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有什么药用功效

同事 0 77

红豆杉有什么药用功效,第1张

红豆杉有什么药用功效
导读:药用价值癌症药物的新来源: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

药用价值癌症药物的新来源: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紫杉酚属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者仍服用该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虽然现在这种药物的供应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会增加:调查人员正在测试该药对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样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疗效。如果该药对上述疾病确实有疗效,那么药物将变得供不应求。因为该药的生产是先从太平洋红豆杉的针状叶中提取先导化合物,再对其加工而成的。太平洋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生长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学的化学家安杰拉·霍夫曼一直在寻找办法,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酚的产量。出乎意料,她在另一个完全无关的研究课题中发现了该化合物的一个新来源。她和她的同事当时正在研究榛树,想搞清为什么榛树中有些更易患上枯萎病。这种枯萎病在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河谷毁坏了成片的榛树林。研究人员从几种类型的榛树中得到了提取物,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纯化和分析,霍夫曼在其中发现paclitaxel的化学特征。霍夫曼和她的同事发现,榛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实中都含有paclitaxel,虽然含量仅有红豆杉的10%。他们同时发现生长在榛树上的真菌也可产生paclitaxel。戴维·霍克说,最终,有关真菌发现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戴维·霍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县一家药物公司的天然产品专家。他说,红豆杉中也含有产紫杉酚的真菌。霍克强调,如果能用真菌在大缸里产生这种药物,“这将肯定是很有价值的”。\x0d\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x0d\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x0d\国外最早报道是1971年美国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1992年批准用于临床,经证明对多种癌症有疗效,由其是对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疗获得成功,治愈率达33%,有效率75%用美国肿瘤研究所(NEI)所长BRODER的话说: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之后十五年来,人类与各种癌症相抗争时,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药物。\x0d\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对传统医药的治病方法和治疗原理逐渐接受(传统医药是指在现代医药出现以前,保护和恢复健康的医疗方法)。中国在传统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中药麻醉、针灸、中草药等。\x0d\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练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以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含量较高,由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为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沉积。如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效成份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x0d\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2人工合成3半人工合成4生物发酵后三种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x0d\(1)紫杉醇的生物合成:\x0d\紫杉醇的分子式为:C47H51NO14是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物。主要由紫杉烷环和侧链组成。研究其生物合成,对于人为定向的提高合成效率及克隆组合,形成关键的酶的基因,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意义重大。目前的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两个关键酶的发现,并使得其基因纯化和基因克隆。克隆红豆杉基因能否突破还有待于观察,不过人们已经找到的假想途径,目前这些技术还处在实验室阶段。\x0d\(2)紫杉醇的化学合成\x0d\根据研究及报道:从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10---去乙酰浆果赤霉素Ⅲ(巴卡亭Ⅲ),显然活性低于紫杉醇,但可以从红豆杉针叶中提取。该物质经过四步化学过程可合成紫杉醇。为解决紫杉醇新来源途径,取得重大进展。以NICOLAOU博士为首的美国研究小组在1994年报道通过化学方法全合成紫杉醇的结果。但化学合成从实质意义上说还没有取得彻底的突破,目前还不具备应用价值。\x0d\(2)紫杉醇的微生物合成\x0d\STTERLE等从短叶红豆杉韧皮部分,分离得到一种寄生真菌(taxomycesandreanae)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产生紫杉醇及相关烃合物,但由于目前产量极低,所以还不能在生产中得到应用。重组DNA技术可望提高紫杉醇的产量。\x0d\通过研究还发现:根是除树皮外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人们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浸然红豆杉植物外植体诱导生根。这一办法不需外援激素,发根生长迅速,遗传性状稳定而受到重视。如能把寻找合成紫杉醇或其类似衍生物,从微生物合成途径中,定向得到关键酶和克隆红豆杉相关基因结合起来,可使这一方法得到突破\x0d\具第五界北京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介绍,从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发展过程大体情况是:\x0d\从60年代起,抗癌新药的发现主要是从原始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几种抗癌化疗试剂,也不是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x0d\比如:从长春花中分离出的“长春花类生物碱”\x0d\从盾叶鬼臼中分离得到的“表鬼臼毒素”类衍生物。\x0d\从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x0d\以至到现在的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紫杉二帖类”成份等。\x0d\提取紫杉醇所需的相关技术和设备:\x0d\1用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的关健技术及相关资料\x0d\2紫杉醇含量的精度测定方法及质量标准及相关资料\x0d\3去杂超净设备\x0d\4高压液相色谱仪及液相色谱分析拄等。\x0d\红豆杉和很多药物一样具有一定毒性,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大量食用后,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下降等严重毒副作用。红豆杉不属于新资源食品,卫生部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已将红豆杉列入《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禁止红豆杉作为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使用。\x0d\人误食红豆杉的中毒表现主要为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弥散性腹痛、肌无力等,严重者出现心动缓慢、心脏骤停或死亡,病理检查出现肺水肿、心肌出血和心肌炎等改变。

药用价值  癌症药物的新来源: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紫杉酚属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者仍服用该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虽然现在这种药物的供应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会增加:调查人员正在测试该药对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样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疗效。如果该药对上述疾病确实有疗效,那么药物将变得供不应求。因为该药的生产是先从太平洋红豆杉的针状叶中提取先导化合物,再对其加工而成的。太平洋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生长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学的化学家安杰拉·霍夫曼一直在寻找办法,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酚的产量。出乎意料,她在另一个完全无关的研究课题中发现了该化合物的一个新来源。她和她的同事当时正在研究榛树,想搞清为什么榛树中有些更易患上枯萎病。这种枯萎病在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河谷毁坏了成片的榛树林。研究人员从几种类型的榛树中得到了提取物,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纯化和分析,霍夫曼在其中发现paclitaxel的化学特征。霍夫曼和她的同事发现,榛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实中都含有paclitaxel,虽然含量仅有红豆杉的 10%。他们同时发现生长在榛树上的真菌也可产生paclitaxel。戴维·霍克说,最终,有关真菌发现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戴维·霍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县一家药物公司的天然产品专家。他说,红豆杉中也含有产紫杉酚的真菌。霍克强调,如果能用真菌在大缸里产生这种药物,“这将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国外最早报道是1971年美国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 (FDA)1992年批准用于临床,经证明对多种癌症有疗效,由其是对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疗获得成功,治愈率达33%,有效率75%用美国肿瘤研究所(NEI)所长BRODER的话说: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之后十五年来,人类与各种癌症相抗争时,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药物。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对传统医药的治病方法和治疗原理逐渐接受(传统医药是指在现代医药出现以前,保护和恢复健康的医疗方法)。中国在传统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中药麻醉、针灸、中草药等。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练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以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含量较高,由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为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沉积。如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效成份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发酵 后三种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1) 紫杉醇的生物合成:

  紫杉醇的分子式为:C47H51NO14是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物。主要由紫杉烷环和侧链组成。研究其生物合成,对于人为定向的提高合成效率及克隆组合,形成关键的酶的基因,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意义重大。目前的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两个关键酶的发现,并使得其基因纯化和基因克隆。克隆红豆杉基因能否突破还有待于观察,不过人们已经找到的假想途径,目前这些技术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2)紫杉醇的化学合成

  根据研究及报道:从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10---去乙酰浆果赤霉素Ⅲ (巴卡亭Ⅲ),显然活性低于紫杉醇,但可以从红豆杉针叶中提取。该物质经过四步化学过程可合成紫杉醇。为解决紫杉醇新来源途径,取得重大进展。以NICOLAOU博士为首的美国研究小组在1994年报道通过化学方法全合成紫杉醇的结果。但化学合成从实质意义上说还没有取得彻底的突破,目前还不具备应用价值。

  (2) 紫杉醇的微生物合成

  STTERLE等从短叶红豆杉韧皮部分, 分离得到一种寄生真菌(taxo myces an dreanae)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产生紫杉醇及相关烃合物,但由于目前产量极低,所以还不能在生产中得到应用。重组DNA技术可望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通过研究还发现:根是除树皮外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人们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 terium rhizogenes )浸然红豆杉植物外植体诱导生根。这一办法不需外援激素,发根生长迅速,遗传性状稳定而受到重视。如能把寻找合成紫杉醇或其类似衍生物,从微生物合成途径中,定向得到关键酶和克隆红豆杉相关基因结合起来,可使这一方法得到突破

  具第五界北京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介绍,从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发展过程大体情况是:

  从60年代起,抗癌新药的发现主要是从原始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几种抗癌化疗试剂,也不是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比如:从长春花中分离出的“长春花类生物碱”

  从盾叶鬼臼中分离得到的“表鬼臼毒素”类衍生物。

  从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

  以至到现在的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紫杉二帖类”成份等。

  提取紫杉醇所需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1 用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的关健技术及相关资料

  2 紫杉醇含量的精度测定方法及质量标准及相关资料

  3 去杂超净设备

  4 高压液相色谱仪及液相色谱分析拄等。

  红豆杉和很多药物一样具有一定毒性,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大量食用后,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下降等严重毒副作用。红豆杉不属于新资源食品,卫生部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已将红豆杉列入《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禁止红豆杉作为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使用。

  人误食红豆杉的中毒表现主要为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弥散性腹痛、肌无力等,严重者出现心动缓慢、心脏骤停或死亡,病理检查出现肺水肿、心肌出血和心肌炎等改变。

外面白色的部分叫白皮,没用的,紫红色的木心才是有用的部分。红豆杉不是名贵木料,所以颜色好不好都不值钱。但是因为“传说”能治疗癌症才变得值钱,很多人用其做筷子,杯子啥的。实际情况是红豆杉有弱毒,树皮的提取液可以做成药剂对癌症进行靶向治疗(有针对性的注射)用红豆杉做杯子筷子长期使用属于慢性自杀。

话说我家还丢着一跟碗口粗的红豆杉棍料呢,朋友不要丢给我的。

红豆杉

基本资料

中文名:红豆杉

学名:Taxaceae

别名:紫杉,赤柏松

属:红豆杉属

历史: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开发价值:常绿针叶,结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是第四世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全世界自然分布极少,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木材细密,色红鲜艳,坚韧耐用,为珍贵的用材树种。特别由于含有抗癌特效药物紫杉醇而非常珍贵,这种神奇的药物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是迄今国际市场最畅销,最热门的新型抗癌药物,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生态习性

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

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 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百姓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形态特征

红豆杉属常绿乔木,胸径有1米之多,高达20米。它对于所生长的小环境要求很特别,在海拔2500-3000公尺的深山密林之中才可以见到它的踪影,成材需50--250年。

得名由来

红豆杉这类植物近年来是植物界一位走红的名星。因为它可提炼紫杉醇,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同时又是国家一类保护树种。红豆杉的红豆,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外红里艳,可以寄托人们的相思。红豆杉得名也是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故得名红豆杉。

分类

红豆杉分类一

红豆杉的分布及种类:

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一种产于南半球之外,其余红豆杉均产于北半球。 我国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代,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其特点分布广, 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东、滇西南, 滇东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红豆杉功效: 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 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到有效的功效。

红豆杉分类二

全世界的红豆杉根据生长地域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11个种类,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 产于南半球外其于分别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个种类和一个变种。

1、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TEBET IUCC)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2、云南红豆杉(TYUENNAN ENSIS 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洲的16个县,总面积约九万平方公理。其特点是分布广、生长分散、无纯木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3、西藏红豆杉(TWALL ICHIANA IUCC)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西南部。

4、中国红豆杉(CHINENSIS (PILGER) ROHD)

5、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 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其它多为林中散生木。

6、曼地亚红豆杉、是二十世纪末引种我国的杂交品种。其母本是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父本是欧洲红豆杉(TBACCDFA)在美国和加拿大不过80年的历史。曼地亚红豆杉多为灌木型,由于其只能长成灌木,不能长成乔木,所以是绿化的好品种。

从全球范围看,虽然红豆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缅甸及中国都有分布,但亚洲的红豆杉储量最多。其中中国的红豆杉储量是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球的11个品种中中国就有5种。

药用价值

癌症药物的新来源: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紫杉酚属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者仍服用该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虽然现在这种药物的供应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会增加:调查人员正在测试该药对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样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疗效。如果该药对上述疾病确实有疗效,那么药物将变得供不应求。因为该药的生产是先从太平洋红豆杉的针状叶中提取先导化合物,再对其加工而成的。太平洋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生长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学的化学家安杰拉·霍夫曼一直在寻找办法,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酚的产量。出乎意料,她在另一个完全无关的研究课题中发现了该化合物的一个新来源。她和她的同事当时正在研究榛树,想搞清为什么榛树中有些更易患上枯萎病。这种枯萎病在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河谷毁坏了成片的榛树林。研究人员从几种类型的榛树中得到了提取物,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纯化和分析,霍夫曼在其中发现paclitaxel的化学特征。霍夫曼和她的同事发现,榛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实中都含有paclitaxel,虽然含量仅有红豆杉的 10%。他们同时发现生长在榛树上的真菌也可产生paclitaxel。戴维·霍克说,最终,有关真菌发现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戴维·霍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县一家药物公司的天然产品专家。他说,红豆杉中也含有产紫杉酚的真菌。霍克强调,如果能用真菌在大缸里产生这种药物,“这将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国外最早报道是1971年美国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 (FDA)1992年批准用于临床,经证明对多种癌症有疗效,由其是对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疗获得成功,治愈率达33%,有效率75%用美国肿瘤研究所(NEI)所长BRODER的话说: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之后十五年来,人类与各种癌症相抗争时,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药物。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对传统医药的治病方法和治疗原理逐渐接受(传统医药是指在现代医药出现以前,保护和恢复健康的医疗方法)。中国在传统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中药麻醉、针灸、中草药等。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练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以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含量较高,由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为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沉积。如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效成份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目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抗肿瘤药物。同时国外又在做紫杉醇对阿尔茨海默氏病及其它癌症方面的临床试验。

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发酵 后三种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1) 紫杉醇的生物合成:

紫杉醇的分子式为:C47H51NO14是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物。主要由紫杉烷环和侧链组成。研究其生物合成,对于人为定向的提高合成效率及克隆组合,形成关键的酶的基因,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意义重大。目前的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两个关键酶的发现,并使得其基因纯化和基因克隆。克隆红豆杉基因能否突破还有待于观察,不过人们已经找到的假想途径,目前这些技术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2)紫杉醇的化学合成

根据研究及报道:从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10---去乙酰浆果赤霉素Ⅲ (巴卡亭Ⅲ),显然活性低于紫杉醇,但可以从红豆杉针叶中提取。该物质经过四步化学过程可合成紫杉醇。为解决紫杉醇新来源途径,取得重大进展。以NICOLAOU博士为首的美国研究小组在1994年报道通过化学方法全合成紫杉醇的结果。但化学合成从实质意义上说还没有取得彻底的突破,目前还不具备应用价值。

(2) 紫杉醇的微生物合成

STTERLE等从短叶红豆杉韧皮部分, 分离得到一种寄生真菌(taxo myces an dreanae)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产生紫杉醇及相关烃合物,但由于目前产量极低,所以还不能在生产中得到应用。重组DNA技术可望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通过研究还发现:根是除树皮外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人们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 terium rhizogenes )浸然红豆杉植物外植体诱导生根。这一办法不需外援激素,发根生长迅速,遗传性状稳定而受到重视。如能把寻找合成紫杉醇或其类似衍生物,从微生物合成途径中,定向得到关键酶和克隆红豆杉相关基因结合起来,可使这一方法得到突破

具第五界北京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介绍,从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发展过程大体情况是:

从60年代起,抗癌新药的发现主要是从原始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几种抗癌化疗试剂,也不是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比如:从长春花中分离出的“长春花类生物碱”

从盾叶鬼臼中分离得到的“表鬼臼毒素”类衍生物。

从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喜树碱类衍生物”

以至到现在的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紫杉二帖类”成份等。

提取紫杉醇所需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1 用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的关健技术及相关资料

2 紫杉醇含量的精度测定方法及质量标准及相关资料

3 去杂超净设备

4 高压液相色谱仪及液相色谱分析拄等。

几种应用紫杉醇制成的抗肿瘤药物:

1 达克素

黑龙江红豆杉科技有限公司生生产,广谱抗癌药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和起它细小病毒炎症。

2 红豆杉胶囊

重庆赛诺公司生产,是利用吸附提取和分散制剂等技术研制的纯中药,用于中晚期癌症的治疗

3 普兰特

广谱抗癌药,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并使其不易解聚。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对宫颈癌、乳腺癌、及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癌有明显疗效。

4 美国施贵宝公司的:紫杉醇静脉住射剂或输液。

5 施贵宝公司与欧洲罗氏跨国公司生产的:新复方紫杉醇制剂、用于治疗棘手的晚期乳癌、半全身 (癌细胞)扩散症,为众多晚期乳癌带来福音。

园林绿化价值

每亩可定植种苗2000株,三年后年产枝叶1吨以上,房前屋后,荒坡空地,道路两旁也适宜种植,一次种植,长年受益,效益显著。红豆杉树形美丽,果实成熟期红绿相映的颜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护和林、园艺观赏林,是新世纪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优良树种。

在园林绿化,室内盆景方面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利用珍稀红豆杉树制作的高档盆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卖到30万元/盆,成为城市绿化和家居美化新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珍贵的“摇钱树”。

有用之祸

自冰川纪以来,红豆杉这种古老的树种就已生存于滇西,它木质坚硬,生长缓慢,从种子落地到长成大树,需100-250年的时间。若干年来,从来没有人去打扰它们宁静的生活,因为这种树对当地人来说没有用,最多只能做块砧板。

1971年,美国的两位化学家成功地从红豆杉的树干中分离出一种物质,起名紫杉醇,并发布了它的化学结构。1982年,紫杉醇在临床实验中被验证为对卵巢癌、睾丸胚胎癌、乳腺癌等癌症具有特效,且毒副作用远远小于当时发现的其他抗癌物质。研究结果披露后轰动一时,被誉为数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最重要发现。

自然界中的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树的全身,而树皮的含量最高,达万分之一左右。但红豆杉是一种缓生树种,全世界非常稀少,美国早已将其列入保护树种。在亚洲,中国、缅甸、印尼等国拥有的野生红豆杉较多。

1992年,紫杉醇正式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被批准上市。

1992年夏,第一波红豆杉树皮大战在云南省滇西北地区打响,大量商人涌向林区收购红豆杉树皮,这种情况在以前从未发生过。几个月后,收购又突然停止了,当地的林业部门记录了这次收购风潮。据知情者说,美国批准紫杉醇上市的消息传到中国后,一些投机分子认为其中有利可图,到红豆杉分布集中的滇西北进行收购,由于树皮销往美国很不方便,这次风潮自然停止了。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才是紫杉醇热的开始。

而在美国,自1992年后,紫杉醇在临床运用中被誉为抗癌三大首选药之一,身价也逐年水涨船高。手握专利的美国生产商将紫杉醇的价格越炒越高,达到每公斤三四百万美元,而供应量不超过100公斤。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美国医院更趋向于到外国购买紫杉醇,紫杉醇成了最有投资潜力的药品,全世界由此泛起紫杉醇投资热。

迄今为止,美国仍然为紫杉醇的最大消费国。中国生产的紫杉醇为粉剂,几乎全部出口到美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美国也有大量的野生红豆杉,但美国法律允许从境外进口紫杉醇,却绝不允许在其国内利用红豆杉。

由于发展中国家对红豆杉价值认识上和立法上的滞后,自1992年以后,全球除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之外,关于野生红豆杉遭到人为破坏的报道不断出现在各环保网站和媒体上。

红豆杉的提取物 (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所长BRODER博士称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以后,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药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中国都相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国率先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临床并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从此人类在抗癌领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到目前为止以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同癌症做抗争的的最有利的武器还只能是紫杉醇。

紫杉醇主要是从红豆杉的根、皮、茎、叶中来提取。由于提取工艺较为复杂,由其是在去除原液中的叶绿素的成份方面较为困难,在加之设备投资较大,由其是原料来源缺乏,紫杉醇的规摸性提取在我国发展较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开始。

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死于癌症的病人在630万左右。仅美国、欧洲、日本每年就在400万人左右。治疗这些病人每年大约消耗1500---2500公斤紫杉醇。而全世界每年大约只能生产350-500公斤紫杉醇。其中美国可生产25--50公斤、中国只能生产50公斤左右…。因此紫杉醇的市场开发、应用潜力巨大。同时大规摸的培植红豆杉原料用材林基地,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所以,红豆杉的身价也因此倍增。

在国外,加拿大的植源药物公司、美国的泰坦化学公司、美国的施贵宝 (BNS)公司是应用红豆杉开发紫杉醇最早、技术实力最强、经济实力最大的公司。由其是美国的施贵宝公司,二十年来一直独霸世界紫杉醇市场。该公司用做提炼紫杉醇的原料有相当数量是从中国进口,或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然后其产品紫杉醇针剂在反销中国从中获取暴利。

中国生产的紫杉醇(TAXOL)含量都在98%以上,出口价位一般在800元/克人民币,在国外每克紫杉醇被制成33克针剂,每支含紫杉醇大约30毫升,反销我国大约每支2500元/支 人民币。也就是说我国的癌症病人,每使用一克进口紫杉醇相当于付出了80000元人民币,是黄金价格的600多倍。

正因如此,中国的野生红豆杉,在短短的十几年中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砍伐和破坏,野生存量锐减。有的地区甚至已濒临灭绝。因此,保护现有资源、人工扩大红豆杉资源总量,就摆在了有识之士面前。

栽培技术方式

国家林业局曾对目前开展的 “红豆杉工程”做出过明确的批示:“红豆杉为我国一级保护树种,兼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国家支持在适当范围大力营造红豆杉林,社会各界以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造林绿化事业应予以提倡和鼓励”?quot;。苇河林业局红豆杉产业目前的发展目标是:资源储量世界第一、苗木产量世界第一。所以说“红豆杉工程”既是当务之急的挽救生命工程,又是造福人类的伟大阳光事业。

我国的红豆杉资源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虽占一半以上,但从世界上的紫杉醇的需求量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自从1992年美国的食品药物管理局 (FAD)批准紫杉醇为治疗晚期的癌症药物以来,我国的野生红豆杉资源过度砍伐日益加重,野生红豆杉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野生红豆杉的很多生物学特性,又限制了自然群落的发展。据统计:世界上癌症的年发病人数在1000万以上,如按0006%----006%提取紫杉醇,年需消耗红豆杉树皮700----1000吨。既使全球的红豆杉树皮全部采净,也仅能维持短期的需要。而且人工合成或化学合成紫杉醇的方法,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所以,人工扩繁 发展红豆杉资源,建立红豆杉医用原料用材林基地就迫在眉睫。

目前红豆杉苗木的几种繁植方法

1 先育种植法

红豆杉资源的保存和种苗的快速繁育,是解决紫杉醇用材林建设的基础,大面积营造红豆杉人工林是解决紫杉醇原料的关健。

用红豆杉种子繁育苗木时,要住意种子的储存方式,要沙种混藏或控温处理,这对越冬后出芽和打破休眠习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种前要搓伤种皮、温水浸种、药剂激素处理。出苗后遮阴是育苗的关健。可防止苗木高温灼烧保持湿润、透光度在40%为宜。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出苗率均可达到70---80%,要求出苗温度高于15度。

实生苗幼苗的动态生长情况是:实生苗的株高和茎粗在出苗的前两年生长缓慢,株高一般年生长10CM左右,移栽一年以后生长加快。3---5年 年增加量可达20---30CM

2 组织培养繁育红豆杉

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可克隆性。利用红豆杉植株的嫩茎、针叶、树皮、形成层、假种皮、胚等做为植体进行培养研究。

(1)选用红豆杉优良品种,如东北红豆杉的优质器官(紫杉醇含量较高)做为外植体,接种培养基中,经过愈伤组织形成、生根、幼苗芽丛形成等骤,在实验室可获得大量的组培苗。在经过基质移栽、练苗、检查防疫后成为生产用苗。

(2)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形成的迟与早的比率,在不同的种类和同一种类不同植株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与外植体类型、取样部位及采集季节、光照条件、培养基种类等因素有关。在诱导培养基上,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形成情况因红豆杉的种类及植株的不同也有差异。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水解络蛋白(CA)能促进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的伤愈组织生长,但浓度大于05%时不利于紫杉醇的形成和积累。

而当浓度大于1%时又能促进伤愈组织的的愈合,和形成新的生长点,又不影响紫杉醇的积累。

经比较,2、4D也有利于伤愈组织的形成,也可提高诱导率。在2、4D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颜色新鲜、块大松软,对红豆杉的愈伤组织的诱导比较容易。但其它培养基添加物,如细胞悬浮培养、B5培养基、炭源蔗糖也可增加紫杉醇的含量。但高农度蔗糖中的葡萄糖会抑制紫杉醇的合成。同时半乳糖对促进细胞生长显著。

GIBSON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细胞悬浮培养还是诱导愈伤组织细胞生长以及紫杉醇含量的形成,在黑暗情况下好于光照条件下。

无论组培的方式用什么品种和部位都要选择中层增殖能力旺盛的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含大量的淀粉颗粒、中心细胞无核,容易出现分化的管状分子)。这样有利于形成细胞间的细胞链丝,从而形成大的细胞团,有利于细胞间小物质的信号传递。从而使得红豆杉的细胞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产生功能性细胞肌体,促进细胞团区域化,和细胞功能分化,这一点是使红豆杉产生代谢物的前提。

3 红豆杉的人工扦插繁殖

随着红豆杉资源的日益减少,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合理利用红豆杉、发展红豆杉刻不容缓。在本着 “保证药用,禁绝材用”的方针下,更有效的作好枝叶利用。在省政府“红豆杉工程”的大背景下,积极倡导全民造林植树。在保护现有野生红豆杉资源的同时,人工扦插繁育栽种红豆杉,目前还是最有效、最实用的手段。

苇河林业局多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84年最早在全国人工无性系扦插繁育红豆杉获得成功。并营造了世界上第一片人工红豆杉林。目前,苇河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红豆杉苗木基地,拥有红豆杉苗木数量是世界上红豆杉总量的1/5

红豆杉的扦插繁育,春季以嫩枝为好,秋季以硬枝为好。一般扦插时要做低棚遮阴处理。一般扦插成活率可达 70%以上。而常规扦插只有3%--20左右。遮阳率不低于60% 扦插基部要做谨慎的生根处理。湿度开始时要间歇式保持在75---85%左右。避免通强风造成失水。

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一般有:树龄、温度、药剂处理浓度、基质、季节、湿度、品种、和其它人为因素等。资料表明:几种红豆杉的扦插成活率一般最高为:东北红豆杉95%、南方红豆杉95%、云南红豆杉90%、中国红豆杉86%

扦插苗在第一年生根过程中,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但生根迅速、侧根发达。第二年移栽后,需进一步遮阳处理、苗床管理。保证相应的环境条件,生长加快。以夏季生长速度最快,冬季和春季缓慢。此时应注意温度的变化,长期的干燥可造成生长抑制或猝死。但幼苗在苗床扶壮后,红豆杉的造林成活率是非常高的。极少死亡,并生长迅速。

应用扦插的办法是解决红豆杉资源短缺,加快红豆杉药用林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

红豆杉有什么好处?

1“国宝” - 美国红豆杉保护协会主席史坦利谢尔博士指出,250万年前第四世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红豆杉树种,遗留在中国,并传到其他国家,红豆杉是世界珍惜濒危物种,是植物的活化石,自然分布极少,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定为“国宝”,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大熊猫”。 2.植物“增氧机” - 红豆杉属于CAM类植物。此类植物全天24小时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而其他植物只能够白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晚上则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居室里与人争氧,红豆杉与其他植物相比,最大的优贰是适合室内摆放,起到增氧的效果。 3.防癌 - 红豆杉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还能够吸收甲醛,苯,二甲苯等致癌物质,净化空气,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4.抗癌 - 红豆杉又名紫杉,可以从中提炼出一种有机物单体,该单体是国际公认的治癌良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性,被命名为“紫杉醇”。红豆杉是所有物种中唯一能够提炼紫杉醇的植物。 5.吉祥树 - 红豆杉被称为“长寿树”,“吉祥树”。经红豆集团红豆杉培育基地十几年的研究发现,红豆杉具有驱蚊防虫的作用,能够伤害树木的害虫绝大部分无法伤害红豆杉,抗病虫能力强,无需要用农药也能够健康成长,生机蓬勃。它的树龄可以高达五千年以上,被称为“长寿树”;它红果满枝,晶莹剔透,寓意著吉祥喜庆,所以又被称为“吉祥树”。 6.黄金树 - 红豆杉全身是宝,它的木材是优质红木,可以做高档家俱,果实可以做保健品,根部可以做工艺品,皮与细根是提炼紫杉醇做好的原料,所以又别称为“黄金树”。 7.耐阴 - 红豆杉是极好的盆栽观叶植物,它喜阴溼、避阳光、少浇水、极好养护,属“懒人植物”,适合居室、办公室、宾馆、饭店摆放及小区、公园等园林城市绿化。 8.耐温又耐寒 - 红豆杉在温度高达41摄氏度时,依然生长良好,温度在零下6摄氏度时还能够微长,四季长青,造型美观,南北适宜,尤其是北方迫切需求的常绿植物。 总而言之,红豆杉是“国宝”,耐阴,耐温,属CAM科植物。专家称,同时具有这三大特性的植物仅有二到三种,加上其独特的功能作用,已经没有任何植物能够与它媲美。红豆杉产业是健康产业,为生态文明作出贡献,利国利民,造福人类。

参考资料:

blogsina/s/blog_69fe8dc30100jrj2

红豆杉有什么作用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具抗癌、防癌等功效。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可以治疗糖尿病、小便不利、肾脏病等。云南瑞丽万宝红有红木家俱,欢迎亲的光临!

红豆杉树有什么作用

1、它有治疗癌症的强大功效。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红豆杉的根、茎,叶、果都是宝,以红豆杉植株为主要原料提取的紫杉醇,主要用于晚期乳腺癌、晚期卵巢癌、食道癌、鼻咽癌、膀胱癌、淋巴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和头颈部肿瘤、上胃肠道癌、小细胞性和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治疗。经验证明,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和显著的抑制肿瘤的作用。

2、对其他疾病,红豆杉也有治疗功效。它含有大量紫杉碱萜化合物,紫杉宁、紫杉宁A、紫杉宁H、紫杉宁K、紫杉宁L、紫杉碱、紫杉素等等许多元素,可以痛经、利尿、降血压、降血糖、抗白血病、抗肿瘤,并对治疗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效果。

3、除了提取药用的价值,红豆杉的假种皮也可以食用,酸甜可口, 食欲。叶子也可以生吃,有消炎和排毒的作用,而且它的种子还可以榨油。有一些人也将红豆杉提取出来紫杉醇的酵素配合精油等制成美容的护肤品,可以起到保溼、调解血液循环等功效。

4红豆杉是雕塑的极好材料,还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红豆杉可做为绿化观赏植物,由于树型美观,种在庭院或做盆景,可爽心悦目修身养性。

2002年,卫生部就禁止将红豆杉作为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使用。人一旦误食红豆杉,则有可能出现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肌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红豆杉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在汉中亨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有大量供应的人工培育红豆杉可一次性提供红豆杉1000万株,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1、国家一级珍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的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是广谱、低毒、高效的抗癌新药,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人类近二十年来抗癌药物的最大发现。其独特的抗癌机理是可特异地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阻断细胞分裂,杀死癌细胞。对颈部肿瘤、胃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有较好的疗效。特别对乳腺癌、卵巢癌的治愈率达33%,有效率达60%以上。同时还具有降胆固醇、抗炎等功能。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药物。

2、可做为绿化观赏植物,由于树型美观,种在庭院或做盆景,可爽心悦目修身养性。

3、红豆杉做为雕塑是极好的材料。

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发酵。

红豆杉的功效:

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 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到有效的功效。

红豆杉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以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三(据AGFNeto报道)。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的沉积。如果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练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以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含量较高,由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为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沉积。如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效成份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温馨提示:

不要随意进食红豆杉。有些群众遇到感冒发热时,会撷取些许红豆杉枝叶煲水饮用,试图治病。专家提醒,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目前红豆杉的医疗用途主要体现于从树皮、根部、枝叶中提取紫杉醇制作抗癌类药物,直接服食红豆杉并没有明显医疗效果。 2002年,卫生部就禁止将红豆杉作为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使用。人一旦误食红豆杉,则有可能出现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肌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红豆杉属CAM类植物。此类植物全天24小时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而其它植物只能白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晚上则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居室里与人争氧,所以红豆杉与其它植物相比,最大的优势是适合在室内摆放,起到增氧效果。

防癌。红豆杉不仅可以吸收一氧化碳

红豆杉放在室内有哪些好处

室内摆放红豆杉盆景,除了净化空气,吸附粉尘,还具有观赏价值。

意见建议:

1,、具有强大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力的植物。红豆杉全天24小时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与其它植物相比,最大的优势是适合在室内摆放,起到增氧效果。同时一天24小时释放氧气,让人倍感空气清新。也会让室内其它绿色植物夜间有氧气存在而生命力旺盛。在许多场合都可以摆放红豆杉,清新空气,让人们精神放松,充满活力。

2、它能吸收有毒有害的气体。红豆杉不仅可以吸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尼古丁等有毒物质,还能吸收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致癌物质,能净化空气,起到防癌作用。所以,红豆杉有明显的吸菸功能,经常吸菸的人房间放上3-5棵四年生的红豆杉,房间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在放了红豆杉的房间,吸菸者和被动吸菸者呛的感觉明显减轻。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红豆杉在常有人吸菸的房间比无人吸菸的房间长势更好,这表明红豆杉“爱”吸菸。另外,新装修的房间往往含有大量苯类有害物质,尤其是对儿童伤害最大,摆放红豆杉就能有效吸附这些有害物质。一般20平米左右的房间,放置3棵三年以上的盆栽红豆杉,房间内的气味就会明显改善。经济条件好的,多放一些更好。  新鲜的空气是人们所需要的,而红豆杉正是一个改善环境的好帮手。紧张工作的人们不妨也选择一盆红豆杉放在身边,增氧的同时也给你带来愉快的心情。

红豆杉有什么用途

经济用途

中国红豆杉在国内虽分布较广,但是资源蕴藏量却少。主要用于医药、观赏、科研等。

一、医药用途

中国红豆杉的植物体内提取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971年美国从红豆杉中提取出了紫杉醇,由于红豆杉的提取物 (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所长BRODER博士称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以后,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药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中国都相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1992年批准用于临床,美国率先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临床并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经证明对多种癌症有疗效,尤其是对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疗获得成功,治愈率达33%,有效率为75%。紫杉醇成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治疗癌症最好的药物。从此人类在抗癌领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到目前为止以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同癌症做抗争的的最有利的武器还只能是紫杉醇。世界上年产紫杉醇仅250kg左右,市场供求失衡,价格十分昂贵,每千克高达20多万美元,故红豆杉有“植物黄金”之称。

紫杉醇主要是从红豆杉的根、皮、茎、叶中来提取。由于提取工艺较为复杂,由其是在去除原液中的叶绿素的成份方面较为困难,在加之设备投资较大,由其是原料来源缺乏,紫杉醇的规摸性提取在我国发展较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开始。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二、观赏用途

中国红豆杉树形美观大方,四季常青,果实成熟期红绿相映的颜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广泛应用于水土保

持、园艺观赏等方面,是新世纪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优良树种, 现常用于高档的庭院绿化观赏。

三、科研用途

中国红豆杉是第四世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全世界自然分布极少,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很多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四、其他用途

中国红豆杉木材细密,色红鲜艳,坚韧耐用,为珍贵的用材树种。常用于雕刻、制作高档家俱、工艺品等;木材耐腐,可供土木工程用材;种子含油率达60%,具有特别的开发价值。

红豆杉的用途 40分

红豆杉不同于其它花草树木的特点是24小时都可以释放氧气,一般的花草都是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晚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红豆杉无论白天黑夜都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这点对我们的健康非常有利。近些年发现红豆杉含有可提纯的紫杉醇,这个物质可以抗癌。据说一公斤价值百万美元,美国的临床研究证明对卵巢和乳腺癌有突出的疗效。此外,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也有一定效果。 这些就是红豆杉的价值。

红豆杉皮有什么作用?

药用价值  癌症药物的新来源: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紫杉酚属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者仍服用该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虽然现在这种药物的供应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会增加:调查人员正在测试该药对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样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疗效。如果该药对上述疾病确实有疗效,那么药物将变得供不应求。因为该药的生产是先从太平洋红豆杉的针状叶中提取先导化合物,再对其加工而成的。太平洋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生长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学的化学家安杰拉·霍夫曼一直在寻找办法,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酚的产量。出乎意料,她在另一个完全无关的研究课题中发现了该化合物的一个新来源。她和她的同事当时正在研究榛树,想搞清为什么榛树中有些更易患上枯萎病。这种枯萎病在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河谷毁坏了成片的榛树林。研究人员从几种类型的榛树中得到了提取物,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纯化和分析,霍夫曼在其中发现paclitaxel的化学特征。霍夫曼和她的同事发现,榛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实中都含有paclitaxel,虽然含量仅有红豆杉的 10%。他们同时发现生长在榛树上的真菌也可产生paclitaxel。戴维·霍克说,最终,有关真菌发现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戴维·霍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县一家药物公司的天然产品专家。他说,红豆杉中也含有产紫杉酚的真菌。霍克强调,如果能用真菌在大缸里产生这种药物,“这将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国外最早报道是1971年美国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 (FDA)1992年批准用于临床,经证明对多种癌症有疗效,由其是对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疗获得成功,治愈率达33%,有效率75%用美国肿瘤研究所(NEI)所长BRODER的话说: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之后十五年来,人类与各种癌症相抗争时,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药物。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对传统医药的治病方法和治疗原理逐渐接受(传统医药是指在现代医药出现以前,保护和恢复健康的医疗方法)。中国在传统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中药麻醉、针灸、中草药等。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练紫杉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含量。以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含量较高,由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为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沉积。如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

红豆杉红了吗?吃了有什么好处?

抗癌的。红豆杉主要是皮有用,以前中国有很多,因为价钱钱一斤等于十八万美金大量出口国外快要灭绝了,红豆王也没了,

红豆杉有什么药用价值?

目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抗肿瘤药物。同时国外又在做紫杉醇对阿尔茨海默氏病及其它癌症方面的临床试验。

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发酵 后三种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红豆杉枝叶的用法

品名红豆杉枝叶

本品为红豆杉干燥的枝或叶(阴干)。

性状

灰褐色或暗褐色,气香,味苦

作用与机理

红豆杉所含的紫杉醇属有丝分裂抑制剂或纺锤体毒素(Spindle poison),和目前常用的化疗药作用机理不同,它是诱导和促进微管的装配。紫杉醇具有聚合和稳定微管的作用,致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

功能与主治

红豆杉枝叶适用于糖尿病及各类腺癌、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胆管癌、食道癌、胃癌、各类小细胞癌、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血癌、肝癌等等各类癌症,对白细胞居高不下的白血病及转移至骨骼的各类晚期癌症效果明显。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用法用量

红豆杉枝叶每天8到15克,置砂锅中。加一升(约2斤)水煮沸,用文火煎煮十至十五分钟,饭后服用,一天内服完。

红豆杉枝叶一般一疗程(二十八天)可见效。癌症手术病人,术后10至15天开始服用效果最佳,四年多临床应用表明,无一例出现复发、转移;放、化疗病人接受治疗同时可以服用,具有增效减毒功效。 一般患者,4至6个疗程后,各项检验指标都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改服小剂量维持,以防止扩散及转移;严重患者,根据病情在主治医生指导下增加服用疗程;直肠癌患者如服用后出现腹泻症状,应先服用小剂量,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忌空腹、禁辣、禁酒;保持情绪平稳,避免上火。有些患者服用后排便次数增加,属正常症状,一般一周内恢复;有些癌症患者服用后出现腿酸、乏力等状况,属病情起效果迹象;有个别患者服用后,感觉胃有不适,可适当减量。对于病危、临近死亡的人不建议服用本品。

本处方由名老中医根据驱邪扶正的原理,按中医君臣佐使原则配置。 祝你好运!

红豆杉性平味淡,有毒,归肾经,能够温肾通经、利尿消肿、祛邪散结,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炎所引起的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尿路淋涩等,对月经不调、产后淤血、痛经等也有独到的功效。此外,对于属于气虚痰淤所致的中晚期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红豆杉成分复杂,紫杉醇是红豆杉树皮的主要成分之一,经过化学的纯化提取,化学结构更加精确,药物的作用靶点更明确,直接作用于肿瘤,效果也更佳,当然副作用也更加明显。

红豆杉的副作用。

红豆杉和很多药物一样具有一定毒性,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大量食用后,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下降、心律不齐等严重毒副作用;

主要表现为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弥散性腹痛、肌无力等,严重者出现心动缓慢、心脏骤停或死亡。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肺水肿、心肌出血和心肌炎等改变。2002年,卫生部已将红豆杉列入《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禁止将红豆杉作为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养生警惕:红豆杉可别随意泡茶喝

  1 所属科目

  科中文名:红豆杉科 科拉丁名:Taxaceae 属中文名:红豆杉属

  种中文名:曼地亚红豆杉 种拉丁名: Taxus madia 曼地亚红豆杉是红豆杉的其中一种,红豆杉(学名Taxus mairei)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种,目前我国共有四个种和一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曼地亚红豆杉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加拿大引种而来。现在四川、广西资源、山东等地有栽培。

  2 特征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adia)原产于美国、加拿大,是一种天然杂交品种,其母本为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父本为欧洲红豆杉(Tbauata),在美国、加拿大生长发展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为常绿灌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长时间短。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茂盛,萌发力强,耐低寒,能耐-25℃的低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栽种。生长快,年生长实测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国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等)的300~700%生长量。3~4年生生物量积累为600~800/株·年,5年生时产鲜原料15kg以上,可用于提炼紫杉醇。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叶,其生物量还大于头年采收量。 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引种加拿大红豆杉树苗在四川试种,经权威机构测定,引种的曼地亚红豆杉生物特性稳定,没有发生变异,紫杉醇含量接近原产地,部分样品中的含量还高于原产地。天然红豆杉树的紫杉醇一般分布于树皮中,整株利用率低。曼地亚红豆杉则是植株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枝叶含量达003%以上,根系部分可达006%,全株用于提取紫杉醇,植株利用率高,其深度加工后综合经济价值更高。 曼地亚红豆杉通过栽培选育已发展到时10多个品系,其中,Taxus media是美国FDA批准可以用作提取“紫杉醇”的红豆杉之一。4~5年生的曼地亚红豆杉的树枝和叶子中紫杉醇含量高于生长70~80年天然红豆杉树皮的“紫杉醇”含量。野生红豆杉包括国内品种在内的红豆杉,紫杉醇含量一般在0004~001%之间,曼地亚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为003~006%,是天然红豆杉的8~10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栽种。

  3 用途意义

  曼地亚红豆杉这种珍稀植物的引进和驯化成功,有利于保护珍贵的野生红豆杉资源,也为开发红豆杉这种黄金植物开辟了广阔前景。它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强,可用于营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改善生态环境。 此外,曼地亚红豆杉四季常青,秋果红艳,给人以健康饱满的外观感,耐修剪,好造型,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4生长环境与种植

  生长环境

  温度

  曼地亚红豆杉能在零下25摄氏度----35摄氏度的温度中生长良好,但是短期内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也不会影响到它的生长,而这要归功于它叶子表面的这层蜡质,正是由于这层蜡质使得它具备了既耐寒又抗旱的特性。

  海拔和降雨量

  曼地亚红豆杉适合在海拔300---2000米之间的山坡中、下部以及坡脚、沟槽上种植,坡度要低于35度;也可选择在排灌良好的农田里大面积种植。山区年降雨量要在100mm—1800mm之间。

  土壤条件

  栽种地的土壤pH值要在58----80之间,土层要深厚、肥沃,土壤要选择湿润、排水状况良好的的沙壤、轻沙壤或者中壤。

  它生长速度较快,年生长高度可达到40~50cm,最高的可达到60~70cm,是国内红豆杉,如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等300~700%生长量。

  由于曼地亚红豆杉强劲的适应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栽种,现在主要在四川、浙江、广西、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大规模的曼地亚红豆杉种植基地。

  育苗技术

  曼地亚红豆杉一般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来进行无性繁殖。扦插繁殖的成活率高达85%以上,从扦插到出圃只需要110左右的时间。选择扦插繁殖,土地利用率高,能很好地节约经济成本。

  扦插时间

  扦插的时间一般在春季的2月--3月,也可以在秋季的9—10月,多年的经验得出,在春季进行曼地亚红豆杉的扦插繁殖工作是最佳的。

  苗床准备

  在我们准备扦插工作前,首先要为这些幼苗准备好舒适的苗床。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苗床准备工作到底都有哪些。

  苗床的规格一般是长20米,宽为14米,高度为40厘米,苗床的边缘要用水泥砖或者红砖,来对苗床内的基质加以固定。我们一般选择水泥砖,它相比于红砖来说,透气性更佳。苗床之间要留出一条宽30厘米左右的过道,以便于我们在苗床间进行工作。

  苗床的基质主要选择吸水性、透水性良好的珍珠岩,还有蛭石粉、石子。珍珠岩自身细菌较少,对于幼苗的生长非常有益。

  我们在苗床内首先铺垫20厘米高的石子,将其整平;在苗床底部铺设20厘米的石子能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苗床的排水功能,避免了雨天出现积水的状况。接下来我们再将蛭石粉倒入珍珠岩中,珍珠岩和蛭石粉按4:1的比例来调配,将它们搅拌均匀,然后倒入苗床内,厚度大约为20厘米。

  最后,我们要在苗床的附近开挖出一条宽30厘米,深20厘米的水沟,以便于雨天排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务必要在苗床的外围设置围栏,这样做也是为了在苗床消毒以及喷湿农药时期,人以及动物的安全。苗床的上方,我们还要搭建遮阳棚,遮阳棚的高度要在18米----2米之间,形状有方形棚和拱形棚两种,方形棚的搭建在土地利用率方面比拱形棚要高,但遇到冬天的雨雪天气,防雪性能不如拱形棚好。但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棚内视野更为开阔、通风更为方便的方形大棚。遮阳棚的搭建主要是用结实有力的竹子作为支架,支架的上方覆盖一层80%光照度的遮阳网,遮阳网的四周要用水泥砖将其压住,使遮阳网更加牢固。

  这样苗床就准备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是苗床的消毒工作了。

  苗床消毒:

  我们一般选择高锰酸钾,将高锰酸钾粉倒入水桶内,先倒入少许80度以上的开水将其稀释,然后再按1:1000的比例倒入清水,搅拌均匀之后,便可以对苗床进行泼洒消毒了。每亩苗床泼洒100千克,泼洒完之后,苗床的表面俨然像是一幅泼墨的山水画。接下来我们用钯子把苗床表面耙一次,再用木棍慢慢地将苗床表面抚平。抚平了之后,我们为刚泼完高锰酸钾液的苗床浇一遍水,注意,水一定要均匀地浇透苗床,等苗床表面的紫红色变成浅红色之后,说明高锰酸钾液已经随着水渗透到了苗床的底部,至此,苗床的消毒已完成。经过消毒后的苗床需晾上1--2天,才可扦插。

  采枝方法及插条处理

  用于扦插的枝条,我们选取2--3年生半木质化基部上面一年生的枝条,枝条要呈红色有弹性,这种枝条务必要在健康无病害的植株上获得。我们以轻剪为主,要留下一小截枝干,这样做是为了来年能再发出新的枝叶。我们把每根插条的上端留下2---3片叶,留下来的叶片大小,如果超过3厘米的要部分剪除,这样能让插条在扦插后吸取水分,从而更好地生长。用于扦插的插条长度应该在15--20厘米之间,插条杆径在05厘米左右。这里要注意的是,长度超过20厘米的插条会影响成活率,因此不适宜用来扦插。为了有利于插条在插后及时生根,在扦插前,我们要调配好生根剂,先将生根剂倒入容器中,每50克生根剂兑入15千克清水来稀释,生根剂充分溶解后,再将插条基部的2--3厘米放入其中浸泡1小时。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浸泡过程中,避免让叶子和嫩芽沾到浸泡液。浸泡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扦插了。

  扦插方法

  为了有利于我们在苗床上自如地进行扦插工作,我们先在苗床上方放置一块长度超过苗床宽度的踩板。扦插的行距控制在3cm,然后再以插孔的方式规划出扦插的株距,株距为2cm。依次将扦条插入珍珠岩中。我们将插条的二分之一长度插入珍珠岩中,然后用手在两行植株之间将珍珠岩压实。这样做,能让插条更好的在珍珠岩中被固定住。我们如此大密度地扦插,是为了苗床很好的保湿,这样更有益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每垅苗床插完之后,我们来给苗木浇一遍定根水。

  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插条一般在50天左右便开始长出2--3厘米的根须了。这段时间植株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因此,相关的管理工作一定要跟上。

  水分管理

  曼地亚红豆杉的幼苗对水分的要求是较为严格的,珍珠岩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因此我们要定期地每隔15天左右为它们浇一次水,浇水要浇透。如果遇到大雨天,我们也应该要适当地挖深排水沟进行排水,避免长期积水引发苗木根系的腐烂。

  病虫害防治

  据专家考证,曼地亚红豆杉在多年种植过程当中,几乎不发生病虫害。因此这段时间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我们使用的杀菌剂可以选择纯白甲基硫菌灵 1500倍液,结合喷雾器对幼苗们均匀地喷洒一次,通常只需预防一次。

  死苗拔除

  精心管理50天左右,植株就会长出2--3厘米的根须,这时,我们要将病死的植株拔除,注意动作要轻,避免伤及到其他的健康植株,之后再用珍珠岩回填压实。死苗的拔除应及时,以免死苗腐烂,影响到健康植株的生长。

  苗期管理

  在大约50天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苗期管理了,植株的根须在70天左右可长到至7--8厘米,在110天左右的时间长到10--12厘米,就可以达到起苗的规格。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一阶段我们所作的工作都有哪些吧。

  施肥

  到5月份上旬,我们为这些植株喷施一遍叶面肥,叶面肥主要选择磷酸二氢钾,兑入500倍的水稀释之后,结合喷雾器对植株的叶面进行均匀地喷洒。

  浇水

  我们要每隔10天左右对苗木进行人工浇水,切记“少浇勤浇”的原则,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以浇湿珍珠岩表面即可。

  除草

  尽管珍珠岩表面的杂草生长极为稀疏,但我们还是要在发现时将它拔除,拔草时需注意,要用手轻轻拔除,避免伤及苗木的根部。

  降温措施

  随着苗木的生长,这时也到了6、7月份,相应地我们也就进入了高温季节的管理,苗床的温度要控制在18---35摄氏度之间,在遇到炎热天气的时候,我们要把大棚入口处的遮阳网掀开,用夹子固定住,再将棚外四周的水泥砖搬开,将遮阳棚掀起至少一米的高度,这样,就可以达到棚内通风降温的效果。

  病虫害防治

  曼地亚红豆杉在整个苗期的病害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整个苗期通常只需要预防一次,我们可喷施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结合喷雾器均匀地喷洒一次,以预防蚜虫等常见虫害的侵袭。

  曼地亚红豆杉的苗木在经历过110天左右的精心呵护之后,根须长到10--12厘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起苗定植了。

  起苗

  我们先用铁钩子将苗木从根部轻轻勾起,再轻轻抖落粘附在根须上的珍珠岩。之后就可以进行包装了。首先将植株以50株为一捆,将底部处理整齐。切记装袋时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运输途中发热,影响植株的质量。然后再用易于吸水保水的卫生纸完全将根须包住,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水中浸湿卫生纸所包的部分,再用规格为长25厘米,宽25厘米的塑料袋包住浸湿的部分,最后扎紧袋口。经过这番包装的植株,湿度和鲜度在长途运输中不会受到影响。在运输前再把塑料袋装入纸箱中,注意!要轻拿轻放,以免压坏压伤新鲜的植株。在包装完成后,我们便可以搬上货车,运输到栽植地进行栽植了。

  贮藏

  我们将植株运送到目的地之后,如果不立即进行栽植的话,我们要进行贮藏工作,首先把放置苗木的地面浇湿,藏放地要选择在阴凉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然后我们把苗木取出来,立放在阴凉的地方,再将这些植株用水浇湿一遍,在浇湿植株的同时,一并浇湿藏放地面,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湿度,有利于植株的存放。存放期可以达到30天。

  曼地亚红豆杉既可以用来造林,也可以在大田间大面积栽植。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生产情况来选择。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造林地栽植及管理技术和大田栽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造林地栽植技术

  造林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当年的秋季9—10月份,我们视它为栽植曼地亚红豆杉的“黄金时间”。

  造林地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造林地时要注意,地形海拔在300---2000米之间的山坡中、下部以及坡脚最适合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坡度最好低于60度。山区年降雨量要在100mm—1800mm以上。

  林地的土壤pH值要在58----80之间,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湿润的沙壤、轻沙壤或者中壤,对曼地亚红豆杉的良好生长再适合不过了。

  整地

  在准备栽植前的半个月,我们首先把土层表面的杂草、枯枝和石块清除掉,然后用锄头锄抚一遍土壤,将土壤中的硬块捣碎、锄松,直到土层被完全翻过一遍为止。

  人行过道

  在松完土之后,以足够我们在低坡度的山地工作为基准,每隔15米的地方,用锄头开挖出人行过道,过道的宽度一般为20cm左右。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栽植了。

  挖穴

  栽植的天气最好选在阴雨天或者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避开酷热的天气。栽植前我们首先挖好栽植穴,按照标准,穴的深度要达到10cm,穴宽要在8--10cm之间,株距为50cm,行距也是50cm。这样,每亩地就可栽植两千多株曼地亚红豆杉。栽植穴挖好以后,我们还要对定植的苗木进行处理,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栽植苗的处理

  我们先按1比1500的比例稀释完生根剂,再将生根剂倒入细土中,搅拌均匀成泥浆状。然后我们解开种苗的塑料袋口,将种苗的根须浸入泥浆中,直到所有根须蘸满泥浆就可以了。注意,如果是经过长时间运输到达的种苗,我们可以适当剪掉一部分枝叶和根须,以保持它们的活力。而后我们将蘸完根的种苗分发到穴中,随后便可进行栽植了。

  栽植

  首先我们用小锄头再挖开一些土壤,将种苗的的三分之一插植穴中,然后回土压实。不能完全回土填平,栽植穴仍然要留出4cm的深度,以防雨天后水分轻易流失。栽后,淋足清粪水,每株淋水1千克左右。

  补植

  栽植后60天左右,基本上可以判定种苗是否成活,健康的幼树在这个时候已经萌发出了10cm左右的新枝叶。发现未成活的,要及时进行补植,我们最好选择同龄苗,以利于苗齐,补植后浇足清粪水,保证成活。

  幼树期管

  植成活后的3年内,都属于曼地亚红豆杉的幼树期管理阶段。栽植当年的冬季不用进行管理,曼地亚红豆杉可以自然越冬。我们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春季,其他季节的管理工作相对粗放一些。

  施肥

  在每年的4月份为幼树施一遍肥,肥料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为尿素每亩5千克,复合肥每亩7千克。我们最好采用漫洒的方法,均匀地洒到土壤表面。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在中午太阳光照射猛烈的时候施肥,要选择在上午11点之前和下午4点后来进行。

  除草

  5月份为杂草生长的旺季,我们要集合人力来除一次草。一般情况下,我们用除草剂草甘灵按1比500的比例稀释后,结合喷雾器喷湿在杂草上。除此之外,我们最好是选择在晴天进行人工除草。人工除草相比于喷湿除草剂要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好于喷湿除草剂。在拔草时,将杂草连根拔起,如不慎伤及到植株的根部,我们要及时将它培正,然后浇上一遍清粪水,以保持它们继续良好地生长。

  由于山区雨量充沛,我们可以不用再专门为曼地亚红豆杉进行人工浇水了。

  病虫害防治

  由于曼地亚红豆杉属于抗病虫害植物,这个阶段病虫害防治仍然以预防为主。在5月份期间,我们用多菌灵500倍液,或者使用纯白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结合喷雾器对幼树们喷洒一遍。喷洒后,就可以起到预防蚜虫的效果。

  三年后,我们就该进入曼地亚红豆杉成树的管理阶段了。

  成树期管理

  相对于幼树来讲,曼地亚红豆杉成树的管理要复杂一些。

  修剪

  在2-3月份期间,为了促进曼地亚红豆杉多发边枝,形成灌木树形,我们进行打顶工作,具体方法为,剪除顶部10厘米左右的枝梢,剪时动作要迅速连贯;同时,我们还要修剪掉容易沾土和过分密集的枝叶,使得曼地亚红豆杉能够形成较大的株围。

  施肥

  修剪完成后,在4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期间,每间隔15天左右,我们要施一遍尿素和复合肥。尿素的施肥量为每亩5千克左右,采用漫洒的方法来对土壤表面进行施肥。施复合肥的量为每亩地6千克左右,施复合肥方法是我们在距离植株根部10cm左右的位置,用锄头挖开土层,在施入复合肥后回土压实。时间同样选择在上午11点之前和下午4点后来进行。

  另外,在5月上旬,我们要用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施一次叶面肥。施肥时要求喷施到叶面湿润但不滴水时为好。

  除草

  成树生长期间,坡地上不断生长杂草,草多了,阻碍植株的生长,一定要将小草们彻底地铲除掉。阻止它们争抢供给树体的养分,除草工作要经常进行,不可掉以轻心,时间选择在晴天的中午。

  病虫害防治

  成树期的曼地亚红豆杉的病虫害防治与幼树期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就不再重复了。

  到了秋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适时采收了。然而,有些种植地采用的是大田栽植及管理,因此在这里我们提炼出大田栽植及管理中的注意要点,以便大家参考。采收的工作两者是一样的,我们就在后面为大家统一介绍。

  大田栽植技术

  大田栽植地选择的条件与造林地是一样的,只是在整地时,我们要注意将田里的杂草和石块去除掉,随后我们再起垄,按照标准,垄的长度要达到20米左右,宽度为12—15米,高度为30cm。切记,垄的宽度不宜过宽,以免增加后期除草、施肥等工作时的不便。在垄间留出宽30cm的过道,以便于我们在垄间进行操作,同时也能起到雨天排水的作用。

  基肥

  起好垄之后,我们要施基肥,先在垄上按每30cm厘米的行距开挖出宽10cm,深10cm的沟,随后均匀地洒入底肥过磷酸钙,每亩的用量在40千克左右。洒完后,用锄头填平即可。

  土壤消毒

  在施完基肥的当天,便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了。我们主要选择高锰酸钾500倍液,结合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土壤表面。为了让消毒的效果达到最佳效果,喷洒完之后,需晾晒一天的时间。

  翻耕:

  消毒完之后,然后我们再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的过程中,要用锄头捣碎直径偏大的土块,以达到栽植时的要求。

  挖穴:

  我们用锄头在垄上挖出穴位,株距为40cm,行距为50厘米,穴的深度要达到10cm,宽在8---10cm之间即可。

  栽植的方法与造林栽植时大致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栽植的最后,回填土时,不需要留出4cm的深度,要将土完全填平,并在表面撒上一层细沙,以达到防治水分被快速蒸发的效果。至此,栽植工作才算完成。

  接下来的田间管理工作与造林栽植中的幼树成树管理基本一样,只是由于地型的区别,有些管理工作稍有差异。

  水分管理:

  与造林地栽植后管理工作中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大田里的水分管理。我们要每隔半个月左右为它们浇水一次,以确保土壤的湿度。如果遇到大雨天时,我们又要及时疏通排水沟进行排水,避免土壤积水过多造成根腐病。植株一旦发生根腐病只能拔除,因此在多雨季节,我们要随时进行排水工作。

  温度管理:

  遇到低温天气,我们还应该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干稻草,干稻草不但对土壤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而且在干稻草腐烂之后能转化成曼地亚红豆杉的肥料,对于促进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施肥:

  无论是幼树还是成树,对于大田种植的曼地亚红豆杉,我们像造林地一样使用尿素和复合肥,但要注意每次施肥后要及时的浇一次水。除此之外,我们在每次施肥的同时,还应该适当地施用腐熟的有机肥,用量为每亩500千克。

  经过我们几年的管理之后,曼地亚红豆杉的杆变成深色,植株高度在15米左右时,我们就可以开始剪枝采收了。采收的方法非常简单,我们可适当采收枝叶。除了一年生用于扦插的枝条之外,其他枝条与鲜叶均可采收。但根据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枝叶以老枝为好。每年的10月份为其最佳采收期,一年采收一次,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年年采收。采收后如不作鲜加工用,应及时摊开晒干。经过15天左右的晾晒之后,干枝条就可以进行包装了,我们以大约1千克左右的干枝条为一捆,仔细捆好。然后我们小心装入纸箱内之后,就可以进行上市出售了。

  采收后管理:采收后,要尽快施一次肥,以迅速恢复树势。我们再施一遍尿素和复合肥。尿素的施肥量为每亩6千克,复合肥的量为每亩8千克。

  望采纳

红豆杉树对人体没有功效,只有从中提取紫杉醇制成药物后才会对人体有功效。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员黄建鸣说,野生红豆杉是在与环境中的霉菌对抗时,才产生了抗体,因此人们能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要明确的一点,紫杉醇对癌症有疗效,并不代表红豆杉对癌症就有疗效。

提取紫杉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技术过程,而真正要制成药物,还要经历更多的工序。而且紫杉醇也不是“抗癌神药”,只是对一些癌症有效果。

“研究数据表明,紫杉醇的治癌效果,在每100个人中只有30个人有效。”黄建鸣说,在早期只发现紫杉醇对卵巢癌和乳腺癌有显著疗效,后来才发现紫杉醇对其他一些癌症也有一定疗效。

扩展资料:

2月11日,39岁的丁先生到舅舅家拜年。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吃饭期间,好客的舅舅拿出了一大瓶药酒,神秘地说,可别小看这个酒,是红豆杉泡的,按照民间偏方酿制,据说有抗癌、增强免疫力等疗效。

“以前我都舍不得喝,就去年泡起来时尝了一口,来来来,这次大家一起好好补一下。”丁先生他们一听就乐了,这可是好东西啊,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

丁先生喝得最多,有一杯半,大约200ml,没想到酒刚下肚,“效果”就来了。不过不是让身体舒服,而是上吐下泻,四肢湿冷,浑身乏力,大汗淋漓,好像食物中毒一样。

舅舅和叔叔只喝了半杯,虽然没丁先生这么严重,但也出现了四肢麻木的现象。医院诊断是红豆杉中毒,严重的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人民网-几杯自制红豆杉酒下肚 想补身体的3人进了医院

中新网-还原“神药”红豆杉真相:并不抗癌 直接饮用或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