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种帮了他,却不领情的同事,要如何对待他?

同事 0 82

对于那种帮了他,却不领情的同事,要如何对待他?,第1张

对于那种帮了他,却不领情的同事,要如何对待他?
导读: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经常好心帮同事做点事,对方要么就是敷衍地说个“谢谢”,要么干脆连“谢谢”都不说,把你的好心当成理所当然,完全不放在心上。自己辛苦了半天,结果落这样一个结果,心里憋气,可是又不好说什么。          网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经常好心帮同事做点事,对方要么就是敷衍地说个“谢谢”,要么干脆连“谢谢”都不说,把你的好心当成理所当然,完全不放在心上。自己辛苦了半天,结果落这样一个结果,心里憋气,可是又不好说什么。   

       网友留言:我在单位做财务工作,不忙的时候就顺手帮业务人员把报销单漏的地方给填了,这本来是件好事,结果好人难做,有的业务人员根本不领情,说这就不是他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职场乐于助人是好事,但是要学会给自己的善良、好心加个限度,学会正确使用,别让别人糟蹋了自己的好意。

一、你的好心在别人眼中一文不值

有些时候你花费时间与精力对别人付出的好意,在别人眼中一文不值,原因有以下3点:

1、享受你的帮忙成习惯

职场新人,刚步入职场,总想第一时间获得别人的认同,也觉得自己是新人应该多做点事情。于是就积极主动去帮同事做事,就像王娟一样。大家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可是看到你这样坚持,自然也就愿意让你帮忙。

2、你的帮忙是多余的

虽然你的帮忙是好意,但并不代表别人真的需要你的帮助。明明别人都可以做下来的,你非要主动去帮忙,在别人眼中自然是没啥价值,既然你乐意做就让你做喽,但不是“雪中送炭”,自然引不起别人的感激之情。甚至你帮忙时候不小心出错了,同事还怪你多管闲事,给他添乱呢。

3、故意就想利用你

有些同事本身就不怀好心,看你单纯、老实、好欺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利用你。让你帮忙做这做那,这些人开始初衷本就是利用你,把你当免费劳力使用,又怎么会对你的好意心怀感恩呢?

二、学会把自己的好心用在刀刃上

职场帮忙不是不可以,毕竟我们与同事朝夕相处,大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事情,同事之间互相帮衬一下,也有利于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但是帮忙也要学会把自己的好心用在刀刃上,别傻傻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1、别太过于主动去帮忙

我们在感情上经常听到一句话叫“轻易得到的,对方不知道珍惜”,在职场上同样如此。虽然我们主动帮同事是出于好心,但是在同事眼里,对方并没有提出请求或者说没显露出任何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方,你主动贴上去,别人不会拒绝,但也不会发自内心感激,因为你的帮忙在他们眼中过于廉价。

举个例子,你好心天天帮同事拿快递,但同事自己去拿快递的时候,却没人想得起来帮你拿,那你就该反省你的付出是否过于廉价了。你经常帮某个同事做一些工作,某一天,你临时有事,希望对方帮你一下,结果对方却直接拒绝,这时先别怪对方无情无义,应该反思自己。

所以我们帮同事,别太主动了,同事提出合理的帮忙请求 ,或者真正看到同事遇到困难,自己有能力帮的时候就伸出双手。但一些别人力所能及,完全不需要我们插手的事情,就真的别去多事了。

2、小人同事别帮忙

还有一些同事,为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爱占人便宜,从不知感恩,甚至喜欢甩锅,这样同事的忙也别帮。

1、损失是由你和同事两人共同的过错造成的,所以对外应由你们两人人连带赔偿。

2、但你属于无偿帮工,从你们二人的内部责任来说,对于无偿帮工造成他人人身损失的,除非你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而应由被帮工人,你的同事承担赔偿责任。

无偿帮工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参照此规定处理,所以你同事应当承担全部或大部分责任。如果你是听从同事的指挥去做的,应由你同事承担全部责任。

附:相关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三条 :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侵权责任法》第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的咖啡导致了同事过敏,你应该首先向同事表示歉意并了解他们的情况。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建议他们就医治疗,你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如果同事要求您赔偿,您应该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赔偿。如果你有合理的理由证明你没有过失,比如你不知道这种咖啡会造成过敏反应,那么就不需要赔偿。但是,如果你已经知道这种咖啡会导致某些人的过敏反应,但没有告知同事或没有确认他们的过敏情况,那么你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持与同事的沟通和合作,并尽力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建议寻求法律咨询帮助确定责任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