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十代雅阁为什么网上骂声一片?15t思域和15t低功雅阁,输出近乎一样,但思域够轻,雅阁底盘更重,从性能上来看,雅阁就更像买菜车。再说说15t高功雅阁,发动机调教数据和高配思域有巨大差距,这说明什么?同等使用情况下,雅阁明显比思域不耐造。本田
十代雅阁为什么网上骂声一片?
15t思域和15t低功雅阁,输出近乎一样,但思域够轻,雅阁底盘更重,从性能上来看,雅阁就更像买菜车。再说说15t高功雅阁,发动机调教数据和高配思域有巨大差距,这说明什么?同等使用情况下,雅阁明显比思域不耐造。本田玩涡轮的时候,早就想到了涡轮机和发动机寿命不一致,调教方式不一样的两台车,只能通过对比产生美了,所以,如果主角是思域,那雅阁就只能是配角。
我不排斥涡轮机,当15t同时放在雅阁和思域的时候。我作为思域车主,我会想,我加多一点钱就可以是雅阁了,为啥不买?我作为雅阁车主的话,我会想,我当时提高配思域我不香吗?我还更省钱。以至于在这个价位,人们都很难做出选择。
归根到底,是本田的忠粉,从舒适考虑差点钱我会买15t低功雅阁,不差钱我会买20l混动雅阁,从性能上考虑我会选高配思域,从质感上考虑,我绝对会买20混动雅阁,所以15t雅阁的存在意义是啥?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买了15t雅阁以后去修涡轮机?还是让低功15t雅阁车主综合体验不如思域的时候内心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想不明白本田这一出。
看看人家友商丰田,卡罗拉就是卡罗拉,再高配,不如一个凯美瑞,人家从花冠改叫卡罗拉以来,从来就没越界,a级就是a级,没资格和b级相提并论。这带来什么?让消费者知道,钱花费多,就是不一样,而不是本田的钱花得多了,却没啥实际收益时的糙淡。
本田牌子是好牌子,黑的都黑了,谁让他就这样搞呢,无缝衔接的背后是不是本田的吃相问题,我不清楚,也不想说,总之,本田如果让人心寒,马路上也就不会有本田车,黑它,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瞎黑,你们怎么看?
小编看来,还是八代雅阁香啊。
本田“创新”精神与全球领先技术的践行者——雅阁(Accord)。雅阁有着让汽车动力、油耗等性能和谐的理念,着一理念也一直被传承了下来。雅阁持续创造着新的价值,销量成绩也是节节高升,也让本田更加坚定了这一理念。
开雅阁一般什么档次人?
雅阁在国内征战多年,已经是深入人心,也是国内很有名气的B级轿车,在零几年的时候无疑是大佬的象征。而雅阁作为20万级别的车已经凸显出车主身份了,虽然这款车在天籁、凯美瑞、迈腾等竞争对手之间起步价最低,但能够买得起雅阁的人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都不会太差。
以最入门版车型为例,1798万元的裸车价在算上购置税、车船税、保险、手续费等之后落地价需要20万左右,如果首付5万元月供三年,那么平均每个月需要四五千块钱供车,这还没算上用车时必须的支出,因此在排除家境状况差异的情况下,这款车在主流消费群体里属于中等档次。
女生眼中开雅阁的都是什么人?
1、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本田雅阁之所以受到众多年轻人的青睐,除了相对强劲的动力以外还离不开雅阁时尚动感的造型,这款车绝对算得上同级别竞争对手中的“小鲜肉”,所以对于女生来说开雅阁的人往往都是年纪比较小的年轻人。
2、家境还算不错的人
正如上述所说,想要买得起并养得起一台本田雅阁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虽然如今B级车在国内的保有量已经非常高了,但路面上见得到的绝大部分车型依旧是价格相对低廉的紧凑型车,所以开雅阁的人绝对不会太穷。
3、吸引力不太强的人
对于部分女生来说,她们所认为的豪车一般都是奔驰、宝马、保时捷、玛莎拉蒂等品牌,所以她们对于本田、日产、大众这些非豪华品牌并不感冒,别说雅阁不吸引人了,就算车主开日产GTR也可能比不上开奔驰A级有吸引力。
其实开雅阁的人还是挺注重品质的,雅阁这款车不仅是在设计还是做工方面,在同级别的车里面都是出众的佼佼者,也是唯一可以在操控感受伤与德系同级别车竞争的。偏向于运动的整体风格,溜背的设计,非常的时尚和动感,酷酷的雅阁是一个好的选择。
下午和朋友打了两场球,顺便送了两个朋友回家,其中一个朋友也想买雅阁,一路都在问我驾驶感受怎么样,把他们送到家后,我转念一想不如来论坛发个帖,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用车体会。
雅阁这车其实挺好开的,适合城市通行,就算是今天走了一段比较窄的乡村路也没有让我觉得因为车身宽而难开,反而转向轻盈,容易判断车距,没有怪异的地方需要适应,对于驾驶经验丰富的人来说,开雅阁比较有趣,对于没经验的人来说,开这车也不会难以上手。
广本的家族化设计辨识度太高了,就算是挡住本田的logo,我也能清楚认出来这是一台雅阁。
广本的家族化设计辨识度太高了,就算是挡住本田的logo,我也能清楚认出来这是一台雅阁。
4893的车长很有B级车的气场。
4893的车长很有B级车的气场。
车尾自带尾翼,免得自己加装,年检的时候还得拆掉。
车尾自带尾翼,免得自己加装,年检的时候还得拆掉。
晒晒车内,自己装饰了方向盘,其他地方都没动。内饰界面设计挺好的,功能区划分清楚,按钮和旋钮的位置基本上用一次就能记住,开车时盲按也不会按错。
晒晒车内,自己装饰了方向盘,其他地方都没动。内饰界面设计挺好的,功能区划分清楚,按钮和旋钮的位置基本上用一次就能记住,开车时盲按也不会按错。
我坐在雅阁上的感受就是视线特别好,因为车头比较低趴,不会挡住我的视线,左右两边的a柱也没有很粗,无论是左转弯还是右转弯都能清楚看到两边的路况。
我坐在雅阁上的感受就是视线特别好,因为车头比较低趴,不会挡住我的视线,左右两边的a柱也没有很粗,无论是左转弯还是右转弯都能清楚看到两边的路况。
内饰质感很不错,按键也没有松松垮垮,有日系车特有的工匠精神在里面。
内饰质感很不错,按键也没有松松垮垮,有日系车特有的工匠精神在里面。
前后换挡杆比较传统了,不过用起来也很顺手。
前后换挡杆比较传统了,不过用起来也很顺手。
我给座椅打个满分吧,填充柔软,靠背也很贴合,对大腿和肩部的承托比较到位。中午吃完饭回到车里面躺一下,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的确很舒服。
我给座椅打个满分吧,填充柔软,靠背也很贴合,对大腿和肩部的承托比较到位。中午吃完饭回到车里面躺一下,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的确很舒服。
和我打球的朋友基本上都是1米8以上的个头,他们两个坐在后排,头部空间都还有距离,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一段距离,我觉得就算再塞一个人也不会太局促。
和我打球的朋友基本上都是1米8以上的个头,他们两个坐在后排,头部空间都还有距离,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一段距离,我觉得就算再塞一个人也不会太局促。
买了车之后,方便了我跟媳妇的日常出行,而且雅阁这车无论在城市里还是高速上都比较省油,减轻了我的贷款压力。都说买广本车的人属于务实派,看重的是质量,我就是一个例子,雅阁给我和家人都带来了很好的体验,所以我选择了它。
现在贷款买车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由于只需要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买到自己喜爱的车型,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也有许多人都是属于冲动型消费,后期贷款还款压力大,后悔的也是不在少数。
身边有个朋友小李最近也是贷款购买了一辆车,现在还款才几个月就后悔不已,感觉压力比较大,朋友购买的是一辆本田雅阁,他购买的是一辆2018款本田雅阁260精英版,这款车指导价是1898万,当时4S店给他的裸车价是1768万,首付30%(58900),贷款70%(117900),加上购置税15646,保险6754,车船税420,上牌1000,贷款手续费4500,GPS安装费1800,首付落地89020,利息16789,月供3741元。
朋友小李之前在公司上班,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月工资8000元,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也勉强算得上一般,朋友去年手里正好有10万存款,之前开的是一辆二手飞度,虽然说大毛病没有,但是看到新款雅阁有点按耐不住,被雅阁的外观吸引力,说实话雅阁的外观真的是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个人也是觉得非常好看。小李算了一下首付购买雅阁压力也不是很大,于是就决定了买车,但是还了几个月之后,但开了一段时间后表示压力非常大。
虽然说雅阁这款车质量比较稳定,小毛病不算多,但毕竟是一辆B级车,用车成本也是比较高的。朋友由于工作上班距离来回有近50公里,每天上下班一个月下来1500公里,油费按76元一升,雅阁的油耗是百公里76L左右,算下来一个月油费需要886元。
停车费小区每个月500元,加上日常偶尔洗下车,每个月50元。再加上保养以及日常其他开销,小李每个月养车需要花费1500元左右。
而之前小李由于是单身,每个月生活费在2000越左右,但是最近买车后就找了个女朋友,经常会出去约会吃饭,开销明显增加,基本是每个月的工资还完车贷加上生活费基本所剩无几,偶尔生病了都不敢去医院,尽管如此还是不够开销,有时候因为还不上贷款还找老板借了钱,每个月的压力都非常大,人也瘦了几斤了,每次说起买车这件事小李都非常后悔,怪自己一时冲动。
总得来说小李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甚至有的比小李更糟糕的,身边也是有很多,就像最近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延迟了上班,工资不能及时发放,身边很多人都面临还不上车贷的窘境,所以说年轻人买车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收入,不能由于冲动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这样也是得不偿失的,大家对于贷款买车是怎么看的,也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999年,熊熊刚上中学,第一次遇见雅阁,那是第六代雅阁。
在亲戚所在的企事业单位领略过,车场内停放着一排整整齐齐的雅阁,那是一种气势。
2003年,熊熊携伴出游,第一次认识雅阁,那是第七代雅阁。
其中一位友人把家里新提的雅阁开出来,“这30L版本很难买到的”,那是一种身份。
2009年,熊熊因工出差,第一次乘坐雅阁,那是第八代雅阁。
那时候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座驾,省内出差只能申请乘坐单位的工作车,那是一种享受。
2016年,熊熊来到珠海,第一次试驾雅阁,那是第九代雅阁。
中期改款的九代雅阁在珠海赛车场举办试驾,终于摸上雅阁的方向盘,那是一种愉悦。
2019年1月10日,熊熊如愿第一次拥有雅阁,那是第十代雅阁。
前前后后,20年了!都记不得20年内换了几个女朋友了,唯独是雅阁一直在熊熊心中,并力求拥有之!
选车:选的不仅是车,是口碑
雅阁,可谓一款划时代的产品。雅阁,早已不是简单的一款产品,而是一个品牌。雅阁,在中国市场经历4代车型积淀下来的口碑,以及对市场的引领和贡献,使其成为中国车坛上一款举足轻重的车型。
第十代雅阁上市之初,坊间的观点两极化较为严重,一方认为革新足够彻底的雅阁能热销,另一面则认为雅阁难以保持中高级轿车市场标杆地位。市场表现选择了前者,雅阁2019全年销售突破20万辆,成为国内合资中高级轿车的销冠。
版本:强迫症发作,上顶配
熊熊买的是260TURBO 旗舰版,选择顶配是首先是因为全LED大灯,只出现在顶配车型上。另外是“Honda SENSING”,没有该系统的版本,方向盘右侧少两按钮,左右不对称,有严重强迫症的熊熊自然接受不了。
相比主销的豪华版和精英版,顶配当然多出不少功能配置。全景天窗,没开过;自动泊车,没用过;无匙进入,挺方便的。特别是座椅通风功能真心好。对于炎热的南方,一坐进晒了半天的座椅,那可是煎蛋啊,通风座椅能够迅速降温。
日常:能持家也能浪,不沉闷
2019年1月10提车并上牌,到今天刚好一年,行驶超过13000公里。熊熊之前两辆车,第一辆车用4年才跑36万公里,第二辆车用5年跑到43万公里就卖了。雅阁是熊熊我开得最多的车辆,因为喜欢。
当然,买车前对15T的动力也是有所怀疑。一年下来的感受,15T的动力对于日常使用,卓卓有余,加速超车也很轻松,还能偶尔提供一下小激情。CVT无级变速箱与发动机合作默契相当,动力响应的积极性要比其他品牌的CVT要好很多,这也是欢愉的驾驶快感的根本。
耗油是很多中高级轿车用户的痛点,雅阁在这方面的表现已经相当优秀。13000多公里,大多用车场景是广州拥堵的交通状况,表显平均油耗71L/100km。高速维持在100-120km/h的时速行驶,百公里油耗可以低至52L/100km。
熊熊买的顶配具备Honda SENSING功能,说实在我只是为了那两个“按钮”而已,所以该系统很少用。熊熊也体验过很过装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子,对比之下,熊熊认为Honda SENSING是时下最好的,最灵敏,最细腻且最稳定的。
玩车:按部就班升级,瞎折腾
跳脱,是全新雅阁当年给予熊熊最大的直观感受。有别于雅阁以往四平八稳的设计,全新雅阁采用了长鼻头,短屁股和大遛背的设计,其“低头翘臀”的姿态营造出蠢蠢欲动的态势,相当活泼。
雅阁为了表达更强的运动感,把重心降低。但为了追求更低趴的姿态,熊熊新车不到3000公里就更换了TEIN FZ绞牙避震器,进一步降低底盘离地间隙。好处是车身重心更低了,高速沉稳,操控灵巧,问题是更容易蹭底盘了。
虽然说,雅阁对驾乘舒适的追求从未妥协。超长轴距是全新雅阁带来的一大进步,长轴距换来了相当理想的驾乘空间。哥哥的奔驰C级,妹妹的丰田K车,家人总愿意坐我的车,就是因为宽敞舒适。但免得蹭底盘,熊熊是拒绝满载的。
最后,雅阁汽油版高配的轮毂样式还是挺好看,虽然只有17寸,但显大。但作为追求个性化的用户,更换自己喜欢的改装轮毂也是必要的,这个当然在熊熊的计划当中,再下一步则是刹车系统和进排气系统的升级。
小吐槽:不存在完美,能接受
人无完人,世上并没有完美的事物,雅阁也并不完美,尤其是静音。雅阁在降噪工作上真的下了苦工和血本。前排双层玻璃,降噪轮毂和米其林静音轮胎,还有ANC主动降噪系统。在一系列的主被动降噪技术的加持下,雅阁的静音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很多旗舰版的车主都比较在意顶配车型上取消了CarPlay功能,熊熊亦如是。真正使用之后发现,真的还不如CarPlay靠谱。因为Honda CONNECT自带高德导航软件,智能程度偏低,试过好几次带我走断头路,还死命地让我“掉头”重回规划线路。
//最后说一句//
买车,就买自己喜欢的!什么品牌溢价、什么颜值、什么性能、什么实用性、什么口碑、什么性价比、什么保值率,都不重要!虽然雅阁都具备以上特点,但是熊熊当年选择雅阁,还真没考虑太多。
最后,熊熊一直相信,“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车”,每款车都能象征着某种性格特征的人群。熊熊在雅阁车友群里跟车友交流发现,雅阁的车主都是工作踏实,生活务实,积极进取的群体。(我好像在夸自己是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