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释小龙和郝邵文演的下山找奶奶的是什么电影2、九九重阳节,深深敬老情!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作文为你献上!3、我是祖母最宠爱的孙女,小时候只要我给奶奶烧纸,火就围着我跑不是他们演的系列**《好小子》第一部:小龙出山阿国, 小虎, 小胖三兄弟虽
- 1、释小龙和郝邵文演的下山找奶奶的是什么电影
- 2、九九重阳节,深深敬老情!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作文为你献上!
- 3、我是祖母最宠爱的孙女,小时候只要我给奶奶烧纸,火就围着我跑
不是他们演的
系列**《好小子》第一部:小龙出山
阿国, 小虎, 小胖三兄弟虽然年龄稚小, 但因隐居深山, 接受爷爷教授功夫, 因此都有很好的拳脚功夫 祖孙四人, 快乐的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但事有不巧, 三小不小心将爷爷心爱的宠物小云雀放走, 为了避免被爷爷处罚, 于是决定下山, 投奔住在大都市的奶奶。
篇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每当想起这首诗,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每逢重阳节,我们就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茶等习俗。
天气转寒,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我们一家四口驱车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奶奶听说我们要回来,早早就去村口迎接我们。爷爷在家里做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等我们回来。一到家,我就飞出车门,迎面扑来阵阵清香。看,一树繁花,满院清香。奶奶的菊花也大放光彩,红的、紫的、黄的,五彩缤纷,散发着香气像是和桂花争着展示自己的美。奶奶家的狗“花花”摇着尾巴热烈欢迎我们。
天高云淡的下午,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们手持鲜花,走进了敬老院,为老人献上鲜花,为老人献上温暖,看到老人们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欣慰地笑了。
在重阳节的敬老情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的关怀,当我们看见老人由衷的笑脸,我们感到非常开心。
篇二: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节那天,人们有敬老的习俗,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出了嫁的闺女还要一早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个电X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的孝道。
篇三:
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重阳节就到了。重阳节也是敬老节,自古以来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的故事,关爱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每辆公共汽车上,一定可以看见一有老人上来,大家就起身离开座位,对老人说:"您坐吧。"而且车上的乘客一见有老人拉着公共汽车上的吊环,摇摇晃晃的站在公共汽车上的话,也一定会走出座位让给老人。这说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品质已经在每一个人心中。
每一撞敬老院的房子里,一定挤满了志愿者。那些志愿者有的在精心为老人洗脚,有的帮老人洗衣,拖地,理房间,还有的在和老人聊天。这里就有一位志愿者在帮老人包饺子,那位志愿者不停的重复包饺子的动作,却一点也不累。这说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心很执着。
每一个家庭里的小朋友都一定会把自己藏起来的零食,糖果等一些好吃的东西送给爷爷奶奶吃,也一定会早晨起来和放学回家都给爷爷奶奶问好。更多的是听爷爷奶奶的话,不当"家庭小皇帝"。这说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好品质已经移植到少年儿童的心中。
重阳节,每一个老人那久经沧桑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重阳节,我们大家也都要行动起来了!
篇四: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是让大家都能尊重老人,给老人温暖和帮助!
今年的重阳节,我一定要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长辈休息一下。
早上起来,我帮妈妈洗碗。妈妈每天都要起早为我们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为此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妈妈,感谢你!这次让我来帮你洗碗吧,您的女儿已长大!
中午我帮奶奶做饭,奶奶每天为忙忙碌碌,她的鬓角已有白发,她的身躯已不再矫健,奶奶啊,请您歇一歇,今天我要为您做顿饭,让劳累许久的您享受一下!
晚上我帮爷爷浇浇花、喂喂鸟。走进我家,到处都是花儿的芬芳和鸟儿悦耳的歌声,这些都是爷爷的功劳。今天我来帮您做这些事,让您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家里好好歇一歇!
爱老尊老,从我做起!
篇五:
重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我的外婆今年66岁了,我和她的感情很深。妈妈告诉我,小时候,因为她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我,就把我交给外婆照顾。我从出生到3岁,一直都是外婆照看。小时候,外婆几乎每天和我形影不离。在我三岁时,要到城里上幼儿园了,外婆特别舍不得,伤心地哭了好长时间。
我渐渐长大,懂得了外婆对我的情意。每星期只要有时间我就回去看她,帮助外婆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她讲一讲我在学校的学习和乐趣,外婆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重阳节,我又来到外婆身边,和外婆一起包饺子、帮外婆捶背、给外婆洗脚……
敬老,我们大家都能做到,孝顺他们,让他们开心,这就是重阳节我给长辈的礼物。
大家一起行动吧!
篇六: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邮电工人,中等身材,浓眉大眼,满头白发,额头上的皱纹像个“川”字。听爷爷说,爷爷上班的那些年,每天总是按时把报纸和信件送到各家各户,风雨无阻,爷爷可精神啦。可是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爷爷已经71岁了,我想:爷爷过去那么苦,为我做了那么多,我从未为爷爷做件事,今天是重阳节,是全国敬老日,不如我为爷爷捶捶背吧。
我是家中最小的宝贝,爷爷、爸爸、妈妈、姐姐和我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平时,爸爸妈妈上班,就是爷爷陪着我,照应我,记得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骑在爷爷的背上在街上走来走去。爷爷无微不至的关爱我的故事很多很多,为爷爷捶捶背的想法我一定要实现。
晚上,我让爷爷坐下,我用小小的拳头为爷爷捶背,我的小手每次捶下,好像总是碰到爷爷那硬硬的骨头,我问:“爷爷你的背被我这么一捶,舒服吗?”爷爷和蔼地对我说:“舒服极了,我的孙子长大了,会照顾人喽。”爷爷一把我拉到身边,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
爷爷笑了,我也笑了。
篇七:
九月初九重阳节,既是登高赏菊的时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节日。
重阳节这天,妈妈因为要上班,爸爸就一个人带我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一见到他们,我就赶紧呈上精心制作的节日贺卡,祝他们节日快乐,奶奶见了脸上笑成了一朵花,直搂着我不停地说“心肝宝贝真乖,真懂事啊!”爸爸则是一到家就到厨房帮忙,一会儿洗菜、一会儿扫地,忙得不亦乐乎,嘴里还不停地和奶奶聊着家长里短。吃饭时,他吃了一碗就不吃,奶奶忙说:“怎么吃这么少?你刚才干了那么多活,再多吃点吧!”可爸爸却说:“我饱了,你们慢慢吃吧。”说完又到厨房忙了起来。
爸爸并不是只重阳节这一天才孝敬爷爷奶奶,平时,他不论工作多忙,事情多繁杂,都坚持每个周末回老家一趟。每次爷爷奶奶都高兴地叫我们坐着看电视就好了,不要忙这忙那的,好像只要我们回家就是的满足了。我们觉得“孝敬”老人就要常回家看看,帮长辈捶捶腰、倒到水、做做家务,可爷爷奶奶却认为只要听他们说说话就行,他们还总是反过来帮我倒水,对我嘘寒问暖,我一流汗他们就赶紧帮我擦汗,一打喷嚏就赶紧给我添衣,对此我有时会感到厌烦,可他们却依然如故。
归根结底,孝敬长辈就是要理解他们、尊敬他们,可现实中却有不少孩子成了老人要孝敬的“长辈”,即使已长大成人,还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成文名副其实的“啃老族”。老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我们可能没有能力实现老人所有的愿望,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给他们更多关爱。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是老人节!
篇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了,我不禁想起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祝您重阳节快乐。
回到老家,就看见奶奶在那儿缝衣服,奶奶边缝着边摇头,不知在想什么?奶奶的行为让我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奶奶”,奶奶刚发觉我回来了,边向我走来边伸出那双粗糙的、爬满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的双手,紧紧抓住了我的手。“回来啦,回来好啊!”边说边把一瓶果汁塞进我的怀里。“奶奶,不用了,您留着自己喝吧!”我拿了出来,放在了桌上。“那……好吧。”我抬起头,呀!奶奶的眼睛里意然布满了血丝。奶奶看着我,我也看着奶奶。
我站一个安静的角落,沉思着该如何为奶奶做事。“有了!”我一拍脑门,眼睛转了转。我起身走向奶奶身边“奶奶,我为您捶捶背,好吗”奶奶先是愣一下,然后笑得合不拢嘴,开心地应道:“好,真乖呀!”我双手握紧,轻轻地捶着奶奶的肩。我的手有节奏的捶着,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不一会儿,我真诚地祝贺道:“奶奶,今天是重阳节,我祝福您,辛苦了。”奶奶用手拍了拍我的肩,然后笑了一下。我心里立即涌起一股暖流。
我走出门口,这里没有高楼林立,没有五彩缤纷的花朵,也没有幽美的环境……只有一排排整齐的平房,里面比较简陋,甚至有点发霉的味道。外面夏日炎炎,一阵微风拂来,赶走了炎热的夏天,迎来了爸爸妈妈和我的祝福。
我走进房间,打开盒子,里面有去年我本想送给爷爷奶奶的毛衣,像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我走进客厅,爷爷正在看电视,我想去向他祝福,可是话还没说出口又收了回去,我又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紧张,最后终于鼓起勇气,红着脸讲出了那句早已在心里念了数百遍的话:“爷爷,重阳节快乐!”“嗯,好孩子。”
看着爷爷、奶奶一缕缕银丝和满脸的皱纹,我看着小草,又看看天空……祝福是的礼物。
篇九: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
往年的重阳节,爸妈总是会带着我,约上嗲嗲娭毑和爷爷奶奶,装上各种好吃好喝的,一大帮子人热热闹闹的出去玩,我最喜欢去的就是阳湖湿地公园,暖暖的太阳照着,老人们可以走走停停,热了就脱一件衣服拿在手上,说家常,谈身体,我则迫不及待地拉着爸妈去租一辆三人单车,撒欢的跑起来……累了,大家就随便找一块草地,拿出带的吃食饱餐一顿,直玩到日落西山,凉风四起,才兴尽而归……
可是今年的重阳节,嗲嗲已经不在人世了,娭毑也随着姑姑到了千里之外,外公外婆的身体也是江河日下,大家没了往年的兴致,几乎没人提游玩的事情了。
刚好姨奶奶和舅爷爷也住在奶奶家,爸妈就请几位老人出来聚餐。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刚好碰上他们了,远远地看过去,爷爷奶奶的身形怎么变得那么瘦小?
到了饭店,妈妈和我站在门口等爷爷奶奶,爷爷先到,我跳脚大叫,可是爷爷好像没看到我,我只好跑过去,他这才看到我,一张皱脸立马绽出笑来。奶奶则一把搂住我,不顾妈妈的反对塞给我一个大大的。
点餐时我们点了鲜榨胡萝卜苹果汁,我亲自操作,把切好的胡萝卜和苹果放进榨汁机,榨好后,我又给四位老人杯子里一一倒满,老人们都笑呵呵地看着我干活。爸爸点了一桌子的菜,大家吃的其乐融融。
饭后出现了让我深有感触的一幕:奶奶找服务员要了几个打包盒,把没吃完的菜统统打了包,还惋惜着汤没法带走。我看着她枯瘦的手拿着筷子一丝不苟的挑拣着剩菜,再看看她给我的那一个大,心里一怔一怔的。
爷爷奶奶真是老了,暖旭的初秋天气,他们居然穿着夹衣和外套,眯着眼睛也看不清对面的事物,可是他们记得我的个头,记得我爱吃的东西,记得给我大……平常,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我也从没见他们给自己添件新衣;可是每周我去奶奶家,却总是有无数的好吃的等着我,逢年过节有永不缺席的大……
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也似乎理解了他们,分别时我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天很长地很久,可是和家里的老人在一起的日子是有数的,今后,我要更努力的学习,用我的力量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
重阳,是老人的节日,是夕阳的节日,是一个永远不会老的节日。
篇十:
太阳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慢慢地坠下山去了,那万里无云的天空,蓝蓝的,像一个明净的天湖。满天红霞,好似天女散下一件红衣裳。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想着老师让我们开展的感恩活动。此刻,老师教导我们的话语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要孝敬长辈,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对呀!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想着爷爷那沧桑的面容,斑白的双鬓,这是无情岁月残留下来的痕迹呀!平时,爷爷是那么爱我,一直把我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我从来没有为爷爷做过一件事,我是不是应该感恩爷爷,回报爷爷,孝顺爷爷呢对了,爷爷每晚都有边喝茶边看报的习惯,我若是给爷爷泡一杯茶,爷爷该多么开心呀!
晚饭过后,爷爷仍像往常那样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连忙跑进厨房,烧了一壶开水,又取出一个茶杯,放入爷爷最爱的大红袍,再用开水冲泡。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好香呀,难怪爷爷这么喜欢喝大红袍!我小心翼翼地端着茶杯来到爷爷身边,恭恭敬敬地说:“爷爷,请您喝茶吧!”爷爷抬起头,很惊异地看着我:“孙女儿给我泡茶啦!”我笑着说:“是的,爷爷,快喝茶吧!您要再不喝的话,这茶就凉了!”爷爷忙放下报纸,接过我手中的茶杯放到嘴边,眯起双眼,深吸了一口气:“真香呀!真香……”爷爷轻轻地抿了一口,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好茶!好茶!”说着,爷爷放下茶杯,捏捏我的小鼻子,眉开眼笑地说:“今天,太阳打从西边出来啦!孙女儿给我泡茶楼!”“哎呀,爷爷,您平时那么疼爱我,我却没有为您做过一件事今天是重阳节,我正想借今天这个机会来孝敬您!”爷爷乐得合不拢嘴,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
窗外,风轻轻摇动树枝,叶儿轻轻呢喃,在风中优美的舞蹈,沙沙沙,仿佛一串爱的音符,奏出生命中最和谐,最美妙的华章……
已经好几天了,祖母滴水未进,强撑着一口气,仿佛在等待一个什么未知。父母一筹莫展,母亲无意间瞥见门口玩泥巴的我,急匆匆抱了我到祖母的炕头。母亲趴在祖母的耳边轻声的呼唤:妈,您睁开眼睛看看,看看谁来了?您的心尖尖来了。数声呼唤之后,气若游丝的祖母呼吸有了变化。年幼无知的我扑爬到祖母的怀里,她抖抖索索的似要搂抱我,却无力抬起沉重的双手。
当晚,祖母平静的离开了人世。
这是一处清净的坟院。因为地处贺兰山宽阔平整的腹地内,经年累月的风沙雨雪,倒也没能让坟院显出多少残败。坟院四周用一色的红砖砌就,连同坟院内里,也用红色的方砖铺的平平整整。清明时节,空气里已经有了来自大地深处湿润的气息,清晨的贺兰山脚下,朔风却依旧凛冽。跪拜在祖母的墓碑前,怀念的枝条伸向两处。一枝系着坚韧,一枝系着慈爱,两束枝条由祖母牵着,枝枝蔓蔓的缠绕着,触摸着曾经消失的,以及我们正在经历的。
祖母的一生仿佛都在苦水里泡着,没有几个晴天,坚韧是她生存的唯一利器。
祖父母一共生育了8个孩子,由于家里穷,只存活了四个。作为母亲,祖母是何等伤心与难过?解放后的第二年,日子刚有了盼头,身为家中顶梁柱的祖父又因病早逝。中年丧夫,祖母被击垮在炕头,三五天不吃不睡,失魂落魄。擦干眼泪爬起来后,小脚祖母咬牙将家事进行了安排,送大伯去部队当兵,让年仅十五岁的二伯和她一起下地种田、养家糊口。
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那年,年龄相当的二伯也想着要去当兵,又担心家里没劳动力祖母反对。不识字的祖母知道后思忖了很久,还是让二伯光荣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祖母说,为国尽忠是应该的,大锅里有了,小锅里才会有。
风云流转,日子好像花儿一样,慢慢的要盛开了。
1958年,二伯所在的部队转制为宁夏公安十三团,二伯回到了家乡石嘴山工作。当时,家乡正在闹土匪。这些土匪以贺兰山为根据地,白天休息,夜里下山抢粮、偷牲口,为害一方。为了维护一方 社会 治安,在部队被誉为特等射手的二伯应召加入了剿匪行列。1960年的一天深夜,二伯与他的战友们奉命上山剿匪。由于行动仓促,地形不熟,二伯他们被埋伏在暗处的土匪打了冷枪。风华正茂的神枪手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才能,就如一缕青烟消融在了茫茫的贺兰山中。
那一年,二伯年仅二十五岁。
二伯牺牲的前夕,家里正在为他筹备婚事。闻听儿子牺牲的噩耗,中年丧夫的祖母再也无法承受老年丧子的巨痛,精神几乎崩溃,在外当兵的父亲由此提前复员。
很多次,家中兄妹都问父亲,二伯要是还在世的话,估计肯定是前程似锦。那么年轻就牺牲了,连个后人都没留下。祖母一生是不是一直在背负这份痛苦,责怪自己当年的决定。谁知道呢?父亲说,我们弟兄仨可是没少一个的,都是她老人家亲自送去当的兵。
祖父母给父亲弟兄三人起的名字里,各是忠、孝、贤三个字。
每年清明,父亲都要和家族里的男人们去给祖先上坟扫墓。按照老辈人的规矩,外嫁的女儿是不能到娘家门上给祖宗扫墓的。父亲说,他年龄大了,做事力不从心的,以后上坟的事就交给儿女们去做。无论儿子女儿,祖先是共同的,认祖归宗是应当应分,没有那么多讲究。这个清明,除了母亲,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一同来到了坟地,我也平生第一次来拜祭我生而为人的宗族。
上坟扫墓,就是将坟堆上堆砌的砖块起掉,清理掉上面的枯枝杂草,将坟堆上不平整的、塌陷的地方,用新运来的沙土重新填埋、抹平,再用砖块一一对齐、压实。这几年人们有钱了,讲究的人家会用水泥将坟堆囫囵个的抹一遍,四周砌上围墙,很像个住家。父亲说,祖父母一辈子在土地里刨食,习惯了泥土的气息,抹上水泥会让他们感到憋屈、上不来气。哥哥和弟弟因为上过坟,轻车熟路的在搬卸我们拉来的砖块,他们放下的动作很轻,好像怕惊扰了先人。父亲动作娴熟,手上很有分寸的堆砌砖块。我们帮不上忙,只能怀了敬畏的心,七零八落的蹲守在父亲身边,看他忙活。
金钱好,银钱好,不如娃娃是个宝,这是祖母常挂在嘴边的话。母亲说,祖母特别疼爱孩子,最喜欢家里盛世满堂,添丁进口,子孙繁茂。她在世时,我们从没有在她面前凑齐整过,现在在她坟前挤挤挨挨、叽叽喳喳的,她却再也看不到了。
母亲十九岁成婚,直到二十六岁了才生下大姐。村里的大人那时打趣年幼的我们,都说你妈不生养,没成想,一生就滴里嘟噜生了一大群。这样的结果是祖母喜欢的,也是她日思夜想的。
大姐出生后,因二伯意外离世昏昏沉沉、病病歪歪的祖母,一夜间仿佛换了个人。她一扫往日颓废乏力的样子,将长孙女抱到院子里去晒太阳,抱到邻居家去炫耀,除了喂奶,舍不得丢开一会儿。一次母亲下地收工回来,走到院子里就闻到一股焦糊味,屋子里传来大姐声嘶力竭的哭声和祖母的哄劝声。母亲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三步并两步的跑进门,看到烟气腾腾的屋里,祖母抱着大姐坐在地上哭。母亲问,出什么事了,妈?祖母边哭边说,我光顾着做饭了,一回头娃娃掉地上了。母亲捏了捏大姐的小胳膊小腿,感觉没什么异样,安慰祖母,茄子是吊大的,娃娃是摔大的,哪个娃娃没摔过?祖母拍着、哄劝着大姐,都怪傻奶奶,害我孙女头上磕了个大包。到母亲将祖母烧糊的稀饭锅洗完,祖母抱着大姐还在那掉眼泪。
我在家中既非长,又非幼,更不是男儿身,却是祖母最宠爱的孙女,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重男轻女的农村,真的是很少见。母亲有个堂弟,结婚多年没有孩子,羡慕父母多子多女。过多的安慰变得苍白无力后,母亲禁不住堂舅的央求,也考虑到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私下答应生的是女孩就过继给他。等到我出生落地,见肉就疼的母亲死活也舍不得将我送人。母亲期期艾艾的哭,堂舅步步紧逼的央求,听明白前因后果的祖母冲进屋,将月子里的母亲兜头数落了一遍。
你生了多少个你送人呢?你嫌多我不嫌多。
家里揭不开锅了吗?你将亲生的娃娃送人呢。旧 社会 穷人快饿死了才卖儿卖女呢,你这算啥?
我就这样侥幸被祖母“抢”了回来。
祖母寸步不离的守着我。热了,挪到凉处,冷了,抱在怀里,暖在热炕上。衣服穿的齐齐整整,小脸洗的干干净净。即使祖母有点老年痴呆的那一年,家中的孩子她已不记得了,却永远都认识我、稀罕我。甚至在咽气的时候,谁也叫不醒她。唯有听到是我来了,祖母才回光返照般的苏醒了过来。
有几世的缘分,才修得如此纯净的疼爱?在那样清苦的日子里,祖母一直守着对儿孙们如萤的爱,灾难,苦难、艰难,都没有让她放弃。这样的疼爱,是缓缓流淌在血脉里的经年温情,深深浸润着我,令我感恩难忘。
后来听说堂舅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可孩子还没有成年,堂舅就在一场车祸中去世。舅母独木难支,带着三个孩子远嫁。
很多个噩梦连连的夜晚,我臆想自己成了舅母改嫁带走的孩子之一,血亲无靠,寄人篱下,一生都需要艰难的漂泊。醒来汗透衣被。
果蔬、烟酒、糕点、茶水等供品在墓碑前全部摆好,冥币、冥纸拆封后堆积起来,让气氛有了奇怪的神秘和肃穆。父亲念念有词的祭文升起来了,香火在冥纸上闪耀着火红的光芒,我们兄弟姊妹一起跪拜在祖先的墓碑前,祈祷祖父母在另一个世界拥有好生活。话一出口,我的眼泪第一次不由自主的滑落脸庞。我们跪爬在地,看香火由炽热的舞蹈变成白色的灰烬,在我们眼前飞舞、跌落,慢慢随风飘散。
下山回家时,父亲笑着对我说,今天烧纸香火没追着你跑,想必你奶奶看你来坟上看她,心满意足的走了。小时候只要你给你奶奶烧纸,火就围着你跑,回到家你就会发烧、梦魇、说胡话。
在大家的玩笑声中,我的眼泪再一次湿了脸颊。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