未向任何出版物投稿。


从十几岁开始,我就梦想着写作。我希望长大后,我能写作,我能把我的写作变成铅字出版。唉,结果最近几年出了一篇小文章。


记得那天,校领导给了我一本样书,笑着说:“你看,上面有你的大作!还不错!这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我接过刊物,觉得有点激动。我轻声说:“哦,真的吗?”拿着刊物,我忙着打开目录,寻找我写的文章。当我看到我的文章和名字出现在目录里的时候,我的心里涌起了说不出的喜悦!


根据目录上标注的页数,我从正文中找出了自己的小文章,通读了一遍。确实是没有任何改动就发表了,一个字,一个标点。此外,文章标题右上方还附有一幅“微笑的太阳”的插图。我觉得那个插图刚刚好。看着《微笑的太阳》的插画,我心想,看来这个编辑也很勤快啊!


2


记得那天下午下班后,我拿着一本样书,买了些肉和韭菜包在饺子里,让爸妈分享我的快乐。


“爸爸,这刊物上有我写的文章!”我把出版物给了我父亲。


爸爸微微一笑,脸上带着不易察觉的惊喜,接过刊物,二话没说,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看。


我开始选韭菜,妈妈一边做面条一边看着爸爸。她开玩笑地说:“你爸爸跟谁都没话说,你来了,你们父子有话说。你看你爸爸多认真!”


爸爸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不轻易表扬或批评人。他不轻易对任何事情发表评论。除了帮妈妈做家务,读书、拉小提琴或二胡是他最大的乐趣。


爸爸看完,摘下老花镜,肯定地点点头,说:“嗯,没事!”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如果你喜欢写作,你应该多观察生活,多练习写作。人生有说不完的故事!”


饭桌上,父亲不停地给我夹饺子。从父亲的眼神和表情中,我能感觉到父亲为我能在期刊上发表文章而高兴,支持我对写作的热爱。


因为《鹿野》是一本教育杂志,所以我身边很多老师都看过这篇短文。


一个同事开玩笑说:“你真是一鸣惊人。我真不敢相信你还有写作的天赋。”


我的一个高中老同学在农村教书。高中毕业后我们就没见过面,也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这篇文章发表后,我不知道她向谁要了我的手机号,她兴致勃勃地给我打电话:“老同学,我今天在杂志上看到你的大作,就知道我们是同行。努力吧,希望还能再看到你的文章!”


当时我写这篇短文并不是为了“一鸣惊人”,也不是为了让别人评价我。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篇文章的发表坚定了我的写作梦想,我觉得我更适合它。我多年的写作梦想,一直没有野心,也没有偏离方向。面对别人的夸奖,我心里想:“我真正的写作梦想是多发表几篇散文?”


这篇文章发表后的一段时间,我的写作欲望特别强烈。我真的很想抛开眼前的一切,躲在一个僻静的小木屋里写作。


不过,那时候儿子才十岁,上小学。我在学校当班主任,教语文和数学。我老婆也很忙。我需要打理家务,抚养儿子,在学校表现更好。怎么才能抛开这些,专心写作?之后我就休息了一下,在期刊上发表了几篇小文章。


直到2017年春天,儿子参加工作,我在学校的工作也没那么忙,才开始写《紫薇花开,多情岁月》这本书。


从第一次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到第一次写书,用了十几年。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说说(女孩第一次送礼 在杂志发表文章),第2张



请关注赵岩新报分享的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