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从社会他人的眼光来看,这是肯定要去的,无论你和你奶奶关系远近,这涉及到社会道德;但如果你可以摒弃他人所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是看你自己了,你该不该去,最应该问的是你自己,她值不值得你去,如果送葬都不去,那么估计日后你更不太可能给她能烧几回纸
从社会他人的眼光来看,这是肯定要去的,无论你和你奶奶关系远近,这涉及到社会道德;
但如果你可以摒弃他人所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是看你自己了,你该不该去,最应该问的是你自己,她值不值得你去,如果送葬都不去,那么估计日后你更不太可能给她能烧几回纸了。
1、 《有一个人》
有一个人相貌平平,但开朗活泼,受人怜爱,快乐的活,有时感想好多
有一个人喜欢快乐,却享受不到快乐,有时。他是一个人生活,习惯了,他只想一个人生活,无拘无束,弄得乱七八糟,因为,没人管他,多好,堕落,不是。
有一个人有时莫名奇妙,开心的时候他不开心,他厌恶一个小家庭在他面前给孩子快乐拍照、录像;他也曾因一件错事悔恨不已,久久难以忘怀,他的善良:一只小鸟错误的飞进了楼栋里,他看到了它,想捉住,因为不然它定会饿死,但小鸟的眼神、它的嘴,他害怕了,一次次小鸟饿死在了他回家的楼梯上,他心在流泪。
有一个人外表时时快乐,但内心极其空虚,他喜欢听哀伤,因为与心共鸣,勾起回忆,即使他还年轻。整体戴着耳机满那转,时刻不摘下,他想有一个音乐朋友时时与啊作伴,他很快乐。
有一个人有好多要好的朋友,因为他对人的心是坦诚的,他的话语是有温度的。他喜欢大自然,亲切,也是他的朋友,而且是醉真挚的,无话不说的,他经常和他的朋友感受大自然,喜欢,感觉。
有一个人最近很虚荣,看着自己逐日变胖的身体,减肥,喜欢漂亮的衣服,尤其**、红色,鲜艳、活力、朝气蓬勃,这是他想个人留下的印象。坐在电脑旁设计,搭配衣服是他的一大乐趣。
有一个人从小爱学习,长大也是,只是自有电脑后,改变了,他开始找理由推脱,不想学习,网的诱惑力更大,白天上课魂不守舍,晚上又聊的很晚。有一个人对电脑如痴如醉,但尽量控制自己,最重要。
有一个人将来要做名人,**明星,梦想,歌手也行。羡慕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做第二个丛飞。
有一个人愿望好多,希望家人平安,幸福,过着异样精彩的生活,不庸俗的活。希望有个象他的亲人一样好的人,他要幸福。
有一个人,如果你细心,会看到,他,不甘堕落!
2、《修鞋匠》
巷子口就有一个修鞋的,那还是小时候的记忆。
每次走到那个巷子口我都会偷看他几眼,不为什么,那是数年来记忆之中应该做的事情。当我偷看他的时候,他似乎都不会发现我。兴许他还是认识我的,毕竟我每天都会从他身边走过几次。
鞋匠总是穿着他那破衣服,一年也不会换几次衣服。缠着他那打满补丁的围裙坐在那里,慢悠悠做着他那工作,无数只人们送来修补的鞋子静静地立在一旁。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太阳出来时他就已经在这里,太阳下山了还有个黑影在这里走来走去。这种生活对于鞋匠似乎从来都不会忧虑。
有一天,我又偷看了鞋匠一眼。发现鞋匠面前堆满了各种塑料瓶,有**的可乐瓶,白色的矿泉水瓶,各式的塑料制品在他面前堆成了一座小山,甚至再没有空地供他堆这些废品。鞋匠的摊位是立在那间古房屋檐下的,还有一辆老式“二八”载重自行车停在那里,偶尔能听到“嘎嘎”的声响,伴着鞋匠敲鞋的声音,还有他那满面的尘土,沾满油污的黑色工具,我开始觉得有点恶心起来。再看看那一条补了许多白补丁的围裙开始泛黄,越发地显出鞋匠生活的卑微。
于是,我走过巷口不再偷看鞋匠如何操纵他手中的小锤子。即使在没有下雨的日子里,我也会用雨伞来遮避和鞋匠的目光对撞。在我经过这个巷口的生活中,不再有这个鞋匠的存在,也不复有那辆老式“二八”单车的记忆。
我似乎很矛盾,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里。我从伞下偷看了鞋匠一眼。鞋匠旁边站着一个可爱小女孩,女孩的衣衫虽然颜色很淡,但穿得整齐,洗得非常干净。女孩左手拿着一个饭盒,右手拿着一把勺子,在仔细喂鞋匠吃饭。鞋匠吃着女儿喂的饭,微笑着看着过往的行人。
我沉思半晌……
尔后,我把家里所有塑料瓶,和我认为的废品一并送给了修鞋匠。鞋匠眼中闪着感激,但始终没能说出口。但记忆让我清楚知道,那天我送东西给他的时候,鞋匠露出了他从未让人看到过的整齐的满口的白牙齿。只有记忆记得有曾经拥有。
我穿过巷子时,再也不会撑伞。
每过几天我也会和鞋匠聊几句近来的情况,甚至会聊到那个小女孩。我后来才知道鞋匠并没有生儿育女,这个小女孩是在路口遇上的,那时她躺在那里,鞋匠一大早经过时就遇上了,鞋匠的老伴也很高兴。
鞋匠本来就打算几年前就消失在这个巷口的,可当后来……
我每次也会和他谈谈我生活,工作中的困扰。我们的交往因为小女孩越变越深。
3、《繁星》
我想,在二十世纪有名气的女作家中,冰心算不上最有才华的一位,但我认为她是所有女作家中最内敛的一位。因她从不爱张扬,一生都过着非常低调的日子。
其实,过去的我,并不喜欢冰心的作品。因为她没有张爱玲的旷世才华,也没有林徽因的清丽典雅,更没有丁玲那种文学女战士的风范。冰心的作品永远给人一种透明的纯净,宁静中蕴含着朴实与真诚。
也许,这正是冰心的智慧吧,永远把自己定格成一颗最平凡的繁星,而不是争奇斗艳把自己点缀成一个最耀眼的明星。试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个如此知名的女作家能这样有分寸的把握自己,难道不是人生的智慧吗?最难得可贵的是,尽管把自己放在繁星的位置上,但她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自我的价值,自我的超越。仅仅从这一点,就能说冰心已是二十世纪最成功的女作家了,成功在她用她的完美留给一个时代永远的佳话。
这或许就是美好的品德、伟大的人格吧。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有才华的人,而是缺少有美德的人。如果让你在才华和美德面前只选择其一,我想大多数人会只选择美德。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伊丽莎白也是其中的一位,一本书上曾写过,有一次玛格丽特去参加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所有的作家都夸夸其谈,称自己的作品写了几十部,甚至上百部。最后轮到玛格丽特时,只见她坐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轻描淡写的说:“我只写了一本《随风而逝》。”听到《随风而逝》,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面色绯红。
到了我们这个二十一世纪,提起地球上的明星似乎贬多于褒,尤其是现在的女明星,真真正正个个让人大倒胃口。每当我看到她们用手势来来回回在表达着自己无限丰富的情感,并且时不时的发嗲,这个蛮什么,那个蛮什么的时候,我真为她们汗颜。她们整天把自己粉饰的千奇百怪,目的就是想出人头地,让万众瞩目啊。当然我所说的都是一些爱慕虚荣的小星而已,对于真正的大明星我同样是无限崇拜的。比如千古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之类,再比如绝代佳人奥黛丽赫本、费雯丽等等。但谁也不会否认明星会有明星的悲哀,繁星自有繁星的快乐所在。
天空中繁星点点,我知道我就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一个,因为我简单,更因为我平凡。尽管我淡然,但我就像冰心女士一首诗中所写,我不喜欢向日葵,我只愿做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水莲。
繁星点点,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星空。点点繁星,也才能托起多姿多彩的梦。朋友,做一个繁星吧,它会完美你一生的前行路程。
4、《奶奶》
坦率地说,对于奶奶的记忆是模糊的。
记忆深一点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是她同母亲的吵架。那里我还很小,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他们吵得很厉害。性格内向、老实的父亲没有说话,我也只是害怕地躲在从堂厅到厨房的过道里哭,同哭的还有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和小两岁的弟弟。自此后,奶奶就随我的大伯在一起过,而且在相距六七华里的另一个村庄。
另一件事是奶奶老了以后,患了老年痴呆症,成天坐在大门口,也不到处走动。我去看她,问她是否认识我。很奇怪,一向混沌的眼神霎时清亮起来,竟清楚地叫出了我的名字。但转瞬即忘,不多一会儿又糊里糊涂地问起我是什么人来,只得耐心地告诉他我是谁,她竟也在思索,寻找如薄雾般的记忆。
奶奶生育了四个儿子,老三是个傻子,我们侄儿辈喊他“孬爷”。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孬爷”先奶奶而去了。在“孬爷”下葬的那天,八十八岁的奶奶似乎又清醒起来,朝着“孬爷”的墓地方向看着,呆呆地。几天后,奶奶也过世了。村子里的人说,“孬爷”入土为安,奶奶也就放心了,世上没有什么事让她操心了。
出殡那天,几个孙儿扶着棺木送奶奶上山。趟着路上的积水,想起她的糊涂中竟认识我之事,禁不住悲从中来,心中酸痛,泪水随着奶奶棺木的摇晃而滚落。
5、《人之常情》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扶叶得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的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题记
生命如酒,或清冽,或干涩,因为有了情,它变得香醇;生命如歌,或高亢,或低沉,因为有了情,它变得悦耳;生命如画,或浓艳,或暗淡,因为有了情,它变得美丽多彩。
人之常情,我想应该有同情。
是谁,让那曲爱得乐曲久久萦绕在空中?丛飞,当他第一眼看到失学儿童到被死神眷顾为止,一直把自己的爱和金钱奉献。他的歌声也许没有往昔的动听,却赢得了最虔诚的掌声。若无同情他怎会如此,同情使他生命得到永恒,使孩子们生命充满希望。
人之常情,我想应该有亲情。
你知道从万丈悬崖坠落的结果么记得多年前的那场摩天轮事故至今历历在目。一家三口在享受天轮之乐时,突然摩天轮出现故障,就在他们从天坠落的时候,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父母用双手托起了孩子,托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人说,那一刻的天空异常的宁静,泪水模糊了每个人的双眼,每个人都有一种回家的冲动。
人之常情,我想也应该有师生情。
不久前的汶川地震,震碎了每个人的心,然而有一种感情让人们久久难以忘去。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在地震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从天而降的钢筋水泥,用自己的脊梁为身下的学生支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
苟小超,一位小学教师,在地震时,三进三出坍塌的教学楼营救自己的学生。当他最后冲进教学楼时,水泥板压住了他,然而他的双手仍紧紧地抱着两个学生。
一句“人之常情”饱含多少爱,也许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感情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6、《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长大后我就成为了您,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却总是您。
—题记
那年您二十岁,刚刚毕业,风华正茂,当所有人都奔向那远方灯红酒绿的城市时,您却毅然回到了家乡,回到那片曾哺育过您的黄土地,没有怨言,没有泪光,默默地拿起那被遗弃的粉笔,擦净了那布满尘土的黑板,勾勒出一道道七彩的虹。
那年您三十岁,往日那白皙的脸颊早已变得黝黑,那纤细的双手早已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当远方的朋友来电话,邀您去城市发展,当您的父母对你说,去吧,这里没有发展的,您犹豫了。是呀,这里太穷了,到处是漫漫黄沙,孩子们没有书,没有笔,您东凑西借,弄点钱给孩子们买。然而您不是钢,即便是钢,也弯了。
当您决心动身的那天,当您走进教室的刹那,当您看到孩子们那求知的目光,当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在教室里回响、在漫漫黄沙上流淌时,您心动了。是呀,您知道,您是他们唯一的老师,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那年我八岁,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您时,是在那寒冷的、黄沙漫天飞舞的晚冬,您作为我小学教师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枯瘦、黝黑,一身黑装,给人一种严肃。
在我印象中,您好神奇,你总是在黑板上画出那么美丽的图画,在陈旧的钢琴上弹奏出那么动听的乐曲,在那张演算纸上把所有的难题都变成乐趣。其实,我私下试过好多遍,只是从来没有成功过。
您用一支粉笔铿锵有力,我用一支铅笔转走年华,时间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犹如白驹过隙,一晃五年过去了,我已羽翼丰满,飞向了那更广阔的天空。然而您依旧是那张素面,那支粉笔,还有那本泛黄的教课书,在岁月中,在那三尺讲台前,勾勒那一道道七彩的虹。
长大后我就成为了您,回到这片哺育我们的土地,放飞希望!
够不够 其实你可以从网上找 很多的
如果我们喜欢分享,想发朋友圈,无论怎么说都可以,这是我们的自由。下面是例子可以参考一下:
一、今天奶奶上山去了,因为山里空气很好,风景也很美,会使心情得到放松。
:朋友圈一般指的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于微信40版本2012年4月19日更新时上线 ,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其他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
梦见爷爷奶奶同一天又被送上山意味着:
以全身去感觉清爽气息的一天,周休日子正是上山下海的好时机。能够与家人一起来趟小旅游是最好的了。很有促进家庭和谐的作用喔。在大自然中身心舒畅,对下周的工作活力、头脑清新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不过如果是近郊游乐的话,以骑机车或搭公车的方式,不要跟别人塞在车阵里。
梦见爷爷奶奶同一天又被送上山的吉凶:
基础安泰,长辈惠助,排除万难,而顺利成功及发展,繁荣隆昌,人缘殊胜,利荫六亲。大吉昌
我的奶奶今年六十二岁,她个头不高,头发苍白如银丝,眼睛笑起来纤细如梭,前额的皱纹如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沟,深深雕刻着她的人生与沧桑。
我六个月大时,为了不影响妈妈上班,我的奶奶把我接回来老家。奶奶每天背着我干活,抱着我吃饭,搂着我睡觉。我上学了,为了给我补充足够的营养,奶奶每天都会买肉给我吃,而且还会伴有大量的蔬菜搭配着。我让奶奶也吃,可她总是说不爱吃肉,可我吃剩下的肉总会被我奶奶所谓的“猫”叼走。就这样奶奶陪着我度过了我的难忘的美好的幼儿园时光。
奶奶是一位勤劳朴实的人。由于奶奶在农村生活,所以习惯了农村繁忙季节的辛劳。虽然是丰收的季节,可是年迈的奶奶还是没有抗衡过疾病的缠身----奶奶今年生病住院了,可是她还总是惦记着地里的庄稼,每顿的饭菜,每天的脏衣服…而且每天总是念叨着我的名字,放心不下我。奶奶生病我很难过,所以我会趁闲暇时间陪爸爸妈妈去看望奶奶,奶奶一看到我就会精神百倍,两眼发出异样的神采;不见我去看她,她就会黯然失色,唠叨不休。这就是我可亲可敬的奶奶。
我的奶奶很平凡但她很伟大。我爱我的奶奶。
江西的一位103岁的奶奶上山砍柴,塞满了孙子的后备箱。在评价这个奶奶的行为时,奶奶可能不知道城市里面一般都用不上柴火了,奶奶费心劳力的去为孙子砍柴,想的就是能够管孙子烧柴的问题。因为在农村大多数的老年人在做饭的时候都用的是烧柴火锅,时不时的都需要去外面捡柴火。而这个老奶奶却不知道自己的孙子在城市里面是如何做饭的,在城里面做饭时根本就用不上柴火,也是表明了老奶奶对于孙子的一种爱意表达。
因为老奶奶和孙子之间有着浓浓的血缘关系,让彼此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个孙子在看到奶奶把棍子全部都塞到了自己的后备箱时,也觉得特别能够理解奶奶的做法,因为奶奶往往会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全部都留给后人。其实在生活中不管是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爱,还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每一个人都是出于爱孩子的心理,才会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去送给孩子。即使有一些孩子没有抱着感恩的心理,但是也都能够理解老人的不易。
能够想象到这个孙子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再看到奶奶把柴火装进自己车上时,并没有直接拒绝老人的好意。而是就让奶奶随便的装,能够看得出来这一个孙子开的也是一辆豪车,由于男子从小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对奶奶的感情也是特别的深,即使在没事放假的时候,也会抽空开车回老家去看望自己的奶奶。
长辈对于晚辈之间的感情是没有办法用金钱去进行衡量的,不管老奶奶捡的柴火对于孙子有没有用。但是孙子也都能够感激自己的奶奶为自己所做的一些事情,所谓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即使是隔辈亲的关系,奶奶对于孙子的疼爱也不亚于疼爱自己的儿子。
祖父和桅子花
印象中,祖父称栀子花为挚友。他曾谆谆告诫我:做人要像这栀子花一样,不要贪慕不属于你的五彩缤纷,只要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清香就足够了。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小男孩尚不能体会这句话的真谛,但今天当我读懂了这句人生的箴言时,祖父却无可挽回地离开了我,离开了他奉献一生的教育事业,离开了他的挚友——栀子花。
那一年祖父忽然卧病在床,而且是极难医治的癌症。看着他躺在病床上痛苦地时,我更愿意那个人是我!我想起了栀子花,但那时正是栀子花凋零的季节,我绞尽脑汁却无力回天。无奈啊!祖父在痛苦之中仍不能见到他的挚友,我究竟该怎么办呢?
我跑到院中,将那些随风而逝的花瓣一一拾回。看来只有用胶水才能将它们恢复到原来模样了。我想祖父看到栀子花后一定会很欣慰的,他的病也许就会有所好转了。
那天上午,我一丝不苟地做着这个枯燥无味的工作,终于在午后完成了这些“栀子花”。我十分小心地捧着它们献给祖父。果然,祖父很是欣慰,继而,他的眼神里却闪过一丝忧郁,慢慢地,祖父竟像孩子一样哭了。我问他是什么缘故时,他却摇头不答——难道他识破了我的诡计?
我撒了一个谎,一个精细而又美丽的谎言。那天我很高兴,我让痛苦的祖父得到了一丝丝安慰。可现在想想我又后悔了,我让祖父这个坚强了一生的人在垂暮之年流下了眼泪,我的良心受到了莫大的谴责。
我以为这个谎言被我编织的天衣无缝了,但不久后,祖父突然唤我去他的床前,他对我说:“好孙儿,这个时节栀子花应该谢了吧?”我的脸红了,他识破了我的谎言!他接着说:“我很高兴你能这么做,纵然这是个谎言,但它却很美丽,我得谢谢你!”
那天深夜,祖父黯然离去,我没有流泪,但却心如刀割。祖父的灵柩前摆放着那些“栀子花”,它伴随着祖父走完了人生的旅程。它很幸福,祖父也很幸福。
这个谎言久久萦绕在我的心间,也许它将成为我心中的永恒。
当秋天在来的时候,我学会了享受寂寞。寂寞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祖父,想起那个谎言、那些栀子花……
范爱农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巡抚恩铭被JoShiki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物,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密秘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痛斥满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上,乙要丙去坐,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
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一回。让坐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试问爱农,果然是的。
“我真不懂你们带这东西做什么?是谁的?”
“还不是我们师母的?”他瞪着他多白的眼。
“到东京就要假装大脚,又何必带这东西呢?”
“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军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情形还是不行,王金发他们。”一个去年听过我的讲义的少年来访我,慷慨地说,“我们要办一种报来监督他们。不过发起人要借用先生的名字。还有一个是子英先生,一个是德清先生。为社会,我们知道你决不推却的。”
我答应他了。两天后便看见出报的,发起人诚然是三个。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
这样地骂了十多天,就有一种消息传到我的家里来,说都督因为你们诈取了他的钱,还骂他,要派人用来打死你们了。
别人倒还不打紧,第一个着急的是我的母亲,叮嘱我不要再出去。但我还是照常走,并且说明,王金发是不来打死我们的,他虽然绿林大学出身,而杀人却不很轻易。况且我拿的是校款,这一点他还能明白的,不过说说罢了。
果然没有来杀。写信去要经费,又取了二百元。但仿佛有些怒意,同时传令道:再来要,没有了!
不过爱农得到了一种新消息,却使我很为难。原来所谓“诈取”者,并非指学校经费而言,是指另有送给报馆的一笔款。报纸上骂了几天之后,王金发便叫人送去了五百元。于是乎我们的少年们便开起会议来,第一个问题是:收不收?决议曰:收。第二个问题是:收了之后骂不骂?决议曰:骂。理由是:收钱之后,他是股东;股东不好,自然要骂。
我即刻到报馆去问这事的真假。都是真的。略说了几句不该收他钱的话,一个名为会计的便不高兴了,质问我道:——
“报馆为什么不收股本?”
“这不是股本……”
“不是股本是什么?”
我就不再说下去了,这一点世故是早已知道的,倘我再说出连累我们的话来,他就会面斥我太爱惜不值钱的生命,不肯为社会牺牲,或者明天在报上就可以看见我怎样怕死发抖的记载。
然而事情很凑巧,季弗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
“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先到都督府去辞职,自然照准,派来了一个拖鼻涕的接收员,我交出账目和余款一角又两铜元,不是校长了。后任是孔教会会长傅力臣。
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被一兵们捣毁。子英在乡下,没有事;德清适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了。自然,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他大怒之后,脱下衣服,照了一张照片,以显示一寸来宽的刀伤,并且做一篇文章叙述情形,向各处分送,宣传军的横暴。我想,这种照片现在是大约未必还有人收藏着了,尺寸太小,刀伤缩小到几乎等于无,如果不加说明,看见的人一定以为是带些疯气的风流人物的裸体照片,倘遇见孙传芳大帅,还怕要被禁止的。
我从南京移到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
《藤野先生》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娇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前电视台开始播放国,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的了,不应的也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上谤”,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慎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架!”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服强者,弱者悄然遁去,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敢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雄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修鞋匠
巷子口就有一个修鞋的,那还是小时候的记忆。
每次走到那个巷子口我都会偷看他几眼,不为什么,那是数年来记忆之中应该做的事情。当我偷看他的时候,他似乎都不会发现我。兴许他还是认识我的,毕竟我每天都会从他身边走过几次。
鞋匠总是穿着他那破衣服,一年也不会换几次衣服。缠着他那打满补丁的围裙坐在那里,慢悠悠做着他那工作,无数只人们送来修补的鞋子静静地立在一旁。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太阳出来时他就已经在这里,太阳下山了还有个黑影在这里走来走去。这种生活对于鞋匠似乎从来都不会忧虑。
有一天,我又偷看了鞋匠一眼。发现鞋匠面前堆满了各种塑料瓶,有**的可乐瓶,白色的矿泉水瓶,各式的塑料制品在他面前堆成了一座小山,甚至再没有空地供他堆这些废品。鞋匠的摊位是立在那间古屋檐下的,还有一辆老式“二八”载重自行车停在那里,偶尔能听到“嘎嘎”的声响,伴着鞋匠敲鞋的声音,还有他那满面的尘土,沾满油污的黑色工具,我开始觉得有点恶心起来。再看看那一条补了许多白补丁的围裙开始泛黄,越发地显出鞋匠生活的卑微。
于是,我走过巷口不再偷看鞋匠如何操纵他手中的小锤子。即使在没有下雨的日子里,我也会用雨伞来遮避和鞋匠的目光对撞。在我经过这个巷口的生活中,不再有这个鞋匠的存在,也不复有那辆老式“二八”单车的记忆。
我似乎很矛盾,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里。我从伞下偷看了鞋匠一眼。鞋匠旁边站着一个可爱小女孩,女孩的衣衫虽然颜色很淡,但穿得整齐,洗得非常干净。女孩左手拿着一个饭盒,右手拿着一把勺子,在仔细喂鞋匠吃饭。鞋匠吃着女儿喂的饭,微笑着看着过往的行人。
我沉思半晌……
尔后,我把家里所有塑料瓶,和我认为的废品一并送给了修鞋匠。鞋匠眼中闪着感激,但始终没能说出口。但记忆让我清楚知道,那天我送东西给他的时候,鞋匠露出了他从未让人看到过的整齐的满口的白牙齿。只有记忆记得有曾经拥有。
我穿过巷子时,再也不会撑伞。
每过几天我也会和鞋匠聊几句近来的情况,甚至会聊到那个小女孩。我后来才知道鞋匠并没有生儿育女,这个小女孩是在路口遇上的,那时她躺在那里,鞋匠一大早经过时就遇上了,鞋匠的老伴也很高兴。
鞋匠本来就打算几年前就消失在这个巷口的,可当后来……
我每次也会和他谈谈我生活,工作中的困扰。我们的交往因为小女孩越变越深。
繁星》
我想,在二十世纪有名气的女作家中,冰心算不上最有才华的一位,但我认为她是所有女作家中最内敛的一位。因她从不爱张扬,一生都过着非常低调的日子。
其实,过去的我,并不喜欢冰心的作品。因为她没有张爱玲的旷世才华,也没有林徽因的清丽典雅,更没有丁玲那种文学女战士的风范。冰心的作品永远给人一种透明的纯净,宁静中蕴含着朴实与真诚。
也许,这正是冰心的智慧吧,永远把自己定格成一颗最平凡的繁星,而不是争奇斗艳把自己点缀成一个最耀眼的明星。试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个如此知名的女作家能这样有分寸的把握自己,难道不是人生的智慧吗?最难得可贵的是,尽管把自己放在繁星的位置上,但她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自我的价值,自我的超越。仅仅从这一点,就能说冰心已是二十世纪最成功的女作家了,成功在她用她的完美留给一个时代永远的佳话。
这或许就是美好的品德、伟大的人格吧。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有才华的人,而是缺少有美德的人。如果让你在才华和美德面前只选择其一,我想大多数人会只选择美德。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伊丽莎白也是其中的一位,一本书上曾写过,有一次玛格丽特去参加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所有的作家都夸夸其谈,称自己的作品写了几十部,甚至上百部。最后轮到玛格丽特时,只见她坐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轻描淡写的说:“我只写了一本《随风而逝》。”听到《随风而逝》,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面色绯红。
到了我们这个二十一世纪,提起地球上的明星似乎贬多于褒,尤其是现在的女明星,真真正正个个让人大倒胃口。每当我看到她们用手势来来在表达着自己无限丰富的情感,并且时不时的发嗲,这个蛮什么,那个蛮什么的时候,我真为她们汗颜。她们整天把自己粉饰的千奇百怪,目的就是想出人头地,让万众瞩目啊。当然我所说的都是一些爱慕虚荣的小星而已,对于真正的大明星我同样是无限崇拜的。比如千古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之类,再比如绝代佳人奥黛丽赫本、费雯丽等等。但谁也不会否认明星会有明星的悲哀,繁星自有繁星的快乐所在。
天空中繁星点点,我知道我就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一个,因为我简单,更因为我平凡。尽管我淡然,但我就像冰心女士一首诗中所写,我不喜欢向日葵,我只愿做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水莲。
繁星点点,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星空。点点繁星,也才能托起多姿多彩的梦。朋友,做一个繁星吧,它会完美你一生的前行路程。
、《奶奶》
坦率地说,对于奶奶的记忆是模糊的。
记忆深一点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是她同母亲的吵架。那里我还很小,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他们吵得很厉害。性格内向、老实的父亲没有说话,我也只是害怕地躲在从堂厅到厨的过道里哭,同哭的还有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和小两岁的弟弟。自此后,奶奶就随我的大伯在一起过,而且在相距六七华里的另一个村庄。
另一件事是奶奶老了以后,患了老年痴呆症,成天坐在大门口,也不到处走动。我去看她,问她是否认识我。很奇怪,一向混沌的眼神霎时清亮起来,竟清楚地叫出了我的名字。但转瞬即忘,不多一会儿又糊里糊涂地问起我是什么人来,只得耐心地告诉他我是谁,她竟也在思索,寻找如薄雾般的记忆。
奶奶生育了四个儿子,老三是个傻子,我们侄儿辈喊他“孬爷”。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孬爷”先奶奶而去了。在“孬爷”下葬的那天,八十八岁的奶奶似乎又清醒起来,朝着“孬爷”的墓地方向看着,呆呆地。几天后,奶奶也过世了。村子里的人说,“孬爷”入土为安,奶奶也就放心了,世上没有什么事让她操心了。
出殡那天,几个孙儿扶着棺木送奶奶上山。趟着路上的积水,想起她的糊涂中竟认识我之事,禁不住悲从中来,心中酸痛,泪水随着奶奶棺木的摇晃而滚落。
、《人之常情》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扶叶得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的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题记
生命如酒,或清冽,或干涩,因为有了情,它变得香醇;生命如,或高亢,或低沉,因为有了情,它变得悦耳;生命如画,或浓艳,或暗淡,因为有了情,它变得美丽多彩。
人之常情,我想应该有同情。
是谁,让那曲爱得乐曲久久萦绕在空中?丛飞,当他第一眼看到失学儿童到被死神眷顾为止,一直把自己的爱和金钱奉献。他的声也许没有往昔的动听,却赢得了最虔诚的掌声。若无同情他怎会如此,同情使他生命得到永恒,使孩子们生命充满希望。
人之常情,我想应该有亲情。
你知道从万丈悬崖坠落的结果么记得多年前的那场摩天轮事故至今历历在目。一家三口在享受天轮之乐时,突然摩天轮出现故障,就在他们从天坠落的时候,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父母用双手托起了孩子,托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人说,那一刻的天空异常的宁静,泪水模糊了每个人的双眼,每个人都有一种回家的冲动。
人之常情,我想也应该有师生情。
不久前的汶川地震,震碎了每个人的心,然而有一种感情让人们久久难以忘去。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在地震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从天而降的钢筋水泥,用自己的脊梁为身下的学生支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
苟小超,一位小学教师,在地震时,三进三出坍塌的教学楼营救自己的学生。当他最后冲进教学楼时,水泥板压住了他,然而他的双手仍紧紧地抱着两个学生。
一句“人之常情”饱含多少爱,也许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感情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