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考老。父亲。后只称亡父曰考。《礼·曲礼》:"生曰父……死曰考。"妣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母亲。《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后来只用于亡母。《礼·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谥号、谥帝王、贵族、大臣、士
考老。父亲。后只称亡父曰考。《礼·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妣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母亲。《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后来只用于亡母。《礼·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谥号、谥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后来泛指家族的辈分。晋陶潜《陶渊明集》赠长沙公词序:"长沙公于余同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
出嗣、嗣嗣即继承,接续。出嗣: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亲属作过继子。
承祧承奉祖庙的祭祀。后亦称嗣子为承祧子。祧:古代称远祖的庙。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承继先代,称承祧。
双承继承两支的祭祀。
嗣子、嗣孙无子者以同辈兄弟之子过继为后人,称"嗣子"。过继孙辈的,称"嗣孙"。
乏嗣缺乏承继人。
止一般指已婚无后代(儿子)即去世。
殇早夭。《礼记》注:"生未三月不为殇,七岁以下为无服之殇,八岁至十一岁为下殇,十一至十五岁为中殇,十六至十九岁为上殇,若二十岁以上则如常书,非殇也!"
早卒早年去世。20岁以上死亡者书"卒"或"早卒"。
螟蛉子养子流寓寄居他乡。
适辽至辽宁,泛指到我国东北地区。
配元配。初娶的妻子,也称"嫡妻"。
继配元配亡故后,继娶之妻。
嫡、庶"嫡"与"庶"相对,"嫡"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指妾,又称副室、偏房。
守节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在丈夫死后,立志不嫁,直到老死就是守节的行为,这样的妇女称为"节妇"。
改志离婚。
契古代把合同、总账、案卷、具结都称作契,后单称买卖的文卷为契。
契约双方或多方同意订立的条款、文书。
处士古时称德才兼备而不为官的人士。
伯仲叔季兄弟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封赠封建时代施恩臣下,实行封赠之制。即将文武官员的官爵、有关名号授予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及本人妻室的制度。存者称"封",殁者称"赠"。一品高官可封赠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连同妻室共四代。以下有
年轻丧夫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可能涵盖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健康问题:丈夫可能因健康问题(如疾病、事故等)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2 遗传缺陷:某些遗传缺陷可能导致年轻丧夫的情况,例如某些疾病或基因突变。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辐射等)可能对丈夫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他们过早地离世。
4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如贫困、压力等)可能对夫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丈夫过早离开人世。
5 家庭问题:家庭问题(如家庭暴力、争吵等)可能对夫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丈夫过早离开人世。
6 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可能对夫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丈夫过早离开人世。
7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导致年轻丧夫的情况。例如,与婆婆等亲戚的不和睦或与同事和朋友的不愉快可能导致丈夫的情绪波动和健康问题,从而过早地离世。
请注意,这些原因并不是全部,每个案例都是独特的,年轻丧夫的原因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遭受了这种不幸,请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要看你今后的人生如何打算,以及是愿意选择哪一种人生,自己丈夫感情如何,公婆收入情况,从个人利弊和个人情感,以及你和公婆的道德心几个方面来分析。
先来说下个人情感方面:
第一,你是否很喜欢你逝去的爱人?愿意为他延续后代,使得他最后在这个人间有留存过的痕迹?毕竟人死如灯灭,能留下痕迹的唯有血脉的传承。
第二,你的公婆对你是否足够好,他们的人品到底如何?是跟你商量还是道德绑架你?如果是好心商量,想要给儿子留个念想,可以理解,毕竟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悲痛可想而知,留个孙子老两口也有盼头。
但如果要道德绑架你,试图通过孩子影响你今后的人生,想要你或者孙子替他们养老送终,那想法就自私了。
对丧夫的你个人而言有哪些利弊
第一,先说弊端,来自两个方面。
有了孩子对于你来说,势必增加你的生活困难婚姻困难程度,影响你今后再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由爷爷奶奶来管,会让孩子缺失母爱,毕竟你还年轻,肯定会有新的生活,如果你无法负担孩子,爷爷奶奶又执意孩子是他家的,那么会起争端。再者孩子没有父亲,单亲家庭长大,无疑不太公平。
将来这个孩子姓前夫的姓氏,你未来的丈夫会否接受?会否对孩子视如己出?这都是未知的风险。
第二,我们来说有利的地方
于你各人来说,如果丈夫去世,生下孩子,并照顾公婆外界的评价会是:有情有义的好女人。善良的人终究会好报,但是这得看你公婆人品,你能否堵的起。
如果公婆识大体,明是非,允许你将来有自己的生活,并把你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家里帮扶你,希望你过得幸福,愿意为你付出,那你生下孩子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今后有他们帮助,你会过得很幸福,从此有了两对父母关心你,照顾你。
尤其是公婆留下的房子,财产都给孙子,这也是可以的。我有个忘年交女性朋友,丧夫以后,没再改嫁,伺候公婆,后来公婆把房子,家里财产之类都给了孙子,哪怕公婆有其他儿子的情况下,也对朋友颇多补助,她一生虽然没有改嫁,可过得很幸福。
如果公婆是自私的人,有自己的小算盘,想道德绑架你,通过你的付出让他们过好日子,并且阻挡你追求今后的幸福,你觉得你有了孩子后更会是一场接连不断的灾难。
跟极品自私公婆扯皮,就有的你受。
双方的道德心
如果你觉得你公婆人品各方面还不错,也没有道德绑架你,而是好声好气商量,而你自身的条件,未来即使没有公婆也可以照顾好孩子,是可以考虑生下孩子的。
如果你有不确定,仅仅凭借一腔孤勇,那我建议你慎重考虑你一个单身妈妈能否不依靠男人的情况下照顾好孩子。
你必须能够保证经济独立,并做好应付各种未来可能性的心理之后才做决定。
看看这个,是否对你有帮助!
葬礼“份子钱”归谁所有依今后礼尚往来来处理
马成福
----1600111法制时空连线2007年3月3日来电咨询
蔡女士:我丈夫去世后,在办理丧事过程中,丈夫的同事和朋友、我的同事和朋友以及家里的亲戚共上了近30000元“份子钱”。在我丈夫丧事办完后,我婆婆在我丈夫兄弟的鼓动下,要与我平分这30000元“份子钱”,请问,我的儿子还小,这30000元“份子钱”应不应该有我婆婆的?我婆婆的要求是否合理?我该怎么办?
解答:蔡女士,你所反映的问题,在目前的社会中较为普遍,人们往往把丧事“份子钱”当成了遗产。其实,丧事“份子钱”与逝者的遗产不是一回事,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由于目前法律对丧事“份子钱”的处理没有作出明前的规定,这对处理这类问题带来许多麻烦。我认为,虽然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可以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来处理。下面就这类问题作如下分析,供你参考。
1、丧事“份子钱”与逝者的遗产是两回事。我国《继承法》第3条明前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蓄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从这条规定的内容来看,遗产是指公民生前的个人合法财产,不论公民是否死亡,公民生前的个人合法财产客观存在,只是由于公民死亡这一法律事实,将公民生前的个人合法财产转化为遗产。而丧事“份子钱”虽然也是由公民死亡这一法律事实形成的,但是,丧事“份子钱”不是公民生前的个人合法财产,只是由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礼尚往来而导致的“人情债”。因此,对丧事“份子钱”的处理不能按照我国《继承法》中对遗产的处理规定来处理。
2、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处理未尽民事行为的依据。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有许多未尽民事行为的处理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一点与刑事法律规范一样。然而,在刑事法律规范中,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法无名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也就是说,刑法没有规定公民某行为为犯罪,司法机关就不能依据刑法中的类似规定进行类推,给公民进行定罪处罚,因为,刑法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其条文中的规定都是禁止性规定,没有作出禁止性规定的行为,公民是可以实施的,即使危害很大也不能定罪处罚。而在民事法律规范中,法无名文规定的行为,司法机关是可以根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因为,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生关系,其条文中的许多规定是鼓励性规定,没有作出鼓励性规定的行为,公民也是可以实施的。否则就会阻止财产的流转,阻止市场经济的发展。
3、应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处理丧事“份子钱”。由于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对丧事“份子钱”的所有权作出明前的规定,加之现实社会中这类事件时有发生,司法实践不能不对这种未尽的民事行为进行处理。因此,可以依据民法中的基本原则处理丧事“份子钱”纠纷。在民法的基本原则中,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是处理丧事“份子钱”纠纷的最好原则。丧事“份子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礼尚往来的结果,是人情债,接受人情债的人,要么以前别人有其人情债,要么其对别人形成新的人情债,一句话,人情债也是人们依据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形成的。因此,丧事“份子钱”的所有权的归属也应该依据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来处理。蔡女士,现在回到你所反映的问题上来,依据公平原则和等价有偿原则,你的同事和朋友来的丧事“份子钱”应该归你所有,你丈夫的同事和朋友来的丧事“份子钱”也应该归你所有,因为,这是你们家庭以前或者将来所形成的人情债。至于你们家庭亲戚来的丧事“份子钱”,如果是你自己的亲戚来的丧事“份子钱”,其所有权应该归你所有,因为这笔人情债你以后是要还的;如果是你丈夫的亲戚来的丧事“份子钱”,我认为,你和你的婆婆一人一半。(该法律咨询手记载于2007年3月7日的《皖江晚报》)
丧偶的女人同样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丧偶的人和初婚的人登记时还是有一点差异的,那么丧偶女人再婚需要哪些证件和手续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丧偶
丧偶是指另一半去世的情况,剩下的那一方就是丧偶。
丧偶不需要注销结婚证,因为只要丧偶了,结婚证会自动失效,如果丧偶的小伙伴想要再婚,那么是需要一些额外的手续的。
二、再婚所需证件
1、男女双方的居民身份证。
2、户口簿或者其他户籍证件材料。
3、三张二寸近期两人半身免冠彩色合照,或者到婚姻登记处拍摄。
4、若是双方任意一方是再婚者,还要提供离婚证书或相关文件(解除夫妻关系说明、法律判决书等),如果是原配偶死亡,则提供原配偶死亡的证明。
5、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三、再婚的条件
1、结婚的男女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任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
2、当事人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当事人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当事人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5、男女双方自愿结婚。
6、当事人双方提供的证件、证明原件,必须是合法、完整、真实、可靠、规范、有效的。
四、再婚的手续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一、什么是丧偶式婚姻
1、所谓丧偶式婚姻,也就是两人领取了结婚证是合法夫妻关系,不过实际上两人之间可能没有太深的感情,在这段婚姻生活当中就算没有对方,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另外对女人来说可能压力比较大。
2、导致夫妻变成丧偶式婚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工作比较忙,根据调研表明,现在很多夫妻结婚之后就分居两地,忙着挣钱,忙着工作,而忽略夫妻之间感情,另外如果其中一人没有责任心,这段婚姻也无法长久持续下去。
好了,以上这些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什么是丧偶式婚姻的相关内容介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要知道自己有哪些责任需要承担,平时在生活当中也要给予对方帮助,关心关爱,还要多沟通交流,慢慢就能恢复正常。
二、丧偶式婚姻中男人的表现有哪些
1、在生活当中男人什么事都不做也不帮忙,如果是这样,那女人会觉得自己压力很大,而且现在女性都很独立,除了要照顾家庭,照顾丈夫,照顾孩子之外,白天也会有工作,当男人什么事都不做,需要由女人来做的话,那女人就会觉得很没有安全感。
2、在精神上也没有什么交流,也就是说自己只顾忙自己的事情,从来不过问老婆的感受,回家之后就只顾玩手机,就算老婆找自己沟通聊天也不怎么情愿。
3、在婚姻生活当中,如果遇到事情不沟通协商,而是自行解决的情况下,长此以往对感情发展很不利,会导致感情破裂,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成为丧偶式婚姻,因为在生活当中得不到尊重。
我来自农村,经常是八大金刚之一,我们这边八大金刚,心理素质不一定需要非常强大,但是必须是村里30岁以上有些威望,结婚的男性,8个人中还要挑选一个队长,一般是年长的担任。
八大金刚就是人死后抬棺到墓地的八个人,乡下称八大金刚。做八大金刚的一般都是体力特别好的人,再就是在当地还算有些威望热心肠的人。
村里有人逝世了 ,安葬时,会提前请八人抬棺,称“护重”。抬棺人称“八大金刚”,须由孝子跪请约定,在治丧期间受到最高礼遇:“八大金刚”不到齐不开宴席;出殡途中每停一次或过桥,孝子(女)要下跪“谢孝”一次。
如果是8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了,那就非常热闹,大张旗鼓的当喜事办。如果未成年或未成家的,那就不用请八大金刚,草草掩埋,节哀顺变。
八大金刚,主要是抬棺或者骨灰盒,在选择好的墓地的破土、挖坑、安葬。
出殡回来,均要在燃烧未烬的铺草上跨过才进屋。农村请八大金刚一般是三天,年龄高的逝世了,图个热闹,大吃大喝三天。“夜经”、“回家”、“五七”、“满七”都到斋主家吃饭,得一些逝者子女“暖坑”
陕西关中一带,专门用于抬棺出殡的叫“八抬”。前后各需四人共八个人方能驾驭,因八抬全是硬实木打成,足有二百多斤重,再加上棺木,出殡中途不能落地,没有相当的身板是胜任不了这项大任的,故又称其为“八大金刚”。而且在出殡途中还要不停的替换,在这八大金刚中维独后面那四人更是挑重任者;因为后面的重量要比前面重的多,我下乡时给人帮忙曾经抬过一次;出殡时在前面四人之中,当时觉的还能坚持,而且中途不停地有人替换;那知道回去抬的是空八抬,我抬的是后面,就觉得特别的重,把我压的简直受不了!当时十八岁。
这是五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农村办白事不知道还用不用那老古董,也许那八抬早成了 历史 文物了。前几年,我们几个老知青回队上,寻找过去的感觉,队里的年青人大都在外面营生,村里老弱妇幼较多,即就是有这老物件,要凑足“八大金刚可能难了。”
估计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不是农村人,在农村老人去世了,相互之间亲朋好友一个村的人都要出人帮忙的,因为户主家人去世了,属于最悲伤的时候,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忙和安慰,最大的安慰其实就是上门帮忙处理后事。
毕竟谁家没有老人,谁不会变老呢,相互之间帮忙其实也是为了以后自己家有事了别人也来帮忙,家家户户都是出人出力帮忙办理后事,而抬棺这种事情,一般很多地方都是年轻力壮的人抢着做,根本不愁没有人抬,当然前提是你家人缘不差才可以。
如果传统一点的地方,会有一些备份高管事的人专门安排人进行各种任务,比如说安排年龄大的人去选好的地方挖棺材坑,比如说会安排年轻力壮的人专门抬棺,比如说安排一些人专门盖土建坟,这些都是会提前安排好的,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搞乱节奏,正常情况下基本上参加葬礼这种事情没有所谓的害怕和大胆。
因为这种事情由不得你害怕,为什么说抬棺的人抢着做呢,因为抬棺不只是有红包,还会提前收工,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抬到地方就可以回来了,不需要在哪里等着下葬和建好坟,不少地方的风俗就是抢着抬棺,而不是被动的抬棺。
抬棺正常来说,绝大多数地方其实都是四杠八个人,前后各两杠四个人,一般是两个队抬棺,作用是防止抬的过程中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好及时补上,中途无论如何不能让棺材落地,所以整个过程都是在肩膀上面,如果非要停下来,就必须用木凳垫住,只有少数地方抬棺的人数不是八人,古代皇族棺材不一样地位不一样,所以抬棺人数也不一样。
一般都是不能在中途停下来的,所以会多安排几组人交替来抬,到了不好走的地方会全部一起上去相互帮忙用力把棺材抬过去,这些抬棺人其实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也不会说什么胆子大小的事情,而是丧事在家的男人都要去,不管你胆子大小,都要去参加葬礼,这是对死者的最后送行和尊重,也是对家属的安慰,同时也是为自己家庭留下以后遇到同样事的后路,抬棺不需要胆子大,需要的是大力气。
当然了现在存在一些职业抬棺人,同时存在一些职业处理后事的队伍,这些人其实都是处理一些特殊死亡找不到家属的事情,所以队伍里面都是专业人士,这些职业的人都是需要胆大的,因为他们处理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家属找不到身份的人,不是农村相互之间认识的人,所以这些人需要就是胆大而且命硬的人,因为职业接触死亡,所以难免会有一些东西,而且都是非正常死亡的情况,处理起来没有胆量是不行的。
史传清朝乾隆皇帝下葬时,就全程雇佣了8000名抬棺材的青壮年,场面相当壮大。
这抬棺之人,俗称“八大金刚”,又名“丧夫”。
额外补一句:为何要请这么多“八大金刚”呢?
据传死者被放进了棺材板里以后,就必须把棺材放在堂屋里的两条厚实牢固的高板凳子上,并且盛殓死者的棺材从这一刻起,一直到把装死者的棺材送上山去土葬的地方,全程中,棺材是不能落地的。只有把棺材送上要埋葬落土的地方,棺材才能落地,这才叫“入土为安”。
由于过去的棺材比较重,走太远的路,担心“丧夫”抬不起而导致棺材落地不吉利,所以,抬棺材的人是越多越好。
另外,抬棺的人越多,且抬棺扶棺的人的名气越大,则越代表死者在生前的影响力巨大。
据传,棺材在哪里落地,就必须在哪个地方安葬,是不能二次安葬的。所以,棺材没有抬到埋葬的目的地,就意味着死者的灵魂是永远在乱空中游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到不了“老家”。
中国的丧葬文化是一本书,非常的讲究,一、二句是说不清也说不完的!
申明一点:丧葬文化不是迷信!!
好了,这告一段落。
那么,做一个抬棺之人,也就是俗称的“八大金刚”,真的需要很强大的心理素质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需…要!!!再说一遍,不需要!
在笔者的家乡,人死之后,第一时间要请到家里来帮忙的人,就是抬棺材的“八大金刚”的有力气的“丧夫”抬棺人!
在这里,笔者还得再啰嗦交待一句:
办丧事,是非常非常讲敬气的!所以,不该讲的禁忌的话就不要去讲!
另外,礼数一定要到,并且主人每天都要向来客及帮忙的人,都要一一赔上几个不是,以弥补由于人太多而疏漏或是慢待了每一个来赴丧事的宾客!!这是真的!
丧事处理得好,未来的人生也会很顺坦!!切记!
笔者在这里,全是肺腑之言,不带半句诓语!
老实说,丧事顺利,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
“八大金刚”请到家之后,主人要尽最高的礼仪对待抬棺的“八大金刚”。八大金刚每天吃饭前必须要净手,且八大金刚不能随便乱说话,还有,主人请的八大金刚,是不能回自已家干私活的,以免对主人家里不吉利。
现在,请抬棺的“八大金刚”基本上已经商业化了。每个抬棺材的人,每天好吃好喝,另外主人还要每天支付给每个八大金刚200~250元钱。
事实上,有些人还抢着要去干“八大金刚”,这有吃有喝的,只是在棺材出殡的最后一早上才需要出出力气,一个八大金刚就能连主人给的烟、给的鞋、高档毛巾,甚至于有钱人家还额外有红包利市,随随便便抬一个小时的棺材,就能赚上上千元,何乐而不为?何惧之有?怕什么?
跟您实说:在八大金刚的眼里,那个虚幻的“鬼”,全是来蒙人吓人的!没有鬼!!!!
做“八大金刚”,只需要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力气!是的,没有力气,抬不动抬不起来棺材,肯定是不行的啦!
再一点就是要懂礼节懂路数,且还要懂得配合及协调。
好了,不多讲了。您那里是怎样的风俗讲究呢?欢迎评论。
这个问题我想只有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才会提出,如果你是在农村长大,那你对于八大金刚就是司空见惯了,因为生老病死就是常态,没有什么非常特别的对方。
我在福建闽西的山村里长大,我们那边基本村村都有祠堂,村里有人走了就会停棺在祠堂,以前人走了不用火化,所以棺材里装的就是尸体,最近几年都是火化,所以棺材里装的都是骨灰。
以前抬棺材上山的基本都是有力气的人,因为人死后变得很重,加上棺木都是很厚的木板打造而成,没点力气的人还真的没办法抬上山。
这些年因为火化,然后加上现在的棺材质量不如以前的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发展,所以经常没办法凑够八大金刚,这时候很多女人就被安排区做八大金刚了。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人死了真的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看得很开,我曾经问过几个抬棺的村里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都告诉我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啊?人死了就死了,又不会怎么样!
但是农村有个习俗,就是抬棺的人一定不能是自己家里人,至于为什么这样我不明白,不过你也可以想想,抬棺上山的时候人是不会少的,死者家里人还有死者亲戚什么的,出殡的时候基本最少都是几十个人一起,所以跟心理素质真的关系不大。
而且出殡基本都是白天,大晚上出殡的我反正是没有见过,所以更谈不上心理素质了。
归根到底就是城里人看得少,或者从小就没怎么接触,所以才会觉得要做八大金刚还得心理素质特别强大。
再说一句,如果有些人不是正常死亡或者年纪很小就走了(农村判定年轻就是有没有超过60岁),那很多人确实会有忌讳不去做这个八大金刚,这时候死者家人基本都是出高价请人抬棺,一次基本都是300-500起,还会给烟,农村收入来源不多,花一两个小时赚几百块钱的机会很多人都会抢着做了!
都是出来混口饭吃而已,搞不好还得挨揍。去年隔壁邻居掉入搅拌机当中去世,主人家就请了八大金刚下葬。谁知在抬棺的途中,棺绳断了紧接着送葬的公鸡也跑了,主人家发难这八大金刚一分钱没挣着不说,还倒给主人家2400元的红包才了事。
他们心理素质不是强大,只是他们跟ICU的医生一样只是见惯了生死,已经有些麻木了。
在我们老家都讲究丧葬一条龙服务,没当家中有人去世。主人家就会联系当地的丧葬服务,丧葬服务公司就会拉来棺材黄纸等丧葬消耗品。
在举行丧葬仪式当中,抬棺的八大金刚也是单独收费的。我们这里是每人120元,用红包封着给抬棺的领头人。
不过现在随着火葬的兴起,八大金刚也慢慢的快失业了。我们这里火葬过后就只剩一个骨灰盒了,这盒子在死者下葬的时候由家里的长子抱着去坟地就行了。
如果要是一个盒子要用八个人抬着去,这画面补脑出来想想都很震撼。
这个不用强大,他们一般都不会是死者的亲属,已经习惯了生离死别。在我们老家,还给他们工资,200一250,半小时不到,还有许多人都愿意去,但得一个条件,要抬得动的人才行。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