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瞬间让你想留住那一刻?

老人 0 73

什么瞬间让你想留住那一刻?,第1张

什么瞬间让你想留住那一刻?
导读:人的生命中总会有许多美好的时刻,我们渴望把这些美好的时光永久留存在脑海中。在我前二十多年的生命时光中,也有着最想要留住的那些瞬间。小时候家里贫困,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我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的爷爷是大队会计,虽然收入不多,但是比起我和爸

人的生命中总会有许多美好的时刻,我们渴望把这些美好的时光永久留存在脑海中。在我前二十多年的生命时光中,也有着最想要留住的那些瞬间。

小时候家里贫困,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我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的爷爷是大队会计,虽然收入不多,但是比起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生活质量要高一点。可是没过几年,因为上了年纪,爷爷就退休下来了,不过那个时候可不存在退休工资。

为了生计,爷爷就去姑姑家的米厂当会计,每个月也能有一定的收入。爷爷奶奶有5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我爸是老小,我也是我们这几家最小的一个孩子。所以爷爷奶奶都很疼爱我,尤其是爷爷,对于我的要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我比较喜欢吃“热狗”,我清晰记得那个时候热狗的价格是一元一根,一块豆腐也就2毛钱。有一次奶奶给爷爷钱让他去买豆腐,爷爷就带着我一起去买豆腐,可是路上嘴馋,想要吃热狗,爷爷就把买豆腐的钱给我买了热狗。结果不出所料,回家后我们爷俩都被骂了。

小时候的夏天最喜欢和爷爷在院子里乘凉,爷爷拿着那种圆圆的大芭蕉扇给我扇风、驱赶蚊子,还说着一些奇闻怪事,我听得也是格外入神。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光过得是那么的快、却也是那么的美好。

后来,我开始上小学,母亲就回到老家带着我上学,我和爷爷就不住一起了。不过虽然不住在一起,可是我家距离爷爷家也不远,所以我会经常跑去爷爷那里,因为他会把所有好吃的都给我留着,我知道在他心中我是他最疼爱、最看重的孙子。因为他总是告诉我,“孩子你是最聪明的,最优秀的,将来也是所有人中最有出息的”。

在小学六年级,2006年的时候,我的爷爷离世了。那时候自己10岁,虽然还是个孩子,可就是想哭,想爷爷活过来,我哭得比别人都要伤心。爸爸妈妈安慰我,怕我把身体哭坏了,可就是想哭,嗓子都哭哑了,在那之后自己也生了一场病。

不过,我一直很努力,因为爷爷说过我是最优秀的,我不能让他失望。十几年过去了,我依旧会怀念我的爷爷,怀念和爷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即使到现在,一些夜里还是会梦到爷爷,梦到我和他在院子里乘凉,他在给他最疼爱的孙子说那些奇闻怪事。

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吃豆腐对于老年人身体的健康其实是不利的。

中医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可以益气和中、生津润燥,具有解硫磺、烧酒之毒等作用。但豆腐虽然好吃又有营养,但也不宜吃得过多,所以豆腐的危害有几下几点:

一、可导致肾功能衰退在正常情况下,进入人体内的植物蛋白经过代谢后,大部分会变成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但老年人和一些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下降,若他们食用过量的豆腐,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其出现肾功能衰退,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二、可导致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旦食用过量,就会使这些蛋白质在人体内积蓄,引起消化不良,会使人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的症状。

三、可引起动脉硬化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会损伤人的动脉管壁的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引起动脉硬化。

四、可引发痛风豆腐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类物质。而嘌呤代谢失常是引发痛风的关键原因。因此,痛风患者食用豆腐过量时很容易会引起其痛风发作。

五、会导致碘缺乏病豆腐中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能促进人体对碘的排泄。因此,人若长期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体内碘的大量流失,使其罹患碘缺乏病。

其实中医认为豆制品其实对身体是有一些消极影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经常吃,当然,以上的问题并不是倡导老年朋友要远离豆腐,适当的吃对老年人健康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仿写段落:

爷爷放下豆腐挑子,掀开纱布,白嫩的豆腐,清甜的豆腐脑,酱香的白干,黄灿灿的油豆腐果,还有闻着臭吃着香的黑臭干子,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

1但这种疲惫很快又被饥饿代替,学生们蜂拥而至,四处成团,簇拥在小吃摊前,鼻尖充盈着食物的香气,香气浓郁的烤冷面,清甜的甘蔗汁,酱香的炸串,黄灿灿的锅盔,还有永远人头簇拥的奶茶店散发着香甜,弥漫着令人陶醉的甜蜜,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杜佳忆

她冲我邪魅一笑,放下书包,拉开拉链,棕黄的面包,包装五颜六色的饼干,散发着馥郁香气的巧克力,布满坚果碎的牛轧糖,还有几个白里透红带着水珠的大白桃子,在下课铃声中冲我“搔首弄姿 ”                                                                ——刘贞汝

激情四射的晨读,课堂上嘹亮的读书声,坚挺的背影,端正的坐姿,卖力的神态,细密的汗珠,嘶哑的嗓音,在春日的第一缕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朝气蓬勃,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样子 !                                                                                                ——张佳林

仿写段落:

我不知道,爷爷要吆喝多少声,走了多少路,卖出了多少豆腐制品。但我知道,他肩上的那副豆腐挑子,早已成了周边乡村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

我不知道 外婆播了多少种,弯了多少次腰,收获了多少庄稼。但我知道 ,他头上的草帽早已成了无垠麦浪中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                                          ——杜佳忆

我不知道,老师批改了多少本作业,写了多少的课件,送走了多少届毕业生,但我知道,她站在讲台上的那道身影,早已成为无数学子青春中一道靓丽风景线 。                                                        ——杜佳忆

我不知道,母亲洗了多少件衣服,做了多少顿饭,陪我熬了多少个夜,但我知道,她那坚定又温柔的目光,早已成了漫漫黑夜中唯一的光 。                                                                                            ——杜佳忆

我不知道,爷爷吃了多少片药,瘦了多少斤,做了多少次化疗,但我知道,他那眼角带笑的容颜,早已成了孙女前行路上唯一的牵挂。                                                                                              ——杜佳忆

我不知道,妈妈被油溅伤了多少次,用去了多少个创可贴,默默忍受疼痛了多长时间,但我知道她精心为我准备的可口晚餐,早已成为我奋战中考道路上的动力源 。                                                      ——张怡丹

我不知道,她喘了多少次粗气,打了多少个趔趄,流了多少汗,但我知道,她坚持的身影,早已成了操场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季佩资

我不知道,老师批了多少份作业,熬了多少个黑夜,付出了多少心血,但我知道的是,她生动的课堂和精致的PPT早已成了学生们的“提分利器 ”                                                                                          ——张佳林

仿写段落:

岁月浮沉,而人情不老,我恍然觉得,爷爷是个全身散发着香味的“游乡人”,他卖的不仅仅是豆腐,更是一种情结。对于游子们来说,爷爷挑的是一筐筐满满的乡愁,卖的则是饱蘸乡情的故土一味。

时光难回,而故人常在,我恍然觉悟,外婆是童年时光过渡到少女时代的“摆渡人”,她带给我的不仅只是童年的欢乐,更是一种情结,对于我来说,外婆给予我的温暖与力量足以让我在长久的岁岁年年中永远向阳生长。                                                                                                          ——杜佳忆

流年易逝,而亲情长存,我恍然泪目,爷爷是个乐观坚强的“超人”,他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温暖的鼓励,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对于我来说,爷爷与病痛对抗的态度是乐观坚强的,而给予我是不断前进的力量 。岁岁年年中,慢慢又漫漫,他是唯一的长久牵挂                                                  ——杜佳忆

岁月浮沉,而人情不老。我突然觉得“北斗”卫星是个全身散发着“斗气”的“斗争卫星”,它导航的不仅仅是地图,更是一种坚毅的品质。对科研人员来说,“北斗”升空升的是来自东方的神龙,绽放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赵雨帆

夜幕降临,而灯光依旧。我恍然觉得老师是一位无私的耕耘者,她批下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期望。对于学生们来说,老师批下的是一句句期待,带给的则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                                                                                                  ——季佩姿

岁月浮沉,而卷情不卷,我恍然觉得写满了答案的卷子,是个浑身散发着认真的“收藏品”,上面写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一种回忆。对于学生们来说,一台写满答案的卷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裴柳丽

身世浮沉,而家国依旧。我突然明白,中国结是沟通海外游子与祖国的红色桥梁,它不只是简单的工艺品,更是乡愁的象征。对游子来说,中国结一缕一绳是满满的家国思绪更,是漂泊在外时的安实一隅。                                                                ——陈荟伊

我恍然觉得,语文老师是个全身弥漫着书卷香气的“国风少女”,她传授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国学文化。对于我们学子来说,语文老师教的是一个个做题的方法,授的则是做人的内在修养 。                                                              ——张怡丹

仿写段落:

一担豆腐挑,两只脚,无穷路。

一支笔,一双手,一盏灯,无数个奋斗的日日夜夜 。                                                                                                ——张佳林

描写爷爷的作文实用5篇

大家都尝试过写描写爷爷的作文,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描写爷爷的作文实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爷爷的作文实用篇1

爷爷是个有着花白头发跟花白胡子的老头。这是我对爷爷的印象。爷爷一张照片也没有给我们留下,走得干干净净。

爷爷有五个儿子,其中的老二,也就是我的二大爷,在当年参加解放天津的战役中,死了。

从我记事儿时候起,就知道,在西湾的边上,有一个孤坟,里面埋着我的二大爷。二大爷死在战场上时,不过二十岁,所以终生未娶,而这样的人,是不能进祖坟的。所以,他连死后,都是孤苦伶仃一个人漂着。再后来,直到我二十多岁,才知道,那坟里面,埋的始终只是一个空空的棺材。二大爷,至死,连一点骨灰都没有留下。八十年代初,我的大爷,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到了天津,去寻找他弟弟的线索。那时候,是早已经知道人是死了的,找的只是他的一点点线索,哪怕一根头发,一片衣服。那时我还小,我不知道我的爷爷是怎样送他的大儿子出门,又是怎样在家里苦苦等待的。最终,大爷在天津的人民档案管理,找到了关于二大爷的只言片语,其实也不过只是一个名字。一根头发也没有,一片衣服也没有。就是这么残忍!我不知道当爷爷知道这个消息后,是怎样的反应。他是否在没有人的夜里到儿子的坟前痛哭,没有人知道。当他每天去田里干活,经过儿子的坟前,他又是怎样的心情,也没有人知道。

爷爷自己也有弟兄五个,在那样的年代,只有他一个人有了儿子,其他的弟兄,要么没有结过婚,要么没有生下儿子,所以,爷爷就把他的大儿子跟三儿子,过继给了他的两个哥哥,这也是当时乡下很常见的做法。虽说是过继出去了,可是农村的居住方式决定了,一大家人的房子彼此都隔得很近,所以也是整天见面。并且,两个儿子过继出去时,都已经是大人了,并且结了婚。可是当我的爷爷老了的时候,我的大爷跟三大爷,就真的不来给他养老。爷爷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瘫痪在床,就只能由我们家跟我小叔家轮流赡养。我的大爷跟大娘,人品相当的好,间或的接爷爷去他们家里住上一段时间,但是都很短很短。而我的三大爷跟三大娘,就从来没有伺候过。

那时候,我们家里很穷很穷,只有母亲带着我们大大小小四个孩子,饭都吃不饱。而我的小叔,当时已经是县里国营棉纺厂的党委书记,日子过得相当的富裕。爷爷就在我们两家每家住三个月。

在我们家的那三个月,母亲总是把爷爷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爷爷的脸,母亲每天都拿热毛巾擦几遍,身体脏的时候,就让我哥给擦洗。母亲还经常地给爷爷剪指甲,刮胡子,理发,总之爷爷只要在我们家,就会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逢天气好的时候,母亲还叫上邻居帮忙,把爷爷抬到胡同口晒太阳,也让他看看他无比渴望也无比熟悉的周围世界。那时候,父亲已经走了好几年了。母亲说,他的爹就是我的爹,他不能养老送终的,就应该由我来替他做好,他虽然没了,可是他的这一脉,没有断。所以,那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我的母亲是个非常非常孝顺的人。可是,每当要去小叔家里住三个月的时候,爷爷就会提前好几天哭,因为小婶非常的不孝顺。那时候,我们家跟小叔家已经闹僵好几年了,我们从不去他家里,所以都是听别人说,说是爷爷被安排在一个小偏屋里,不让睡床,因为会大小便弄脏。只是用砖头垒了一个窝,窝里面放的都是棉皮籽,就是棉花的种子被炸完油之后剩下的东西,小叔从他的工厂里弄那东西很方便。这样如果爷爷大小便失禁,就只是更换棉皮籽就行了。还说每天只给爷爷吃一顿或者两顿饭,为了减少大便次数。冬天的时候,就给家里最旧最破的被子盖,夏天的时候,就那么光着在窝里,只盖一个破单子。我无法想像,我的小叔怎么会容忍他的媳妇那样对待生他养他的父亲,当时他家的条件那样好,他又身处那样的职位,为什么就管不了他的媳妇。时至今日,我的小叔依然健在,看上去挺温和淳厚的一个老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对自己地父亲有那样的狠心。

母亲自然也是能够听说的,所以,她经常的在家里哭,挂念爷爷。母亲多少次想过我们家自己给爷爷养老,不让他去受那份罪了。可是有人说,你们家男人已经不在了,你即便不养老人,也是应该的,这种情况下你再提出单独养,就明摆着告诉大家人家老五家不养,到时候人家说说道道的,你们就只能干听着了。所以母亲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在爷爷生命最后的一年里,老人眼见着一天不如一天了,母亲终于忍无可忍,抛开了所有的顾虑,提出单独赡养老人。是个什么样的场面,母亲跟我的小叔说这件事,我不知道,母亲也从来不曾说过。总之小叔同意了。所以,那一年多,爷爷一直呆在我们家,一直到他去世,都是在我们家里摆的灵堂出的殡。

爷爷最后的那几年,他的大儿子、三儿子、包括五儿子,到底来跟前看过他几回,由于我很小,不记得了,但一个事实是,只有他的已经死了的四儿子的家人,真正用心的给他养老送终了。我的一生争强好胜的爷爷,在闭眼前,是否想起了当年,他的五个儿子天真浪漫地围绕在他膝下情形,他又是用尽了怎样的力气,才把他们抚养成人。而他苍老的行将停止跳动的心,是否会因此而疼得无以复加。

我们最疼爷爷,爷爷也最疼我们,在他所有的孩子们中。

父亲去世时,我们都很小,特别是我,只有一岁,所以爷爷特别疼爱我。我隐约记得,当时生产队里有一个豆腐坊,里面即卖豆腐,又卖豆浆。而爷爷特别喜欢喝豆浆,每天早晨,他都带着我去豆腐坊里喝豆浆。一碗豆浆,他喝上面的稀的,我喝下面的稠的,即使他的别的孙子重孙子也在一旁玩,他也只给我一个。因为二大爷的关系,爷爷属于军烈属,每个月都有一点补助,爷爷就想方设法的花在我们姐弟四个身上。

爷爷死的时候,我刚刚八岁,上一年级。记得那是个上午,我们正上课,忽然我大爷的一个孙子,比我小两岁的,还没上学,出现在我们教室门口,头上戴着白色的孝帽。在我们家乡,家里老人死了,后辈的男性都要戴白色的孝帽,女性都要头缠白色的包头布。没有人告诉我,我小小的心脏忽然的剧烈跳动起来,如今时隔三十二年了,我依然清晰记得当时的感觉。我的呼吸一下变得急促,没有过多的想法,我开始快速收拾自己的书包。正在讲课的老师问我怎么了,我也没听见。收拾好书包,我冲出教室,就一路往家里跑。并没有人事先告诉我爷爷已经命在旦夕了,八岁的我也从来没看出过

爷爷要离开我们了。但那一刻,仿佛有种心灵感应,让年幼的我急于回家看看爷爷。我一路跑着,书包里的铅笔盒、书从书包里掉出来也不知道。跑到家门口,就看到好多人正在出出进进地忙碌着,身上头上都带着孝衣。没有人在意我,我径直冲进屋子。堂屋里,爷爷的尸体已经被摆放好。

爷爷躺在临时搭起来的门板上,身上盖着白色的布。没有人在意我,大人们都在忙碌着。小小的我一步一步走近爷爷,紧紧的盯着看了好久。然后我用小手把白布掀了起来,就看见了爷爷。爷爷已经闭上了眼睛,面色蜡黄。我哇地一声哭起来,嘴里喊着爷爷、爷爷。母亲此时才看到我,过来抱着我,放声大哭。

爷爷的坟,紧挨着我父亲的坟。父亲是爷爷最疼爱的儿子,所以,死后,他要守着他。

描写爷爷的作文实用篇2

我的爷爷是一位退休的医生。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可是童心挺盛,特别爱好运动,什么跑步啦,打拳啦,打球啦……他样样都喜欢,样样都能够露一手。

有一次,我拿着毽子想找伙伴一起玩踢毽子。爷爷正好从门外回家,他看到了,马上拉住我的手笑呵呵地说:“甭出去了,爷爷陪你踢毽子吧!”我说:“怎么,爷爷你也会踢毽子吗?”爷爷说:“试试看。”

我答应了一声,拿起毽子就踢,一下子就踢了五十多个。爷爷站在一旁捋着胡子说:“不错,不错,看来你是有两下子的,现在看我来踢!”爷爷接过我手中的毽子边说边踢了起来。他一会儿用右脚踢,一会儿又改用左脚踢,一会儿在身前踢,一会儿又改在背后踢,一会儿踢得相当高,超过了他的头顶,一会儿又踢得很低,膝盖都没有超过,一会儿用前额接毽子,一会儿用手背接毽子,一会儿又用脚背接毽子……爷爷踢的花样真是多,而且连着没有掉下来,好像这毽子就粘在爷爷身上了。不管爷爷怎么踢毽子,那毽子就是不落地。踢呀踢,爷爷踢得前额都渗出了汗水,可是他还不肯停歇。我怕爷爷累着,就大声喊道:“爷爷就歇一会儿再踢吧!”奶奶听见了赶紧从屋子里出来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跟小孩子似的,十足的老顽童!也好歇歇了!”

爷爷这才停止不踢了,他把毽子接在手里,对我说:“孩子,人的生命在于运动!”爷爷在说话时胡子还在一抖一抖的。我看着笑了!

描写爷爷的作文实用篇3

今天是大年初四。

今天我家来的客人真多啊:一共有十六位呢。这些客人,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礼品,我数了数一共25箱。爷爷说,赶上他小时候一个村代销点的货物了。

中午,爸爸妈妈做了两桌子好菜。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餐桌上互相祝福,举杯庆祝春节,好热闹啊!吃完饭后我发现,那些大鱼大肉这些客人基本没动,而那些青菜类却吃了个精光。客人走后,爷爷看着这琳琅满目的礼品和吃过的饭菜,对我说:‘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我不由得问爷爷:”您小时候过年也这样么?“

爷爷沉思了一会儿,像是在努力寻找着悲凉的过去。慢慢的说:”我小时候怎么跟现在比啊。那个年代,粮食都不够吃,到冬天人们就靠吃地瓜干、菜叶来度日,省吃俭用留下几十斤小麦,过年的时候蒸一锅馒头,就等着来客人的时候吃。一般人家最多买3斤肉,好尽量要肥一点的,因为肥肉能炒菜。那一年我九岁,过年来了客人,你老奶奶加肉炒的白菜,吃的馒头,那香味几十年了我还记得。走亲戚拿的礼品一般用纸包上饼干,放在篮子里,上边盖一快干净的布子,而且是一般一个亲戚家只留下一包礼品。那个年代啊!“爷爷说着,长长叹了一口气。接着,爷爷眼中放出光亮,高兴的说:”现在,爷爷赶上了好时候,真好啊!“

听了爷爷的话,我也沉思着,看着我家这生辉的小院,看着门上流光溢彩的对联,听着外面依然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感到今天的生活真幸福啊!

描写爷爷的作文实用篇4

我的爷爷是我最值得感激,又最值得敬佩的人。

今年爷爷已八十岁了,八十岁呀,是由两万个日日夜夜交替来的。他黑黝黝的脊背仿佛诉说着他的沧桑。印象中,二三年级时,爷爷还很健壮,骑着“大陆鸽”电瓶车带着我满大街骑,可乐坏了我,路上我一直喊着,叫着,别提有多开心。爷爷也明白我的心思,一直骑了两个钟头才回家,虽然遭到了母亲和祖母的一顿批,但是依然觉得很带劲。

到了四、五年级时,爷爷还在接送我,但我明显感觉得爷爷有些力不从心了,带我回家时没有以前的“劲头”了,后来才知道爷爷的伤病又复发了。(原来爷爷没退休前在单位受过工伤)我自以为是的和爷爷说不要接送我了,让我一个人走回家,可脾气倔强的爷爷把我说了一顿:“我这是成年旧伤了,没那么娇贵,街上车辆这么多,危险!你自己走,我不放心!”我不敢再瞧他,却分明看到爷爷的眼圈红了……

爷爷又去住院了,这是他第五次住院了,当我去看望他的时候气色稍好一些,可是药物掩饰不了他大半辈子的操劳所得的疾病。身为儿孙的我却不能替他分忧,替他但一些痛苦。爷爷,如今的生活不似以前那般苦了,您歇一会吧!

爷爷,虽然您老了,您病了,但您的心思我又怎能不知。我多想陪在您的身边,陪您聊天,听您说70年代的故事;我多想在和您在下一盘棋;我多想让您再骑着电瓶车带着我在盐城的大街上飞驰;我多想……是否一定要感到那种痛苦,才了解这人世间最简单的道理!

爷爷,您是我最值得感激,又最值得敬佩的人。

描写爷爷的作文实用篇5

我的爷爷今年七十高寿了,他个子不高,白头发不少,他从不没烦恼,对每一个人都有说有笑。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显得很有学问似的。他经常锻炼比如:跑步、骑车……

爷爷很“抠门”,买菜经常讨价还价。我想:爷爷真是的,退休金那么高,又不缺钱花,为什么还这么小气讨价还价呢?有一次我陪他去买茄子,人家要3元一斤,爷爷说:“看这茄子都不新鲜了,2块钱一斤吧?”卖菜的年轻人说2块就2块吧。可爷爷却得寸进尺起来了。“1块5吧,那边才卖1块5,要不我去那边。”那个卖菜的年轻人皱了皱眉头,很不情愿,但又怕别人抢他生意不得已还是卖了。爷爷带着胜利品满载而归,嘴里还高兴地唱着小曲。我心想:爷爷真爱占小便宜,真抠门!

许多人都说我爷爷太“糊涂”。那么多钱不花干什么?可有一回爷爷却彻底潇洒大方了一回。

那是20--年四川发生8级大地震,老师组织我们捐款,我也捐了10元钱。爷爷每天看电视关注着灾情,毫不犹豫地捐出了2万块钱!这让我们全家人都大吃了一惊。我问爷爷:“爷爷,你平时省吃俭用,买点菜都跟人讨价还价,现在怎么这么大方?”爷爷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这样才能减轻国家的负担。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才有意义。”

许多人说爷爷“抠门”,但我觉得不是。虽然以前我也觉得爷爷很抠门,但爷爷捐过钱后,我就不那样想了。爷爷是善良的,他在后半生为国家做了许多事,之所以平常都很节约,是因为他向把所有的钱多用在有用之处。我更加尊重爷爷了。

  禾木谷,有一个小小的豆腐村庄。

 那儿生活着一群可爱的豆腐人,大大小小的豆腐们,都有一颗四四方方的头。热爱阳光的,有一颗太阳似的方头;喜欢棕熊的,有一颗小熊的方头。总之,什么样的都有,比如花镜方头爷爷,挽着发髻的无牙方头奶奶,有学问的眼镜爸爸,温柔的方头妈妈,国旗叔叔,爱种花的方头姐姐,爱植树的方头哥哥,活泼可爱的方头妹妹,调皮捣蛋的方头弟弟,戴着小红帽儿、爱给小朋友送礼物的方头圣诞爷爷,装成不合群、拌成独眼海盗的方头海盗侠,灯心绒红格的方头小人……好多好多,还有角上那个小不点儿。

 他们方方的大头,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的,大人的头一样大,小孩子的头一样小,齐刷刷。如果大小不等的豆腐人排在一起,他们还可以组成一堵密不透风坚实的豆腐墙。

 叮铃铛——豆腐村热闹极了,原来无牙奶奶的生日到了,花镜爷爷也跟着一块儿过呢。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哪位老爷爷要过生日啦,老奶奶就会跟着老爷爷一块儿过;同样,如果是老奶奶先过生日啦,老爷爷就会跟着老奶奶一同过。所以,村里的老人,每年都会过两个开开心心的生日。豆腐人每年都有过不完的喜庆生活,今天豆腐人们又聚在一起,欢庆无牙奶奶和花镜爷爷的生日。

 “瞧啊,天上飞着一朵葵花!”院子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是只断线的风筝!”

 “救救我!”断线的葵花风筝,看到身下有许多小豆腐块,向他们求救。风筝的喊声,随着失去重心、在空中翻着跟头的葵花头,一起一伏。

 “罗汉顶天!”大小豆腐人叠起罗汉,一个接一个,高高地竖起来,等最后的小不点儿上去后,他刚好够到断线风筝的那半截儿细绳儿。豆腐人像收风筝线似的,一个接一个回到了地上。现在,就差小不点儿啦。

 呼——,不知从哪儿刮来一阵邪风,还没等小不点儿下来,就连同他与葵花风筝一同吹跑了。

 “停下,快停下!”谁也没想到,风一下将他俩吹没影儿了。豆腐人再叠罗汉已经没用了。

 “如果你送我几块嫩豆腐——”住在山头的白头雕趁火打劫,他在花镜爷爷和无牙奶奶跟前飞了一圈,瞄着豆腐群中的豆腐妹妹、方块弟弟,接着说,“我可以考虑冒险救他俩。”口水都快流出的白头雕,早就对豆腐村的小豆腐们垂涎三尺,只是平日没有理由动豆腐村的那些小块豆块们,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可不想放过。

 豆腐人一听白头雕无理的条件,气得把他赶跑了。“你们会后悔的!”白头雕见他的阴谋没能得逞,丢下这句话,飞走了。他在空中兜了一个大圈,便向葵花风筝和小不点儿的方向飞去。

 “我们不会有事的!”被吹上云层的小不点儿,钻出云层大声说。

 “你有驾照吗”白头雕追上小不点儿问,“无照驾驶会被拘捕的!”

 小不点儿可没心思跟白头雕玩,他一心只想把葵花风筝安全带到地上。“我以空中交警的名义逮捕你!”白头雕想把小不点骗走。

 小不点儿知道白头雕耍什么鬼把戏,不理他。白头雕见小不点儿不上他的当,故意使坏,扇着大翅膀把小不点儿和风筝往高处扇。葵花风筝和小不点飞得更高了。

 风筝在空中滚起来,小不点儿抓着风筝线也跟着一连翻起来。线绳绕着风筝越缠越短,小不点儿也被甩到风筝的支架上,他一下抓住支架,整个人悬在了上面。这下好了,他把风筝当成滑翔机。

 豆腐村的人们已经竖起一堵高高的墙,他们不想让风把小不点儿吹跑,风渐渐小了,小不点儿驾着葵花滑翔机也开始下降,最后在豆腐人搭成的城墙上滑落下来。

  夏日岭南,一场暴雨过后,大地瞬间冷却,空气中漂浮着一丝丝温润的凉气。爷爷望着顺着屋檐青瓦滴落的水珠长叹一声:“东岸豆腐佬很久都没来了吧……”

 爷爷好吃,也挑食,并不是很多东西都不吃,而是吃得很讲究,毕竟他拥有一手好厨艺。他厌恶一切机器制造的食品。在他的世界观里,只有纯手工食品才够做工精细,才够原汁原味且营养丰富。所以,对于日常的食物,他有着自己特殊的癖好,东岸的豆腐、潭呈的粉皮、镇隆的杨桃鸭,还有阳春的米酒都是他的心头好。

 东岸是一个地名,也许是因为地处河之东而命名。这里的人沿袭了祖上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叫法——“地名+所卖品”,所以“东岸豆腐”是大伙儿对东岸边上卖豆腐的李爷爷的称呼。李爷爷年逾花甲,满头银发,中等身材,身体似乎不太好,脸上总少了些血色。东岸离十里并不近,走路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到村里,所以李爷爷每隔三四天才会骑着他的老式“二八”自行车载着两大水桶的豆腐来村里叫卖。

 豆腐好吃便宜又下饭,广受讲求实惠的农村人的青睐,李爷爷的豆腐卖五毛钱一斤,比集上要便宜一两毛钱,而且更新鲜嫩口更软滑,所以李爷爷的豆腐转完我们村也就卖的差不多了,这也是李爷爷不辞路远把豆腐拉到村里来卖的主要原因。算起来,李爷爷已经差不多一个月没来过村里了,多日没吃过豆腐的爷爷自然馋得不行了。爷爷打算明天带我去东岸看望李爷爷顺便买几斤豆腐回来,贪玩的我竟兴奋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清晨,昨日被雨水淋浸过的泥土尚存湿润,路旁的野花野草还沾着清晨的雨露,我和爷爷就出发了。走出村口,沿着大路一直走,然后穿过集市,过了桥,进到东岸边上的村里,又走了许许多多蜿蜒的小路,在路的尽头,终于看见一大一小两所木屋,以及木窗里头忙活着的李爷爷和一个十一二岁的瘦黑男孩。还没到屋门口,爷爷就喊了起来:“老李,今日噶豆腐好唔好咯(今天的豆腐好不好啊)?”李爷爷顿时眉开眼笑,手里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下来,便示意小男孩出来迎接我们。男孩跑出来甜甜地喊了一声:“梁爷爷好,赶紧进去坐吧。”

 “好,好,好。”爷爷点点头,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男孩进了另一间小木屋。屋子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木桌和几把椅子,还有一个木箱、一个米缸,再就没有了。三个人站在屋子里,显得房子有点局促。小男孩一会儿拉椅子让座,一会儿又给我们倒茶,很是殷勤。李爷爷过了一会儿也进来了,坐下和爷爷寒暄了几句,便吩咐小男孩到厨房去舀两碗豆腐花给客人吃。爷爷推说才吃的早餐不饿不用忙活了。李爷爷摆摆手示意他去厨房了。爷爷见拗不过,把我也支去厨房帮忙了。

 厨房在豆腐坊的旁边,木瓦结构,看起来并没有我家的砖瓦厨房宽敞,却亮堂许多。里头有一大一小两个锅,大锅比我们家的锅要大两三倍,锅底的干柴哔哔啵啵地烧着。男孩小心翼翼把大锅锅盖揭开,蒸汽腾腾,里面满满一锅雪白雪白的胶状豆浆。男孩对我说:“能吃了,把案板上的碗拿过来吧。”我连忙递给他两个宽口白瓷碗。他舀了两大勺豆浆,然后把锅盖盖好,又从旁边的木橱柜里拿出一个胶瓶,往碗里滴了几滴白色液体(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石膏浆,凝固豆浆专用的)。

 我好奇地问了一句:“哥哥,为什么要滴这个呀?”

 男孩一边加糖一边认真搅拌碗里的豆浆说:“滴了这个再搅拌就成豆腐花了。”

 几分钟后,豆浆果然凝固了,散发出香甜浓郁的气味。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豆腐花啊,我默默地咽了咽口水。

 我和男孩一人捧着一碗豆腐花回到小木屋,男孩双手把豆腐花捧到爷爷面前,爷爷屈起中指敲了敲桌子以示感谢,然后把碗接了过去。我效仿男孩,给李爷爷捧上豆腐花,李爷爷哈哈大笑说:“李爷爷不吃,我们天天吃呢,你快趁热吃吧。”我转头看看爷爷,爷爷微笑点头,我便坐下吃了起来。豆腐花香甜可口、软软滑滑的,口感像蒸鸡蛋羹,味道却更胜一筹,不一会儿我就吃了个碗底朝天。

 吃完豆腐花,爷爷还带我去豆腐坊转了一圈,李家哥哥在旁边给我讲解了制作豆腐的`工具和流程。豆腐坊进门处有两大盆水生豆芽,再进去有好几袋黄豆,最里头是豆腐坊的核心构造。制作豆腐时,先用人力推动的小石磨把豆子磨成豆浆,然后豆浆会顺着石槽和管道流进特制的榨豆浆的布袋,在大铝盆里把豆浆榨出来,过滤掉豆渣,然后把豆浆煮沸,再加入盐卤或者石膏浆搅拌至胶体状,最后把胶状豆浆舀进铺好包布的木盆,再轻手把包布包好,晾二十分钟左右即成鲜嫩的水豆腐。豆腐干的做法则更复杂一些。我们转出豆腐坊的时候,李爷爷的水豆腐已经做好了,用透明塑料袋装了两大袋。爷爷接过豆腐,拿出两块钱递给李爷爷,李爷爷也不推脱,接过钱直接塞裤兜里去了。

 李爷爷甩了甩手上残留的水珠问道:“再坐一会儿吧?”

 “不了,想去一趟集市,完了还得赶回家吃午饭,下次再来也是一样的。”爷爷和李爷爷互相摆了摆手就算道别了。

 小男孩说:“梁爷爷再见,你们下回一定再来啊。”

 爷爷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好。

 我走出两步猛然回头喊了一句:“我们还会来的,李爷爷,拜拜,哥哥,拜拜。”

 爷爷提着四斤豆腐走在凹凸不平年代久远的石板上,我拉了拉爷爷的衣袖问:“爷爷,刚才那个哥哥是李爷爷的孙子吗?”

 “不是,是他儿子。”

 “他儿子怎么这么小?哥哥他妈妈怎么不在家呀?”

 “李爷爷是中年得子,哥哥他妈妈生下哥哥没几年就去世了。”

 “哦,那李爷爷为什么那么久都没到村里去卖豆腐了?”

 “李爷爷的女婿是个赌鬼,欠债太多还不了就逃到外地去了,李爷爷的女儿带着儿女回娘家避避,没想到追债人追上门来了,李爷爷没办法,只能拿出攒了很久的五百块钱给他们,自行车也让那帮强盗给抢走了,所以就不能骑自行车去卖豆腐了,只能和他儿子挑着豆腐到集上或附近村里去卖。”爷爷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也不管我听不听得懂。

 “那,那个哥哥还念书吗?”

 “钱没了,李爷爷身体又不好,哥哥也只能回家帮忙了。”爷爷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转问我说:“明年你哥哥也该上学了,你去不去啊?”

 “去,怎么不去,我要上学,我终于可以上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