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讲了一件什么事

老人 0 98

西游记讲了一件什么事,第1张

西游记讲了一件什么事
导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内容简介

石猴出世·大闹天宫

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生出一石猴。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四处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须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归来打败混世魔王,收复七十二洞妖王,结义六大魔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针(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秦广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谏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把金刚镯从南天门扔下击中悟空。

猴王被擒。玉帝命天兵刀砍斧剁、南斗星君火烧、雷部正神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八卦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躲在巽宫,有风无火,遂无伤,得火眼金睛。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下旨游奕灵官、翊圣真君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西游记》原著中的“五百年”形容年代很久远,并非具体时间。根据原著第十四回中记载,五行山是王莽篡汉之时从天降下。据此推算,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实际已经过去大约六百多年)。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给他熔化的铜汁喝。

 取经缘由·师徒来历

如来佛祖说南赡部洲贪*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去往西天取经,以大乘佛法劝化众生。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光蕊得中状元,被丞相殷开山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张彪谋害。殷温娇产下一子,抛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岁受戒。法名玄奘。后玄奘母子相见。报了前仇。

泾河龙王因赌卦少降雨水,触犯天条当斩,求唐太宗救命。太宗臣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太宗魂被迫入阴司对证。还生后修建“水陆大会”。请陈玄奘主行法事,开演诸品妙经。观世音显像,指化陈玄奘去西天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御弟,赐号三藏。

唐三藏西行,出离边界即落入魔洞,得太白金星解救。在五行山揭去如来的压帖,救出孙悟空,赐号行者。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强盗,唐僧数落人,孙悟空一怒离去,观世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观音院,因悟空卖弄锦斓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黑风怪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仙丹。诱黑风怪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属于嫦娥中的一员,《西游记》中“嫦娥”是对月府所有仙女的称呼。并非民间传说里的后羿之妻姮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后来唐僧在浮屠山得乌巢禅师传授《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黄风岭遇怪刮黄风迷人,孙悟空请须弥山灵吉菩萨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屡遭挫折·降妖伏魔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婚。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元子拿获。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被黄袍怪摄入洞中的百花公主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幌金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乌鸡国国王因不敬文殊菩萨被狮精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化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狮精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所化。

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因火眼金睛怕烟,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观音菩萨降妖。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黑水河龙王变作艄公。诱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孙悟空请来西海龙王太子摩昂擒龙回西海。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乞雨救旱有功,做了国师,国王敬道灭僧。悟空等与三法师斗法,一一挫败他们,使之现了原形。

观音座前莲花池内金鱼修炼成精,在通天河岁食童男童女。悟空和八戒变作童子,打退妖怪。妖怪作法,使通天河封冻,诱唐僧上冰上行走,摄入水府,观音菩萨赶来。把金鱼收回南海。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看守童打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僧捉去。悟空金箍棒被收,打不过他,请来火德真君、李天王、天兵天将、邓辛天君、水伯、十八罗汉等,无人匹敌,都被妖怪用金刚镯把兵器收去,如来暗示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后来找到太上老君处,方用芭蕉扇把青牛收伏。

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唐僧、八戒喝子母河水受孕,悟空取来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气。西梁国王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赚关文,坚意西行,唐僧却被琵琶洞蝎子变化的女妖摄去。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使妖怪现了原形,死在坡前。

不久,唐僧因悟空又打死强盗,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猕猴趁机变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天庭众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

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恼恨孙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灵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勇,借天兵神力,降服二怪,扇灭了大火。师徒四人得以继续西去。

后来,师徒四人又先后除去了万圣老龙和九头虫驸马,黄眉怪,蜘蛛精,蜈蚣精和青狮、白象、大鹏三怪。

比丘国国王被圣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从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

陷空山无底洞里老鼠精又变化女子掳唐僧强逼成亲。孙悟空访知老鼠精是李天王义女,上天庭告状,李天王把鼠精押回天曹发落。灭僧国王发愿杀一万僧人,孙悟空施法术,把国主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改灭法国为钦法国。隐雾山豹子精欲食唐僧肉,被悟空用瞌睡虫睡倒,八戒一耙结果了妖怪性命。

师徒四人到天竺国,郡侯张榜求雨。悟空访知原委,劝郡侯向善,天降甘霖。师徒来到玉华州,因教授王子学艺,被黄狮精盗走兵器。悟空等三人夺回兵器,黄狮精投奔祖翁九灵元圣,即太乙救苦天尊坐下九头狮子所化。悟空至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请来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了九灵元圣。

来到金平府,唐僧元宵夜观灯,被玄英洞辟寒、辟暑、辟尘三个犀牛摄去。悟空请来四木禽星擒拿三怪,斩首示众。

在天竺本国,唐僧被月宫玉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悟空识破真相,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的真公主。

在铜台府地灵县寇员外家化斋后,寇家遭劫,寇员外丧生。唐僧师徒被当做强盗捉起入狱,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员外灵魂,案情大白。

 到达灵山·取得真经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上古燃灯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这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孙悟空成了正果,金箍儿也自然脱落。自此五圣成真,共享极乐。

01上:孙悟空搅乱蟠桃大会,不慎将三个蟠桃掉落凡间,天庭的牡丹仙子奉命下凡寻找蟠桃。东海恶蛟将捡到到的两个蟠桃给妻子春瑛和其腹中胎儿食用,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仙骨。牡丹仙子找到了一枚蟠桃,却被恶蛟欺负,适逢值日公曹的东华上仙冒着被处罚的危险擅离职守救了牡丹仙子。恶蛟顺势又抓了很多小孩子。此时,孙悟空大闹天宫,因此天锣大响,玉帝急召众神仙回返天庭。东华要牡丹仙子先行返回,自己则去救那些无辜的孩子。东华用“混圆飞天”、“暴雨含香”消灭了恶蛟,事后去灵霄殿负荆请罪。牡丹仙子下跪,直言是自己的过失连累了东华上仙,请玉帝饶恕东华。东华以一句“愿为苍生,无怨无悔”赢得玉帝及众仙的谅解,牡丹仙子心中为之一动。(此段牡丹仙子的扮相十分养眼,东华与恶蛟的打斗是一大看点)[500年后]洛阳李玄,天生爱美,跟随太上老君修行多年。一日,欲元神出窍外出巡游,临行前命书童看守其身,待其七日后返回。不料,童子接到母亲病重消息,等了六日不见师傅回来,遂葬其身躯。李玄回来,见肉身已毁,只得借老乞丐之身还魂。不料,肉身乃是瘸腿。此时,老君出现,言此肉身将永世追随,并赐铁拐和葫芦为其法器。铁拐李成为八仙之中第一位归位的神仙(灵珠:红色)

01下:牧牛童子贪玩走失了青牛被贬下界,东华上仙在南天门外对其笑说:我们一盏茶后见。转世后,汉将钟离舍身救敌,功德圆满,东华度其重回仙班,并赐葵扇为其法器具。汉钟离成为八仙之中第二位归位的神仙(灵珠:绿色)下凡后的青牛化身青牛观的道士,到处宣扬符水可治病。茶楼中,将军费长房正在与众同乐,忽闻某大婶的儿子喝了符水就快死了,一怒之下冲到青牛观指责道士妖言惑众,扬言如果那孩子真的死了,就拆了道观。“道士”怒斥其娘亲会遭罪。何仙姑去找人参精,初遇也在找寻人参精的穿山甲。仙姑找到了万年人参精,被穿山甲抢去要吃,恰逢居士张果老赶来,欲追穿山甲,被不明所以的费长房搅局,穿山甲趁机逃走。孝子费长房替母拜访张果老,居士试探其心,要其瀑布灌顶,后将经文传其母。城楼之上,突然电闪雷鸣,东华上仙现身,空中现出“美、吃、赌、妄、杀、色、财、懒”八个大字,乃八仙之特征。正与费长房说话间,通天出现,刹那,天崩地裂……

--------------------------------------------------------------------------

02上:东华救了费长房,临走留下一句“石牛留血泪,慈母吐鲜红。”观天台上,李、钟二仙彼此逗闹,被东华上仙看见。东华斥责他们,并罚弟子钟离跪地思过。蟠桃园内,牡丹仙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凡人对盂兰佳节的祈愿,以至于东华喊她也没听到。二仙的话题转到了天地有一劫的事情上,东华说李、钟二仙已成,另四仙也已投胎,最后二仙尚未转世,偏偏还有一仙要遭受“千年情劫”。此时,水中出现了东华的影子,被牡丹仙子看到。东华速速离去,袖中红叶飘落。牡丹仙子发现红叶上乃凡间宫人思春的题诗,牡丹仙子对东华有了别样的感情。何仙姑听张果老说今天又有人来相亲,故意言语粗鲁行为大大咧咧,没想到来人竟是费长房。此时,街上敲锣打鼓,蓝采和打着快板,说唐僧取经回来了[距东华上仙救了被恶蛟欺负的牡丹仙子已是514年了],又说喝了符水的那个孩子中邪死了,费长房一怒之下冲到青牛观找那个“道士”。蓝采和好玩,将仙姑的胭脂涂在了石牛上,石牛好象在流血泪。穿山甲在煮千年何首乌,看见了躲避不及的老人参精和小人参精,遂追了过去。张果老寻香而至,吃了半锅何首乌,被穿山甲发现,穿山甲回头来追张果老,谁知张的毛驴把剩下的半锅也吃了个精光。穿山甲又折返去追毛驴,结果张国老倒骑着毛驴飞升上天,成了八仙之中第三位归位的神仙。(灵珠:兰色)费长房成亲之日,蓝、何均去恭贺。忽然狂风大作,一道光过处,长房母亲从里屋弹出跌落在地,口吐鲜血,应了东华当日所说“石牛留血泪,慈母吐鲜红。”青牛抓了长房母亲,要长房痛苦一辈子。蓝、何两人去请张帮忙,张告知此乃费之劫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其母自然没事。何询问解救之方法,张告知见庙就进见佛就拜或许会有转机。

02下:何、蓝二人照张所说行事。蓝问何是否对费有情,何说男女之间也有朋友之义。后两人去到玄女庙,蓝贪睡之际何却虔心叩拜,得到了九天玄女所赐的“玄女剑”,九天玄女亦成为何仙姑的师傅。蓝采和抱怨大圣不显灵,孙悟空却突然出现,告知蓝乃当年赤脚大仙转世,对自己有一脚之恩,会帮蓝尽快成仙。天庭上,牡丹仙子确信在蟠桃园水池内看见的影子就是东华上仙。孙悟空上天问牡丹仙子借蟠桃以助采和迅速成仙,牡丹仙子不肯,王母现身,亦表明不能相赠。孙悟空遂指责牡丹仙子思凡,却被王母训斥,无趣离开。仙姑以帮穿山甲寻找千年何首乌为条件,要穿山甲和她一起去救费长房。不料,穿山甲一见青牛便口称大哥,两妖乃是故友。穿山甲求青牛放了仙姑,青牛答应给一柱香的时间让仙姑逃跑,却猛吹点燃的香。孙悟空变成东华上仙的模样,约牡丹仙子下凡。他要牡丹仙子称其为东华哥,并问牡丹仙子要了一支花钗作为“定情信物”,后被牡丹仙子发现,追逐而去。仙姑被青牛抓到,东华上仙赶来,打斗中,青牛用太上老君的金刚镯子打伤仙姑。东华救了仙姑。凉亭之中,追逐孙悟空而来的牡丹仙子见到东华上仙,以为还是孙悟空变化的,愤怒地要“猴子”把花钗还给她,坦言是对东华动了情,是喜欢东华,一时激动,纱袖中掉落出那片红叶,东华直承叶子是他的。孙悟空现身,对东华说花钗是牡丹仙子要交给你的,连心都给你了。孙悟空大笑着离开,说“牡丹思春了”。牡丹追问东华,红叶是否刻意留下?东华否认。牡丹不相信东华对自己一点情也没有,说愿意贬为凡人,只求能跟东华厮守。东华斥责她,说她身为仙人言语轻佻,等制服青牛后,要向王母娘娘禀告。(此段东华迷、牡丹迷均可大饱眼福)

--------------------------------------------------------------------------

03上:仙姑醒来,发现救她的神仙变成了女的,又见牡丹仙子手中的红叶飘落水中,瞬间复又回到掌心,认定自己见到了神仙。仙姑要求牡丹仙子帮助自己成仙。牡丹仙子因为东华上仙的事心中不悦,对仙姑说成仙不好,无情又铁石心肠。青牛和穿山甲绑了费长房,又燃起火堆要烧死长房母亲。东华赶来营救,仙姑也来了。混乱中,仙姑叫长房带其母先行离开,自己去帮东华,又被穿山甲打伤。铁拐李给长房母亲服了仙丹,伤势有所好转。东华再次帮仙姑疗伤,说她妄就是妄,要她潜心修炼。言谈中,又提及念在修行不易,不去王母那儿告牡丹仙子的思凡之罪了。(此段是仙姑初遇牡丹)费长房以为余妖未除,冲动地对着新娘就是一拳,把贞娘打倒,铁拐李叫费停手,告知贞娘乃是哑巴,没法回答。费给贞娘送跌打药,表示为了不连累贞娘,要送她回娘家,贞娘拒绝,两人不欢而散。费长房提了好酒向铁拐李谢恩,并言明无心修道。天庭之上,孙悟空化作王母娘娘的样子戏弄牡丹仙子,但因露出了猴子尾巴而被牡丹识破。孙以“花钗信物”要挟牡丹替他在王母面前说好话,牡丹拒绝,说凡人有骨气,仙人更要有仙骨,做错事愿受惩罚,但绝不受人威胁,孙佩服牡丹,将花钗还给牡丹。灵霄殿上,风云变色,东华上仙禀明玉帝,愿经历三三之灾、九九之劫,入轮回、下凡尘,引导八仙归位。玉帝要太上老君选一良辰吉日送东华下凡。汉钟离问东华什么是三三之灾、九九之劫?东华告知其中的一劫就是自己要喊钟离作师傅。孙悟空跟钟离及拐李打赌度蓝采和、何仙姑、费长房成仙,一人一个,比先后。观天台上,牡丹仙子以一句“对月行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回应,东华诉其冥顽不灵

03下:牡丹仙子说即使东华不愿意跟自己做神仙眷属,也不希望看到东华遭受“千年情劫”。东华以掩眼法修改无字天书——“东华上仙,唐太宗年间,投身费长房家中,贞娘之子。”费长房一回到家就看见满屋子贴满了各种符咒,责备贞娘,被其母制止。贞娘觉得是自己把妖气带来,留下遗书悬梁自尽,被长房所救。长房第一次对着贞娘叫了娘子。牡丹仙子来到费长房家中,看到的是费与贞娘的情深意浓。牡丹仙子为之动容,身后传来东华上仙的声音“牡丹仙子心中已经没有了戾气,我总算安心了。”牡丹知道是东华看穿了她的心思,用仙法修改了天书,来试探她,牡丹气愤非常。东华要牡丹速回天庭,好好做她的守园仙子。牡丹说不要做神仙,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女子,有一个疼爱她的相公,就像贞娘一样,虽然哑了,还是有人疼有人爱。凉亭内,牡丹要把自己的灵珠逼出来救贞娘,被东华以仙法将灵珠重新逼回体内。过度消耗灵力,牡丹晕了过去,东华抱着牡丹,情不自禁地去抚摩牡丹的脸庞。(此段风景优美,流水潺潺)铁拐李给长房、长房母亲、贞娘都服用了长春丸,以便慢慢度化长房。蓝采和来找费长房,只见贞娘一人,在帮费纳鞋底,青牛出现,蓝跟青牛打斗被青牛打伤,青牛抓了贞娘。孙悟空赶到,为救采和性命,孙送了500年功力给他,蓝采和成了八仙之中的第四位神仙。(灵珠:**)孙和青牛打斗,何仙姑、费长房赶去救贞娘,被穿山甲拦截。孙一个疏忽,让青牛逃脱。何使激将法,穿山甲放了贞娘。竹筏上,何故意摇晃把穿山甲摔下水去。何救了穿山甲,也知道了穿山甲怕水的弱点。

--------------------------------------------------------------------------

04上:青牛被汉钟离逮到,带回天庭。因为舍己救人、功德圆满,何仙姑成了八仙之中的第五位神仙。(灵珠:粉色)。仙姑飞升之际,长房赶到,铁拐李称其有仙骨,只要好好修炼,不用几年,也可像仙姑一样得道成仙。牡丹仙子醒来,问东华是不是很喜欢她?东华未置可否,只说天规始终是天规。牡丹说东华很过份:喜欢东华,东华说犯天条;要牺牲自己救贞娘,东华又不让救。牡丹跟东华打赌:凡人是最重“情”的,如果世上无“情”可言,立刻回返天庭,不再思凡。东华化做长房母亲,牡丹变身贞娘,两人同时落水。结果费长房还是先救了“母亲”。牡丹愿赌服输,伤心地回到天上。东华亦转世投胎,取名吕洞宾。王母娘娘夸赞仙姑是九天玄女教出来的好徒弟,并告知仙姑虽已成仙,但尚未归位。王母要牡丹仙子教仙姑各种天规天条,并与仙姑姐妹相称。牡丹告诉仙姑,神仙是不能掐指算其他神仙的,除非他的法力比其他神仙高2倍。[距东华上仙转世已是20年了]李、钟、张、蓝、何、在天庭叙旧、打闹一翻后,凡间的吕洞宾也长大了。七星塔之上,吕洞宾饮酒作诗,写下“身在儒家欲太平,玄英重志布衣青,谁能世上争名利,欲事天皇上玉清”的佳句。李、钟、张、蓝、何五仙下凡,找了一处破茅屋,众仙用法术将之变为“逍遥居”,斗战胜佛也下凡来了。

04下:五仙一佛让吕洞宾做了“黄粱一梦”,梦醒,吕顿悟功名利禄乃是过眼云烟。(此段可看到蓝采和女装扮相)汉钟离考虑着要十试吕洞宾。费长房一家因为吃了长春丸,容颜不老,怕吓坏了左邻右舍,遂搬迁到深山里居住。魔教使者春瑛要穿山甲加入通天教,椿树精也突然出现进行游说。穿山甲吃了老人参精又要去吃小人参精,费长房救了小人参精,自己却被穿山甲打伤。因为穿山甲惧水,小人参精和长房跳水逃脱。没了爷爷,小人参精无家可归,长房将他带回了家。春瑛要杀吕洞宾为夫君报仇

--------------------------------------------------------------------------

05上:春瑛步步紧逼,眼看情势危急,黄鹤护体,救了吕洞宾。吕轻易地通过了前九试:第一试:洞宾一日自外归,忽见家人皆病死。洞宾委之大数,心无懊恨,但厚备葬具而已。须臾死者皆复生,而洞宾亦不之怪。第二试:洞宾一日卖货于市,议定其值,市者反悔,止酬其值之半,洞宾无所争论。第三试:洞宾元日出门,遇丐者到门求施,洞宾与以物,而丐者索取不厌,且加谇焉。洞宾惟再三笑谢。第四试:洞宾牧羊山中,遇一饿虎奔逐群羊:洞宾牧羊下山,独以身当之,虎乃释去。第五试:洞宾独坐一室,忽见奇形怪状鬼魅无数,有欲斩洞宾者,有欲杀洞宾者,洞宾危坐,毫无所惧。复有夜叉数十,解一死囚,血肉淋漓,号泣言曰:“汝宿世杀我,今当偿我命。”洞宾曰:“杀人偿命理也。”遂起索刀欲自刎偿之。第六试:春水泛溢,洞宾与众共涉,方至中流,风涛波涌,众皆危惧,而洞宾端坐不动。第七试:洞宾一日外出,及归,则家资为盗劫尽,殆无以供朝夕,洞宾略无愠色;乃躬耕自给,忽锄下见金数十锭,洞宾以上掩之,一无所取。第八试:一日洞宾遇卖铜器者,买之而归,见其器皆金也,即去寻卖主而还之。第九试:有疯狂道士陌上市药,自言服者立死,再世可以得道。旬日无人敢买,惟洞宾买之。道士曰:“子速备后事也。”洞宾服之,全然无恙。(此九试均出自洞宾之口,没有具体情节)吕以为春瑛要杀他乃第十试,高兴地去找汉钟离报喜,却遇见了何仙姑。吕开口称其为“娘子”,被仙姑奚落。仙姑告知吕,尚欠最后一试。魔教总坛,通天怪春瑛自作主张,椿树精为其求情。通天大笑,说吕将死于“千年情劫”。第十试,洞宾在七星塔下读书(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校。此两者…)忽见 “翠翠姑娘”跳塔自尽,吕救了翠翠。“翠翠”感激,为吕端茶倒水,趁机多番挑逗,吕不为所动。“翠翠”急得抓耳挠腮,现了本相,乃孙悟空化成牡丹仙子的模样。十试结束,吕正式拜钟离为师。小人参精逗贞娘开心,趁着贞娘不注意,偷喝了酒,竟打起了醉拳,一不当心摔到湖里去了。贞娘见状急得不得了,无奈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小人参精从湖里爬出,贞娘又好气又好笑。铁拐李又去找费长房,欲收其为徒,怎奈磨破嘴皮,长房就是死活不肯。

星空下,长房、贞娘、小人参精其乐融融。铁拐李见自己花了六十年时间还是没有办法度化费长房,不免有些没信心了,他想叫汉钟离帮忙,钟离不肯。吕意气,亲自上阵。费一见吕便记起吕就是当年那个“臭道士”。吕、费二人唇枪舌剑,费请吕去家中做客,眼见贞娘跟长房灵犀相通,吕不得不被费“凡人之乐、乐在天伦”的想法所折服。仙姑到来,请身为地仙的吕洞宾去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南天门外,吕见到了牡丹仙子,顿时想起第十试的“翠翠姑娘”。吕见雀桥高挂,谈及了牛郎织女的事,引起牡丹不快,牡丹说吕不配说“情”。宴会中,牡丹仙子轻歌曼舞,赢得众仙好评,吕说了句“纯酒美人、相得益彰”引起王母不悦。后众仙打圆场,王母命牡丹给吕斟酒,牡丹没有给吕好脸色。吕赌气,指责王母处罚织女不当,王母被吕气得当场罢宴。灵霄殿中,洞宾再遇牡丹仙子,提到“情”,牡丹说心都已经死了,说来太迟,便速速离去。穿山甲抓小人参精,费长房又一次救了它。穿山甲恐吓贞娘、长房母亲,老夫人为救儿媳,咬了穿山甲,谁知穿山甲的鳞片有毒,老夫人中毒而死。贞娘也被穿山甲的毒烟熏瞎了眼睛。仙姑陪着得罪了众仙的吕洞宾下凡,仙姑算出长房有事。铁拐李给了费长房“五行战衣”,吕洞宾帮长房阻挡穿山甲。春瑛再次出现,要杀吕洞宾。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闪出许旌阳真人俯囟启奏道:“今有齐天大圣日日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玉帝闻言,即时宣诏。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诏老孙有何升赏?”玉帝道:“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大圣欢喜谢恩,朝上唱喏而退。

  他等不得穷忙,即入蟠桃园内查勘。本园中有个土地,拦住问道:“大圣何往?”大圣道:“吾奉玉帝点差,代管蟠桃园,今来查勘也。”那土地连忙施礼,即呼那一班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都来见大圣磕头,引他进去。但见那——

  夭夭灼灼,颗颗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时开时结千年熟,无夏无冬万载迟。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树下奇葩并异卉,四时不谢色齐齐。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不是玄都凡俗种,瑶池王母自栽培。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那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到此摘桃设宴。”土地道:“仙娥且住。今岁不比往年了,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仙女道:“大圣何在?”土地道:“大圣在园内,因困倦,自家在亭上睡哩。”仙女道:“既如此,寻他去来,不可迟误。”土地即与同进,寻至花亭不见,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止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适至此间,先见了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正行时,只见那壁厢——

  一天瑞霭光摇曳,五色祥云飞不绝。白鹤声鸣振九皋,紫芝色秀分千叶。

  中间现出一尊仙,相貌昂然丰采别。神舞虹霓幌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

  名称赤脚大罗仙,特赴蟠桃添寿节。

  那赤脚大仙觌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无奈,只得拨转祥云,径往通明殿去了。

  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只见那里——

  琼香缭绕,瑞霭缤纷。瑶台铺彩结,宝阁散氤氲。凤翥鸾翔形缥缈,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着九凤丹霞絜,八宝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嘉肴色色新。

  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 , 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但见那旌旗闪灼,戈戟光辉,原来是四健将与七十二洞妖王,在那里演习武艺。大圣高叫道:“小的们!我来也!”众怪丢了器械,跪倒道:“大圣好宽心!丢下我等许久,不来相顾!”大圣道:“没多时,没多时!”且说且行,径入洞天深处。四健将打扫安歇,叩头礼拜毕,俱道:“大圣在天这百十年,实受何职?”大圣笑道:“我记得才半年光景,怎么就说百十年话?”健将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大圣道:“且喜这番玉帝相爱,果封做齐天大圣,起一座齐天府,又设安静、宁神二司,司设仙吏侍卫。向后见我无事,着我代管蟠桃园。近因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未曾请我,是我不待他请,先赴瑶池,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走出瑶池,踉踉槁槁误入老君宫阙,又把他五个葫芦金丹也偷吃了。但恐玉帝见罪,方才走出天门来也。”

  众怪闻言大喜,即安排酒果接风,将椰酒满斟一石碗奉上。大圣喝了一口,即咨牙俫嘴道:“不好吃,不好吃!”崩、芭二将道:“大圣在天宫,吃了仙酒仙肴,是以椰酒不甚美口。常言道,美不美,乡中水。”大圣道:“你们就是亲不亲,故乡人。我今早在瑶池中受用时,见那长廊之下,有许多瓶罐,都是那玉液琼浆,你们都不曾尝着。待我再去偷他几瓶回来,你们各饮半杯,一个个也长生不老。”众猴欢喜不胜。大圣即出洞门,又翻一筋斗,使个隐身法,径至蟠桃会上。进瑶池宫阙,只见那几个造酒、盘糟、运水、烧火的,还鼾睡未醒。他将大的从左右胁下挟了两个,两手提了两个,即拨转云头回来,会众猴在于洞中,就做个仙酒会,各饮了几杯,快乐不题。

  却说那七衣仙女自受了大圣的定身法术,一周天方能解脱,各提花篮,回奏王母说道:“齐天大圣使术法困住我等,故此来迟。”王母问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及正寻间,不期大圣走将出来,行凶拷打,又问设宴请谁。我等把上会事说了一遍,他就定住我等,不知去向。直到如今,才得醒解回来。”王母闻言,即去见玉帝,备陈前事。说不了,又见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等来奏:“不知什么人,搅乱了蟠桃大会,偷吃了玉液琼浆,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又有四个大天师来奏上:“太上道祖来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玉帝见奏悚惧。少时,又有齐天府仙吏叩头道:“孙大圣不守执事,自昨日出游,至今未转,更不知去向。”玉帝又添疑思,只见那赤脚大仙又τ囟上奏道:“臣蒙王母诏昨日赴会,偶遇齐天大圣,对臣言万岁有旨,着他邀臣等先赴通明殿演礼,方去赴会。臣依他言语,即返至通明殿外,不见万岁龙车凤辇,又急来此俟候。”玉帝越发大惊道:“这厮假传旨意,赚哄贤卿,快着纠察灵官缉访这厮踪迹!”

  灵官领旨,即出殿遍访,尽得其详细,回奏道:“搅乱天宫者,乃齐天大圣也。”又将前事尽诉一番。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众神即时兴师,离了天宫。这一去,但见那——

  黄风滚滚遮天暗,紫雾腾腾罩地昏。只为妖猴欺上帝,致令众圣降凡尘。四大天王,五方揭谛:四大天王权总制,五方揭谛调多兵。李托塔中军掌号,恶哪吒前部先锋。罗睺星为头检点,计都星随后峥嵘。太阴星精神抖擞,太阳星照耀分明。五行星偏能豪杰,九曜星最喜相争。元辰星子午卯酉,一个个都是大力天丁。五瘟五岳东西摆,六丁六甲左右行。四渎龙神分上下,二十八宿密层层。角亢氐房为总领,奎娄胃昴惯翻腾。斗牛女虚危室壁,心尾箕星个个能。井鬼柳星张翼轸,轮枪舞剑显威灵。停云降雾临凡世,花果山前扎下营。

  诗曰:

  天产猴王变化多,偷丹偷酒乐山窝。只因搅乱蟠桃会,十万天兵布网罗。

  当时李天王传了令,着众天兵扎了营,把那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上下布了十八架天罗地网,先差九曜恶星出战。九曜即提兵径至洞外,只见那洞外大小群猴跳跃顽耍。星官厉声高叫道:“那小妖!你那大圣在那里?我等乃上界差调的天神,到此降你这造反的大圣。教他快快来归降;若道半个‘不’字,教汝等一概遭诛!”那小妖慌忙传入道:“大圣,祸事了,祸事了!外面有九个凶神,口称上界差来的天神,收降大圣。”

  那大圣正与七十二洞妖王,并四健将分饮仙酒,一闻此报,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说不了,一起小妖又跳来道:“那九个凶神,恶言泼语,在门前骂战哩!”大圣笑道:“莫采他。诗酒且图今日乐,功名休问几时成。”说犹未了,又一起小妖来报:“爷爷!那九个凶神已把门打破,杀进来也!”大圣怒道:“这泼毛神,老大无礼!本待不与他计较,如何上门来欺我?”即命独角鬼王,领帅七十二洞妖王出阵,老孙领四健将随后。那鬼王疾帅妖兵,出门迎敌,却被九曜恶星一齐掩杀,抵住在铁板桥头,莫能得出。

  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髹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这九曜星一齐踊跃。那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骁勇!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脚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你看这场混战好惊人也——

  寒风飒飒,怪雾阴阴。那壁厢旌旗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滚滚盔明,层层甲亮。滚滚盔明映太阳,如撞天的银磬;层层甲亮砌岩崖,似压地的冰山。大捍刀,飞云掣电;楮白枪,度雾穿云。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摆列;青铜剑,四明铲,密树排阵。弯弓硬弩雕翎箭,短棍蛇矛挟了魂。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扬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宇宙昏。只听兵兵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

  这一场自辰时布阵,混杀到日落西山。那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尽被众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将与那群猴,深藏在水帘洞底,这大圣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神与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杀彀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即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大圣得胜,收了毫毛,急转身回洞,早又见铁板桥头,四个健将,领众叩迎那大圣,哽哽咽咽大哭三声,又唏唏哈哈大笑三声。大圣道:“汝等见了我,又哭又笑,何也?”四健将道:“今早帅众将与天王交战,把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尽被众神捉了,我等逃生,故此该哭。这见大圣得胜回来,未曾伤损,故此该笑。”大圣道:“胜负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况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狢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他虽被我使个分身法杀退,他还要安营在我山脚下。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天明看我使个大神通,拿这些天将,与众报仇。”四将与众猴将椰酒吃了几碗,安心睡觉不题。

  那四大天王收兵罢战,众各报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狮象的,有拿住狼虫狐狢的,更不曾捉着一个猴精。当时果又安辕营,下大寨,赏牜劳了得功之将,吩咐了天罗地网之兵,各各提铃喝号,围困了花果山,专待明早大战。各人得令,一处处谨守。此正是:妖猴作乱惊天地,布网张罗昼夜看。毕竟天晓后如何处治,且听下回分解。

孙悟空的相关情节:大圣大闹蟠桃宴、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大闹盘丝洞、计收猪八戒、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降服黑熊怪等等。

1、大圣大闹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园,监守自盗,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2、大闹天宫: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

3、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路过万寿山五庄观,借宿观内。观主镇元大仙外出听经,嘱咐童儿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唐僧见果害怕不敢吃,两童子就吃了。八戒恰巧窥见,就怂恿孙悟空到后园偷果。悟空偷得三枚人参果,与两个师弟分吃。

4、计收猪八戒:高老汉夫妇招赘悟能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现出真面目,吓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将高**锁在后花园,不许她与父母家人见面。悟空与师父来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计,弄清了猪悟能的来历,经观音点化,唐僧收他为徒,给他取名猪八戒。

5、车迟国斗法:唐僧在车迟国要趋朝换文西行,国师不许,提出斗法,经过祈雨,下油锅,砍头三次斗法之后,三国师都死于非命,现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强盗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经过在多路神仙辨别,仍分辨不出,最后还是如来识破假猴。

7,降服黑熊怪: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8、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于是三次分别变化为村姑、老妇、和老翁,打动唐僧的怜悯之心。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变化的当,但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金棒打“死”。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决心赶走悟空。

孙悟空(又称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传为吴承恩所著)。由开天辟地产生的仙石孕育而生,出生地位于东胜神洲的花果山上,因带领猴群进入水帘洞而被尊为 "美猴王"。出师的孙悟空为得兵器,在东海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 后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 惊动上天而被玉皇大帝招安,封为弼马温。 得知职位低卑后怒返花果山, 并战胜李天王和哪吒三的讨伐, 迫使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宫建有府邸,奉旨管理蟠桃园。 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 炼成了金钢之躯, 后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眼睛被熏成火眼金睛。 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 后来在与如来佛祖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用五指化作的五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 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生活状况。《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