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把3岁女童送错了幼儿园,蹭一天课后被老师送到了派出所,咋回事?

老人 0 34

奶奶把3岁女童送错了幼儿园,蹭一天课后被老师送到了派出所,咋回事?,第1张

奶奶把3岁女童送错了幼儿园,蹭一天课后被老师送到了派出所,咋回事?
导读:3岁女童被奶奶送错幼儿园,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偏偏在九龙坡就发生了。幼儿园老师不熟悉自己班里的孩子,并且收下不属于自己园里的小朋友,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很低,可偏偏也发生了。纵观这起将孩子送错幼儿园的事,如果站在家庭教育的视角去分析

3岁女童被奶奶送错幼儿园,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偏偏在九龙坡就发生了。

幼儿园老师不熟悉自己班里的孩子,并且收下不属于自己园里的小朋友,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很低,可偏偏也发生了。

纵观这起将孩子送错幼儿园的事,如果站在家庭教育的视角去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被送错幼儿园的女童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缺失明显,这便是不合格父母表现之一。

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宝宝初入幼儿园,年轻父母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如亲自带孩子熟悉和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以方便孩子在园里能够融入集体生活。如果家长片面认为我给孩子联系好了学校,剩下的事交给家里老人就行了,显然这是非常不负责的做法,因为你们忽略了家庭教育,也忽视了对孩子最起码的责任感,这叫监护不到位,有失职表现。

二、女童父母对老人能力估计不足,贸然就把孩子交给其负责,这也是不合格父母的表现之一。

奶奶稀里糊涂将孙女送错幼儿园,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至少暴露出老人不具备监护能力的一面,而她的儿女对此竟然毫无察觉,就贸然把孩子交给老人负责,如此说出来,女童父母不是合格的家长。但凡他们有点责任感,对老人综合能力有全面了解,也不会大撒手,至少要带老人一起去熟悉孙女就读的幼儿园,熟悉来回路线,以及熟悉孩子的老师。

三、蹭一天课的女童被送到派出所,而不是家长打电话报警,这又是合格父母的表现之一。

3岁的孩子才入幼儿园,按理讲全家人都会非常重视,一般家庭都会早早安排接送,如果这个女童父母也这样做了,自然就不会出现孩子被老人送错了幼儿园,接时发现找不到孩子。可惜的是,这家人没有这样做,而是幼儿园老师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将孩子送到派出所寻求帮助。可见,女童父母对孩子的监护太不当回事了。如果这次不吸取教训,指不定以后还会出什么事。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相信明事理的家长都会清楚问题所在,当我们在看别人家发生的事时,也需要自省,在你的家庭里,身为年轻父母是否重视对孩子的监护与教育工作呢?如果把责任都推给老人,恐怕会让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缺失的问题,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里的宝贝,孩子如果失踪了家里的大人也会非常着急,每次看到这样的父母也都为他们着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走失儿童,建议大家都不要袖手旁观,可以第一时间选择报警,随手的一件小事可以挽救一个家庭。

游乐园、商场等地方可联系客服中心,广播寻人

如果是在这种大型的商场或者游乐园,报警的效果反而没有广播寻人的效果好。这些场所都会有专门的服务中心,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去服务台,和工作人员一起整理孩子的家长信息和衣着信息,通过广播去播报,这样效果也会比较好。如果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等一会,比较工作人员的工作比较繁忙,孩子小比较调皮可能一个没看住又跑了,等到家长过来需要核对好家长的身份信息。

路上遇到选择报警处理

如果是在马路上遇到了,可以选择向最近的派出所求助,把孩子送过去帮忙一起核对填写信息,等信息填完了就可以自行离开了,毕竟警察还是非常靠谱的。家长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该尽量去灌输这样的想法,让孩子如果丢失了可以找附近的警察叔叔求助。

不要随意跟着陌生儿童走

但是也要警惕一种骗局,有些看似是走失儿童的其实是骗子团伙,可能会利用大家的善心。以走丢了为理由,要求你送她回家,但是实际目的地是有专人等候的,就等你自投罗网。出门在外千万不要松懈,大家可以选择报警让警察送他们回家,这是最正规安全的方式,可以保护双方的安全。

以上是小编的一些想法,但是最终的还是要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家长需要时时的兼顾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太久。

在9月1号开学的第1天,上海的一位奶奶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当警察在接到报警以后,看到一个孩子明明不是该幼儿园的幼儿学生,了解到孩子妈妈的电话,给孩子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才得知这个孩子在早上上学的时候是被奶奶送到学校来的。而奶奶在提前两天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功课,了解了孩子究竟上了哪一个幼儿园,却殊不知做好了功课,依旧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

奶奶把孙子送错了幼儿园

在开学的第1天,由于父母工作都比较忙碌,所以要求奶奶把孙子送进幼儿园。当奶奶在得知要送孙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高兴,提前两天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了孙子上的哪一个幼儿园。往返把孩子都送了几遍,却没有想到,在开学的第1天依旧是把孩子送错了幼儿园。对于这一个奶奶,她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如果是送错了地方,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丢失。

奶奶把路记混了

上海由于是大城市,在记路过程当中许多老年人发现周边的幼儿园都一样。导致这个奶奶把孩子送上学的时候,发现孩子报名的幼儿园根本就不是附近的幼儿园,而是较远一点的幼儿园。当孩子的妈妈才知道这样事情的时候不仅没有责怪奶奶,反而是认为奶奶非常的细心。为了送孩子提前练习了几天了解孩子的学校,却因为路不熟,所以把孩子送错了幼儿园。

奶奶疼爱孙子

对于这一个奶奶在得知要送孙子上学的时候,可想而知她内心当中是非常的高兴。因为每一个奶奶都想在孙子第1天上学的时候,都希望能送孩子上学,却因为奶奶路不熟,把孙子送错了学校。好在孙子记得妈妈的手机号,当民警在接到幼儿园报警以后找到孩子妈妈进行了解后,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儿童深夜走失,民警挨家挨户帮找妈妈,预防儿童走失,家人该注意几点,首先,家长不应该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其次,带孩子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  另外,我们要学会让孩子背一下父母的****。 

近日,一名儿童在深夜走丢了,民警挨家挨户地帮着找妈妈,最终找到了他的妈妈。据了解,这个两岁孩子在父母出门谈生意之后哭着出来找妈妈,主要是因为家里的房门没关好。这件事告诉我们,预防儿童走失,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家长不应该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实际上,很多网友觉得这个家长心太大了, 两岁的孩子哄睡着了,居然就把他放在家里,最重要的是门还没有关好。如果说孩子在家里面出现意外,或者是跑出去丢了,又或者是出门的时候出现意外,这些都会让家长后悔一辈子。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面,最起码得找一个人看护。

其次,带孩子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有的家长带孩子出门之后,就让孩子自己玩,自己就和别的家长唠嗑聊天,一转眼就不知道孩子跑哪里去了,回头还责怪孩子乱跑。实际上,我们一定要时刻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眼睛不能离开孩子。特别是那种小孩子,家长一定要花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在他身上。

另外,我们要学会让孩子背一下父母的****。为了以防万一,我们最好让孩子把父母的****背下来,比如爸爸的电话或者妈妈的电话。假如真的遇到了意外情况,在紧急关头,他也能够背出父母的****,也能够联系上家长。虽然说孩子还小,但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要让他学会求救的办法。

以上就是家人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我真的能够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因为我曾经也把我的弟弟弄丢过,那种感觉真的是非常的崩溃的。我的弟弟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有快十岁了,但是因为我们从小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几乎没有去过城市里面,所以对城市的一切都是不熟悉的。然后我带弟弟去城里面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让他给走丢了,其实时间就只有那么短短的一分钟而已,我们马上就把他给找回来了。但是那一分钟的时间,我感觉真的是过了一个世纪,我差点都崩溃了。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更何况她丢了孩子还那么长的时间了,好在这个孩子非常的淡定,马上就找警察报警了。妈妈在那个地方来来回回找了五遍,我觉得他当时心情肯定都已经崩溃了,害怕孩子被别人拐走了,害怕自己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怎么可能呢?现在到处都是监控,想要偷走一个孩子,没有那么的容易。可是我想说的是,虽然到处都是监控,但是那些人贩子真的是非常的残忍的,他们的手段层出不穷。所以希望每一个朋友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带好自己的孩子,其实不光是外出的时候,哪怕是在家里面的时候,也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因为有一些地方家里面有院子的,有时候孩子在院子里面玩也很容易被坏人盯上。所以真的是非常吓人的一件事情,现在的人犯只是禽兽不如的,为了钱,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孩子那么大了,是肯定会回家的,不用过多的担心,我只能够说你是没有丢过孩子,如果你真的丢过孩子了的话,你就不会那么淡定了,而且以后都会觉得特别的害怕。

这位女孩表达感恩方式很特别,选择了“偷亲”送自己回家民警。面对一个四岁可爱小女孩的吻,我想民警内心会乐开花,同时也会非常感动。不管民警有没有成家做父亲,都会喜欢来自充满童真童趣孩子的吻。

事情发生在湖北武汉,一位小女孩身上,她同自己亲人走失,不知道回家的路。这一情况被好心人发现,将女孩送到了当地派出所。民警通过女孩只言片语,找到了女孩家庭住址信息,并开车将女孩,送回到了亲人怀抱。

迷路小女孩,被细心、暖心民警送回

一位四岁小女孩,还不能够独立外出活动,一旦同自己亲人走失,将是一件危险事情。不仅可能遭遇意外事故,还可能被人贩子盯上,将小女孩拐走。

万幸的是女孩遇到了好心人,他(她)发现女孩走失后,又不知道女孩家住哪里,便将女孩送到了派出所。民警利用玩游戏这一方式,获取到了亲人有用信息,并顺利查到了女孩家庭住址。知晓目的地后,剩下的任务,便是将女孩平安,送回到亲人手中。

小女孩亲吻民警脸颊,表达自己感激之情

在民警送女孩回家路上,女孩亲吻了抱着自己一路前行民警脸颊,这一幕看上去非常暖心,我想民警也会深受感动。于一位四岁小女孩而言,这样感恩方法,非常合适,看上去也非常暖心。

细心温暖的小女孩,由两位民警护送送回,她不仅亲吻了抱着自己民警脸颊,也用同样方法,感恩了另一位送回自己民警。有了小女孩这甜甜亲吻,我想民警也对着工作,更充满了信心和精力。

从这件事情中,也在告诫我们,看护年纪幼小孩子,是件责任重大事情。看护孩子时候,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出现走丢情况。

不少人看过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大导演加上赵薇、黄渤的精湛演出,让走失、打拐重新站在社会舆论的浪尖,甚至很多人现在仍对那种撕心裂肺的场景难以忘怀。

但今年六一,**里的场景就在全国各地再现。

广州一公园在儿童节当天走失20多个孩子;

重庆一公园半小时内就有2个儿童走失;

在南宁一动物园,来自玉林的男孩小鹏走失。

所幸,这些孩子都顺利的与家人团聚。

但同日,广州天河的男孩小志走失,下午尸体在一湖中被发现。

 

其实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报道,儿童节只是一个缩影,而我国的走失找回率至今仍然是谜,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与美国98%的找回率相比,我国还有一些差距。其实国家和民间组织对儿童走失、拐卖等事件都高度关注,也做了很多努力,包括上线两周的儿童失踪发布平台已经找回了24个失踪儿童,但很难将全民打拐用到极致。毋庸置疑,当我们遇到儿童走失等情况,必须采取力所能及的手段去补救,但经过观察,之前学习到的很多所谓的经验和技巧,只是一种误导,而这些误区,致使很多孩子无法找回。

误区一:不足24小时不能报警

案例:5月30日上午,河南辉县一个3岁男童被拐走,女嫌犯披肩黑发剪短并染成了白发,“改头换面”,像个老太太,还为男童换了一套女童装。好在家人第一时间报警,经过大量走访摸排,民警终于锁定嫌疑人身份,在嫌疑人返回居住地途中,将女嫌犯成功抓获,男童获救安然无恙。

在很多影视剧中都能喝到儿童失踪超过24小时警察才能立案这碗“常识”酿的苦鸡汤,于是家长们在孩子走失后,第一时间不是报警,而是发动七大姑八大姨漫无目的的“地毯式”搜寻。

危害:错过了最佳侦查时机。孩子万一是被拐,以现在交通便利程度,24小时后,很可能孩子已经在千里之外了。

真相:一旦发现儿童失踪,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报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公安部从来没有儿童失踪24小时才能立案的说法,相反,对于立即开展侦查工作是有明确规定的——早在201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意见》中规定,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误区二:只记家长电话

为了让孩子万一遇到情况能联系上家人,好多父母从孩子会说话开始就洗脑式教孩子背父母的手机号。

真相:突发情况下,成年人尚且难以保持冷静,及时回想到平时的“常识”应对,儿童更因为缺乏应对经验或突然受到惊吓而懵掉。现在家人一般使用的是手机,号码常为11位,极度紧张情况下,可能回想不起来,或出现记忆混乱。

靠谱方案:除了让孩子熟记家人的手机号码外,还应该不断给孩子灌输“遇事打110”,简短易记。且110在公众场合是常出现的标志,容易在记忆中得到强化。遇到问题打给110,警察能提供的帮助可能更及时。

误区三:儿童走失,立刻四处寻找,不留人在原地

案例:近日,佛山民警接到群众送来一名走失儿童,民警在派出所旁康乐幼儿园门前寻找其父母时,正好碰上刚从广州回来的父亲,顺利将孩子交到父母手上。

家长带孩子外出,不慎孩子走失后,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会很慌乱,立刻四处寻找,而忽略了应有人留在原地。孩子自己找回来,但找不到家长,那真是急死宝宝了。

真相:漫无目的寻找不仅效率低下,也有可能错过了最黄金的找回时间。

靠谱方案:建议采用“十人四追”法——母亲留在原地,父亲召集10人分两层寻找。具体分工如下:4个人分别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2公里以内,沿大路寻找;4个人前往附近的火车站,寻找范围也为2公里,防止孩子被带往其他城市;1人报警,1人留在家中。

误区四:采集血样是找到线索确认DNA时才做的

案例:1994年,4岁的刘进龙与在福建务工的父母在市场不慎走失,多年来,刘进龙一直在寻找亲人,但志愿者在网站多番比对,仍无果。中途,有发现疑似父母的信息,但一直未得到对方DNA信息的入库。等待了近两年后,其母亲登记来寻亲,通过科学的DNA单亲比对成功。2016年4月24日,在22年后,刘进龙与母亲团聚,但父亲没能等到这一天。若母亲能早一点采集DNA并入库,也许,团聚不会迟到这么多年。

据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失踪儿童家长并不知道要到公安部门进行DNA采血,或者认为得到一些线索为了确认时才需做此事。

真相:DNA采血并录入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寻找失踪儿童的方法。且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每年都有很多线索是通过DNA数据库比对出的。

靠谱方案:遇到走失情况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进行DNA采血录入。

 以下五类人员可免费检测DNA:

1已确认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

2自己要求采血的失踪儿童亲生父母;

3解救的被拐卖儿童;

4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

5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儿童。

误区五:防止儿童走失,教育孩子“别和陌生人说话”

案例: 六一儿童节当天,重庆一公园的群众发现一个走失的儿童,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时,由于小朋友戒备心比较强,民警耐心询问很久,小朋友都不怎么说话,只是一直哭,不说家人的电话,也不说父母的名字,可急坏了民警。

一般家长会教育孩子“别和陌生人说话”,这种教育在防止被拐卖效果上微乎其微。反而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危害:可能导致孩子不善交际,性格冷漠内向,甚至是真正遇到危险时,难以向他人寻求帮助。

真相:孩子其实无法真正识别“陌生人”与“熟人”。“我是你爸爸同事,他今天有事儿来不了,我来接你回家”或陪孩子嬉戏了一会儿的陌生人,在孩子的认知里都可能变成“熟人”,而未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亲属,如爷爷奶奶,在孩子的世界,可能就是“陌生人”。同时,熟人犯罪也屡见不鲜。

靠谱方案:帮助孩子建立安全人员名单——哪些人是可以信赖的:警察、消防官兵、公共场合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等。安全名单以外的都是陌生人。同时,帮助孩子建立交往准则:不能跟任何陌生人走,在外不食用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让陌生人触碰自己等。

我们希望家长在照顾孩子特别是带孩子外出时,不能有丝毫松懈,在平时做好儿童防走失的家庭教育,在外遇到无家长陪伴的儿童,或陪伴的人可疑等情况,第一时间报警,一起给儿童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还有一些关于儿童走失的内容,大家也可以看看:https://zhidaobaiducom/special/view/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