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米一生如满月是什么意思

同事 0 37

祝米一生如满月是什么意思,第1张

祝米一生如满月是什么意思
导读:这是一种习俗,亲友送祝米祝福孩子的一生如满月般圆满顺遂。在中国传统生育礼俗当中,无论谁家生了孩子,亲朋好友,尤其是产妇的娘家人都会带些礼品前去看望祝贺,俗称“送祝米”。河南商丘称“送祝米”为“送中米”,其时间基本上是在报喜时商定,一般多在男

这是一种习俗,亲友送祝米祝福孩子的一生如满月般圆满顺遂。

在中国传统生育礼俗当中,无论谁家生了孩子,亲朋好友,尤其是产妇的娘家人都会带些礼品前去看望祝贺,俗称“送祝米”。

河南商丘称“送祝米”为“送中米”,其时间基本上是在报喜时商定,一般多在男孩出生后的第十二天,女孩出生后的第九天进行,称为“男十二女九”,或“做九”、“做十二”。有些人家为了图省事,将送祝米和满月庆贺一起进行。所以在当地,送祝米也被称为“送月礼”。

宝宝送米宴发朋友圈的方法:

1、各位亲戚朋友,现与某年某月某日某大酒店举办送米宴,望您赏光,届时同庆小儿健康成长!

2、兹定于何时何分(星期几)在何地为某某举行送米宴,敬备喜筵,恭请阁下光临,某某一家敬邀。

3、家儿弥月,喜迎亲朋为答谢各亲朋好友厚爱,特设薄宴,欢迎携眷光临时间:xx年x月x日,x时入场x时开席地点:xxxxxx路线:xxxxxx静候佳音,xx敬上!

4、今天给宝宝举办了送米宴,我们大家非常的高兴!

5、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我在这里也要告诉大家一个很开心的事情,我的儿子出生了!我定于明天下午六点在我们附近的豪气大酒店三楼宴会厅举办送米宴,届时欢迎各位亲朋好友的到来哦!

1、实用型:笔、本子、领带、钱包、香水、打火机、各类球拍等此类最常用,了解客户爱好、性格,投其所好。客户比较容易接受,可以慢慢建立良好关系。

2、摆设型:台历、招财猫(类似的有牛、羊什么的吉祥物)、"水晶摆设"等。

此类多用于初始接触阶段,给客户有好的感觉,但因为礼物没有太多实用及经济价值,不会给客户留下太深印象。打单子的关键阶段,这类礼品还是免了吧,省的浪费。

3、代币型:交通卡(当然是冲了值的)、手机冲值卡、各类超市代物券此类礼物好处不用多说,送者方便,拿着实惠,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在鲁中,鲁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传承着一种古老朴素的育儿风习:送祝米(也称送粥米或送鸡米)。小孩出生以后,其父亲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前来女婿家祝贺,称为送祝米。

所谓男家不报喜,女家无祝米。送祝米的喜物和礼仪,往往因地(民族)而异,各具独特的风采。湘南的一些地方,去岳父母家报喜的是的多半是鸡。岳父母只要看看来人带来报喜的是公鸡或者母鸡,就知道女儿生的是男孩或女孩。回礼的时候,恰好相反,带来公鸡则回送母鸡,带来母鸡则回公鸡,不过,有时也不一概而论,较多提回送母鸡(当地俗称鸡婆)。因为鸡婆好吃,营养价值高,对坐月子的人恢复健康,多发奶水都有好处。

湘西花垣一带苗族地区,送祝米的礼物有蛋,鸡,银饰,摇篮背裙等,有的给产妇补养身体,有的则供抚育婴儿。更为有趣的是,送祝米的人以女客为主,大半是产妇的姐妹,婶姨,细伢(姻侄子女);成年男客只能充当挑夫。按照夜郎(花垣一带原属夜郎国)古俗,女人生孩子的底细,是不能让男子汉知道的;男人去送祝米,也是被嗤笑的;即使当作挑夫去了,也不能进入产妇房里,更不能与月婆子交谈。所以,吃过晚饭以后,挑夫只许在歌堂听歌,或者干脆去睡觉。这对于长期习惯处处以男子为中心的挑夫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可是,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得不遵从,这种古俗是氏族社会母权制的残余。

鄂西秭归县送祝米的喜物,多为猪蹄,鸡蛋,糯米,面条,衣物,布料之类。主家对于前来祝贺的亲友平等相待,不分男女老少,一律用糟鸡蛋款待,每碗四个,含有四季发财之意。鄂南公安县等地送祝米的礼物及其盛况,在鄂湘交界流传的一首歌谣中作了生动的描述:

女婿到家来报喜,

不知是男还是女,

接到喜物便知底,

男茶女酒自古语。

娘家商量送祝米,

鸡蛋要有五百几,

还要两斗上熟米,

猪肉猪肝不能缺,

鲤鱼要买活鲜的,

鸡母只管提壮的;

打了摇窝和枷椅,

又买花鞋和布匹。

家家么姨一大群,

热热闹闹送祝米。

歌中的报喜,喜物(男女喜物有别),尤其是祝米的类别及送者(几乎全为女性),都十分具体而有南方风采,为这一古老习俗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至于歌中提到的诸多礼物,当然是属于文学夸张手法,为了渲染喜悦,热闹的气氛(与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颇为类似),不必拘泥于细微末节,更不能学究式地责难铺张浪费。其实,商量送的祝米虽不少,但大多是江南鱼米之乡农家自己生产出来的。人逢喜事多慷慨,原是自然的事情。

回答:送朱米,又称送祝米、送米。是山东、江苏、河南、安徽交界之处的一个民俗,即鲁南、苏北、皖北、豫东这一片区域。这个地区小孩出生时的第一个仪式,类似好多地方的满月酒

延伸:

举办时间

一般男孩十二天,女孩九天时举行。一般由外婆给外孙或外孙女上门送祝福,需要买一些小孩子的用品,比如:童车、童衣等之类,还需要用篮子提鸡蛋、红糖,生孩子的家庭需要办若干桌流水席招待亲朋好友。

这里传统的是红鸡蛋,鸡蛋煮好用洋红染红,现在都是贴一个喜字或者盖个红戳,来这里吃酒的亲戚朋友要回到家和邻居分一分,分享这个喜悦的事情。

-送朱米

在鲁中,鲁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传承着一种古老朴素的育儿风习:送祝米(也称"送粥米"或"送鸡米")。小孩出生以后,其父亲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前来女婿家祝贺,称为"送祝米"。

在不同地区,送祝米的时间和礼品种类也有不同。如在南方,孩子生下后,女婿备好荔枝、龙眼、花生、喜蛋等去外婆家报喜,外婆家则回送喜蛋、衣服等。

安徽淮北地区则在孩子出生第12天赠送礼品,俗称“送钟美”。山东莱阳等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外婆家赠送面饼、红鸡蛋等。

四川许多地区在孩子出生后10天左右,女方的姑母、姑婆、母亲、妹妹等带上蛋、鸡、糖、肉、小儿衣物等,到婿家祝贺,俗称“送粥米”。

我国许多地区还有为婴孩送银锁的习俗,称“长命锁”。江苏武进、江阴等地,婴儿出世后,婴儿的外婆、舅母和姨妈要“送汤”。

"送祝米"表达祝贺的意思,届时亲朋在一起庆贺一番,就图个喜庆吉祥气氛。

扩展资料:

“送祝米”没有什么硬性规定,送什么东西,送多少,都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但是有几样东西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糯米、面条、发饼、小孩的鞋帽衣服、鸡、鸡蛋、晒干的鱼虾等。

把这些东西或用红布包着,或贴上红纸,或点上红色的颜料,放在箩筐里,再在箩筐口上蒙上一块红布。娘家人把这一担箩筐挑到女儿家,女儿家则放鞭炮迎接。这就叫“送祝米”。

“送祝米”常引来村里许多姑娘婆婆们的围观,大家围着“送祝米”的担子,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充满喜气。对于内容丰富的担子,特别是对缝制精巧的小孩衣物,用彩色丝线绣成的虎头帽、猫头鞋,则常常啧啧称赞,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送祝米

我和很多人一样,总觉好婆婆都是别人家的,什么各种婆媳关系很好的例子,婆婆对媳妇的疼爱是极限的,媳妇对婆婆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但是我和我婆婆的感觉却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我总觉得这是一种不好不坏,不冷不热的关系。

我叫肖芳,我是在一个三线城市长大的女孩,我和老公李平时同事,以前在一起共事认识的,觉得他的工作效率很好,人品很好,很上进,特别受女孩的欢迎。我也就被他迷住了,我没想到的是他居然也喜欢我,对我穷追不舍。就这样我们在一起了,我们谈恋爱只谈了一年。因为都到了结婚的年纪,所以就见了双方父母。

我父母还是很喜欢李平的,觉得李平是一个特别有上进心的人。所以就同意了我们的婚事,但是我第一次去李平家的时,我知道李平是出生于农村。所以我对他们家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觉得一家人能幸福就可以。因为我们结婚了,会在我们上班的城市付个首付。

但是第一次见到我婆婆的时候,她穿着一件很老土的花衣服,肩上还扛着一把锄头,明显是刚刚干完农活回来。老公看见婆婆,就拉着我的手走了过去,和婆婆说着话,妈,这就是我常跟你说的芳芳,我女朋友,你这么大的太阳,你出去干嘛呀?你老公拿过锄头,细细的念叨着我婆婆,说,这么大的太阳不要出来干活,跟你说了多少遍了。

我那时觉得我老公是最帅的,疼母亲的样子,真的很温暖。那次婆婆对我的态度不冷不热的,我老公说,我妈就是这样不善言辞,农村人嘛,看见你,难免有些紧张,我爸去世得早,我妈独来独往惯了,不太爱说话,你多担待点。但是我能感受到婆婆对我的态度还是很热情的,吃饭的时候,一直往我碗里夹肉。

吃饭的时候,我才知道我老公还有一个亲哥哥,比他大三岁,和我老公关系不是很好。就这样我和老公结婚了,第二年的时候我就怀孕了。我跟老公提议说,要不叫你妈来照顾我吧,我第一次怀孕,也没什么经验,她生过两个孩子,多少能帮我一点,可以教我一些常识。老公给婆婆打完电话,对我摇了摇头。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觉得我婆婆真难相处。

就这样最后几个月,是我娘家母亲来照顾我的,我生完的时候,老公看是个儿子,高兴的打电话跟婆婆说她又添了一个大孙子。看着老公的笑容,我觉得很幸福,这一切都值得。老公告诉我,这几日婆婆会来。我点了点头,莫名的有些紧张,总觉得我这婆婆不易接近啊。隔天我一个要好的同事来看我,这时婆婆也来了。看见我们在聊天,她去看了看、抱了抱她的大孙子,留下一袋大米就走了。

我看着婆婆这样,莫名的有些火大,随口就和同事说,谁家缺她这点大米啊?我为他们家生了个大孙子,她问都不多问一句,就走了,你说怎么会有这样的婆婆?我那同事说,好歹也你婆婆的一份心意啊,你就收下吧。我有些嫌弃的说,我才不要,送给你了。就这样同事拿着那袋大米走后,第二天给我发微信说,你婆婆其实真的很疼你啊。我回,怎么说?

她发了一张相片给我,那是一万块钱,上面有一张字条写着,给我的大孙子,辛苦了,芳芳!我看着手机哭了起来,老公疑惑的看着我说,怎么了?我把今天的事情跟老公说了,老公说,妈怎么今天就来了,不是说过几天再来嘛?其实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我也不怪你,妈这样其实是为了我和大哥我关系能好一点。但是大哥和大嫂因为我爸去世的事,一直在和我们闹矛盾,大嫂生了两个孩子,我妈也没给她去带,现在你生孩子,她怎么敢过来给你带?我妈说,这一碗水虽然很难端平,但是也不能撒出来啊。

第二天知道这个消息的我悔不当初啊,我拿着那笔钱,还给了婆婆,给她好好的道了一个歉,一直以来都是我误会了,其实婆婆也很难做。突然觉得我也很幸运,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