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台词日文版《蜡笔小新》解读

老人 0 57

搞笑台词日文版《蜡笔小新》解读,第1张

搞笑台词日文版《蜡笔小新》解读
导读: 2009年9月11日(怎么偏偏是911呢?),《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离开了我们。臼井仪人被粉丝们称为“蜡笔小新之父”,仔细看看,除了眉毛之外,他和小新的父亲野原广志的相似度还真是高啊!  《蜡笔小新》搞笑台词(日文版)解读  一个

 2009年9月11日(怎么偏偏是911呢?),《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离开了我们。臼井仪人被粉丝们称为“蜡笔小新之父”,仔细看看,除了眉毛之外,他和小新的父亲野原广志的相似度还真是高啊!

 《蜡笔小新》搞笑台词(日文版)解读

 一个生前给人带来欢笑的人,当他离去时,我想活着的人应该用笑容而不是泪水为他送行,所以,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蜡笔小新》的台词,在笑声中作别逝者吧。

 日语中有个词“洒落(しゃれ)”,一般翻译为“笑料、笑话”,但这个词本质上的意思是靠同音、谐音构成的笑料、俏皮话,常常带有一语双关的性质。汉语中这样类型的笑料也不少,比如“我看你有点面熟,所以不敢下笊篱”等等。其实,《蜡笔小新》里的笑料大部分属于“洒落”。不信请看:

 1 吉永老师:小朋友们,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

 小新:平底锅。

 解读:蝌蚪的日语是“玉杓子(たまゃくし)”,杓子长大的变成大杓子,再长大就得变成平底锅了。顺便说一句,平底锅的日文是“フライパン”,是一个来自英语“fry pan”的外来语词汇。

 2 小新:妈妈,你回来了。

 妈妈:应该说“我回来了”。

 解读:日语的寒暄语中固定的用法,回来的人要说“だだいま”(我回来了),而在家里的人则要回答“お帰り”(你回来了)。作为一个5岁的小孩,小新的单词量自然没有那么大,所以当他想表达“我回来了”这个意思时,恐怕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帰る”(即日语中的动词“回家”)这个词。正好在寒暄语的惯用句中有“お帰り”(你回来了),所以他就误用了这句。

 3 小新:妈妈,我要吃“心点”!

 妈妈:应该是“点心”才对吧?

 解读:此处“点心”对应的日语单词是“御八つ(おやつ)”,即“八点钟”的意思。为什么八点钟要吃点心呢?这个“八点钟”是日本古代的“八点钟”,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就是下午的2~3点,正是下午茶时间。而小新把“御八つ(おやつ)”说成了“おつや”,从字面上颠倒了。那么,“おつや”又是什么意思呢?汉字写成“お通夜”,是给死人守灵的意思。

 4 小新:妈妈,我不吃青椒可不可以?

 妈妈:不可以!

 小新:妈妈:我不吃红萝卜可不可以?

 妈妈:不可以!

 小新:你很任性哦。

 解读:小新称呼妈妈时使用的是儿语“ママ”,而“任性”的日语是“我尽(わがまま)”。如前所说,小新的单词量有限,所以他并不真正理解什么叫“我尽(わがまま)”,只是因为其中有“まま”的发音,于是这个词就被他拿来形容自己的“妈妈”。

 5 小新:大姐姐,我们一起去喝果汁吧。

 解读:小新一见美女,势必要说这句经典台词。日语之中,把和女孩搭讪的行为叫作“软派(なんぱ)”,而“软派(なんぱ)”的惯用台词就是“お嬢さん、お茶で饮みに行うよ(**,我们一块儿去喝杯茶吧)”,疑似来自于英语中的“Baby,May I buy you a cup of drink”小新是小孩,认为果汁好喝,所以把原句中的茶替换成了果汁,同时把“**”替换成了“大姐姐”,于是台词变为了“お姉さん、ジュースで饮みに行うよ”。

 6 小新:我来代替没有呼吸的妈妈来讲几句话。

 妈妈:应该是“没有出息”。

 解读:在妈妈好朋

  《蜡笔小新》搞笑台词(日文版)解读

 友的结婚典礼上,致辞的妈妈因为紧张而说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乃至鬓乱钗横,极其失态。小新来救场,说出了上面的台词。“没有呼吸”的日语是“息苦しい(いきくるしい)”,但实际上小新想要表达的是自己的妈妈已经严重地混乱并且容装不正,所以他实际想说的是“むさ苦しい(むさくるしい)”。

 7 小新:打起精神来~~打起精神来~~

 解读:看似很正常的一句话,怎么会成为搞笑台词呢?“打起精神来”的正确表达为“元気出し(げんきだし)”,但小新每每口误,说成了“うんち出し”,要知道,“うんち”可是儿语“大便”的意思——现在知道为什么每次小新说这句话时,周围的人都面露尴尬了吧?

 8 (番外)小新:我要压岁钱~~我要压岁钱~~!!

 爸爸:(无奈。随手拿起一个玻璃球,举起来,然后松手,让球落下。)压岁钱。

 妈妈:你这个笑话也太老了吧?

 解读:之所以把这一条称为“番外”,是因为这不是臼井仪人的原创,而是被他借用了的已经众所周知的一个笑料。“压岁钱”日语叫作“お年玉(おとしだま)”,和“落とし珠”同音,在日本,这是大人们在压岁钱的问题上搪塞小孩的惯用伎俩。

 归纳了这么多,才发现以上这些内容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尺度上,都仅仅是原作的冰山一角,看似“很傻很天真”的小新其实“很黄很暴力”,考虑到读者中尚有部分未成年人,更多更搞笑但是儿童不宜的内容暂不收录了,用小新的方式告白:お。(主编:好小子,私藏那么多“很黄很暴力”的内容不向领导汇报,这月奖金够你瞧的……)

 

歌名:压岁钱

歌手:简上仁

作词:简上仁

作曲:简上仁

时长:2分39秒

歌词:

等归年啊等归年

一年一拜过年暝

过年暝啊围炉暝

家家户户来团圆

来团圆啊真欢喜

爸爸分阮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

好买糖仔咿都吃甜甜

等归年啊等归年

一年一拜过年暝

过年暝啊围炉暝

家家户户来团圆

来团圆啊真欢喜

爸爸分阮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

好买糖仔咿都吃甜甜

来团圆啊真欢喜

爸爸分阮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

好买糖仔咿都吃甜甜

除夕,亦称“除夜”、“大年夜”、“年三十”,是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民间传统节日。“除”者,去也,即除旧迎新之义,“夕”者,晚也,指一日将尽之时,“除夕”,即指每年腊月“月穷岁尽之日”的夜晚。这一天,如遇所谓的“大月”,就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上,如逢所谓的“小月”,则在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

“除夕”的起源,民间传说与远古方相氏“岁终驱傩”的礼俗有关。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位高大勇猛的武士,名叫方相氏,据说他能祛鬼魅、辟通途,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为了防止野兽侵害死去的妻子的尸体,曾请他在夜间执戟防卫,开道护灵。后来,每年腊月岁暮,人们在举行禳祭的“大傩之仪”时,就请方相氏来主持,由他头蒙熊皮,身穿红衣黑裤,执戈扬盾,率领众多手执桃木大棒的人们,在通衢里巷周围和郊野草莽丛冢四处击打,跳跃呼呵,用以驱赶鬼魅魍魉,开辟通往平安吉祥之途。这种习俗在西周时代还非常流行,只是已经由沿用“方相”为衔名的礼官来主持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岁终驱傩”礼俗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规模宏大的“大傩之仪”,场面越来越小,人们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淡,甚至在民间销声匿迹,代之而起的,则是家家户户在门扇上悬挂驱邪饰物,用以趋吉避祸。据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所载:时人“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御凶也”。此后,“除夕”作为岁末年初交替之日的代称,方出现于民间,并逐渐沿袭下来。宋代以后,庆贺“除夕”开始成为一件大事。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所记:是日,“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先,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自明初朱元璋传旨公卿士庶家,在“除夕”前,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之后,“除夕”在门框上粘贴用大红纸制成的写着吉祥喜庆联语的“春联”,门楣与窗棂上粘贴将吉祥语镌于红纸上的“挂千”(有些地方俗称“吊钱”),家中器物上粘贴写有“福”字的红色“斗方”,就成为民间“除夕”送岁迎年活动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礼仪,直至今日,这种习俗仍在民间风行。

除夕,潮汕人俗称过年夜。除夕和春节相连,风俗内容有别而相联系。潮汕除夕主题是除旧布新,团圆喜庆。主要习俗活动有祭祖、贴春联、围炉、送压岁钱、守岁、辞岁等。

一、拜神

除夕节除了祭拜祖宗外,还要祭拜其它神。例如,当家里水缸水桶打满水之后,用竹箶将井口盖住,俗称封井,再供上祭品,拜井公井妈,待新年春节才开井。是日晚,农家除水缸要装满水外,米缸也要填满米,灯火也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二、贴春联

祭过祖先后,男人们便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下来,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焕然一新。

春联,潮汕俗称门符。贴在门框两边的,叫对联;贴在门框顶的,是横披;贴在两个门扇上的,称作门目;如果是单扇的小门,则贴上斗方。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后来春联规定用红丹纸,以墨或金色颜料书写,内容都为吉祥语。从潮汕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来看,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人勤劳拼搏、团结向上、和睦相处的特点,如“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最受人欢迎的春联对子“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为明代潮州状元林大钦所作。明万历刻本《状元图考》有这样一段记载:“(林大钦)自幼聪颖,作文奇宕不群。翁万达一见异之,请招为婿。岳诞日,大钦书联一对贺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语意宏敞,翁曰:‘状元才也。’”果然,后来林大钦年方二十二便中状元。他写的这副寿联后被改为春联,流行全国。在潮汕春联中,常可见到单扇门儿或神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派生机;二是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与北方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贴门神

潮汕民间除夕除贴春联外,还有贴门神画像之俗。门神的来历久远,相传早在黄帝之时,就以神荼、郁垒为门神。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引《黄帝书》说:上古时,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一个叫成庆的勇士。班固《汉书•广川王传》载:广川王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载: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规,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料到魏征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请与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应允。结果那一夜便无事。太宗后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民国以后,潮汕民间的门神,有手执钢鞭的尉迟敬德和手执铁锏的秦叔宝画像;有头戴虎头盔、腰大十围、仗剑怒目的四大天王像;有赵云、薛仁贵等画像。随着社会发展和意识的变化,民间张贴的门神不仅要求免灾避邪,还希望获得功名利禄等。于是便出现了鹿、鹊、宝、蝠、瓶、财神、福禄寿星、和合之类,借物的像与音的美好,以祈迎祥接福。解放以后,潮汕民间除夕所贴门画,一度以英雄人物和庆生产丰收,以兆发财致富为主要内容。

除夕贴门神,不论贴什么样的门神,两个门神要两面相对,才合乎祛邪迎祥的规矩。如果是左右门神错贴了,背面相向,那么这一年就会遇事不利,带来不祥。因此贴门画之时,各家各户的人都小心翼翼地把门神画像贴正、贴好,以祈望新的一年全家男女老幼都有好的运气。

四、贴“福”字

每逢除夕,潮汕几乎家家户户还要在门窗或是龛或墙上贴几个用红色写的“福”字。近年来有些人家也仿效北方把“福”字倒贴过来。

贴“福”有何含意呢?“福”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中表现为两手拜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是古代祭祀的写照。《书•洪范》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老而善终谓之考)。”因此,在新一年来时求得“富贵寿考”齐备是春节贴“福”字的第一个寓意。《说文•示部》说:“福,佑也。”说明“福”字有“保佑”一解。人们想以贴“福”字求得保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古时祭祀要行跪拜之礼,因此,“福”字可释为“拜”。小说《镜花缘》第八十五回:“于是面对戏台,福了一福。”句中的“福”即为“拜”意。为了达到上述贴“福”字的目的,就得对天地鬼神行拜礼。

而倒贴“福”字,则取其福到来之意。关于“福”字倒贴的习俗,我国民间流传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年春节前夕,清朝恭亲王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惯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仆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不识字,竟将大门上的“福”字倒贴了。恭亲王福晋看了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见事不妙,怕牵涉到自己,慌忙跪在主子面前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恭亲王一听,也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遂赏管家和仆人各五十两银子。自此,倒贴“福”字的习俗从王府传到民间。潮语“倒”与“到”并不谐音,故潮汕地区以往无倒贴“福”字习俗,是改革开放后之后从北方引入的。

五、围炉

祭拜祖宗后,男人们忙着贴春联、门神等,主妇们则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有意义的团年饭,也即所谓的围炉。

除夕围炉的形式,古时是在厅堂正中设一个红泥小火炉,一家子围着炉火边吃晚饭,边取暖畅谈。清光绪《海阳县志》载:“除夕,设火炉于厅,相围而食,谓之‘围炉’。”随着岁月的递嬗,炉具沿革为铜制炉筒心与锡制菜盆联结在一起的小火炉,既可盛菜热汤,又可添炭加火置于宴桌正中。近几年来,又沿革为气炉或电磁炉,更为方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家人围桌吃饭,也称作“围炉”。围炉的菜式喜欢取象征吉祥的谐音字,如发菜谐音“发财”,有鱼谐音“有余”。吃猪肠猪血炒蒜,寄意“会盘算,长长发”。吃蚶是沿海地带能买到蚶的人的特有风俗食物。蚶,又叫魁陆、魁蛤、瓦垄子。因它是两片贝壳相合,故潮俗又将蚶叫“合倍赚”、“蚶壳钱”。吃蚶义取从事经营“合倍赚”,能挣钱、存钱。围炉要早,越早越好,“早食早发”。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当家的人要祝长辈健康长寿,希望小孩聪明晓礼,后生勤劳拼搏。吃饭时如果小孩子不慎将盘碗掉落地,大人们会接上说声“缶开嘴,大富贵”之类的吉利语。

除夕围炉也叫做吃“团圆饭”,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民俗文化和难以分解的凝聚力。不论家人平时分散在多少个地方,但在围炉之前都必须赶回来,同家人一道欢聚畅饮。即使个别在平时因经济拮据,或因对生活的不满,或因精神上的困扰与不平衡而发生过这样那样矛盾的家庭,到了除夕围炉,大致也会摈弃前嫌,让恩恩怨怨一类事在合家欢笑的氛围中稀释。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万家灯火的除夕围炉之际,侨乡潮汕的家庭团圆气氛特别浓厚,许多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以及在外工作的亲人,尽一切努力赶回来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侨乡人们也无限思念远离家园的亲人,纷纷向未能回家的海内外亲人邮送贺年物,反映家乡巨变和日新月异的新生活,遥寄乡音乡情。

围炉之俗,目前在城市有变化。兄弟姐妹多分居立业,但都有团聚的传统观念,故常到酒店去围炉,图个方便,增添情趣。农村的老人,则喜到儿女家轮流着吃,俗云:“食透透,兴透透”。

六、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除夕习俗中重要的一项,家里的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俗语叫“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普通的商店,年终也有给店伙计压腰钱,数目的多少,视经营业好坏的程度,职位的大小而定。亲友侨居外洋的,年终也多有寄压腰钱来,这当然是限于经济较裕的。送压岁钱时,不能直愣愣地送,而是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古时则是用一条红线把铜钱穿编起来。

大人给小孩分发压岁钱的同时,照例还有一番勉励祝福的吉利话。晚上,将这份礼物名副其实地“压”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伴随他们渡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除夕夜,共迎新的一年到来。给小孩压岁钱的目的是避邪求吉。俗信以为除夕夜,会有妖魅上门降灾,小儿血气薄弱,不堪祟侵扰,所以要靠具有镇邪功能的钱币来制服鬼祟,或借以此贿赂,逢凶化吉。故压岁钱的本义,就是“压祟钱”,其源头是一种专门用于驱邪祈祥的货币形吉祥物———压胜钱。视钱通神,进而可以役鬼镇魅的观念,起源很早。先秦时人祭祀鬼神用币,已含有钱之意。传世的汉代五铢钱中,有的铭有“脱身昜(疡),宜子孙”,或“辟兵莫当,除凶去央(殃)”等当时流行的吉祥语,显然是为厌伏祸祟、除凶致吉而特意铸造的,所以人们一般都据此认定压胜钱最早出现于汉代。唐宋时候,出现了拿一般性钱币用于春节祝吉的现象。从春日或岁朝散钱祝吉,演变为除夕向小儿赐钱“压祟”,又有一个时间过程,但至晚不过明代后期,已成比较普及的风俗。清顾禄《清嘉录》有《压岁钱》专条,征引前人著述多则,如郭�伽《淮阴岁除•咏压岁钱》诗云:“红索青铜贯”;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等。

七、守岁

守岁,为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之一,旧时指除夕之夜,一家团聚在灯前炉旁,美酒佳肴,叙旧话新,通宵不眠。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人们爱生命、惜时光的心理,因为过了除夕夜,意味着一年已逝去,时光不再,未免有点恋恋不舍;一说则认为与防备传说中的“年兽”的袭击有关。

守岁风俗由来已久,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后人注称“诣宿岁之位”即守岁。唐代诗人孟浩然诗“续明催岁烛,守岁接长筵”。诗中“催岁烛”指的是“守岁烛”(清顾张思《土风录》)。可见,古人所守的实际上是一对“守岁烛”。对此,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甚详。他说苏州(也可以说代表江南)一地除夕夜“燃双椽烛于寝室中,宵永烬长,生花报喜,红荣四照,直接晨光,谓之‘守岁烛’”。所说“双椽烛”,指一对大红烛,椽必红漆而长,故用来喻称大红烛。看红烛结蕊,认为烛花报喜;“红荣”即红光,烛光要与晨光相接,可见蜡烛是通宵燃烧。

守岁的习俗至今犹存。潮俗除夕之夜,一家人品茶话旧,直至深夜。目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成为全民风尚。有些青年人则在家打电话,或发手机短信息,或发“伊妹儿”给亲友拜早年;有些则约三五朋友围桌打“升级”、“拖拉机”等扑克牌游戏,或是以休闲为性质的麻将活动,以守岁迎新春。

八、辞岁

当守至深夜子正零时之际,家家户户鞭炮齐鸣,点灯笼上香,迎新迎福,跨进新年,这称为“辞岁”。

近几年来,由于政府禁止节日鸣放鞭炮,于是在城市除夕夜中央电视台的报年钟声代替了许多人喜好的放鞭炮,千古旧习,已成旧俗。不过,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除夕夜零时仍有放鞭炮之声。

辞岁结束后,除夕节日礼仪活动的大幕才算是徐徐落下,人们兴致勃勃、喜气洋洋地又投身到庆祝“农历新年”———春节的节日活动中去了。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蜡笔小新全集名称(577集) 在这里想说下,所谓全集,估计只是到了98年的,至今仍不断更新中

  --------------------

  1-01第1部 买东西

  1-02 妈妈忙死了

  1-03 美术课

  1-04 三轮车

  1-05 肚子痛

  1-06 爸爸好辛苦啊

  1-07 看动感超人

  1-08 营养午餐

  1-09 看牙医

  1-10 行侠仗义(的向日葵班)

  1-11-15 野餐记(1) 野餐记(2) 看** 帮忙的故事 整理东西

  1-16-20 养小蝌蚪 洗澡 避难训练 收养小狗 它的名字叫小白

  1-21 遛狗

  1-22 小白的家

  1-23 讨厌的青椒

  1-24 打扰爸爸

  1-25 玩黏土

  1-26 看书

  1-27 好朋友

  1-28 买游泳衣

  1-29 上游泳课

  1-30 喂小白

  1-31-35 夫妻吵架 网鱼轶事 去理发 护宝趣事 摄影趣闻

  1-36-40 快乐的海水浴 饭店之行 回家的路 睡午觉 说英语

  1-41-45 坐火车 坐过火车了 放烟火 公共浴池 照顾妈妈

  1-45-50 欺负人的孩子 逛庙会 与动感超人会面 吉永老师约会 被遗忘的小白

  1-51-55 (妮妮)温柔妈妈 爷爷来了 台风来了 来决斗吧 寄信的故事

  1-56-60 饭后刷牙 尿床的孩子 练习跳舞 和妈妈决斗 吹泡泡

  2-61第2部 加油运动会

  2-62 跟妈妈赛跑

  2-063 接力赛

  2-064 逛书店

  2-065 暗语是美伢

  2-066 高跷比赛

  2-067 接爸爸去

  2-068 (女子大学生)真辛苦

  2-069 演戏

  2-070 吵架

  2-071 大决斗

  2-072 检查身体

  2-073 和爸爸洗车

  2-074 迷路

  2-075 小鸡的家

  2-076 男孩节

  2-077 预防感冒

  2-078 老师的帮手

  2-079 买烤红薯

  2-080 探望病人

  2-081 捉迷藏

  2-082 去动物园

  2-083 动物园快乐游

  2-084 去美容院

  2-085 年终礼物

  2-086 取钱

  2-087 跟女警官在一起

  2-088 (跟父亲)洗澡

  2-089 看家

  2-090 小秘密

  2-091-95 爷爷又来了 第一次滑雪 (去风间家)真好玩 圣诞夜 做饭真辛苦

  2-096-100 过家家 去书店帮忙 当模特 温泉旅行 洗温泉

  2-101 年夜饭

  2-102 放风筝

  2-103 堆雪人

  2-104 撒豆子

  2-105 买衣服

  2-106 吃火锅

  2-107 感冒了

  2-108 (警察叔叔)真辛苦

  2-109 唱歌

  2-110 红豆饼鲷(diāo)烧

  2-111 住校生

  2-112 住校生保育之夜

  2-113 (图书馆)需要安静

  2-114 马拉松(练习)

  2-115 马拉松大赛

  2-116 (三月三日)女儿节

  2-117 学游泳

  2-118 小白学艺

  2-119 打羽毛球

  2-120 (社会见习)参观

  3-121-125第3部 外送比萨 天竺鼠 晒棉被 练习足球 足球大赛

  3-126-130 地震来了 赏花 赏花真快乐 爸爸的公司 一起来播种

  3-131 去买菜

  3-132 没有眉毛的脸

  3-133 爸爸喝醉了

  3-134 大侦探

  3-135 (去商场)买东西

  3-136 鲤鱼旗

  3-137 踢罐子

  3-138 乘电梯

  3-139 推销员

  3-140 母亲节

  3-141 出发去远足

  3-142 (远足)遇险记

  3-143 玩火真可怕

  3-144 收拾玩具

  3-145 大人的时间

  3-146 畅销书

  3-147 除草

  3-148 女子推销员

  3-149 (吉永老师病了)探病

  3-150 倒垃圾

  3-151 (吉永)老师病了

  3-152 旋转寿司

  3-153 助人为乐(帮助有困难的人)

  3-154 木工真辛苦

  3-155 小白不见了

  3-156 提问(政治家)

  3-157 服从姐姐

  3-158 父亲节

  3-159 下厨房

  3-160 (妈妈)牙痛

  3-161 跟(坏)小孩玩

  3-162 婚礼服

  3-163 参加婚礼

  3-164 吃喜酒

  3-165 睡不着觉

  3-166 清扫游泳池

  3-167 吹气球

  3-168 拾钱包

  3-169 吃刨冰

  3-170 (小白)去打针

  3-171 去露营

  3-172 未来的歌星

  3-173 画铁轨

  3-174 闷热的夜晚

  3-175 (吉永)老师的家

  3-176 推销员(续)

  3-177 买空调

  3-178 加油站

  3-179 大西瓜

  3-180 切西瓜

  4-181第4部 练习相扑

  4-182 参加(相扑)比赛

  4-183 去警察局

  4-184 抓昆虫

  4-185 打扫卫生

  4-186_12-1 (台风)水灾记

  4-187 (红蝎子队)对阵

  4-188 躲避球

  4-189 (小新)急送医院

  4-190 医院红人

  4-191 我是警察

  4-192 镜子阿姨

  4-193 练习赛跑

  4-194 运动会

  4-195 妈妈减肥

  4-196 体能竞技

  4-197 爸爸的眉毛

  4-198 抬轿

  4-199 拍卖会

  4-200 卖东西

  4-201 修理屋檐

  4-202 买小鸡(我的弟弟是小鸡)

  4-203 寻找小鸡

  4-204 洗衣服

  4-205 新婚之家

  4-206 假扮上学

  4-207 烤肉

  4-208 爸爸辛苦了

  4-209 高中女生(妈妈穿校服)

  4-210 在成品屋里

  4-211 全家福

  4-212 缝衣服

  4-213 讨厌打针

  4-214 招待客人

  4-215 明褒暗贬

  4-216 讨厌的猫

  4-217 到书店玩

  4-218 吃拉面

  4-219 溜冰天才

  4-220 (镜子)夫妇吵架

  4-221 做饼干

  4-222 松阪老师(相亲)

  4-223 选举真辛苦

  4-224 织毛衣

  4-225 坐电车

  4-226 在公司玩

  4-227 服装表演

  4-228 (幼稚园)大扫除

  4-229 除夕夜的钟声

  4-230 爷爷奶奶来访

  4-231-235 压岁钱 (用压岁钱)买东西 滑雪旅行 滑雪后的活动 全家来滑雪

  4-236-240 预防迟到 新朋友(正南的恋情) 做纳豆饭 铅笔小新 学铅笔小新

  241-246第5部 我们来划船 收拾东西真麻烦 吃大碗拉面 冰淇淋事件 跟风间道别 被遗忘的我

  247-252 (妈妈)睡午觉也很辛苦 豪华火锅大餐 跟爸爸去剪头发 来玩躲猫猫 婴儿小新 妈妈去打工

  253-258 垒球比赛(1) 垒球比赛(2) 离婚记 一个人洗澡 三轮车比赛 吃到饱的自助餐

  259-264 来玩卫生纸 在幼稚园睡午觉 观赏冬天的星座 练习写毛笔字 去电视台参观 电视坏掉了

  265-270 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不对题,成田阿姨来了) 传递联络簿 母子一起白看书 跟小白一起洗澡 恋爱拉拉队 谈恋爱真辛苦

  271-276 可爱的小白蛇 在一流大饭店过夜 去动感游乐园玩 春天的早晨真舒服 小白生病了 赏花真快乐

  277-282 交换卫生纸 电视坏了 小白爱玩具(狗) 兜风去了 我想要自己的房间 恋爱的预感

  283-288 去看相扑比赛 吉永老师喝醉了 跟爸爸一起加班 爸爸要出差 爸爸要离开家里了 要跟爸爸分别

  289-294 爸爸不在的晚上 打棒球真辛苦了 小新闯祸了 大人的味道 看望妮妮 爷爷来帮忙

  295-300 老大好恐怖哦 爸爸的灾难 到大阪吃好吃的东西 大采购 观察鸟类 寄录影带给爸爸

  301-306第6部 爸爸回来了 红蝎子队的老大 做章鱼丸 跟小娃娃玩 钓鱼池风波 在天花板上散步

  307-311 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爷爷来了) 拜访女子大学 制造混乱的爷爷 跟风间玩 和爸爸去公共澡堂

  312-317 在运动会大出风头 爸爸彻夜不归倒大霉 妈妈去打高尔夫球 我是小新船长 爸爸的同学会 同学会真快乐

  318-320 企鹅报恩记 炒面爆炸了 下雨天接人

  321-323 爸爸的屁股生病了 我是正义忍者 爸爸住院了

  324-329 爸爸动手术 爸爸的住院生活 买高级牛排喽 我和三个强盗 动感超人大战可怕的蜘蛛机器人 改进小白的屋子

  330-335 妈妈的成人式 离不开暖座 跟爸爸去百货公司 妈妈减肥记 动感超人大战坏蛋天才兹拜丁巴哈 妈妈出车祸

  336-338 我的纯纯之爱 我的爱的表白 跟小白玩捉迷藏

  339-341 我们全家去北海道 吃遍北海道 租来的车子坏掉了

  342-347 迟到的新记录 通信邮购会上瘾 安详的睡眠 吉永老师的春天快到了 坐计程车去买东西 我是点心大王

  348 名犬小白散布记

  349 妈妈扭到腰了

  350 抽中了关岛旅行

  351 去女生学校玩

  352 彩卷中奖了

  353 去参加葬礼

  354 来玩雪地大战

  355 改变发型记

  356 去看风间吧

  357 课长的新家

  358 谜般的哈迪娜

  359 挖耳朵好舒服哦

  360 美伢的同学会

  361第7部 到美术馆欣赏艺术

  362 我是风间

  363 招待经理先生

  364 爸爸生病了

  365 愉快的化妆

  367 我有弟弟了

  368 采贝壳比赛

  369 悲惨的发薪日

  370 超级小气大作战

  371 跟老大玩伴家家酒

  372 妈妈没有驾车执照

  373 上驾驶训练班

  374-380 暑假画图日记 室内游泳池真好玩 帮忙搬家 去邮局帮妈妈寄信 去鬼屋玩 妈妈罢工记

  381-386 离家出走记 游泳大赛 柏青哥高手 悠闲的妈妈 咪咪迷路了 参观新车展示会

  387-392 打败坏小孩 夏天去海边真快乐 划船记 暑假露营记 露营惊魂记 为哈密瓜烦恼

  393-397 种青椒记 爸爸戒烟记 跟松阪老师一起玩 洗营养午餐的餐具 泡各种浴池 去健康俱乐部玩

  398-403 照顾迷路的小孩 香水就是外遇的证据 孩子吵架大人也来凑热闹 在船上钓鱼 跟天才少女对决 开车接爸爸下班

  404-409 我要吃高级的点心 疲惫的松阪老师 妈妈离家出走 交通规则特训 与外星人碰面 我的亲手签名

  410-415 帮忙叠衣服 烤肉大餐 到赛马场玩耍 骑脚踏车上学 取得驾驶执照 跟妈妈开车兜风

  -415 垒球比赛(1) 垒球比赛(2) 离婚记 一个人洗澡 三轮车比赛 吃到饱的自助餐

  416-420 大江户乐园火之篇 大江户乐园水之篇 小新在强风中出游 赏花好危险哦 都是长舌惹的祸 突然很想吃拉面

  4-421第8部- 乖宝宝小新 打保龄球 照顾小沙普

  -426 照顾小沙普(续) 到东京去大球场 勇敢的红蝎子队教练 角(jiǎo)头老大龙子的情书

  427-432 新年好热闹哦 滑雪去 滑雪场大骚动 小心火烛 正南真有人缘 好吃的年糕

  433-438 和爸爸在一起玩 爬山好累哦 超市真好玩 动物园记 现场直播记 工人好辛苦

  439-444 猴子来家里捣蛋 我的头发长长了 动感超人拼死最后决战 擦鞋子 可爱擦鞋童 风间的秘密笔记

  445-450 世界迷作跳舞之犬 女子高中的园游会 新车子能用看哦 终于想买车了 种田真好玩 尿尿的规矩真困难

  451-454 终于买了新车 出动去救宠物 去外面吃面 爸爸妈妈最大的危机1 爸爸妈妈最大的危机2 爸爸妈妈最大的危机3

  455-460 妈妈怀孕三个月了 我的收藏品 站着白看真过瘾 协助妈妈做胎教 风间恋爱了 帮助恋爱中的风间

  467-472 乖宝宝的礼物 恋爱中的少女美穗 做好产前的准备 世界迷作小木偶新诺丘 把球要回来 当妈妈的保镖

  473-478 品尝正宗咖喱 小白的散步真辛苦 借东西比赛 网球大赛 大家一起离家出走 跟小baby说话

  479-484第9部 小宝宝回来了 哄小宝宝睡觉 好想睡觉的一天 一家四口的纪念照 替小宝宝想名字 小宝宝的名字决定了

  485-490 我是婴儿保姆 跟踪爸爸 完成快递的任务 做梦的爸爸 妮妮生气了 求婚纪念日

  491-496 小宝宝真可爱 风间也想轻松一下 开车真危险 在墙上涂鸦 上街买福袋 照顾准考生

  497-502 介绍小葵 跟大姐姐去野餐 园长的家庭访问 我是温柔的哥哥 决斗红蝎子队 半夜出去买尿裤

  503-508 和小白一起私奔 向陶艺挑战 妈妈喜欢集点数 我会照顾小宝宝 名漫画家和书店 我自己的银行账户

  509-514 爸爸睡不着 跟大姐姐一起躲雨 看海狗表演 天气热来玩水 当漫画家的助手 和动感超人的重逢

  515-520 跟爸爸单独看家 一个人玩球 出现内裤大盗 招待大姐姐 第一次溜直排滑轮 溜冰大对决

  521-526 我和妈妈跳芭蕾舞 和大姐姐玩捉迷藏 妈妈要死掉了 我是孙悟空 好想要名漫画家的签名 学习人工呼吸

  527-532 松坂(阪)老师的假日 作妮妮家的小孩 进不了家门 追踪女人 妈妈喝醉了 陪客户喝第二摊(音tuā,台语:场的意思)

  533-538 远足去爬山 发生山难了 大家一起丛林求生 去大熊牧场参观 享受露天温泉 告别北海道

  539-540第10部 和阿呆玩捉迷藏 跟着去约会 炒热约会气氛 愤怒的红蝎子队 不准站着白看书 私房钱是最高机密

  545-550 大雨大雨一直下 半夜乐趣多 爱的七夕祭 泡妞很困难哦 食物中毒真难过 夜宿医院

  551-556 传真机是玩具 我是天才小画家 我的脚坏掉了 爱捣蛋的乌鸦来了 跟风间吵架 我就是讨厌吃青椒

  557-562 我的宝贝小裤裤 小裤裤飞起来了 炫耀小裤裤 打扫枯树叶 准备过冬天 小白的爱情故事

  563-568 黑漆漆的真好玩 实习老师来了 可怜的小麻雀 提早寄贺年卡 送货员真辛苦 吉永老师的圣诞夜

  569-574 去大姐姐家 动感超人最大的危机-弱点曝光 寻找失犬 娜娜与小新的爱情交换日记 在外过夜好紧张 录放音机的悲剧

  575-577完 松阪老师被挖角 动感超人巨浪大作战 吃尾牙真辛苦(尾牙:年终派对)

  最新的是<蜡笔小新15周年纪念>和<蜡笔小新重制计划>

  现在还在更新<蜡笔小新重制计划>中

  蜡笔小新-剧场版

  ━━━━━━━━━━━

  蜡笔小新从1993年开始,每年出一部剧场版,现在为止已经出了16部。

  第 1部 1993年 中文名:动感超人大战泳装魔王

  第 2部 1994年 中文名:布里布里王国的宝藏

  第 3部 1995年 中文名:云黑斋的野心

  第 4部 1996年 中文名:奇异乐园大冒险

  第 5部 1997年 中文名:黑暗珠珠大追击

  第 6部 1998年 中文名:电击!猪之蹄大作战

  第 7部 1999年 中文名:爆发!温泉火热大决战

  第 8部 2000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森林大冒险(森林里的暴风雨)

  第 9部 2001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大人帝国的反击

  第10部 2002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战国大合战

  第11部 2003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光荣的烤肉之路

  第12部 2004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时空大冒险)

  第13部 2005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三分钟嘎巴大进攻

  第14部 2006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跳吧!朋友!

  第15部 2007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会唱会跳的屁屁炸弹/唱歌的光屁股!

  第16部 2008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金矛之勇者!(2008年4月19日首映)

  http://baikebaiducom/view/7701htm#10

歌曲《压岁钱》有两个版本,见下:

版本一:

歌名:压岁钱

歌手:简上仁

作词:简上仁

作曲:简上仁

时长:2分39秒

歌词:

等归年啊等归年

一年一拜过年暝

过年暝啊围炉暝

家家户户来团圆

来团圆啊真欢喜

爸爸分阮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

好买糖仔咿都吃甜甜

等归年啊等归年

一年一拜过年暝

过年暝啊围炉暝

家家户户来团圆

来团圆啊真欢喜

爸爸分阮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

好买糖仔咿都吃甜甜

来团圆啊真欢喜

爸爸分阮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

好买糖仔咿都吃甜甜

版本二:

歌名:压岁钱

作词:李学亮

作曲:徐富田

类别:儿歌

语言:中文

歌词:

盼到新年这一天

就能收到压岁钱

它是爸爸送的祝福

它是妈妈给的心愿

用它买书买包文具

学习起来才香甜

每到新年这一天

就能收到压岁钱

它是爷爷送的叮嘱

它是奶奶给的期盼

把它捐给灾区小伙伴

建设美丽新家园

1,野原新之助居住的崎玉县春日部市(在动画版里称为“春我部”、漫画版及剧场版中称“春日部”)也是作者臼井仪人的居住地。2004年4月6日,纪念为春日部市建立50周年,野原一家被定为当年的春日部市的形象大使,并被授予春日部市的荣誉市民的称号,登记地址为虚构的:春日部市双叶町904号,“双叶町”是来自于双叶社。这应该是最官方的地址了。

2,在动画里出现的只有惠子阿姨的侄女,叫文惠,又叫阿惠、小惠。长的象动感超人里的咪咪,她自己说“我是惠子姑姑的哥哥的女儿”。出现在TV版里是第54话第2个小故事,台配名“服从姐姐大人”,日本1993年6月14日播出。

3,小爱到目前为止,都被小新所吸引,在幼稚圆里闹出很多有趣的事情。在TV版里,小爱首次出现是第339话(日本1999年11月12日播出)第1个小故事,台配名“呼风唤雨的幼稚园小孩酢乙女爱出场”,汗,够长的。日文集名是“岚を呼ぶ园児·酢乙女あい登场だゾ”。之后小爱经常出现,比如:

第340话(日本1999年11月19日播出)第2个故事,台配名“小爱的魅力不容抗拒”,

第341话(日本1999年11月26日播出)第1、2个故事,“小爱的人气太可怕了”“小爱和妮妮要对决”,

第342话(日本1999年12月3日播出)第1个故事“小爱迷上我了哦”,

第347话(日本2000年2月4日播出)第1个故事“小爱对我热情如火”,

第356话(日本2000年5月12日播出)第1个故事“小爱来了”,

第361话(日本2000年6月16日播出)第1个故事“小爱加入春日部防卫队了”

等等,

TV特别片里有“酢乙女家一族1、2、3、4”,日本2002年9月28日播出。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内地所有能看到的蜡笔小新TV版,最多也只到小葵出生后的几话,一共最多只到第209话(即日本播出到1996年11月22日的部分)。如果要看小爱,就只有看漫画了。

4,目前小新最喜欢的当然是“娜娜姐姐”,“娜娜子”,是小新憧憬将来结婚的对象,呵呵。

另外,拜托2楼的朋友,别复制上来那么多错误又没有用的东西了。配音解释都是错的!!!

     我国的春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热闹的节日,因为十几亿人一起欢乐,这是全球都很罕见的事情,今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那么我们都会给孩子送压岁钱,怎么样送孩子压岁钱呢?这是很有讲究的事情,而且各个地区的讲究不是很一样,我这里说一些大致的情况:

     第一、东北地区的春节压岁钱很有意思,当然我说的是农村,现在东北的城市已经和全国基本一致了,东北农村送红包讲究的是,三六九红包,也就是根据孩子的年纪,三岁大红包,六岁中等红包,九岁以后就是小红包了。

     第二、在西北地区很多的农村,保持着孩子得到红包需要磕头的习俗,这样的讲究我看来很有意义,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尊重老人,孝顺父母,一般来说红包是爷爷奶奶给的比较大,孩子们排成排,给爷爷奶奶磕头,快快乐乐的拿红包。

    第三、江南的广大地区,红包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很多的江南地区,送红包讲究孩子们说吉祥话,说的比较好的孩子可以拿到很大的红包,这样的讲究也是江南人培养自己孩子文化气质的一个办法,值得推广一下。

    第四、现在全国的大城市来说,过年的时候送红包都统一起来,基本是大人给孩子送红包,领导给下属送红包,朋友们之间抢红包,这样的春节红包,其实也很有意思,提高大家的请密度,提高大家相互之间的联系。

     

过年的红包习俗有很多,我自己看来过年的红包永远都是我们和亲人联系的一个纽带,是我们中国过年的一个特色,这样的传统习俗应该持续下去,一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