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旅游回公司,要不要给同事和领导带礼物?

同事 0 26

出去旅游回公司,要不要给同事和领导带礼物?,第1张

出去旅游回公司,要不要给同事和领导带礼物
导读:前段时间,表姐去了一趟欧洲,玩的不亦乐乎,回来的时候业买了不少东西送亲朋好友。但是欧洲不比国内,随随便便一个手工纪念品都要上百人民币,再说送礼这件事情总有个亲疏远近,于是这次就只给家人朋友买了礼物,没给办公室的同事买。结果等她休假完去办公室

前段时间,表姐去了一趟欧洲,玩的不亦乐乎,回来的时候业买了不少东西送亲朋好友。但是欧洲不比国内,随随便便一个手工纪念品都要上百人民币,再说送礼这件事情总有个亲疏远近,于是这次就只给家人朋友买了礼物,没给办公室的同事买。结果等她休假完去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个同事阴阳怪气的问她,你去欧洲都没给我们带礼物呀?

可想而知,表姐有多尴尬了。

表姐是个爱玩的人,以前每次在国内游玩,都会不辞劳苦,大包小包的给同事们带当地的特产。表姐心里很委屈,我一年出去玩这么多次,就一次没给你们带礼物,就记恨我了?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一个人以前每天给一个乞丐十块钱,后来每天给五块,最后每天只给一块了。乞丐很奇怪,一天就拉住他询问,那人回答,以前一个人过所以给你十块,后来结婚要养家了就给你五块,接着有了孩子,只能每天给你一块了。结果乞丐听了大怒,你怎么能用我的钱来养活你的家人呢?

我给你带礼物,是我的自由,而不是我的义务。

这个时代,我们的经济条件变好了,旅游也不再是少数人的行为,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都会在闲暇之余去旅旅游,度度假。少则一年一次,多的更有以此为职业的旅游博主。“旅游回来要不要买礼物送人”也成为很多人面临的一个小小难题。

逐渐变味的“手信”

其实,送礼物这件事情,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中国古代便有“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的说法,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心意,而不是礼物本身的价值。

到今天,大多数人出去旅游或者出趟远门回来都会给亲朋好友带一些礼物。这些礼物用广东话里的“手信”来形容我觉得最贴切。所谓“手信”即信手捎来。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手信,在古代叫做“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朝。在周朝时,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礼物不必太多,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一只雉鸟;大夫是一只雁鸟,卿是一只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级而定。

到了今天,送礼俨然已经成为一门艺术。网上随便一搜,“成功人士必看,送礼的十大学问”,“给客户送礼的学问技巧”等文章五花八门,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可是此“礼”非彼“礼”,在旅游这件事上,玩是主要的,要不要带礼物,带什么样的礼物,给谁送礼物应该是按自己的心情来定。

可是现在有不少人觉得,旅游回来买礼物送人,正在由“自愿”变成“必须”。

不买吧,同事在背后指指点点;买了吧,小东西同事又嫌太寒酸觉得你太小气;买回去了分不好会落埋怨…

现在网上随便一搜“旅游买特产”,全是各种推荐买当地特产的攻略:

西藏美食特产必买top9,你知道哪些?

北京特产有哪些,在哪买比较划算?

青岛有什么值得买的特产?

可以说,哪怕你去一个小村子参观一下,或者单纯只是去爬个山,路边都摆满了各种买特产的摊位。回去之后都会有人问你有没有给他带特产。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讨论“你出去玩会带特产回来给同事吃吗?”高赞回答是“会,被迫社交,但是带东西太麻烦了”。“被迫社交”四个字,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就拿我爸妈来说,前段时间去桂林旅游,当他们回到家时,我被大包小包的当地特产惊呆了:速食米粉、糕点礼盒、竹木雕刻、纸扇纸伞……除了带去的大箱子,又带回来两个纸箱和五大塑料袋所谓的“特产”。

我问爸爸,你带这么多特产给谁呀?爸爸说,“我不是发朋友圈了吗?好多人都说好不容易去一趟,怎么也得带点特产回来。人家都说了,总不能不带吧!”我和爸爸盘点了一下,这些特产才刚刚够分。爸爸说,“下次出门再也不发朋友圈了”!

旅游买礼物成为一种负担

有人说,出去玩,给亲朋好友带点礼物,这不是应该的吗,有什么好矫情的。再说了,咱们国家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关系才能更上一层楼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可是在旅游带不带东西这件事上,对有些人说真不是“存在即合理”。我总结了旅行者们带礼物造成的几种困扰,来看看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景:

出行次数多,经济压力大

如果常年不出门,偶尔出去一次,给大家带点当地特产无可厚非,但是对一些人来说,周末都可能换个城市去度假,出行频率太高,带礼物不仅浪费精力,花费也不少。

作为一个旅行小达人,我曾经算过一笔账。我几乎每个节假日都会出门旅游,一年算下来少说也有七八次。虽说买特产是花小钱,可是架不住出游的频率高呀!每次至少要花两三百,一年下来少说也得两三千块。

有人可能要酸了,有钱出去玩还能没钱买礼物?这里我就要反驳了,每个人的消费观不一样,穷的叮当响每天还要抽一包烟的大有人在,天天住五星级酒店仍然理智消费的也不是少数。

对于喜欢旅行但囊中羞涩的人来说,每攒够一笔钱出去旅行时,心中都会充满满足感。但如果再从预算不多的旅行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买特产,那真的就很影响旅行的体验感了。

带回来的礼物太便宜,同事不喜欢

没带礼物被抱怨,带了礼物的有时候也好不到哪去。

莉莉从澳大利亚度假回来,给同事们带了一些当地零食,她的领导嘴很毒,当她把零食给这个领导时,领导撇了一眼,说:“就这些呀?”莉莉赶紧补充,“还给您女儿带了一副羊毛手套,希望小朋友可以喜欢哦!”

事后莉莉跟我抱怨,给同事一大包零食分着吃,他们肯定会觉得这礼物寒酸,但即使心里有意见也不会说出来;但是她们领导的嘴比较毒,真的什么都能说出来。幸亏提前给领导额外准备了礼物,“不然不知道她在背后怎么编排我”,提起给领导女儿买的手套,莉莉其实蛮心疼:花了好几百块呢!

这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出过国的朋友都知道,除了东南角性价比比较高,欧洲、北美、澳洲这些地方的东西真的很贵,如果是比较好的朋友,送再贵的东西都不心疼;可是你就是办公室一个关系一般的同事,你还真指望人家送你名牌香水或大牌口红?

行李箱太重,影响游玩体验感

在行李这件事上,有人恨不得把整个家都带在身上,总怕这个没带那个没带。但越来越多的人都倾向于轻装上阵了,就怕行李太多太重影响游玩的心情。

朋友去昆明出差,说起云南大家都知道当地的鲜花饼比较有名。同事们都知道她去了云南,纷纷让她带鲜花饼。工作群里甚至开始接龙,这个两袋那个三袋,最后朋友打包了三箱鲜花饼上了飞机,人累不说,行李超重还花了不少钱。回到家躺了两天才缓过来的朋友说,以后再也不帮别人带特产了!

除了给别人带特产,出国玩帮别人“代购”也是说不出的痛。

琳琳是大家公认的旅行专家,一有时间就去国外自由行。“现在我都快成职业代购了”,每次出门,身边的朋友们都会托她带东西,琳琳无奈的说:去一趟欧洲,我都能把奢侈品店的包包和围巾搬空了!“有时候为了别人的东西连自己的东西都顾不上买,而且一个大箱子根本就装不下,我就只能天天拎着大箱子周转列国了”!

去过欧洲的朋友都知道,买手表、包包之类的奢侈品都需要退税,整个流程很麻烦,特别浪费时间,感觉都不能好好玩了。如果正好自己要买帮忙带一下也无所谓,关键是很多朋友根本不顾你的感受,疯狂的让你带东西。

跟我爸一样,琳琳的想法是“以后出去玩打死不发朋友圈了”,从此以后出国旅游都是静悄悄的去,静悄悄的回,不帮别人带回来一根羽毛。

回归本心,跟着自己的心走

很多人都说,旅行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可每次都最后的“买特产”都让我很烦,怎么办?

如果让我说,把问题回归到最简单的本质,玩就是玩,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没必要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关于这个问题,知乎上一位网友的回答三观很正:

给同事买特产的作用大概和派烟差不多,你不能指望自己带了特产给别人,他们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云云。同理也不会有人因为你没带特产就对你心怀记恨,请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当然卖人情不是坏事,就如同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了它会更如鱼得水。但人与人交往根本还是要看为人处世之道。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那这个行为就是加分项,是锦上添花;而如果题主是鹤立鸡群,这行为也不会是雪中送炭。

想送就送,不想送就不送。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都别太玻璃心就好。

实用小贴士:

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的文化特色各异,出去旅游难免会遇到新鲜的好吃的好玩的,这个时候如果想给亲朋好友分享,分享给大家两个小妙招,旅途中的我屡试不爽,亲测有效:

邮寄

大多数知名的特产店都有邮寄服务,而且买的多了可以免邮费。在厦门买当地的点心和茶叶,在云南买鲜花饼我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虽然花了钱,但是起码不会造成行李超重影响游玩的心情。

上次和朋友出去玩,我们两个爱拍照的女生带了很多衣服,行李箱重的可怕。我们还就想了一个办法,每两天往家寄几件衣服,别人是越到后面行李箱越重,我们的箱子却越来越轻,心情也跟着轻松了不少。

2网上下单寄到家

相信有很多人已经想到这一点了,这就是网络社会的便利啦!有一次去南京出差,同事让我帮他带盐水鸭,因为行程紧张被我忘记了,直达坐上火车才想起来,我灵机一动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网上居然有南京特产盐水鸭,而且价格还比实体店便宜。

等上班第二天盐水鸭也到了,非常方便。解锁了这个新模式以后,我再也不用为买特产占用行李箱空间发愁了。经常是在回家的路途上某宝下单,等到家特产也就到了。

 搭顺风车是现在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尤其你们家的方向是一致的,这种情况多半出现在同事之间,那么回家顺路带异性同事好吗?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来看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如果你跟异性同事都已经有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又或者你们都已经结婚了,这种情况的话,那就不适合让异性同事坐你的顺风车。毕竟,孤男寡女在车里是非常暧昧的,而且时间长了很容易日久生情,相信你们彼此的另一半也是不会愿意的。

 2、如果你跟异性同事都是单身的话,那这种情况是可以顺路送异性同事回家的。如果你对这个异性同事有好感的话,那你们之间还可以发展一下。毕竟,异性相吸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另外,如果一个异性愿意搭你的顺风车,这也说明,对方对你肯定是有想法的。

 3、如果你跟异性同事都是单身,但你又不喜欢对方的话,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让对方搭你的顺风车。毕竟下班回家这段时间也挺长的,如果你要是有其他事情的话,难道还要每天跟对方报备,说你不能让对方搭顺风车回家了。这样的话,也会影响你的生活。

 4、如果你跟异性同事关系很好的话,而且你也愿意让对方搭顺风车回家,这就无所谓了。当然,最终是不是下班顺路把异性同事送回家,这就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了。实际上,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回家顺路带异性同事都是非常暧昧的事情。如果你们之间没有发展下去的可能,那还是不要答应对方。

 5、作为搭顺风车的人,也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这样是不是好,毕竟是同事,对方可能不愿意带着你,但你们又是同事,对方不好意思拒绝你,所以作为搭车的人,还是需要换位思考一下的,搭车的人起码要付一下油费。

这个需要看情况,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或公司有过这样的先例,那应该买的,如果你外出出差或者学习培训是一种提升式的公务活动的话,也可以买,当然如果你想改善一下人际关系,都可以买。如果所在单位或部门同事较多,可以买一些你出差点的特产小吃就可以了,或者是些特色小物件,这个你自己把握。最后,其实如果买给同事的话,那还得精心选购给领导或上级一份,这个事最麻烦了,唉,真郁闷哦,咱中国太讲究这些了,很无聊嘛。

请你换位思考,你是一个人回家,你老公没和你在一起,你一位男同事和他老婆送你,他们的家比你家近,他们先到家,但是人家两口子还是先送你,你会怎么想?单纯的送你回家而已啊,而且男人都比较有责任感啊,你喜欢你老公不就是他有责任感吗?你不要多想。现在谁没有几个异性朋友啊,而且和你一起,你不能这么小心眼啊,心胸开阔点,

以下是给出差、旅行回来送给上司、同事礼物的一些建议:

1 询问兴趣:首先,你可以询问你的上司和同事他们感兴趣的礼物类型,这样可以确保你的礼物符合他们的个人兴趣和需求。

2 体贴实用:选择礼物时,可以考虑一些体贴实用的的小礼品,例如当地特色的小吃、精致的工艺品、独特的的小饰品等,这些礼物可以表达你的关心和感谢。

3 个性化:如果你想表达更多的感激和特别,可以考虑个性化的礼物,例如定制的文具、雕刻品、定制的服装等。

4 合适价位:礼物的不需要太昂贵,适当即可。根据你的预算,选择适合的礼物,表达你的心意。

5 合适包装:选择一个合适的包装,可以使你的礼物更加独特和精致。包装可以根据礼物的的大小和类型来选择。

6 当面赠送:最好当面赠送礼物,这样可以表达你的真诚和感激。如果你不能亲自送礼,可以考虑委托快递或公司同事代为送达。

总之,送礼物是一种表达感激和关心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礼物可以更好地传达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