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同事对联

同事 0 66

悼念同事对联,第1张

悼念同事对联
导读:悼念同事对联 五十年代初当教师,对很多同事尚不大熟悉,军马店村有孙守章者,四十多岁,大概是初级师范生,分配到“大白头”小学任教。每晚自拉胡琴,自唱京剧。大郝庄村有李效良者,小学教师,年已五十余,每日玩世不恭之态可掬。他是泊镇人,说起来和我有

悼念同事对联

五十年代初当教师,对很多同事尚不大熟悉,军马店村有孙守章者,四十多岁,大概是初级师范生,分配到“大白头”小学任教。每晚自拉胡琴,自唱京剧。大郝庄村有李效良者,小学教师,年已五十余,每日玩世不恭之态可掬。他是泊镇人,说起来和我有同乡之谊。他是泊镇九师毕业的,和我的叔伯姑父等皆同学。孙守章每感慨万端,看到年较轻的提升高小教师,每有不平之意。其实李效良比他学识高得多,而李则万事泰然处之。我们算是一个中心小学,每周要齐集风化店学习。较说得来的就三一伙、两一堆自聚。孙守章因有思想负担,加上其他病竟然不永其年,溘然长逝。我于无事时撰一挽联曰:“时搔白首,若负平生,一代穷儒齐落泪;冠盖京华,斯人憔悴,千古知音复何凭。”写完给李效良看,请他改削。他看后笑曰:“我辈‘穷’则穷矣,‘儒’则未也。”请他改正,阻未改成惬意的词。他又自撰一联曰:“忆当年,豪竹哀思,引吭高歌,蕴藉风流惊四座;痛此日,白马素车,斗酒只鸡,衰草斜阳土一丘。”往事已越五六十年矣,李效良于六十年代初即无音问矣!

(作于2005年)

一生俭朴留典范 半世勤芝传嘉风

勤俭度日遵遗训 努力工作报余恩

不图花萼终联集 何忍雁行各自飞

雁阵霜寒悲折翼 瓴原露冷痛孤翔

明月不长圆 过了中秋终是缺

高风安可仰 如何一别再难逢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挽联书写方式:

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也有的地方是直接用老式的订被套的,被套心的那块布做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等。

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书写挽联的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行草,也可以是隶书和篆书等,但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也可以写在上长幅白纸上。可贴在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门口、骨灰盒两侧。

挽联:虽故犹生

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条分上下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

通用挽联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

注意事项编辑

挽联属专用联,是专为哀悼死者而写的对联。因此,写挽联不仅要求感情真挚,还要注意挽联的写作特征。

①挽联的时代性。挽联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随时代的变迁,挽联的内容也会起相应的变化,如:“宝瑟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镜奁空”,是旧时丈夫哀悼妻子的挽联,用在现代夫悼妻就多了点陈腐气。

②挽联的针对性。做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业绩,甚至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与场合。挽联不能换用,也不能通用,这应该是挽联的写作灵魂。如挽丁玲剪柳春风,节见穷时,一曲桑干传广宇 凝尘瑶瑟,情伤雪夜,百年有女耀高丘,即使是有些"通用联语",其通用范围也是非常有限的。

敬挽。亲人用泣挽,亲人中的晚辈用拜挽,平辈或者晚辈,比如同事、朋友等用敬挽。敬挽用于挽联、花圈等的落款,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