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最好的办法是两家一人负责一周,互搭着接送。 对方蹭车送孩子一年多,他不提,只能你提,因为你已经心理有负担,何必这么小的事情,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脸色,让过去的交情都没有了。 有顺路车去上学,肯定轻松,你不提,人家也装傻充愣。
最好的办法是两家一人负责一周,互搭着接送。
对方蹭车送孩子一年多,他不提,只能你提,因为你已经心理有负担,何必这么小的事情,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脸色,让过去的交情都没有了。
有顺路车去上学,肯定轻松,你不提,人家也装傻充愣。
一般的人,会不好意思一直让别人接送,还迟到几分钟让人家白等,可见这个家长非常不会来事。
这样的人家,一说很可能,伤了和气,但是不说,不一定就真的记得你的好,如果体谅你,不会让你等,或者白白送不给钱,不出力的,让你心里不舒服。
遇到这样的事情,虽然对你表示同情,同时也说明你是好人呀!
现在要想不伤和气,最好找他们家脾气好的那个商量,要不大家换着送孩子?
如果对方愿意,那最好;
如果对方不愿意,找借口,也知道你的意思了,肯定会回家商量;
对于孩子来说,和朋友一起上学是快乐的!父母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时候,孩子还会帮你解决呢!
问问孩子,他说不定会帮你搞定!
看到这个问题,想说一说,因为我就是那个蹭了三年邻居家车的人,孩子考上了我们本地的重点高中,她的同学都去了另一所重点高中,就只有我女儿去了这个学校,每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很远很不方便,每次休息回来的时候都是几千个孩子赶那个时间段的车回市里,她性格比较佛系,不会去挤车(就是排队到她了,只要后面的孩子先迈腿,她肯定让)所以每次回来到家都是几个小时后了,下午六点下课,晚上十点还没有到家,着急的不得了,有一天去小区里办事,碰到一个原来的邻居,她家孩子跟我孩子同岁,小学是一个学校,初中时,他家孩子考上了重点初中,我家的则进了普通的中学,然后就说起孩子读书的事情,她家孩子刚好和我家孩子去了一个学校,说起孩子每次都是几个小时后才能到家,然后她就让我我家孩子搭他们家的车,可能人家也是就客气一下,但想到孩子每次上下学都很麻烦,特别是下雨下雪天更辛苦,所以我就当真了,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去了她家和她孩子一起去了学校(星期六遇到,星期天下午要返校),我不知题主邻居是如何,但我不会白白的坐人家的车,人家送孩子是正常,我搭车就是人情,所以星期一上班时间,趁中午休息时间去了儿童商店(那孩子爸妈没有车,是孩子舅舅每一个星期五下午去学校接孩子回来,星期天下午送孩子去学校,孩子舅舅有一个男孩)买了一件六百八的棉衣,把发票一起送给了邻居,(带发票的原因有二,一个是怕孩子的父母不喜欢这件衣服的款式,另一个原因怕小了)三年,六个学期每次到开学就买一件衣服送去(夏天送一到两套价格四百左右,冬天就买棉衣或一套,)平时逢年过节必送礼物(礼物是送邻居父母),去年她弟弟又生了一个女儿,生孩子送钱,满月送礼物,一岁生日送礼物,本来就是个简单的邻居,后来慢慢的就来往密切了,现在只要他家有事情,就会去送礼物或礼金,另一个没有搭车的邻居说你这个车费贵哦,单次车费两元,给你坐出了飞机的价格,那没有办法,人家不说带你孩子,孩子就要辛苦赶公交,这样我根本不担心孩子回来晚,所以我不会搭乘别人无偿的车,当然孩子也有题主说的这样的事情,孩子班级有时比那孩子班的事情多(那孩子是理科重点班,我女儿是文科重点班,文科班的老师一般比理科班老师话多),一般我都会事先提醒让孩子短信告知一下,不要人家等,但有时邻居舅舅还不好意思,一直等着,麻烦了三年,孩子们又一起考去了南京读大学,孩子间没有来往(她家是男孩,我家是女孩,那孩子是读书超好的一种,我孩子学习一般,她们是南京大学,我们是南京一般大学,)但我们家长之间一直走动着,现在我们从贵州搬到了嘉兴,但还是会联系
我小时候就是,家里的车要接另外三个孩子,有两个过年过节都没个表示,直到他们升中学。我觉得这种人情没必要,别人不领情,还很耽误事。直接拒绝就是了,就说孩子要住爷爷奶奶家几天,之后就不用再搭理。
以坐车出事扯不清为由
邻居家买的新车不用,送孩子上放学坐蹭车一年多,该怎么办?
这邻居也真够可以的了,不哼不哈。既不给捎脚钱,又不付油钱。不但为自已的孩子安全负责,还得为邻居孩子安全操心。
说句不好听的话,真要发生事故,邻居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不用说死亡,就是重伤,人家让赔偿,乍办?
豁出来,不怕得罪他。早得罪晚得罪,还不如早得罪。
明着,直截了当的说,顺路带一年了,挺安全。开车这玩意,你不撞他,他撞你。真要出事故,赔偿问题扯不清。让你出点,你觉得冤。不让你出,我也觉着冤。这样吧,谁也别觉得冤。各开各的车,我送我的孩子,你送你的孩子。谁也不用等谁,送过孩子我上我的班,你也上班,谁也不耽误谁。关键是真要出事,责任和赔偿都说不清。为自家孩子安全着想,各开各的车吧。再说了,你新车买来不用,干啥呀。孩子坐新车,多有派!
我的邻居也够奇葩的 我一单身女人 邻居男(已婚)跟我一单位上班的 (我们公司有小区门口直达单位的厂车 不要钱的 )有几天天天在小区门口等着我 看我车开过来了就招手让我停车带他 带了几次 我很烦 他天天蹭我车 同事看到影响不好 有一次我就说我要去路过的市场吃早饭 你等我啊?他钻上车说等 于是我吃早饭十几分钟人在我车里等着 我想第二天应该不会再蹭我车了 谁知道我开车出小区门又看见了他的鬼影 十分崩溃 我继续用吃早饭的梗对他已然没有作用 人家说他也吃 我直接改口去单位食堂 跟他个已婚男人吃早饭 还天天坐我车 被传出去还不知道怎样呢 于是他蹭车还在继续 奇怪的是他家有车 天天停在停车场当摆设
俗话说远亲不如好近邻,孩子上学方便,顺带一下也无妨。大度点吧!可以两家商量好,一人送一周,这样心里也平衡了!我的亲身经历,我的孩子和小区一个女孩同校,有一天送孩子上学,她们在小区门口着急的打车,我就停车问了一下顺便带学校去了,从三年级认识到小学毕业,两个孩子一起上学,早上我儿子洗完脸刷完牙就去她家吃早饭,她家负责送娃上学,下午我去学校接回两个娃,负责晚饭和偶尔看学习,一直没有任何怨言,闺女也一直亲热的叫我妈妈,感觉自己多了个女儿。
解决你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怎么办的问题,其他的朋友都回答错了方向。
你真正的问题是你是一个老好人、烂好人的问题,你一点自信一点勇气都没有,以后孩子也会接你的性格,做人做事畏畏缩缩。
人一定要学会拒绝,学会不要为别人而活,你无非就是怕伤了邻居的和气,怕拒绝后别人说你闲话,其实你拒绝了他们家孩子就不上学了?他还不是自己送,无非就是你不提,邻居觉得你好欺负或者邻居也是脑子呆没有察觉你不开心,邻居可能还以为你做好事很开心呢,因为你是一个大家眼中的热心人。
你一定要活在自己的人生中,不要为别人而活,你接送自己的孩子就专心接送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和邻居继续见面打招呼,也可以其他当年继续帮忙,但帮邻居接送孩子不是你的义务,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执行,还有照顾你自己的孩子才是重中之重,该走就走,该按时发车就发车。
你要增强自己的实力,多赚钱,少做赔本买卖。你听过老板去蹭下属车的,没听过下属去蹭老板车的吧,等你实力强的时候,比如等你买宝马奔驰的时候,你看邻居还搞蹭你车吗,随便说句你家孩子把我车垫子弄脏了,麻烦你帮这次帮出个清洗费吧,保证明天他就不会来坐你车了,当然你赚钱了就买新房子远离这种邻居吧,
最后你拒绝邻居肯定会说你坏话,你要有所准备,碗米恩,斗米仇。你不要怕,他骂你你也可以骂他忘本忘恩是小人,骂臭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遇到他人的请求或帮助,此时,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接受或拒绝。
选择拒绝吧,又不忍心伤害别人。既然别人都已经开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然要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我们的一种良善。选择接受吧,自己又为难不已……
在不好意思的心理制约下,很多人过起了“面具生活”,不仅活得累,丢失了自我,常常后悔不已,又因为难以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症”而自责。
一项心理学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的拒绝能力与内心强大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无法拒绝别人、不敢拒绝别人的人,内心一定是胆小的。相反,敢于拒绝别人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强大的。
显然,你的行为是内心的折射,是胆小的外显。
我的建议是,必须拒绝。如何拒绝?可以“先礼后兵”。
一、 礼:找一个理由
电话告知对方一下,下一个星期我不能开着送孩子上学了,因为车爱人要开,所以,我们只能搭乘公交了,你们也自己开车或乘公交上学吧,就这么简单。我想:一周后,对方也不会再搭乘你们的顺风车了吧?如果还要搭乘,就实施第二步计划:“兵”。
二、 兵:直接拒绝。
电话也可以,面谈也行。直接告知对方:不能让你们搭乘我们的车了。因为:现在车太多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出现不测。(当然谁也不愿意),我们真的负不了这个责任。我们不能好心办了坏事。希望对方理解。如若对方不理解,大不了就是损失了友谊,你们也因此不再纠结,不再担心,挺好的!
你的拒绝,是自身强大的体现,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帮助别人。
说说我的一个奇葩邻居吧!
两个孩子在小学时在一个班,补课的时候也是一个学校。每次周五放学补课,差不多都是我开车送两个孩子,等待放学了又一起接回来。
有时候不开车,也是我带着两个孩子坐公交,票也是我一起就买了。我不知道她孩子告诉她没,反正我从没听她说过我买票的事。本来也不是多大点事,一个羊也是放,两个羊也是放,但是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我心里就不太痛快。
后来暑假补课开始了,人家仍然让我带着,说是顺便的事。我每天开车接送,有时候还得在小区外等她孩子半天。男孩子也比较皮,坐车也不安生,大吵大闹,有时把车踢的咚咚响。
我生气只好连自己孩子一起骂一顿,可下一次还是这样。有一次等公交撤,两个在路上打闹乱跑,我骂了一顿,人家孩子生气了还自己跑了。害的我还给人解释半天。其实我也很忙,孩子补课路远只能抽时间送。
又有一次我去接孩子放学,看见她和一个朋友及朋友孩子也在,好奇问了一下,人家说带孩子去玩呀,也没敢说带我孩子一起去。我那天特别忙,是送完孩子又回去,快下课又赶过来。
就有些生气说她:你今天有空接娃,你就把两个孩子一起接了么?不知道我今天有多忙?人家听了不太高兴,我们就各领各人的孩子走了。我还想着以后不用我送了,结果第二天早早就打电话了。
我这人好面子,认识很久了,一个小区住着,就这么忍受了二三年,直到孩子毕业。现在孩子初中不在一个学校,交往也就少了。
跟我家的情况差不多。邻居儿子跟我儿子一个班,我们两家又住一个小区。刚开始是顺路坐下我的车,后来熟悉了大部分是每天我接两个孩子,因为我有车,她出门办点事啥的也总是借我的车,都是邻居其实倒也无所谓。
因为我是河北村里出来的,在北京买的房子,而她老公北京土著,所以她总是抓住能显示自己优越感的一切机会,不露声色地显示她的优越感。开始我无所谓,时间长了就反感的很。你优越别蹭我的车,别借我的车,自己买辆不得了。她说想买宝马,丰田啥的看不上,天天得瑟优雅。有一次她再借我的车,我说钥匙找不到了,我自己今天还是骑膜拜出门呢,后来孩子上社团课了,就有意跟她家孩子的放学时间错开了,再也不想帮她接孩子了。
有些人把你对她的好当成了理所当然,你的善良和忍让再她看来是傻,所以不想傻下去了。
文|文儿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不是完全由父母养大的。城里的孩子因为父母工作忙,需要奶奶接送孩子上学;农村里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要到城里打拼,可能就完全把他们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养了。很多人说奶奶养娃不如妈妈自己来养,比如奶奶会有上一辈人喂养孩子的坏习惯,喂孩子用嘴嚼过的食物;过度喂养孩子,希望孩子越胖越好;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变得任性奶奶带大的孩子真的那么不堪吗?当然不是。奶奶带大的孩子,有这几种结果让妈妈也惭愧。
重视亲情
现在的年轻家长,带孩子之余会被电子产品吸引。给孩子教育也会依赖电子产品。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去舅舅家拜年,看见他的小孙女正在玩学习机。舅舅说这孩子特别喜欢玩学习机,别看这个学习机很普通。但是,她妈妈买的时候很贵,好几千呢。现在,这孩子一有时间就趴在学习机上,喊她都一动不动的,入迷的很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室友只要是星期天,她都只回奶奶家。她说,她觉得奶奶是这个世界对她最好的人,她经常回忆奶奶夏天带着她乘凉,冬天给她烤红薯。还说奶奶的手艺很好,特别想念奶奶做的饭。孩子长大以后对亲人保留的记忆就是那些美好的陪伴。奶奶会更多的从生活上和孩子一起做,而年轻的家长可能会忽略一些温情的陪伴。奶奶陪伴的孩子,长大后多会看重亲情。
正值开学季,许多新生都会有家长送他们去学校报到。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许多家长不远千里将孩子送入理想的学校,展现了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期盼。
陕西西安科技大学正临开学新生报到之际,一位22级新生班同学在父母和弟弟的陪伴下来到学校报到,让人惊讶的是,他的70多岁的爷爷奶奶也来送他上学。爷爷奶奶都非常高兴,跨越千里专门来送孙子上学。这份沉甸甸的爱,让人为之动容。都说隔辈亲,爷爷奶奶的爱一点也不比父母的爱少。对于老人来说,关爱孩子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为自己的孙子孙女付出多少的都不会觉得累,只要孙子孙女开心,他们就会无比开心。
七旬老人,跨越千里,只为送孙子上学。对于两位七旬的老人来说,长途跋涉是非常累的,但是他们仍然高高兴兴将孙子送到学校,这份沉甸甸的爱,瞬间让人破防。做父母的时候总是想将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当成为爷爷奶奶的时候,又总是将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从来都是最后才会考虑到自己,这样的爱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心疼。
我们总是能从媒体上看到各种平平淡淡的付出,却一直能从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伟大的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时间可能还有很久,但是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十分珍贵的。对于老人来说,为孩子付出不需要回报,但是作为子孙不能一味的只是享受父母亲人给我们的关爱和付出,也要给予回报,抽出多一点的时间来陪伴他们,对于老年人来说,陪伴就是最好的回报。
导读:把孩子送回老家给奶奶带,暑假结束娃儿变了样,亲妈:这是我儿?
各位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想必都是很高的颜值吧,我们真的是很有缘哦,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 育儿 资讯,如果对我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一些意见的话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哦,我每条都会认真看的。那么本期的内容是:把孩子送回老家给奶奶带,暑假结束娃儿变了样,亲妈:这是我儿?!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
一些父母在孩子放暑假时会将他们送回自己的家乡,并让他们的祖父母帮助照顾他们。这将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并解决了暑假期间父母无人看管的问题。暑假即将结束,甚至很多孩子已经开始上学了,所以父母全都开始了离开并回到家乡,带着孩子们回到城市上学。
城乡生活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孩子们在农村生活了很长时间,变化将是巨大的。暑假过后,婴儿发生了变化,甚至连母亲也无法识别。最近,一位珍贵的母亲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她的生活:孩子刚去暑假时,老人说他想念她的孙子,所以她把孩子送回了家乡,请她的奶奶帮忙接住它。
结果,当我回去接孩子时,我发现孩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原本是纯真的孩子在乡下玩耍,不知道他奶奶的想法。他为孙子穿上一条小碎花裙。他看到儿子打扮得很漂亮。妈妈还说:“这是我的儿子?我的宝宝怎么成了这个领域最漂亮的男孩。”
下面的许多母亲也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其中一位说,她把孩子送回了家乡两个月,并计划让孩子做一些工作。结果是孩子的肤色因阳光而变暗。感觉超过一度,就像去非洲旅行一样。
尽管将孩子送回乡下很容易使他们晒黑的皮肤变粗糙,但是有很多好处:
1孩子可以与祖父母相处以增进他们的关系
许多家庭可能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将老人带离家住城市,使老人只能住在乡下。暑假期间,当孩子被送回农村时,老人会还有一个伴侣,这样他们就不会太孤单。此外,如果孩子分开很长时间,孩子可能不会亲吻他的祖父母。如果孩子被送回,如果他与祖父母日夜相处,这种关系自然会增加。
2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父母爱孩子,不愿忍受一点苦,相反,这种宠坏对孩子没有好处,使孩子适当受苦是有益的,当他们把孩子送回乡下时,遇到困难的孩子可以意识到父母通常所说的“艰苦”,这使得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容易。
3让儿童接触自然并放松
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学习,孩子的身体有点疲倦,把孩子送回乡下,亲近大自然,玩泥巴和鱼,让孩子们放松一下,这比住在城市里更有意义并让孩子们拿着手机玩耍。
当然,把孩子送回乡下放暑假有很多弊端。其优缺点取决于父母的判断和选择。经过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将孩子送回农村。
今天的互动主题:您可以将孩子带回暑假回家吗?欢迎在评论区域留言!
我是一个家庭教育老师,一个高级的产科教师,也是一个多平台的 育儿 作者。跟随我给你带来实用的母性和 育儿 知识。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问,请发私信,我会及时回复,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让你作为一个家长突然敞开心扉,不再孤独地走上 育儿 之路。
爷爷奶奶带着孩子读书可以叫“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的共同生活,并承担教育孙辈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隔代教育有利于祖孙两代人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可以让孩子充分享受祖辈的关爱,同时为祖辈从孙辈成长中获得快乐和活力。但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祖辈的教育观念可能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缺乏科学性和时代性;孩子容易过分依赖祖辈,导致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足等。因此,在隔代教育中,需要注意保持家庭教育的平衡,既要尊重祖辈的意愿,也要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
妈妈带娃[V5]奶奶带娃系列
自古婆媳问题总能演变成大问题,在孩子教育方面更是容易擦出火花。奶奶可是一手把爸爸带大的,经验丰富呢,你敢挑战她的“权威”?
那么奶奶带娃,又都有些什么样的问题呢?又该怎么去掰回被老人家带偏的娃呢?可乐妈妈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偏航路线1:总是在路边绿化带小便/随地吐痰
上周五可乐和两个好朋友(两个幼儿园同班的同学)放学后一起玩,他们来到商场外面,遇到班上另外两个小女生(以下称作小L和小W),正在商城广场上面的轮滑俱乐部学轮滑。两个小姑娘都是刚开始学,不免时常摔倒,于是3人自发组成了小啦啦队,呐喊声此起彼伏:“某某某加油!某某某加油!”
大概20多分钟过后,两个小女生练习完了。其中小L告诉妈妈她想上厕所啦,然后妈妈赶紧帮她脱下护具和轮滑鞋,带她进商场直奔厕所而去。
不一会儿,几个小朋友吃了可乐妈妈准备水果。大家就准备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这时候发现小W不在呢,然后可乐就大喊小W的名字,大家才发现,小W也想上厕所了,奶奶正带着她在停车场的角落处解决。
同样是两个小女生,妈妈带和奶奶带的区别之一就是:想上厕所了,妈妈赶紧带去厕所,奶奶却找个角落就近解决。
其实这个事儿,如果放到我家可乐身上,也是一样。我会赶紧找厕所带他去,可乐奶奶肯定就会带去类似绿化带草丛边。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模仿能力很强,他所受到的影响就非常重要。 成长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有句话叫“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就是父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像前两周可乐感冒咳嗽有点厉害,老是有痰咳出来。我告诉他,在外面的时候,有痰就来找妈妈拿纸,吐在纸上,然后再扔进垃圾桶。如果是实在是没有纸了,没办法了,再想其他办法解决。
但是可乐奶奶觉得,在户外,吐在路边泥土里也没什么关系。[捂脸]
刚好有一次,我没有及时把纸拿过去,可乐奶奶已经引导他吐到路边泥土里了。然后可乐一脸认真的样子问我:“妈妈,实在是没有带纸吗?”,他已经接受了不能随便乱吐痰,但是奶奶又让他直接吐地上,所以他会问这是不是特殊情况。
其实,如果很远都找不到厕所,只能在路边解决,然后再收拾干净,这种情况是可以被原谅的,毕竟谁还没有个特殊的时候。但是不能把这种情况当做常态,要教孩子争做文明小公民。
很多时候,你不能给孩子两套标准,妈妈说这样做、奶奶说那样做,那他都不知道到底听谁的了。孩子都更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更有利自己的,但事实上却不一定是真正对他成长有利的。
这个时候为了不激起婆媳矛盾,孩子爸爸就该上场了。告诉可乐,妈妈的纸用完了,下次妈妈会记得多带一点纸,所以下次还是要找妈妈,把痰吐到纸上再扔进垃圾桶,不能随便往路边吐。然后也单独告诉奶奶,在外面也尽量保持文明,除非特殊情况,再特殊解决, 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
偏航路线2:孩子晚上睡不踏实、磨牙,该吃打虫药了。
也是看到网上的视频说,孩子晚上睡觉睡不踏实、磨牙,可能是肚子里有虫,该吃打虫药了。可乐奶奶便去药店买了两颗打虫药(就是一板药剪下来两颗,连药品名字都看不到)准备给可乐吃了。
老人带娃吧,出发点还是好的,就是爱沿用自己的老一套。
我都告诉她了,现在不是以前农村那个不讲究卫生的年代,孩子肚子里没有虫,就不需要打。而且有一次可乐感冒了去医院看儿科医生,奶奶不放心,自己还专门问了医生需不需要定时给孩子吃打虫药的问题,人家医生说可以不用, 除非确定孩子肚子里有虫才需要驱虫 。结果她还是把医生的话当耳旁风,坚持自己那一套(因为网上视频也说这些症状就是需要驱虫了)。
最后我只有搬出杀手锏——还是娃儿他爸,给奶奶发了一条关于乱吃打虫药把孩子给害了的网络新闻,此事终于就消停了。
说到这里,感觉此文方向已经跑偏了呢,明明分享的是怎么掰回被老人带偏的娃,最后倒变成娃儿爸爸的表扬稿了。
唉,没办法呀,老人得罪不得,哈哈哈哈。[笑哭][笑哭][笑哭]
不过,娃儿爸爸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呢,不能当个旁观者,不但要参与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教育中来,还要时刻为家庭和睦而周旋啊! (良好的婆媳关系,也离不开一个善于处事的娃儿爸爸,此处再给可乐爸爸加鸡腿![给力])
好了,言归正传
偏航路线3:你也可以不分享呀,这是你的权力。
听到这第3点,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说得没错啊,孩子确实有权决定分不分享他的玩具。
实际上,此处是带有条件的。首先,我们还是应该教孩子学会分享,自己有好玩的玩具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玩,这样别人有好玩的东西才会可能给你玩呀,这是相互的。而不是说别人不愿意给你分享,那你就不用给别人分享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都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又怎么能期待别人会给你分享他的玩具呢?
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分享呢?我不会强迫可乐一定要跟别人分享什么,我只是会告诉他, 好朋友之间要懂得互相分享,这样下次别人也会给你分享他的玩具。 但是,如果可乐实在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我也会由着他,尊重他不分享的权力。比如他刚买的玩具,自己都还没怎么玩,你就让他让给小弟弟玩,他当然不愿意啦。
奶奶所教的不分享,就是源于网上视频说孩子有不分享的权力。本身是没有错,但是得放到具体的情况下来看。而且可乐现在还小,他哪分得清那么多种情况,他只是记住了,你说不用分享。
类似在公交车上要不要让座的问题,我给别人让座,只是单纯希望在我不方便的时候也能有人给我让座。
偏航路线4:包办穿衣吃饭、洗脸刷牙
早上起床,奶奶为了让可乐上幼儿园不迟到。通常就是帮忙穿衣、帮忙洗脸、帮忙刷牙······
幼儿园入园时间一般是八点到八点半,当然也会有人更早或者更晚。我们家可乐,在奶奶带着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早上都是8点之前打卡入园。因为奶奶觉得,小孩子早点去学校参加晨读,可以让他多受熏陶、多学习。
这个心理其实没什么毛病,重视学习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时候更需要有全局的眼光,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很重要,况且,可乐已经4岁多了,在学校午睡都是自己穿脱衣服,为什么在家里就非要大人帮忙做呢?
老人家就是容易 一边宠溺和抱怨自家孩子,一边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我开始接手可乐从早上起床到送进幼儿园的一系列事情后,便下决心要做出改变。早上叫醒可乐后就把要穿的衣服、裤子、袜子拿到床边,让他自己换好。一开始可乐还是很依赖大人,想让妈妈帮忙穿,故意说自己不会穿。
这时候我也不是直接拒绝,我一边帮他穿,一边告诉他穿衣服要先分清正反面,然后怎么怎么样。跟他说现在他已经是个小小男子汉了,像穿衣服这种小事是难不倒他的,而且学校里老师都夸小朋友们很厉害,都学会自己穿衣服啦。所以下一次,可乐就要自己穿衣服咯。如果有扣子不会扣的,还是可以找妈妈帮忙的哦。
这种夸赞和鼓励,没有完全起作用,虽然可乐当时答应了要自己穿衣服了,但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是要妈妈帮忙穿。这时候我还是会再耐心地说一遍,昨天讲的那些“大道理”,并且已经说好了今天要自己穿衣服的,不然就是言而无信。
唉,可乐才不管那么多,他本来就是个小人,大人才考虑那么多。[憨笑]
鉴于可乐本来已经学会了穿衣,这时候我就会来“硬”的了。衣服给他放在旁边,明确告诉他,妈妈今天是不会帮他穿衣服的,自己什么时候穿好就什么时候起床,上幼儿园迟到就迟到了,没有关系。
这个时候奶奶倒是着急得很,这样耗下去上学要迟到了。我依然阻止了她去帮可乐穿衣服,尽管可乐已经在哭闹了。
磨了十多分钟,可乐终于还是一边哭一边自己穿衣服了。
这一次,他认识到,妈妈说的话是认真的,自己的衣服要自己穿。当然肯定也会“不喜欢”妈妈。
但是,不要心疼、不要舍不得,不然老母亲又有谁来心疼?[泪奔]
现在可乐吃饭、穿衣、洗脸刷牙这些小事已经完全不需要操心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没有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一味地宠溺,换来的只能是你越来越多的抱怨和羡慕。抱怨自家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优秀。
我做了那么久的学习规划师,也深入接触过小初高各个年龄阶段非常多的学生和家长了,很多学生身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习惯不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家长们也无一不后悔没有 在孩子小的时候好好重视习惯培养 。现在孩子大了,很多习惯已经变得不好纠正了。
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我只希望我不要变成他们中的一员,趁可乐现在还小,好好重视起来,以后才没有后悔可言。[加油]
你们家老人带的娃还有哪些偏向呢?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哦~[可爱]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