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因为台湾人说内地人吃不起榨菜。不过这涪陵榨菜可是一种很常见的下饭菜,不管是配白粥、米饭还是馒头,都会让人胃口大开的,所以涪陵榨菜也深受人们的喜欢。看这红色带着脸谱的金典中国风包装,感觉就很熟悉了,很多人家里都有,像夏天没胃口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因为台湾人说内地人吃不起榨菜。不过这涪陵榨菜可是一种很常见的下饭菜,不管是配白粥、米饭还是馒头,都会让人胃口大开的,所以涪陵榨菜也深受人们的喜欢。看这红色带着脸谱的金典中国风包装,感觉就很熟悉了,很多人家里都有,像夏天没胃口的时候就可以吃了,而且这也是人们吃了几十年的老味道了。
像这样一包涪陵榨菜的价格很实惠,只要两三块钱,家家户户都是吃得起的,但是大家可别小看榨菜,其制作工艺真是不简单的,一般人还真做不来呢。大家都知道,涪陵榨菜的原料就是青菜头,经过繁琐的加工最终才变成风味独特的榨菜,吃起来酸辣开胃。而这种青菜头的外形也是崎岖不平的,
就像牛肾一样的,有一个个突起的小圆球,颜色翠绿,肉质白而肥厚,质地脆嫩,用来腌制成咸菜最适合了,味道和口感都是很赞,下饭菜中的极品。首先就得把新鲜的青菜头挂起来晾晒,等到表皮有点微微变干了,再用盐来腌制,然后加入秘制的粉料搅拌均匀,而这料青菜头和调料的比例就很重要了,不然做出来的榨菜就会太淡或者太咸。
随后把榨菜放到坛子里腌制发酵,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风味独特的涪陵榨菜才算完成。虽然这涪陵榨菜的做法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并非每个人都会做,所以乌江涪陵榨菜才会做得那么出名,在海内外都有售卖。不过话说回来,榨菜吃起来确实是很脆爽开胃的,味道酸辣又带有点甜,不管配什么都很清爽,真不愧是中国好味道。
蝶花牌怪味胡豆,江津米花糖、广柑、长寿沙田柚、夏橙、南川方竹笋、杜仲、合川桃片、生丝、石柱黄连、秀山桐油、永川豆豉、奉节脐橙、涪陵榨菜、荣昌折扇、工艺陶、武隆羊角豆干、铜梁龙灯、九龙坡白市驿板鸭、沙坪坝磁器、口陈麻花、南岸泉水鸡、万盛茶叶、綦江农民版画、大足龙水刀、忠县豆腐乳、垫江角雕、竹手杖、口石鸡、巫山的庙参、香肠腊肉、重庆友友泡椒凤爪、江津米花糖、瓷器口麻花、板鸭。
说到榨菜,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涪陵榨菜,因为涪陵榨菜是重庆市涪陵区特产,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最近,涪陵榨菜的股市一直处于下跌,让股民们忧心忡忡,然而,涪陵榨菜最新消息来了,现在居然被台湾专家称大陆人吃不起榨菜的言论,让涪陵榨菜股价大涨起来。
更让让人无语的是,这位专家还把“涪(fú)陵榨菜”说成了“培(péi)陵榨菜”。不过,这个这位专家说大陆吃不起涪陵榨菜的言论,除了上热搜之外,还把涪陵榨菜的股票也迎来开门红。说白了,这个台湾言论让涪陵榨菜股价大涨起来了,这给股民大大赚了一把。
而在此之前,涪陵榨菜的股价已经连续跌了好几个交易日。在7月31日,涪陵榨菜却收获了一个跌停板。在此一天前,即7月30日晚,涪陵榨菜公布了半年报,财报显示2019年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相比同期降低162%。
由此可见,涪陵榨菜股价一直处于大跌现象,最大跌幅512%。居然在8月9日涪陵榨菜来了个大反弹,涪陵榨菜股价高开高走,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截止收盘,股价报2224元,涨幅为155%。
涪陵榨菜业绩下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我们经常点外卖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很多原因的同时作用,并不能将其业绩下滑全部归结于人们越来越多的点外卖的行为。
近期的“台湾名嘴”引发的榨菜事件使得涪陵榨菜备受关注,很多人在对它的持续了解中发现涪陵榨菜的境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安稳,反而是在经历一个多事之秋。
在专业的调查机构调研显示中,涪陵榨菜解释,目前公司成熟渠道主要布局在一线城市。2018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面临的外部形势发生变化。
一是出口受到影响,不少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企业倒闭,同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使得粗放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导致人口从发达城市回流到三四线县城;
二是消费场景发生变化,互联网的发展把传统渠道消费部分分流至网上消费,部分家里做饭的人转到外卖,公司原来针对家庭消费的营销方式已不能全部覆盖新的渠道。
与此同时,交通便利性的影响,让传统长时间乘坐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消费市场下降。涪陵榨菜表示,以上因素导致公司一线成熟市场动销放缓。
在这样复杂多样的因素的影响之下,涪陵榨菜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他们并没有消极而是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积极面对困境。
为应对市场变化,公司制定新的营销策略:优化战略经销模式和两支队伍管理,一线市场主动变革、积极对接新渠道,探寻新老渠道互补的新模式;二三线市场沿用原先模式,对成熟市场的考核、空白市场培育、业务人员的考核都做出了调整和优化。
肯定是受到了台湾节目的影响的,毕竟这个事儿闹得还是蛮大的,而且这个榨菜的事情也是引起了大陆人民的不满,甚至是一些台湾人民也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的不妥。
7日,台湾“名嘴”——财经专家黄世聪在台湾著名谈话节目《关键时刻》上的一番“榨菜高论”,引来大陆网友的惊呼和群嘲,“台湾节目称大陆吃不起榨菜”更是一度登微博热搜榜第一。
“榨菜论”很快引起了台湾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而且当时(2011年)的茶叶蛋事件被大陆网友调侃至今,没想到又多出了榨菜事件,恐怕要一路被调侃到2030年。
但是在网友们激烈讨论之际,《关键时刻》节目把“吃不起榨菜”片段删了。观察者网查询发现,《关键时刻》节目的Youtube页面在9日将这期7日的节目重新上线,新上线的节目中已找不到与“榨菜”相关的言论。
节目组的这一举动引来了众多网友的不满,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喊话:“哎,我的榨菜呢?”“为什么把我的涪陵榨菜删掉了?”“宝杰(节目主持人刘宝杰)上涪陵榨菜,快上”。
台湾网友们也纷纷留言,为台湾“名嘴”的水准感到尴尬和难堪。网友们纷纷开启吐槽模式:“能不能不要这么丢脸”、“这智商可笑得让人喷榨菜”。
所以我觉得现在榨菜这么火就是因为受到了台湾节目的影响,因为要是没有台湾专业人士的“宣传”,那么榨菜估计也不会这么火。
关于榨菜的品牌,其中涪陵榨菜应该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了,有消息称这涪陵榨菜涨价了,当然关于涪陵榨菜股票的涨跌股民们也很是关注的了,近日这涪陵榨菜股价大跌,所以涪陵榨菜股票暴跌之谜是什么呢?
很多人当然是不希望看到这涪陵榨菜股票暴跌的,有一台湾的专家称大陆人吃不起榨菜的言论引起热议,因为这涪陵榨菜业绩不好,股价大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台湾说涪陵榨菜最新消息。
涪陵榨菜股票
昔日的白马股涪陵榨菜(002507)因半年报业绩低于预期,近几日股价大幅下跌。所以要说这涪陵榨菜股票暴跌之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7月30日发布的半年报。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涪陵榨菜营业收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211%;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314%。按单季度计算,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6亿元,较2018年同期19亿元的净利润下降1579%,远低于市场预期。
业绩不及预期,让涪陵榨菜股价快速下跌。7月31日至8月9日,8个交易日内,涪陵榨菜累计下跌2057%,市值蒸发近45亿元。而在近日,最新消息中台湾一档电视节目中某专家称,大陆有只股票叫涪陵榨菜,最近股价大跌,业绩不好,这说明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了。网友热议的同时,针对这一言论,9日,涪陵榨菜品牌经理官代平接受某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公司有意向在台湾设立办事处。
官代平澄清,这位“台湾专家”说“涪陵榨菜业绩大坏”其实是不对的,涪陵榨菜并非业绩下滑,实际上是增长放缓,没有达到投资者预期,所以引起了股价波动。
涪陵榨菜推出888元高端礼盒,我肯定不会888元买一个榨菜礼盒的。我认为榨菜礼盒根本就没有市场,定价888元也不过是一次市场营销行为,主要是用在炒作方面,提高培陵榨菜的知名度。比起来我更喜欢三元以下的榨菜产品,好吃又不贵,才符合榨菜的定义。涪陵榨菜无非就是想要赚取更多的金钱,同时将品牌炒一炒,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一、888元高端礼盒涪陵榨菜不过是一场市场营销行为,相信普通人不会购买如此昂贵的榨菜
继“天价月饼”“天价粽子”以来,涪陵榨菜也跟随着炒作之风,推出了价格高达888元的榨菜。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绝对不会为此上交智商税的。普通的榨菜经过精美的包装,摇身一变成为了高价食品。普通包装的榨菜保质期也超过了六个月的时间,厂家对榨菜过度包装的行为也是比较浪费的。我肯定不认同榨菜过度包装了,甚至于连888元的榨菜口味也不会好奇。
二、榨菜的定价不宜过高,其原材料和加工成本是比较低的,企业还是良心做产品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曾经有台湾的知名人士在电视上调侃,说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想想当时大家手拿一袋涪陵榨菜,在网络上开启了直播,告诉台湾大陆的生活,别说吃一袋榨菜了,就是一箱也吃得起。由于原材料的上涨,加工成本的增高,涪陵将榨菜的价格提高了14%,甚至是推出了888元的礼盒装。试问普通老百姓谁能消费得起,天天吃888元礼盒装榨菜,难道不过日子了吗?
那么,你认为涪陵榨菜为什么要推出高级礼盒装呢?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