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还洋气!讲英语的父子推介长沙,被赞“天花板”)

老人 0 84

(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还洋气!讲英语的父子推介长沙,被赞“天花板”),第1张

来源: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记者吴陈星子


“这是我见过的对长沙最洋气、最高级的介绍,不是因为语言,而是因为骨子里的骄傲。”在Tik Tok账号@伯明翰父子的作品中,有网友评论道。



(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还洋气!讲英语的父子推介长沙,被赞“天花板”),第2张

为即将退休的父亲找点事做,是34岁的赵恒博的初衷。


我61岁的父亲赵明,“明叔”,是中国第一代国际导游。早年,他飞过世界各大旅游景点。2004年,他回到长沙当大学英语老师,直到退休。他说普通话的时候有点害羞,换成英语就变得风度翩翩。在长沙传媒行业深耕已久的赵恒博,既有制作经验,又有导演经验,可以尝试让退休的父亲成为抖音视频平台上的一位气质英语“网络名人”。


但在创作中,赵恒博慢慢感受到了一个新的方向:让父亲成为一张“长沙名片”。老一辈长沙人的儒雅与烟火,结合年轻一代感知的长沙新时尚,再通过明叔流利的口语,将长沙的网络名人面、生活面用洋气、地道的方式介绍出来。


正如粉丝们感叹的:“听父子加英语的长沙话,是一种高品位的享受。沉浸在你们对话的画面里,有温暖有感动,有一种想好好学习的冲动!”


父子用英语展示长沙烟花,


Tik Tok网友称“乞讨阶层”


“今天我又来找地方和我爸练口语了。”这是Tik Tok账号@伯明翰父子的标志。


在评论中,经常有Tik Tok用户“拿出一个小本子做笔记”:“这段话很漂亮,还有雅思词汇。写下来。”“我想复制一份给我儿子学,和他录个视频!”


明叔扎实的口语功底让他在镜头前游刃有余。他不仅语言流利,在词汇和文化方面知识渊博,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让他懂得如何带着记忆说英语。比如怎么表达烤柿子一点都不“涩”。父子一问一答,几个形容词之间的细微差别非常立体。所以粉丝“开课”的呼声从未停止。



(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还洋气!讲英语的父子推介长沙,被赞“天花板”),第2张

只是练口语的问题,用口语宣传长沙生活的一个角落,是创作者的心意。在他出版的40多部抖音视频作品中,赵恒博带着父亲舒鸣逛画展,喝下午茶,吃地道美食——这是长沙人周末和节假日最爱做的事;还有去吃饭,订西装,喝酒,理发,打球——这是长沙人最日常的方面;偶尔,他们两人会参观一些标志性建筑,如岳麓山、橘子洲、梅溪湖大剧院和解放西...这些都是长沙的“脸”。



(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还洋气!讲英语的父子推介长沙,被赞“天花板”),第2张

赵恒博记得在拍摄《这就是长沙》这部作品的时候,他带着明叔去了很多地方,尽可能的展现长沙的方方面面。“各种突发事件,像岳麓山,我们跑了六趟。有一次,我们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正要拍摄,突然下起了大雨。真的没办法了。”


这篇作品在Tik Tok发表后,获得了20万个赞和近1万条评论,许多网友表示要记住这篇关于长沙的“完美英语作文”。


“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洋气多了。”除了视频内容,明叔作为主角也很受网友欢迎。



(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还洋气!讲英语的父子推介长沙,被赞“天花板”),第2张

精致的西装,宽松的白衬衫和牛仔裤短裤,宽松地披在肩上的米色针织衫,或者干脆是t恤和短裤。视频中的明叔似乎能驾驭各种风格,谈吐中透露出的学识和自信也时常戳中粉丝的喜好。


这是赵恒博所期待的。"他一直是人群的焦点。"但他后来发现,他们父子之间的情谊让作品更加感人——赵恒博经常在镜头后面向父亲抛梗,有时还会“捅”父亲一刀,用镜头捕捉他的各种反应;而明叔则在镜头前毫无负担,表现得像个爱吃爱玩的老小孩。


创作背后的温暖:


父亲借此机会弥补了儿子的缺失。


有Tik Tok网友曾评论说,“我不羡慕你有一个会说英语的爸爸,我只羡慕你有爸爸陪着你。”但是对于父子来说,陪伴是相互的。而且,陪伴是对过去缺席的补偿。


赵恒博出生没多久,父亲为了养家糊口,辞掉中学老师的工作,做了一名国际导游,常年飞遍世界各地。每次回来,父亲都会给赵恒博带各种礼物,很多是在长沙看不到的。


“他也会带我去很多地方玩。我小时候的鞋子和发型和他一模一样。他买新皮鞋的时候,也会给我买一双一样的童鞋。”赵恒博回忆道。


他还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告诉自己,有一个给小朋友送礼物的圣诞老人,让他列一个愿望清单。赵恒博用英语一个一个地把它们写在纸上,然后在圣诞节的第二天早上,他看到桌子上摆着他想要的所有礼物,他的身旁站着一个真正的会说英语的圣诞老人——他父亲邀请的朋友。直到四年级,赵恒·博才真正相信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


那时候的父亲在赵恒博心里一直是很威严很高大的。“我觉得没人能比得上他。”


尽管如此,魏的父亲总是不在身边。一开始父亲一两个月会回来一两次,后来一年很少回来一次。“我以前因为这个很自卑,尤其是在家长会这样的场合。我心里一直怪他。”后来,赵恒博高一的时候,父亲辞掉了导游的工作,回到长沙当大学老师。这两个人相处得多一点,但也只是一点点。


“我想我现在要一起做一个Tik Tok账户。我爸其实是想弥补一些缺失的父爱,为了多陪陪我。”赵恒博说。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觉得自己真的更了解父亲了。他也了解了很多过去的事情——我父亲其实偷偷去学校看过自己很多次。


也是在这个时期,赵恒博发现父亲老了,会力不从心,会有自己的情绪。“他有时候脾气很孩子气,这个时候需要我安慰他。像今天下午,他说他不想拍,那就别拍了。跟小时候相反,现在我成了他的安全感。”


但赵恒博知道,在一起创作Tik Tok的作品时,父亲其实是在努力克服自己的不适应,配合他更好地完成作品。


“有时候他会拉着我的肩膀出去散步,就像哥哥一样。我知道他很累,有时候也想道歉,但是说不到嘴边。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抱抱也是可以的。有时候语言是多余的。”明叔说。


我想向世界展示长沙的美丽:


一些外国朋友被说服了。


8月13日下午,赵恒博和明叔来到白沙路的一家冷面店,拍摄Tik Tok的新作。虽然之前经常带明叔到处吃吃喝喝,但赵恒博是要精心收藏一波长沙菜了。“美食能让人最直接的感受到一个城市。”



(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还洋气!讲英语的父子推介长沙,被赞“天花板”),第2张

“其实我们骨子里都是骄傲的,包括关于长沙大学的新一期,还有凌晨三点半长沙的那一期,都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骄傲。”


明叔坦言,2004年第一次回长沙的时候,真的觉得长沙很穷,“跟农村一样”,因为在国外生活的时间多了,也觉得很自豪。“但后来我的想法变了。”



(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还洋气!讲英语的父子推介长沙,被赞“天花板”),第2张

“我去过北欧和加拿大那些叫宜居的地方,但现在感觉长沙哪里都不去也很宜居。并不是因为我是这个城市的本地人。我真的觉得长沙发展很快,正在走向国际化。”明叔说。


这些明叔们看到了长沙的高楼是怎么一个个拔起来的,曾经的农村变成了豪华商场...“有一期我带我爸去拍河景,他看到河两岸的灯光很震惊很惊讶。”赵恒博说。


凌晨三点半的长沙街头,依然车水马龙;长沙沿街都是店铺,想买的一般都能买到;如果你向一个长沙人问路,他会告诉你他知道的所有信息;你遇到的邻居和熟人会微笑着和你打招呼...这些都体现了明叔心中长沙的温度和热情。父子二人想在作品中展现这些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一面。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虽然没有把这个Tik Tok账号告诉身边太多的人,但是很多认识的亲朋好友在刷Tik Tok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视频作品,并表示非常推荐长沙。


明叔甚至借此机会联系了几个曾经失去联系的朋友。另一个在加拿大的朋友深夜打电话给他说:“我想回来,我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