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赞经文怎样的?

老人 0 211

灶王赞经文怎样的?,第1张

灶王赞经文怎样的?
导读:在佛教界,《灶王经》是 伪经。社会上的诸多规矩和守则,其实是人对人的要求,而上升到神对人的要求,而《灶王经》反映的就是灶王爷对大众百姓的行为要求和规范,是一本劝善的课本。道教也有《灶王经》,道藏收有《太上洞真安灶经》及《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

在佛教界,《灶王经》是 伪经。

社会上的诸多规矩和守则,其实是人对人的要求,而上升到神对人的要求,而《灶王经》反映的就是灶王爷对大众百姓的行为要求和规范,是一本劝善的课本。道教也有《灶王经》,道藏收有《太上洞真安灶经》及《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内容比较玄妙。民间的《灶王经》则通俗易懂,可以琅琅上口,旧时脍炙人口,可以被看作是信神、祭灶、积德、行善的通俗课本。过去,谓之"善书"、"宝卷"。

《灶王经》的特点是一本"善书"、"宝卷"。正面说教的写法,它开门见山地揭露了民间居家过日子所存在的造孽现象,如:"可恨世上男只女,不信真神胡乱行,打公骂婆多作罪,糟踏食物哄孩童。夜晚起身冲撞我,赤身露体面前行……"有的正文下边还作了极为通俗的注解。虽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但说得淋漓尽致,如说有的"小人"食紧财上黑,认钱不认人,见空子就钻,见便宜就上。没理狡三分,得理不让人。敲缸边,站缸沿,不钻南不站北,不三不四,八面玲珑四面风。"拉老婆,曳舌头"当着张三骂李四,当着李四损张三。离人骨肉,破人婚姻,夺人所爱,施人所忌,妒人所长,讥人所短,气人有,笑人无,长处掐,短处捏。嫌贫爱富,刮穷人,拍富人,说大话,使小钱,借钱如白捡,还钱认丧气。里踢外蹶,上窜下跳,搬弄是非,调词架讼。心黑手狠,嘴上无德,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有枝添叶,有叶添花,有花添果,下井投石,予人加罪,自己居功。真嘎假傻合适憨厚。见怂人拢不住火,见女人走不动道。嫖娼聚赌,输打赢要,说脏话,唱窑调,*词浪语,神魂颠倒,酗酒撒泼,指天骂地,喝风吃雨。为官不义,酷吏虐民,鱼肉乡里。为商不义,货假价昂,童叟必欺,掺糠兑水,缺斤短两,见利忘义等等……这些行为在当年虽提不到法律制裁的高度,但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按《灶王经》的说法乃是一种罪恶。如有违犯,即被写上恶签,放入"恶罐",等到年终朝奏玉帝。凡恶罐(贯)满盈者,必当获罪,减福折寿,毁灭造化,由此可见《灶王经》是一本居家、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灶王经》还用很大篇幅向世上仕、农、工、学、商、兵一一宣示敬灶读经的善利。如"买卖商人念此经,陶朱事业火样红;手艺工匠念此经,心灵手巧显技能……,年高老者念此经,眼不花来耳不聋;年轻学者念此经,一笔文章锦绣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规范人心,治理社会的一个侧面。

《灶王经》作为民间居家、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虽然有些争议,但还是得到了普遍大众的认可,被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收藏并以活字印刷的形式进行体现,并请专业人士对灶王经进行翻译,对游客展示。

由本民族祭司送。

人死亡后,灵魂当然就要离开肉体,于是下一个程序就是由活着的人来给他指路,指路就是为鬼魂指引升天的道路,也就是送魂,在北方一些宗教的亡灵世界里,亡灵的回归需要祭祀的帮助和引导,首先,先上一条道,继续向前走去,就分出许多岔道,这是按照死者的不同性别设的小道,亡魂走上自己氏族的道,要渡过一条河,那里有许多白骨,在这种作法下,据说可以安全渡河。

京剧《乌盆记》

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第五回乌盆诉苦别古鸣冤的片段,主要讲述包公到定远县赴任破获的一起贪财行凶命案,被后人演绎成经典京剧剧目,乌盆记,一名《奇冤报》,又名《定远县》。系老生传统戏,多个流派都有此剧目,在演唱上有不同处理。

简介 

扬州商人李浩,从外地赶回家乡与家人共度中秋节,途中遇见卖缸盆的人丁干。丁干见李浩身怀巨款,把他骗回家,一斧头杀之,与邻居江万里合力将尸体焚毁,与陶土混合制成乌盆,翌日,丁干将乌盆卖出,被书生王进购进。

书生把乌盆带回,突见盆中之水变为血水。李浩鬼魂更现身向王进诉说冤情,并请他代向包拯告状,王进允之。李浩请王进将其魂魄带回家,与此同时,乌盆往开封府寻冤之说也传遍镇上。江万里闻之甚为惊恐,与丁干商量,欲杀王进灭口,夺回乌盆。江万里欲杀王进时,李浩现身相救,江万里慌张逃走,并遇浩之妻云娘。

李浩回到家中,见到妻儿不禁悲从中来,相云娘述说相思之苦及遇害经过。云娘与王进带乌盆到开封府鸣冤,可惜,李浩鬼魂为二门神所阻,不得入内向包拯现身陈冤,包拯谓二人之说为一派胡言,不受此案。

乌盆伸冤一案成城中佳话,卖乌盆的魏老板前往丁干处探问并怀疑他与命案有关,希望拿些好处,丁干对他杀念骤起。

包拯对此案亦感诧异,派张龙赵虎访查。但魏老板夫妇已被杀害,只剩血刀一把。 包拯下令各路人马全力侦查此案,展昭暗中查探,觉得烧乌盆的丁干及江万里嫌疑最重,包拯下令速拿审问。 另一方面,丁干等人到王进处欲取回乌盆,王进坚决不透露云娘母子下落。怎料一日,王进到云娘家时,丁干也尾随赶到,挟持小孩要回乌盆,幸李浩施法吓走丁干。

云娘再带乌盆夜往开封府,李浩终能现身申明冤情。丁干与江万里起冲突,把万里杀掉并逃难,庙中遇云娘母子。丁干向云娘请罪,希望能一笔钩销,此时,开封府众人出现,所见其自述罪过,立即缉拿归案,并以大铡候刑。

《楞严经十种仙》的讲解---宣化上人2011-06-11 22:21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复有些众生,初得人身,在人道中不是不肯修行,只是不依照菩提正觉来修,不是修正定,楞严大定,反闻闻自性功夫。而是依妄想识心来修,一心存想固守色身,能长生不死,故常游踪于深山穹谷,名山洞穴,人迹不到的地方,共有十种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第一种是地行仙。想坚固形骸,长生不死,故用各种药物,或泡炙,或蒸晒,或做饼,或做丸,长期专心服食,永不间断。日子久了,修炼成功,可以健身益寿,身体轻清,走路快捷,叫做地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第二种是飞行仙。想坚固形骸,不食人间烟火,长期专心服食草木。如灵芝、黄精、松籽、柏叶、茯神、枸杞之类,永不间断。日子久了,修炼成功,可以步行如飞,登山越岭,叫做飞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第三种是游行仙。想坚固形骸,长期专心服食金石,如烹铅、煎汞、炼养丹砂,永不间断。日子久了,修炼成功,可以脱胎换骨,点石成金,能超脱而游世外,叫做游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第四种是空行仙。为坚固形骸,就专心一致来修动功,即练拳术,及修静功,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道家玉皇心印经上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这是要炼神还为虚空,什么都没有,就可以入定出窍,腾云驾雾,叫空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第五种天行仙。为坚固形骸,专心致志来吞咽津液,即鼓天池,吞玉液,使水升火降,结成内丹,永不间断。终至水火相济,功夫成就,就能内润肠胃,外润面容,成为鹤发童颜,不为物累,能乘正气,游于天上,叫天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第六种通行仙。为坚固精色,故专心致志来吸日月之精华。一早对太阳吸三百六十口气,夜间对太阴亦吸三百六十口气。又餐云霞之彩色,久行不息,修炼成功,就能精气潜通,形与气化,神与物通。可以穿金石、蹈水火,任运无碍,叫做通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第七是道行仙。坚固其心来专持神咒,以求延年长寿,又能严持禁戒,故能降妖驱魔。久行不息,修炼成功。故可以养身,可以医病,可以利人济世,这类叫做道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第八是照行仙。坚固其心,沉思静念,存想顶门而出神,系心脐下而聚气,久行不息,修炼成功,神可以出入自在,气可以上下交通,形神照应,化成精光,叫做照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第九是精行仙。坚固其心以成交媾,易经:“干为父,坤为母,干三连,坤六断。”男子到十六岁时就乾卦满,满则损,就变为离中虚。离中之一点阳就走到坤六断之中间去,就变成坎中满。乾卦一变,成为离中虚。坤卦一变,成为坎中满。离中虚就是婴儿,坎中满就是奼女。离中虚属于心火,坎中满属于肾水,离属阳,但阳中有阴,坎属阴,但阴中有阳。道家说:“婴儿并奼女,相逢在黄庭。”黄庭即意,意属丕经,丕藏意。

在自己身中,用坎水来填离火,令心火和肾水交媾,久行不息,就能感应圆成,降火提水,得成仙胎,这就叫做精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第十是绝行仙。坚固其心以穷变化,立志研究物理变化,久而不息,终得修炼成功,发生奇悟,故能与造化相通,可以呼风唤雨,移山填海,还能将四时次序调换,就叫绝行仙。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链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Kali :(迦梨)

    湿婆神妃帕尔瓦蒂产生的化身。印度神话中最为黑暗和暴虐的黑色地母,她皮肤黝黑,青面獠牙,额头和湿婆一样有第三只眼睛。四只手臂分持武器,戴着蛇和骷髅的项链,舌头上滴着血。有她的传说总是与杀戮和鲜血相连。史上曾经用过活人献祭,是印度教派中最为隐晦和神秘的一派。迦梨产生于湿婆的妻子,雪山女神帕尔瓦蒂的化身杜尔伽。(帕尔瓦蒂被湿婆派去消灭将众神逐出天国的魔鬼,她化身为十臂骑虎的愤怒相,这个时候的帕尔瓦蒂叫做黛维。后来黛维又因杀死征服三界的魔鬼杜尔伽而改名杜尔伽。)杜尔伽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强大的阿修罗时陷入困境,这时候她的面孔因为愤怒而发黑,从她脸上的黑气中诞生了可怕的迦梨。迦梨以其无与伦比的战斗力为众神除去了许多强敌,但也会恣意放纵自己盲目毁灭的欲望给世界带来灾难。迦梨最大的一次功绩是杀死魔鬼拉克塔维拉。拉克塔维拉被视为无法消灭的对手,因为他滴出的每一滴血都能产生一个新的拉克塔维拉。迦梨与他作战到后来,发现整个战场都充斥着同样的魔鬼。于是迦梨将他们逐一抓住,刺穿肚腹以后喝干喷出的血,使得拉克塔维拉无法再生而消灭了他。胜利以后的迦梨在狂乱和兴奋中跳舞,整个大地都剧烈震动了起来,湿婆不得不将自己垫在迦梨脚下以缓解对大地的冲击。迦梨产生于帕尔瓦蒂,但作为一个强力的女神独立了出来,在印度教女神中享有极高的人气。今日印度的都市加尔各答,名字的意思就是“迦梨的沐浴场”。

  Baron Samedi巴隆.萨麦迪

  此神有巴隆.萨麦迪(Baron Samedi,星期六男爵)、巴隆.希密提尔(Baron Ci-

  mitere,墓地男爵)、巴隆.克洛亚(Baron La Croix,十字架男爵)三个名字,乃

  是培多罗诸神之长。巴隆.萨麦迪是巫毒教的死神,多以穿著黑色礼服、佩带单眼镜

  片的绅士装扮现身。

  巴隆.萨麦迪能挖开墓场命令亡者;制作丧尸时所需的魔法力量,绝大多数都是来

  自于巴隆.萨麦迪。

  其法力乃培多罗诸神之冠,是众多信徒祈愿之所向。

  Mercury

  (拉丁语Mercurius),是罗马众神中的使者,也是商贸之神,Jupiter与Maia Maiestas之子。起初他的形象来自伊特鲁里亚神话中的Turms,但主要都是借鉴希腊神话中的Hermes。

    起初的罗马宗教中并没有Mercury这个人物,随后在公元前4世纪,罗马共和国时期,Mercury作为和希腊神话相关的人物出现。他有着和Hermes一样的外表特征,穿着带翼的凉鞋,头戴带翼的宽边帽,手持阿波罗给予他的双蛇杖。伴随他一起的往往有一只公鸡,预示新的一天;一只公羊,代表生殖;一只乌龟,代表了他用乌龟壳发明的乐器里拉琴。同Hermes一样,他也是众神的使者,同时司职商贸,尤其是谷物商贸。在高卢这些地区,Mercury被认为能带来富裕以及商业上的成功。同时,他还有着和Hermes一样的,担当送魂者的职责,把刚死去的灵魂送往来世。此外Ovid(奥维德)写过,称是Mercury把睡梦之神Morpheus的梦从睡眠之神Somnus的山谷带给沉睡中的人类。

  Baldur

  巴尔德尔是奥丁的另一个儿子,光明之神。他才貌出众,满面春风。当他微笑的时候,人们都感到无比喜悦。他做过一个恶梦 , 预感到将遭人暗算。众神为此着急 , 奥丁便派出令官 , 严令一切鸟兽草木都不得伤害巴尔德尔。但令官没有传令给槲寄生 , 因为他觉得这种脆弱无能的植物不需要加以防范。火神洛基却利用这可乘之隙 , 用槲寄生做成利箭 , 煽动黑暗之神霍尔德尔出面 , 并扶着他的手弯弓瞄准 , 将巴尔德尔射死。

  灶神:zào shén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浙江衢州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大象神 加内喜 Ganesh

  加内喜"Ganesh",是一个象头人身的神,所以又称大象神。大象神是Shiva神的儿子,他的神格有点像是我们的土地公,除了能够保佑全家平安外,还可以帮忙赚钱发财;印度人相信大象除了有力量之外,亦是智慧的象徵;加内喜在印度本土及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欢迎,尤其是在大型建筑物,都喜欢以他可爱的造型来装饰(在普吉岛的拉古那渡假中心—Laguna Beach Club LBC 的中庭的水池中就有一座造型很福泰的大象神)。

  奥丁Odin

    Odin是爱瑟神族(Aesir)的主神,传说为五十岁左右,身材高大,失去一目,冰冷又严肃的人物。是胜利、诗歌、智慧和死亡之神,由于众神大多出于他,,又称为"众神之父"(All Father)。

  北欧人认为暴风雨是Odin骑马在奔驰,收集亡魂,故当有旅人在暴风雨中遭到不幸便是蒙Odin招唤。虽然在“诸神的黄昏”(Ragnarok)中,Odin将注定与宇宙同赴灭亡,他仍然选择和命运奋斗!他主宰人类居住的(中庭)中战争的胜负,并命令侍女Valkyries将死者带回到(英灵殿),而这些英雄们将在(诸神的黄昏)的劫难里和诸神并肩作战。

一个“凉”字,写的是身体感觉上逼人的凉意,更透露出离别时的心理感受。“凉”字,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深深地伤感

虚实结合简要分析: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的情景,后两句行为人虚构了一个凄清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是一轮孤月高照,两岸猿啼一声一声闯入梦境;诗人通过想象友人的旅夜孤寂更好的表现了送别的伤感。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 有人认为“江风引入雨舟凉”的“凉”字用得绝妙,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2)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请从“实”与“虚”的角度,任选一首进行鉴赏。(4分)

答案:

(1)同意。送女人上船时,正是桔柚飘香的秋天,将风,冷雨,一个“凉”字,写的是身体感觉上逼人的凉意,更透露出离别时的心理感受。“凉”字,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深深地伤感。(4分)

(2)《送柴侍御》: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所见所感,后两句用丰富的想象,谨写别后的景象,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他蕴赫的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或《送魂二》: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的情景,后两句行为人虚构了一个凄清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是一轮孤月高照,两岸猿啼一声一声闯入梦境;诗人通过想象友人的旅夜孤寂更好的表现了送别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