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怎么吃才有营养?

同事 0 75

蕨菜怎么吃才有营养?,第1张

蕨菜怎么吃才有营养?
导读: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每100克蕨菜所含营养素如下:热量(3900千卡)、蛋白质(160克)、脂肪(040克)、碳水化合物(900克)、

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每100克蕨菜所含营养素如下:热量(3900千卡)、蛋白质(160克)、脂肪(040克)、碳水化合物(900克)、膳食纤维(180克)、维生素A(18300微克)、胡萝卜素(110000微克)、维生素C(2300毫克)、维生素E(078毫克)、钙(1700毫克)、磷(5000毫克)、镁(3000毫克)、铁(420毫克)、锌(060毫克)、铜(279毫克)、锰(231毫克)、钾(29200毫克)。

药用方法

蕨的根茎供药用。性味:甘、寒。功用: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嗝、气嗝、肠风热毒。

中医临床用法:

1治肠风热毒 清表 蕨菜花(叶)焙为末,每服10克,米饮下(《圣惠方》)。

2治泄痢腹痛 蕨粉150~200克,先用冷水少许调匀,加红糖,开水冲服(《浙汇天目山药植志》)。

3治发热不退 鲜蕨根50~100克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志》)。

4治湿疹 先将患处用水或酒洗净,将蕨粉撒上或以甘油调擦(《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蕨菜 (Fiddlehead Fern)是夏季时,可以在秘密森林中觅食的蔬菜。以及在头骨山洞的史前层能够觅食取得。以及在姜岛的丛林中能够觅食取得。在接取齐先生的特别任务中的 深处的危险 后,在矿井的40-70层中能够觅食取得。

性能: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湿,滑肠。

参考:含麦角甾醇、胆碱、甙类、鞣质、淀粉等。

用途:用于湿热腹泻或痢疾;小便小利,或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

用法:煎汤,研末,或煮食,炒食。

注意:用以滑肠通便,须作菜食。炒肉或煮汤甚美。作菜食,因经过浸、漂、加热,清热解毒、利湿作用较弱。素食、久食能伤人阳气。

功效:

1. 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

2. 下气降压。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

3. 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4. 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长代粮充饥,有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附方:

1、蕨菜散:蕨菜研末,每服3~6g,米饮送下。

源于《圣惠方》。本方取蕨菜清热解毒及利湿之功。用于湿热腹泻或痢疾。

2、蕨菜木耳肉片:蕨菜15g,以水浸漂后切段;木耳6g,又水泡胀;瘦猪肉100g,切片,用湿淀粉拌匀,待锅中食油煎熟后放入,炒至变色,即加入蕨菜、木耳及盐、酱油、醋、白糖、泡姜、泡辣椒等翻炒均匀食。

蕨菜、木耳质滑润而能利肠道,便性偏寒凉,唯与肉同炒,则较平和而味而鲜美。用于老人、虚人津血不足,肠燥便秘或大便不利。

这不是药,是野菜,蕨的一种。蕨,别名又叫作龙头菜、如意菜等。属于凤尾蕨科。

蕨菜每100g鲜品含蛋白质043g、脂肪039g、糖类36g、有机酸045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既可当蔬菜有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1蕨菜性味:甘、寒涩、无毒。

2蕨菜归经:入大肠、膀胱。

3蕨菜主治:痢疾,脱肛。

4蕨菜的说明:蕨菜,根茎粗壮,富含淀粉,故名粉蕨或蕨粉,可做粉条、粉皮食用。其嫩苗似拳卷曲,故又称“拳头菜”。生于山林阴湿处,是我国南方山区群众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食用时,一般用开水煮熟后,取出撕开,用清水浸泡一二天,天天换清水数次,泡去涩味,加油盐调料回锅炒熟食。因其味带涩,故有收敛治脱肛的功。

蕨菜的药用价值:

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

1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

2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蕨菜

3所含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

4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5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长代粮充饥,有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6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蕨菜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蕨苔:蕨苔属蕨类植物,是植物家族中的一大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贵州拥有蕨类植物的种类数量都极为丰富。

  嫩蕨苔、月亮苔是人类春夏时节的美食,口味平淡、清利爽朗且有保健作用(如图)。可把嫩蕨苔制成酸蕨苔、干蕨苔和罐头蕨苔便于保存和流通。

  

  山蕨

  蕨实在是一种美味的山珍。宋代诗人陆游曾盛赞蕨菜“蕨芽珍嫩压春蔬”。山蕨是我最喜欢的山珍之一。春日上山赏景摘蕨自然是件乐事了。在家乡时,到采摘蕨菜的时节,逢周末常与同事相约上山游逛一番,回来时每人手中捏把蕨菜,晚上的下酒菜就有了。离开家乡后就不大有品尝蕨菜的机会了。虽然偶尔也有现在的同事说起有空一起去摘蕨,却一次也没能去成。温州三个区的人起初是并不怎么懂得吃蕨的。当泰顺文成的库区移民到龙湾瓯海等地定居后,发现漫山的蕨菜竟无人采摘,都竞先提篮背袋去抢收一番。原当地的村民见了则笑这些野草怎么可以吃呢?而如今蕨菜却成了他们赞不绝口的美味了,有时候也加入了上山摘蕨的行列。

  其实早在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蕨菜的记载了。《诗经·陆玑疏》里说道:“蕨,山菜也。初生似蒜,紫茎黑色,可食如葵”。蕨菜又名吉祥菜、龙爪菜, 《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书中记载:蕨有清热、利湿消肿、安神、活血、止痛之效,可于用治疗发热、痢疾、黄疸、白带增多等证,也可作为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的食疗。在《搜神记》有则小故事:郗鉴镇徒,二月出错,有甲士折蕨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后吐出一小蛇,悬屋前,渐干成蕨。

  蕨喜温,在我国的分布很广泛。摘蕨多在春季,而南方气候温润,菜摘时节可持续到九月十月。从蕨钻出土面到长出叶子只需两三日时间,要趁蕨还如小儿抱拳是菜摘。黄山谷有诗“蕨牙初长小儿拳”,此时正是采摘的最合适时间。如果迟了,等小儿拳头般的蕨牙长成了叶子,那就成了大狼萁了,不能吃。蕨一般生长在少木本植物,土壤肥沃的平缓山野丘陵地带。而丘陵的草木在冬天经火烧过,那来年更是多蕨。

  梅尧臣诗云: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山里人家常上山摘蕨作日常菜肴。这种活通常是由女人小孩做的。凑巧时男人们上山干活时也顺手摘些放锄头或扁担上带回。摘蕨古来就很盛行。诗经《召南·草虫》篇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之句。《乐府》中也“金钏越溪女,罗衣胡粉香。织缣春卷幔,采蕨暝提筐。”之歌。小孩子是最喜欢跟着大人上山摘蕨的了。可以满山跑,又可不时体验找摘到肥蕨的喜悦。

  明代罗永恭,写了一首赞美蕨菜味道的诗:“堆盘炊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饴,但觉馁腹回春熙。”如此美味的蕨菜,其烧法却比较简单。一般刚摘来的蕨要放入沸水里烫过,以除去涩味,同时蕨也变得软而韧。用猛火热锅,放入油,待油炸开后,切入少许姜片,再把蕨切成小段放入猛炒。大约两三分钟后加少量水盖上,过两分钟后倒入少量黄酒,再烧片刻,一盘绝品佳肴就出来了。但得注意控制火候,不能过熟,过了则嚼如烂泥。也不能过生。过生了则有黏丝。蕨宜清淡,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微微加入些辣则味道更好。我很怕辣,所以烧时只放入少许榨菜。

  受季节的地域的影响,新鲜的蕨菜不能随时随处供应。聪明的山里人如今把蕨菜制成蕨干,加入调味,放入真空包装袋中,这样撕开就可以实用了。文成泰顺等地的蕨菜干如今已远销国内外,成为山民们致富的门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