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这个发达国家的许多家庭却用不起暖气了 | 京酿馆)

星座 0 60

(凛冬将至,这个发达国家的许多家庭却用不起暖气了 | 京酿馆),第1张


(凛冬将至,这个发达国家的许多家庭却用不起暖气了 | 京酿馆),第2张

8月21日,在英国的一个加油站,很少有车主前来加油。图/新华社


据英国《镜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由于能源价格飙升,超过20%的英国成年人计划今年整个冬天关掉暖气。


据报道,英国价格比较网站萨万塔-康雷斯调查公司近日对2000名英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9%的受访者计划今年冬天少开暖气;23%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开暖气。在有18岁以下孩子的父母中,这一比例上升至27%。此外,11%的受访者会因为能源价格上涨而借钱,这一比例在有18岁以下孩子的父母中为17%。


英国自由民主党成员、该党发言人之一克里斯蒂娜·贾丁(Christina Jardin)对此评论道:“父母不得不在给孩子取暖和喂饭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一个全国性的丑闻”,英国正处于“百年来最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的边缘。


家庭能源支出至少增加了两倍


最新的英国人口数据显示,英国总人口超过6700万人,其中82.7%的人口年龄在15岁以上。如果把15岁以上的人都算作成年人,那23%的成年人就有1200多万。即使我们给调查数据打个折扣,给18岁以上的成年人定下标准,也意味着今年冬天英国数百万成年人不会开暖气。


数百万英国成年人选择不开暖气的原因自然是钱。


由于能源供应紧张,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计划从10月1日起提高能源价格上限。英国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办公室8月26日估计,新上限将影响2400万个家庭,约占英国人口的85%。


新的上限将使英国家庭平均能源支出达到3549英镑。去年,英国家庭平均能源支出为1277英镑。相比之下,英国家庭的能源支出平均将增加一倍以上。


但这并不是结束。英国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办公室承认,由于英国仍在与其他国家争夺有限的天然气供应,在2023年天气变暖之前,情况可能会更糟。


英国能源咨询公司Cornwall Insight预测,到明年4月,英国普通家庭的能源价格上限有望达到创纪录的6089英镑。现在是英国的初冬,对于许多英国家庭来说,“冬天将至”的窘境指日可待。



(凛冬将至,这个发达国家的许多家庭却用不起暖气了 | 京酿馆),第2张

2022年4月11日,英国肯特郡,一艘船经过惠士塔布湾附近的海上风电场。图/IC图


三大进口来源地没有“余粮”


说今天缺气缺电的英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向欧洲大陆出口大量天然气,以证明制裁俄罗斯不会带来能源危机,这是很可笑的——这有点自命不凡。


那么,即将陷入能源困境的英国能否通过进口来缓解危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英国主要的能源进口来源现在已经开始自给自足了。


从欧洲大陆进口能源有三个主要来源:法国、挪威和比利时。法国是欧洲最大的电力出口国,挪威是欧洲最大的能源出口国。


目前法国有大量的天然气库存,但主要是作为储备使用。电力主要由56个核反应堆的核能提供。


截至上周,法国已经关闭了34座核反应堆。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从去年的69%下降到今年6月的44%,对风能、光伏太阳能、风能、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增加。


由于今年夏天的极端高温,法国一度需要进口电力。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指望法国——更何况,可能成为下一任英国首相的特拉斯现在也不承认马克龙是盟友。


挪威的情况类似。由于今年夏天的干旱,挪威水库水位急剧下降,挪威计划限制电力出口。这几天,依赖挪威电力供应的邻国忙着批评挪威的“自私”和“民族主义”。


比利时与英国有一条天然气管道。冬天,在英国通过管道购买天然气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今年出了点问题。8月22日,比利时首相德克鲁警告称,由于能源成本飙升,比利时将面临长期的经济困难。德库洛还表示,“未来五到十个冬天将会非常艰难”。


如果法国、挪威、比利时都指望不上,英国只能指望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但是,不考虑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短缺,即使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能够满足英国的需求,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对于遭受两位数通货膨胀的普通英国家庭来说,还是买不起,暖气要关了。



(凛冬将至,这个发达国家的许多家庭却用不起暖气了 | 京酿馆),第2张

7月7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伦敦唐宁街10号门前。图/新华社


[/s2/]约翰逊和他的继任者们不知所措


对于英国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即将离任的英国首相约翰逊显然很无奈。他目前关心的是在乌克兰留下历史印记。至于他可能的接班人,显然也是鸵鸟心态。


拉尔斯现在正与苏纳克争夺保守党党员的支持,以决定谁将在9月5日接替约翰逊。在之前两人的辩论中,虽然也提到了英国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但是并没有说出原因。毕竟谈外交更能激发观众的情感价值。


外界预测最有可能接替约翰逊的特拉斯,在最近的冲刺阶段,无视普通英国家庭的痛苦,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充分显示她有限知识结构的话题。


比如这两天,特拉斯声称中国已经是对英国利益影响最大的政治因素。如果她当选首相,她将被提升为对英国构成“安全威胁”的国家。她还通过媒体表示,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应该进行更多的贸易活动,以应对中国对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严重威胁”。


问题是英联邦加起来的GDP还不如中国。英联邦国内生产总值约13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约7000亿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虽然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GDP仍有望达到19.91万亿美元。至于贸易额,今年前7个月,仅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就达到5449亿美元。


先“英国退出欧盟”,再“去中国化”,如此短视的战略眼光,足以让人对英国能否缓解能源危机和通胀危机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采写/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马小龙


校对/陈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