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为什么要祭灶吃糖瓜和水饺?

老人 0 168

小年为什么要祭灶吃糖瓜和水饺?,第1张

小年为什么要祭灶吃糖瓜和水饺?
导读:小年在很多地方要祭灶,祭灶的目的就是为了祭奠灶神爷,让他上天说好话。吃了糖嘴巴就会甜,意思就是用糖来封住灶神的嘴。让他的嘴像抹了蜜一样甜,这样他才会说一些甜言蜜语给天上的神仙听。为人间说好话,保佑大家新的一年能够和和睦睦,阖家幸福。吃饺子

小年在很多地方要祭灶,祭灶的目的就是为了祭奠灶神爷,让他上天说好话。

吃了糖嘴巴就会甜,意思就是用糖来封住灶神的嘴。让他的嘴像抹了蜜一样甜,这样他才会说一些甜言蜜语给天上的神仙听。

为人间说好话,保佑大家新的一年能够和和睦睦,阖家幸福。

吃饺子是一种习俗,旧中国比较穷,很多人平时都吃不起面食。

在过年的时候,大家为了庆祝这种心情以及期盼来年会更好,大家都能吃上米饭,就会做一些面食,以饺子为首。

北方人本身又都比较喜欢吃水饺。所以慢慢的这样的习俗就沿袭下来了。

现在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过小年的习惯,但也有一些地方已经不过小年了。

这个还是要根据每个地方习俗不同。大部分的年轻人,小年的时候都还在上班,所以小年的氛围也不如大年来的浓烈。

任丘糖墩节是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

河北省任丘市一年一度的糖墩儿节开幕,来自北京、天津及沧州本地的数十万游客齐聚在吕公堡镇,一边品尝美味,一边享受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

糖墩儿,又叫冰糖葫芦,是北方人尤爱的一种冬日小食,任丘市糖墩儿节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数百位制作糖墩儿的师傅用山楂、山药、菠萝等食材制成样式各异的糖墩儿,为群众送上一场糖墩儿盛宴,让群众在赏民俗、闹元宵的同时,刺激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任丘糖墩节的传说

据介绍,任丘糖墩节源于一个古老又美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奶奶带领两个孙子乞讨来到现在的李花村附近,老奶奶信奉佛教,心地善良,经常把讨来的食物分一些给别的乞丐,后来,到外地闯荡的两个孙子成就了一番事业,回李花村建庙祭奠老奶奶,以后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就自发地包素馅饺子来祭奠老奶奶。

后来因日子艰难包不起饺子,山楂果形似佛珠,遂以糖墩来祭奠,这个风俗一直沿用至今,糖墩会的规模日益扩大,今年一进正月人们就开始在大街两侧摆摊设点,到正月十五糖墩会上的人次将达到数万人。

  吃灶糖|甜甜黏黏

 灶糖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天大街小巷都有卖灶糖的,家中大人在赶集市时早早会将灶糖买回家。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替自已多多美言,后逐渐演变成了小年必吃的零食。

  吃饺子|送行饺子迎风面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尤其是在北方,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炒玉米|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吃“年粽”|年年高中(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做米饼|团团圆圆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保住了大米、花生、芝麻等源香味口感与健康营养,吃起来别有风味,寓意“团团圆圆”。

  杀年猪|家一起杀年猪、讨好运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粘糕粘|年年高

 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其谐音为年糕,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

  吃麻糖|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相传,麻糖把灶神的嘴巴粘住,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意在表达期盼平安丰年的心愿。

  捏面花|面塑艺术

 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开始忙着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这些面食从和面、醒发和制作上都非常讲究,很费工夫。吃起来一层又一层,特别有嚼劲,口感自是非比寻常,用来春节待客作为主食食用。

  廿四团|廿四夜吃团子

 “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年味,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廿四团”用糯米粉制作,馅料有鲜肉、豆沙、萝卜丝等多种。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红色的印子,有圆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儿,同时也带来一年的好彩头。

  吃火烧|红红火火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用面粉加红糖烙烤而成的红糖烧饼、芝麻酱糖火烧,供不应求,民间取其谐音,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爆米花糖|小年小年,爆米糖甜

 江西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饺子包糖寓意甜蜜蜜。饺子包豆腐寓意都富。

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调饺子的时候不建议放白糖,尤其是蔬菜饺子。但是有的肉馅饺子是放糖的,下面以虾仁调馅为例做个说明:

1、虾仁九菜饺子馅

九菜切小段装入盘中,鲜虾去壳切成小丁;锅中放入适量食用油,放九菜大火炒2分钟,打入鲜虾仁速炒半熟,放入盐、蚝油、五香作料;炒到半熟时放入鸡精,盛入盘中放凉即可。

2、虾仁玉米饺子馅

玉米用刀刮下,焯水捞出,放凉备用;葱切葱花,姜片切碎;虾仁挑出虾线,洗净沥干水份,一半切成小段,一半剁成虾泥;虾泥里加入葱花,姜片,鸡蛋1个,料酒1茶匙,生抽2茶匙,水1茶匙,胡椒粉1小勺,顺着一个方向搅上劲;加入剩下的虾仁,加入盐2小勺,鸡精1小勺,顺着一个方向搅匀,再加上玉米粒拌匀。

3、虾仁黄瓜饺子馅

鲜虾去头和尾,去虾线,切成小丁,用盐、料酒、生姜末腌半小时;取几个鸡蛋炒一下并划散;黄瓜切丁,放点盐腌一会儿,出水后把水倒掉;三个材料混合后,用花椒烧麻油,淋在馅儿上搅拌均匀,适当加点酱油拌匀。

4、虾仁猪肉饺子馅

猪肉剁馅,虾仁洗净去线剁馅,倒入酱油腌制肉馅;白菜心剁细,加葱、姜、花生油、拌匀、倒入腌制好的肉馅中,顺一个方向搅拌;加入适量高汤,再加盐、味精、香油、调好味,馅为粘稠状,放入冰箱冷冻2-3小时成为“膏”状包出的饺子成丸、汤多、味道好。

5、虾仁香菇饺子馅

虾仁猪肉剁碎后加入蚝油酱油腌制备用;温水泡发秋木耳后洗净,温水泡发小香菇后洗净(喜欢饺子汁水丰富就不要倒香菇水,上层清水可以用在调馅中),青椒洗净切碎,木耳香菇青椒剁碎后混匀;取出腌好的肉馅,加入香菇木耳青椒碎,再加入葱姜末,加入香油,花生油和盐调味混匀调味(如喜欢可以在这里加入事先煮好的花椒水或加入胡椒粉等调味品)。

6、虾仁芹菜饺子馅

虾需要用料酒腌下去腥味;准备少量猪肉剁馅;把芹菜、胡萝卜、虾、木耳、切成小丁,放入姜末跟猪肉泥,加入适量黑胡椒、五香粉、香油、盐、味精,搅拌均匀。

7、虾仁萝卜饺子馅

葱姜和虾仁洗净切碎备用;猪肉剁成肉馅,加一个蛋清、盐、酱油,搅打上劲,再加入切碎的葱姜和虾仁,搅匀;白萝卜擦成丝,焯水过凉水,切碎,拧干水分;把萝卜碎加入拌好的肉馅里,加盐、味精、糖、胡椒粉和花生油,搅匀。

8、虾仁莴笋饺子馅

虾提前剥好,加入料酒生粉腌制一会儿;莴笋切丁,用盐杀一下水分,玉米用刀刮下,姜切末,准备少许猪肉剁成馅;把猪肉馅、玉米粒和姜末放入碗中,倒入少许料酒,生粉,糖,盐,味精,五香粉,蛋清,酱油,黄豆酱;把花生油放入锅中,小火加热后放入大料,八角,干辣椒等香料,炸香关火,倒入肉馅;把事先炸好的葱油放入肉馅,打肉馅时注意方向要一致,把莴笋丁放入肉馅里打匀;包饺子时把馅料放入饺子皮上,再放入一个腌制好的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