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农村作文400字7篇

老人 0 26

回农村作文400字7篇,第1张

农村作文400字7篇
导读: 回农村作文400字篇1 我的老家在一个小农村。 放暑假的时候,我回了趟老家,我们老家的门口两边都种了香菜,香菜两边各种了一棵小桂花树,一棵是我出生时种的,另一棵是姐姐出生时种的。院子里面还有一棵参天大树,爸爸说这是他出生时

回农村作文400字篇1

我的老家在一个小农村。

放暑假的时候,我回了趟老家,我们老家的门口两边都种了香菜,香菜两边各种了一棵小桂花树,一棵是我出生时种的,另一棵是姐姐出生时种的。院子里面还有一棵参天大树,爸爸说这是他出生时种的。这棵大树每到春天就会开出白色发紫的花朵,我每次想吃花蜜时都跑到楼顶上拿一根小木棒往树顶上一扔,“咚”的一声,一小簇紫色的花朵就飘了下来,每次当它们飘下来的时候就像一只只紫白色的花蝴蝶飞了下来,我赶紧跑下来,把那些花朵从中间竖着撕开,会有一些甜汁出来,然后在花片上一吸,那可口而又香甜的汁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在那参天大树的旁边,有一片菜地,菜地里种着各种的菜:青菜、韭菜、花菜……。每到春夏这两天季节时,每家每户的门口,院内,都是绿油油的一片。从楼顶往下看,哇!多美的景色啊!仿佛自己就在一副画中一样。

春天,一阵暖风吹来,各家把自己的桌椅饭菜都放到院子里,一边吃着饭菜,一边享受着春风,一边欣赏着美景,再听着小鸟传来的歌声,这是一副多么有趣的画面啊!

有些小孩子在土地上挖一个坑,放一点干柴和枯叶,再拿打火机一点,一个小火坑就完成了。一些小孩在火坑里埋一些地瓜,再盖上一层一层的薄土,等焖熟了之后就开吃了,把热气腾腾的皮剥开后,里面的仁儿黄澄澄的,让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嗯!真好吃,有香又软又甜。

这就是我在家乡的有趣生活!

回农村作文400字篇2

乡下的生活比城里快乐、有趣多了。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有玩耍的空间,有说不尽的开心事、快乐事。

我上三年级的那年寒假,爸爸妈妈去看望爷爷奶奶了,把我送到了姑姑家。

那天中午,大人们都午休了,表姐和邻居的一个女孩带我去玩。我们来到屋前的一条小河里。河水清澈见底,阳光照耀在水面上,闪闪发光,美丽极了!小河水不深,我们卷起裤腿,迫不及待地跳入小河中。小河的水从我们的脚下哗哗的流过,偶尔还有鱼儿在我们脚下窜来窜去。正值炎热的夏天,我们用天然溪水浇在脸上,一点都不感觉太阳的炽热。在清凉的河流中,我们打水仗、捉鱼儿,翻开石头抓躲藏在下面的螃蟹……真是开心极了,乡村的上空充满了我们热闹的欢笑声。

抓了几只螃蟹,玩够了水,我们又来到了小河岸边姑姑的菜园里。哇,菜园里的蔬菜可真不少啊:青青的辣椒,红红的西红柿,披着紫色衣裳的茄子,还有在枝条上荡着秋千的诱人的黄瓜……真是应有尽有。我们刚好有点饿了,表姐摘下几条黄瓜,给我们每人一根。在溪水中洗洗,就坐在树荫底下有滋有味地啃起来。

突然,小河里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一只龙虾。我们赶忙去追这只龙虾,可是它太顽皮了,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追了老半天都还没有抓到它。我们却累得气喘吁吁,汗珠在脸上滚动着。再看那只龙虾就像一点儿都不累似的,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意思,一会儿就在我们眼前消失了,我们只好放弃了。

戏水、吃瓜、抓虾,这就是我所经历的乡村趣事。

回农村作文400字篇3

早晨起来,我扒在窗台上,向外面望去,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披上了银装,白色一眼望不到边。突然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堆雪人。

我拿上铲子和老爸一起来到院子里,老爸把雪铲到一起,弄起了一个雪堆,我用手稳重而有力的拍着,想让雪人的身体更加牢固。接着,我滚着一个雪球,想让它大起来,可以当雪人的头,可我怎么弄也弄不大,“这可怎么办那”我正在喃喃自语,老爸来了,它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把那个小雪球放到雪人的身子上说:“你把雪往雪球上面弄,慢慢的雪球就大了,可以当雪人的头。”果然,不一会儿,雪人在头就完成了。然后,我拿来胡萝卜当鼻子,又拿来两颗榛子当眼睛,又拿来小树枝当雪人灿烂的微笑。还拿来两根又粗又长的树枝当手臂。我拿来我的玩具枪,挂到它的身上还有帽子,戴到它的头上。从远处看,它好像是个威严的战士,守护着它的冰地王国。

下雪是快乐的,它让我耐心的堆了一个完整的雪人,这是我在20xx年里第一件有趣的事。

回农村作文400字篇4

今年过年,直到腊月二十九,爸爸妈妈才从北京赶回来乡下和我们团聚。看到爸妈,我可高兴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就忙着把旧春联换下来,贴上新春联。我呢,就在旁边帮点小忙。爷爷到大街上买了好多菜,还买了鞭炮。奶奶在家里打扫卫生,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擦桌子,可忙了!

中午过后,爸爸就忙着做年夜饭了。我爸爸他当过厨师哦,只见爸爸不一会儿就做好了几道菜……桌上的菜越来越多,多得我手指和脚趾加在一块儿都数不清了。终于要开饭了,爸爸放完鞭炮后,我们一家人就吃了起来。桌上还有一盘鲜鱼,奶奶说不能吃。我便奇怪地问奶奶:“奶奶,这鲜鱼又不能吃,那放在这里干什么啊”奶奶笑着说:“‘年年有余’中的‘余’和‘鱼’同音,这样就寓意着我们每年都能余下一些东西。”“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明白了。然后我向爷爷敬了一杯饮料,祝爷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爷爷也祝我步步高升、学习进步。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燃放起了烟花,穿上新衣服的男女老少都在观赏。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从大年初一起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健康、快乐、平安。我们小孩子都会非常开心,因为我们可以收到压岁钱。

家乡的春节可真有趣,真热闹!真希望每天都这样!

回农村作文400字篇5

每年过年爸爸妈妈总会带我去安徽老家去过新年。一回到农村,我就会像被放飞的小鸟,无拘无束。农村那广阔的空间,给了我无忧无虑的寒假生活。在苏州,爸爸妈妈从不让我放鞭炮的,一回乡下,嘿,随便怎么玩吧,怎么高兴怎么玩!

乡下有各种各样适合儿童玩的鞭炮,有甩炮、擦炮、喷花、调皮王、彩色糖果烟花,这些鞭炮烟花中最好玩的就要数调皮王了。调皮王的个子小小的,矮矮的。它的引线和其它鞭炮的引线是不一样的,是长在肚脐眼上面的,外面穿着一件红色的花衣服,一看就很调皮,和我一样!调皮王最调皮的地方就是点燃那根长在肚脐眼儿上的引线以后,只听见“哧溜溜哧溜溜”的声音,调皮王在地上打着转转,就像是在跳着芭蕾的小天鹅,还发出一种耀眼的红光,光亮而眩目。正当我们看得目不转睛,调皮王燃尽了,不动了。我又忍不住拿出第二个第三个,要继续欣赏它那诱人的舞姿!

哥哥说:“我们来放炸炮吧!”“好的。”我和妹妹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拿出一个瓶子,然后一个人拿着炸炮,一个人点燃炸炮,一个人准备用瓶子盖在炸炮身上。当我们跑开以后,只听见炸炮“啪”的一声,瓶子飞上了天又掉了下来,把我们吓了一跳。妈妈说,这个炸炮太危险了,所以我们又放调皮王了。

回老家过年真开心啊!

回农村作文400字篇6

新年到了,我到外婆的老家走了一趟,那里是农村,与城市相比,到处呈现出一片新气象。

新年一到,农村现存在一些木结构的老房子门上就发生了变化,平时门上什么东西都没贴,现在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艳艳的春联,看上去十分喜庆。每一副春联都各有千秋:有的写着“天天迎好运,日日送如意”;有的写着“爆竹声中送虎年,欢欢喜喜迎玉兔”,总之文字是林林总总、各种各样,但寓意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吉祥。

春节一来,原本喜欢凑在一起聊天的大嫂们,也开始忙活了。她们把家里里外外地打扫了一遍,玻璃窗擦得分外明净,被褥都彻头彻尾地被更换清洗;在外婆的老家,偶然也看到有人家在烹牛宰羊,厨房里主妇手中的菜刀在不停地舞动着,锅里不断地冒出丝丝香味,桌子上的菜越来越丰盛:红烧肉、猪舌头、河鲫鱼、笋烤肉等一大堆美味佳肴,鼻子不被勾住才怪呢!口水不流根本就不可能!想吃的念头不出来肯定不会!不然就是个“木头人”了。

一到晚上,农村放鞭炮也比城里热闹,主要是放鞭炮的场地比城市里空旷,围在一起看热闹的人比城市里聚得密集,尤其是拍手欢蹦的小孩子显得比较多,好一派热景象!

怎么样,这个春节你到过农村了吗?

回农村作文400字篇7

春节,我和母亲父亲回老家过年。我们刚一到,那老家的山山水水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高兴的又蹦又跳,由于我多年没回过老家,所以大家都不认识我了,包括家乡的小黄狗。我刚准备下山回家,那里所有的狗都向我冲来,我赶忙后退,还好碰上了强哥,把狗赶了回去。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爷爷出来接我们,而奶奶因身体不好只能坐在沙发上,远远地招呼着我。看着这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我和强哥相约到河里去摸鱼。于是我们以放牛为借口,来到凉爽的河边,当时我心砰砰地跳,生怕摸不着鱼。刚想到这儿,强哥就抓到了2只大鱼,我们高兴得又是蹦又跳。赶紧回家拿些柴火,胡乱地放些调料,就在河边升火烧鱼吃。烧着烧着发现牛不见了,于是我们不得不丢下快要到嘴的美味,赶紧四处找牛。回来时鱼已经烧焦了,浑身黑乎乎的,还冒着青烟。我们迟疑地望了一下对方,好象非常失望的样子,可几乎同时又各自快速抢到了自己满意的那一条,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是那么地香。

这件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真是一个愉快的春节。

我的爷爷已去逝近十年了,每逢佳节,时常思念他老人家,即便有时候在梦里相见,也无不为之动容哭醒。临近年关,作一首小文,以表相思。

《祭祖父文》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哀乐,人恒有之。哀思祖父,勤勉持家,德才双重,为人坦荡。每念儿时,精怪调皮,童心烂漫。而今当下,稳健于行,沉稳于心,实属无奈!父辈睿智,感君之德,兢兢业业,吾辈之幸。年近不惑,一事无成,寸功未建,每逢思之,痛心疾首!追思祖父,本享天伦,苍天无情,不予人寿。自恃坚强,每逢思之,痛哭流涕。君若有灵,冥冥之中,佐佑孩儿,兴事成业,上报苍穹,下抚子弟。

后记:因为我和妹妹相差一岁多,妈妈一时照看不了两个娃,所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加之我是家里又是长孙,爷爷奶奶疼爱又加。爷爷在村里威望比较高,年轻时候,做过教师,当过村里队长(村委下设两三个队)等,他的一生很不容易,吃了很多苦、受过罪,但他老人家还是坚强的带领一家人慢慢地强大起来了……。每年休假回老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爷爷的坟前探望他老人家,即便他老人家离开我已近十年,每到爷爷坟前,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直落。也就是这个时候,自己可以借机把内心的无奈与不易,让情绪得到发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三、出处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扩展资料:

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

现在很多妈妈都在纠结,孩子究竟是该自己带还是奶奶来带。自己带,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给奶奶带,又怕乡下带的娃脏兮兮的,农村风气太严重。究竟农村的奶奶能不能带好孩子呢?其实环境并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奶奶本身。

农村奶奶究竟能不能带好孩子

1从环境上来看也是有利有弊

我们都知道农村的环境一般都比城市的环境要好,农村没有人来人往,没有城市里的喧嚣,没有快节奏的生活,有的只是绿油油的野菜和金灿灿的大麦。虽然很多大城市现在都在搞绿化,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但依旧没有办法和农村相比。

城市的环境虽不如农村,但发展却不可小觑,出门就是公交地铁,出租车也是方便了不少上班族。作为农村奶奶,貌似不太能适应城市生活,毕竟过惯了农村闲暇的日子。比如农村老人晚上吃完饭,就想看看电视睡觉,但是城市里基本上十一二点才休息。

农村老人更看不惯这种浪费电,又浪费钱的生活。当然是思想与习惯不同,意见也很难统一,时间一久,老人自然想回去。其实呢,孩子在城市生活和在农村生活各有利弊,孩子在城市能收获很多,眼界自然也会打开,见识的东西也很广。但是,在农村却能够呼吸更好的空气,有更多的空间玩耍。

2在教育的问题上,农村奶奶似乎更能带好孩子

现在很多年轻人,一直都标榜孩子应该在自己身边,事实上自己都是个宝宝,每天手机时间都会比宝宝还要多。而奶奶反而更疼爱孙子孙女,他们愿意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孩子,也会根据自己带孩子的经验,取长补短,因为他们毕竟是带过一个甚至很多孩子的人,并且愿意和孩子沟通交流。

事实上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更喜欢跟老人在一起学习,因为在城市里,大部分孩子早早地就进行了早教,从小的压迫感,他们反而更愿意和自己最亲的人在一起沟通交流学习。而农村奶奶,相对有更多的耐心,也不会被电子产品所绑架。

3生活上,农村奶奶和爸妈存在更多分歧

首先在饮食上,农村奶奶普遍在宝宝一岁之前,就想在辅食中添加盐、糖之类的,但是对于新手妈妈来说,这些都是很排斥的育儿观。其次就是衣着问题,很多奶奶恨不得大夏天也要给宝宝穿很多,深怕宝宝冻着,但是我们的新手妈妈都知道讲究科学,大人穿多少小孩也是一样,没有必要过分的保暖。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只要耐心地进行沟通,彼此相互体谅,理解。我相信作为一个明事理的长辈,也一定会尊重晚辈的意见。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农村奶奶都适合带孩子呢?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适合带孩子,能不能带好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取决于老人本身。

以下几类老人不适合带孩子

1 满口脏话

有些老人,会习惯性地爆粗口,而孩子却特别喜欢模仿大人,跟着这样的老人一起生活,很容易学成“出口成脏”的人。

2 自身存在不良习惯

有些老人喜欢抽烟、喝酒、随地吐痰,还有待人并不和善的老人并不适合带孩子,这样带出的孩子会受到不良影响。

3 缺乏耐心的老人

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常性地犯错,但是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细心,有耐心。如果缺乏耐心,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动手,这样老人可不能带宝宝。

4 沉默寡言的老人

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大人不断地引导,当然老人如果性格活泼一点的,小朋友也更喜欢与他们交流,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也有一定的好处。相反沉默寡言的老人,内心也是很沉闷的,在小孩子学语的时候,很容易限制孩子的语言能力,所以这类老人不适合带娃。

所以农村奶奶带孩子,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有利有弊。只要大家权衡好利弊,最终选择一个对家庭更好的方案,一定会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