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正月十九迎婆婆”是舟曲县元宵活动的高潮,在全县 汉族村寨广泛流传,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民俗宗教活 动,又称“圣母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史前文 化气息,是舟曲县各族群众最隆重也是最后一个年节活动。 舟曲县每个汉族村寨都供奉“婆
“正月十九迎婆婆”是舟曲县元宵活动的高潮,在全县 汉族村寨广泛流传,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民俗宗教活 动,又称“圣母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史前文 化气息,是舟曲县各族群众最隆重也是最后一个年节活动。 舟曲县每个汉族村寨都供奉“婆婆”,各村的“婆婆” 不尽相同,有的供奉“太乙元君九天圣母子孙娘娘”,有的 供奉“三霄圣母”,有的供奉“百子娘娘”,有的供奉“送子 观音”,当地人统称“婆婆”,据说都是掌管婚育大权的女神, 是“女娲娘娘”的化身,慈悲为怀,能帮助人们人丁兴旺, 万事遂心。 据传,舟曲迎“婆婆”活动始于隋朝时期。当时经过三 国至南北朝300 多年的战乱,北方地区人丁稀少,万户萧瑟。 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 并复兴宗教教化安民。当地官民在举行元宵庙会时祭请当地 苯教善神“婆婆”“出巡散福”,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九“迎婆 婆”的定例。 舟曲县“迎婆婆”活动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开始准备。 大家把木雕的“婆婆轿”精心装扮,挂上香包、绣品、工艺 品、彩灯,缀上彩花、明镜,给“婆婆”雕像戴上凤冠,穿 上蟒袍、霞披、绣花鞋。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大家到“婆婆 庙”进香,观赏香客敬献的各种工艺品。没有子孙的妇女则 求儿求女求孙,发心许愿,并摘取“婆婆”的饰品,在愿望实现后偿还。不许愿的妇女则细细欣赏各种手工艺品,学习 “女红”技艺,并摘取自己中意的饰品拿回家学,来年加倍 偿还。舟曲县大部分汉族村寨每年正月十九在本村和邻村举 行“迎婆婆”活动,但舟曲县城附近的十多个村的“婆婆” 都于正月十九到县城“聚会”,一起“出巡散福”,规模十分 浩大,数万人赏灯迎福,热闹非凡。 正月十九夜幕降临,舟曲县城内外 16 位“婆婆”从四 面八方汇聚城东驼铃山集会,整个县城尽收眼底,万家灯火 灿若繁星,千家万户燃放烟花遥拜“圣母”。晚上 巡礼炮鸣响,16位“婆婆”按约定俗成的次序依次下山进城。 每位“婆婆”都有鼓乐开道,牌灯、彩旗前导,金瓜、斧钺、 朝天镫、乾坤圈巡护,道士、高僧诵经,华盖、芭蕉扇随行, 数百人前呼后拥。“婆婆”轿周身数十盏灯笼、彩灯流光溢 彩,“婆婆”好像海市蜃楼腾云驾雾徐徐而来。16 位“婆婆” 和浩浩荡荡的护送队伍在松棚灯廊下缓缓行进,两边人家设 香案具供品焚香化马叩拜接迎,并燃放烟花爆竹,给抬辇护 卫者敬酒递茶。信男善女争先恐后从“婆婆”轿底下钻过, 以“接福祛病”,消灾免祸。新婚未育的青年争相“请轿”(抬 轿),请“圣母”早赐贵子。数万人观灯接福,争睹“婆婆” 芳容,随“婆婆”游走,万头攒动,人山灯海,前不见头后 不见尾,极其壮观。16 位“婆婆”列队穿过主街道,分道各 自回宫,沿途转村歇庙,群众一路接送,通宵达旦才送回神
婆婆的生日
今天,婆婆过生日。我们一家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了婆婆家,要为婆婆过生日。
昨天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把全部的作业都写完了,加上今天不但可以给婆婆过生日,还可以跟哥哥玩,真是激动万分。
在路上,我问妈妈:“妈妈,婆婆最喜欢什么啊?”“婆婆最喜欢我和舅舅回来陪她了。”妈妈笑了笑说。是的,妈妈难得几次到樊川来,而舅舅由于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工作,所以每年只能回来两三次。假如婆婆见到了舅舅和妈妈,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我在心里面想:我要留在婆婆身边,逗她笑。
我们的车停到了婆婆家的后门,响了一下喇叭,婆婆听到了,赶紧跑出来迎接我们。只见她系着围裙,戴着护袖,手还没有洗干净就出来了。真没想到,婆婆今天是老寿星,还烧饭给我们大家吃。
晚上,院子里搭起了帐篷,开了灯,把婆婆家照得像白天一样。我把蛋糕的奶油涂在哥哥脸上,哥哥也开始反攻了,他把奶油扔到了我的脸上,我们俩顿时哈哈大笑……所有的客人,包括我们孩子,都为婆婆敬酒、祝寿,婆婆看着我们,脸上溢满了笑容,眼角却流下了幸福的泪花。在大家的陪伴中,婆婆过了幸福的一天。
“幸福是什么?是功成名就、受人敬仰吗?是恬静悠闲、无牵无挂吗?”我说:幸福就是合家团圆。
俗话说得好“孙子是奶奶的心头肉”,虽然这么讲有点夸张,但是由此可见长辈对后一辈的喜爱已经到了无可复制的地步。
你的婆婆溺爱孩子可以理解,这也充分说明她对孩子的喜欢,但是这种行为绝对要加以制止,不能让不好的状况持续下去,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首先,你要主动和婆婆进行一场沟通。把事情提前和老公说一下,两人商量好,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去和婆婆讲。同时,在和婆婆交流的过程中先要表示感激,感谢她为孩子无私奉献了那么多,肯定她的付出。
然后话锋一转,说虽然大家都很疼爱孩子,但是不可能一辈子陪伴在他身边,孩子以后肯定还是要独立面对这个社会的,因此在孩子成长之际你们夫妻俩人决定一起过来和她探讨孩子该怎么去管理,征求她的意见。(千万不要直接指出对婆婆溺爱孩子的不满,那么做会伤了对方的心)
在探讨的过程中,你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提出自己对孩子管教的看法,然后双方达成一个对孩子管理教育好的方法方式。另外,还要表明以后会互相督促,大家都不要违反这种管理模式,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只会有害,而没有任何益处。
其次,在搞定婆婆之后,还要和孩子进行一番交流。我们要告诉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做一个积极努力且正能量的人。而且尤其提醒孩子在和奶奶相处的过程中,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自私目的而去撒娇,这样会导致奶奶溺爱他,也会不利于他的成长。(在这里我想说下,婆婆溺爱孩子并不都是她的责任,也和孩子一味地索取、撒娇有关系。当然正常的撒娇无可厚非)
我侄子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他每次想要什么东西,只要父母不给他买,他就会去找奶奶,一口一声喊“奶奶”,还说以后长大要孝敬奶奶,给奶奶买房子、买漂亮的衣服。老人家哪里招架得住孩子这样的“攻势”,没多大会就带他去买玩具、零食了。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我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了生养我们的父母。他们不仅为我们呕心沥血,还为我们的孩子倾尽所有。生活中我们要尽可能多陪陪他们,也让孩子多陪陪爷爷奶奶,有事多沟通,家和才能万事兴。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