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美国留学就是一部血泪史,相信许多中国留学生都有一堆想要吐槽的地方,下面就跟一起来吐吐槽吧。 1 注册课程:早早起床开电脑抢课,结果发现课程容量为零。。 美国大学是自己选课制的,对于一学期选择多少课程,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要求,但
美国留学就是一部血泪史,相信许多中国留学生都有一堆想要吐槽的地方,下面就跟一起来吐吐槽吧。
1 注册课程:早早起床开电脑抢课,结果发现课程容量为零。。
美国大学是自己选课制的,对于一学期选择多少课程,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要求基本是一个学期至少要选够多少学分的课程。
建议:提早查好要申请的课程,并多规划出一些备选课程,之后选课一定要快,快,快。
2、小组作业:同组的同学为了配合你,下载了微信,彼此关注,但每次开会前,那些人就“人间蒸发”了,微信不回,电话不接,留你一个人完成了所有苦差事儿。
建议:确定选题后要开会分配好工作内容和责任到人,确定组长,定期联系确认进度和完成情况。
3、早上8点的课程,那个多困多累多凄惨,上过的都知道。
建议:帮不了你,在中国啥年级的课程都起码从8点开始上的好么。
4、一个劲儿地听人吹希腊生活多美妙以及那些你没有被邀请到的派对。
建议:如果想在毕业留在美国,有份还不错的工作,那就必须要融入进去,切记。
5、申请学校经济援助时和学校斗智斗勇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确实有一些学校把给予美国本土之外学生提供资助放在首位,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是“基于价值的资助”,意味着学生取得这些资助的基础是他们有符合条件的学业成绩。
建议: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申请这10所经济资助最多的美国大学吧:耶鲁大学,艾默斯特学院,威廉姆斯学院,卫斯理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基德莫尔学院,斯坦福大学,贝茨学院,三一学院,哈佛大学。
6、花300刀买一本你只在一个学期翻开一次的破书。
建议:美国的书确实比中国贵很多,而且盗版几乎不存在,所以,如果确定不用了,那就留给师弟师妹吧,他们可能会有用。
7、账户余额仅剩10刀那会儿。
建议:美国寻找实习的机会不是很容易,所以,省着点吧只能,或者想办法让别人请你吃饭。
8、每顿都吃拉面,因为那是你唯一买得起的食物。
建议:如果不住宿舍,住在homestay或者apartment,可以买些菜回来和房东岔开时间自己做饭的。
9、绞尽脑汁琢磨如何在做了一份全职工作以后还要保证21个学分妥妥的。
建议:毕业也是为了就业,所以不要太拼命了,修够学分还是工作重要。
10、尝(wang)试(xiang)预约你的学校顾问
终于见到了不起的顾问了,然后你发现原来他们的建议毫无用处。
建议:多跟你周围的同学聊聊,多跟校方沟通。
11、因为学校不接受你在社区大学转的学分而被迫选那些你已经上过的课。
12、不得不选一些和你的专业毫无关系的课。
13、各种考试,各种演讲,各种晒成绩。
14、通宵达旦,如果住校外,可就悲催了,完不成作业就只能在图书馆过夜了,因为外面比学校更恐怕。
建议:如果住校外,建议提早回家学习,因为一些远离城市的地方,公交车天黑就会收车了,仅有的几趟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拉长到站时间。
15、在没有学习或者做作业的时候面对排山倒海的罪恶感。
建议:留学生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但是过于用功、读死书也是外购人对中国留学生的普遍评价,所以不要把重心放在我今天看了多少书学了多少习,而是应该更关注于与当地人的共同和我参加了多少社会活动。
16、室友:各种奇葩室友,简直可以编一部长篇小说了。还是跟中国室友更轻松些。
更悲催的,是碰到了那些凌晨三点带着同样烂醉的朋友回宿舍的烂醉室友。 而且他们总是出现得很及时——在你深夜奋笔疾书做调研赶作业的时候又或者是你终于可以安静睡下了的时候。
建议:良性沟通,不行就立规矩,谁也别破坏和影响谁的生活。
17、让人无语的同学 :“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的话这节课就到这——” 说时迟那时快,这位同学缓缓地举起手,开始问一些本可以在上课前就解决的私人问题。 嗯,挺(T)萌(M)的(D)。
18、在学校停车:特地提前一个小时早早上学——找停车位!
建议:再早点。
19、在图书馆找不到一个座位或者甚至是一个充电插座的时候;有人占了你坐了整整一个学期的座位的时候。
建议:可以请图书管理员处理,一些学校会有专人负责清理长期占位的书包等用品,让他们去一层“失物招领处”领取自己的东西吧。
20、当你只剩下15分钟赶去上下一堂课的时候,你发现你要穿越整个校园才到得了另一个教室。
建议:既迟之,则安之。
推荐阅读
在工作中,不能遇到被领导询问关于对其他同事看法的情况,如果遇到,我们该如何回复领导呢,是有啥说啥,还是有所保留呢?这是职场中的一个大问题,解决不妥当,就会惹麻烦上身。相信有不少的职场伙伴们,在此事情上也都感同身受。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3个不得罪人的做法,如下:
1、摸清领导的动机:当领导询问自己的时候,先不要着急顺着领导的指引去回答,可以通过反问的形式摸清领导的动机,当然反问的技巧最好高一些,以防把领导给问毛了。针对领导的动机,去回答领导的问题,可以让自己远离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答非所问,以及支支吾吾闪烁其词引起领导的不适。这是回答领导这个问题不得罪人的谨慎做法,所以,当你在职场中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妨就先从摸清领导的动机开始吧。
2、尽量兼顾到双方:既要兼顾领导,又要兼顾所谈论的同事。不能为了获得领导的好感,而不惜一切代价地揭同事的老底儿。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你的行为被同事所知,就不单单是对你爱答不理的那么简单了,谁敢保证你日后所遭遇的某一个麻烦不是同事所为。所以,在回复领导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兼顾到双方,不要因为是领导主动的询问,就受宠若惊地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知领导,这样你会在职场中越来越没有人缘。
3、不做封闭式回答:就是确定性的回答,比如中领导问你某个同事好不好的时候,尽量不一口给出好与不好的回答,可以通过开放式的回答来试探领导的动机,然后以兼顾双方的思路答复领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因回答一个问题而得罪人的情况。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把握的是领导的情绪变化,如果领导本来就很急躁,就没有必要过我的进行开放性回答,否则同样会得罪领导。其中的度,就是我们得不得罪人的主要因素。
不要小瞧这么一个问题,不管你回答的有多好,都会出现瑕疵,因为你回答一个问题,一共关系了领导、同事以及你自己三方的利害,虽然抱得是不得罪人的前提,但如果损害到了自己的利益,也是不划算的。如果非得要这三方利害排个顺序的话,小编的排法是:领导大于自己,自己大于同事。换作是你,你会把谁放在第一位呢?
这个的话,我建议送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会比较好,而且要看你同事喜欢什么颜色、对什么感兴趣,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外国同事那个国家的习俗、文化、忌讳,不然就背道而驰,事与愿违了。如果是刚认识的朋友,你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或者多什么感兴趣,你可以送有用价值的礼物(外国人送礼物一般都送有利用价值的礼物,这是我在国外的经验)。了解这些之后,外国同事会觉得你很贴心,而且交朋友很真诚。很多国家的习俗都不一样。例如,在墨西哥“666”是魔鬼的意思,大家都很反感(就像医院带4的病床一样),包括美国、法国、德国都不一样,所以你需要了解一下那个国家,这样会对你更有帮助。
当被人当面吐槽自己送的礼物的时候,我觉得这种感觉是非常难过的,好心挑选的礼物而且挑选礼物的时候,费尽心思想了老半天,结果对方不满意还被对方吐槽,这简直就是太不给自己面子啊。而且买礼物的时候也不是说随便买的,也是想了很久才买的,结果被人家当面吐槽,我想你会非常难过的。会非常气愤的。可能会觉得说以后我再也不会给你买礼物了。不喜欢就算了,还被你吐槽。我想你会是这种感受吧,难过气愤。以后不理他的感受。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