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过马路的细节描写段落

老人 0 95

老奶奶过马路的细节描写段落,第1张

老奶奶过马路的细节描写段落
导读:老奶奶过马路的细节描写段落如下:1、有一天,天气睛朗,小红高高兴兴的走在小学的路上。小红看见一位老奶奶正要过马路。小红三步并做两步走到老奶奶面前,扶着老奶奶过马路。小红说:“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看红绿灯。不然的话,很容易会撞到人的,

老奶奶过马路的细节描写段落如下:

1、有一天,天气睛朗,小红高高兴兴的走在小学的路上。小红看见一位老奶奶正要过马路。小红三步并做两步走到老奶奶面前,扶着老奶奶过马路。小红说:“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看红绿灯。

不然的话,很容易会撞到人的,我扶你过去吧。”说着,小红就把老奶奶扶过马路。老奶奶说:“你真是个活‘雷锋’。”然后,小红高高兴兴地四学去了。

2、有一天,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太阳像个小娃娃一样,露出了黄黄的脸蛋。一位白发苍苍的盲人老爷爷拄着拐杖,想过马路,到朋友家去和朋友谈话。可是,他每次把脚抬起来时,只听见汽车的喇叭声在“嘀嘀嘀”地叫着。盲人老爷爷每次都只好把脚收了回来。

小红看见了这情景,连忙跑过去,对老爷爷说:“老爷爷,这儿没有斑马线,我们换个地方过马路。”老爷爷微微一笑,说:“小朋友,谢谢你!”于是,小红扶着老爷爷来到前方有斑马线的地方,等绿灯的时候,小红就扶着老爷爷过了马路。

老爷爷很感激地说:“谢谢你,小朋友。要不是你,我还真不知道要在马路边站多久呢。”小红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老爷爷再见,路上小心些。”

3、今天小明放学回家,在学校门口,他看见一位老奶奶不小心摔倒了,小明连忙跑过去把老奶奶扶了起来,小明问老奶奶:“奶奶,你没摔坏吧,有没有事啊”老奶奶说:“我没事,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

小明说:“老奶奶,你没事就好,这是我应该做的,尊敬老人,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美德!”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要向小明学习,做有意义的事!

4、一天,小明去玩,路上见到一位叔叔。他戴着墨镜,右手拿拐杖,走一步就点两下地。小明这才知道他是盲人,想过马路。小明想:很多汽车,盲人看不见,多危险呀!小明连忙跑过去,扶叔叔过马路。过了马路,盲人叔叔说:“小朋友,谢谢你!”小明说:“不用谢!”

5、一天,天气很晴朗,小红去帮妈妈买东西。到了十字路口,刚好是绿灯,于是小红句就准备过马路。忽然小红看见一位失明的老奶奶,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拿着包袱要过马路。小红看见了心想:马路上车来车往,老奶奶看不见,行动又缓慢,一人过马路多危险呀!

我应该扶老奶奶过马路。于是小红连忙跑过去,亲切地对老奶奶说:“我就是您的眼睛,让我来扶您过马路吧。”老奶奶连声说:“好!好!”小红说;“我来帮您拿着包袱吧!”过了马路,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小朋友,让我自己走吧!”

小红心想:老奶奶自己回家多不安全,我还是把她送回家吧。于是她把老奶奶送回家。小红才放心地回家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6、今天上午,寒风呼啸、天寒地冻,我和哥哥去图书馆看书。在路上,远远看见一位戴着墨镜、拄着拐杖的叔叔正在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向马路旁摸索着。地很滑,他刚一落脚就滑了一下,结果趴在地上。我说:“哥哥,快看,前面摔倒的叔叔肯定是个盲人。”

哥哥一看,焦急地说:“对!我们快去扶起他来!”说完,拉起我的手飞奔过去。到了跟前一看,果然是个盲人,帽子都掉在地。哥哥赶紧把盲叔叔扶起。我忙捡起帽子戴在他头上,问:“您没事吧?”盲叔叔一听,就像看见了救星一样地激动。

颤抖着说:“没事,没事,谢谢你们为我操心。”哥哥说:“您是残疾人,更应该受到大家的关爱啊!”说完,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他过马路,叔叔眼睛里流下了感激的泪花,边走边不断地夸我们:“好孩子,你们真懂事啊!”

我们帮助盲人叔叔过了马路,和叔叔再见后,就飞快地跑向图书馆了。让我们伸出双手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

7、星期天早晨,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小华做完作业,高高兴兴地去公园玩。小华走在马路上看见一位白发苍苍、驼着背的老爷爷在前面艰难地走着。这位老爷爷戴着墨镜,左手拄着一根棍子,他每走一步,就用棍子轻轻地敲打几下地面。

小华觉得很好奇,他看呀看,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位老爷爷是盲人。左手上拄着的棍子就是探路棍,小华想:马路上有那么多汽车,盲人爷爷一个人过马路可真危险呀,于是小华连忙跑上去拉着老爷爷的手小心翼翼地陪他过了马路。

盲人爷爷高兴地直夸:这是谁家的孩子那么懂事呀!'小华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过马路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马路作文1

 “守法”,这个字眼是多么的扎人!有多少人守法恐怕,50人里就有一个!如果人人守法,就不会发生一系列的意外!

 一个万里晴空的日子,我和妹妹上街买菜。买完菜,要回家了。当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当绿灯快要亮时,就在那一刹那间,一朵稚嫩的花朵凋谢了……

 那是一位小学生。他为了赶时间,竟违法了——红灯时过马路!当时,许多大人们一起劝说着他:“孩子,不要闯红灯!这是违法的,很危险!”

 而他却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我过我的马路,关你什么事再说,我就算是违法了,交警也不会拿我怎么样!即使是很危险,你也不会遭殃!”那男孩随口丢下这么一句尖酸刻薄的话,便扭头径直走向“彼岸”。可是,法律赌赢了,他失去了生命!拿性命当赌注,多么愚笨的想法啊!他行走在川流不息的“河流”中,是有多少人的心悬在喉咙眼上他的家人!任何一个关心他的人!他赌的只是他的性命吗不!还有他家人的幸福!

 “啊——”或许,他最后的惨叫声代替了他的悔恨吧——即便是他的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他去了天堂,从他那火一般的红的鲜血里离开了……我的心颤动了,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假如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这么做吗如果他守法了,他还会去那“远方”吗那么,如果他没死,只是残疾了,他会快乐吗

 “我的儿子呀!你别丢下我们!难道非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吗儿子啊……”一句句痛苦的呻吟飘在我耳旁,揪着我的心。是啊,他的父母下半辈子可就是孤苦伶仃了。是因为他的不守法,才让他的父母生活在这阴影之中;让他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他自己再也享受不到父母的爱了……如果他守法了,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但他已经走了,回不来了。而那辆急速而行的白色轿车沾上了血迹,这污迹怎么擦也擦不掉。

 “姐姐,那男孩怎么留那么多的血啊”妹妹睁大了眼睛,“审问”着我。我只是说,那是他自作自受。

 “那我流了那么多的血是不是也是我自作自受啊”妹妹可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呀!

 “是的,”我不会再像刚刚那么含糊地回答她,“但是,如果你守法了,就不会流那么多的血了。”

 是的,守法了,自然不会遇见“意外死神”的。每个公民都应该守法。若你依然我行我素的违法,那么,下一个“那个男孩”就是你了。请君自惜!

过马路作文2

 中国的公路,也叫做马路。

 关于马路我听到过这样一个幽默的故事,在一次新闻采访中,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用中文故意羞辱周总理:“为什么你们中国的路叫马路?难道是因为专门给马走的吗?”周总理从容不迫,面带微笑地说:“因为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叫马路。”那位美国记者当场脸红,羞愧不如。其实现式公路是由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的,流传到中国时,俗称“马路”。

 过马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了解的事,无非是红灯停绿灯行。但是,最近杂志流传着一种“中国式过马路”。所谓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对此我感到一丝不解,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况且文明出行不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吗?待到周末,我决定去亲自体验一下。上车时一切安好,没有任何差错。不过十四五分钟过后,还真就堵车了。原因是绿灯亮了,司机正准备发车,对面路口出现了一群不太愿意等车的人们,凑够一撮人就朝着另一个路口走去。司机怕闹出事故所以决定等等,这一等不要紧,后面的车辆一直向前挤唯恐再等一轮。就这样,车塞车,人塞人,不一会的工夫就堵起车来。幸好有交警,疏通了堵车风波后。终于到了站,发现对面就是我想买书的书市。可是车辆太多,闯红灯的也有不少。等了许久竟也鬼使神差的加入一群人闯了过去。跳进书海,翻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大概在这飞快发展的经济时代,太多人重视时间,哪怕是一小会也会害怕失去,在回家的路上又有一起交通事故,因此又发生了堵车。

 有些网友评:“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还需提高。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人人等一等,不仅时间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大,而且安全也不会弃我们而去。

 回家的路上,晴朗的天空下是一张张告示牌:“红灯短暂,生命无限。”

过马路作文3

 今天下午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当交通协管员,劝导行人按红绿灯行走。站了两个半小时,费心费力阳光暴晒,挥舞小红旗,吹着哨子,辛苦是很辛苦,也有很多感想。

 中国目前行人的素质真是有待提高,能按照红绿灯指示过马路的也就能占十分之一吧,平时没注意,干了这个工作仔细观察才发现,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行人过马路是不看灯的,就是看车,没车就过,有车就慢慢往前蹭,交通信号灯形同虚设。同时,人们的从众心理很强,往往是有个别不守规矩的人迈出第一步,剩下的人就跟着迈出了错误的步伐,人多的时候甚至干脆就堵塞了道路,让应该正常行进的机动车没法前行了。平时我还算能按灯行走,没注意行人闯红灯的问题多严重,通过这协管工作才发现,乱穿马路的行人对于交通畅通有很大影响,本来可以顺利通过的车到了路口不得不停下来,既耽误了效率,又浪费了汽油。而且行人们乱走显得道路很乱,完全没有电视上演的日本那种交叉路口,绿灯一亮,人有序地在人行横道上通过的有组织有纪律的优雅感觉。

 尤为令人感觉痛心的是,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着孩子过马路,也不顾穿梭的车流,“灵巧”地躲避着车辆,而且还有的对我们的劝阻置若罔闻。看着那一老一小手拉手在车流中玩惊险,我一方面为他们的安全担心,更为那孩子的未来担心,也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无视秩序,藐视规则已经埋下了种子,大概未来若干年,我们的交通秩序还是达不到我们理想的境界。

 有人认为加强法制,对行人违章加以处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我并不这么看。并不是因为这个方法没有效果,而是因为执法成本太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我们的国民教育有太多的实用主义内容,而对于人的品质、素养、道德方面的教育过于欠缺,这些教育都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要靠潜移默化的,是全民整体素质都提升了,才能给我们的后代的高端教育。尽快提升全民素质,加强国民教育刻不容缓。不然,拥有再多的奥运金牌,上天再多的宇宙飞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低素质的民族。

 有人告诉我,在上海过马路若是闯了红灯,会遭到全体在场人员的“注目礼”,不知这是真是假,若是到了乱穿马路,人人鄙视的境地,我们的交通状况,可能会好一点了。

过马路作文4

 星期六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

 “你们别拦我了,你们回来,妈煮顿大餐给你们吃,不是受累,是欢喜呀!”母亲说。

 我说:“妈,那我陪您去吧!”

 “好!好!你也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母亲开心地说。

 母亲年龄大了,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很慢,而且要走一阵歇一会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务事。DJ舞曲

 我知道,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了,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不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下来,把菜篮挎在臂弯里,腾出右手,向我伸来……那一瞬间,我的心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担心我的安全,总要送我走到马路对面才折身赶去上班。过马路的时候,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里牵着,还不忘一遍遍地叮嘱:“有车就等等,千万不能跟车抢道……”

 30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经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而年轻母亲的细嫩软手,却成为一双枯干节硬的粗手,但是那牵手过马路的动作却依然娴熟而充满温情。

 母亲这一生吃了许多苦,但这些都被她一一抛到脑后,不变的只有对儿女的关爱和牵挂。我作为她的长子,随着工励志创业 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不知不觉中已对母亲日渐淡漠,即使一月半月回家看望她,也在她身边呆不了几个钟头。

 这时候,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母亲臂弯里取下篮子,另一只手则轻轻握住母亲的枯手:“我小时候,您每次过马路都牵着我,小四经典语录 今天过马路,让我来牵着您吧!”

 母亲的眼里闪过久违的惊喜,笑容顿时荡漾开来。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挤,过马路千万要左右看清楚,别跟车子抢时间。家里有什么难事儿,不管多忙,我们都会回来的。我是您从小养大的儿子呀,您还客气什么?”

 母亲背转过身揩了揩眼睛。

 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以及几许感叹。

 如今为人父母的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做到爱幼,却时常忘了像爱幼一样尊老。那么,当你紧握住一只粉嫩小手的时候,请千万别忘了,父母操劳一生的那双枯手更渴望我们去牵啊!

过马路作文5

 我家离学校较远,平时都由爸爸送我去上学。今天爸爸没空,只好让爷爷送我。

 一吃完早饭,我就催爷爷快点走。

 不一会儿我和爷爷就走到大马路边,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爷爷不由地把我的手得紧紧的,对我说:“你跟紧我,我们等这辆车过了就快速冲到对面去吧。”

 我一听,急忙边把爷爷的手往后拉边说:“不能从这儿过马路。”

 “嘿,新鲜事。怎么就不能从这里过我平时可都是这样过去的。”

 “要从画斑马线的地方横穿,我们还得等绿灯才能走。”我用手指着前面的斑马线给爷爷看。

 “你这孩子,谁说不能从这儿过。再等绿灯,又要浪费一分钟。”爷爷有点不情愿。

 “这可是交警叔叔说的啊。”

 “现在又没有警察。况且从这里少走弯路,你不是怕时间来不及吗等下绿灯,走斑马线又要多绕一圈,这样你上学可真的就迟到了。”

 “交通规则是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的。交警叔叔不在,我们也要遵守啊!只要这样,才能有安全保障。爷爷,快往那儿过吧。不然,就真的来不及了。”我使劲地把爷爷往前拉。

 “我说的话你就不听,什么交通规则,交警叔叔的话,你就当圣纸一样听从。”爷爷只好跟着我走。

 “爷爷的话当然听,但必须是对的。但您可要知道交通规是国家制定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否则,不但自己出行没有安全保障,而且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是吗那你说说都有哪些规定啊”

 “这交通规则内容可多呐,就说今天的过马路吧!行人过马路得从斑马线过,过去之前得注意红绿灯。红灯停,绿灯亮了才能走。在走的过程中还得注意来往的车辆。。。。。。”我一边走一边像个小老师一样对爷爷说。

 “就你知道得多,你不是在‘报复’爷爷吧”爷爷瞪了我一眼,拍了一下我的头。

 “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前些天,交警叔叔也到我们学校来做交通规则知识宣传;还有有关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可惜,爷爷您不识字。”我不由得有点得意起来。

 “你……”爷爷刚出口,我就挣开爷爷的手,走进了校门,边挥着手边喊着:“爷爷,再见!晚上有空我再继续跟你讲吧。”

过马路作文6

 上幼儿园时,幼儿园门口的十字口是一个大转盘,没有红绿灯,车流量很大,一辆接着一辆,川流不息。当时我三岁,夜夜已年过花甲,每次过马路时,他都会抱着我。而我总会喊;快,快,快过马路。爷爷总会笑着摸摸我的头说;不急不急,不要和汽车抢着过。等车辆稀少了,才抱着我顺着斑马线快步通过。爷爷经常告诉我过马路要注意安全,至今我还记得爷爷教给我的顺口溜;先看左,后看右,没有汽车过马路。

 记得五岁时,爷爷抱不动我了,便开始背我过马路。到了斑马线跟前,爷爷蹲下身子,让我趴在他的背上,吃力的站了起来,双手交的兜住我的屁股,让我爬的更舒服些,在稳稳地走过马路。当时,我总会看着两边来往的车辆,爷爷左边汽车过来了,爷爷,右边汽车过来了;听到我的话,爷爷就停下来,等汽车过去后,再过马路。记得那是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傍晚,路灯昏暗,地面很滑,爷爷又来幼儿园接我了,过马路时,爷爷照例蹲下身子,让我趴在他的背上,但这次,不管爷爷怎么努力,也站不起来,我执意要自己走,爷爷却不允许我下来,这是,一名好心的大学生把爷爷搀扶了起来。我看见爷爷头上那豆大的汗珠往下滴着,等到没有汽车通过了,才背着我顺着斑马线一步三摇的过了马路。我上小学一年级了,还是爷爷接送我,每次过马路时,爷爷都会饿、微笑着叮嘱我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绿灯亮了,我便拉着爷爷的手顺着斑马线蹦蹦跳跳的走到对面。渐渐地,我学会在过马路中读人。

 有些人,毫无红灯停,绿灯行的观念,只要看到没有汽车,就冲过马路。于是,你就知道这些人人安全意识淡漠,纪律观念不强;还有些人,喜欢抢黄灯,只要看见汽车道上出现了黄灯,就过马路。这些人,多半喜欢占些小便宜,甚至到了不顾性命的地步。

 相比之下,有些人过马路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红停绿过,不在黄灯时抢着过,更不无视红绿灯。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人遵纪守法,能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

 爷爷已年过古稀,过马路时已不再那么灵敏了。前些天,我和爷爷上街,过马路时,绿灯亮了,我搀着爷爷慢慢地走过马路,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苦等了几年的夙愿。

对!表达很清晰,没有用词和语法错误。语言的目的是表达,使听的明白、看的清楚,你做到了。至于那些文学大家,多善于选词和组织起更形象生动流畅的语言。以这句话为例,下面哪一句更好呢?

1,我慢慢地在斑马线上扶爷爷过马路。(原句)

2,在斑马线上,我扶着爷爷过马路。(不用“慢慢的”,也知道快不了。)

3,在斑马线上,我轻轻地扶着老爷爷过马路。(你认为“轻轻地”形象不?)

4,在斑马线上,我轻轻地扶着害怕摔倒的老爷爷过马路。(扩句)

(以上供你我琢磨,挺有趣吧!)

我的爷爷是一个令人敬佩的爷爷,他一头的发,脸上布满了波浪似的皱纹,手上磨起了石头般坚硬的茧。

今年,爷爷六十二岁了,退休后本应

该彻底退休养老,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爷爷依然闲不住,拿着自己的退休金,在小区开了一家理发店,很便宜只要25元,还有热水和洗发露。说是为了方便人

们理发。虽说爷爷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那平平常常的小事和高尚的品质却令我钦佩。有一次,广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冻灾,道路,电线全部结冰了,水

电全都中断了,所以必须过铁路挑水。可路又滑得很,不拿东西都容易滑倒,更别说挑水了。一天清晨,我被一阵敲打声音吵醒,紧接着是一阵“噼哩啪啦”的声

音,我穿上衣服,好奇地朝窗外一看,哎呀!只见楼道旁堆满一座座小冰山,爷爷和几个人正在一伙铲冰,一伙站在梯子上敲冰呢!我惊讶地问“爷爷,你在干嘛

呢?”爷爷放下铲子,气喘吁吁地答回答:“铲冰呗!”“没用的,过几天冻起来啦!”我喊到。“没关系,能方便一时是一时,冻了再铲!”爷爷坚毅地回答。说

完,一把抓起铲子,又埋头苦干起来。还有一次,爷爷六十大寿大家伙准备到饭馆好好庆祝一下,可爷爷一脸严肃地说“庆祝什么!干嘛非要浪费那个钱,随便在家

庆贺一下不就得了!”大家都愣住了,可是父命难违,也只得依着爷爷。晚上,我正要入睡。爷爷悄悄找到我,说!“乖孙子,爷爷不识字,这儿有一个大信封,帮

我写几个字!”说着,把信封递给我。我惊讶地问道。“这么大个信封,干什么用的?”别问了,写上:地址:红十字会,金额叁佰元。姓名:曾今受捐赠过的人。

“爷爷,你哪来这么多钱?”“寿礼就有壹仟多元了,再加上我来时省吃俭用省了点,够叁元了。”顿时,我全明白了。第二天,爷爷将钱寄了出去,略带兴奋地

说:“好啊!就这辈子为社会做点贡献,积些德,这辈子享不着,留着下辈子用。”

这就是我爷爷,他虽然不是什么大名人,但从他平平常常的小事和高尚的品质,使我感触颇深,也值得我学习,值得全社会的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