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以下是我找到的关于昆仑派的一些历史 起源、祖师 昆仑派远处西域,很少履及中原,创派祖师已远不可考。后来昆仑派出了个百年不遇的奇人,在中原武林闯下了赫赫威名,至此昆仑派开始闻名。其后昆仑派又出了几位得力掌门,不断壮大昆仑派,使之渐渐成
以下是我找到的关于昆仑派的一些历史
起源、祖师
昆仑派远处西域,很少履及中原,创派祖师已远不可考。后来昆仑派出了个百年不遇的奇人,在中原武林闯下了赫赫威名,至此昆仑派开始闻名。其后昆仑派又出了几位得力掌门,不断壮大昆仑派,使之渐渐成为江湖上一大门派,雄据西域,与中原各大门派分庭抗礼。
1、正邪、江湖立场、背景
昆仑派自诩为名门正派,虽然远处西域,但是却野心勃勃,总想在中原武林呼风唤雨,隐隐有于少林、武当、峨嵋相抗衡之意。
2、地理位置
昆仑山位于新疆、青海交界处,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神山”。
3、特点
昆仑派弟子有男有女,虽然信奉道教,但主要是指利用茅山道士的法术,弟子允许婚配,不禁荤食。
昆仑派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野心,二是表面上正人君子,暗地里却十分的阴险狡诈。同门之间也互不信任,相互倾轧,争权夺势。
4、成员
掌门人:璇玑子
性格特点:沽名钓誉之徒,野心勃勃,表面是一谦谦君子,实际上心恨手辣,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当年使用卑鄙手段取得掌门人位置,只是由于顾忌到两位师弟的武功绝技,所以迟迟不敢对他们下手。
一代弟子:掌门人的师弟
青莲子:极端自私,最大的目的是成为昆仑派掌门,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与玉衡子互相利用,其实各怀鬼胎。
玉衡子:猜忌心极重,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弟子。最大的目的是成为昆仑派掌门,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与青莲子互相利用,其实各怀鬼胎。
在厨房做杂役的一个又瞎又哑又丑的老人:真实身份是昆仑派上一代的掌门,璇玑子、青莲子、玉衡子三人的师父叹息老人。昔日作掌门的时候,为人冷酷,对待弟子刻薄寡恩,遭到三个徒弟的怨恨。他不信任自己的弟子,为了保住自己掌门人的位置,牵制三个弟子的力量,他将昆仑四绝技中的三项绝技分别传给了三个弟子,却把第四项绝技留而不传,希望引起三个弟子之间的自相残杀。结果最不让他设防的表面温和儒雅的大弟子璇玑子设计使毒(从五毒教得到)暗害了他,并且夺走了第四本绝技书,这时青莲子和玉衡子赶到,基于宿怨,三个弟子一起废除了他的武功,又逼他喝下哑药、弄瞎了他的双眼,最后用药物毁坏了他的脸。事后,三人对外宣布师父已得怪病身亡,从此叹息老人在江湖上消失,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青莲子和玉衡子忌于璇玑子一人独得两项绝技,只得承认他是掌门,同时两人联手,希望璇玑子能有所顾忌,不致对他们下毒手,璇玑子也怕二人联手,所以三人多年来虽然各怀鬼胎,却也一直相安无事。
二代弟子:
童夕颜:璇玑子的女儿,昆仑派中唯一一个洁白无瑕的人,心底纯良。面对父亲、师叔和众师兄弟姐妹的所作所为,十分彷徨痛苦,最后为了挽回昆仑派的名誉,规劝同门众人,毅然以身殉道。
朱缺:璇玑子的大弟子,性情冷淡,为人心机极深,嫉恨心重,如果有人得罪了他,表面上绝对不露声色,但是一旦时机成熟,他会加倍的报复你,处世哲学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与邵玉飞不和,为了争夺昆仑派下一任的掌门之位,两人互相倾轧。与五毒教“毒仙子”白莹莹互相利用,狼狈为奸。
鱼素真:璇玑子的女弟子,*邪无耻,与邵玉飞有私情,但其实同床异梦,只为得到对方的昆仑绝技。
邵玉飞:青莲子的大弟子,为人奸诈,*邪无耻。与鱼素真有私情,但其实同床异梦,只为得到对方的昆仑绝技。
丘英:玉衡子的大弟子,为人极会献媚,见风使舵。为了追求翠烟门的“蔷薇使者”何暮雪,不惜出卖昆仑派的利益,后成为翠烟门的奴仆。
5、升级制度
缺省为二代弟子,可拜在一代弟子或掌门人门下弟子学习基本武功和高级武功;
只有得到师父的赏识,才有可能学习到昆仑派绝技武功。
6、门规
1、不能为恶。
2、不能结交邪魔歪道,不能结交仇敌。
7、入门条件
1、从未做过坏事,没有恶行记录
2、无门派
4、不是昆仑派叛徒
8、出门条件
1、违反门规
2、背叛昆仑派
9、敌友
友: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丐帮
敌:五毒教、天忍教、唐门、翠烟门、天王帮、昆仑叛徒
------------------------------------------------------------------------------------------------------------------------------
昆仑派(混元派)是明末时兴起的道教支系,其所在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
在金庸武侠小说里为八大门派之一,为何足道所创。何足道外号“昆仑三圣”,主其才艺在于琴、剑、棋艺。在《倚天屠龙记》中,何太冲,乃是其中一代昆仑派掌门。
源流 昆仑山数百里,山峦幽秀,道术之士接踵前往修炼。昆仑派以山得名,自立一派。
据传,昆仑派源于周朝武王时期。鸿钧一道传三友:既老子、元始、通天。老子(李耳)有一个弟子,元始有十二个弟子。老子、元始为昆仑派的始祖。元始的12个弟子为昆仑派的12祖。后来,昆仑派又分东西两家,均属道家。
昆仑派在东晋时期,祖师铁棱道人,下传五代:
唐代:圣天云、天风、天雷三道人,以昆仑剑、乾元功、天罡掌为能(又称剑圣)。
宋代:王龙又叫王子,以八卦龙形剑术为能。
元代:昆仑双鹤、玄真、玄机三道人以乾元功、玉龙天罡剑掌为能。
明代:昆仑七剑,紫阳、紫霞、紫明、紫光、紫微、紫星、紫云七道人,以乾元七星玉龙天罡剑掌为能。
清代:昆仑三英,一心、正心、恢心三道人以乾元七星怪龙剑术为能。
以上五代,先后繁衍了105代弟子。
在唐、宋时期,还有古月上人看破红尘,厌倦名利,绝弃酒色, 心道门,西奔回疆,在莽莽昆仑上潜心研习武术技艺和道门内功,传授的弟子则以当地回民为多。历经元、明、清各代,此拳种回流至山东、河北、四川等地。
抗战时期,泸洲市合江县李清明曾在昆明与张云楷处学得昆仑派拳术。
1947年,在四川万县的刘裕隆等在该县国术馆遇昆仑派传人刘惠元老师,并拜纳门下习昆仑派武功,颇有所得,间有所传。
四川南充地区的梁光荣(中医生)也幸得此派的乾元功和奇门卦掌等。
流传区域 万县市、南充市、泸洲市等地。
昆仑比诛仙好看
《昆仑》书评
昆仑》,浩浩汤汤百万余字,可谓武侠大作。而其跌荡的情节,高潮迭起的故事脉络也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读者
天 机
就象每一个武侠小说一样,《昆仑》中也一样有着那种藏龙卧虎,玄奇无比的隐逸之地。天机宫,便当之无愧。不论是宫内对算学的钻研,还是由于宫内高手如云,单说梁萧这一身本事大多就起于天机宫。通古论今的算学,江湖首屈一指的大高手。再加上悠久的历史,不与外界相系的神秘,宫主与当世高人不一般的关系,这些都极至将天机宫推向一个武林秘境的方向。但最后终被鞑子所灭,不失为一大遗憾,也同时带出了本书的民族色彩。
纯 阳
还是和其他小说一样,《昆仑》中也有一些引起江湖纷争的东东,这是必然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我怎么推出。”金庸先生借东方不败之口所表的这句话,的确发人深省。相传纯阳铁盒为纯阳真人吕洞宾所制,据说盒内藏着能起死回生之方。也就是后来梁萧修炼的内功--《紫府元宗》。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凤歌竟以一种类似于魔方的形式让它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映对了梁萧为当世第一算家的不争事实。
破 城
战争,民族仇恨,的确是升华武侠小说的一个良好素材。诸多大家屡试不爽。而大多数都是宋末对于蒙古的战争。《昆仑》中将残酷的冷兵器时代的肉搏战描写的淋漓尽致。从攻城守城将士们不计其数的死伤,到破城后屠城的悲惨。这一幕幕均钉入梁萧心中。的确也是矛盾的大发展。本书主人公由于是蒙汉混血,所以便有着不同的人生取向,成为众多武侠书中所看成的反派,因为结识蒙古将士,入伍为将,诛杀宋人,确始终没有完全由于仇恨脱离对于大宋故乡的感情。这的确是作者的精妙之处。同时对于梁萧心理变化的刻画,对于兵法、阵法、五行、古算术、天文水利的阐述,无疑不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于这部书所付出的心血。
龙 游
《昆仑》和其他武侠小说重叠的还有就是主人公梁萧在江湖中的奇遇。从南宋到蒙古,从陆地到海上,从中土到西域;从毒罗刹骆铭绮的蚩尤林到密宗圣地大天王寺,从玄绝的天机宫到豪气万丈的精绝剑谷。梁萧可以说是几乎游遍古中国的大江南北。虽然游历的过程不尽艰苦。但都从这种近似于漂泊的四处奔走中显现出了他年纪轻轻便已是阅历颇深的老江湖了,于是便又成功地造就了又一个大侠,又一个大家。
劫 波
从百丈坪父殒母散,到天机宫明归劫持;从雷家堡云殊废功,到天圆地方洞韩凝紫逼供;从华山顶阴阳内力焚体,到蚩尤林身中五行奇毒;从蒙古大将,到众矢之的;从漂泊汪洋与鲸为伍,到游走西域唯剑做伴梁萧一生中的坎坷似是数不完的,幸好得江湖几大高手青睐,又有花生为友,晓霜为妻。再加上自己生性的桀骜不驯,使他尽管命途多舛但最终却能成就一翻事业,江湖闻名,天下显达。也许英雄注定要保经磨砺吧,出众的天赋带给他的也许就是这些。在不断的江湖祸患中磨去自己的锋锐,最终心沉,成为一代枭雄。
天 罚
作为《昆仑》中最具威力的神兵,此剑当之无愧为天下第一,再加上有欧龙子这一代铸剑大师以身祭剑,就算最后剑身生锈不再光彩照人,但依旧不能掩其锋,夺其芒。剑身泛微微紫光,噬人如电,动若狡兔,静如寒蝉。又将前任第一的青螭剑尖斩下,完成欧龙子生前遗愿。配给梁萧实属众望所归。虽然开始梁萧因为自己过往的一些所谓“恶事”而不肯接剑,偷偷逃离剑谷,漂泊西域。但最终风铃完成爷爷遗志,将剑带与梁萧,救人心切,于是便成了此剑主人。这剑名或许真的别有心意,被此剑斩过的,不论是物或人最终都将尘缘往事放下,一切顺其天意,平息如常。天罚,当真是代上天赐予梁萧伸张正义的神兵。
又 及
放下书,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的确书中倾注了作者五年的心血与光华,一直认为书也是有灵性的。恰好《昆仑》就是这么一本。凤歌着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如同往昔的江湖和一个不同往昔的新英雄,新侠客--梁萧。大义上叛国投敌,为天下苍生所不容,而人格上却是个通透干脆,无可挑剔有请有义之人。和以往的大侠不同,梁萧多的是一份灵性,一份洒脱,一份桀骜不驯,孰能云此不若侠之大者。
昆仑派远处西域,很少履及中原,创派祖师已远不可考。后来昆仑派出了个百年不遇的奇人,在中原武林闯下了赫赫威名,至此昆仑派开始闻名。其后昆仑派又出了几位得力掌门,不断壮大昆仑派,使之渐渐成为江湖上一大门派,雄据西域,与中原各大门派分庭抗礼。
1、正邪、江湖立场、背景
昆仑派自诩为名门正派,虽然远处西域,但是却野心勃勃,总想在中原武林呼风唤雨,隐隐有于少林、武当、峨嵋相抗衡之意。
2、地理位置
昆仑山位于新疆、青海交界处,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神山”。
3、特点
昆仑派弟子有男有女,虽然信奉道教,但主要是指利用茅山道士的法术,弟子允许婚配,不禁荤食。
昆仑派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野心,二是表面上正人君子,暗地里却十分的阴险狡诈。同门之间也互不信任,相互倾轧,争权夺势。
4、成员
掌门人:璇玑子
性格特点:沽名钓誉之徒,野心勃勃,表面是一谦谦君子,实际上心恨手辣,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当年使用卑鄙手段取得掌门人位置,只是由于顾忌到两位师弟的武功绝技,所以迟迟不敢对他们下手。
一代弟子:掌门人的师弟
青莲子:极端自私,最大的目的是成为昆仑派掌门,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与玉衡子互相利用,其实各怀鬼胎。
玉衡子:猜忌心极重,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弟子。最大的目的是成为昆仑派掌门,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与青莲子互相利用,其实各怀鬼胎。
在厨房做杂役的一个又瞎又哑又丑的老人:真实身份是昆仑派上一代的掌门,璇玑子、青莲子、玉衡子三人的师父叹息老人。昔日作掌门的时候,为人冷酷,对待弟子刻薄寡恩,遭到三个徒弟的怨恨。他不信任自己的弟子,为了保住自己掌门人的位置,牵制三个弟子的力量,他将昆仑四绝技中的三项绝技分别传给了三个弟子,却把第四项绝技留而不传,希望引起三个弟子之间的自相残杀。结果最不让他设防的表面温和儒雅的大弟子璇玑子设计使毒(从五毒教得到)暗害了他,并且夺走了第四本绝技书,这时青莲子和玉衡子赶到,基于宿怨,三个弟子一起废除了他的武功,又逼他喝下哑药、弄瞎了他的双眼,最后用药物毁坏了他的脸。事后,三人对外宣布师父已得怪病身亡,从此叹息老人在江湖上消失,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青莲子和玉衡子忌于璇玑子一人独得两项绝技,只得承认他是掌门,同时两人联手,希望璇玑子能有所顾忌,不致对他们下毒手,璇玑子也怕二人联手,所以三人多年来虽然各怀鬼胎,却也一直相安无事。
二代弟子:
童夕颜:璇玑子的女儿,昆仑派中唯一一个洁白无瑕的人,心底纯良。面对父亲、师叔和众师兄弟姐妹的所作所为,十分彷徨痛苦,最后为了挽回昆仑派的名誉,规劝同门众人,毅然以身殉道。
朱缺:璇玑子的大弟子,性情冷淡,为人心机极深,嫉恨心重,如果有人得罪了他,表面上绝对不露声色,但是一旦时机成熟,他会加倍的报复你,处世哲学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与邵玉飞不和,为了争夺昆仑派下一任的掌门之位,两人互相倾轧。与五毒教“毒仙子”白莹莹互相利用,狼狈为奸。
鱼素真:璇玑子的女弟子,*邪无耻,与邵玉飞有私情,但其实同床异梦,只为得到对方的昆仑绝技。
邵玉飞:青莲子的大弟子,为人奸诈,*邪无耻。与鱼素真有私情,但其实同床异梦,只为得到对方的昆仑绝技。
丘英:玉衡子的大弟子,为人极会献媚,见风使舵。为了追求翠烟门的“蔷薇使者”何暮雪,不惜出卖昆仑派的利益,后成为翠烟门的奴仆。
5、升级制度
缺省为二代弟子,可拜在一代弟子或掌门人门下弟子学习基本武功和高级武功;
只有得到师父的赏识,才有可能学习到昆仑派绝技武功。
6、门规
1、不能为恶。
2、不能结交邪魔歪道,不能结交仇敌。
7、入门条件
1、从未做过坏事,没有恶行记录
2、无门派
4、不是昆仑派叛徒
8、出门条件
1、违反门规
2、背叛昆仑派
9、敌友
友: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丐帮
敌:五毒教、天忍教、唐门、翠烟门、天王帮、昆仑叛徒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且不言唐长老困苦,却说那三个魔头齐心竭力,与大圣兄弟三人,在城东半
山内努力争持。这一场,正是那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好杀——
六般体相六般兵,六样形骸六样情。六恶六根缘六欲,六门六道赌输赢。三
十六宫春自在,六六形色恨有名。这一个金箍棒,千般解数;那一个方天戟,百
样峥嵘。八戒钉钯凶更猛,二怪长枪俊又能。小沙僧宝杖非凡,有心打死;老魔
头钢刀快利,举手无情。这三个是护卫真僧无敌将,那三个是乱法欺君泼野精。
起初犹可,向后弥凶。六枚都使升空法,云端里面各翻腾。一时间吐雾喷云天地
暗,哮哮吼吼只闻声。
他六个斗罢多时,渐渐天晚。却又是风雾漫漫,霎时间,就黑暗了。原来八
戒耳大,盖着眼皮,越发昏蒙,手脚慢,又遮架不住。拖着钯,败阵就走。被老
魔举刀砍去,几乎伤命。幸躲过头脑,被口刀削断几根鬃毛,赶上张开口咬着领
头,拿入城中,丢与小怪,捆在金銮殿。老妖又驾云,起在半空助力。沙和尚见
事不谐,虚幌着宝杖,顾本身回头便走,被二怪捽开鼻子,响一声,连手卷住,
拿到城里,也叫小妖捆在殿下,却又腾空去叫拿行者。行者见两个兄弟遭擒,他
自家独力难撑,正是好手不敌双拳,双拳难敌四手。他喊一声,把棍子隔开三个
妖魔的兵器,纵筋斗驾云走了。三怪见行者驾筋斗时,即抖抖身,现了本象,扇
开两翅,赶上大圣。你道他怎能赶上?当时如行者闹天宫,十万天兵也拿他不住
者,以他会驾筋斗云,一去有十万八千里路,所以诸神不能赶上。这妖精扇一翅
就有九万里,两扇就赶过了,所以被他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欲
思要走,莫能逃脱,即使变化法遁法,又往来难行:变大些儿,他就放松了挝住;
变小些儿,他又擅紧了挝住。复拿了径回城内,放了手,捽下尘埃,吩咐群妖,
也照八戒、沙僧捆在一处。那老魔、二魔俱下来迎接。三个魔头,同上宝殿。噫!
这一番倒不是捆住行者,分明是与他送行。
此时有二更时候,众怪一齐相见毕,把唐僧推下殿来。那长老于灯光前,忽
见三个徒弟都捆在地下,老师父伏于行者身边,哭道:“徒弟啊!常时逢难,你
却在外运用神通,到那里取救降魔,今番你亦遭擒,我贫僧怎么得命!”八戒、
沙僧听见师父这般苦楚,便也一齐放声痛哭。行者微微笑道:“师父放心,兄弟
莫哭!凭他怎的,决然无伤。等那老魔安静了,我们走路。”八戒道:“哥啊,
又来捣鬼了!麻绳捆住,松些儿还着水喷,想你这瘦人儿不觉,我这胖的遭瘟哩!
不信,你看两膊上,入肉已有二寸,如何脱身?”行者笑道:“莫说是麻绳捆的,
就是碗粗的棕缆,只也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
师徒们正说处,只闻得那老魔道:“三贤弟有力量,有智谋,果成妙计,拿
将唐僧来了!”叫:“小的们,着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
铁笼来,把那四个和尚蒸熟,我兄弟们受用,各散一块儿与小的们吃,也教他个
个长生。”八戒听见,战兢兢的道:“哥哥,你听,那妖精计较要蒸我们吃哩!”
行者道:“不要怕,等我看他是雏儿妖精,是把势妖精。”沙和尚哭道:“哥呀!
且不要说宽话,如今已与阎王隔壁哩,且讲甚么雏儿把势!”说不了,又听得二
怪说:“猪八戒不好蒸。”八戒欢喜道:“阿弥陀佛,是那个积阴骘的,说我不
好蒸?”三怪道:“不好蒸,剥了皮蒸。”八戒慌了,厉声喊道:“不要剥皮!
粗自粗,汤响就烂了!”老怪道:“不好蒸的,安在底下一格。”行者笑道:
“八戒莫怕,是雏儿,不是把势。”沙僧道:“怎么认得?”行者道:“大凡蒸
东西,都从上边起。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
安在底下,一住了气,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他说八戒不好蒸,安在底下,
不是雏儿是甚的!”八戒道:“哥啊,依你说,就活活的弄杀人了!他打紧见不
上气,抬开了,把我翻转过来,再烧起火,弄得我两边俱熟,中间不夹生了?”
正讲时,又见小妖来报:“汤滚了。”老怪传令叫抬。众妖一齐上手,将八戒抬
在底下一格,沙僧抬在二格。行者估着来抬他,他就脱身道:“此灯光前好做手
脚!”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声:“变!”即变做一个行者,捆了麻绳,
将真身出神,跳在半空里,低头看着。那群妖那知真假,见人就抬,把个“假行
者”抬在上三格;才将唐僧揪翻倒捆住,抬上第四格。干柴架起,烈火气焰腾腾。
大圣在云端里嗟叹道:“我那八戒沙僧,还捱得两滚,我那师父,只消一滚就烂。
若不用法救他,顷刻丧矣!”好行者,在空中捻着诀,念一声“唵蓝净法界,乾
元亨利贞”的咒语,拘唤得北海龙王早至。只见那云端里一朵乌云,应声高叫道:
“北海小龙敖顺叩头。”行者道:“请起,请起!无事不敢相烦,今与唐师父到
此,被毒魔拿住,上铁笼蒸哩。你去与我护持护持,莫教蒸坏了。”龙王随即将
身变作一阵冷风,吹入锅下,盘旋围护,更没火气烧锅。他三人方不损命。
将有三更尽时,只闻得老魔发放道:“手下的,我等用计劳形,拿了唐僧四
众,又因相送辛苦,四昼夜未曾得睡。今已捆在笼里,料应难脱,汝等用心看守,
着十个小妖轮流烧火,让我们退宫,略略安寝。到五更天色将明,必然烂了,可
安排下蒜泥盐醋,请我们起来,空心受用。”众妖各各遵命,三个魔头却各转寝
宫而去。行者在云端里,明明听着这等吩咐,却低下云头,不听见笼里人声。他
想着:“火气上腾,必然也热,他们怎么不怕,又无言语?哼<口赍>!莫敢是蒸死
了?等我近前再听。”
好大圣,踏着云,摇身一变,变作一个黑苍蝇儿,钉在铁笼格外听时,只闻
得八戒在里面道:“晦气,晦气!不知是闷气蒸,又不知是出气蒸哩。”沙僧道:
“二哥,怎么叫做闷气、出气?”八戒道:“闷气蒸是盖了笼头,出气蒸不盖。”
三藏在浮上一层应声道:“徒弟,不曾盖。”八戒道:“造化!今夜还不得死!
这是出气蒸了!”行者听得他三人都说话,未曾伤命,便就飞了去,把个铁笼盖,
轻轻儿盖上。三藏慌了道:“徒弟!盖上了!”八戒道:“罢了!这个是闷气蒸,
今夜必是死了!”沙僧与长老嘤嘤的啼哭。八戒道:“且不要哭,这一会烧火的
换了班了。”沙僧道:“你怎么知道?”八戒道:“早先抬上来时,正合我意:
我有些儿寒湿气的病,要他腾腾。这会子反冷气上来了。咦!烧火的长官,添上
些柴便怎的?要了你的哩!”
行者听见,忍不住暗笑道:“这个夯货!冷还好捱,若热就要伤命。再说两
遭,一定走了风了,快早救他。且住!要救他须是要现本相。假如现了,这十个
烧火的看见,一齐乱喊,惊动老怪,却不又费事?等我先送他个法儿。”忽想起:
“我当初做大圣时,曾在北天门与护国天王猜枚耍子,赢得他瞌睡虫儿,还有几
个,送了他罢。”即往腰间顺带里摸摸,还有十二个。“送他十个,还留两个做
种。”即将虫儿抛了去,散在十个小妖脸上,钻入鼻孔,渐渐打盹,都睡倒了。
只有一个拿火叉的,睡不稳,揉头搓脸,把鼻子左捏右捏,不住的打喷嚏。行者
道:“这厮晓得勾当了,我再与他个双<木忝>灯。”又将一个虫儿抛在他脸上。
“两个虫儿,左进右出,右出左进,谅有一个安住。”那小妖两三个大呵欠,把
腰伸一伸,丢了火叉,也扑的睡倒,再不翻身。
行者道:“这法儿真是妙而且灵!”即现原身,走近前叫声:“师父。”唐
僧听见道:“悟空,救我啊!”沙僧道:“哥哥,你在外面叫哩?”行者道:
“我不在外面,好和你们在里边受罪?”八戒道:“哥啊,溜撒的溜了,我们都
是顶缸的,在此受闷气哩!”行者笑道:“呆子莫嚷,我来救你。”八戒道:
“哥啊,救便要脱根救,莫又要复蒸笼。”行者却揭开笼头,解了师父,将假变
的毫毛,抖了一抖,收上身来,又一层层放了沙僧,放了八戒。那呆子才解了,
巴不得就要跑。行者道:“莫忙,莫忙!”却又念声咒语,发放了龙神,才对八
戒道:“我们这去到西天,还有高山峻岭,师父没脚力难行,等我还将马来。
你看他轻手轻脚,走到金銮殿下,见那些大小群妖俱睡熟了,却解了缰绳,
更不惊动。那马原是龙马,若是生人飞踢两脚,便嘶几声,行者曾养过马,授弼
马温之官,又是自家一伙,所以不跳不叫。悄悄的牵来,束紧了肚带,扣备停当,
请师父上马。长老战兢兢的骑上,也就要走,行者道:“也且莫忙,我们西去还
有国王,须要关文,方才去得。不然,将甚执照?等我还去寻行李来。”唐僧道:
“我记得进门时,众怪将行李放在金殿左手下,担儿也在那一边。”行者道:
“我晓得了。”即抽身跳在宝殿寻时,忽见光彩飘飖。行者知是行李,怎么就知?
以唐僧的锦襕袈裟上有夜明珠,故此放光。急到前,见担儿原封未动,连忙拿
下去,付与沙僧挑着。八戒牵着马,他引了路,径奔正阳门。只听得梆铃乱响,
门上有锁,锁上贴了封皮。行者道:“这等防守,如何去得?”八戒道:“后门
里去罢。”行者引路径奔后门:“后宰门外,也有梆铃之声,门上也有封锁,却
怎生是好?我这一番,若不为唐僧是个凡体,我三人不管怎的,也驾云弄风走了。
只为唐僧未超三界外,见在五行中,一身都是父母浊骨,所以不得升驾难逃。”
八戒道:“哥哥,不消商量,我们到那没梆铃不防卫处,撮着师父爬过墙去罢。”
行者笑道:“这个不好。此时无奈,撮他过去;到取经回来,你这呆子口敞,延
地里就对人说,我们是爬墙头的和尚了。”八戒道:“此时也顾不得行检,且逃
命去罢。”行者也没奈何,只得依他,到那净墙边,算计爬出。
噫!有这般事!也是三藏灾星未脱。那三个魔头,在宫中正睡,忽然惊觉。
说走了唐僧,一个个披衣忙起,急登宝殿,问曰:“唐僧蒸了几滚了?”那些烧
火的小妖已是有睡魔虫,都睡着了,就是打也莫想打得一个醒来。其余没执事的,
惊醒几个,冒冒失失的答应道:“七、七、七、七滚了!”急跑近锅边,只见笼
格子乱丢在地下,烧火的还都睡着,慌得又来报道:“大王,走、走、走、走了!”
三个魔头都下殿,近锅前仔细看时,果见那笼格子乱丢在地下,汤锅尽冷,火脚
俱无,那烧火的俱呼呼鼾睡如泥。慌得众怪一齐呐喊,都叫:“快拿唐僧,快拿
唐僧!”这一片喊声振起,把些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妖精,都惊起来。刀枪簇拥,
至正阳门下,见那封锁不动,梆铃不绝,问外边巡夜的道:“唐僧从那里走了?”
俱道:“不曾走出人来。”急赶至后宰门,封锁梆铃,一如前门。复乱抢抢的,
灯笼火把,天通红,就如白日,却明明的照见他四众爬墙哩!老魔赶近,喝声:
“那里走!”那长老唬得脚软筋麻,跌下墙来,被老魔拿住。二魔捉了沙僧,三
魔擒倒八戒,众妖抢了行李白马,只是走了行者。那八戒口里啯啯哝哝的报怨行
者道:“天杀的,我说要救便脱根救,如今却又复笼蒸了!”
众魔把唐僧擒至殿上,却不蒸了。二怪吩咐把八戒绑在殿前檐柱上,三怪吩
咐把沙僧绑在殿后檐柱上,惟老魔把唐僧抱住不放。三怪道:“大哥,你抱住他
怎的?终不然就活吃?却也没些趣味。此物比不得那愚夫俗子,拿了可以当饭。
此是上邦稀奇之物,必须待天阴闲暇之时,拿他出来,整制精洁,猜枚行令,细
吹细打的吃方可。”老魔笑道:“贤弟之言虽当,但孙行者又要来偷哩。”三魔
道:“我这皇宫里面有一座锦香亭子,亭子内有一个铁柜。依着我,把唐僧藏在
柜里,关了亭子,却传出谣言,说唐僧已被我们夹生吃了。令小妖满城讲说,那
行者必然来探听消息,若听见这话,他必死心塌地而去。待三五日不来搅扰,却
拿出来,慢慢受用,如何?”老怪二怪俱大喜道:“是,是,是!兄弟说得有理!”
可怜把个唐僧连夜拿将进去,藏在柜中,闭了亭子。传出谣言,满城里都乱讲不
题。
却说行者自夜半顾不得唐僧,驾云走脱,径至狮驼洞里,一路棍,把那万数
小妖,尽情剿绝。急回来,东方日出,到城边,不敢叫战,正是单丝不线,孤掌
难鸣。他落下云头,摇身一变,变作个小妖儿,演入门里,大街小巷,缉访消息。
满城里俱道:“唐僧被大王夹生儿连夜吃了。”前前后后,都是这等说。行者着
实心焦,行至金銮殿前观看,那里边有许多精灵,都戴着皮金帽子,穿着黄布直
身,手拿着红漆棍,腰挂象牙牌,一往一来,不住的乱走。行者暗想道:“此必
是穿宫的妖怪。就变做这个模样,进去打听打听。”好大圣,果然变得一般无二,
混入金门。正走处,只见八戒绑在殿前柱上哼哩。行者近前叫声:“悟能。”那
呆子认得声音,道:“师兄,你来了?救我一救!”行者道:“我救你,你可知
师父在那里?”八戒道:“师父没了,昨夜被妖精夹生儿吃了。”行者闻言,忽
失声泪似泉涌。八戒道:“哥哥莫哭,我也是听得小妖乱讲,未曾眼见。你休误
了,再去寻问寻问。”这行者却才收泪,又往里面找寻。忽见沙僧绑在后檐柱上,
即近前摸着他胸脯子叫道:“悟净。”沙僧也识得声音,道:“师兄,你变化进
来了?救我,救我!”行者道:“救你容易,你可知师父在那里?”沙僧滴泪道:
“哥啊!师父被妖精等不得蒸,就夹生儿吃了!”大圣听得两个言语相同,心如
刀搅,泪似水流,急纵身望空跳起,且不救八戒沙僧,回至城东山上,按落云头,
放声大哭,叫道:“师父啊——
恨我欺天困网罗,师来救我脱沉疴。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
岂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西方胜境无缘到,气散魂消怎奈何。
行者凄凄惨惨的,自思自忖,以心问心道:“这都是我佛如来坐在那极乐之
境,没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经!若果有心劝善,理当送上东土,却不是个万古
流传?只是舍不得送去,却教我等来取。怎知道苦历千山,今朝到此丧命!罢,
罢,罢!老孙且驾个筋斗云,去见如来,备言前事。若肯把经与我送上东土,一
则传扬善果,二则了我等心愿;若不肯与我,教他把松箍儿咒念念,退下这个箍
子,交还与他,老孙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好大圣,急翻身驾起筋斗云,径投天竺。那里消一个时辰,早望见灵山不远。
须臾间,按落云头,直至鹫峰之下,忽抬头,见四大金刚挡住道:“那里走?”
行者施礼道:“有事要见如来。”当头又有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喝道:
“这泼猴甚是粗狂!前者大困牛魔,我等为汝努力,今日面见,全不为礼!有事
且待先奏,奉召方行。这里比南天门不同,教你进去出来,两边乱走!咄!还不
靠开!”那大圣正是烦恼处,又遭此抢白,气得哮吼如雷,忍不住大呼小叫,早
惊动如来。如来佛祖正端坐在九品宝莲台上,与十八尊轮世的阿罗汉讲经,即开
口道:“孙悟空来了,汝等出去接待接待。”大众阿罗,遵佛旨,两路幢幡宝盖,
即出山门应声道:“孙大圣,如来有旨相唤哩。”那山门口四大金刚却才闪开路,
让行者前进。众阿罗引至宝莲台下,见如来倒身下拜,两泪悲啼。如来道:“悟
空,有何事这等悲啼?”行者道:“弟子屡蒙教训之恩,托庇在佛爷爷之门下,
自归正果,保护唐僧,拜为师范,一路上苦不可言!今至狮驼山狮驼洞狮驼城,
有三个毒魔,乃狮王、象王、大鹏,把我师父捉将去,连弟子一概遭迍,都捆在
蒸笼里,受汤火之灾。幸弟子脱逃,唤龙王救免。是夜偷出师等,不料灾星难脱,
复又擒回。及至天明,入城打听,叵耐那魔十分狠毒,万样骁勇,把师父连夜夹
生吃了,如今骨肉无存。又况师弟悟能悟净见绑在那厢,不久,性命亦皆倾矣。
弟子没及奈何,特地到此参拜如来。望大慈悲,将松箍咒儿念念,退下我这头上
箍儿,交还如来,放我弟子回花果山宽闲耍子去罢!”说未了,泪如泉涌,悲声
不绝。如来笑道:“悟空少得烦恼。那妖精神通广大,你胜不得他,所以这等心
痛。”行者跪在下面,捶着胸膛道:“不瞒如来说,弟子当年闹天宫,称大圣,
自为人以来,不曾吃亏,今番却遭这毒魔之手!”如来闻言道:“你且休恨,那
妖精我认得他。”行者猛然失声道:“如来!我听见人讲说,那妖精与你有亲哩。”
如来道:“这个刁猢狲!怎么个妖精与我有亲?”行者笑道:“不与你有亲,如
何认得?”如来道:“我慧眼观之,故此认得。那老怪与二怪有主。”叫:“阿
傩、迦叶,来,你两个分头驾云,去五台山、蛾眉山宣文殊、普贤来见。”二尊
者即奉旨而去。如来道:“这是老魔、二怪之主。但那三怪,说将起来,也是与
我有些亲处。”行者道:“亲是父党?母党?”如来道:“自那混沌分时,天开
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
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
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
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
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
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行者闻言
笑道:“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如来道:“那怪须是我去,
方可收得。”行者叩头,启上如来:“千万望挪玉一降!”
如来即下莲台,同诸佛众,径出山门,又见阿傩、迦叶引文殊、普贤来见。
二菩萨对佛礼拜,如来道:“菩萨之兽,下山多少时了?”文殊道:“七日了。”
如来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不知在那厢伤了多少生灵,快随我收他去。”
二菩萨相随左右,同众飞空。只见那——
满天缥缈瑞云分,我佛慈悲降法门。明示开天生物理,细言辟地化身文。
面前五百阿罗汉,脑后三千揭谛神。迦叶阿傩随左右,普文菩萨殄妖氛。
大圣有此人情,请得佛祖与众前来,不多时,早望见城池。行者报道:“如
来,那放黑气的乃是狮驼国也。”如来道:“你先下去,到那城中与妖精交战,
许败不许胜。败上来,我自收他。”大圣即按云头,径至城上,脚踏着垛儿骂道:
“泼孽畜!快出来与老孙交战!”慌得那城楼上小妖急跳下城中报道:“大王,
孙行者在城上叫战哩。”老妖道:“这猴儿两三日不来,今朝却又叫战,莫不是
请了些救兵来耶?”三怪道:“怕他怎的!我们都去看来。”三个魔头各持兵器
赶上城来,见了行者更不打话,举兵器一齐乱刺,行者轮铁棒掣手相迎。斗经七
八回合,行者佯输而走。那妖王喊声大振,叫道:“那里走!”大圣筋斗一纵,
跳上半空,三个精即驾云来赶。行者将身一闪,藏在佛爷爷金光影里,全然不见。
只见那过去、未来、见在的三尊佛像与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布散左右,把
那三个妖王围住,水泄不通。老魔慌了手脚,叫道:“兄弟,不好了!那猴子真
是个地里鬼!那里请得个主人公来也!”三魔道:“大哥休得悚惧,我们一齐上
前,使枪刀搠倒如来,夺他那雷音宝刹!”这魔头不识起倒,真个举刀上前乱砍,
却被文殊、普贤,念动真言喝道:“这孽畜还不皈正,更待怎生!”唬得老怪、
二怪,不敢撑持,丢了兵器,打个滚,现了本相。二菩萨将莲花台抛在那怪的脊
背上,飞身跨坐,二怪遂泯耳皈依。
二菩萨既收了青狮、白象,只有那第三个妖魔不伏,腾开翅,丢了方天戟,
扶摇直上,轮利爪要刁捉猴王。原来大圣藏在光中,他怎敢近?如来情知此意,
即闪金光,把那鹊巢贯顶之头,迎风一幌,变做鲜红的一块血肉。妖精轮利爪刁
他一下,被佛爷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就了筋。飞不去,只在佛顶上,不能
远遁,现了本相,乃是一个大鹏金翅雕,即开口对佛应声叫道:“如来,你怎么
使大法力困住我也?”如来道:“你在此处多生孽障,跟我去,有进益之功。”
妖精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
我,你有罪愆。”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
先祭汝口。”那大鹏欲脱难脱,要走怎走?是以没奈何,只得皈依。
行者方才转出,向如来叩头道:“佛爷,你今收了妖精,除了大害,只是没
了我师父也。”大鹏咬着牙恨道:“泼猴头!寻这等狠人困我!你那老和尚几曾
吃他?如今在那锦香亭铁柜里不是?”行者闻言,忙叩头谢了佛祖。佛祖不敢松
放了大鹏,也只教他在光焰上做个护法,引众回云,径归宝刹。行者却按落云头,
直入城里。那城里一个小妖儿也没有了,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他
见佛祖收了妖王,各自逃生而去。行者才解救了八戒、沙僧,寻着行李马匹,与
他二人说:“师父不曾吃,都跟我来。”引他两个径入内院,找着锦香亭,打开
门看,内有一个铁柜,只听得三藏有啼哭之声。沙僧使降妖杖打开铁锁,揭开柜
盖,叫声:“师父!”三藏见了,放声大哭道:“徒弟啊!怎生降得妖魔?如何
得到此寻着我也?”行者把上项事,从头至尾,细陈了一遍,三藏感谢不尽。师
徒们在那宫殿里寻了些米粮,安排些茶饭,饱吃一餐,收拾出城,找大路投西而
去。正是:真经必得真人取,意嚷心劳总是虚。毕竟这一去,不知几时得面如来,
且听下回分解。
别人嚼过的东西你要么?还是自己看一遍吧!也没多长的
《昆仑神宫》结局惊喜一幕:鹧鸪哨重现了!
雪莉杨在祭坛上被炸飞,在迷迷糊糊中,看见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走过来,这人就是自己的爷爷—鹧鸪哨。
鹧鸪哨从迷雾中缓缓走来,满怀深情地看着雪莉杨,慢慢将她飘浮在半空中的身体托下来。
爷孙女俩相顾无言,唯有笑容温暖如煦。
不久,鹧鸪哨又缓缓走远,消失在迷雾之中。
鸿钧道长: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父。出场时曾做歌:"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看来在他上面是再也没有更高级别的人物了。整部《封神》中。此人身份应排第一。
2女娲娘娘:…………关于她中国人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吧补天济世第一人…………然而也是引发封神血战的第一人!!!
3火云洞三圣老爷:即天地人三皇帝王,遇到天花和瘟疫时候去求助他们最好不过了。(一个是伏羲、一个是神农,还有一个是谁我翻遍了全书都找不到他的名字)
祖师级人物:
1太上老君:也称老子或太清太上老君,住大罗宫玄都洞,坐骑青牛,座下大弟子为玄都大法师。镇山之宝:太极图(曾以此破去阴阳镜)、离地焰光旗(破番天印用过)
2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元始天尊,阐教教主,住昆仑山玉虚宫。座下著名弟子有南极仙翁、昆仑十二仙、姜子牙、申公豹等人。镇山之宝:玉虚杏黄旗
3通天教主:也称上清灵宝道君,截教教主,住碧游宫。座下弟子常常由精怪变化而来(笑:好没品的一个师父),大多徒弟都丧命于万仙阵中。
4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法宝分别为乾坤袋和七宝妙树。从第84章看来,接引、准提的身份应当稍在元始、老子之上,类似于元始等人师兄的级别。镇教之宝:青色宝莲旗
5灵鹫山元觉洞燃灯道人:相当于副教主身份。坐骑为梅花鹿。法宝为乾坤尺、紫金钵盂。
阐教第二代弟子:
昆仑山南极仙翁(元始座下大弟子):座下徒弟为鹿鹤仙童。
姜子牙:元始天尊门下修道40年,无仙缘,被师父赶下山去主持封神计划。法宝有打神鞭、杏黄旗等,坐骑为四不象。徒弟:武吉(樵夫出身,后封大将军)、龙须虎(北海妖怪,扬手能发磨盘大石头,阵亡)、五路神(宋异人家中起楼时候收下,除了搭造封神台以外没啥用处好像)
申公豹:元始天尊门下,贪图人间富贵,自己叛逃下山辅佐殷商去了。道术并不怎么像样,最擅长的离头之术好像也只能拿来吓唬人而已。最后被师父拿去塞了北海眼——很标准的叛徒死法。
昆仑十二仙 (元始天尊门下):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徒弟杨戬,镇山之宝为斩仙剑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徒弟金吒,镇山之宝为遁龙桩。
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徒弟木吒,镇山之宝为吴钩剑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徒弟哪吒,镇山之宝为九龙神火罩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徒弟黄天化、杨任,镇山之宝为七禽扇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徒弟殷洪,镇山之宝为阴阳镜
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徒弟殷郊,镇山之宝为番天印
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徒弟土行孙,镇山之宝为捆仙绳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无徒弟,镇山之宝为玉净瓶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徒弟韩毒龙、薛恶虎、韦护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老子座下大弟子):无徒弟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坐骑为仙鹤,无徒弟
阐教第三代弟子:
杨戬(封号清源妙道真君,民间俗称二郎神):初下山时使白马长枪,后改用三尖刀和弹弓。宠物哮天犬(可以看,可以打战,就是不知道可不可以拿来骑)擅长七十二变和八九元功。收五夷山金毛童子二人为弟子。
哪吒(即灵珠子,也号哪吒三太子):武器为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火尖枪和金砖(这么多武器也不嫌累得慌)特征:三头六臂。
黄天化(黄飞虎长子):武器为钻心钉、花篮和双锤。坐骑玉麒麟。
雷震子(姬昌百子):法宝为风雷双翼和黄金棍。
李靖(原商陈塘关总兵):武器为燃灯所传的三十三天黄金玲珑宝塔(那么重的黄金,好名贵的武器噢——胡思乱想中~~~~~~)
金吒(李靖长子):用遁龙桩
木吒(李靖次子):用吴钩双剑
土行孙:擅土遁之术。其妻邓蝉玉善用暗器五色石。
殷郊(纣王长子):武器为方天画戟、番天印、落魂钟和雌雄剑(叹:三头六臂果然方便)
殷洪(纣王次子):武器为紫授仙衣、阴阳镜、水火锋
韦护:武器为降魔杵
杨任(原殷商上大夫):武器为五火神焰扇和飞电枪,双眼被纣王挖去,手中生有双目(可以试想一番此君的长相,汗………………)
郑伦(苏护手下将官):鼻中白光能令人昏阙
散仙:
西昆仑闲人陆压:法宝为一种装在葫芦里面,称为"飞刀”的东西,疑似为生命体。其威力惊人,可破道家门人的护身元神。
终南山玉柱洞练气士云中子:镇山之宝为水火花篮、照妖鉴
九鼎铁叉山八宝云光洞度厄真人:座下主要弟子有李靖和郑伦,镇山之宝为定风珠。
五夷山散人萧升、曹宝:法宝为落报金钱(法宝很厉害,甚至能破定海神珠,只可惜主人的法力却差劲得要命,一出场就给挂了)。
凤凰山青鸾斗阙龙吉公主 (瑶池金母女儿):武器为雾露乾坤网、四海瓶、二龙剑、捆龙索。破番天印所用四旗之首的素色云界旗就来自其母手上。其夫君为洪锦,夫妇二人都善用旗门遁法。
截教门人
崇黑虎(北伯侯崇侯虎之弟):坐骑火眼金睛兽,武器为一铁嘴神鹰葫芦
火龙岛焰中仙罗宣 :坐骑为赤烟驹,武器为照天印、五龙轮、万鸦壶、万里起云烟、飞烟剑(全部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一下子就让龙吉公主打发了,当真丢脸得很)
九龙岛声名山练气士吕岳,座下弟子周信、李奇、朱天麟、杨文辉(五人均为瘟神)、后又收了郑伦。
九龙岛四圣:王魔—开天珠、李兴霸—拌黄珠、高友乾—混元珠、 杨森—劈地珠(四人后为凌霄宝殿四将)
魔家四将:魔礼青—青云剑和白玉金刚镯、魔礼红—混元伞、魔礼海—黑琵琶、 魔礼寿—花狐貂(四人后为四大天王)
峨嵋山罗浮洞赵公明(又称黑虎玄谭真人):坐骑为黑虎,法宝为定海珠。
金鳌岛十天君 :秦天君 、赵天君、董天君、袁天君、金光圣母、孙天君、白天君、姚天君、王天君、张天君(金鳌岛之战,浮想联翩啊~~~~~~~)
云霄、琼霄、碧霄三仙姑:赵公明之妹。法宝为混元金斗和金蛟剪,善摆九曲黄河阵,可迷人心智,非常厉害。
函芝仙:三仙姑之友
闻仲(殷商太师):坐骑为墨麒麟,武器为雌雄金鞭、额心有第三只神眼
蓬莱岛混元一气仙余元:坐骑五云驼,徒弟为七首将军余化,镇岛之宝为化血神刀,除杨戬外伤人无人能免。
其他妖邪:
轩辕坟三妖:千年狐狸精(化身为苏妲己)、九尾雉鸡精胡喜媚、玉石琵琶精
骷髅山白骨洞石矶娘娘:法宝为八卦云光帕,座下弟子碧云童子和彩云童子。
陈奇:口中黄气能令人昏阙,后与郑伦合称哼哈二将。
张桂芳:左道旁门,叫人名字能令人下马
蓬莱岛羽翼仙:千年大鹏雕,后被燃灯道人降服
丘引:曲鳝成精。
马善:燃灯道人面前琉璃灯成精(连这种东西都能变妖怪,没天理啊!)
孔宣:孔雀成精,后被准提道人降服,成为西方俗称的孔雀大轮明王。
张奎、高兰英夫妇:武器为独角乌烟兽、骷髅白骨幡和四十九根太阳金针。(平心而论他们的道法不算很高,却连杀了土行孙邓蝉玉夫妇,武成王、崇黑虎等西歧重将,嚣张得厉害哪!)
余化龙家五父子:能洒毒痘。
高明高觉兄弟:千里眼和顺风耳
梅山七怪:猪妖朱子真、羊妖杨显、牛妖金大升、蛇妖常昊、蜈蚣精吴龙、狗妖戴礼、白猿精袁洪
中国神仙表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
天佑元帅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君 |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
紫阳真人(张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
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
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
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罗睺(蚀星) | 计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 | 钟英 | 金游 | 殷郊 | 庞煜 | 刘吉 | 关羽 |
马胜 | 温琼 | 王善 | 康应 | 朱彦 | 吕魁
方角 | 耿通 | 邓伯温 | 辛汉臣 | 张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毕宗远 | 赵公明 | 吴明远 | 李青天 | 梅天顺 |
熊光显 | 石远信 | 孔雷结 | 陈元远 | 林大华 | 周青远 |
纪雷刚 | 崔志旭 | 江飞捷 | 贺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
黎山老母、镇元子
龙王:东海龙王敖广 | 南海龙王敖钦 | 西海龙王敖闰 | 北海龙王敖顺 | 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
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
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地藏菩萨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其这将、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
而生。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
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
炎帝的女儿
女娃(后化身精卫鸟)
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
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颛顼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羿
鲧 妻:女喜。
尧 又名:放勋,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
五帝:
通常指 黄帝 | 颛顼 | 帝俊 | 尧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纵横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华真人--庄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万古丹王--魏伯阳 | 太极真人--刘安
诙谐岁星--东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费长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净明教主--许逊 | 蓬莱(都)水监--陶弘景 | 天师--寇谦之
情仙--裴航 | 扶摇子--陈抟 | 显化真人--张三丰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
清净散人孙不二、长生子刘处玄、长真子谭处端、丹阳子马钰)
其它--民间神灵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称"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称"九天卫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厕神紫姑 | 石敢当 | 小儿神项橐 | 朱天大帝崇帧 | 茶神陆羽 |
花神 | 染织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师神鲁班 | 纺织神黄道婆 |
蚕神马头娘(山海经载为西陵氏,嫘祖) | 狱神皋陶 | 梨园神唐明皇
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驱蝗神刘猛(取猛将军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张帅 | 农神后稷
瘟神:又称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间又有称五瘟,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窑神太上老君 | 贼神时迁 | 穷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飞 | 周公、桃花女 |
欢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纯本书虚构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龙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罗王(道教中为三清的一种化身)
乾坤大仙 | 颠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无极老祖 | 无为老祖 |
霹雳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弥天诸神 | 阴阳法王
毒龙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双翼)| 南海深处一千里以下的---海皇(章鱼怪);
兽帝(九蛇头加龟背)(九婴与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气所造怪物)
霸王(长白山天池的箭恐龙) | 天子梼杌(颛顼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宫)|
不坏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热带密林中,身坚胜铁,刀枪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狮驼王 | 驱神大圣野象王 |
浑天大圣鹏魔王 | 通风大圣弥猴王 | 齐天大圣美猴王
西天灵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无过去、现在、未来 注: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
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因都有如来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这个名词西游原著里,提
及了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本书中称之为三世佛。)
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五方佛:
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萨:
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连神通第一 | 阿难陀多闻第一 |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叶头陀第一 | 富楼那说法第一 |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 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罗汉:
托塔罗汉 | 探手罗汉 | 过江罗汉 | 芭蕉罗汉 | 静座罗汉 |
骑象罗汉 | 看门罗汉 | 降龙罗汉 | 举钵罗汉 | 布袋罗汉 |
长眉罗汉 | 开心罗汉 | 喜庆罗汉 | 挖耳罗汉 | 笑狮罗汉 |
伏虎罗汉 | 沉思罗汉 | 骑鹿罗汉 |
十八伽蓝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叹妙 | 叹美 | 摩妙 | 雷音 | 师子 | 妙叹
梵响 | 人音 | 佛奴 | 颂德 | 广目 | 妙眼 | 彻听 | 彻视 | 遍视
二十诸天:
日天(又名日宫天子)| 大梵天 | 多闻天 | 金刚密迹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宫天子) | 帝释天 | 持国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辩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长天 | 散脂大将 | 婆竭龙王;
韦驮天(战神塞犍陀) | 坚牢地神 | 广目天 | 菩提树神 | 阎摩罗王。
其它:
金顶大仙、阿傩、伽叶。
婆罗门教诸神
佛祖摩诃婆罗佛与婆罗三世佛(此四佛全部为虚构、以下人名为与如来有关的仙、人)
频婆娑、阿罗蓝、郁陀、提婆达多
主要大神:大梵天、湿婆楼陀罗、雪山女神杜尔迦、群主
婆罗八部(婆罗门天龙八部)-(婆罗八部为虚构,以下诸神为印度创世诸神)
水神伐楼那 | 土神陀湿多 | 风神伐由 | 日神苏里耶 | 天帝因陀罗
道神普善 | 保护神毗湿奴 | 阿修罗:底提耶与檀那婆 | 火神婆由。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