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在佛教中的使用功效:熏香行为利益众多,其深远直契法界、其广大具足万行。总的来说是圆满具备了自他二利的行为。具体如下述之:1、获得三根本加持护佑在供香时,我们清净身心、自然安住,通过有相妙香与无相心香(现空无别的等持力)供养三宝(佛、法、僧
在佛教中的使用功效:熏香行为利益众多,其深远直契法界、其广大具足万行。总的来说是圆满具备了自他二利的行为。具体如下述之:
1、获得三根本加持护佑
在供香时,我们清净身心、自然安住,通过有相妙香与无相心香(现空无别的等持力)供养三宝(佛、法、僧)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护法),能够迅速得到圣众加持的因缘,与上师、本尊、空行护法众感应道交,所以供香是成为我们与三宝(佛、法、僧)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护法)之间,甚深至秘的联系纽带,是获得三根本的加持、护佑,与之相应的桥梁。佛陀在《金光明经》四天王品中说,供香时,香云不但遍此三千大千世界,於一念顷亦遍十方无量无边恒河沙等百千万亿诸佛世界。由此可知香乃是与三宝(佛、法、僧)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护法)沟通的最好方式。
2、清净业障护持戒律
《维摩经》云:“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每日功课时,于禅堂中做熏香云供,煞气晦染,顿时清净。平时所用之法宝、新衣物等,可能来源过程未必清净而我们并不知道,接触后也会产生相对失戒、株连失戒的罪过,亦须焚香熏之得以净化。如是清净护持,久而熏之身心自然远离一切诸恶习气,不染世垢。依有相之善妙香熏净根尘,以无相之智慧香庄严自,心,于诸世间皆无染着,三乘戒律无护自净,具足成就戒香之德。
护持清净的戒律是佛法的根本,而熏香的修法,更加会因戒律的清净而增上善妙功德。具足清净戒律者,其戒香之功德会成熟于外境用品之上。一切通过配合而成的香,及檀香、沉香等俱生之香气芬芳扑鼻,遍布四面八方,胜过诸天人所具有的妙香。故乃知此熏香云供是清净业障、护持戒律的殊胜方便也。“愿我身净如香炉,愿我心清如智火,念念戒定慧真香,供养十方三世佛。”
3、迅速积累福慧资粮
供香是圆满具足上供下施功德的殊胜方便,供香时心安住于本体法界,自性光明任运自显,大悲周遍化现出无量无边之庄严云具,於一念顷上供养三宝(佛、法、僧)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护法),下布施六道一切怨亲债主、作害魔鬼。以悲心周遍法界,随其一切所愿皆令满足。如此功德,不可思量,能够迅速积累广大资粮,清净业障,遣除一切菩提道上的违缘障碍,增上一切顺缘、所欲的善妙资粮。并且与六道一切怨亲债主、作害魔鬼了结了宿缘、偿清了宿债、化解了宿怨、清净了罪障,使一切恶缘、魔障消于法界。<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云:“如焚一香,从一香中出无量香,一时此香遍满虚空尽于法界,香中涌现所有庄严供具,香中幻现无量身,如普贤菩萨一样修十大愿王,遍作一切佛事,普熏一切众生令发善根,普施一切众生安乐。”
4、禅修的殊胜助缘
《入阿毗达摩论》云:“香有三种,一好香,二恶香,三平等香。谓能长养诸根大种名好香;若能损害诸根大种名恶香;若俱相违名平等香。如是三种皆是鼻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 由此可见香对禅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具足圣物、来源清净、圆满加持的妙香是禅修的殊胜助缘,它能长养诸根大种,增上禅修觉受,令禅修者身安、息静、心清,无勤获得调身、调息、调心之功效。燃一炉上好妙香,明亮香火似觉性赤裸,意境深广如契法界,氤氲醇厚若得法悦。周遍境心,根尘无染自净,为之戒香也。令人自然安住,正念相继入诸禅定,为之定香也。从禅定中显出般若之智慧,为之慧香也。依般若智慧彻断烦恼,使行者解脱轮回束缚,为之解脱香也。最终彻断一切知障,解脱一切见执,觉性圆满显露,为之解脱知见香。此乃证得五分法身之香也。
在佛法中,依有相的供香,得证无相心香的公案,在《楞严经》就有记载:“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沈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本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由此可见是佛法把熏香的境界,从世俗的用香,彻底转化升华到智慧的境界。
5、成办事业
能够快速成办事业的必要条件,就是钩招成办事业的一切善妙因缘,遣除成办事业的一切违障。而熏香云供便是摄受此等必要条件的殊胜方便,此法门无须太多辛劳,便能获得诸多利益,成办世出世间一切事业,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藏香 秘宝古香,其源流,多数用于佛教祭祀活动,亦有少量家居的除晦辟邪。西藏是个游牧民族,所以藏香在家居中的运用极少,针对现代都市人群种种亚健康病症的对治更少(实际上藏香在西藏老百姓家中的使用率还是相当高的,多数老百姓家中设有佛龛每天都会上香,丧葬活动中也会大量用到藏香。老百姓家中也会经常点香)。即使随着时代发展,逐渐趋于汉化,藏香的运用仍以佛教祭祀活动为主。如此,藏香于现代都市家居养生的药用,更显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
佛教的慈悲于教内外都应体现。强人所难的学佛,在末法时期实为不智之举。据华藏香堂研究表明:以悲天悯人的医者之心,以香味的馥郁芬芳,赐予人感官的愉悦享受。缓解人类各类心里疾病,有效提高身体的素质,从而以健康的生理、心理对待生活、善待他人。是其人文精神的创新和发掘。
我们需在传统理论香方上继承,而发扬其文化精髓,让其精神文明的内涵深入人心,走入千家万户。不仅为拒绝现代的化学污染,倡导绿色健康。更是以人文关怀的慈善之心,春风送暖。
健康,不仅包含我们的肉体凡胎,更提升在我们的精神信念层面上。
藏香 秘宝古香的品质,可贵在于其不但传承香方,更在于遵循原始香方的配伍,提升其品质和传承文化,延续人文精神的关怀,将无情之物深华为有情之物。在香品里感受关怀、人性和爱,有感恩,亦有感情。
首先考虑交通工具,飞机还是火车?7月是旅游旺季,所以飞机票是全票。以成都到拉萨来算,火车硬卧是700+,飞机全票1700+。
除去车费,到达拉萨的话,以每天150的宾馆住宿费用算得450。拉萨的消费很高的,因为不认识路所以带路这事儿得交给出租车,上车10块钱,通城30块钱左右。如果是景点之间坐车的话,当心别被骗要了高价。当然如果你选择公交的话得熟悉线路,上车1块钱。
然后是饮食,茶馆的甜茶和酥油茶很便宜,几块钱就能喝到正宗的茶,味道大同小异,在那里你可以体验一下藏面,我记得是3块钱一碗,感觉像方便面。
如果要吃藏餐的话,会花去你几百块大洋。平时饭馆吃饭,一碗面十块到十几块不等。如果你没吃过青海老酸奶的话,建议去品尝,我喜欢这个。普通的商店或者超市就能买到。这里还能吃到回族人的食品,手抓羊肉不错哦!
八廓街记得别错过了,那里很多小摊贩,不要傻傻的相信那些人说的话,什么九眼珠什么的,都是假的,如果要买,记得往死里砍价。丫的,那些人真的很没良心,有时候以几十倍的价钱卖给游客。蜜蜡这个是很值得纪念的东西,但是很贵,几十块钱一克,一个小的大概要一两百块钱的样子。个人觉得比绿松石值得收藏,因为蜜蜡在用手摩擦的时候,会散发出天然的香味,是很有收藏价值的。再来藏刀神马的,建议别买。有时候你运气不好,是会被查出不让你带的哦!另外藏香可以买,我用这玩意儿熏房间来的,现在我的房间是随时都有淡淡的味道。还有藏红花,这个可以有,买回去送给妈妈或者女朋友是很好的礼物。记得讲价哦~~~虫草就别买了,贵死了,还买不到好的。另外,这里还有很多来自印度的外贸货,但是一个字:贵!我在樟木口岸买的外贸货在这里翻了好几番。披肩可以有~大昭寺广场花台那里的就比较便宜,质量也不错。
再来说说旅游线路,既然来了就别错过去主峰大本营,还有纳木错,米堆冰川也建议去玩玩~藏北大草原神马的有点远估计你是去不了了。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顺道去尼泊尔玩玩,但是你是学生估计钱和时间都不够。
所以我就介绍拉萨市的景区,首先当然是布达拉宫,门票是100多点的样子。如果进去可得准备好零钱,因为和内地的寺庙差不多,既然你要进去就要给个香油钱神马的。话说我来这么久都没进去看过,我舍不得把钱给那些喇嘛。再来是大昭寺小昭寺清真寺哲蚌寺,门票都是几十块钱~我都没去过,所以不能提供具体的价位啦~~
还有那个啥林卡,可以去玩玩,话说我都没进去过!
西藏博物馆可以去看看,这个不给钱,上回我们去打听过了。不过估计你还是会出去玩的,其实西藏也没啥好玩的,周边的县城像个小镇,有的还比不得内地的小镇。
强烈推荐去珠峰大本营玩,估计去一次要花一千多的样子。当然是参加旅行社去了,你是学生,没法自驾呢。
综合以上来算,你们两个人除去来回车费要玩得尽兴的话,3000+,算保守。
另外,你要来拉萨得准备药品,红景天不能少(高原反应必需品),葡萄糖液体(补充能量),头疼药(缺氧导致的头疼,这个药是抑制头疼的),感冒药(预防,感冒的时候千万别来高原,不然会很痛苦的),坐火车的话要带胃病药和肠胃药,因为火车会好几天呢,有备无患嘛~
PS:刚到高原别兴奋,别跑,别洗澡洗头,不然你就惨了!
香与佛教
在佛教中,无论是对佛菩萨的供养,或是在说法的譬喻中,经常都可以见到香的踪影。密法中,不同的本尊甚至有不同供养的香,香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香能祛除一切臭气、不净,使人身心舒畅,产生美妙的乐受,因此常被用来做为供养佛菩萨、本尊的圣品,如《苏悉地经》中,就把香列为五种供养之一,而《大日经》也将之列为六种供养之一。
除了被用来做为殊胜的供品之外,由于香的芬芳远闻,经典中也常以其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经》中,佛陀告诉阿难,只有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普薰十方。而《六祖坛经》中,也以香来比喻五分法身,称为“五分法身香”。
此外,香也被用来比喻念佛的功德,如《首楞严三昧经》中,以“香光庄严”来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来功德庄严,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气一般。
经典中甚至记载有香的净土,如《维摩诘经》中所说的“香积国土”,不但以香构成食、衣、住、行的一切,也以香来说法。在《华严经》中也说,华藏世界被重重无数的香水海所围绕。
密教的种种修法中,更是经常看到供香的记载,而依供养佛部、莲花部、金刚部,乃至天龙八部等一切世圣众,则用种种不同的香来供养,与其相应。
除此之外,经典中也记载着与香有关的修持法门。其中最著名的是《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以闻沈水香,观香气出入无常而悟入本心。
而《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则有清净忏悔鼻根的方法;《慈悲道场忏法》中,也有关于鼻根与香的发愿,如文中发愿一切众生不闻一切臭恶之气,常闻一切栴檀、妙树花香之气,常闻一切说法香、戒香、菩萨香、五分法身香等。
香在佛教中的风貌如此丰富多姿,从最基本令人愉悦的香,升华乃至心香、解脱香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
香与供养
供养是以饮食等各种用品供养、法、僧三宝。常见的供品有香、花、饮食等。其中涂香代表清净义,能清净一切染垢秽,及燥热烦恼;而以香供佛,则代表生除灭一切生死烦恼,得到清净自在。
在《苏悉地经》卷中的五种供养为:涂香、花、烧香、饮食、燃灯等五种供养;在《大日经》中则有六种供养,即:水、涂香、花、烧香、饮食、灯明等六种供养。
在《行法肝叶抄》中,并以六种供养象征六波罗蜜;水代表布施波罗蜜,涂者代表戒波罗蜜,花代表忍波罗蜜,烧香代表精进波罗蜜,饮食代表净波罗蜜,灯代表般若波罗蜜。
除了供佛之外,供养经典也应以种种妙香清净庄严。在《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一中说,若欲受持读诵是经,当净洗浴,着清净衣服,净持坊舍,以悬缯幡盖,庄严室内,烧种种妙香、旃檀香、末香、种种涂香、礼拜,如是六时,从初一日,乃至七日,日日中间,读诵是经,正心正忆,正念正观,正思惟,正思议,正受持,正用行,正教化。
在《法华传记》卷十〈十种供养记九〉中,鸠摩罗什曾说,若要供养《法华经》,须依经说,略备十种供具: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抹香、五涂香、六烧香、七幡盖、八衣服、九妓乐、十合掌也。其中香就占了四种。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三中,就有广大不可思议的香供养:“百万亿黑沈水香,普熏十方,百万亿不可思议众杂妙香,普熏十方一切佛刹,百万亿十方妙香,普熏世界,百万亿最殊胜香,普熏十方,百万亿香像香彻十方,百万亿随所乐香,普熏十方。
百万亿净光明香,普熏众生,百万亿种种色香,普熏佛刹,不退转香,百万亿涂香,百万亿栴檀涂香,百万亿香熏香,百万亿莲华藏黑沈香云,充满十方,百万亿丸香烟云,充满十方,百万亿妙光明香,常熏不绝。
百万亿妙音声香,能转众心。百万亿明相香,普熏众味,百万亿能开悟香,远离瞋恚寂静诸根充满十方,百万亿香王香,普熏十方,雨百万亿天华云雨,百万亿天香云雨,百万亿天未香云雨。”
而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五中,也记载行者以善根迥向,供养诸佛,以无量香盖、无量香幢、无量香幡、无量香宫殿、无量香网、无量香像、无量香光、无量香焰、无量香云、无量香座、无量香轮、无量香住处、无量香佛世界、无量香须弥山王、无量香海、无量香河、无量香树、无量香衣、无量香莲华,以如是等无量无数众香庄严,以为供养。
以不可思议涂香盖,乃至不可思义涂香庄严,以为供养,以不可称末香盖,乃至不可称末香庄严,以为供养。
而在《大宝积经》卷十三中,也记载天人以香供佛之事:“兴起光照一切香华,善妙香、常熏香、乌虚延香,常有花乐、眼目乐、如是众花兴云致雨。雨众杂香鼓天妙乐。”
除了有形的香之外,经中也以心香供佛来比喻精诚的供养。在供香时,我们不妨将身心沈静下来,让香成为我们与佛菩萨之间,最寂静深秘的交会。
香比喻清净戒德
芬芳的气味,令人愉悦,带来美好的感受,而有德的修行者,心灵也散发出美好的芬芳,令人崇仰,芳香远闻。因此,经典中常以香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经》中记载,在世间的香中,多由树的根、枝、花所制成,这三种香只有顺风时得闻其香,逆风则不闻;当时佛陀弟子阿难思惟欲知是否有较此三者更殊胜之香,何者能不受风向影响而普熏十方,于是请示于佛陀。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事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等。如果能持之不犯,则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风、无风及风势顺逆的影响,这种戒香乃是最清净、无上者,非世间众香所能相比。
就一般人而言,香可以增长我们身体诸根大种,并藉着香传递给信息给诸佛菩萨。但是最高明的用香方法则不仅只如此,而是以香直接燃烧供佛,心香就是用最至诚的心来直接面对佛。以有相的香,加上无形的心香;一个是庄严的表征,一个是心的常寂光明,以此供养诸佛,移相内薰,供养自身的法身佛,这是用香法门的极致。
如《诸经要义》卷五、《集诸经礼忏仪》卷上、《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即以香比喻五分法身,其将无学圣者于自身成就的五种功德法,称为五分法身;并以香来比喻,则称为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香又代表五分法身,也就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脱知见香。在《六祖坛经》〈忏悔品〉里提到这五分法身之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覩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五分法身的观念来自原始佛教。当初舍利弗涅盘后,他的弟子很伤心,便请问佛陀,舍利弗灭度之后,大众将何所依恃?
佛陀很慈悲地告诉他们,舍利弗虽然灭度了,但是他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还存在着,这就是五分法身的由来。舍利弗灭度了,一切诸佛灭度了,一切圣者灭度了,但是他们的五分法身永远存续着,永远令人崇仰。从五分法身所散发出来的香,非世间的香,而是心香。心香一瓣,遍满十方,一切诸佛悉能闻此。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有一位善知识称为胜热婆罗门,他所居住的山充满大火,善财童子不敢经过,胜热婆罗门一直鼓励他,最后善财童子终于鼓起勇气向火里行去,结果发现这堆大火原本是清凉的火。
同样的,香也是是清凉的香。从火里点出清凉的香,它弥漫内心,能使人维持正念,以正念相继入诸禅定,再从禅定中生出一切解脱的智慧,使行者自证解脱法身,证得诸佛功德无上之香。
在佛法中,从有相的用香,到无相的用香,最后将此香回薰自内,证得五分法身,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将此光明之香遍满一切,使众生闻此香,心离一切杂染而得解脱,自证法身,自证智慧,以智慧的香焚烧一切,这可以说是佛法把香的境界从世间的用香,彻底转化升华到越超究极的境界。
香比喻念佛功德
念佛是指忆念佛陀的悲心、智慧及相好等种种巍巍功德,而生欣喜而向往之,祈愿成就与之同等圆满的生命境界。
念佛可以让我们忆起佛陀,让生命不断朝向成佛的道路,终究圆满成就佛陀不可思议功德。因此念佛能庄严行者。
有《首楞严三昧经》中,以“香光庄严”来比喻念佛三昧的作用。就好像香气会染在人身上,所以称为香光庄严。
《首楞严三昧经》卷五种中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这是以母子相忆及香气染于人身来比喻念佛相应,如念佛者薰染佛陀的功德,盈满身心。
在《观佛三昧海经》中,佛陀也以栴檀香木和具恶臭的伊兰木来说明念佛三昧:
当时佛陀教导父亲净饭王念佛三昧,净饭王问佛:“念佛功德的相状为何呢?”
佛陀告诉父王:“就如同有着恶臭的气味的伊兰林方圆四十由旬,其中有一棵牛头旃檀,虽然已有根芽,但是犹未出土。此林中只有伊兰林,唯臭无香,如果有噉食其花果者,无不发狂而死。
一直要到栴檀根牙渐渐生长,才欲长成大树,香气转为昌盛时,才能改变此林,使林中普皆香美,众生见到者无不生起稀有赞叹心。”
佛陀以此来说明,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也是如此,如果能系念不止,必定生于佛前,一旦得往生,就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就大慈悲,就如同栴檀香改变伊兰林一般。恶臭的伊兰林就如同众生身内贪、瞋、痴三毒,及身、语、意三障无边重罪,而美好的栴檀则比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长成大树,则是比喻一切众生能念佛不断,道业成办。
香与净土
净土代表着一切生命最欣悦向往的世界,因此,净土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能使人身心感受舒适愉悦,修行增长的环境。因此,能带给人愉悦感受的香,也是净土中常见的庄严。
菩萨所发愿成就的净土中,众生香风的种类各各不同,有求优钵罗华香风、菩陀派罗香风、求沈水香、求多伽罗香风、求阿伽罗香风、有求种种香风,如果众生心中希望吹拂何种香风,在其心想时即得成就。
而天上也以香为庄严,在《毗耶娑问经》中说,善见天宫殿中有汁香、叶香、沈水等香,种种香薰,复有种种菩萨香胜熏,帝释天王在此处与百千天女娱乐戏乐。
在《悲华经》卷四中也记载,欲界所有诸天,常有柔软香风触身,此风香气微妙具足,薰诸天人,不须其馀之香,如是香风随诸天人所需求,冷温皆使其满足。
在无量的诸佛净土中,以香着和的,就是香积佛国,又称为众香国、众香世界,是香积如来所在的国土,位娑婆世界上方过四十二恒沙河之佛土,这个净土的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以香所成。香积佛国的食物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在佛教的宇宙观中,认为这个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大山成列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所以总共为八海九山,其中除了第八海为咸水之外,其馀均为八功德水,因为水有清香,所以又称为香水海。
此外,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中,也记载有各种香水海:“次有香水海,名无间宝王轮,世界种名宝莲华茎密云。次有香水海,名妙香焰普庄严,世界种名毘卢遮那变化行。”
次有香水海,名宝未阎浮幢,世界种名诸佛护念境界。次有香水海,名一切色炽然光,世界种名最胜光遍照。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庄严具境界,世界种名宝焰灯,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可见香也是净土中常见的殊胜庄严之一。
密教中的香
在密教许多修法中,香也是必备的供养,烧香与阏伽、涂香、花鬘、灯明、饮食等合称为六种供养。依不同的经轨而焚不同的香。如胎藏界三部所烧之香就有分别。根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记载,佛部应燃烧沈水香,金刚部应燃烧白檀香,莲华部应燃烧郁金香,或是混合三种香,通用于三部,或是以一种香通用于三部。
在各种香中,室唎吠瑟吒迦树汁香,通用于三部,也可以用来献与诸天。而安息香献与药叉,薰陆香则献与诸天天女,娑折啰娑香献与地居天,娑落翅香献与女使者,乾陀啰娑香献与男使者等,各有不同。
龙脑、乾陀啰娑、娑折啰娑、薰陆、安悉、娑落翅、室唎吠瑟吒迦等香,称为七胶香,为最胜最上者,以此和合而烧之,可以通用于佛部、金刚部、莲华部之息灾、增益、降伏等三种法,共为九种法。
而《蕤呬耶经》卷中〈请供养品〉记载,在一般供养法中,应该以白檀香混合沈水香来供养佛部,以尸利稗瑟多迦(室唎吠瑟吒迦)等诸树汁香供养莲华部,而以黑沈水、安悉香供养金刚部。
而白檀香、沈水香、龙脑香、苏合香、薰陆者、尸利稗瑟多迦树汁香、萨阇罗沙香、安悉香、娑罗枳香、乌尸罗香、摩勒迦香、香附子香、甘松香、阏伽跢哩香、柏木香、天木香、地夜香等,与砂糖混合,则称为普通和合,可以随意取用,以供养诸尊。
另根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记载,因为所修之法不同,相应于所烧香的种类也有差异,如修息灾法,应焚捣丸香,修降伏法应焚尘末香,修增益法应焚作丸香。
而据不空三藏《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则记载,于息灾法应焚沈水香,于增益法应焚白檀香,于降伏法应焚安悉香,于敬爱法应焚苏合香。另于《金刚顶瑜伽千年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及《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等也有相同的说法。
在密法中,常可见到“五香”的说法。如:《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中说,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谷等共埋于地中之五香,即是指沈香、白檀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另也有为成就诸真言而备办之五种香。在《苏悉地羯啰经》卷下〈备物品〉中说,即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
在《乳味钞》卷二十、卷二十五中记载修孔雀经法时所烧之五香,即沈香、白胶香、紫香、安息香、薰陆香。
在《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一中并记载供养曼荼罗的各种调香法:又复有诸香等,于供养义亦有分别,所谓:白檀、麝香、睹鲁瑟迦香、乳香、乌尸览香、室哩吠瑟吒迦香、(左牟右含)尸香母瑟吒香、吉萨啰香,如是诸香捣筛为粖,用沙糖和是为和香,此香可用供养最上曼拏罗。
又白檀香、龙脑香、沈香、麝香,及不蚛恭俱摩香,如是等香,可用供养中等曼拏罗。
又复以安息香、牛角、驼毛,及鼠狼皮等为屑,用摩儞木汁和合为香,如是等香可为调伏法用。
又复赤檀香及黑药黑毛及苦辣香,如是诸香,可於调伏曼拏罗用。
若是随力随分得诸妙香者,可用供养陀罗尼曼拏罗、最上忿怒曼拏罗等。
经中说供养最上曼荼罗、中等曼荼罗,及调伏曼荼罗等,皆用不同的香,与不同的本尊相应。
香的修持法门
在佛法中,将人类与外界沟通的途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来统摄。相应于此六根所对应的外境,则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由于这些外境很容易使人心思迷惑、执着,如同尘垢覆盖清净自性,因此称为“尘” 。
六根、六尘虽然容易使人执着、迷妄,但却也是最佳修行悟道的入手处。因此,与鼻根相应的香尘,也是极佳的修行法门。
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
《楞严经》中谈到诸根圆通的法门中,其中关于香的修法,是香严童子以香尘来修持:“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沈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本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大意是说,在《楞严经》的法会中,有二十五位圣者,分别叙述自身开悟的法门。当时香严童子叙述自身得悟的因缘,就是以闻香入手:“当时我听见如来教我谛观一切有为相。告别佛陀之后,就于居处静堂养晦自修,看见比丘们烧沈水香,香气寂然,入于鼻中。
我观察这个香气,并非本来有的,也不是本来空的;不是存在烟中,也非存在火中,去时无所执着,来时无所从来。我由此心竟顿销,发明无漏,证得阿罗汉果位,佛陀问圆通法门,如我所证悟者,以香的庄严为最殊胜。”
香严童子就是由于闻沈香味而发明无漏,证得罗汉果位。
以鼻根入道的孙陀罗难陀
另外有一位孙陀罗难陀,也是观鼻中气息出入,如烟一般,由此而悟道。经中记载: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提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瑠璃。烟相渐销鼻提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狭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经中孙陀罗难陀自述悟道因缘:“当初我出家,随从佛陀入道时,虽然具足戒律,但是心却常散动,无法证入无漏解脱。
于是世尊教我和俱絺罗观鼻端一片白。当是我初开始定心谛观,经过二十一日,只见鼻中气息出入如烟一般,身心内在,遍成虚空清净如瑠璃一般。后来,这个烟相逐渐消失,鼻息成为白色,心中开明,烦恼尽除,出入的呼吸都化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由此孙陀罗难陀,以数息入道,证得阿罗汉之圣果,世尊授记其未来当得无上菩提。
成就鼻根神通的法门
在《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二中,记载着释迦牟尼佛为最后生菩萨时,曾经自述其修持鼻根神通之事;“我从无数阿僧只劫修鼻神通,能遍嗅十方无量众生,悉能了知分别善香恶香,麤香细香,火香水香,俗香道香,乃至菩萨坐树王下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教授众生大慈无边香,悲愍众生香、喜悦和颜香、放舍周遍香、神足无畏香、觉力根本香、破慢贡高香、自然普熏香、庄严佛道香、趣三解脱门香、相相殊胜香、明行果报香、分别微尘香、光明远照香、集众和合香、五聚清净香、持入不起香、止灭众垢香、观灭众垢香、闻戒布施香、惭愧无慢香、仙人法胜香、说法无碍香、舍利流布香、封印佛藏香、七宝无尽香。”
这些香,从世间的好、坏之香,乃至出世间的解脱之香,菩萨都通遍闻。
接着菩萨就用以下的偈颂,来宣说菩萨种种特德之香无有退转,并赞叹佛身戒德之香更是有未曾有:
“摩伽山所出产,花香及栴檀香,三界所有的香,不如戒香殊胜。
戒香灭除众垢,往来出入无间,菩萨住不退转,涅盘香为第一。
譬如善射之人,仰头射于虚空,箭势不尽虚空,不久复堕于地。
德香远播无际,终无有转远时,今宣说佛身香,戒、定、慧、解、度香。
于亿百千时劫,不能尽说佛香,若于千万劫时,佛赞叹佛功德。
大圣不能尽说,佛身戒德之香,诸佛威仪之法,及授前补处别。
佛口中五色香,上送至忉利天,还回来至佛所,回遶佛身七匝。
诸天散供花香,称叹未曾有此,定香远远流布,济度阿僧只劫。”
当菩萨宣说此偈之后,法会中十二那由他众生,心识开悟,都发愿愿乐欲生香积国土。这是菩萨摩诃萨成就鼻根神通的事迹。
普贤菩萨鼻根忏悔法门
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普贤菩萨宣说六根忏悔的法门。在鼻根忏悔法门中,行者思惟自身累劫以来由于鼻根分别贪着好香,堕落生死,因而发露忏悔。
经中为行者说忏悔的法门:“你在前世无量劫中,以贪香故,分别诸识,处处贪着,堕落生死。现今应当观大乘之因,所谓大乘之因,就是诸法实相。”
行者听闻如法是语,五体投地,复更忏悔。
忏悔之后,应当对菩萨说:“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多宝佛塔!南无十方释迦牟尼佛分身诸佛!”作是语后,再遍礼十方诸佛,南无东方善德佛及分身诸佛,如眼目所见,一一至心顶礼,以香华供养。供养完毕之后,胡跪合掌,以种种偈颂赞叹诸佛。
赞叹之后,又说十恶业,忏悔诸罪。忏悔之后,行者又自行忏悔:“我于先世无量劫时,贪着香味触,造作众恶业,以如是因缘,无量世来,恒受地狱、饿鬼、畜生、边地、邪见等诸不善身,如此恶业今日发露,归向诸佛正法之王,说罪忏悔。”如是渐次忏悔六根清净,就如同器皿清净无有破损,能受持无上妙法。
愿一切众生得闻无上菩提香之愿
《慈悲道场忏法》卷十中记载“发鼻根愿”的法门。
经中说,行者于鼻根发愿时,应如是发愿:“又愿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广及六道一切众生,从今日去乃至菩提,鼻常不闻杀生味饮食之气,不闻略猎放火烧害众生之气,不闻蒸煮熬炙众生之气,不闻三十六物革囊臭处之气,不闻锦绮罗谷惑之气。 又愿鼻不闻地狱剥裂炸烂之气,不闻饿鬼饥渴饮食粪秽脓血之气,不闻畜生腥臊不净之气,不闻病卧床席无人看视疮坏难近之气,不闻大小便惴臭秽之气,不闻死尸膖胀虫食烂坏之气,唯愿大众六道众生从今日去,鼻常得闻十方世界牛头旃檀无价之香,常闻优昙钵罗五色华香,常闻欢喜园中诸树华香,常闻兜率天宫说法时香,常闻妙法堂上游戏时香,常闻十方众生行五戒十善六念之香,常见一切七方便人十六行香,常闻十方辟支学无学人众德之香,常闻四果四向得无漏香,常闻无量菩萨欢喜、离垢、发光、焰慧、难胜、远行、现前、不动、善慧、法云之香,常闻从圣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之香,常闻诸佛菩提之香,常闻三十七品十二缘观六度之香,常闻大悲、三念、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香,常闻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香,常闻十方无量妙极法身常住之香。 发鼻根愿之后,相与至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梨陀法佛、南无应供养佛、南无度忧佛、南无乐安佛、南无世意佛、南无爱身佛、南无妙足佛、南无优钵罗佛、南无华缨佛、南无无边辩光佛、南无信圣佛、南无德精进佛、南无妙德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并祈求十方诸佛愿以慈悲力同加摄受,令自身得如所愿,满菩提愿。”
由于鼻根和香与我们身心的密切关系,而发展出各种香的修持法门,从了悟香的无实体性而悟道,乃至以鼻根广起广大胜愿,成就鼻根神通,开启了香的成佛之道!
藏香是点着熏香,是源自藏医的熏疗法。藏香是藏族民间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一方面人们用它朝圣拜佛,避鬼驱邪,另一方面燃点由诸多名贵藏药材和香料制成的藏香,可以修身养性,使人心旷神怡,可以益心智、增强体能、防止传染疾病。藏香的生产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它无时无刻地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
在藏区,不管是在寺庙,还是在百姓家里,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一种神奇的味道,它夹杂着草原的草香和酥油香,混杂在空气中,和整个藏区的宗教气氛一样,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刺激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而这种味道,就是被称为三大西藏传统手工产品之一的藏香所散发出的。藏香,已经成为西域文化的一部分。
2021元旦情侣跨年去哪儿玩 元旦适合带女朋友去的地方
涠洲岛
涠洲岛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岛上景观资源丰富,有火山熔岩景观——猪仔岭;就算炎夏,也会在绝壁上层裂间隙滴答溢水的滴水丹屏,犹如珠帘垂挂;还有许多形似海豹海豚、海马海星的礁石岩洞,堪称百兽闹海;另有位于盛堂村的法国天主教堂、三婆庙及圣母庙等,印证了中西合璧的历史足迹。此外,岛上现还建有各种娱乐设施,是海岛探幽、海上垂钓、浴海拾贝、潜水探奇的极好去处。
洱海
洱海古称“叶榆水”,也叫“西洱河”、“昆弥川”,是由西洱河塌陷形成的高原湖泊,外形如同耳朵,空中俯瞰,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洱海共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湖水清澈见底,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
鼓浪屿
鼓浪屿素有“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之说,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隔500米宽的鹭江与厦门岛相望,岛上的老房子随处可见,花园式的装饰无时不在诉说着它曾经的历史,两个人如果遇见喜欢地方就停下脚步,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感受,去欣赏那份惬意和美好吧。
凤凰古城
凤凰有“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誉,与钢筋水泥的大都市相比,凤凰这样的古朴小镇才是催生浪漫的温床。悠闲地踩在石板小路上,清亮的沱江水、翠绿的南华山、成排的吊脚楼、古朴的石板街近在眼前,伸手可触。此时透过天人合一的如画美景,身着花朵图案长裙的姑娘远远翩翩而来,令人怦然心动。
喀纳斯
喀纳斯的冬天是与世隔绝的,只有幸运的人能看到这般绝世美景。气势磅礴的莽莽雪原,晶莹剔透的桦林雾凇,白雪皑皑的冰湖,炊烟袅袅的村庄,水墨世界的禾木,晨雾弥漫的神仙湾,寂静安详的白哈巴,还有图瓦人的马拉爬犁。
林芝
说到林芝,一般情况下大家只会想到春季去赏林芝的桃花。冬季的林芝,虽然没有花海盛景,但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蓝天白云下,皑皑雪山耸立,山间湖水碧绿,悠悠的牛马……风景美得那么直白,一幅幅油画,构筑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冬季是林芝的旅行淡季,各方面的消费都比较便宜。冬季也是品尝林芝特色美食鲁朗石锅鸡、雅江鱼、奶茶、烤肠、藏香猪的好时节。





















.jpg)

.jpg)
.jpg)
,男孩应该送女孩什么.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