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风俗文化有哪些?

同事 0 82

新加坡的风俗文化有哪些?,第1张

新加坡的风俗文化有哪些?
导读:1、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2、新加坡人接待客人是

1、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2、新加坡人接待客人是请客人吃午饭或晚饭。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到新加坡人家里吃饭,可以带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作为礼物。谈话时,避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谈旅行见闻,你所去过的国家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

3、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多,人们对色彩想象力很强,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在标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数字禁忌4、7、8、13、37和69。

扩展资料:

新加坡礼仪文化

1、服饰礼仪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2、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3、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4、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马来人用餐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新加坡

人民网-新加坡礼仪文化

1、行为礼仪: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

2、宗教忌讳:马来族多信仰伊斯兰教,作为宗教禁忌不吃猪肉,不喝含酒精饮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

印度族多信仰印度教,许多人是素食者,生活简朴,但对庙宇建筑十分讲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设有祭坛或祷告室。视牛为神的动物,不吃牛肉,不能赠送以牛皮革制成的礼品。

3、日常忌讳:马来族,小孩的头被视为神圣,除长辈和父母外,他人不可触摸。

4、吸烟规定。新加坡对吸烟场所规定严格,许多公共场所、宾馆室内都禁止吸烟。

根据新加坡相关法律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合法购买香烟和吸烟的最低年龄从18岁调高到19岁(2020年调至20岁,2021年调至21岁),未满19岁者若购买、拥有或使用烟草产品,可被罚款最高300新元。

同时,市中心乌节路公共场所开始实施禁烟。吸烟人士只能在划有黄线的区域吸烟(吸烟区设有明显的告示牌,也会放置烟灰缸和可丢烟头的垃圾桶)。

扩展资料:

在新加坡的一些安全事项:

1、报警电话:999。如中国公民需在中国境内向新加坡警方报警,可拔打新加坡警察部队热线电话(0065-62550000),或登录新警方网站(wwwspfgovsg)报警并提交证据材料。

2、急救电话:995

3、意外(海事)电话:0065-63252488

4、警察部队总部电话:0065-63530000,0065-18003580000(问询与反馈),地址:New

Phoenix Park, 28 Irrawaddy Road, Singapore 329560

5、旅游咨询与投诉电话:0065-67362000

6、消费者协会电话:0065-61000315

7、机场航班查询电话:0065-65424422

8、中国驻新加坡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紧急求助电话:0065-64750165

中国领事服务网-新加坡(实用信息)

要看 新加坡对于户口是20个快捷城市的批复的旅游签证基本都是2年多次往返的。

你同事的应该就是63天的签证。 你的2年 也只是入境后可以呆一个月。1个月到了可以延期1个月 然后就要离境。 2年的有效期只是说明在这2年内你是不需要在另外申请旅游签证了而已

如果人在新加坡你还可以尝试找律师;如果她人在马来西亚基本没戏。不可能为了那些钱打跨国官司,得不偿失。

本人在新期间曾经遭遇类似事情,去找了新加坡律师事务所问的。以上信息就是当时新加坡律师事务所的人说的。

  餐桌礼仪一般都是从小学起的,那么你们知道新加坡的餐桌礼仪是怎样的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在新加坡,餐桌教育是育儿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于中国人把喂饱孩子放在首位,他们更重视“吃饱”以外的其他事情,比如:孩子能主动吃饭并享受吃饭的过程,能遵守就餐过程中的礼仪,学会在餐前餐后布置与收拾餐桌并学会接待客人等等。

新加坡孩子从会拿勺子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尽管他们会弄得满身、满地都是饭粒,但是通过几个月的训练,他们的手脑达到平衡,可以稳当地把勺子放入嘴中。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因为吃饭时自己的事情,只有主动去吃饭,才会真正享受吃饭的乐趣。而且到点吃饭,逾时不候,如果孩子当时因为玩耍而不肯吃饭,那是真的要饿肚子的。

这一点对于中国父母来说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让孩子饿著看见孩子饿得直哭,父母肯定会很心疼,马上给孩子做饭去。但是也因如此,几乎每个中国孩子都明白,我现在不吃也不要紧,反正家里的厨房24小时为我开着,我饿了自然会有人给我东西吃。他们没有主动进食的概念,也不会遵守严格的用餐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

  大多数新加坡孩子从两岁器开始学习用餐礼仪,吃饭细嚼慢咽,不能发出声音,勺子和叉子不能敲盘子,就算是不小心发出声响,也必须跟在座的所有人说“对不起”。在餐桌上照顾别人的感受,是新加坡孩子很重要的一课,除了不影响到他人就餐,还要考虑到他人感受,以内喜欢某道菜而放肆吃,是不被允许的。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帮助父母做一些餐前准备,餐后收拾,减轻父母负担的同时让孩子有一种家庭参与感,学到一些接待客人的餐桌礼仪。

对于新加坡人来说,餐桌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最温馨的场所。新加坡父母非常重视与孩子的就餐时光,无论平常百姓还是国家,都会把和家人的团聚看成是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的事情。下班回家后,每个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赶,为的就是一家人能早日围坐在餐桌旁享受一顿愉快晚餐。

可能我们很多父母都没意识到,一家人一起准备,一起享用,一起交谈,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很少把要和家人吃饭当成拒绝应酬的原因,相反,应酬是不回家吃放最理所当然的理由。

我们常说,教育孩子是最考验耐心的一件事。但是,新加坡人会告诉你,耐心,不是等待时间,而是等待的状态。他们很小就让孩子自己吃饭,面对满桌满地满身的狼藉,他们能心平气和。他们让违反规矩的孩子饿著肚子,面对孩子的哀求,他们不懂声色,他们将工作琐事搁置,期待与享受每一个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是一种怎样的淡定与平和。当我们为了工作匆忙奔走,对于孩子的教育无所适从,急于求成,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先陪着孩子一起在餐桌旁坐下来呢

招待应酬

招待的方式通常是请吃晚饭或午餐。当地人一般不会邀请初次见面的客人吃饭,然而主人对来访者有所了解后,便可举行正式宴会,并在席间洽谈业务。同样,来访者也不应急于请客,经常不断的会见将使双方更为接近,到那时互相宴请也为时不晚。只要不是公事宴会,客人可揩同妻子出席。宴请新加坡客户,须注意他们的口味。新加坡人喜欢清淡,爱微甜味道,主食以米饭为主,欣赏熘鱼片、炸板虾、香酥鸡、番茄白菜卷、鸡丝豌豆、手抓羊肉等风味菜肴。他们爱喝啤酒、东北葡萄酒等饮料,对中国粤菜也十分喜欢。与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朋友和同事之间经常不事先约定就互相走访,但是如果你和主人家不太熟悉,应先打电话。无论如何,不要在进餐时间之前拜访,这样会使别人感到他们不得不请你留下来吃饭。如果你去别人家吃晚饭,饭后要帮着做清洁工作,尽管主人通常不要你帮忙。

馈赠送礼

无论去什么地方,没有必要携带礼物,在新加坡商人之间没有赠送礼物的习惯,但人们很珍惜公司的纪念品。有时新加坡主人会邀请外国人到自己家里吃饭,客人如能带一份礼物一盒巧克力或一束鲜花,女主人将会很欣赏。新加坡人认为当着送礼人的面开启礼品的做法是不礼貌的,因此,当你告辞时见到礼物仍原封不动地搁在一边,千万别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