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转眼又是一年,高考来临。高考是许多人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途径,也是穷苦人家走上辉煌腾达道路的唯一道路,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就在于决定了今后人生发展方向。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高中家长都是煞费苦心,凡是能做的都去做了,平时盯着孩子学习
转眼又是一年,高考来临。高考是许多人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途径,也是穷苦人家走上辉煌腾达道路的唯一道路,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就在于决定了今后人生发展方向。
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高中家长都是煞费苦心,凡是能做的都去做了,平时盯着孩子学习,最后求佛拜菩萨,为了不留一丝遗憾。还没到高考世界中华传统服装,旗袍也会迎来一波消费旺季。因为旗袍寓意着旗开得胜的祝福。
因为高考三天,所以有的家长高考三天都穿旗袍,第一天穿红色的,第二天穿绿色的,第三天就穿**或者灰色的。
第一天穿红色,这寓意着开门红。希望考生在第一天可以首战告捷,得到一个好的分数。或者说是相对较满意的分数。第二天穿绿旗袍衣位置。可以一路绿灯,希望考生在接下来的考试中都可以顺利通过考试,没有心理上的压力。第三天穿**旗袍或灰色旗袍着走向辉煌。遇着考生在结束高考之后可以有着飞黄腾达的人生方向。当然父母对孩子们给予厚望,并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氛围和成绩。也只能从这些生活中的方面去鼓励孩子。
高考期间有妈妈穿旗袍,也有陪考爸爸穿旗袍,在高考陪考家长中。许多陪考妈妈穿上各式各样旗袍,寓意为考生能够旗开得胜,款式不仅多样,而且颜色种类也很丰富而且在校门口除了有妈妈穿旗袍外,还有爸爸也穿了旗袍。当然家长在孩子高考时穿旗袍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家长们的焦虑情绪。是一种过度重视高考的表现。
这背后的原因指的就是家长对高考的重视。也是过度的重视。是孩子中一场重要考试,但并不是之前的一考定终生,更应该注重孩子综合素质提升。所以家长穿旗袍这背后的原因应该让我们深思,家长不应该过度重视此次高考,但是也不应该不重视。要注意调整自己和孩子心理。因为家长穿旗袍就会无意识的将这种焦虑有意无意的传导给孩子,引起孩子紧张。反而会影响考试成绩。
相信大家在高考那天都会看到有许多家长在学校外面穿着旗袍等待自己的孩子,孩子高考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穿旗袍吗?高考那天妈妈穿旗袍代表的是什么寓意呢?和我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高考吧。
孩子高考家长一定要穿旗袍吗
父母是否应该穿旗袍高考取决于自己,没有强制性规定。
学习靠孩子自己。如果他们平时学习不好,即使家长戴着录取通知书也不管用。穿旗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孩子不反对,那就准备穿上吧。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他会感到遗憾。如果孩子反对,就不要穿。给孩子施加压力会适得其反。
高考时妈妈为什么要穿旗袍
一、仪式感
不论高考是否高中,都是人生中为之拼尽全力后的一次检验,因此,小到孩子、父母、老师个体,大到学校、社会群体,都倍加关注,那么妈妈穿上旗袍增加仪式感便无可非了。
如果孩子会觉得有压力,妈妈们自然是不会穿的,他们一定是提前沟通过了,应该是当作一件开心的事在做的。
二、陪伴
那一日,你在考场上费尽心思,我在考场外默默祝福。为了这一时刻,我愿意盛装出行,用最亮丽的一面陪伴你走过人生的这一刻。
有时候,陪伴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当你身着平常衣服的时候,当你随意地穿着工作衣或是衣冠不整的时候,当你庄重地打扮自己的时候,这样的陪伴是一种尊重。
三、压力也是动力
孩子们远比成年人想象的更浪漫,更有耐力,更有韧性,如果平日里亲子关系紧张,无论你穿成什么样,孩子都会觉得反感;如果一家子习惯了共同面对困难,一起走过坎坷,那母亲穿旗袍,孩子会很喜欢,所有的压力都会变成动力了。
考试期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的营养要做到膳食营养,不能吃得过饱,也不能因为抓紧复习,忘记吃饭。我看到一个视频,有考生和家长到学校时,甚至没有吃早餐,警察蜀黍跑到市场帮他们买早点,孩子早上不能吃饭,饿着肚子哪有力气考试。
父母也不要给孩子乱补,考前临时增加营养,帮助孩子“强心”和“醒脑”,没必要给孩子喝运动型饮食、咖啡等。可以在书包里备一份巧克力或士力架,可适当补充一些体力。考试前也不要吃辣的、冷的食物,避免引起身体不适。
同时,也要避免过量饮水或不喝水。
2、考试的物料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比如考试用的笔、橡皮、工具等,还要牢记考场和考试时间。多让孩子备几个口罩,这是疫情期间必备。
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避免临阵乱了阵脚,缺这少那的,一个小问题可能毁掉孩子的前程。有一个民谣讲因为一个马蹄钉输掉一场战争,在关键时刻,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会影响到全局。
3、考生在进考场时,不要携很多学习资料进去,用工在于平时,不在于考前“啃书”,避免内容太多看不完,心理紧张影响发挥。记得我们高考前,老师经常告诉我们一句话:
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也就是说,遇上不要把用功放在大考时,而在于日常的学习,考试前要做的是放松心态,为迎接考试做准备。
高考穿旗袍有“旗开得胜”的寓意。
传说高考学子的妈妈们穿旗袍能祝福孩子们旗开得胜,更有幽默者说爸爸们若能骑马助考,岂不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美丽旗袍已有些年代,身材窈窕的女士们穿上旗袍更加端庄雅致光彩照人,万种风情自成韵。随着时代的文化生活多样化,女士们对美的世界的需求丰富多彩话,旗袍更已成为公众场合的一道靓丽风景。身穿旗袍送莘莘学子上考场仅是种美丽的祝福孩子开科大吉的心愿好么!应该不会对孩子有心理压力。相反正能量的妈妈穿不穿旗袍都在平时会给予孩子最大的动力。
高考穿旗袍的意义:
1、仪式感。
不论高考是否高中,都是人生中为之拼尽全力后的一次检验,因此,小到孩子、父母、老师个体,大到学校、社会群体,都倍加关注,那么妈妈穿上旗袍增加仪式感便无可非了。
如果孩子会觉得有压力,妈妈们自然是不会穿的,他们一定是提前沟通过了,应该是当作一件开心的事在做的。
2、陪伴。
那一日,你在考场上费尽心思,我在考场外默默祝福。为了这一时刻,我愿意盛装出行,用最亮丽的一面陪伴你走过人生的这一刻。
有时候,陪伴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当你身着平常衣服的时候,当你随意地穿着工作衣或是衣冠不整的时候,当你庄重地打扮自己的时候,这样的陪伴是一种尊重。
3、压力也是动力。
孩子们远比成年人想像的更浪漫,更有耐力,更有韧性,如果平日里亲子关系紧张,无论你穿成什么样,孩子都会觉得反感;如果一家子习惯了共同面对困难,一起走过坎坷,那母亲穿旗袍,孩子会很喜欢,所有的压力都会变成动力了。
高考作为孩子进入高校的途径,也意味着他们将来在社会激烈竞争中拥有更好的资本!
我是在网上看到高考家长穿旗袍有这个“旗开得胜”的寓意,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寄托和心里安慰罢了。是不是家长穿金戴银就意味着“金榜题名”……旗袍作为东方女性一种传统衣服咋能和高考扯上关系……网络信息发达就是一有风吹草动大家都是很快就知道,然后一部分人盲目跟风……个人觉得如今高考,交通限号,到处是准考证领水,接送车队,父母考场督战……社会家庭越是营造这种气氛,我认为考生越是容易紧张!这也是为啥好多初次参加奥运会的队员容易发挥失常吧,大赛的气氛让他容易紧张罢了。我们参加高考的孩子基本也就成人了,参加高考需要陪同护送……说明了啥问题?
能独立参加高考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我们的高考每年都伴随着电子作弊,虚假泄题,丢准考证,落身份证……都会见诸头版头条!我们孩子参加高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家长的寄托和希望!我们投入那么多,各种补课,每天接送,考前定宾馆,学校……十年卯足了劲就是为了这两天,家长变着花样的饮食,也想着办法营造最好的环境给孩子,一切的不同寻常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给孩子。
其实,接受高等教育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我们要鼓励孩子和家长不要把高考作为唯一的寄托和希望!话又说回来了,不论那个行业,教育程度越高越好!
啥时候我们的孩子高考都是自己出发,父母只需要在家里或者宾馆等着,也许孩子的压力会更小!无需穿旗袍搞略带迷信的做法……可以想一下,考场外都是穿旗袍的家长本来也是一种怪异的存在,势必让走出考场的孩子分心!旗袍成了考场的话题才是可笑……
祝福学子们发挥正常,轻松上阵,理想成真!
传说高考学子的妈妈们穿旗袍能祝福孩子们旗开得胜!更有幽默者说爸爸们若能骑马助考,岂不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美丽旗袍已有些年代,身材窈窕的女士们穿上旗袍更加端庄雅致光彩照人,万种风情自成韵。随着时代的文化生活多样化,女士们对美的世界的需求丰富多彩话,旗袍更已成为公众场合的一道靓丽风景。身穿旗袍送莘莘学子上考场仅是种美丽的祝福孩子开科大吉的心愿好么!应该不会对孩子有心理压力。相反正能量的妈妈穿不穿旗袍都在平时会给予孩子最大的动力。
正如爸爸们真的也没条件骑马送儿送女去寓意“马到成功,” 此刻马到成功的“马”应该指孩子的智商,体商,平时所花费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所习得的知识积累,还有更重要的“情商,” 即孩子临场淡定的发挥,这发挥当然就是孩子对平时习得的知识的运筹帷幄。祝福孩子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开科大吉,祈愿每个孩子都能金榜题名,考入自己心仪的高校。
高考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关键时刻,作为家长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急与无助~想要给予孩子帮助却又感到有劲儿使不出,所以有的妈妈就特意去买来旗袍穿在身上陪伴孩子高考,寓意“旗开得胜!”有的爸爸的T恤衫特意选上面全是对勾√的图案,用这种方式给孩子默默的讨个好彩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很理解父母的这种心情,但不提倡太过于隆重的这种做法。
之所以这么说是认为这样做会无形中给了孩子一种压力,对孩子来说高考本来心里多少都会紧张,父母的这种做法说明了对孩子高考的重视与期望,他们又不好拒绝父母的这份好心,只能被动的接受。
但是孩子心里会凭添一些压力,感觉自己如果考好了的话,结局皆大欢喜。反之看到父母期待的眼神和通过穿衣服表现出的重视,孩子会很自责,有可能影响到下一科的考试,所以还是平常心对待就好。
让孩子放松心情的专心考试效果会更好,俗话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所有的结果是对平时是否努力学习的一种测试。也是对孩子心态的一种考验,在这里我们祝愿每个孩子都考出好的成绩,金榜题名!
寓意当然是美好的,给的是压力还是动力,也是因人而异的。
一仪式感
不论高考是否高中,都是人生中为之拼尽全力后的一次检验,因此,小到孩子、父母、老师个体,大到学校、社会群体,都倍加关注,那么妈妈穿上旗袍增加仪式感便无可非了。
如果孩子会觉得有压力,妈妈们自然是不会穿的,他们一定是提前沟通过了,应该是当作一件开心的事在做的。
二陪伴
那一日,你在考场上费尽心思,我在考场外默默祝福。为了这一时刻,我愿意盛装出行,用最亮丽的一面陪伴你走过人生的这一刻。
有时候,陪伴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当你身着平常衣服的时候,当你随意地穿着工作衣或是衣冠不整的时候,当你庄重地打扮自己的时候,这样的陪伴是一种尊重。
三压力也是动力
孩子们远比成年人想像的更浪漫,更有耐力,更有韧性,如果平日里亲子关系紧张,无论你穿成什么样,孩子都会觉得反感;如果一家子习惯了共同面对困难,一起走过坎坷,那母亲穿旗袍,孩子会很喜欢,所有的压力都会变成动力 了。
结束语:
面对高考,人们给予了太多的关注,也给予的太多是非的评论,其实,好坏自在个人,选择的,便 是合适的。
尊重他们吧,祝福他们吧。
我认为现在的女人越来越爱美,也是因为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所以本来爱美的女人就爱打扮自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就更爱美了,所以因为自己经济条件富裕,现在又很流行旗袍,所以身材好看的美女,也都很愿意穿上自己喜欢旗袍,培伴着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可是有的孩子也喜欢自己妈妈穿的非常漂亮旗袍来培伴他高考,这样孩子也特别有动力,当他看到自己妈妈穿上旗袍时候来培伴他,他也非常的自豪,孩子心想我的妈妈身材长相像都是那么的好看,孩子的心情也特别开心快乐,看到自己妈妈穿的漂亮旗袍,自己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在高考的时候,有漂亮妈妈培伴,使自己在考场顺利完成高考,这样孩子特别有自信和信心,让自己一定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分数。
离开重庆的时候,我对蒋姐姐说:“这件红色的旗袍我真想结婚的时候穿,如果下次我们再来时它还在这里,我一定把它带走。”就这样,我对自己立了一个与山城的重逢之约,这个约定缘起旗袍,这是一段与穿旗袍的女人有关的故事。
早在三年前,重庆就在我的毕业旅行计划里,无奈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渐渐地,它就成为我心里的一个念想。三月初,我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厌倦了在大城市的物质消费和漂泊不定,开始寻找一种更自在的生活方式。
一想到要重新换城市、找工作,心里也难免急躁,但我知道有些事情急不来,所以这次索性给自己放个长假,或许很多平日里想不通的事情在旅途中就豁然开朗了,于是重庆终于再次成为我的目的地。这趟旅程,既是探索,也是了愿。
我出行一向以简便为主,但是这次,无论衣食住行,我都格外用心,或许是相信用心的付出会换来意外的收获。在网上连续看了很多间民宿,那些装饰清新的小房间都很漂亮,但我还是觉得少了些感觉,直到无意中发现了Airbnb上的“百年旗袍”,那个藏在里面的古床令我一见倾心,这就是我费尽心思想要寻找的感觉吧!
“百年旗袍”是间旗袍工作室,经主人翻修之后腾出了几间小屋,成为一间特色民宿,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我和男友在外旅行多住民宿,但是刚到“百年旗袍”的时候还是被特殊的回家仪式惊奇到了。大门口挂着铜质的铃铛,轻轻向下一拉,便发出清脆的铃声。不一会儿,一位年轻女子小张姑娘应声过来开门,引导我们上了半层楼,到了楼梯间的平台处便分别递给我和男友每人一只鼓槌,我们突然间不明所以,小张解释说这是回家的仪式,让我们一起敲锣击鼓。
锣鼓音未落,只见一身着旗袍的女子出现在另半层楼梯之上,体态优雅却不冷漠,随着我迎上的目光慢慢走下台阶,笑语迎接我们:“宝贝们,欢迎回家!”,她让我们叫她蒋姐姐,随即张开双臂,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迷的晕了头,恍惚间看到了每次在机场等我的母亲。
蒋姐姐和助理小张一路带着我们进入内堂,来到预定的房间。房间无门,用屏风作为隔断;一进来我的目光便再也离不开眼前的古床。
古床由外向内共设有三层开阔的凭栏,使原本的古朴更显深邃,仿佛最里面的空间充满了神秘感,让人忍不住入内探索,带着惊奇又怀着敬畏。每一层凭栏上都装饰着精致的浮雕,图案到如今仍清晰可见,用手轻触,更是能真实的感受古老工艺的精湛。我除去鞋子,小心翼翼地走上古床,心想着很多年前,又是什么样的女孩谁在上面。随着脚步的更迭,木质的古床悠悠地发出一两声“吱吱”声,就好像它的生命正慢慢地被激活,它想与我诉说它的百年故事。
床上铺的是老式的棉被褥,白色的底边上逢着大红色的绸子,我轻轻地坐在床边,想起到多年前姥姥房间里的缝纫机。
待我回过神来,从无尽的惊喜和回忆中走下古床,才开始认真审视房间里的其他角落。古床左边是同样材质的老式梳妆台,正中央是一面已经有些模糊的镜子;台面上有一把手持式的古镜,花纹精美;还摆放了一个古人睡的瓷器枕头。房间进门的右手边是木质的古桌椅;屏风上则挂满了颜色、质地各不相同的旗袍。从里到外,每一件家具、每一样摆设都彰显了百年旗袍的古典韵味之美。
从房间出来,便是宽敞的大厅。正前方的桌上平铺着书法作品,上前细看还有佛经经文。蒋姐姐介绍说,这里有书法、绘画、古琴、插花、扎染,只要想学都可以体验。靠近楼梯的房间是旗袍的缝制室,三两女子正在里面做工,蒋姐姐说若是我感兴趣,也可学习自己缝制一件独一无二的旗袍。而旗袍作为这间工作室的灵魂,更是无处不在,墙面上、屏风上,凡所见处,皆有旗袍的身影。
即使退回几百年前,想在世间寻到一位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样样精通的女子,也属不易。但如今竟真让我结识到如此女子,真是又一次感受到世间之奇,旅行之妙!这如此女子,便是始终旗袍不离身的蒋姐姐。
入住的第一天晚上,我洗漱好在床边看书,男友风风火火地跑过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地对我说:“蒋姐姐的旗袍工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呢!”第二天一早,我起身细看工作室里的照片才发现,不仅如此,蒋姐姐本人也是了不得,琴棋书画各个领域都获过奖。
琴·棋
工作室里有两张古琴,从早到晚,琴音绕梁。蒋姐姐说之前也有上海来的客人,本来只想住三天,后来迷上了古琴,就索性住了一个月。
和蒋姐姐聊天时,说到古代才女讲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中棋便是指围棋。男朋友说他看到蒋姐姐围棋获奖的照片,蒋姐姐便问他是否有兴趣下上一局。我知道男朋友并不精通于此,便随口说:“他不行”,虽是无心,蒋姐姐立刻纠正我:“不能说男朋友不行,要说他还在学习”。蒋姐姐不仅是棋艺超高,更是深知说话的艺术。
书·画
如此文雅的旗袍工作室自然少不了书画作品,一开始我也并未留意,直到有天聊天,男朋友提到自己喜欢画手绘明信片,蒋姐姐便说她也偶尔写字画画,我们才知道许多旗袍上的花鸟竹石的图案都是蒋姐姐亲自设计,不免暗自称绝。
花·茶
我们房间的隔壁有个开阔式的内间,桌上茶具齐全,每当有客人造访,蒋姐姐便邀人在此饮茶。有日蒋姐姐正与人饮茶,我们刚好从房间出来,她便叫我们一同品茶。蒋姐姐娴熟地温杯、高冲、低泡、分茶,饮毕客人提到这里的花开得好,蒋姐姐说:“知道我这里的花为什么开得这么好?因为我都在以茶养花。”
蒋姐姐的百年旗袍在山城很有名气,我们住的几天里不停地有人拜访。有次正和蒋姐姐饮茶,就有两位老主顾前来试旗袍,蒋姐姐称其中一位是“将军夫人”,她说这是位为旗袍而执着的女人。
“将军夫人”看到一件金丝盘花旗袍,穿上身就不脱了。蒋姐姐说这件旗袍所有的花纹都是一针一线盘上去的,足足用了小半年的功夫,价值也不菲,足足万元以上,而且是为其他客人定做,劝“将军夫人”再看看其它,结果“将军夫人”并不理会,“不管什么价钱,不管是否有人预定,我穿旗袍只看是否合身,其它的我不管。”
我自知旗袍之美,但未遇见“百年旗袍”之前从未想过如今仍有女子为旗袍如此痴迷。“将军夫人”如是,蒋姐姐一家更是如此。
“百年旗袍的创始人是我的外婆”,蒋姐姐带着我和客人们看玻璃桌下封存的照片,边指着照片边向我们介绍说:“老人家很长寿,足有105岁。”“第二代传人是我妈妈王主任,第三代是我,现在第四代是小张。这里没有老板,只有师徒。”
客人好奇为什么叫王主任,蒋姐姐又一次解释道:“因为她喜欢当官,但是做董事长又坐不住,最后索性安上一个后勤部主任的官衔,她就负责和客人胡侃。”
自从知道王主任是个官迷之后,我就越发觉得这个满头白发、整日穿旗袍的“老太太”可爱。她走起路来有些蹒跚,但是步伐又很轻快的样子;她的普通话不是太好,耳朵也不很灵便,却极爱与人聊天,有时候她问我的话我听不很明白,有时候我答她的话她也听不很清楚,但就是这样一问一答,对话竟能持续下去。后来看蒋姐姐的朋友圈,在德国客人面前,王主任也是滔滔不绝,真是个厉害角色!
我们跟随着蒋姐姐的步伐,听她继续说:“从我的外婆,到王主任,再到我,我们是一年365天,日日不离旗袍。”没错,无论是王主任,还是蒋姐姐,甚至是旗袍工作室里的其他姑娘,我住的几日里,从未见她们穿过旗袍以外的衣服。旗袍是她们的事业,是她们的生活,也是她们生命中的核心。
蒋姐姐说旗袍也分不同的款式,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风格。有的旗袍身紧、开叉大,本是想要凸显身材,却反将身上的缺点暴露无遗。真正的旗袍一定能体现出女人的古典美,一个女人穿着旗袍静静地坐在那儿,你就能看出她读过的书、走过的地方,她的文化修养、志趣品格,她们做的是这样的旗袍。从布料的选择到裁剪的手艺,从盘扣的艺术到刺绣的点睛,每个步骤都精益求精,浓缩着她们骨子里对旗袍的热爱和这份手艺的传承。
饮茶时,我和蒋姐姐聊到旅行,自然地就说到民宿。我抱怨说,现在的许多民宿,都变成高档小区里的密码锁公寓,一个房东经营着十几间,房间有专门的清洁阿姨负责打扫,入住全凭密码,从头到尾都见不到房东本人,更不必说有什么旅行故事的交流。
蒋姐姐也感叹确实如此,很多事情经过商业化的发展就变了味儿了。她说她这里的旗袍从便宜到贵,甚至上至几十万都有,开这间民宿并不为赚钱。
说罢,蒋姐姐带我们来到一面墙边,她说上面都是客人留的言,有意大利客人的“Grazie”,有法国的客人的“Merci”,有日本客人的“ありがとう”。这里已经接待过超过130个国家的客人,每有人来,她便向客人介绍旗袍,介绍中国的琴棋书画,她说她们有义务弘扬民族的文化,原来这才是比赚钱更重要的“正经事”。
我和男友听着蒋姐姐诉说着她这一家几代人对旗袍的追求,有些如痴如醉。正说着话,助理小张拿来了几个绳结和布包,蒋姐姐一边说着,边拿起针线缝了起来。我们也缓过神来,向蒋姐姐建议道:“我们在上海见到许多房东组织线下的体验活动,包括定期的房东聚会,您也可以参考这种形式,让更多人可以有机会了解这里。”蒋姐姐还真的很感兴趣,立刻找出纸笔,将我们零碎的建议一一记下。她说其实不光是她再向客人宣扬中国的传统,她也在每个客人身上学到很多,在不断接触新的思维方式。
很多民宿都会打着“回家的感觉”的旗号,可是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回家呢?
年轻人喜欢热闹,在青年旅舍遇见志趣相投的朋友,围成一桌,喝酒谈天或是结伴而行,这样的旅途随性,但不是“回家”的感觉;在明亮宽敞的房间里,享受着一应俱全的家电设施,拉开窗帘,面朝大海,这样的旅途自在,但不是“回家”的感觉。
回家是什么样的生活?回家是未进门前,父母早已站在门口盼你归来;回家是每天早上妈妈叫你起床;回家是有时候帮你煮好饭,盛到碗里、端到桌上,后来生怕凉了,便备好材料,嘱咐你起身以后自己煮热乎的;回家是每当有亲戚造访,便叫你到身边,跟长辈打招呼介绍自己。
在“百年旗袍”,有敲锣打鼓的回家仪式;有蒋姐姐每天叫我们起床;有蒋姐姐下好的面,也有天早上专门准备了重庆的特色早餐——火锅,让我们自己煮;不论是店里入住的其他客人,还是专门拜访的客人,每有人来,只要我们在,蒋姐姐便叫我们出来,一起打招呼,介绍自己,好像从未把我们当成宾客,而是作为这个家的一份子。
这,才是回家。
后来有一天,另外的客人过来入住,楼下又响起了锣鼓声,我便问蒋姐姐,怎么会想到这样一个特殊的回家仪式?蒋姐姐说:“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啊!”我才意识到,现在的年轻人,忙着学习西式文化,知道感恩节要吃火鸡、圣诞节要互送礼物,我们不断地让自己融入到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中,却对很多本民族的传统和习俗视而不见,这些可贵的东西正在慢慢流失。我庆幸来到“百年旗袍”,不仅是体验到回家的温馨,也是一次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回归。
和蒋姐姐一家人的缘分始于旗袍,临走前,蒋姐姐便邀我试两套旗袍,拍几张照留念。
我身材瘦小,平时已经很难买到合身的衣服,但蒋姐姐说能找到和我身材的旗袍,我耐不过她的热情和坚持,终于答应试试,她就真的找到了一件。这是一件真丝旗袍,质地轻盈,拿在手里甚至感受不到它的份量,穿上身更是毫无负担。蒋姐姐拉着我到大厅中间的老藤椅前,又专门帮我找了一双合脚的小码高跟鞋,向我示范要如何坐才优雅。
坐之前要先站直,手从背部慢慢滑向臀部,抚平身后的衣襟,这样坐下来旗袍不会起褶皱;左手要轻轻地搭在椅子的扶手,右手再缓缓地盖在左手上;我坐在椅子上有些不知所措,蒋姐姐便蹲下来,让我的眼睛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自然地向下看。经过蒋姐姐的训练,我开始慢慢找到那种自然的仪态之美。
我受了鼓励,似乎对旗袍着了迷,蒋姐姐便又开始帮我寻其它合身的旗袍,终于目光锁定在一件大红色的盘扣旗袍上。这件旗袍穿着较为复杂,内里是底衬,外面的镂空旗袍要将盘扣从领口一路系到底才算穿好。穿旗袍本身就是在锻炼女人的耐心,不急不躁便是一种风度。
我的面相并不柔美,平日甚少穿裙装,但是着上这件红色旗袍,不自觉地走路也放慢脚步,说话也变得轻声细语。从屏风里出来,蒋姐姐大呼一个美字,我听了心里飘飘然,爱美之心作祟,再加上男朋友怂恿,借着工作室里的油纸伞、留声机和古床、古琴又拍了许多照片。
穿上旗袍,女人就变得有女人味了。
蒋姐姐说,其实不只是人挑旗袍,旗袍也在挑人。这件旗袍,非你莫属。但我似乎并不想就这样把故事结束,我对蒋姐姐说:“这件红色的旗袍我真想结婚的时候穿,如果下次我们再来时它还在这里,我一定把它带走。”
最后的最后,再引用嫣然**在介绍百年旗袍的时候的一段话:
有人说:
人活着就是一块布
它最终被做成了什么样子
靠的是剪裁手艺
其实人也一样
你想活成什么样子
全凭自己的用心剪裁
在“百年旗袍”,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也希望正在路上的你,可以用心剪裁,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