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文/母婴期刊 相信绝大数父母是从心底爱孩子的,当然这世上也有不负责任的父母。有的父母认为孩子那么小,趁自己年轻,尽可能替孩子多分担一些,以便将来减轻他们的重担。 这些父母平时都做些什么呢?孩子什么都不用管,只负
文/母婴期刊
相信绝大数父母是从心底爱孩子的,当然这世上也有不负责任的父母。有的父母认为孩子那么小,趁自己年轻,尽可能替孩子多分担一些,以便将来减轻他们的重担。
这些父母平时都做些什么呢?孩子什么都不用管,只负责把成绩搞上去,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然而,这些父母却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生活自理能力、责任心、同理心、勤俭节约的习惯等。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一步一步养成“巨婴”。
01
胡可晒出小儿子背个大袋子替她买年货的照片,小鱼儿活泼可爱,头戴的帽子和穿的袜子颜色也搭上了,挺会穿的小帅哥。在没有沙溢陪伴的情况下,有儿子陪伴真好,还可以顺便锻炼体力,别看人小,能力可大着呢!
胡可育有两子,大儿子安吉懂事而乖巧,小儿子小鱼儿像他的名字一样可爱而呆萌。有人问及夫妻俩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胡可教育孩子总结一下只有八个字: 平等对待,适当示弱 。
对于二胎家庭来说,很多父母无法处理好两个孩子的关系,比如生了小宝,主要精力发生了倾斜,忽略了大宝的感受。甚至因为心情烦躁,把怨气撒在大宝身上。父母也容易护小的孩子,总会要求大宝必须让着小宝,哪怕大宝是对的也不行,理由很简单,因为你是哥哥姐姐,所以必须做出让步。
但是,胡可不这么教育孩子,比如两个孩子一起玩,小鱼儿抢走安吉的玩具,妈妈不会要求老大让着弟弟,而是把道理明白,让哥俩的矛盾得以化解。
再比如,妈妈接大儿子迟到时,她会当面跟儿子道歉,主动认识错误,划走自己的责任。
看似八个字的教育方法,但是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总方针”,需要融入到亲子教育的方方面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家长真的不多。
02
小韦是一个00后姐姐,家里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他被四个老人娇养惯了,总认为他是家中的中心地位。小伟作为老大,虽然只有十岁,可没少被家人数落,家中所有人都维护弟弟,不让其伤心难过。
有一次弟弟拿起姐姐的文具盒就跑,她不高兴了,追出门外,弟弟没注意拐角的门,一头撞到了门上,结果头上鼓起了包,鼻子也流血了。她抢回了自己的玩具盒。
弟弟找大人告状,说姐姐欺负他了。小韦顿时感觉“末日来临”,爷爷奶奶对她一顿痛批。
妈妈下班回来听说此事,过来打了她一个耳光,根本不听她的解释,因为“眼见为实”,弟弟受伤了。
妈妈怒气未消:我和你爸辛苦工作赚钱给你花,你就这么对待你弟弟吗?你都不体谅一下我,让我省点心。 早跟你说过了,你大他小,什么事要让着他 。
小韦是不敢顶嘴的,否则另一个巴掌就会飞过来,如果顶嘴就是不尊重家长,比如爸爸会说:养着你,管你吃,管吃喝,你还跟老子顶嘴!
可是,父母不知道的是,他们不在时,弟弟有多淘气,一般都是先哄他,不会无缘无故打他。
有些道理老大已经懂了,可是父母不配合。当父母为工作忙碌时,把二胎交给老大带,父母都在哪呢?可等父母回到家,他们都去陪小宝,把老大抛到“九霄云外”,谁又能体会到当老大的困境。
如果老大遇到困难时,他们转头扔下一句话: 你已经长大,应该自己去做!
可是父母并不懂老大的内心想的是什么,在家族中,讲究团结和爱心,但是,老大承受着中式教育的不公平,原生父母给的创伤,要自己用青春年华去治愈,这公平吗?
03
在《幸福三重奏》里,谢楠谈及二胎教育可圈可点。很多年轻父母能够接受一种观念,有了老二后,更注重老大的教育。谢楠是怎么做的呢?她在孕产期间,不断给老大做一些思想准备,通过绘本或其他灌输一种思想: 弟弟的到来,不会抢走父母对你的爱,而是多了一个人爱你。
小宝满月时,专门请了一些好朋友,让大宝知道新的小朋友是其弟弟,二人有血脉关系,这个仪式感非常重要,让他把弟弟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孩子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两兄弟除吵闹外,兄弟间的手足亲情还是可以的。
后记
因此,父母对待孩子,能够“两碗水端平”,非常重要。你的童年经历,或你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中,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生了二胎还能坐月子,你很幸运了!这个时候更要注意大宝的心里变化,孩子小不理解会以为有了弟弟或妹妹妈妈就不爱自己了!尊重孩子意愿,陪伴理解孩子!
我也是二胎宝妈,我两个孩子相差五岁,我的大宝很少跟着爷爷奶奶,如果突然要孩子去奶奶身边,也怕孩子心里难受,所以怀孕时她也不肯跟爷爷奶奶,我自己带着,我在要生二胎之前就买了一小床平放在我们大床旁边,所以我做月子,我也是自己带的孩子,因为担心大宝对二胎宝宝的到来,会有吃醋不开心的情绪,那段时间我总是照顾着她的情绪,她不愿意去爷爷奶奶那里我也不勉强,不过那时候老公也很给力,他有将近一个月的假期,他在家带孩子陪我,我婆婆就给我做饭做家务,所以我没怎么操心
生二胎之前,该多跟大宝沟通一下,打预防针! 而大宝越来越粘人,主要是她没有安全感,觉得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她了。所以才会发脾气,粘人,甚至怨恨未出生的宝宝。
这个时候我们该多关注一下大宝的心理,看看她的感受,适当的引导,女孩子该是最心疼妈妈的。 还有四岁的孩子应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只要在她放学后带带,多听听她的话,她自然会理解。 学会换位思考,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长辈。
生完二胎没有人照顾做月子,请个月嫂也足够,小宝还小, 情感 需求没那么大,吃饱睡足就够,而且刚出生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这时请把多一些时间精力放在大宝身上,让她觉得,即使有了小宝宝,妈妈也一样非常爱她,她就会很容易度过这个过渡期了。甚至还会帮大人一起照顾小宝宝。
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一碗水端平很难,那就把水偏向大宝,让大宝来照顾小宝。 小孩的世界都是向大人学习的,只有把大的带好,小的才会学好。 这样一个家庭才会和谐幸福。
希望这个建议能帮到你[呲牙]
(一起玩时,她会拉住小宝,不让她掉下去)
孩子是妈妈带大的,比较黏妈妈是正常的。可是又要生二胎了带着孩子确实有诸多不便。但宝宝都四岁了也懂事了,可以给她讲道理,告诉她在妈妈坐月子期间乖乖听话,也可以为你照顾二宝出一份微薄力量呢!毕竟是从小带大的孩子,月子期间如果把大宝送走妈妈也会想念的,宝宝也会不适应的,还是把大宝带在身边比较好
可以,我们这边月嫂帮忙煮饭,玩具买多点给他玩,该读书就送去读书,周末玩具给他玩就好
世界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肯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合格的父母,也有一些年轻的父母心智还不成熟,总容易做出糊涂事。现在的家庭很多生了两个孩子,一些夫妻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也会跟着生两个孩子,有可能原本的生活会被这两个带来的孩子打乱
许多父母选择坚持养育孩子,哪怕一家人再辛苦,只要生活在一起开心快乐就可以了。有些父母却觉得压力大,会做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父母在生了二胎之后,会觉得负担不起,想要把孩子“送”人,考虑到小宝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可能会把几岁的大宝送给别人。这种做法可能在一些落后地区比较常见,生二胎后将大宝“送养”,这种行为合法吗?
如果养父母花钱亲生父母收钱,可视为买卖。一些夫妻明面上说是养不起,要给大宝找一个好人家,但是联络的时候,会收取一些辛苦费,表示自己照顾宝宝那么久,也应该给点意思,才好把孩子交到别人家。听起来好听,这种行为其实和卖孩子差不多了,只是打着辛苦费的旗号而已。一般正常情况下,父母都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身边,但也不乏一些见钱眼开的父母,为了一点利益就把孩子转手了。
这种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自己对孩子有着决定权,无论是把宝宝送人还是出售都合情合理。这种想法其实大错特错,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有独立的人格,父母只是孩子的监护人,要负责照顾宝宝长大,而不是所有人,不能想对孩子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即使是亲生父母买卖孩子,也是不合法的行为,可以被追究责任。当孩子懂事后知道这些事情,还可能留下心理阴影
如果双方不收钱,也可能构成遗弃行为。还有人们好奇,如果没有买卖性质,只是单纯的将孩子送给亲戚养,这种做法可行吗?如果只是迫于无奈,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照顾,将还寄养在亲戚家,这种做法也是正常的情况,只要双方商量好就可以了。如果父母是类似于“过继”,商量把孩子直接丢给亲戚养,这种做法就有遗弃的性质了,父母也要承担责任
如果是一方想要收养孩子,一方想把孩子送出去,最靠谱的方法还是通过收养手续。不过收养手续的要求也很严格,孩子必须未满14岁,双方父母已故,或者是亲生家庭无力抚养。这些领养要求对于生二胎的家庭来说,基本都是不符合。所以无论是大宝还是小宝,都需要留在父母身边,父母有义务将孩子抚养成人
有网友表示:这种将自己子女送人的父母最可悲,没有条件就不要生二胎,生了之后又不想养是没有责任心的体现。也有网友认为:亲生父母条件差的话,给孩子找一个好家庭也是合理的,孩子能得到好照顾。
二胎妈妈的生活感悟
二胎妈妈的生活感悟,自从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夫妻都会选择生二胎,二胎孩子的家庭是比较热闹的,但是也会出现很多麻烦事,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二胎妈妈的生活感悟。
二胎妈妈的生活感悟1身为二胎妈妈,在整个过程中,痛苦与快乐并存,开心与折磨为友。总之你一定要有强大的心理和体力,要做好足够的准备。
我是比较早的要二胎的妈妈。
身为独生子女的我,深感一个人的孤独寂寞。所以我一直都是打算要老二。但是对于什么时候要却一直犹犹豫豫。弟弟是意外的,算一下时间还不错,和哥哥刚刚好差3岁,相差不大,可以玩到一起。而且弟弟出生的时候哥哥已经入幼儿园了,所以带孩子的压力会比较小。既然赶得巧,这么好,我们就决定留下来。
从去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二胎妈妈如雨后春笋一般,幼儿园每天接宝宝的大肚子妈妈真是越来越多,大街到处看到带着两个娃或者领着个娃的大肚子妈妈。
我问过周围的二胎妈妈为啥要二胎:
一部分是既然政策来了,不生白不生(不懂这是什么鬼理由。汗!!!)一部分是因为一个孩子太孤独了,生个老二作伴。一部分是因为重男轻女(强烈鄙视)。
身为有一个六岁娃一个三岁娃的妈妈。我分享一下我这几年作为两个娃的妈妈的真实感受。为还在犹豫二胎的妈妈们做个参考吧。
先说不好的方面,首先我要说的是二胎对老大的影响。
千万不要相信所谓一定能平衡好两个孩子的爱,一定不会忽略老大的这些鬼话。我和你说这种话的就两种人,一种就是确实做到了的无比牛的B的大神儿、大仙儿妈妈!没几个!!!没几个!!!没几个!!!(重要的话说三遍)。
还有一种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圣母。觉得自己不会忽略老大的人,你就是在痴人说梦!!
所以想要二胎的妈妈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小宝出生后的第一年,你是没法分身乏术,两个娃同时兼顾的。但我觉得这点牺牲是值得的。前提是在生二胎前给老大做好正确的引导,生了二胎之后,也尽量让大宝参与到小宝的日常生活中来,培养他们俩的感情。
其次,对自己的各种影响。
不要相信有人说生吧,生吧,我帮你照顾。我周围的二胎妈妈已经有很多是自己带娃的。
先不说别的,两个孩子你年轻力壮的照顾都精疲力尽。别说老人了,他们更是力不从心。所以,最后还是要你自己亲力亲为。
除非你说,我不在乎,老人愿意带回老家就带回老家,带成什么样我都不在乎。那好请你忽略这一条,当我没说。
就我来说,我是三年又三年,带了六年的娃,虽然每年,姥姥,奶奶都能来帮我一段时间,但是我本身就是希望能自己亲自带娃的妈妈,所以带孩子的过程中主要战将还是我自己。
我家老大比较乖,但是弟弟真的是超难伺候的家伙,从小要求就特别的多。即使老大再乖,你也不可能忽视对他的照顾,所以一人伺候两个娃你懂的。
整整六年我没有穿过高跟鞋,没有穿过裙子,没有穿过低领衣服(不是不想当辣妈,你必须知道,带娃,跟着跑或者抱孩子穿高跟鞋有多痛苦。带孩子玩穿裙子有多不方便,而且娃长大之后还会不懂事的掀你裙子拽你领子玩。更何况还是double 噗吐血)我出门就是一个双肩包,里面永远塞满了尿布,水壶和零食
我六年没有睡过懒觉,我家这两个,尤其弟弟一岁半之前基本都是早上5点就起床,而且我家弟弟最让人抓狂的是,他起床你就必须起床,他白天不睡觉也不许你睡觉。如果我闭上眼睛,他就开始像个唐僧一样扒拉你的眼睛在你耳边念叨“妈妈,妈妈,妈妈”
所以不要相信任何你看到的岁月静好的二胎妈妈晒的温馨照片,我告诉你背后的她都是狼狈不堪的。只是大家更愿意相信美好的东西而已。
当然不要被我说的这些吓到,因为你还会体会到更多美好的东西。
孩子本身就是最可爱的小天使,我还记得刚有弟弟的时候,三岁哥哥拿到幼儿园一张和弟弟的合影,对老师说“老师,我有一个小弟弟,我很喜欢他,但是他太小了,我还不敢抱他”。
有时候看到躺着的弟弟,他就会过去搂搂他,亲亲他。慢慢地,弟弟会爬,会走了,开始会和哥哥一起玩了。哥哥不再像以前一个人的时候那么无聊,经常一个人静静的玩汽车或者看书。两个人互为玩伴,每天真的是在家变着花样的玩(zuo)。
虽然家里噪音不断,但是歌声,笑声更是不断。
有了弟弟,哥哥不自觉的长大了,开始会很照顾弟弟,出去有谁欺负弟弟,他马上就会过去护住弟弟。在家会给弟弟讲故事,带着他玩汽车做游戏,教他自己学过的数字,拼音和画画。
所以弟弟一直视哥哥为偶像,一直学习模仿哥哥,哥哥说什么我说什么,哥哥喜欢什么我喜欢什么,哥哥玩什么弟弟玩什么。坦白讲这些年,哥哥教的东西比我教的多多了。
有了两个娃,他们就不会缠着你了,尤其小的到了2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妈妈也是比较自由的了,起码会有一点时间可以做一点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他们在家待着的时候就是他俩自己玩,基本上就不会打扰我。
有的时候两个小家伙非要一起挤到婴儿床上,一起躺着,盖一条被子。哥哥搂着弟弟哄他睡觉。虽然两个人已经挤到不行。但是看着他们你真的会被感动到。
有时候哥哥或者弟弟要挨揍的时候,另一个就会赶紧去把戒尺藏起来。
有时候两个人一起去翻零食,然后背着我躲起来吃。
有时候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东一句西一句的。弟弟再鹦鹉学舌的重复哥哥的话。所以看着他们俩一天一天慢慢的长大,你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也是double的!
身为二胎妈妈,在整个过程中,痛苦与快乐并存,开心与折磨为友。总之你一定要有强大的心理和体力,要做好足够的准备。
家有两个娃,对于你,对于他们自身都是与众不同的。你们都将体会到不同的成长过程,体验到不同的生活乐趣。
将来有一天,如果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最起码世界上还有一个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不是孤独的一个人。他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二胎妈妈的生活感悟2生了二胎后,杨姐姐的注意力有大半转移到了二宝身上,一来,杨姐姐是高龄产子,自己也有些吃力;二来,俩孩子年龄差距大,带小婴儿这事又要重头来过;三来,大宝都快9岁了,懂事了,不用天天盯着。
可是,随着二宝一天天长大,姐弟俩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打架,争抢东西,争夺父母的关注。开始时,姐姐有意让着弟弟,结果,弟弟有恃无恐,反而下狠手。一旦闹到父母跟前,父母就怪姐姐不懂谦让,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发展到最后,姐姐也不轻易让着弟弟了,打架是真打。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姐姐夫妻俩真是操碎了心。
无独有偶,谭姐和杨姐姐有同样的困扰,只不过,谭姐家是俩兄妹,13岁的哥哥正值叛逆期,比妹妹大了整整10岁。兄妹俩倒是不打架,但是哥哥非常清楚怎么逗妹妹会哭,于是,哥哥总爱变着法去逗妹妹,比如,告诉妹妹“你不乖”“你不是个好孩子”,比如,半哄半骗地表示,要把妹妹最喜欢的东西扔掉。
往往要不了几句话,妹妹就被哥哥逗哭了。谭姐很无奈:妹妹是个有些固执的丫头,哥哥是个不太会看眼色却又有些小叛逆的孩子,骂哥哥吧,怕哥哥更加欺负妹妹,不骂吧,哥哥经常把妹妹逗得大哭大闹,真是左右为难。
其实,不只是年龄差在5-10岁的俩异性孩子,其他时候,家长也会遇到这些情况,红红曾见过两姐妹相处实在糟糕透顶的:三年级的姐姐乖巧懂事,学习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还会主动帮助妈妈做饭、收拾家里;一年级的妹妹刁蛮霸道,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还经常对姐姐颐指气使,一不高兴就掐姐姐的脸、薅头发。
本以为多一个孩子,大宝有个伴、不孤单,没想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居然这么大。
那么,为什么俩孩子相处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
第一点:隐形的偏心在作祟
一说起重男轻女,总会有人各种骂“这都什么时代了,还重男轻女?”但事实上,重男轻女真的存在,只不过没有挂在嘴上,而是被藏在了心里,尤其二宝是男孩时,家长总不自觉偏向男孩。
以前总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一般情况下,如果家里是同性的俩个孩子时,小的一个大都会占点优势。
第二点:没有做好大宝的思想工作
妒忌是人的天性,尤其是敏感的孩子。对大宝来说,即使他也曾享受过来自父母的,不亚于二宝的关怀和照顾,但是因为小时候的记忆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他只留意到父母对二宝的无微不至,潜意识里就会感到被忽视。如果这时候父母没有及时开导他,反而责怪他,大宝就容易妒忌,对二宝产生敌对心理。
第三点:没有教给孩子的相处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小孩子玩耍时本来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再好的小伙伴也免不了会意见不一致。很多时候,我们带孩子出门都会提前告知孩子注意事项。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往往到了两个孩子相处时,家长容易忽视。一来,俩孩子天天见面,和一般的会友不一样;二来,同样的话天天讲,也容易累。
那么,如何处理家里两个孩子的关系呢?
1、对事不对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大脑欺骗,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想法。当没有获得即时见效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转嫁出去,而往往承受后果的对象是人。
因此,两个孩子出现矛盾时,作为家长,一定要告诫自己:对事不对人。
2、关心二宝也别忘了大宝
总听到有人说: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让着你。一句戏谑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希望年龄大的让着小的,觉得这样理所当然。但是,也要想到,大宝也是孩子,也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关心二宝时也别忘了关心大宝。
3、试着放手
曾经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俩孩子打架,两家父母下场理论。结果,两家父母吵得不可开交,回头一看,俩孩子早就忘了之前的争吵,已经和好如初,又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其实,小孩子之间的矛盾,可以适当地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说不定他们处理得比家长都好。
4、爱要说出来
咱们中国人总是非常含蓄,羞于说爱,其实,在带孩子时,经常说出对孩子的爱,比单纯的行动要好。因为小孩子的想法简单,不会弯弯绕,他喜欢最直观的感受,比如聆听,听到来自父母的肯定和浓浓的爱意,比让他自己去感受要好得多。
二胎妈妈的生活感悟3二胎唯美感言
1、自从生了二胎,我的生活就不再是我的生活,而是两个孩子的生活。
2、我家二宝今天出生了,上午八点破水,九点半开始宫缩,下午一点三十六分二宝出来,第一次顺产,感觉很不一样。
3、今天你又为我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我相信孩子会跟你一样漂亮,老婆谢谢你。
4、顺产七斤男宝宝(女宝宝)一枚,三年俩娃,一儿一女,此生足矣。
5、二胎顺产六斤八两大胖儿子(漂亮丫头)!儿女双全了!
6、时间过得真快,眼看二宝就要出生了,宝妈辛苦了,希望二宝平安降临。
7、二宝今天出生了,早上八点半破水,九点半开始宫缩,下午四点十六分二宝出世,这是我第一次顺产,感觉很奇妙。
8、这大概就是我所有的`幸福,也是我最美丽的时光,剖腹产生下了二胎,这就是我人生当中期待的美好!
9、我的二宝出生了,还是一个小子!虽然心里有点不情愿,但看见宝宝还是很高兴,同时想说一句:嘿小公子哥,谢谢你加入我们。
10、慢慢孕路已经走一半!二宝要健康平安的出生!来了就是缘分,母子一场,余生慢慢相处。
11、第二个宝宝出生了,是一位小公子,从此以后就是四口之家了。
12、二胎孕晚期的我,牙痛,肋骨痛,韧带痛,失眠,便秘,简直要疯了!希望二宝足月就出生了吧,我太难了。
13、今天二宝已经出生57天了,真心累啊,看着小模样、看着一天天的变化,告诉自己,值得、加油。
14、终于卸货了,一儿一女,此生无憾了,剩下的日子我俩就好好奋斗了。
15、欢迎来到这个世界哦,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会好好爱你的。
16、大宝出生时,一心想把她培养成才,现在二宝出生时,只求她能够健康成长。
17、我家二宝来了,是一位小公子,从此以后便是一家四口。
18、二人,三餐,四季,一儿一女。一家人相亲相爱。简单的幸福,平淡的流年。
19、每天都好充实忙到没能好好记录每一天孕8个月了,二宝出生开始倒计时。
20、如我所愿,是个千金,一男一女凑成一个好字。大宝在家也多个妹妹,陪他一起玩。希望兄妹俩,从小能互相帮助、相亲相爱,快快乐乐地长大。还能好好地读书,考上理想的学校。
21、二宝出生两个月,大宝三岁八个月,虽然没能儿女双全,但也可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22、二宝出生都快两天了,希望宝贝女儿的黄疸快快降下来,好和妈妈一起出院。
23、二宝出生了,宝贝的成长轨迹妈妈会一点点的记录下来,祝宝贝健康快乐长大!
24、二宝出生。他以后可以不受生孩子的苦了。唯一的想法。从此步入二胎时代。
25、二宝今日出生了,早上八点半破水,九点半开始宫缩,下午四点十六二宝降临,第一次顺产,感觉很奇妙,虽然很疼但是比剖腹产感觉好太多了。
26、顺产喜提6斤八两的小公主,母女平安!感谢各位关心。
27、“哇哇”的哭声,我笑了。感谢你宝贝,来到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体会不一样的生活。
28、感谢你的出生,让我在30岁之前儿女双全,愿你们平安健康快乐成长。
29、我家二宝出生了,8斤2两,又是虽然没能儿女双全,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0、梦想婚姻的最佳状态:一夫一妻,一儿一女,一生一世。
这个问题我不请自来哈哈哈,南南妈妈和我爸妈都觉得做爸爸的粗心大意,做事毛毛躁躁,不放心让我送。新闻里就没少报道,“郑州某爸爸把孩子送错幼儿园”,“ 宝山某舅舅把孩子送错幼儿园”,“爸爸问宝宝,你上的是哪个幼儿园”。粗心大意的毛病,全国爸爸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但我真的是很爱我们家南南呀,我觉得我自己去送还是有比他们更好的地方,我把理由说给他们听后,他们同意让我送一段时间试试,现在我家南南在我的接送下还是有所成长滴。
1、宝宝有安全感
情绪的影响是相互的。宝宝上幼儿园,开始哭闹的时候,妈妈和爷爷奶奶开始心软加不舍,在这个犹豫不决的情绪中,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宝宝更加有了依赖。而爸爸的情绪相反,觉得这件事情是非常轻松正常的,不会有多大的情绪波动,反而给了宝宝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2、会影响宝宝性格
爸爸的性格阳刚果断,会传染给宝宝。比如宝宝想要一个玩具而哭闹的时候,妈妈会拿一个玩具去哄,爸爸一般就不怎么理会,不给玩具也不哄。宝宝觉得自己的哭闹不能解决问题时,就会停止哭闹了。爸爸的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断了宝宝哭闹的想法。
3、培养宝宝独立
爸爸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对于培养宝宝独立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相处的时间少,宝宝在独立上会有所欠缺。比如,宝宝上幼儿园的路上,常见一种情况。妈妈送是帮忙背着小书包,还要抱着宝宝走。爸爸送是,宝宝自己背小书包,牵着手一起走。这个事情确实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就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情,无限放大后会影响到宝宝的性格。
4、增加父女感情
很多家庭的爸爸都是早出晚归,好不容易等到下班回家,宝宝已经睡着了。这样的生活缺少和宝宝的相处和沟通。既然晚上很少有时间陪伴宝宝,早上送宝宝去幼儿园,就是一个很好的相处机会,有助于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现在我家宝宝已经上中班了,我开始给她找一些app来对她辅导学习,英文类的还没找到,但是识字类的我有特意买一个,我先自己试玩一遍,觉得比较好操作,有趣味性,才让她试玩一下,看她喜不喜欢,叫《猫小帅学汉字》,也没有天天教她看,但她隔一段时间会要求自己要看,当走在街上看到哪个认识的字,她就会开心的指出来 ,然后回来查看自己读的对不对,如果她不想看我们也不强求。到现在,已经能认800个字了呢。
送孩子上下学,宝妈比宝爸多。
在幼儿园工作,经常见到,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除了爷爷奶奶和保姆,剩下的,妈妈居多。常常有人说,因为爸爸工作很忙,所以,接送孩子的重任交给妈妈。
其实现在生活妈妈的工作和爸爸一样,忙的大有人在。只是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做得更细腻,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心会有更多的顾虑。
前一阵不是有新闻,说有一位爷爷把孩子送去幼儿园,送错了地方,当孩子哭闹着说这不是他上的幼儿园,爷爷说你就是犯懒,你不愿意上幼儿园才说不是你的幼儿园。
而我也亲眼见到不少的爸爸偶尔来接孩子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中班还是大班。孩子教室在什么地方,他也不清楚。爸爸带娃粗心的多一些,对孩子的各种细节不够上心,于是妈妈感觉不放心,干脆就自己带了。所以但凡妈妈有空,大多都是妈妈接送的多。妈妈接送可以多一些跟老师当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爸爸接送基本很少跟老师交流,早上能安全的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晚上能平安无事地把孩子从老师手上接回去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给孩子报名注册的时候,留下接送的电话大多也是妈妈的。
当然也有很细心的爸爸,每次接送孩子的时候,事无巨细的跟老师交代孩子的注意事项,或者是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只是这样的爸爸似乎比较难得。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基本上都是我送,爸爸偶尔送。
而据我观察,负责接送最多的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等老年人,然后是妈妈,最后是爸爸。
这大概是现实的写照, 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有老人帮忙最好,没有老人帮忙的话就一般妈妈会选择全职,最后就是爸爸有空时来带带孩子。但最怕的是形成思维或者行为上的惯性,认为孩子就是某一个人负责的,很多事情与自己无关。
记得有一次儿子班开家长会,说是第第二天有活动需要家长帮忙,看那位家长有空可以报名。结果有一个爸爸就站起来说, 我帮孩子妈妈报名,她妈妈是全职妈妈,明天应该没什么事,今天我是替她来开会的。
我们家长听了都笑了,老师也说: 你是孩子的爸爸,来开家长会也是你的责任,你怎么能说来替孩子妈妈来开的呢,就凭你说的这个话,就可以想象你在孩子成长中的参与度,还是希望爸爸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说出来很可笑,但却是事实,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另一个人,觉得就是另一个人的责任,自己完全不参与。
当然接送孩子只是一个方面,谁有时间谁接完全没问题,关键是看平时的陪伴,任何一以工作忙为借口不陪孩子都是不负责的。
关于谁送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哦。目前我在我家宝宝幼儿园看到的妈妈接送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爷爷或者奶奶接送的,爸爸负责接送的也有,但只占了一少部分吧。
在现在的 社会 环境下,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我相信每个做爸爸妈妈的都会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做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的,只是很多时候迫于生活等等因素,让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全职妈妈的比例是多于全职爸爸的,甚至说全职爸爸在我们的身边是很少见到的。一般都是在有了家庭,特别是有了宝宝之后,妈妈放弃工作选择来照顾孩子,这可能一方面与女性照顾宝宝比较细心有关,另一方面男性可能在家庭中承担的更多的是赚钱养家的责任。
当然也不能单一的这么说,其实现代女性也有很多比较独立的,既能赚钱养家,也能照顾好孩子的也不少呢。
不管是谁接送,肯定爸爸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了,养育孩子,照顾孩子,爸爸妈妈都是有责任的。
每个家庭接送孩子的状况肯定是根据状况来的,希望每个孩子在人生每个重要的阶段我们都能一起经历呢
我来说下我的情况:
首先我是宝爸,儿子上中班,其次我们在广州十三行开个档口卖女装的早上730要开档(商场规定的时间不开罚款的,下班14:30)!
1早上上学基本都是我送,
7:50~8:00出发,十分钟到学校,儿子很这一点很好,随时可以起床,洗个脸就可以走,有时候会问妈妈呢?我说妈妈上班早不能迟到,小孩子还是会理解的,但是有时候会向我倾诉他想妈妈送,小孩子希望的是父母一起送当然也是一起接的!
2放学时间周一周二17:30周三周五16:30一般都是妈妈接,我忙着跑厂拉面料做衣服很晚才回来,他会问同样问题,爸爸怎么不来接我,妈妈给他同样的解释!
3有段时间舅舅接送,宝宝早上送他上学会说爸爸你今天可以接我吗?
总结:爸妈谁有时间谁去,都有时间偶尔也要一起一次,譬如一个月一起接送一次!每次要和宝宝沟通一下,表示爸爸妈妈很爱他,也可以约定!
最主要是接孩子回来,出校门就开始:你要和他尽量聊一下今天在学校是否开心,和小朋友有没有什么愉快的事!孩子都会说的!你可以一直问:还有吗?还有吗?
儿子很喜欢我去接他,主要是我会给到小惊喜:比如放学容易饿,我带个小猪包,小饼干,放在我包里,最近天热,我也会学校附近和他一起买冰激凌,让他自己挑自己选!如果他要买玩具或者软糖我会否决的
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们,无所谓谁接送多,应该说谁陪伴的,谁更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以及学习情况!谢谢不喜勿喷!!!
刚开始的时候是爸爸妈妈一起送孩子上学,我八点半上班,他们都是八点,所以我的时间比较充足,有时候孩子在幼儿园里不想家长走,我就多呆那么一两分钟,有时候跟老师聊几句,了解下孩子最近的情况和表现。
后来要照顾老二,早上事情多,就成了爸爸一个人孩子上幼儿园了,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有点情绪,所以每次都会送到电梯口,跟孩子好好说再见,然后就乖乖的去上学了,表现很棒,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哭过。有时候孩子哭,肯定是有原因的,问清楚什么原因,沟通好,下次就不会哭闹了,不要每次都恶语相向,孩子会有阴影。
我家孩子早上送幼儿园,送的最多的是我,也就是妈妈,只有我工作出差或是生病,无法送孩子 的时候,爸爸才会出场,担负起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责任。
根据我送孩子上幼儿园看到的情况,送孩子的,妈妈居多,爸爸只是少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我们国家的国情决定的。在当前的 社会 ,家里的经济支柱以爸爸居多,妈妈的责任以照顾孩子、照顾家庭的居多。
既然爸爸是家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爸爸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上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要养家、养孩子,承担孩子上幼儿园、上兴趣班的支出费用。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现在是工作和家庭不能两全。
妈妈们既然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家庭和孩子身上了,那么职场上,就可以松懈一些,能兼顾工作更好,不能兼顾工作就全职照顾孩子,现在好多二胎家庭,妈妈基本上都是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了,早上送孩子时,看不到不少抱着老二、牵着老大上幼儿园的妈妈们。
养育孩子,已经成了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好多父母也意识到了隔代养育的弊端,一些父母已经把养育孩子的重担扛在了自己的肩头,不再希望父辈们来帮着养育了,夫妻俩分工合作,共同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爸爸负责挣钱养家养娃,妈妈负责接送陪读陪玩,按照科学的 育儿 观念去养育孩子,虽然家庭收入少了,但是孩子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父母亲自带的孩子,远比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更懂事、更有礼貌。
我们家是一切都是我负责,早上起来给女儿做早饭,穿衣服,吃早饭,梳头发,洗脸等全部都是我的活,女儿暑假每天早上八点要去学舞蹈,因为离家比较远,至少提前半小时出门,七点二十几了叫老公快起来了,七点二十几了,他还来句你还知道七点二十几了呀,真的想打他,可惜打不过他!平时女儿上学的时候也是我一个人做这些,把女儿送到学校再去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了再去接她。晚上晚饭也是我煮,洗澡洗头也是我的事,每天晚上给她读故事书也是我的事。老公就是每天洗洗内衣内裤和给我们娘俩弄点水果吃,晚上如果他在家吃了饭的话他会洗碗。
这个问题其实是想折射出这样一个问题: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把孩子的事要放在心上。
孩子上幼儿园,不管是妈妈送的多还是爸爸送的多,这其实并无多大的影响,谁有时间,谁方便就送,这不是非要严格区分开的,所以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关键是父母要好好看看自己怎么陪伴孩子的。
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爸爸妈妈的工作、时间不一样,所以讲究一个原则,谁方便谁就送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谁送的多并不代表谁就为孩子付出得多,更不能以此来当自己的“挡箭牌”。有的父母就是经常在关于谁送孩子去上幼儿园的这个问题上大动干戈,喋喋不休,其实这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父母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要把焦点放在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上。
有过送孩子上幼儿园经历的父母,都可以感受到孩子的爷爷奶奶送接最多,其次是妈妈。在我们眼中,可能是爸爸接送的最少。这也许和爸爸的工作及时间上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爸爸也不能因此当作接口,有时间的话主动承担起来,或是有机会就去接接孩子,这是给孩子的惊喜。
此问题表面看上去是一个谁送孩子上幼儿园最多,其实暗含了父母的 育儿 观和家庭氛围的建设问题,这两个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有很大的影响。父母不应该比较谁送的多,这是毫无意义的比较,也不能代表谁为孩子付出的多,谁又付出的少。同时,父母之间多一份信任和理解,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
所以,基于家庭教育的到位,父母尽心陪伴孩子的情况上,这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比较。父母给孩子高质量陪伴才是至关重要的。
爸爸上班忙,没时间
很多家庭,爸爸是经济支柱,照顾孩子的事情自然落在了妈妈的身上,孩子在幼年时期通常与妈妈更亲近,也会更愿意让妈妈去送他们上学。
上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哭闹
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与不愿与妈妈分离,是很容易哭闹的,而爸爸们通常不善于处理孩子的情绪,或者没有足够的耐心,所以让妈妈送。
其实爸爸妈妈送孩子,都各有各的好处。
在我们小区有一位邻居曾讲述自己孩子上幼儿园的经历,儿子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先生顺路,他想让孩子与先生多一点相处的时间,于是每天早上让先生去送孩子上幼儿园,结果先生每次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转身就走了,没有注意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和表现情况,直到孩子出现抗拒上学,才发现其中的问题。
爸爸会让孩子更自信
爸爸常常去送孩子,会增加亲子相处的机会,爸爸的方向盘,爸爸的肩膀,爸爸的大手掌都会让孩子更加有安全感,有研究证明,爸爸陪伴多的孩子会更加自信。
当爸爸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多,他对孩子就越了解,在孩子身上时间付出的越多,对孩子的感情也就会越深。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