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四年级端午节见闻作文400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一天,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我的外婆每到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包
1四年级端午节见闻作文400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一天,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我的外婆每到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包粽子,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包粽子吗对了,是纪念屈原。外婆家的菜园地边上种了非常多的粽叶。包粽子时,要挑又大片又新鲜的粽叶采摘下来,清洗干净备用,再拿出十几斤糯米,也把它洗干净,如果要吃肉馅的,就包肉,要吃红豆馅的,就包红豆……外婆知道我喜欢吃大肉粽,所以大肉粽就多包了一些,她先把肉切成块状,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先拿一张粽叶,把糯米和肉包进去,再用棕树的叶子撕成的细条子,来把粽子捆起来,就包成了一个粽子。最后放到柴锅上去煮,煮上几个小时,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肉粽子了。
到了下午,我心老早就飞到赛龙舟的地方了,于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去信河边看赛龙舟,来到信江河,河岸两边好热闹啊,人山人海。我从远处就听到锣鼓“咚咚”的声音了。走近又听到“嘿哟!嘿哟!”的喊口号声。我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赛龙舟要喊口号呀”妈妈说:“你看到在龙舟上的人动作非常整齐,那你知道是为什么了吧!”“嗯——是让划龙舟的人动作很整齐,得第一名”“对了!”我看到一艘龙船停在岸边,我就捞起裤脚,爬上去玩了玩。这时,看到十几艘龙船争先恐后,向我们的方向划来,船上的人有的光着膀子,有的穿着背心,你追我赶,非常激烈……
我好喜欢端午节啊!
2四年级端午节见闻作文400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人民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在那天,屈原抑天长叹一声,投身激浪的汩罗江,人们纷纷来打捞他的尸体,有的把粽子投入江中,还有的把雄黄酒倒入江中,怕鱼伤害屈原的尸体。
7号,妈妈买回米、粽叶在水中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我和妈妈在家包粽子。妈妈和爸爸都说自己从来没包 过粽子。这时妈妈说:“没关系,我们一起学着包。”刚开始妈妈叫我把粽叶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把糯米塞入,把上面的一个小角折下来,然后把上面的一个大角折下来,再一折,把绳子扎紧。我们正高兴的时候,突然我看见米从下面漏了出来,妈妈说:“粽子包漏了,没关系,我们重新再来。”第二个,我和妈妈一起包,虽然包得不太好看,但很严实,我们成功了!接着,后面的粽子越包越好看,和外面卖的没多大区别。这时,妈妈让我单独包一个,我按照刚才包粽子的过程,一步步的包,虽然没包漏,但我包的像个扁饼子。妈妈对我说:“包的越多就越好。”哦!包粽子就像学习一样,多练就熟了。
煮粽子了,妈妈把我们包好的粽子放到冷水时,煮了30分钟,我耐心的等待。熟了,这时满屋子飘着粽子的香气,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包的“扁饼子”拿出来,尝了尝,嗯!真好吃。
3四年级端午节见闻作文400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我和陈诗敏一起去游泳。一路上太阳烤着大地,让人不敢出门。尽管天气这么热,但游泳的引诱把我和陈诗敏还是勾引了过去。我们买了门票,就急匆匆的换了泳衣,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浅水区,先浸泡一下身子,再去稍微深一点的区域游泳。
最有趣的时候,也就是最刺激的时候。那时,我叫陈诗敏一起去深水区游泳,可她不会,我们只好向别人借了一个游泳圈,这下我们可以去游了。我们先看了一下深度,15米的深度,陈诗敏不敢,只好坐在阶梯上玩水。我就来回游,做各种各样的花样,例如:前翻、后翻······等许多样式。陈诗敏看着我好玩的样子,自己也想游一下,陈诗敏鼓起勇气,套上游泳圈,下了水,前面还一帆风顺,可到中间的时候陈诗敏不知怎么了,不能往前游了,也不能往后退了。陈诗敏没办法,只好两脚乱蹬,希望能蹬回去,两手乱打水,希望能我能看到,我看到之后,游到她面前问:“你怎么了。”陈诗敏着急的说:“我回不去了,帮我一下”我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我先游到她后面,用尽力气把她往前推,毕竟是深水区,我掌握的不是很好,用尽了力气,才把她往前推了一点点,我只好去叫其他两个不是四年级的,是三年级的来帮忙。她们在后面推,我在前面拉,我们一起喊“一二,一二”。人多力量大!不久,我们就把陈诗敏推上了岸。
这次游泳真是有惊无险啊!但是最有趣的事也是最刺激的事!
4四年级端午节见闻作文400字
有关这传统的节日,有很多种说法。在此我只想说我家乡的端午节。
自从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开始到离家工作几乎每个端午节都是在村子西北的的沙丘上过的。
有很多年,我爷爷都黎明前就挑过来无根水,又上山采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夹在门把后,还夹在我们姐弟几个的耳朵上。这过节的气氛就是在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弥漫开来。无需任何华丽的语言,满是对儿孙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时我爷一给我夹上我就能醒过来,而有时却是闻到那艾蒿的阵阵清香后慢慢才从睡梦里醒来。不管咋醒这天早晨没喝无根水以前是不能说话的。平时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我们几个这天都很乖的,喝完无根水,象征性的用无根水洗洗脸,下一个程序该分鸡蛋了。鸡蛋是我妈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时鸡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爷爷奶奶总分给他十个,而我们姐妹几个能分到六道八个。每每这时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给我一两个,还不忘在我后脑勺上轻轻拍一下。
我们揣好分得的鸡蛋,叫上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发。必须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顶端,然后回头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乡已绿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还有邻村的都从四面八方往这赶。
男孩们领着小狗,吹着口哨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看谁能第一个爬到呢。往上爬时不穿鞋的,网上裤腿就上,有时还倒滚回去。每爬上一个小山丘拿出鸡蛋相互磕一下谁的现碎现吃她的鸡蛋,所以分鸡蛋时都挑红皮儿的小一些的。
登上处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挥手,喊叫,就这样边吃鸡蛋边上。四五个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风伴着欢笑飞舞,春日迎着我们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欢快地在震动。
等疯累了,玩够后,满身是沙子的我们回到家时,香喷喷的韭菜卧鸡蛋,还有我妈烙的荞面饼已经摆好了。
5四年级端午节见闻作文400字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唱着童谣,端午节又来到了我的身边。
五月初二,我来到了邻居大妈家中,看见大妈正在包粽子,一片片粽叶、糯米经过大妈的巧手包扎成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我好奇地说:“大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大妈笑着说:“包粽子是细致活儿,手劲活儿,你看得容易做得难的。”“我会用心来学的。”“那好,你先仔细看看我是怎样包的再自己试着包吧。”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大妈拿起两三片粽叶交叉一小边叠好,双手从粽叶的外边卷起,一个圆锥形的粽叶筒子做好了。她就把准备好的糯米红豆一勺一勺往里装,待快装满时,又拿来一根筷子使劲一下一下插紧粽叶筒子里的糯米,果然那糯米下降了一点,她又加了一点糯米,又压紧。接着她迅速把筒子上面的粽叶对着包起,尖角突出,还用手压压,使得尖角处不流出糯米。最后她把包扎好的粽子用绳子使劲绑好,有时还用牙齿咬着绳子一端绑着。她说:“如果绳子没有绑紧粽子,待煮时,粽子就会爆破流出糯米饭来,那就没有包好粽子了。所以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
我看了一会儿就学着包起粽子来,我拿好三片粽叶叠好,往外一卷,嘿,真成了一个圆锥形,一只手握着这个圆锥形,一只手把糯米装进来,待满了时,我也学着用筷子插紧,再加些糯米。我再慢慢地把两边的粽叶头对折包起,咦,怎么不成角了打开再包还是不成角,形状异常难看。只能求救大妈了,“说了吧,看得容易做得难。”大妈接过我手中的粽子,重新包扎,这时我仔细看到她包起时,两边粽叶边对折包,手边压平压成角来。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
我又重新包起粽子来,在粽叶对折包起时,用心压平压成角,可不管我怎么用心,粽叶似乎总不听我的使唤,美丽的尖角总不在我的手上出现。几经努力,最后总算包好两个形状丑丑的粽子来,也算是安慰我了。
望着这两个丑丑的粽子,我真正明白了,有些事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小----枣----,粽子”
每到端午节,我儿时故乡的那一声声叫卖粽子的声音便在我耳边回响。
那是四十多年前,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从兰州回到故乡,-----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
那时的故乡条件很苦,地里收获的庄稼寥寥无几,青黄不接的年头时有发生,特别是到春天时节,槐花、榆钱、地里的野菜便是村里人度日的辅助食粮。每到这个时候,我便盼着母亲在这个时候经常念叨的“五月端午”。
端午节前后,村里的大街上经常传来一声声叫卖,卖粽子的是邻村的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娘,推着一个木制独轮车,两边是用麦秸杆编制的“蒲囤”,用棉被包裹着,打开盖子,粽子的`香味便随着热气缓缓的飘出来。
听到叫卖,我们姐弟便央求母亲要几毛钱,跑到街上,那时候,故乡没有像大米样的糯米,只有像小米一样的黄黏米和叫做黍子的谷物,包好的粽子小的三分钱一个,大一点的五分,往往刚刚买到手,我们姐弟便抢着吃起来,引得一旁的小孩子口水直流。
我的故乡是“沧州金丝小枣”的产地,那些年,树上结的枣子也格外好吃,红红的,咬开一点,枣肉在阳光反射下,泛出一条条金丝光亮,过冬的干枣,肉厚皮薄核小,是古代进贡的御用品。那时候,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村里基本没有多少枣树,谁家院子有自然生出的小果树,也只是几年光景,等不到大量结果,就被“割尾巴”挖掉了。
由于父亲在兰州做工,我们家条件在村里算好一点。后几年,快到端午节时,母亲便去集市上买一些黏小米、小枣,把头年在池塘河边撇来的芦苇叶找出来包一些粽子,有时候,粽子里放一些槐花、榆钱,也放一点野菜,蒸出的粽子黄的是黏米,白的是槐花,红的是小枣,绿的是榆钱和野菜,香甜的粽子透着槐花的香气、和野菜的芳香煞是好吃。
村里和我大小般的小孩子多,每到这个时候,许多小孩子闻到粽子香气,就跑到我们家玩耍,母亲也往往拿出一些给他们尝尝,后来,干脆多做一些,给附近的每家每户都送几个,往往做出的百十个粽子,一大半都送给别家的小孩子了。
母亲去世有十几年了,每到清明的时候,母亲的坟前总是有许多烧纸钱的灰痕,族里一个我年龄相仿的侄子说,咱村里五十左右的人,谁没吃过三奶奶做的饭?谁没穿过三奶奶缝纫机做的衣服?你们姐妹兄弟都在外工作,不方便回来,我们就顺便给三奶奶烧些纸吧。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当初的小孩子都已年过半百,但母亲的慈祥温和与善良却留在了我的心中,也留在了那个我们家族世世代代居住的小村庄。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 导语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真正的了解端午节吗?下面 为大家整理了端午节的感恩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伟大的诗人屈原,至今已经有了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泊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说到端午节那我就和你们分享一下我家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以往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吃着奶奶亲手包的粽子,而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不想再吃呆巴巴的粽子看赛龙舟了那多没意思啊!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嗖”的一下不知让脑细胞里的哪根神经给敲了一下来一个自己创作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叫妈妈帮我把包粽子之前的工作给做好了,再打电话叫表哥表妹来我家,不一会他们其乐融融的来了,包粽子大赛就这样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的乱包,有的包成寿司有的包成三角形还有的东破一张粽叶西破一张粽叶我们都乐坏了都快笑破肚皮了,我定了一下神想:这叫什么创意嘛,突然想起我看过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于是我定下心来想着奶奶包粽子的方法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形状的,不管他们怎么闹怎么打扰我的心思我都不理睬他们,我一定要把粽子给包好,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我把这个爱心形的粽子给包好了他们都惊讶的看着我,我得意的想:我要让爸爸妈妈亲口吃上我包的爱心粽子,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那份爱,这时我宣布包粽子大赛结束!
两三个小时后粽子蒸好了,我带着我的爱心粽子来到爸爸妈妈身旁对他们说:“爸妈今年的端午节我想送你们一份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粽子;爸妈这是送给你们的,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陪伴我成长!妈妈看了眼泪在眼睛里直打转,爸爸的感动不像妈妈,他哈哈大笑的说:“我的女儿长大了!我宣布今天的比赛芷若获胜!
在这个古老又传统的端午节中我既自己包了粽子也借此机会感谢了我的爸爸妈妈!多么难忘而又美好的端午节啊!
篇二
也许是那碧海苍茫的芦苇塘不知何时淡出了我的视野,也许是如今商品化的城市生活不断颓废着我的热情,过节已经成了我忙里偷闲的代名词。
回家的途中,不经意间被:“新鲜粽子,新鲜粽子”的吆喝声,吸引驻足。端午节牵扯着曾经那些清香的回忆陡然萦绕心间。
第一次看到邻家小孩,拿着苇叶包成的粽子,在我面前边炫耀,边轻轻地剥开时,糯米香混合着苇叶的清香,瞬间裹挟了我不能自抑的馋念,很想尝尝那粽到底啥味?回家后我不顾正在灶台边忙碌的母亲,自顾嚷嚷起来:“妈,我也要吃粽子。”母亲的背影,兀自停顿了片刻,转身的瞬间,那眼里有一抹晶亮顺着汗渍的印迹,轻轻落入我的视野:“乖,下一次端午节,妈一定给你包。”母亲的双眼似乎蒙上了一层雾,声音也变得艰涩起来,我的心忽然就有了种寒冷的感觉,有点懂了母亲对我的许诺。
真正品尝到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我已经记不清是第几个端午节了。只记得有一天清晨,母亲唤我起床,和她一起去采摘芦苇叶。瞬间仿佛就可以吃到粽子的欲望,满满地支撑着我,兴奋地随着母亲,躲入芦苇塘中,寻那又宽又大,但不能太老的苇叶,仔细地不把它弄劈了,码成一摞。看母亲把苇叶泡在水盆里。母亲像变戏法似得把泡好的糯米,洗的干干净净的红枣摆出来。我们姐弟围在母亲身边,唧唧喳喳地催母亲赶紧包。
坐在小院中的母亲,一双巧手将两片苇叶交错一下,搂一把盆里泡好的糯米,放在由苇叶围成的小槽中,再将一枚红红的大枣,嵌入其中,只见苇叶翻飞两下,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赶紧把母亲准备好的细丝线递给母亲,看母亲自豪地把那个小粽子捆绑的服服帖帖,然后小粽子又被泡进了水里。一下午我忙碌的视线总在母亲的双手间穿越,把太多的美好织成我记忆里最美的画面,母亲亲手包着粽子,有着母亲味道的香甜的粽子。
在成长已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碌,让心也变得懒散与慵怠起来,记忆更是在繁杂的岁月砥砺中渐渐淡去曾经的美好。但是每到端午节,我依然会寻回母亲那里,在寻找苇叶,挑选糯米,商量包粽的种类,以及慢火炖,还是使用高压锅更方便快捷中与姐妹斗嘴,与母亲笑闹。尝遍美味的我,已不再眷恋粽子的清香,但我却希望曾经的美好能不断唤醒我渐趋疲惫与麻木的心,让那颗感恩的心永远停留在母亲每一次亲手劳作的细节之中。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